尽忠报国 威震中外——抗日骁将张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2:00
文章来源:《军事文摘》
时光流逝,史迹难忘。在国民党将领中,为国捐躯的人并不鲜见,但像张炎这样受到人们崇敬和高度评价的却不多。他是国民党的一名将领,一生积极抗日,并且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此,他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并惨遭杀害。张炎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文章来源:《军事文摘》
时光流逝,史迹难忘。在国民党将领中,为国捐躯的人并不鲜见,但像张炎这样受到人们崇敬和高度评价的却不多。他是国民党的一名将领,一生积极抗日,并且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此,他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并惨遭杀害。张炎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
少小立志报国


  1902年9月22日,张炎出生在越南海防市一座破旧的民宅里,当时的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在这里,越南人民和中国华侨饱受法国殖民者的凌辱和欺压。童年的张炎经常看到法国军警押着身带枷锁的中国人行走在大街上。有一次他问父亲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他,中国太贫穷,处处受人欺负。从此以后,他经常缠着父亲给他讲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以及岳飞、文天祥的故事。久而久之,他从内心产生了一种民族自尊心,他对父亲说:“将来我要当英雄,为中国人争口气。”


 辛亥革命爆发后,年迈的父亲带着10岁的张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广东。但不幸的是,回乡后不久父亲就病逝了。家庭的巨变使他不得不辍学,只能靠打闲工糊口。几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理想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是他辞掉手头上的工作,到广州找当兵的堂兄帮忙。
  张炎的堂兄介绍张炎加入了粤军,先当自己的勤务兵,后又推荐他进入教导队学习。入伍后的张炎下决心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军人,他努力学习,苦练军事技术,先后参加北伐战争中攻克湖南、湖北的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职务也从班长、排长、连长,升到了营长。


   1930年底,军阀混战结束后,国民党把精力转向对红军的“围剿”,在1931年的第三次“围剿”中,国民党损失惨重,彻底失败。一直随军参战的张炎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他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非正义的战争,即使武器再精良,军队再多,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他决定今后再也不参加内战了。
投入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日本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的大举进攻,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当时张炎的第61师驻扎南京,接到命令后立即从下关车站乘车出发,于31日到达南翔。

张炎所部一下火车就立即投入了战斗。他奉命率领第一旅猛攻虹口和杨树浦之敌,很快占领了阵地并像一颗钢钉牢牢钉在阵地上。

在以后的一个星期里,战斗始终在闸北范围内进行,日军丝毫没有进展。2月4日,日军发动了第一次总攻,战火蔓延到了江湾、吴淞一带,各线均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战斗。激战持续了9个小时,从闸北向青云路进攻的日军被击退,江湾的日军被包围歼灭。第十九路军乘胜反攻,完全粉碎了日军的这次总攻,随后,张炎所部重点防守蕴藻浜。蕴藻浜是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河面不宽,但水深泥多,是一道天然的障碍。2月13日凌晨,日军3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搭起浮桥,向蕴藻浜发起攻击。张炎指挥所部与敌展开肉搏战,张部的第三六六团伤亡最为惨重,从团长、团副到战士六七百人或死或伤,但他们士气不减,使日军付出沉重代价,仅掉到河里淹死的就有上百人之多。战至下午5时,张炎所部顶住了敌人的冲击,稳住了阵脚。张炎决定进行反攻,为了减少伤亡,他仿效古人田单的“火牛阵”战术,组织决死队,冲击敌军心腹。当时有60余名官兵请缨决死,他们将炸药捆扎于胸部和四肢,以煤油淋湿衣裤,分队潜入敌阵。霎时间,爆炸声四起,决死队员全部壮烈殉国,敌阵顿时大乱,张炎趁机率队发起冲击。战至入夜10时,突过河的千余日军全部被歼灭。


 2月22日,日军再次发起总攻击,他们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向第十九路军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进攻。张炎的阵地上数百发炮弹从天而降,爆炸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战士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工事内外。但这并没有动摇他们坚守阵地的决心,他们硬是通过激烈的肉搏战将冲上来的敌人一次次赶下阵地。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3天,张炎所部伤亡惨重,但他们还是用自己的钢铁之躯,挡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给敌人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威名声震南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驻广东的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的推动下,组织了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邀请张炎出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张炎欣然接受,回到了广东南路地区。张炎上任后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支持进步人士的抗日宣传。在梅菉有一份报纸叫《南声日报》,主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宣传国共合作的抗日主张,批评国民党政府一些不利于抗战的政策,报纸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几次以新闻检查为借口,企图查封报馆。张炎知道后,公开维护该报,出资支持报纸的出版发行,使该报越办越红火,每天的发行量达两三千份。


  第二件事是组织抗日武装。他在所属各县均组织了抗日自卫团,还大力创办各种干部教导队,提高团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技能。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张炎调到高州就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指挥部司令,为增加抗战力量,他极力招募原第十九路军旧部、国民党爱国人士和共产党人。他还在当地招募了300多人成立了抗日救亡的乡村工作团,由共产党人担任教育长和军事、政治教官,他自己则亲自担任团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需要很多经费,张炎带头捐献出大笔财产及资金。


    第三件事是惩治破坏和阻碍抗日的反动分子。刚来南路时,当地百姓纷纷向张炎反映:“敌寇未来,地方先遭蹂躏。”请求张炎清剿匪盗。张炎立即率领地方团队,在两个月内将全区盗匪400余人一网打尽。



张炎的行为赢得了南路人民的拥护,当地杂志《南路抗建》专门发表短评,给予张炎很高的评价:“安定地方治安,解决民怨,安定民生,厉行战时教育,提高文化水准,建立各种训练班,推广战时服务,成立剧团,促进各战时服务团体的工作,并协助妇女救护儿童……俱属彰彰较著,而为各方视导调查者所称赞。”
功绩永垂青史
   1944年秋,日军大举进攻桂柳,国民党军队仓皇溃逃。在撤出桂柳前,蒋介石委任张炎为军委会中将参议,派回广东南路工作。张炎从抗日大局出发,接受了委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吴川樟山。


  张炎回到家乡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广州湾和雷州湾,南路地区处在日军的严重威胁之下。他先与共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协商组织抗日武装事宜。随后又联络各地原第十九路国的旧部和革命青年,成立了400余人的抗日武装队伍,参加了对日作战。1945年初,张炎将各地团队组织起来,于1月19日在吴川正式成立了“高雷人民抗日军”,张炎自任军长,共1000余人,分为3个步兵团。与“高雷人民抗日军”相呼应,中共和特委也将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和张炎并肩作战。


  张炎抗日力量的发展和与中共的合作,再次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在他们的诬蔑和陷害下,张炎被捕。
   
  身陷囹圄的张炎并没有沮丧,仍然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日热情,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已经失去自由,每次遇到大官小卒,不顾他们对自己的苛待与藐视,反复重复着抗日的道理。1945年3月22日下午,玉林专署决定不经审判处死张炎。临刑前,他笑着对持枪的士兵说:“稍等一会,让我作最后的呼叫:‘抗战胜利、民主胜利万岁!’”这伟大而恳切的呼喊声随着那无情而残酷的枪声,激荡了无数同情者的眼泪,鼓舞了无数志士的革命热情。年仅43岁的张炎,没有死在抗日的前线,而是倒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下。南路的千百万人民无不为之垂泪。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将张炎的骨骸迁入广州银河公墓。1958年6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历史学家翦伯赞这样评价张炎:“他是‘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的发动者之一,又曾经参加福建人民政府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政治的斗争,但他之所以值得崇敬,尚不仅此,而是他没有在连串的历史挫折中消沉下去,或者说他没有以过去的史迹自满,而又在民族国家危急的时代,再度投袂而起,出现于抗日战争的前线。”
张炎自任军长,共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