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岛:中日战争根本无法用电影来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04:19
中日战争不需要反思!
阅读(53719) 评论(230) 发表时间:2009年04月19日 20:29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1031579726-1240144192

本文标签: 战争 反思 江枢衢 江心岛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江枢衢)

《南京–南京》隆重推出,少了一般大片的恶搞造势,但推广仍算强力,只是在宣传上略显凝重和严肃,一言一行都谨慎为之,斟词酌句中考虑再三,生恐那句话说的不当,则会引来国人的心理不悦,但又怕话题过于沉重,反倒影响票房。

这部电影的题材,在诉说的时候,的确不好把握,一方面,“南京”永远都是国人的内心尴尬,说过了,则会有揭开伤疤的痛楚,所以更多人的心理,会有一种回避意识,不愿意去直接面对,这对电影而言,无疑会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但一味企图票房的成功,过分宣扬商业大片的刺激性,虽然可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可是如此敏感的话题,搞不好就会激发民族主义的愤怒情绪,足以用口水把导演和演员给淹死!

总的来说,《南京–南京》的包装推广还算恰到好处,以商业大片的形象打着“反思战争”的旗号,各方面都能说得过去,站在“主旋律”的立场演绎着商业技巧,最后的结局,或许方方面面都会满意,至少保本不成问题。

电影《南京–南京》就说到这里,我更关心的是推广语言:“反思战争!”这话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像在忽悠,或者是在为电影寻找“崇高”的价值,至少也是想贴上一副“思想”的标签。

这话作为宣传口号无可厚非。但是,战争根本无法反思,或者说,战争根本无法用电影来反思,不仅是电影,任何文学、艺术都无法反思战争。除了亲身经历,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某种手段来体验战争,没有亲身体验,则难以感知战争的真实。电影能提供的,只不过是视觉刺激和片刻的心理波动,仅此而已。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反不反思,都无法回避,即便人类天天把反思当饭吃,战争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按点到来,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复,“弱肉强食”既然是生物圈的不变法则,那人类社会将永远逃不出战争的魔咒。

回顾历史,远比“南京”还要惨烈的屠杀,其实比比皆是,很多杀人魔头,在历史长河的洗刷下,渐渐被擦干血腥,反倒以英雄的形象被历史从新演绎。成吉思汗的所作所为,从残酷的角度讲,远非希特勒所能比拟,但现在我们所记得的,却多是大汗的丰功伟绩,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人类根本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否则现代人也不会对“扬州十日”置若罔闻。

所以说,战争根本就不要去反思,而是应时刻准备着,随时都要准备着操起菜刀上阵,这也是每个国家都要天天养兵的原因。如果没有实力,吹破了牛皮也没用,被动挨打的,永远都是弱小落后的民族,所以没有一个国家会指望通过提高人类认识的高度,来解决争端和逃避战争。要是想的太多,只是无休止地勾起仇恨。

战争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根本无法避免,对于中国人来讲,战争今天没打,明天没打,但迟早有一天还会打。战争与和平,就像白天和黑夜,一直在更替变换,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如果不想再重复“南京”的历史,只能是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实力”不是地大物博,也不是人口众多,更不是什么鸟传统文化底蕴!要的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技能力及最合理的社会组织,否则人再多也是炮灰!若不想被其他国家屠戮,只能是自己强大,或者依附于最强大的国家以求庇护,否则找不出逃脱挨打命运的第三条途径。但依附于人总会受气,想扬眉吐气还能保护自己,唯有富国强兵之道。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些事情真的很吊诡,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衰落,也不由人的意志来控制,盛衰属于自然转化,任何国家和民族,没有不希望自己强大的,但从来也没有人能改变历史的自然进程,治乱兴衰,都是一环扣一环,上了高峰必然就会跌落低谷,从来也没见过有一个国家能保持长盛不衰。

所以对人来说,国力强盛与否没有选择,只能听天由命,有幸生活在一个实力强盛的时期,便可以驰骋疆场去屠戮别的民族。若不幸生活在一个没落疲弊的弱势时代,就只能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对于这点,反思也没有什么价值中日战争不需要反思!
阅读(53719) 评论(230) 发表时间:2009年04月19日 20:29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1031579726-1240144192

本文标签: 战争 反思 江枢衢 江心岛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江枢衢)

《南京–南京》隆重推出,少了一般大片的恶搞造势,但推广仍算强力,只是在宣传上略显凝重和严肃,一言一行都谨慎为之,斟词酌句中考虑再三,生恐那句话说的不当,则会引来国人的心理不悦,但又怕话题过于沉重,反倒影响票房。

这部电影的题材,在诉说的时候,的确不好把握,一方面,“南京”永远都是国人的内心尴尬,说过了,则会有揭开伤疤的痛楚,所以更多人的心理,会有一种回避意识,不愿意去直接面对,这对电影而言,无疑会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但一味企图票房的成功,过分宣扬商业大片的刺激性,虽然可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可是如此敏感的话题,搞不好就会激发民族主义的愤怒情绪,足以用口水把导演和演员给淹死!

总的来说,《南京–南京》的包装推广还算恰到好处,以商业大片的形象打着“反思战争”的旗号,各方面都能说得过去,站在“主旋律”的立场演绎着商业技巧,最后的结局,或许方方面面都会满意,至少保本不成问题。

电影《南京–南京》就说到这里,我更关心的是推广语言:“反思战争!”这话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像在忽悠,或者是在为电影寻找“崇高”的价值,至少也是想贴上一副“思想”的标签。

这话作为宣传口号无可厚非。但是,战争根本无法反思,或者说,战争根本无法用电影来反思,不仅是电影,任何文学、艺术都无法反思战争。除了亲身经历,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某种手段来体验战争,没有亲身体验,则难以感知战争的真实。电影能提供的,只不过是视觉刺激和片刻的心理波动,仅此而已。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反不反思,都无法回避,即便人类天天把反思当饭吃,战争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按点到来,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复,“弱肉强食”既然是生物圈的不变法则,那人类社会将永远逃不出战争的魔咒。

回顾历史,远比“南京”还要惨烈的屠杀,其实比比皆是,很多杀人魔头,在历史长河的洗刷下,渐渐被擦干血腥,反倒以英雄的形象被历史从新演绎。成吉思汗的所作所为,从残酷的角度讲,远非希特勒所能比拟,但现在我们所记得的,却多是大汗的丰功伟绩,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人类根本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否则现代人也不会对“扬州十日”置若罔闻。

所以说,战争根本就不要去反思,而是应时刻准备着,随时都要准备着操起菜刀上阵,这也是每个国家都要天天养兵的原因。如果没有实力,吹破了牛皮也没用,被动挨打的,永远都是弱小落后的民族,所以没有一个国家会指望通过提高人类认识的高度,来解决争端和逃避战争。要是想的太多,只是无休止地勾起仇恨。

战争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根本无法避免,对于中国人来讲,战争今天没打,明天没打,但迟早有一天还会打。战争与和平,就像白天和黑夜,一直在更替变换,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如果不想再重复“南京”的历史,只能是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实力”不是地大物博,也不是人口众多,更不是什么鸟传统文化底蕴!要的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技能力及最合理的社会组织,否则人再多也是炮灰!若不想被其他国家屠戮,只能是自己强大,或者依附于最强大的国家以求庇护,否则找不出逃脱挨打命运的第三条途径。但依附于人总会受气,想扬眉吐气还能保护自己,唯有富国强兵之道。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些事情真的很吊诡,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衰落,也不由人的意志来控制,盛衰属于自然转化,任何国家和民族,没有不希望自己强大的,但从来也没有人能改变历史的自然进程,治乱兴衰,都是一环扣一环,上了高峰必然就会跌落低谷,从来也没见过有一个国家能保持长盛不衰。

所以对人来说,国力强盛与否没有选择,只能听天由命,有幸生活在一个实力强盛的时期,便可以驰骋疆场去屠戮别的民族。若不幸生活在一个没落疲弊的弱势时代,就只能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对于这点,反思也没有什么价值
留下点什么,让后人记住
最后一段的结论是什么东西啊:o
日本杀戮无罪论?
大漢帝國被小小日本 侵略 說明 ,腐敗 和卑鄙 永遠 存在中國 不但生生不息 還進化變種  ,時時刻刻攀上領導位子
那让楼上这位当上了领导中国就恢复汉唐强盛了?
中华民国能算那门子大汉帝国啊?
没错,只有用另外一场战争来反思.
二三十年代,曾经有国产土匪制造惨案,一个村上千人被残害,同样是灭绝人性的。日本人在中国屠杀了那么多人,一方面,是他们本身变态,缺少人性,蔑视华人,另一方面,战争本身也使他们更加变态,更加没有人性。
jincen 发表于 2009-4-20 17:54
你这是在打你们民国自己的耳光那?:D
作者废话真多
有“反思战争”的权利,也有怀疑或否定“反思战争”的权利。
日本战胜中国是有着偶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以一个成功转型的现代民族国家打败一个落后的农业帝国。

估计这也是唯一一次和最后一次了

文章的题目我很赞成,电影反思不了,那就只得再靠一场战争让日本人好好去反思了
中国不把日本打趴下,还能靠和平方式让日本心悦诚服???
开始还以为是说发奋图强的事儿,合着最后说成得听天由命,无为而治?那样的话,人也不要当了,改当角马算了,水草丰沛时,膘肥体壮;干旱少雨,闭眼等死。:curse:
最好的反思就是想办法让对方去反思!!:D
中日民间的心结不是那么容易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