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的两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01:49
  
  1938年列强国力一览
  国家 人口(百万) 城市人口比例 人均工业化指数 钢产量(百万吨) 能源消耗量(百万吨煤)
  苏联 180.6 20.2% 38 18.0 177
  美国 138.3 32.8% 167 28.8 697
  德国 68.5 30.2% 144 23.2 228
  日本 72.2 28.6% 51 7.0 96.5
  法国 41.9 15.0% 73 6.1 84
  英国 47.6 39.2% 157 10.5 196
  意大利 43.8 18.2% 61 2.3 27.8
  
  工业潜力指数 制成品世界份额 制造业世界份额 防务开支(百万美圆) 制造业增长指数 飞机产量(架)
   152 17.6% 9.0% 5429 857.3 10382
   528 28.7% 31.4% 1131 143.0 2195
   214 13.2% 12.7% 7415 149.3 8295
   88 3.8% ----- 1740 552.0 4467
   74 4.5% 4.4% 919 114.6 3163
   181 9.2% 10.7% 1863 117.6 7940
   46 2.9% 2.8% 746 195.2 2000
  
  战争艺术象击剑一样,确实需要技术和经验;但如果剑手用完了剑,技术和经验对他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克劳塞维茨
  
  在1938年,战争阴云弥漫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外的各个主要国家都在努力的把自己的工业资源转化为军事资源,因此看看上面的这张表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世界上的实力分布是很有帮助的。可以看出,如果把美国剔除在外的话,此时的德国几乎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而且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就已经兼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欧洲的中等发达国家,奥地利给德国带来了5个师的兵力,一些铁矿,油田和相当大的金属工业,以及两亿美圆的黄金储备;而捷克除了拥有大量的金属外,还有相当发达相当赢利的军火工业,这些对德国军事力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相比之下,朝鲜、满洲和台湾虽然也为日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可上述几个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非常之低,日本需要重新开发,从日本的建设实际上奠定了这几个地方的工业基础这一点看来,日本为此付出的努力是相当大的,所以这几块殖民地更多的牵制了日本的精力却更慢(如果不说更小的话)的对日本的军事机器提供了帮助。
  
  日本的优势有三点:第一,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在列强中仅仅次于不可以常理揣度的苏联。1938年的日本已经在大多数方面上超过了法国,而且如果没有战争,相信超过英国的时间也要比实际的60年代中期要早很多。但是如果说日本在3,40年代会比德国要强,那就是无稽之谈了。事实上日本的力量大概介于法国和英国之间,而德国则接近于英法两国的总和。如果仅仅这样看来,日本似乎应当尽量把战争的时间拖后为好,但实际并非如此,后文中将论及。第二,日本军人的战斗意志强于其它任何国家,甚至是德国。由于日本的特殊文化,日本军人视被俘为极大的耻辱,并且以为天皇献身为乐,这种行为虽然愚蠢,但是也同样的可怕。第三,日本周围并没有象样的敌手,从而可以使得日本可以轻松的成为一个地区强国。苏联的补给线是长达6000英里的西伯利亚铁路,而美国则隔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列强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想和日本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争夺利益,都必须面临补给方面的极大窘境。但这也就意味着美苏两个巨人真正下决心击败日本的时候,日本将无所适从。需要提出的是,在日本为德国分担苏联压力的同时,德国更为日本分担了美国的注意力。至于居然被可笑的称为“四大国”之一的中国,完全还处在与列强不同的世纪当中,内战不断,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人民生活普遍处于贫困潦倒的边缘,只有任日本宰割的份。须知“四大国”之名来自于战争末期的开罗会议,该会议必然排除了所有轴心国家,并且又由于斯大林对蒋介石的鄙视导致了苏联并没有出席。而且大和强乃是两个概念,狮子肥壮了可以噬人,猪肥了只有等待挨宰,如此云云,不再废话。
  
  相对于日本的优势而言,其劣势则显得更加致命:第一,资源劣势。日本需要从中国和马来得到更多的铁和铁砂,煤炭和有色金属也不能自给,至于石油则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窘境更有加剧之势(80年代末期,日本居然有99%的石油,92%的铁,100%的钢依靠进口),这也是日本人紧迫感的最大来源。第二,作为一个如此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国家,日本拥有世界第三大的商船队并不足为奇,但奇怪的是,日本海军部几乎忽略了反潜作战,在护航系统,反潜技术,护航航空母舰和反潜编队方面非常落后,日本潜艇常常错误的用来为战斗舰队当侦察艇或运输补给,而不是用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而且日本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来建造“大和”级战列舰,却没能建造护航驱逐舰,相比之下同期的美国建造了331艘。日本在情报、密码及破译的技术较量中也居于下风。第三,日本陆军部与海军部的分歧非常大,而陆军部更大程度的控制着帝国参谋部,日本实行的实际是“大陆”战略。在满洲有13个师团,在中国的其余部分有22个师团,而太平洋和东南亚仅仅有11个师团。甚至当1945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部队逼近日本本岛时,仍然有100万日军在大陆,78万在满洲。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在战略上的两难境地,要么惹恼苏联,要么惹恼美国。与苏联的装甲部队相比,日本的轻型坦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美国这个对手更加可怕,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集中了资源、人口、高度工业化这三大优势的国家。第四,相对于日本下级军官的优异表现而言,日本的高级军官显得素质很差,缺乏某些必要的灵活性。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谎言也许能把人变得勇敢,但永远不会把人变得聪明。
  
  德国与日本不同,它永远处在包围之中(俾斯麦语),德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高度发达的制造业,较为充沛的资源(在得到罗马尼亚的石油和挪威的铁后更是如此),最后,德国还有古德里安。
  
  在一战之后,由于战争失败的突如其来,许多讲德语的地区被割让出去,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对此难以忍受。最荒谬的理论往往能导致最疯狂的信仰,纳粹在德国就是这样。希特勒与天皇不同,他不仅仅是国家的符号,还是集中所有权力于一身的最高元首,或者说大独裁者。这在让德国的国家行为变得更个人化更缺乏理智的同时,也使得德国更加能够集中精力作出决定,而不是像日本一样在战略问题上犹豫不决。
  
  德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德国必然重视陆军而日本必然要重视海军,这不意味着德国就不如日本。席德.梅尔大师的PC游戏《文明》十分有趣,其中把日本设定为军事.宗教型文明,而德国则是军事.科学型文明。两国的区别只在宗教和科学上,这个定义很耐人寻味。德国军队的战斗力是值得任何对手尊敬的,这恰恰是由德国的科学性所决定。德国人更加重视战术中的技巧,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而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似乎更多的来自于意志力和武士道精神,这或许是科学和宗教的差异。
  
  德国人发明了闪击战而日本人强调了航母,这两者似乎不分高下;而在营造大和与俾斯麦战舰的蠢劲上,两个国家也有得一比。但是德国出色的运用了潜艇,这是一桩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买卖,而日本人没能看到这一点。
  
  德国和日本还有另外一个相似之处,德国陷入了苏联的泥潭中而日本也掉进了中国的陷阱里,中国和苏联都属于那种进攻性不是非常强但是抗击打能力很好的选手,所以日本和德国的力量就被牵制住了,只得同时在几个战场上动手,这才是兵家之大忌啊。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完全能在亚洲横扫而德国也完全可以在欧洲称雄,英国根本无法跨越漫长的补给线保卫缅甸和印度,就算加上印支的法国人,印尼的荷兰人以及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共荣圈”之内的一切反日力量,也显得太薄弱了。而德国的工业优势始终无法阻挡,在坦克战术被对手了解并逐渐采用之后,德国的飞弹以及原子武器的研制仍然走在欧洲对手的前面,如果是德国而不是美国率先一步研制出了原子弹,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当然啦,亚洲冠军和欧洲冠军的差距就像足球比赛一样的明显,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德国的邻居,否则早被碾成齑粉啦。
  
  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存在,美国可以不断的给英国、苏联和中国提供军火,美国拥有可怕的工业资源,美国控制着菲律宾,这是日本与东南亚联系的必经之路,美国还有帮助英法与德国作战的“前科”,谁也不能保证美国不会再在战争末期站出来坐收渔人之利。所以同美国的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德国有着“千年帝国”的梦想而日本人有“大东亚共荣圈”的渴望,可是与老牌大国相比,德国与日本这两个后起之秀显得过分急于提高自己的位置,而它们的下场充分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看看二战时期各国的工业生产就知道各自的份量:
  (数量单位:千)
  武器生产: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枪支 11585 12139 3577 14263 3200 6367
  机枪 1175 7690 449 2614 107 938
  火炮 399 834 168 651 32.1 491
  坦克 46.3 104.8 4.8 99.5 1.9 29.3
  飞机 89.5 132.6 55.1 192 7.6 94.6
  *苏联的枪支数不包括冲锋枪(总数大约在700万左右)。
  *“强击炮”和坦克歼击车按坦克计算。
  *(除日本外)飞机只计算一线作战飞机,不包括辅助飞机。
  *苏联大量制造的“夜鹰”(由民用飞机改造来的辅助轰炸机,基本只用来夜间攻击,总数在3.6万架以上)未包括在内。
  *美国生产的辅助飞机总数为10.4万架。应认识到,对美国来讲运输机很多也是在“一线作战”。
  
  主要经济品生产: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粮食(百万吨) 169.5 404.4 111.1 837 72.5 89.4
  钢铁(百万吨) 187.7 93.6 48 511.7 13.4 99.2
  电力(10亿千瓦时) 414 282 242 1678 123 315
  石油(百万吨) 46.2 172.1 20.4 1466 6.4 93.5
  煤炭(百万吨) 3455 903 411 3758 81 1464
  
  *英国包括从殖民地输入。
  *日本包括从占领国输入,德意情况不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0 12:07:24编辑过]

  1938年列强国力一览
  国家 人口(百万) 城市人口比例 人均工业化指数 钢产量(百万吨) 能源消耗量(百万吨煤)
  苏联 180.6 20.2% 38 18.0 177
  美国 138.3 32.8% 167 28.8 697
  德国 68.5 30.2% 144 23.2 228
  日本 72.2 28.6% 51 7.0 96.5
  法国 41.9 15.0% 73 6.1 84
  英国 47.6 39.2% 157 10.5 196
  意大利 43.8 18.2% 61 2.3 27.8
  
  工业潜力指数 制成品世界份额 制造业世界份额 防务开支(百万美圆) 制造业增长指数 飞机产量(架)
   152 17.6% 9.0% 5429 857.3 10382
   528 28.7% 31.4% 1131 143.0 2195
   214 13.2% 12.7% 7415 149.3 8295
   88 3.8% ----- 1740 552.0 4467
   74 4.5% 4.4% 919 114.6 3163
   181 9.2% 10.7% 1863 117.6 7940
   46 2.9% 2.8% 746 195.2 2000
  
  战争艺术象击剑一样,确实需要技术和经验;但如果剑手用完了剑,技术和经验对他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克劳塞维茨
  
  在1938年,战争阴云弥漫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外的各个主要国家都在努力的把自己的工业资源转化为军事资源,因此看看上面的这张表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世界上的实力分布是很有帮助的。可以看出,如果把美国剔除在外的话,此时的德国几乎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而且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就已经兼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欧洲的中等发达国家,奥地利给德国带来了5个师的兵力,一些铁矿,油田和相当大的金属工业,以及两亿美圆的黄金储备;而捷克除了拥有大量的金属外,还有相当发达相当赢利的军火工业,这些对德国军事力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相比之下,朝鲜、满洲和台湾虽然也为日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可上述几个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非常之低,日本需要重新开发,从日本的建设实际上奠定了这几个地方的工业基础这一点看来,日本为此付出的努力是相当大的,所以这几块殖民地更多的牵制了日本的精力却更慢(如果不说更小的话)的对日本的军事机器提供了帮助。
  
  日本的优势有三点:第一,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在列强中仅仅次于不可以常理揣度的苏联。1938年的日本已经在大多数方面上超过了法国,而且如果没有战争,相信超过英国的时间也要比实际的60年代中期要早很多。但是如果说日本在3,40年代会比德国要强,那就是无稽之谈了。事实上日本的力量大概介于法国和英国之间,而德国则接近于英法两国的总和。如果仅仅这样看来,日本似乎应当尽量把战争的时间拖后为好,但实际并非如此,后文中将论及。第二,日本军人的战斗意志强于其它任何国家,甚至是德国。由于日本的特殊文化,日本军人视被俘为极大的耻辱,并且以为天皇献身为乐,这种行为虽然愚蠢,但是也同样的可怕。第三,日本周围并没有象样的敌手,从而可以使得日本可以轻松的成为一个地区强国。苏联的补给线是长达6000英里的西伯利亚铁路,而美国则隔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列强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想和日本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争夺利益,都必须面临补给方面的极大窘境。但这也就意味着美苏两个巨人真正下决心击败日本的时候,日本将无所适从。需要提出的是,在日本为德国分担苏联压力的同时,德国更为日本分担了美国的注意力。至于居然被可笑的称为“四大国”之一的中国,完全还处在与列强不同的世纪当中,内战不断,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人民生活普遍处于贫困潦倒的边缘,只有任日本宰割的份。须知“四大国”之名来自于战争末期的开罗会议,该会议必然排除了所有轴心国家,并且又由于斯大林对蒋介石的鄙视导致了苏联并没有出席。而且大和强乃是两个概念,狮子肥壮了可以噬人,猪肥了只有等待挨宰,如此云云,不再废话。
  
  相对于日本的优势而言,其劣势则显得更加致命:第一,资源劣势。日本需要从中国和马来得到更多的铁和铁砂,煤炭和有色金属也不能自给,至于石油则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窘境更有加剧之势(80年代末期,日本居然有99%的石油,92%的铁,100%的钢依靠进口),这也是日本人紧迫感的最大来源。第二,作为一个如此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国家,日本拥有世界第三大的商船队并不足为奇,但奇怪的是,日本海军部几乎忽略了反潜作战,在护航系统,反潜技术,护航航空母舰和反潜编队方面非常落后,日本潜艇常常错误的用来为战斗舰队当侦察艇或运输补给,而不是用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而且日本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来建造“大和”级战列舰,却没能建造护航驱逐舰,相比之下同期的美国建造了331艘。日本在情报、密码及破译的技术较量中也居于下风。第三,日本陆军部与海军部的分歧非常大,而陆军部更大程度的控制着帝国参谋部,日本实行的实际是“大陆”战略。在满洲有13个师团,在中国的其余部分有22个师团,而太平洋和东南亚仅仅有11个师团。甚至当1945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部队逼近日本本岛时,仍然有100万日军在大陆,78万在满洲。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在战略上的两难境地,要么惹恼苏联,要么惹恼美国。与苏联的装甲部队相比,日本的轻型坦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美国这个对手更加可怕,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集中了资源、人口、高度工业化这三大优势的国家。第四,相对于日本下级军官的优异表现而言,日本的高级军官显得素质很差,缺乏某些必要的灵活性。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谎言也许能把人变得勇敢,但永远不会把人变得聪明。
  
  德国与日本不同,它永远处在包围之中(俾斯麦语),德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高度发达的制造业,较为充沛的资源(在得到罗马尼亚的石油和挪威的铁后更是如此),最后,德国还有古德里安。
  
  在一战之后,由于战争失败的突如其来,许多讲德语的地区被割让出去,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对此难以忍受。最荒谬的理论往往能导致最疯狂的信仰,纳粹在德国就是这样。希特勒与天皇不同,他不仅仅是国家的符号,还是集中所有权力于一身的最高元首,或者说大独裁者。这在让德国的国家行为变得更个人化更缺乏理智的同时,也使得德国更加能够集中精力作出决定,而不是像日本一样在战略问题上犹豫不决。
  
  德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德国必然重视陆军而日本必然要重视海军,这不意味着德国就不如日本。席德.梅尔大师的PC游戏《文明》十分有趣,其中把日本设定为军事.宗教型文明,而德国则是军事.科学型文明。两国的区别只在宗教和科学上,这个定义很耐人寻味。德国军队的战斗力是值得任何对手尊敬的,这恰恰是由德国的科学性所决定。德国人更加重视战术中的技巧,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而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似乎更多的来自于意志力和武士道精神,这或许是科学和宗教的差异。
  
  德国人发明了闪击战而日本人强调了航母,这两者似乎不分高下;而在营造大和与俾斯麦战舰的蠢劲上,两个国家也有得一比。但是德国出色的运用了潜艇,这是一桩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买卖,而日本人没能看到这一点。
  
  德国和日本还有另外一个相似之处,德国陷入了苏联的泥潭中而日本也掉进了中国的陷阱里,中国和苏联都属于那种进攻性不是非常强但是抗击打能力很好的选手,所以日本和德国的力量就被牵制住了,只得同时在几个战场上动手,这才是兵家之大忌啊。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完全能在亚洲横扫而德国也完全可以在欧洲称雄,英国根本无法跨越漫长的补给线保卫缅甸和印度,就算加上印支的法国人,印尼的荷兰人以及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共荣圈”之内的一切反日力量,也显得太薄弱了。而德国的工业优势始终无法阻挡,在坦克战术被对手了解并逐渐采用之后,德国的飞弹以及原子武器的研制仍然走在欧洲对手的前面,如果是德国而不是美国率先一步研制出了原子弹,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当然啦,亚洲冠军和欧洲冠军的差距就像足球比赛一样的明显,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德国的邻居,否则早被碾成齑粉啦。
  
  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存在,美国可以不断的给英国、苏联和中国提供军火,美国拥有可怕的工业资源,美国控制着菲律宾,这是日本与东南亚联系的必经之路,美国还有帮助英法与德国作战的“前科”,谁也不能保证美国不会再在战争末期站出来坐收渔人之利。所以同美国的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德国有着“千年帝国”的梦想而日本人有“大东亚共荣圈”的渴望,可是与老牌大国相比,德国与日本这两个后起之秀显得过分急于提高自己的位置,而它们的下场充分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看看二战时期各国的工业生产就知道各自的份量:
  (数量单位:千)
  武器生产: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枪支 11585 12139 3577 14263 3200 6367
  机枪 1175 7690 449 2614 107 938
  火炮 399 834 168 651 32.1 491
  坦克 46.3 104.8 4.8 99.5 1.9 29.3
  飞机 89.5 132.6 55.1 192 7.6 94.6
  *苏联的枪支数不包括冲锋枪(总数大约在700万左右)。
  *“强击炮”和坦克歼击车按坦克计算。
  *(除日本外)飞机只计算一线作战飞机,不包括辅助飞机。
  *苏联大量制造的“夜鹰”(由民用飞机改造来的辅助轰炸机,基本只用来夜间攻击,总数在3.6万架以上)未包括在内。
  *美国生产的辅助飞机总数为10.4万架。应认识到,对美国来讲运输机很多也是在“一线作战”。
  
  主要经济品生产: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粮食(百万吨) 169.5 404.4 111.1 837 72.5 89.4
  钢铁(百万吨) 187.7 93.6 48 511.7 13.4 99.2
  电力(10亿千瓦时) 414 282 242 1678 123 315
  石油(百万吨) 46.2 172.1 20.4 1466 6.4 93.5
  煤炭(百万吨) 3455 903 411 3758 81 1464
  
  *英国包括从殖民地输入。
  *日本包括从占领国输入,德意情况不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0 12:07:24编辑过]
<P>4大国···被人提起那真叫丢人啊</P>
<P>“ 德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德国必然重视陆军而日本必然要重视海军,这不意味着德国就不如日本。席德.梅尔大师的PC游戏《文明》十分有趣,其中把日本设定为军事.宗教型文明,而德国则是军事.科学型文明。两国的区别只在宗教和科学上,这个定义很耐人寻味。德国军队的战斗力是值得任何对手尊敬的,这恰恰是由德国的科学性所决定。德国人更加重视战术中的技巧,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而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似乎更多的来自于意志力和武士道精神,这或许是科学和宗教的差异。”</P><P>清晰,明了
</P>
<B>以下是引用<I>555784木薇</I>在2004-5-23 13:04:00的发言:</B>

<P>“ 德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德国必然重视陆军而日本必然要重视海军,这不意味着德国就不如日本。席德.梅尔大师的PC游戏《文明》十分有趣,其中把日本设定为军事.宗教型文明,而德国则是军事.科学型文明。两国的区别只在宗教和科学上,这个定义很耐人寻味。德国军队的战斗力是值得任何对手尊敬的,这恰恰是由德国的科学性所决定。德国人更加重视战术中的技巧,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而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似乎更多的来自于意志力和武士道精神,这或许是科学和宗教的差异。”</P>
<P>清晰,明了
</P>

<P>8错</P>
精辟
写的不错,顶了!
顶一下吧.:)
挖坟啦!
日本实际上更喜欢战略舰,是美国一航空母舰为核心的。
原帖由 美国是上帝 于 2006-12-25 17:50 发表
日本实际上更喜欢战略舰,是美国一航空母舰为核心的。


所以才会有大和那种怪物啊. 不过日本当时的CV也算是世界第二了,绝对比英国强. 只是比美国差了.

还是资源不够啊. 搞到后来都拿BB改CV.伊势改就是这种船. 其实三笨五十六还是非常注重CV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