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最新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34:27
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2009年,春,云南砚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各专业相关人员及成飞公司、试飞大队齐聚一堂,“枭龙”飞机设计鉴定前的科研试飞工作正在这里开展。

    围绕多轮副油箱投放课目和外挂物应急全投课目的试飞任务,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和飞行员进行了协同和技术交流。特别针对投放副油箱的风洞吹风试验、理论计算、炸弹的运行轨迹等方面,大家进行了细致分析,及时处理投放高度、速度和距离等具体操作细节,对出现的问题立即展开讨论,反复查验,求证原因。

    在研制全线的共同努力下,“枭龙”飞机科研试飞的好消息接踵而来:

    2009年2月27日,“枭龙”飞机首次成功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这一重大技术攻关的胜利,是向顺利实现设计鉴定迈出的坚实一步;

    3月3日,“枭龙”飞机成功进行了4枚炸弹和3个800升副油箱的空中全部投放;

    同日,“枭龙”飞机空中应急全投试验顺利完成,武器分离安全,投弹精准。这标志着“枭龙”飞机的武器分离试验暨靶试精度摸底试验任务圆满完成,获得了巴基斯坦驻研究所专家的称赞。

    从2003年到2006年,“枭龙”飞机因01架和04架、06架成功首飞的轰动消息,以其闪烁的自主创新光芒,成为媒体的焦点。

    而在06架首飞成功后,“枭龙”飞机恢复了低调作风,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其行踪和状态不被外界所知。直到今年3月7日,众多媒体登载了一则消息: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枭龙”飞机由此又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发现,不管是否成为焦点,这种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从未停止过它走向世界的步伐。
生来就是国际化的产品

    199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署了合作研制“枭龙”飞机的协议,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负责设计,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公司”)负责制造,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

    “枭龙”飞机是中航工业首次引进外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因此,它还在“孕育”阶段,就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品。

    早在研制之初,“枭龙”飞机的设计思想就被确定为:既要突出高的综合作战效能,又要突出低的采购费用和全寿命费用,适应现代化战争环境,适宜提供大批量装备,成为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的先进战斗机。

    通俗点说,就是性价比要高——既要拥有与当今先进战斗机抗衡的能力,又要具有轻小、廉价、可以大批量装备的优点。

    03架飞机有嗡鸣现象

    “枭龙”飞机01架于2003年8月首飞成功后,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全状态“枭龙”04架的攻坚战中。

    “枭龙”04架的研制需要时间,而这时,巴基斯坦对“枭龙”飞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中巴双方经过多次协调,毅然在2005年1月决定:小批生产交付与研制并行,提前投产首批8架交付巴基斯坦。

    当时“枭龙”01架首飞成功还不到两年,仅仅飞了100多个起落,“枭龙”04架也只存在于方案阶段。搞飞机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坚决地定下“交付决策点”,是有很大风险的,基本等于签下了“军令状”——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提前投产交付的时间定下后,“枭龙”飞机的研制工作再一次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各方面工作按照研制计划齐头并进。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试飞阶段就是暴露问题、发现问题的阶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优化设计的目的。定下“交付决策点”的同一年,“枭龙”飞机03架在执行颤振试飞过程中,发生气动弹性不稳定现象,导致方向舵和安定面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接到消息后,研究所的结构分析设计研究室颤振组和结构设计研究室尾翼组,立即组织专业攻关团队,奔赴现场察看损伤情况。

    回来之后,研究所的结构和强度颤振专业组对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计算,最后一致确认:飞机在颤振试飞过程中,由于先发生了方向舵嗡鸣,造成助力器支座破坏,方向舵旋转频率下降,进而发生颤振,造成方向舵和安定面受损。也就是说,“嗡鸣”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问题发生的机理。两个专业组立刻行动起来,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国内外相关案例,同时对现有试验数据进行反复的分析论证。

    经过对几种解决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在安定面后缘加装阻止激波漂移的扰流片为最佳方案。垂尾结构的改进、改装方案也随之确定,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更改文件。

    方案确定后,研究所与成飞公司及相关专业进行协调,确认扰流片的形状、长短及安装位置,同时加紧生产新的方向舵,以便早日进行飞行验证。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枭龙”03架很快再次翱翔蓝天。对复飞后的飞行试验测试数据,研究所颤振专业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不断调试扰流片的长度,既解决了方向舵嗡鸣问题,又避免了加装扰流片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复飞后的“枭龙”03架,没有发生方向舵嗡鸣问题。
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

    带着成功的喜悦,研究所继续探索如何通过改变结构布局,达到抑制嗡鸣的目的。“枭龙”飞机04架的垂尾,由于战术需要进行了一些局部改动,颤振速度不够。借着这个契机,颤振专业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他们研究发现,将方向舵转轴前移,不仅能够提高垂尾的颤振速度,还能够彻底解决方向舵嗡鸣的问题。针对这一发现,颤振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相关专业协调,最终确定了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为最佳距离。

    此时垂直安定面及方向舵的结构发图工作已经结束。前移,就意味着更改;更改,就意味着必须全部重新发图。

    研究所的结构设计攻关组,接到更改通知后毫无怨言,立即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改进结构形式。因为前移,整个方向舵结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工作量很大。攻关组集体加班,克服周期短、任务急的困难,迅速发出了全套新版图纸。

    事实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正确性——“枭龙”飞机在后续的试飞中,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嗡鸣现象。

    “他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这是尤其值得称道的。”“枭龙”飞机第一副总设计师、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顾伟对此充满了赞赏。

    “枭龙”参加巴基斯坦国庆阅兵

    2006年4月,“枭龙”飞机04架成功首飞,为飞机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9月,“枭龙”06架也实现首飞,为后续试飞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07年3月初,中航工业按时向巴基斯坦顺利交付小批第1架和第2架“枭龙”飞机。巴方飞行员在中方专家的协助下,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飞行训练中。
很快到了3月23日——巴基斯坦的国庆日,“枭龙”飞机被选进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的队伍之中。国庆当天,巴基斯坦有多种机型都参与了阅兵仪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从人们头顶一飞而过,没有进行任何停留及表演。

    身披中巴两国国旗的两架“枭龙”飞机一出场,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成为阅兵式上的一大亮点。“枭龙”飞机随即在空中进行了精妙的飞行表演,人们仰头欣赏,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及欢呼声。

    表演结束后,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在致辞中,多次提到“枭龙”飞机,称赞了中方的研制能力、研制团队和“枭龙”飞机的优良表现。

    那一天,“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第一副总设计师顾伟等也受邀来到庆典现场。“枭龙”出场后,他们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跟着欢呼、鼓掌。

    杨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当时的场面非常激动人心,看到巴基斯坦从政府高层到普通百姓都这么喜爱和关注‘枭龙’飞机,我们觉得特别的自豪,这是对我们全线参研人员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2008年2月至3月,中航工业又陆续向巴基斯坦交付了6架“枭龙”飞机,这些战鹰再次在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上进行了飞行表演。

    至此,首批8架“枭龙”飞机的交付任务圆满完成。到2009年3月8日,首批8架“枭龙”飞机共在巴基斯坦安全飞行1000多个起落,用优异的表现证明了当初提前交付决策的正确。
我以为是发生地震了

    2007年2月27日,研究所的第一批驻巴专家组抵达巴基斯坦,这是研究所首次向国外派出售后服务保障队。他们的到来,翻开了“枭龙”飞机研制工作的新篇章。

    由于“枭龙”飞机还没有完成设计鉴定,因此在结构、系统等方面都还不成熟,通俗点讲,即飞机还处于磨合期。这一阶段正是问题的“高发期”。

    “驻巴专家组的压力很大,责任很重。”顾伟的话很实在。

    他们承担的,除了必须圆满完成的飞机保障任务,还有更为重要的生命保障工作。

    到目前为止,研究所已向巴基斯坦相继派出了五批售后服务保障小组,每半年一换。每一批成员都住在小小的“中国城”内,每天有1小时的外出活动时间,但到后来,连这宝贵的1小时也被取消了。

    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外出,但大家都自觉遵守了这一无形的规定。

    研究所派出的第四批驻巴专家组,在2008年的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在他们驻巴的这半年时间内,恰逢前任总统穆沙拉夫卸任,时局动荡。

    8月21日,号称巴基斯坦“戒备最森严、最引以为豪”的“第一军事重镇”瓦赫镇上,最大的兵工厂遭遇人肉炸弹的袭击,死伤200多人,一片狼藉,这次爆炸事件距离“中国城”仅30多公里;

    8月29日,中国中兴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被绑架;

    9月20日,伊斯兰堡的万豪大酒店遭遇恐怖分子袭击,满满一卡车、重达一吨的炸药在酒店门前的广场被引爆,将地面炸出10米的深坑,方圆几百米内的建筑物玻璃粉碎,人员伤亡惨重。这起事件被称作巴基斯坦的“9·11”。
目前“枭龙”仍未正式定型,因此交付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仍属于试用型号。

    就在9月20日当天,顾伟副总设计师也住在该酒店。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两位同事约他共进晚餐,他推辞不过答应了。他们刚到距离酒店大概两公里的一家餐馆,还未落座,就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

    “我当时的第一念头,以为是发生地震了。”顾伟回忆说,“出门时,我想的是吃完饭马上就回房间休息,所以穿着背心短裤就出去了,还好我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所以电脑也跟着逃过一劫。”

    “清理现场时,有同事把我住的那间房间拍了照,我的行李箱、皮鞋都成灰堆了,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

    巴方在中国专家组驻地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在这之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越发严峻。当时驻巴的第四批专家组成员向巴方提出“每天上班不定路线,不定车辆,不定时间,把飞控放飞场位撤下,尽可能减少人员进场,各方面加强安全保障”。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生命威胁。”研究所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领队蔡炳忠说,“早在前往巴基斯坦的路上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

    巴基斯坦方面非常重视中方人员的安全,逐一落实中方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并在“中国城”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客观条件落实了,主观意识更重要。蔡炳忠深知加强安全观念、树立安全意识才是治本的关键。除了每天反复多次的强调,他还制定了四项必须遵守的安全要求:发动机未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45°斜阴影区域;发动机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纵向10米内、45°斜阴影区域;若需进入禁区,需相关人员许可、陪同,并密切注意座舱人员操纵情况;若实习带教,禁止进入禁区。

    每一次在飞机旁边开展工作,专家组的同志们都对照规定相互提醒,密切关注飞机及人员动向。正因为长期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才确保了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刹车系统污染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在紧张的安全局势下,每一批专家组的成员依然谨记着肩上的职责。他们每天坚持进场开展试飞保障工作,对飞机的状态、飞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理,认真回答巴方提出的每一个技术问题,然后把这些情况统一汇总,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发回研究所,让国内的同事们也能对“枭龙”飞机在巴的情况了如指掌。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2008年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当天就面临着解决刹车系统污染度的问题。蔡炳忠接到研究所工程支持保障设计研究室领导傅云龙的电话:“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要求每周必须报一次飞机的污染度检验结果,不达标就必须重新清洗。

    这个命令,吹响了全组人员紧急行动的号角。大家翻阅资料时发现,前一批驻巴专家组已经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伺服阀受污染所致。而且在处理措施的文件中明确写出了每3~5个飞行日,必须检测一次污染度,不合格者必须清洗。

    在和巴方的沟通中,蔡炳忠发现中巴双方对检测标准的理解、认识上存在分歧。专家组成员于是和巴方进行了多轮协调,最终巴方接受了我方提出的检测标准。双方于2008年7月19日签订了一份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污染度检测的义务和要求。巴方立刻开始了对“枭龙”飞机刹车系统污染度的检测。当天下午,专家组就拿到了检测报告,并很快将结果发回研究所。

    在后续的6个月中,“枭龙”飞机每周都进行一次检测,从未间断,不合格的立刻按技术条件进行清洗,确保了飞行安全。中巴双方还确定阶段来综合飞行情况,协商刹车系统污染度检测周期,对污染度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共同探讨其使用规律,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这“第一炮”打得很响。他们专业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过硬的实力让巴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枭龙”飞机在第四批专家组驻巴的半年时间里,共安全飞行437个起落,飞机状态良好,完好率达到82%。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易维护性,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高度评价。

    领队蔡炳忠在回国后的汇报中说,“对于一架还未达到设计定型状态的飞机来说,在试用中就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只能说我们的‘枭龙’太争气了!”

    巴基斯坦空军给“枭龙”飞机起的名字是JF-17“雷电”飞机。巴基斯坦空军一位领导评价说,在同级别的飞机中,JF-17“雷电”飞机是最经济、性价比最高的。我们要使之成为21世纪巴基斯坦空军的中坚力量。

按照研制计划,“枭龙”飞机将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设计鉴定。杨伟总设计师告诉记者:“如果说‘枭龙’首飞,实现了飞机从概念、图纸到产品的转变,那么完成设计鉴定,将使‘枭龙’飞机实现从产品向商品的跨越,这将是‘枭龙’飞机研制史的又一个里程碑。设计鉴定后的飞机状态是完整的、稳定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枭龙’飞机的国际市场开拓和产业化发展。”他表示说,研究所通过歼-10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通过其他系列重大型号的锤炼,已经逐步迈入飞行器设计研发的“自由王国”。他“有信心让‘枭龙’成为世界飞机”。

    目前,研究所针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正对“枭龙”飞机进行完善与改进,目标是把“枭龙”这一品牌做成系列化发展的精品。

    相关链接

    “枭龙”飞机简介

    “枭龙”飞机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长航程、优良短距起降、优异外挂和空中加油能力;装备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可以进行超视距、空对空和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实施空对地攻击。(记者 闵捷 通讯员 彭文晶 李文波)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2009年,春,云南砚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各专业相关人员及成飞公司、试飞大队齐聚一堂,“枭龙”飞机设计鉴定前的科研试飞工作正在这里开展。

    围绕多轮副油箱投放课目和外挂物应急全投课目的试飞任务,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和飞行员进行了协同和技术交流。特别针对投放副油箱的风洞吹风试验、理论计算、炸弹的运行轨迹等方面,大家进行了细致分析,及时处理投放高度、速度和距离等具体操作细节,对出现的问题立即展开讨论,反复查验,求证原因。

    在研制全线的共同努力下,“枭龙”飞机科研试飞的好消息接踵而来:

    2009年2月27日,“枭龙”飞机首次成功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这一重大技术攻关的胜利,是向顺利实现设计鉴定迈出的坚实一步;

    3月3日,“枭龙”飞机成功进行了4枚炸弹和3个800升副油箱的空中全部投放;

    同日,“枭龙”飞机空中应急全投试验顺利完成,武器分离安全,投弹精准。这标志着“枭龙”飞机的武器分离试验暨靶试精度摸底试验任务圆满完成,获得了巴基斯坦驻研究所专家的称赞。

    从2003年到2006年,“枭龙”飞机因01架和04架、06架成功首飞的轰动消息,以其闪烁的自主创新光芒,成为媒体的焦点。

    而在06架首飞成功后,“枭龙”飞机恢复了低调作风,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其行踪和状态不被外界所知。直到今年3月7日,众多媒体登载了一则消息: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枭龙”飞机由此又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发现,不管是否成为焦点,这种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从未停止过它走向世界的步伐。
生来就是国际化的产品

    199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署了合作研制“枭龙”飞机的协议,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负责设计,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公司”)负责制造,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

    “枭龙”飞机是中航工业首次引进外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因此,它还在“孕育”阶段,就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品。

    早在研制之初,“枭龙”飞机的设计思想就被确定为:既要突出高的综合作战效能,又要突出低的采购费用和全寿命费用,适应现代化战争环境,适宜提供大批量装备,成为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的先进战斗机。

    通俗点说,就是性价比要高——既要拥有与当今先进战斗机抗衡的能力,又要具有轻小、廉价、可以大批量装备的优点。

    03架飞机有嗡鸣现象

    “枭龙”飞机01架于2003年8月首飞成功后,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全状态“枭龙”04架的攻坚战中。

    “枭龙”04架的研制需要时间,而这时,巴基斯坦对“枭龙”飞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中巴双方经过多次协调,毅然在2005年1月决定:小批生产交付与研制并行,提前投产首批8架交付巴基斯坦。

    当时“枭龙”01架首飞成功还不到两年,仅仅飞了100多个起落,“枭龙”04架也只存在于方案阶段。搞飞机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坚决地定下“交付决策点”,是有很大风险的,基本等于签下了“军令状”——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提前投产交付的时间定下后,“枭龙”飞机的研制工作再一次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各方面工作按照研制计划齐头并进。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试飞阶段就是暴露问题、发现问题的阶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优化设计的目的。定下“交付决策点”的同一年,“枭龙”飞机03架在执行颤振试飞过程中,发生气动弹性不稳定现象,导致方向舵和安定面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接到消息后,研究所的结构分析设计研究室颤振组和结构设计研究室尾翼组,立即组织专业攻关团队,奔赴现场察看损伤情况。

    回来之后,研究所的结构和强度颤振专业组对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计算,最后一致确认:飞机在颤振试飞过程中,由于先发生了方向舵嗡鸣,造成助力器支座破坏,方向舵旋转频率下降,进而发生颤振,造成方向舵和安定面受损。也就是说,“嗡鸣”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问题发生的机理。两个专业组立刻行动起来,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国内外相关案例,同时对现有试验数据进行反复的分析论证。

    经过对几种解决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在安定面后缘加装阻止激波漂移的扰流片为最佳方案。垂尾结构的改进、改装方案也随之确定,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更改文件。

    方案确定后,研究所与成飞公司及相关专业进行协调,确认扰流片的形状、长短及安装位置,同时加紧生产新的方向舵,以便早日进行飞行验证。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枭龙”03架很快再次翱翔蓝天。对复飞后的飞行试验测试数据,研究所颤振专业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不断调试扰流片的长度,既解决了方向舵嗡鸣问题,又避免了加装扰流片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复飞后的“枭龙”03架,没有发生方向舵嗡鸣问题。
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

    带着成功的喜悦,研究所继续探索如何通过改变结构布局,达到抑制嗡鸣的目的。“枭龙”飞机04架的垂尾,由于战术需要进行了一些局部改动,颤振速度不够。借着这个契机,颤振专业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他们研究发现,将方向舵转轴前移,不仅能够提高垂尾的颤振速度,还能够彻底解决方向舵嗡鸣的问题。针对这一发现,颤振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相关专业协调,最终确定了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为最佳距离。

    此时垂直安定面及方向舵的结构发图工作已经结束。前移,就意味着更改;更改,就意味着必须全部重新发图。

    研究所的结构设计攻关组,接到更改通知后毫无怨言,立即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改进结构形式。因为前移,整个方向舵结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工作量很大。攻关组集体加班,克服周期短、任务急的困难,迅速发出了全套新版图纸。

    事实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正确性——“枭龙”飞机在后续的试飞中,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嗡鸣现象。

    “他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这是尤其值得称道的。”“枭龙”飞机第一副总设计师、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顾伟对此充满了赞赏。

    “枭龙”参加巴基斯坦国庆阅兵

    2006年4月,“枭龙”飞机04架成功首飞,为飞机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9月,“枭龙”06架也实现首飞,为后续试飞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07年3月初,中航工业按时向巴基斯坦顺利交付小批第1架和第2架“枭龙”飞机。巴方飞行员在中方专家的协助下,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飞行训练中。
很快到了3月23日——巴基斯坦的国庆日,“枭龙”飞机被选进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的队伍之中。国庆当天,巴基斯坦有多种机型都参与了阅兵仪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从人们头顶一飞而过,没有进行任何停留及表演。

    身披中巴两国国旗的两架“枭龙”飞机一出场,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成为阅兵式上的一大亮点。“枭龙”飞机随即在空中进行了精妙的飞行表演,人们仰头欣赏,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及欢呼声。

    表演结束后,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在致辞中,多次提到“枭龙”飞机,称赞了中方的研制能力、研制团队和“枭龙”飞机的优良表现。

    那一天,“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第一副总设计师顾伟等也受邀来到庆典现场。“枭龙”出场后,他们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跟着欢呼、鼓掌。

    杨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当时的场面非常激动人心,看到巴基斯坦从政府高层到普通百姓都这么喜爱和关注‘枭龙’飞机,我们觉得特别的自豪,这是对我们全线参研人员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2008年2月至3月,中航工业又陆续向巴基斯坦交付了6架“枭龙”飞机,这些战鹰再次在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上进行了飞行表演。

    至此,首批8架“枭龙”飞机的交付任务圆满完成。到2009年3月8日,首批8架“枭龙”飞机共在巴基斯坦安全飞行1000多个起落,用优异的表现证明了当初提前交付决策的正确。
我以为是发生地震了

    2007年2月27日,研究所的第一批驻巴专家组抵达巴基斯坦,这是研究所首次向国外派出售后服务保障队。他们的到来,翻开了“枭龙”飞机研制工作的新篇章。

    由于“枭龙”飞机还没有完成设计鉴定,因此在结构、系统等方面都还不成熟,通俗点讲,即飞机还处于磨合期。这一阶段正是问题的“高发期”。

    “驻巴专家组的压力很大,责任很重。”顾伟的话很实在。

    他们承担的,除了必须圆满完成的飞机保障任务,还有更为重要的生命保障工作。

    到目前为止,研究所已向巴基斯坦相继派出了五批售后服务保障小组,每半年一换。每一批成员都住在小小的“中国城”内,每天有1小时的外出活动时间,但到后来,连这宝贵的1小时也被取消了。

    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外出,但大家都自觉遵守了这一无形的规定。

    研究所派出的第四批驻巴专家组,在2008年的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在他们驻巴的这半年时间内,恰逢前任总统穆沙拉夫卸任,时局动荡。

    8月21日,号称巴基斯坦“戒备最森严、最引以为豪”的“第一军事重镇”瓦赫镇上,最大的兵工厂遭遇人肉炸弹的袭击,死伤200多人,一片狼藉,这次爆炸事件距离“中国城”仅30多公里;

    8月29日,中国中兴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被绑架;

    9月20日,伊斯兰堡的万豪大酒店遭遇恐怖分子袭击,满满一卡车、重达一吨的炸药在酒店门前的广场被引爆,将地面炸出10米的深坑,方圆几百米内的建筑物玻璃粉碎,人员伤亡惨重。这起事件被称作巴基斯坦的“9·11”。
目前“枭龙”仍未正式定型,因此交付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仍属于试用型号。

    就在9月20日当天,顾伟副总设计师也住在该酒店。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两位同事约他共进晚餐,他推辞不过答应了。他们刚到距离酒店大概两公里的一家餐馆,还未落座,就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

    “我当时的第一念头,以为是发生地震了。”顾伟回忆说,“出门时,我想的是吃完饭马上就回房间休息,所以穿着背心短裤就出去了,还好我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所以电脑也跟着逃过一劫。”

    “清理现场时,有同事把我住的那间房间拍了照,我的行李箱、皮鞋都成灰堆了,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

    巴方在中国专家组驻地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在这之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越发严峻。当时驻巴的第四批专家组成员向巴方提出“每天上班不定路线,不定车辆,不定时间,把飞控放飞场位撤下,尽可能减少人员进场,各方面加强安全保障”。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生命威胁。”研究所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领队蔡炳忠说,“早在前往巴基斯坦的路上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

    巴基斯坦方面非常重视中方人员的安全,逐一落实中方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并在“中国城”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客观条件落实了,主观意识更重要。蔡炳忠深知加强安全观念、树立安全意识才是治本的关键。除了每天反复多次的强调,他还制定了四项必须遵守的安全要求:发动机未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45°斜阴影区域;发动机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纵向10米内、45°斜阴影区域;若需进入禁区,需相关人员许可、陪同,并密切注意座舱人员操纵情况;若实习带教,禁止进入禁区。

    每一次在飞机旁边开展工作,专家组的同志们都对照规定相互提醒,密切关注飞机及人员动向。正因为长期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才确保了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刹车系统污染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在紧张的安全局势下,每一批专家组的成员依然谨记着肩上的职责。他们每天坚持进场开展试飞保障工作,对飞机的状态、飞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理,认真回答巴方提出的每一个技术问题,然后把这些情况统一汇总,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发回研究所,让国内的同事们也能对“枭龙”飞机在巴的情况了如指掌。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2008年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当天就面临着解决刹车系统污染度的问题。蔡炳忠接到研究所工程支持保障设计研究室领导傅云龙的电话:“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要求每周必须报一次飞机的污染度检验结果,不达标就必须重新清洗。

    这个命令,吹响了全组人员紧急行动的号角。大家翻阅资料时发现,前一批驻巴专家组已经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伺服阀受污染所致。而且在处理措施的文件中明确写出了每3~5个飞行日,必须检测一次污染度,不合格者必须清洗。

    在和巴方的沟通中,蔡炳忠发现中巴双方对检测标准的理解、认识上存在分歧。专家组成员于是和巴方进行了多轮协调,最终巴方接受了我方提出的检测标准。双方于2008年7月19日签订了一份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污染度检测的义务和要求。巴方立刻开始了对“枭龙”飞机刹车系统污染度的检测。当天下午,专家组就拿到了检测报告,并很快将结果发回研究所。

    在后续的6个月中,“枭龙”飞机每周都进行一次检测,从未间断,不合格的立刻按技术条件进行清洗,确保了飞行安全。中巴双方还确定阶段来综合飞行情况,协商刹车系统污染度检测周期,对污染度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共同探讨其使用规律,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这“第一炮”打得很响。他们专业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过硬的实力让巴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枭龙”飞机在第四批专家组驻巴的半年时间里,共安全飞行437个起落,飞机状态良好,完好率达到82%。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易维护性,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高度评价。

    领队蔡炳忠在回国后的汇报中说,“对于一架还未达到设计定型状态的飞机来说,在试用中就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只能说我们的‘枭龙’太争气了!”

    巴基斯坦空军给“枭龙”飞机起的名字是JF-17“雷电”飞机。巴基斯坦空军一位领导评价说,在同级别的飞机中,JF-17“雷电”飞机是最经济、性价比最高的。我们要使之成为21世纪巴基斯坦空军的中坚力量。

按照研制计划,“枭龙”飞机将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设计鉴定。杨伟总设计师告诉记者:“如果说‘枭龙’首飞,实现了飞机从概念、图纸到产品的转变,那么完成设计鉴定,将使‘枭龙’飞机实现从产品向商品的跨越,这将是‘枭龙’飞机研制史的又一个里程碑。设计鉴定后的飞机状态是完整的、稳定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枭龙’飞机的国际市场开拓和产业化发展。”他表示说,研究所通过歼-10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通过其他系列重大型号的锤炼,已经逐步迈入飞行器设计研发的“自由王国”。他“有信心让‘枭龙’成为世界飞机”。

    目前,研究所针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正对“枭龙”飞机进行完善与改进,目标是把“枭龙”这一品牌做成系列化发展的精品。

    相关链接

    “枭龙”飞机简介

    “枭龙”飞机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长航程、优良短距起降、优异外挂和空中加油能力;装备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可以进行超视距、空对空和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实施空对地攻击。(记者 闵捷 通讯员 彭文晶 李文波)
枭龙战机完成4枚炸弹及1100升副油箱空投试验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4-03/0833547503.html
想问各位老大几个问题:
(1)“枭龙”06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当一个重要节点来宣传?
(2)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吗?为什么在文中重点提起?
请各位老大多多赐教!
目前,研究所针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正对“枭龙”飞机进行完善与改进,目标是把“枭龙”这一品牌做成系列化发展的精品。


这说明多个国家对枭龙有意思;P
原帖由 sagasu77 于 2009-4-3 13:21 发表
想问各位老大几个问题:
(1)“枭龙”06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当一个重要节点来宣传?
(2)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吗?为什么在文中重点提起?
请各位老大多多赐教!
外挂物投放是重要指标,投副油箱要看松开挂钩后副油箱是不是很快低头吧,怕受气动影响"粘"在机身或机翼下.
可能枭龙原使用的副油箱较小,1100升副油箱是新配用的,要进行试验.
云南砚山?文山那里?在那里进行实验?
赤果果地在为小龙做广告!:b
完好率达到82%。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易维护性,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高度评价。

这个指标在国内能达到什么水平??歼10能达到吗?
原帖由 横岭 于 2009-4-3 14:39 发表
可能枭龙原使用的副油箱较小,1100升副油箱是新配用的,要进行试验.

请脑内补完一下使用保型邮箱+双发的小龙啦
就算装备了FC1它也是很96坦克一样.
原帖由 sagasu77 于 2009-4-3 13:21 发表
想问各位老大几个问题:
(1)“枭龙”06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当一个重要节点来宣传?
(2)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吗?为什么在文中重点提起?
请各位老大多多赐教!
请脑内补完一下使用保型邮箱+双发的小龙啦
原帖由 痴痴的小猞猁 于 2009-4-3 15:06 发表

请脑内补完一下使用保型邮箱+双发的小龙啦


[:a6:] 真的么?那也太好了吧!
没见过能投掉的保型油箱.
薄型+双发小龙早出来,以前是双发,现在加个暴行。没啥大惊小怪的,都服役10多年咧,想看可取海峡对岸
09年春,设计鉴定,看来偶们也要装备了: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改双发?刚走了双发猛龙,又迎来了个双发枭龙,中国的军迷,当设计飞机是过家家啊。。:D ;P
枭龙对中国空军来说...我感觉目前就是个鸡肋...作用可以有,但是在使用方面又有很大的性能限制.

在西部环境.使用低成本的枭龙很有价值.但是在西部那环境.枭龙的航程又美中不足..枭龙的优点很多,大家都知道很多.但是他的使用缺点也很多.

中国空军要使用枭龙.就必须在枭龙已经在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积累经验后,再总结情况看是否使用..
第二.必须在中国国内与周边以及形成网络化指挥作战.通讯.维护.后勤保障的基础下,.枭龙这类小型,价廉的飞机才能够起到其战术价值.

对枭龙有感情的朋友们不要打击我..我说的是真实想法咯[:a7:]
原帖由 海深蓝 于 2009-4-3 16:16 发表
枭龙对中国空军来说...我感觉目前就是个鸡肋...作用可以有,但是在使用方面又有很大的性能限制.

在西部环境.使用低成本的枭龙很有价值.但是在西部那环境.枭龙的航程又美中不足..枭龙的优点很多,大家都知道很多.但是 ...



《论枭龙未来改进潜力远非J8可比,应十方面改进枭龙取代J8》

改J8不如改枭龙装备中国空军,但都不是大方向。

枭龙的问题,是雷达小、腿短、最大高度和最大速度小于J8。枭龙的优点,是机动性、格斗性能、雷达反射面积小等等方面超过J8,更接近于三代机的特征和要求。

如果枭龙可以进一步改进,则可以在下列方面胜过J8-----------

1、关于增大航程,确保真实达到1200公里作战半径。
(1)翼身融合处,加装“可拆卸型的保型油箱”。类似F16的以色列版。增加作战半径200~400公里,从而确保作战半径真实达到1200公里,可以用于南沙作战。两个“可拆卸型的保型油箱”,希望达到燃油一千公升左右的容积。
这是枭龙取代J8的决定性的一步。未来,每装备一款战机,都应该考虑“战略型的空军必须是大航程的”。
(2)采用“可拆卸型的加油管”。进一步确保和增大航程。可以南沙作战、滞空。

2、关于增大航速,短期,进一步采用复合材料,减重。增推。增速。

3、中期,希望WS13天山发动机的推力,进一步通过改型,达到85~95千牛之间。目前是85千牛。增推。从而增速。增机动性。
或者,采用俄罗斯RD93发动机的增强型。

4、短中期,“中国空军版枭龙”,采用四余度全权限电传,取消液压操作系统的备份,达到减重效果、有利于增速、增航程。是否可行,请大侠们指教。

5、希望通过上述2、3、4两条的改进,最大速度在目前枭龙04版已经突破1.6m的基础上(不知具体达到多少),希望可以确保达到1.85~2.0M之间,增强截击性能。这是DSI进气道允许的和适应的速度范围。

DSI进气道确保0.5~1.99m速度范围的作战性能就基本可以了。

6、远期,通过采用RD93发动机的矢推型,增加枭龙的矢推性能和优势。
进一步增强机动性敏捷性。这是J8不可能达到的,或者是很难达到的。J8机身太长,再装矢推尾喷管,就更长、太长、长得累赘了。
那时候,枭龙未来的机动性根本不是J8可以比拟的。

7、雷达系统改为相控阵雷达。虽然雷达直径较之于J8小,但是采用相控阵之后,发现距离可以增长。希望在现有70公里的基础上,达到120~140公里的“发现距离”。能否达到,欢迎大侠们批评。我觉得按照660直径,能够达到。

8、升限适当提高。但是我不知道提高升限的技术措施,希望大家指教。枭龙升限如何达到1.8万米左右,有待探讨。

9、通过采用翼身融合处的保型油箱,机腹必要时可以不挂副油箱,而是挂炸弹或导弹。从而提高机载武器数量。增强作战效能16%甚至以上。

10、在经过上述改进后,比较同样改进雷达等等的J8的价格,应该持平或者略低。这样才既有成本优势,又有性能优势。

综合上述,结论是------(一)枭龙取代J8完全可以。最多升限仍旧不如。
(二)未来枭龙改进的潜力,在航电、航程、机动性方面等综合起来看的话,远不是J8可比的。

当然,目前枭龙的关键,也是发动机。要么继续引进俄罗斯RD93发动机,要么天山发动机早日完全成熟可以放心装备。

当然,枭龙如果装备,也不过是三代机数量扩张。未来,中国还是必须依靠四代机+部分高性能三代半,来支撑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天空。
1100升副油箱,歼10的副油箱好象也没这么大吧?
J10是1800*2+800...
小龙6号带奶嘴
哎,要说副油箱,3000、5000也不稀奇。
;P ;P ;P ;P ;P
……武器挂载试验才进行到这个标准,那FC-1形成战斗力应该还得相当的时间呢,不过巴基斯坦J6的副油箱到是可以用到FC-1上了。
看来我们一直担心的振颤问题果然存在。
前一段时间还在笑话LCA等飞控来解决不能抛油箱的问题捏,现在发现俺们的进度也快不到那里去
]]
:victory:
好文!发财的进度还是比LCA快很多的。。。:victory:
2006年中枭龙04架首飞,2009年初大尺寸大重量外挂投放成功,自由落体炸弹命中,最难的应急全投成功,速度非常之快。反观2001年初首飞的LCA,到现在也不能投副油箱,的确是笑柄。
“外销42架枭龙”,感觉枭龙用“外销”一词不大对,就好比说西飞向空客“外销”A319机翼翼盒的感觉。

枭龙本来就有巴基斯坦的投资,我觉得用“交付”一次比较合适。
原帖由 huangfeihong 于 2009-4-3 21:03 发表

真想要装备的化,实验定型应该是以稳为主而非以快为主吧。
         个人认为fc1可以取消那个难看的大边条,不需要什么高速度。要27那种升力翼组矣。

难看的大边条?!这样除了幻影2000、双峰 /棍子,其他三代机尤其是大黄蜂,都要找豆腐块撞死!;P;P;P
真不知道10亿,巴基斯坦怎么出的。
枭龙的帖子重复了,打开好几个都是说一个事啊,好并并了,,
原帖由 sseven2004 于 2009-4-4 05:45 发表
真不知道10亿,巴基斯坦怎么出的。

TG提供贷款
FC-1阴影区这么小?来张22的。JSF要求是150英尺内需要防护服。
35楼图第一次见到。。。
原帖由 歼击机07 于 2009-4-4 11:04 发表

这个图首见。是真的吗?被PS的图片给搞怕了。:b :b
枭龙最新外挂!!看着挺牛B的
应该是真的 在四川在线也看到过 应该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