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四平台的回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56:02
先打听下,尼星出问题以后,东四成功应用过没有。没有相关报道,北斗应该和东四没什么关系吧。


鑫诺二号是实现国家直播系统的工具,需要这样一颗国产卫星捍卫国家安全。鑫诺二号对鑫诺公司来说,是一颗商业卫星,是赚钱的工具。鑫诺二号对CAST来说是一个商业项目,无论其负担了什么样的任务,获得种种利益才是商业本能。对技术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技术大跃进,是安身立命的饭碗,是职业荣誉。然而,技术只是东4平台的首要考虑,而不是鑫诺二号的首要考虑。

东4平台重要部件基本经过飞行考核,在其他卫星上经过技术考验。东4的设计也偏向保守,非常重视成熟技术的继承和安全性。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并不是成熟部件堆砌在一起就意味着整体成熟的。当年设计长征三号乙的时候,所有重要部件经过飞行考验,成熟可靠,第一发还是因为惯性平台故障引起火箭爆炸,酿成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惨痛的一次失败。目前大型卫星诸多联合试验限于条件难以展开,东4平台卫星整体结构设计没有经过实际考验,鑫诺二号系统整合没有经过实际考验。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现代大型航天器越来越复杂,机构复杂,可伸展柔性附件多,活动部件、机构多,燃料多等,是典型的多体、柔性、充液系统,动力学特性极其复杂,东4也不例外。
1, 卫星呈现出低刚度、大柔性、弱阻尼、低基频和模态密集的柔性结构动力学系统;
2, 卫星呈现出全星呈现为多舱段、多柔体、多液腔、变结构、变质量、变参数、大扰动高维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3, 卫星呈现出柔性结构振动、液体燃料晃动、多体系统运动、内外环境扰动与全星两级控制相互作用的强耦合动力学系统。
卫星发射阶段力学环境条件恶劣,主要解决安全可靠性,需要卫星结构动力学分析、星箭耦合计算、力学环境预示、动态载荷设计和各种力学试验。
卫星在轨运行阶段空间环境条件恶劣,主要解决安全可靠性与设计指标要求,需要进行空间环境试验、超高速撞击防护、各类耦合动力学分析设计等。

从原先2004年底发射鑫诺二号的时间表来看,卫星推迟两年发射,其中一年算到通信天线改变上,还有一年纯属设计制造延误。鑫诺二号前后花了6年时间,东4平台的预研也只是6年。问题只可能出在卫星整体设计的平衡上,而不应该是部件遭遇技术难关。东4平台严重不利的地方在于达到了长征三号乙最大载重量,因而对重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中国航天长期艰苦奋斗留下了省吃俭用的习惯,签订尼星合同以后,不得不着手扩大长征三号乙载重能力。如果长征三号乙在东4预研阶段就进行扩大载重能力的研制,将对拖拖拉拉的鑫诺二号雪中送炭,卫星能使用更安全的设计,直到将重量放大到5.5吨也在所不惜。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的,减重可以慢慢来。严重紧张的重量预算必然导致项目风险增大,除了损失时间,什么都不损失,因为技术问题通常能够解决。商业却用时间计算,效率以时间为单位。中国航天的项目管理、整体平衡能力有待成熟。落后不要紧,首先要能用;宁可火箭等卫星,不可卫星等火箭。这两点,中国航天都没有做好。卫星完成总装以后,要进行总装测试与状态测试,其后是各种环境模拟测试,最后是紧缩场测试、可靠性增长试验。诸多试验暴露了问题,需要设计修改的,又将从头来过。卫星研制拖延是国际惯例,能否按计划发射卫星除了技术成熟度以外,还考验项目管理能力。商业卫星不完全是这样,违反合同可能会有赔到裤衩的重大损失。商业发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航天技术,但是商业发射是最高级的航天技术,不但苛刻要求技术可靠性,还要求技术效率。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为东4量身定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紧缩场合同在2003年3月13签订,建设周期29个月。按紧缩场进度,鑫诺二号最早在2005年8月13日测试,2005年的发射日期本是不可靠的,实际上今年1月25日才建成紧缩场。紧缩场能够提供东4通信参数测试,虽然通过其他手段或者局部测试也可以,毕竟有比没有强,暴露出的问题是鑫诺二号没有本着技术第一的精神精益求精,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没有平衡好技术因素。《中国航天报》报道了今年6月24日的一次会议:“研制东四大平台的决策是有市场风险的,鑫诺二号卫星是大平台的首发星,能否一次成功对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参与市场竞争极其关键。我们的空间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我们有信心取得成功。他提出,研制大平台要像搞载人航天一样搞决战,要形成一套制度和机制,促进目标的实现。”

鑫诺二号项目最严重的错误在于没有本着技术第一的原则,而是以商业、政府关系为导向了,被绑了票。
十二.价值连城的错觉

十二.价值连城的错觉
以国际标准衡量,东4卫星1.2亿美元,火箭制造0.3亿,发射0.3亿,保险0.36亿,总计2.16亿美元。鑫诺二号价值大约20亿,按国际价格计算,多出来的3亿人民币包括发改委2004年底改变卫星极化方式导致的各种损失,也可能有鑫诺公司提出的一些技术要求更改增加的费用,最后是汇率变动的计算损失。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鑫诺二号太贵了,与之相仿的亚太六号卫星使用了阿尔卡特SB-4100C1平台,卫通公司订购的中星六B、中星九号也是4100平台,亚太卫星公司付出了1.18亿美元的代价。整个亚太六号项目总价值1.833亿美元,最高承保额是1.75亿美元,发射失败将有5000万美元损失。备用方案是发射亚太六B卫星接替,预计总成本是1.65亿美元。亚太6B卫星使用东4平台,根据2004年11月10日签订的意向合同,亚太六B在轨交付的价格是1.201亿美元。鑫诺二号正常在轨交付价格应该与亚太六B相仿,14亿人民币不到,目前却价值20亿,显然有大量费用支持东4平台的研制了。东4对国内用户按1.2亿美元计算,对香港用户却成了在轨交付价值1.2亿美元,活活节约发射与在轨测试的价值,硕大的长征三号乙给省略了。不服不行啊,不明真相的群众真要以为中国航天是“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了,直言鑫诺二号支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支付了部分东4费用就是了。CNSA(国家航天局)网站说明东4总研制经费13.26亿元,其中“十五”安排12.16亿元由民用航天科研费支出。如果鑫诺二号支付了东4平台研制经费,那么整个费用不应该包括商业利润了。参考亚太六B与亚太六号的价格,鑫诺二号大约额外支出了8亿人民币甚至更多,用以研制东4平台。今年航展签订两颗东4平台卫星与火箭发射服务,还有一颗明年发射的东3平台鑫诺三号卫星合同。东4在轨交付大约1亿美元,东3大约5000万美元,这个估算应该贴近实际。

亚太六号保险费、发射服务计算价值6530万美元,亚太6B保险费计算价值4495万美元。虽然卫星项目各个环节都有各种谈判,保单也有种种方式,依然显示出东4的廉价被其高风险抵消相当一部分,保费远远高于阿尔卡特SB-4100。

鑫诺二号比阿尔卡特贵得多,风险大得多,研制时间长得多。表面上,鑫诺公司当了一次“冤大头”,其实墙内损失墙外补。直播卫星获得政府首肯才是最重要的,预期每年能从卫星电视用户那儿收到150亿人民币(即使市场成熟后的理想状态,数字也是惊人)。发射上天的不是卫星,是印钞机啊!稳赚不赔的买卖。唯一的问题是鑫诺二号失败会有惨重损失。国家直播卫星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直播卫星空间段公司运营,鑫诺与卫通联手管理鑫诺二号与中卫九号,鑫诺二号失败风险被分摊了,只要明年阿尔卡特卫星上天,市场按预期启动,天上就有印钞机,什么风险都不在话下。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市场在政府手里,没有准入证只能徒唤奈何。鑫诺公司曲线进入市场,以支持中国航天发展为代价试图获得准入证。东4使用了国际先进的通信技术,圆极化方式与KU波段等,可以按国家意愿的要求设计制造,满足了国家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双重要求,还支持了航天科技的发展。因此,鑫诺公司得到中国航天的大力支持,并得到政府支持,拿到市场准入证。当鑫诺二号有了阿尔卡特的热备用星以后,鑫诺二号是否失败不再是商业重心。政府要求绝对的通信安全,中外双星热备份可谓万无一失。就算失败一颗,还可以补上,虽然再次发射会导致一些经济损失,这些钱和印钞机的诱惑比起来不算什么。唯一的损失是时间,然而对有了一颗卫星的商业公司来说,已经不影响赚钱了。政府同样稳操胜卷,是否放开市场、放开到什么程度,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了绝对的通信安全,有很多办法弥补,只要开口,商业公司就会打破头地抢着买单。

鑫诺二号打了水漂,对国家与商业公司来说,虽然很不愉快,却无大碍;对中国航天来说,肉痛心痛声张不得。只是网上那些通常被媒体描述成“多愁善感”兼“不明真相”的网友来说,才会是无比煽情地“带走了心”。技术人员只会以鑫诺二号技术为考量,不会过多考虑商业;项目组平衡技术与商业的关系,必要的时候只能放大技术风险;公司来说,一切服从商业需要。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错觉,无数人对东4满怀期待,最终只有鑫诺二号的研发团队在独自拼搏——如果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的话。成功了,他们在做应该做的事情;失败了,他们是千古罪人。这档子事情从改革开始,茶叶蛋和原子弹热热闹闹的PK十几年,直到茶叶蛋不值钱为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技术人员只是赚钱工具。
十三.历史重演
正如很多人呼吁的那样,要有大国心态,高风险的航天活动要能承受失败。鑫诺二号的技术失败不是问题,给一些时间,一定能解决。不过鑫诺二号还有一种失败,叫做商业。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尼日利亚宇航局购买的尼星一号卫星预计于2007年3月发射,采用了东方红4号平台,这次发射一定被推迟。没有找到鑫诺二号故障并技术解决以前,尼星不可能发射。一定要发射也行,出了故障有保险公司买单,损失点信誉罢了。除非CAST准备商业自杀,否则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按亚太六B草签合同来看,交付期延误5个月将有权终止合同并收回所有投资。尼星1号通过国际投标取得合同,与亚太六B不会有太大差别,以2004年12月15日签订合同计算,最晚2007年年底在轨交付。只是尼星比较复杂,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06年1月13日和尼日利亚财政部签署2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尼日利亚通讯卫星建造与发射项目。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卫星在轨交付,建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喀什地面站提供运行支持服务、为尼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这类政府间协议具有很多协商余地,直接取消尼星合同可能性不是很大,合同外的延误造成长城公司一定经济损失。

2008年东4平台的发射合同还有委内瑞拉卫星1号、亚太六B、鑫诺3B。今年珠海航展上签订的东4平台卫星安排在2009年或待定,分别是中星五A与鑫诺一号的接替星。故障的技术解决很难估计时间,但是对2008年发射的卫星构成了重大影响。一切都取决于技术,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技术问题,发射合同都可能重新修订,甚至取消,即使是箭在弦上的尼星,也有壮士断臂的可能。总之,长城公司与CAST都要赔钱了,只是赔多赔少的问题。这一幕与1996年长征三号乙首发失败是何其相似啊。

1990年,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实现首次商业发射。中国在商业发射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进入,整个市场都对长征火箭寄予厚望,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甚至在长征三号乙火箭研制期间早早下了订单。第一枚长征三号乙发射国际卫星708 A因制导平台失效失败。这让市场失去了所有耐心,国际保险业界对长征火箭深度怀疑,长征火箭后续项目到了无人承保、分保的地步。已经签了合同的中星七号,又因火箭提前48秒关机而失败,至此,长征火箭信誉扫地,无人问津。澳星B2、亚太二号、国际卫星708A、中星七号的失败,让国际保险业铩羽而归,赔到欲哭无泪。长征火箭的商业信誉遭受毁灭性打击,1996年10月至今,长征火箭保持连续发射成功的记录,依然难以重新杀回商业发射市场。其中长征三号乙首发失败导致终止了三个合同,暂缓执行两个合同,两个草签合同取消。1999年美国制裁,导致APR-3、韩国星、意大利星等5个合同终止,谈判项目均中止,至此,长征火箭商业发射停滞。直到阿尔卡特推出亚洲型通信卫星,长征火箭才有了亚太六号的商业发射。积极推销东4平台同样有这个含义,星箭同时出口,不再受制于人。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长征二号丙拥有极高成功率,在其基础上研制的长2捆都是成熟部件,如今一目了然的知道当时存在种种缺陷,由此出现多次不那么漂亮的记录。长征2F是长2捆的适应性改进,连续6次成功的发射飞船,这份成绩单足够说明长征二号系列的技术成熟度了。在两个成熟之间,最初的长2捆在整体上并不成熟,系统会放大局部失败概率的。比如第一级火箭成功率99%,第二级火箭成功率99%,总体成功率则是98%。长征三号乙更是如此,研发能力是长2捆的水平,所利用的部件在当时认为是成熟的,仅仅是系统放大效应就让长征三号乙拥有更高失败可能了。新型号火箭最初发射是高失败率的,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火箭成功率一般以50次发射为单位,这样的计算才能稳定,美苏都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完成50次发射,中国用了28年,发射效率非常低,因此长征火箭早期成功率有很大水分,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商业发射市场,贪大求快,最终损害了宝贵的商业信誉,必然导致市场的拒绝。

商业市场不会为东4成熟买单,但是商业市场可以在以后通过购买东4平台,为东4平台的成熟买单。即便东4所有技术都是成熟的,整合成商业卫星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东4会成熟可靠起来,只是这个成熟时间谁来买单?当东4失去商业信誉以后,还有多少商业前途?

打烂一颗东4,技术上可以改进,问题不大;打烂了商业信誉,只有鸡飞蛋打了。
[2006年珠海航展上的长征三号乙]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十四.技术至上
今年珠海航展上,鑫诺公司没有派出工作人员现场介绍鑫诺二号;同时只有极少的人有机会向航天科技集团询问到东4平台的情况,这对航展前夕才轰动发射的鑫诺二号来说并不正常。不少人都有了不详的预感,只怕自己的乌鸦嘴坏了好事,等到消息传来,大家才纷纷说出这个相同感受。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一切来自信心。当中国航天的一些细微举动导致猜测出现以后,没有信心的不是局外人,而是中国航天——只需略作解释即能恢复外界信心。对所有看过《中国航天报》6月24日会议报道的人来说,航天科技集团没有在航展上大张旗鼓的宣传鑫诺二号本身就是问题,这次商业冒险的技术基础是否有把握?稍微熟悉中国航天都知道,长征火箭拥有很高的成功率,国产卫星却是可靠性非常差。东2、东3第一颗都失败了,风云更是连着毁了两颗,运行中种种故障屡见不鲜,至于卫星性能指标的落后,已是非同一般。卫星应用部分更差,当印度帮助阿富汗建立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系统的时候,今年珠海航展上,才出现改进型的国产远程医疗车。当印度的资源卫星出口卫片的时候,当新浪军事连篇累牍报道福卫二号所具有的军事用途以后,我们还需要进口台湾卫片。当然,中国航天也有很多优势项目,比如即将发射的二代北斗卫星,载人航天技术,返回式卫星技术。通信卫星是中国航天有把握突破的领域,历经无数挫折成熟起来了,战略通信卫星神通一号、战术通信卫星烽火一号、一代北斗卫星、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都利用了东3平台。有效载荷通过进口解决,单纯研制大型平台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东4平台的技术路线、部件考核等都没有问题,但是东4平台跨越了关键性的工程演示,直接发射商业星了。缺乏工程演示意味着高风险,意味着高失败概率。这一次又是商业市场来支付代价了。

[2006年珠海航展上的远程会诊车]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商业需要技术的成熟可靠,CAST冒险进入商业市场以后,还把摊子铺得太大。鑫诺二号失败,半年后就有尼星合同,一年半以后将迎来密集发射,这个局面如何收拾?如果鑫诺二号是系统性的复杂故障,全面设计改进至少需要一年,除非中国航天是超人,能够违反技术规律。问题很明显,改进设计以后,东4平台的技术风险不会降低多少。只有出现单纯性故障时,商业前景才能转向乐观。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一个信息:“只能说明我们在相关知识领域出现了一些盲点”,上一次记忆犹新的知识谱系之外是风切变,这一次又是星箭耦合吗?卫星电网、数据管理系统拥有知识谱系之外的最大概率,最小概率则是整体结构设计。忍不住乌鸦嘴一下,故障嫌疑最大的就是整体结构缺陷引发连锁故障反应,因为对中国航天深具信心,才认为问题不大,此处若出现问题,东4平台将面临废存地严重抉择。

从技术冒险,上升到商业冒险,无论技术成败如何,能让我们说出口的只会是商业成败,因为技术只是基础,这就是商业规则。东4平台由技术状态决定命运,商业前途未卜。
[鑫诺二号]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中国航天的决策水平显然差了许多,冒险进入商业卫星市场没有充分汲取长征火箭的惨痛教训,又一次重演历史。其次原则坚持不够,忽略技术在商业中的基础作用,这比政府决策差远了。政府无论怎样操作,最终国家直播卫星都要绝对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达不到这个要求不惜放弃整个市场。赚钱是重要的,但是赚钱是有原则的,毫不动摇的坚守国家安全这个底线以后,才能谈赚钱的事情。和国家安全比起来,牺牲一个市场算得了什么?中国航天是典型的高科技、高风险行业,技术成功不表示商业成功,商业成功一定是技术成功的。技术可以冒险,在技术冒险的基础上商业冒险,会有多少的成功率?岂非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了?

东4并不是打上去一颗结束的,而是要一颗接一颗的重复第一次冒险的。商业冒险不是俄罗斯轮盘赌,赌到死才结束。正因为航天的高风险,才需要技术有把握再进入商业市场的,无风三尺浪的行当中,船老大心中都没底,谁敢上船?中国航天则被连续的成功膨胀了信心,敢于在鑫诺二号没有成功定点以前签下6颗合同,勇猛抢钱。但是,中国航天准备好了东4没有?长征三号乙的殷鉴尚去时不远。
十五.大风大浪
专家发言,“我们应该给航天事业以更大宽容度”。话能这么说,事实也是如此,给点时间,东4应该会成熟起来。但是有些专家集体失声,我们无法聆听关于市场的高论。媒体通常和谐为主,想让市场专家开口也不容易。鑫诺二号首先是商业项目,就算东4因不可抗拒力失败,只是运气不好,没什么技术问题,这个项目也是惨痛失败了。卫星发射和空运一样,打飞一颗卫星和掉下一架客机一样轰动效果十足,因为缺乏挽回余地。无论我们对航天多么宽容,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对东4不再充满信心。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90年代中国航天进入商业市场在于经费匮乏,不得不去找钱,现在情况好多了,算是主动为国家分担责任的进入商业卫星市场。中国航天技术转移效率、深度都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航天应用市场的开发深度尚不如印度,总体上属于大投入低产出缺乏造血机能的行业。但是中国航天产业化的突破口不应该一举从核心开始的,这样会带来更高风险。我们的资源卫星技术差距非常大,却不妨碍资源卫星的应用开发,事实上却是放着这个市场任由国外卫星占领。我们可以轻松的从外国网站免费下载卫片,花少量的钱购买到卫片,购买国内卫片却困难重重。资源卫星一天的费用高达100万人民币,这不是放着市场资源不去开发吗?难不成这点小钱看不上眼?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中国航天是典型的军转民,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走出刚性管理体制。国际航天市场价值的3%是发射服务,这是中国航天最强项,长征火箭成熟可靠,市场经验较多。9%的卫星制造领域,中国航天除了少量出口卫星部件以外,尼星是第一颗,上来就是惊人的大型通信卫星。28%的地面制造领域,中国航天基本以满足配套为主,并没有多少加入国际竞争的实力。60%卫星运营服务领域,中国航天能保证国产卫星应用服务的领先位置都不容易,比如北斗终端机,航天系统都没有优势。总体上来说,中国航天的市场化程度非常低。跨越式发展的雄心壮志是好的,比如尼星项目提供卫星、发射、地面站到买方信贷一条龙服务,相信最后的商业保险业也会被中国企业拿到总包。直接从卫星这个核心领域突破,带动发射服务、地面制造、运营服务直到带动银行、保险等行业的发展,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核心突破受挫,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摈弃,如长征三号乙那样。中国航天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期,国家投资甚至占到财政预算的1.8%;市场形象正处于最佳时期,而且刚刚进入上升通道:中国航天值得你信赖,他们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拥有丰富的待开发市场资源,腾挪余地也非常大,因而目前突破口的选择多少显得急功近利过于自信了。有主动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却有差强人意的风险控制。

我更愿意将航天的告饶理解成对市场的告饶,希望市场更耐心一点。鑫诺二号打飞不要紧,这是有着政府背景的不完全商业项目,下一颗尼星才是市场成败关键。如果是让我们宽容技术失败,那是绑架商业的宽容,我鄙视!只有在实验室里,我们才会坦然面对技术失败。市场经济不容许这种野蛮,更不容许十年前撞山的长征三号乙那样惊天动地得赤裸裸地野蛮。让我们尊敬的中国航天,在于中国航天所拥有的航天精神,百则不饶,奋勇前行。中国航天应该直面失败,如果连面对失败的勇气也没有,将不再会有人信任中国航天的多愁善感。

古人曰: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先打听下,尼星出问题以后,东四成功应用过没有。没有相关报道,北斗应该和东四没什么关系吧。


鑫诺二号是实现国家直播系统的工具,需要这样一颗国产卫星捍卫国家安全。鑫诺二号对鑫诺公司来说,是一颗商业卫星,是赚钱的工具。鑫诺二号对CAST来说是一个商业项目,无论其负担了什么样的任务,获得种种利益才是商业本能。对技术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技术大跃进,是安身立命的饭碗,是职业荣誉。然而,技术只是东4平台的首要考虑,而不是鑫诺二号的首要考虑。

东4平台重要部件基本经过飞行考核,在其他卫星上经过技术考验。东4的设计也偏向保守,非常重视成熟技术的继承和安全性。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并不是成熟部件堆砌在一起就意味着整体成熟的。当年设计长征三号乙的时候,所有重要部件经过飞行考验,成熟可靠,第一发还是因为惯性平台故障引起火箭爆炸,酿成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惨痛的一次失败。目前大型卫星诸多联合试验限于条件难以展开,东4平台卫星整体结构设计没有经过实际考验,鑫诺二号系统整合没有经过实际考验。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现代大型航天器越来越复杂,机构复杂,可伸展柔性附件多,活动部件、机构多,燃料多等,是典型的多体、柔性、充液系统,动力学特性极其复杂,东4也不例外。
1, 卫星呈现出低刚度、大柔性、弱阻尼、低基频和模态密集的柔性结构动力学系统;
2, 卫星呈现出全星呈现为多舱段、多柔体、多液腔、变结构、变质量、变参数、大扰动高维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3, 卫星呈现出柔性结构振动、液体燃料晃动、多体系统运动、内外环境扰动与全星两级控制相互作用的强耦合动力学系统。
卫星发射阶段力学环境条件恶劣,主要解决安全可靠性,需要卫星结构动力学分析、星箭耦合计算、力学环境预示、动态载荷设计和各种力学试验。
卫星在轨运行阶段空间环境条件恶劣,主要解决安全可靠性与设计指标要求,需要进行空间环境试验、超高速撞击防护、各类耦合动力学分析设计等。

从原先2004年底发射鑫诺二号的时间表来看,卫星推迟两年发射,其中一年算到通信天线改变上,还有一年纯属设计制造延误。鑫诺二号前后花了6年时间,东4平台的预研也只是6年。问题只可能出在卫星整体设计的平衡上,而不应该是部件遭遇技术难关。东4平台严重不利的地方在于达到了长征三号乙最大载重量,因而对重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中国航天长期艰苦奋斗留下了省吃俭用的习惯,签订尼星合同以后,不得不着手扩大长征三号乙载重能力。如果长征三号乙在东4预研阶段就进行扩大载重能力的研制,将对拖拖拉拉的鑫诺二号雪中送炭,卫星能使用更安全的设计,直到将重量放大到5.5吨也在所不惜。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的,减重可以慢慢来。严重紧张的重量预算必然导致项目风险增大,除了损失时间,什么都不损失,因为技术问题通常能够解决。商业却用时间计算,效率以时间为单位。中国航天的项目管理、整体平衡能力有待成熟。落后不要紧,首先要能用;宁可火箭等卫星,不可卫星等火箭。这两点,中国航天都没有做好。卫星完成总装以后,要进行总装测试与状态测试,其后是各种环境模拟测试,最后是紧缩场测试、可靠性增长试验。诸多试验暴露了问题,需要设计修改的,又将从头来过。卫星研制拖延是国际惯例,能否按计划发射卫星除了技术成熟度以外,还考验项目管理能力。商业卫星不完全是这样,违反合同可能会有赔到裤衩的重大损失。商业发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航天技术,但是商业发射是最高级的航天技术,不但苛刻要求技术可靠性,还要求技术效率。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为东4量身定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紧缩场合同在2003年3月13签订,建设周期29个月。按紧缩场进度,鑫诺二号最早在2005年8月13日测试,2005年的发射日期本是不可靠的,实际上今年1月25日才建成紧缩场。紧缩场能够提供东4通信参数测试,虽然通过其他手段或者局部测试也可以,毕竟有比没有强,暴露出的问题是鑫诺二号没有本着技术第一的精神精益求精,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没有平衡好技术因素。《中国航天报》报道了今年6月24日的一次会议:“研制东四大平台的决策是有市场风险的,鑫诺二号卫星是大平台的首发星,能否一次成功对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参与市场竞争极其关键。我们的空间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我们有信心取得成功。他提出,研制大平台要像搞载人航天一样搞决战,要形成一套制度和机制,促进目标的实现。”

鑫诺二号项目最严重的错误在于没有本着技术第一的原则,而是以商业、政府关系为导向了,被绑了票。
十二.价值连城的错觉

十二.价值连城的错觉
以国际标准衡量,东4卫星1.2亿美元,火箭制造0.3亿,发射0.3亿,保险0.36亿,总计2.16亿美元。鑫诺二号价值大约20亿,按国际价格计算,多出来的3亿人民币包括发改委2004年底改变卫星极化方式导致的各种损失,也可能有鑫诺公司提出的一些技术要求更改增加的费用,最后是汇率变动的计算损失。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鑫诺二号太贵了,与之相仿的亚太六号卫星使用了阿尔卡特SB-4100C1平台,卫通公司订购的中星六B、中星九号也是4100平台,亚太卫星公司付出了1.18亿美元的代价。整个亚太六号项目总价值1.833亿美元,最高承保额是1.75亿美元,发射失败将有5000万美元损失。备用方案是发射亚太六B卫星接替,预计总成本是1.65亿美元。亚太6B卫星使用东4平台,根据2004年11月10日签订的意向合同,亚太六B在轨交付的价格是1.201亿美元。鑫诺二号正常在轨交付价格应该与亚太六B相仿,14亿人民币不到,目前却价值20亿,显然有大量费用支持东4平台的研制了。东4对国内用户按1.2亿美元计算,对香港用户却成了在轨交付价值1.2亿美元,活活节约发射与在轨测试的价值,硕大的长征三号乙给省略了。不服不行啊,不明真相的群众真要以为中国航天是“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了,直言鑫诺二号支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支付了部分东4费用就是了。CNSA(国家航天局)网站说明东4总研制经费13.26亿元,其中“十五”安排12.16亿元由民用航天科研费支出。如果鑫诺二号支付了东4平台研制经费,那么整个费用不应该包括商业利润了。参考亚太六B与亚太六号的价格,鑫诺二号大约额外支出了8亿人民币甚至更多,用以研制东4平台。今年航展签订两颗东4平台卫星与火箭发射服务,还有一颗明年发射的东3平台鑫诺三号卫星合同。东4在轨交付大约1亿美元,东3大约5000万美元,这个估算应该贴近实际。

亚太六号保险费、发射服务计算价值6530万美元,亚太6B保险费计算价值4495万美元。虽然卫星项目各个环节都有各种谈判,保单也有种种方式,依然显示出东4的廉价被其高风险抵消相当一部分,保费远远高于阿尔卡特SB-4100。

鑫诺二号比阿尔卡特贵得多,风险大得多,研制时间长得多。表面上,鑫诺公司当了一次“冤大头”,其实墙内损失墙外补。直播卫星获得政府首肯才是最重要的,预期每年能从卫星电视用户那儿收到150亿人民币(即使市场成熟后的理想状态,数字也是惊人)。发射上天的不是卫星,是印钞机啊!稳赚不赔的买卖。唯一的问题是鑫诺二号失败会有惨重损失。国家直播卫星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直播卫星空间段公司运营,鑫诺与卫通联手管理鑫诺二号与中卫九号,鑫诺二号失败风险被分摊了,只要明年阿尔卡特卫星上天,市场按预期启动,天上就有印钞机,什么风险都不在话下。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市场在政府手里,没有准入证只能徒唤奈何。鑫诺公司曲线进入市场,以支持中国航天发展为代价试图获得准入证。东4使用了国际先进的通信技术,圆极化方式与KU波段等,可以按国家意愿的要求设计制造,满足了国家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双重要求,还支持了航天科技的发展。因此,鑫诺公司得到中国航天的大力支持,并得到政府支持,拿到市场准入证。当鑫诺二号有了阿尔卡特的热备用星以后,鑫诺二号是否失败不再是商业重心。政府要求绝对的通信安全,中外双星热备份可谓万无一失。就算失败一颗,还可以补上,虽然再次发射会导致一些经济损失,这些钱和印钞机的诱惑比起来不算什么。唯一的损失是时间,然而对有了一颗卫星的商业公司来说,已经不影响赚钱了。政府同样稳操胜卷,是否放开市场、放开到什么程度,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了绝对的通信安全,有很多办法弥补,只要开口,商业公司就会打破头地抢着买单。

鑫诺二号打了水漂,对国家与商业公司来说,虽然很不愉快,却无大碍;对中国航天来说,肉痛心痛声张不得。只是网上那些通常被媒体描述成“多愁善感”兼“不明真相”的网友来说,才会是无比煽情地“带走了心”。技术人员只会以鑫诺二号技术为考量,不会过多考虑商业;项目组平衡技术与商业的关系,必要的时候只能放大技术风险;公司来说,一切服从商业需要。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错觉,无数人对东4满怀期待,最终只有鑫诺二号的研发团队在独自拼搏——如果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的话。成功了,他们在做应该做的事情;失败了,他们是千古罪人。这档子事情从改革开始,茶叶蛋和原子弹热热闹闹的PK十几年,直到茶叶蛋不值钱为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技术人员只是赚钱工具。
十三.历史重演
正如很多人呼吁的那样,要有大国心态,高风险的航天活动要能承受失败。鑫诺二号的技术失败不是问题,给一些时间,一定能解决。不过鑫诺二号还有一种失败,叫做商业。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尼日利亚宇航局购买的尼星一号卫星预计于2007年3月发射,采用了东方红4号平台,这次发射一定被推迟。没有找到鑫诺二号故障并技术解决以前,尼星不可能发射。一定要发射也行,出了故障有保险公司买单,损失点信誉罢了。除非CAST准备商业自杀,否则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按亚太六B草签合同来看,交付期延误5个月将有权终止合同并收回所有投资。尼星1号通过国际投标取得合同,与亚太六B不会有太大差别,以2004年12月15日签订合同计算,最晚2007年年底在轨交付。只是尼星比较复杂,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06年1月13日和尼日利亚财政部签署2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尼日利亚通讯卫星建造与发射项目。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卫星在轨交付,建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喀什地面站提供运行支持服务、为尼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这类政府间协议具有很多协商余地,直接取消尼星合同可能性不是很大,合同外的延误造成长城公司一定经济损失。

2008年东4平台的发射合同还有委内瑞拉卫星1号、亚太六B、鑫诺3B。今年珠海航展上签订的东4平台卫星安排在2009年或待定,分别是中星五A与鑫诺一号的接替星。故障的技术解决很难估计时间,但是对2008年发射的卫星构成了重大影响。一切都取决于技术,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技术问题,发射合同都可能重新修订,甚至取消,即使是箭在弦上的尼星,也有壮士断臂的可能。总之,长城公司与CAST都要赔钱了,只是赔多赔少的问题。这一幕与1996年长征三号乙首发失败是何其相似啊。

1990年,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实现首次商业发射。中国在商业发射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进入,整个市场都对长征火箭寄予厚望,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甚至在长征三号乙火箭研制期间早早下了订单。第一枚长征三号乙发射国际卫星708 A因制导平台失效失败。这让市场失去了所有耐心,国际保险业界对长征火箭深度怀疑,长征火箭后续项目到了无人承保、分保的地步。已经签了合同的中星七号,又因火箭提前48秒关机而失败,至此,长征火箭信誉扫地,无人问津。澳星B2、亚太二号、国际卫星708A、中星七号的失败,让国际保险业铩羽而归,赔到欲哭无泪。长征火箭的商业信誉遭受毁灭性打击,1996年10月至今,长征火箭保持连续发射成功的记录,依然难以重新杀回商业发射市场。其中长征三号乙首发失败导致终止了三个合同,暂缓执行两个合同,两个草签合同取消。1999年美国制裁,导致APR-3、韩国星、意大利星等5个合同终止,谈判项目均中止,至此,长征火箭商业发射停滞。直到阿尔卡特推出亚洲型通信卫星,长征火箭才有了亚太六号的商业发射。积极推销东4平台同样有这个含义,星箭同时出口,不再受制于人。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长征二号丙拥有极高成功率,在其基础上研制的长2捆都是成熟部件,如今一目了然的知道当时存在种种缺陷,由此出现多次不那么漂亮的记录。长征2F是长2捆的适应性改进,连续6次成功的发射飞船,这份成绩单足够说明长征二号系列的技术成熟度了。在两个成熟之间,最初的长2捆在整体上并不成熟,系统会放大局部失败概率的。比如第一级火箭成功率99%,第二级火箭成功率99%,总体成功率则是98%。长征三号乙更是如此,研发能力是长2捆的水平,所利用的部件在当时认为是成熟的,仅仅是系统放大效应就让长征三号乙拥有更高失败可能了。新型号火箭最初发射是高失败率的,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火箭成功率一般以50次发射为单位,这样的计算才能稳定,美苏都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完成50次发射,中国用了28年,发射效率非常低,因此长征火箭早期成功率有很大水分,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商业发射市场,贪大求快,最终损害了宝贵的商业信誉,必然导致市场的拒绝。

商业市场不会为东4成熟买单,但是商业市场可以在以后通过购买东4平台,为东4平台的成熟买单。即便东4所有技术都是成熟的,整合成商业卫星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东4会成熟可靠起来,只是这个成熟时间谁来买单?当东4失去商业信誉以后,还有多少商业前途?

打烂一颗东4,技术上可以改进,问题不大;打烂了商业信誉,只有鸡飞蛋打了。
[2006年珠海航展上的长征三号乙]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十四.技术至上
今年珠海航展上,鑫诺公司没有派出工作人员现场介绍鑫诺二号;同时只有极少的人有机会向航天科技集团询问到东4平台的情况,这对航展前夕才轰动发射的鑫诺二号来说并不正常。不少人都有了不详的预感,只怕自己的乌鸦嘴坏了好事,等到消息传来,大家才纷纷说出这个相同感受。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一切来自信心。当中国航天的一些细微举动导致猜测出现以后,没有信心的不是局外人,而是中国航天——只需略作解释即能恢复外界信心。对所有看过《中国航天报》6月24日会议报道的人来说,航天科技集团没有在航展上大张旗鼓的宣传鑫诺二号本身就是问题,这次商业冒险的技术基础是否有把握?稍微熟悉中国航天都知道,长征火箭拥有很高的成功率,国产卫星却是可靠性非常差。东2、东3第一颗都失败了,风云更是连着毁了两颗,运行中种种故障屡见不鲜,至于卫星性能指标的落后,已是非同一般。卫星应用部分更差,当印度帮助阿富汗建立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系统的时候,今年珠海航展上,才出现改进型的国产远程医疗车。当印度的资源卫星出口卫片的时候,当新浪军事连篇累牍报道福卫二号所具有的军事用途以后,我们还需要进口台湾卫片。当然,中国航天也有很多优势项目,比如即将发射的二代北斗卫星,载人航天技术,返回式卫星技术。通信卫星是中国航天有把握突破的领域,历经无数挫折成熟起来了,战略通信卫星神通一号、战术通信卫星烽火一号、一代北斗卫星、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都利用了东3平台。有效载荷通过进口解决,单纯研制大型平台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东4平台的技术路线、部件考核等都没有问题,但是东4平台跨越了关键性的工程演示,直接发射商业星了。缺乏工程演示意味着高风险,意味着高失败概率。这一次又是商业市场来支付代价了。

[2006年珠海航展上的远程会诊车]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商业需要技术的成熟可靠,CAST冒险进入商业市场以后,还把摊子铺得太大。鑫诺二号失败,半年后就有尼星合同,一年半以后将迎来密集发射,这个局面如何收拾?如果鑫诺二号是系统性的复杂故障,全面设计改进至少需要一年,除非中国航天是超人,能够违反技术规律。问题很明显,改进设计以后,东4平台的技术风险不会降低多少。只有出现单纯性故障时,商业前景才能转向乐观。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一个信息:“只能说明我们在相关知识领域出现了一些盲点”,上一次记忆犹新的知识谱系之外是风切变,这一次又是星箭耦合吗?卫星电网、数据管理系统拥有知识谱系之外的最大概率,最小概率则是整体结构设计。忍不住乌鸦嘴一下,故障嫌疑最大的就是整体结构缺陷引发连锁故障反应,因为对中国航天深具信心,才认为问题不大,此处若出现问题,东4平台将面临废存地严重抉择。

从技术冒险,上升到商业冒险,无论技术成败如何,能让我们说出口的只会是商业成败,因为技术只是基础,这就是商业规则。东4平台由技术状态决定命运,商业前途未卜。
[鑫诺二号]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中国航天的决策水平显然差了许多,冒险进入商业卫星市场没有充分汲取长征火箭的惨痛教训,又一次重演历史。其次原则坚持不够,忽略技术在商业中的基础作用,这比政府决策差远了。政府无论怎样操作,最终国家直播卫星都要绝对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达不到这个要求不惜放弃整个市场。赚钱是重要的,但是赚钱是有原则的,毫不动摇的坚守国家安全这个底线以后,才能谈赚钱的事情。和国家安全比起来,牺牲一个市场算得了什么?中国航天是典型的高科技、高风险行业,技术成功不表示商业成功,商业成功一定是技术成功的。技术可以冒险,在技术冒险的基础上商业冒险,会有多少的成功率?岂非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了?

东4并不是打上去一颗结束的,而是要一颗接一颗的重复第一次冒险的。商业冒险不是俄罗斯轮盘赌,赌到死才结束。正因为航天的高风险,才需要技术有把握再进入商业市场的,无风三尺浪的行当中,船老大心中都没底,谁敢上船?中国航天则被连续的成功膨胀了信心,敢于在鑫诺二号没有成功定点以前签下6颗合同,勇猛抢钱。但是,中国航天准备好了东4没有?长征三号乙的殷鉴尚去时不远。
十五.大风大浪
专家发言,“我们应该给航天事业以更大宽容度”。话能这么说,事实也是如此,给点时间,东4应该会成熟起来。但是有些专家集体失声,我们无法聆听关于市场的高论。媒体通常和谐为主,想让市场专家开口也不容易。鑫诺二号首先是商业项目,就算东4因不可抗拒力失败,只是运气不好,没什么技术问题,这个项目也是惨痛失败了。卫星发射和空运一样,打飞一颗卫星和掉下一架客机一样轰动效果十足,因为缺乏挽回余地。无论我们对航天多么宽容,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对东4不再充满信心。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90年代中国航天进入商业市场在于经费匮乏,不得不去找钱,现在情况好多了,算是主动为国家分担责任的进入商业卫星市场。中国航天技术转移效率、深度都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航天应用市场的开发深度尚不如印度,总体上属于大投入低产出缺乏造血机能的行业。但是中国航天产业化的突破口不应该一举从核心开始的,这样会带来更高风险。我们的资源卫星技术差距非常大,却不妨碍资源卫星的应用开发,事实上却是放着这个市场任由国外卫星占领。我们可以轻松的从外国网站免费下载卫片,花少量的钱购买到卫片,购买国内卫片却困难重重。资源卫星一天的费用高达100万人民币,这不是放着市场资源不去开发吗?难不成这点小钱看不上眼?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中国航天是典型的军转民,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走出刚性管理体制。国际航天市场价值的3%是发射服务,这是中国航天最强项,长征火箭成熟可靠,市场经验较多。9%的卫星制造领域,中国航天除了少量出口卫星部件以外,尼星是第一颗,上来就是惊人的大型通信卫星。28%的地面制造领域,中国航天基本以满足配套为主,并没有多少加入国际竞争的实力。60%卫星运营服务领域,中国航天能保证国产卫星应用服务的领先位置都不容易,比如北斗终端机,航天系统都没有优势。总体上来说,中国航天的市场化程度非常低。跨越式发展的雄心壮志是好的,比如尼星项目提供卫星、发射、地面站到买方信贷一条龙服务,相信最后的商业保险业也会被中国企业拿到总包。直接从卫星这个核心领域突破,带动发射服务、地面制造、运营服务直到带动银行、保险等行业的发展,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核心突破受挫,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摈弃,如长征三号乙那样。中国航天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期,国家投资甚至占到财政预算的1.8%;市场形象正处于最佳时期,而且刚刚进入上升通道:中国航天值得你信赖,他们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拥有丰富的待开发市场资源,腾挪余地也非常大,因而目前突破口的选择多少显得急功近利过于自信了。有主动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却有差强人意的风险控制。

我更愿意将航天的告饶理解成对市场的告饶,希望市场更耐心一点。鑫诺二号打飞不要紧,这是有着政府背景的不完全商业项目,下一颗尼星才是市场成败关键。如果是让我们宽容技术失败,那是绑架商业的宽容,我鄙视!只有在实验室里,我们才会坦然面对技术失败。市场经济不容许这种野蛮,更不容许十年前撞山的长征三号乙那样惊天动地得赤裸裸地野蛮。让我们尊敬的中国航天,在于中国航天所拥有的航天精神,百则不饶,奋勇前行。中国航天应该直面失败,如果连面对失败的勇气也没有,将不再会有人信任中国航天的多愁善感。

古人曰: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转贴?很多地方感觉不连贯.
文抄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