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05:55
               医改方案再思考
                 夏河年


  医改自然不简单,但三国四方都往己方扒,问题就更复杂了。医改方案即将公布,但细则没那么快,现在再说,未必完全来不及。
  最新医改方案的本质是:1、将个人的负担大量转移给国家财政;2、将相当一部分药品收入改为服务收入。前者隐含的前提是国家经济持久繁荣,这点是不可靠的,尽管本人比谁都看好中国今年的GDP。如果哪年经济形势不好呢?副科扶正舒服,反过来就不好办了。富裕如美国,那届政府不为看病问题头疼?将药品收入改为服务收入,比如挂号、检查、药事服务等等,不用说,重头戏在检查部分。就患者心理来说,花1千块钱检查后医生笑咪咪地告知“很好,什么问题都没有”,你未必舒服。降低药品比例不是目的,降低患者负担才是目的。
  医改很复杂,但理顺了就不复杂,只要公正公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将一般疾病的费用降至现在的四分之一,大病费用主要转给国家财政或保险机构,问题就解决了。要做到这些,只要公正公平,追加的投入是国家财政不难承担的,即便在国家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
  这些年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的确是太少了,应该大幅增加,但要避免纳税人的钱流向不该去的地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让最有支付能力的那个群体看病的时候多少掏一点,不但体现公平,而且减少浪费。从前国家有限的投入,相当一部分被他们占用了。那些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国家应该全额负责他们的健康,毕竟人家当初是连生命都顾不上的,其余的则要重新考虑,比如大幅提高完全免费的门槛。笔者的意思是行政级别从省部级开始业务级别从在职正高级开始才能完全免费看病,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不让他们为这种事分心。这部分人有限,任何时候国家财政都有能力负担。
  最有支付能力的人多占用了,支付能力不足的人自然就得多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或绕来绕去很无聊,谁的命不是命。

  其次是弱化对富贵病的医疗保障。公款吃喝、好逸恶劳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酒精肝、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富贵病,难道还要再垫上公费保障吗?当然,这件事看起来有灰色地带宽致甄别难的弱点,比如家族史也会导致倾向这类疾病,但不表示完全没有办法,比如让这类疾病的报销比例和年龄挂钩。即便是有家族史,加强锻炼、节制饮食,也能推迟发病或缓解病情。就是要让他们不要山吃海喝,就是要让他们加强锻炼。国家要将“治未病”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方面在锻炼场地和设施上增加投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引导甚至强迫国人参加锻炼。
  别说谁谁谁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锻炼身体,鬼才信。

  第三点是规范诊疗方案。建议国家组织全国名医,优化、固化各类疾病的诊疗措施,制成软件,医生只要输入必要的参数,最佳诊疗方案的选项就出来了,中国的任何医疗机构都有电脑。别担心一身多病和个体差异,这是每个医生天天遇到的,有解决办法。此举好处如下:1、基本化解看病难。看病难实际上是到大医院看名医难,并非找不到地方看病。此举基本上做到了“普通的医院,名医的服务”;2、基本解决看病贵。大部分常见病事实上都可以在基本用药目录内解决问题,即使少数入选品种不在目录范围,将它列入目录,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由于规范了诊断,过度检查问题也解决了;3、降低医生执业风险。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就是普通感冒,也没有哪个医生敢于打百分之百的保票,规范诊疗措施,实际上是医患双方都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特殊疑难疾病采用远程会诊解决,县级以上医院都具备这个条件。

  第四点是转化奖励机制。大多数医务人员都很辛苦,比如住院医生,即便是休息日,最起码早上得查完房才能安排其他,过餐误餐、半夜出诊是常有的事。笔者一同事兼好友是外科主任,业务和人品在当地有口皆碑,但他有时候不得不在休息天拔掉电话线并关掉手机,否则他永远不会有一个休息天。即便如此,他还得保持另一部“秘密手机”24小时开通,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找得到人。医生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在医院收入下降员工收入下滑时,应该用另一种奖励机制弥补,这部分应该让国家财政负担。可以综合医疗机构的量和质给予奖励,接诊数、治愈率、死亡率、诊疗费等等都是可以量化的,实名看病、全国联网,统计这些很容易。比如说复诊次数、诊疗费用,那都是有记录的。奖什么罚什么我就不废那么多话了,无非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第五点,从政策上而不仅仅是口号上做到“中西医并重”。当前的中医药衰弱是畸形的医疗体制造成的,并非中医药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至于中医药自身有需要改革的地方,那是另一回事。中医药能治疗大部分疾病,费用低廉效果好,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靠它保障健康的。“富贵病”大家都听说过,“富贵治”危害也不浅,比方说动不动就静脉滴注,输液中不可避免的不溶性微粒,其危害就没有得到重视。高温高压都分解不了的东西,你不能指望人体能分解,分解不了就留在血管中,堵在关键的地方怎么办?日积月累多了怎么办?当然是组织栓塞坏死、静脉炎、肉芽肿、刺激肿瘤形成、热源样反应。中药汤剂除了麻烦,其实显效是很快的,疗效是很好的。拿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来说,西药退烧后容易反复,需要反复给药,中药一旦退烧了,很少反复。中西医并重实在是中华民族之福。

  最后一点就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很显然,乙类、甲类和农保目录中,某些品种带眼看就不该是那么回事,怎么形成的,脚趾头都清楚。还有进口药,放它进来就放它进来,国家有必要特意用政策“保”它吗?真的没有国产品能代替?再如招标,从医院招标到地区招标再到省级招标,看起来是一种完善过程,实际上未必。比如省标,实话实说,中国一个省的人口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非精竭人亡,否则哪个大药厂丢得起一个省的市场?丢不起怎么办?公关啊!药厂是不印钞票的,这部分开支必须打入成本中。
  中国的药品市场怪圈是低水平重复造成的,一个产品众多企业生产,怎么不产生恶性竞争?别看药价贵,其实生产商的利润是很低的,再要拿出更多钱搞科技开发就难了。但是,事情已经这样,再多也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它们的投入是很大的,从业人口是众多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GMP认证就耗资巨大。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到这些。这件事一言难尽,但不是没有办法。我举一个例子:可以考虑让部分药品生产商从事乳品生产,它们的控制手段和质量观念绝对不是一般的乳品企业能够比拟的。

  国家增加投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别总是绕着“补供方补需方”转,转来转去一不小心就补到既不供也不需的一方去了,好像国家有花不完的钱似的。着眼于技术手段、大局和长远是更重要的方面,这方面,陈竺部长的很多话说得非常精到,各利益相关方应该重新思考其深层含义,完善医改方案,切实减轻百姓医疗负担提高健康水平。               医改方案再思考
                 夏河年


  医改自然不简单,但三国四方都往己方扒,问题就更复杂了。医改方案即将公布,但细则没那么快,现在再说,未必完全来不及。
  最新医改方案的本质是:1、将个人的负担大量转移给国家财政;2、将相当一部分药品收入改为服务收入。前者隐含的前提是国家经济持久繁荣,这点是不可靠的,尽管本人比谁都看好中国今年的GDP。如果哪年经济形势不好呢?副科扶正舒服,反过来就不好办了。富裕如美国,那届政府不为看病问题头疼?将药品收入改为服务收入,比如挂号、检查、药事服务等等,不用说,重头戏在检查部分。就患者心理来说,花1千块钱检查后医生笑咪咪地告知“很好,什么问题都没有”,你未必舒服。降低药品比例不是目的,降低患者负担才是目的。
  医改很复杂,但理顺了就不复杂,只要公正公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将一般疾病的费用降至现在的四分之一,大病费用主要转给国家财政或保险机构,问题就解决了。要做到这些,只要公正公平,追加的投入是国家财政不难承担的,即便在国家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
  这些年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的确是太少了,应该大幅增加,但要避免纳税人的钱流向不该去的地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让最有支付能力的那个群体看病的时候多少掏一点,不但体现公平,而且减少浪费。从前国家有限的投入,相当一部分被他们占用了。那些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国家应该全额负责他们的健康,毕竟人家当初是连生命都顾不上的,其余的则要重新考虑,比如大幅提高完全免费的门槛。笔者的意思是行政级别从省部级开始业务级别从在职正高级开始才能完全免费看病,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不让他们为这种事分心。这部分人有限,任何时候国家财政都有能力负担。
  最有支付能力的人多占用了,支付能力不足的人自然就得多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或绕来绕去很无聊,谁的命不是命。

  其次是弱化对富贵病的医疗保障。公款吃喝、好逸恶劳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酒精肝、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富贵病,难道还要再垫上公费保障吗?当然,这件事看起来有灰色地带宽致甄别难的弱点,比如家族史也会导致倾向这类疾病,但不表示完全没有办法,比如让这类疾病的报销比例和年龄挂钩。即便是有家族史,加强锻炼、节制饮食,也能推迟发病或缓解病情。就是要让他们不要山吃海喝,就是要让他们加强锻炼。国家要将“治未病”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方面在锻炼场地和设施上增加投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引导甚至强迫国人参加锻炼。
  别说谁谁谁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锻炼身体,鬼才信。

  第三点是规范诊疗方案。建议国家组织全国名医,优化、固化各类疾病的诊疗措施,制成软件,医生只要输入必要的参数,最佳诊疗方案的选项就出来了,中国的任何医疗机构都有电脑。别担心一身多病和个体差异,这是每个医生天天遇到的,有解决办法。此举好处如下:1、基本化解看病难。看病难实际上是到大医院看名医难,并非找不到地方看病。此举基本上做到了“普通的医院,名医的服务”;2、基本解决看病贵。大部分常见病事实上都可以在基本用药目录内解决问题,即使少数入选品种不在目录范围,将它列入目录,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由于规范了诊断,过度检查问题也解决了;3、降低医生执业风险。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就是普通感冒,也没有哪个医生敢于打百分之百的保票,规范诊疗措施,实际上是医患双方都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特殊疑难疾病采用远程会诊解决,县级以上医院都具备这个条件。

  第四点是转化奖励机制。大多数医务人员都很辛苦,比如住院医生,即便是休息日,最起码早上得查完房才能安排其他,过餐误餐、半夜出诊是常有的事。笔者一同事兼好友是外科主任,业务和人品在当地有口皆碑,但他有时候不得不在休息天拔掉电话线并关掉手机,否则他永远不会有一个休息天。即便如此,他还得保持另一部“秘密手机”24小时开通,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找得到人。医生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在医院收入下降员工收入下滑时,应该用另一种奖励机制弥补,这部分应该让国家财政负担。可以综合医疗机构的量和质给予奖励,接诊数、治愈率、死亡率、诊疗费等等都是可以量化的,实名看病、全国联网,统计这些很容易。比如说复诊次数、诊疗费用,那都是有记录的。奖什么罚什么我就不废那么多话了,无非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第五点,从政策上而不仅仅是口号上做到“中西医并重”。当前的中医药衰弱是畸形的医疗体制造成的,并非中医药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至于中医药自身有需要改革的地方,那是另一回事。中医药能治疗大部分疾病,费用低廉效果好,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靠它保障健康的。“富贵病”大家都听说过,“富贵治”危害也不浅,比方说动不动就静脉滴注,输液中不可避免的不溶性微粒,其危害就没有得到重视。高温高压都分解不了的东西,你不能指望人体能分解,分解不了就留在血管中,堵在关键的地方怎么办?日积月累多了怎么办?当然是组织栓塞坏死、静脉炎、肉芽肿、刺激肿瘤形成、热源样反应。中药汤剂除了麻烦,其实显效是很快的,疗效是很好的。拿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来说,西药退烧后容易反复,需要反复给药,中药一旦退烧了,很少反复。中西医并重实在是中华民族之福。

  最后一点就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很显然,乙类、甲类和农保目录中,某些品种带眼看就不该是那么回事,怎么形成的,脚趾头都清楚。还有进口药,放它进来就放它进来,国家有必要特意用政策“保”它吗?真的没有国产品能代替?再如招标,从医院招标到地区招标再到省级招标,看起来是一种完善过程,实际上未必。比如省标,实话实说,中国一个省的人口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非精竭人亡,否则哪个大药厂丢得起一个省的市场?丢不起怎么办?公关啊!药厂是不印钞票的,这部分开支必须打入成本中。
  中国的药品市场怪圈是低水平重复造成的,一个产品众多企业生产,怎么不产生恶性竞争?别看药价贵,其实生产商的利润是很低的,再要拿出更多钱搞科技开发就难了。但是,事情已经这样,再多也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它们的投入是很大的,从业人口是众多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GMP认证就耗资巨大。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到这些。这件事一言难尽,但不是没有办法。我举一个例子:可以考虑让部分药品生产商从事乳品生产,它们的控制手段和质量观念绝对不是一般的乳品企业能够比拟的。

  国家增加投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别总是绕着“补供方补需方”转,转来转去一不小心就补到既不供也不需的一方去了,好像国家有花不完的钱似的。着眼于技术手段、大局和长远是更重要的方面,这方面,陈竺部长的很多话说得非常精到,各利益相关方应该重新思考其深层含义,完善医改方案,切实减轻百姓医疗负担提高健康水平。
提出的方法不错....顶了
]]
本老是某医院的外科医生
算不算是基层医务人员?
将药费减少服务费增加不就是换汤不换药吗?那医生就会拼命叫你去检查了而不管有没有啥病,偶觉的lz这点说的有道理,值得忧虑!:(
中医并不都是便宜的.尤其是对病人本身的要求高,需要有闲有条件.:D
将药费减少服务费增加不就是换汤不换药吗
-----------------------
这叫向美帝国主义学习,
可惜只学了一半,还是四不象.
]]
原帖由 ghostzt 于 2009-3-8 16:53 发表
将药费减少服务费增加不就是换汤不换药吗?那医生就会拼命叫你去检查了而不管有没有啥病,偶觉的lz这点说的有道理,值得忧虑!:(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改革,不是只改某一方面。
本来医院的药物在出售的时候成本就高于药店(医务人员的工资和其他成本),而且我们现在的挂号费太低,所以增加服务费用是势在必行的。
但这是否增加了老百姓自负部分却不一定。
以我们这里为例,4月1日后将实行社区医院药品零差价,全市统一采购药品,同城同价。医保部门按照药品销售的比例、价格等综合考量办法,向社区医院支付药品销售价格的15%。当医院药品销售超过医保核算的数量和金额时,由政府财政出资,按照药品销售价格的2%支付管理费。也就是说,这种服务费暂时是不会增加老百姓看病支出的。
在将来看病等项目增加服务费后,也不一定会增加老百姓的支出,即使医生想开大药方、大检查,如果超过限额,也不会有“利润”的。
你那里的社区医疗还没开始搞?
那是全额拨款的.
几个月前,本地一卫生院长谈到这个,可是眉开眼笑.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9-3-8 17:50 发表
你那里的社区医疗还没开始搞?
那是全额拨款的.
几个月前,本地一卫生院长谈到这个,可是眉开眼笑.


社区医疗搞了快15年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全额拨款。原因就是财政资金缺口太大,以我们区为例,去年财政对卫生部门拨款1.3亿,占全区财政1/10,对教育拨款占全区财政1/3,民政方面拨款占全区财政1/4(包括救助等支出,当然这里有一部分钱是流向卫生部门的),余下的就剩不了多少了,显然再增加对卫生的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了。
事实上,到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额拨款的也不多,也就只有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做到,其原因就是基层卫生部门绝大多数都是地方财政拨款,而拨款多少是没有规定的,要看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如果能出台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设备、人员工资等方面进行量化,规定财政预算的比例或者数量,这样才能保障基层卫生机构发展。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面说的,人均公共卫生费用达到15元,这对我们就是一个巨大的财政压力,我们区从人均8元涨到去年的人均10元用了4年,原计划今年涨到人均12元,可是由于经济危机,这部分恐怕难以实现了。
说白了还是钱,不谈“补需方补供方”,那只是空中楼阁,脱离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把三甲和专科医院搞得再好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搞15年?
本地现在才刚开始啊
本单位去年还是前年才设了社区服务.
原帖由 sixwing 于 2009-3-8 15:17 发表
这一看就是一个没在基层卫生部门工作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太脱离实际了。。。

你还真敢说,我佩服你。
这么说吧,医院之外的人是很难知道症结何在的,只有我们最清楚。
不是说不谈“补供方补需方”,而是说不能只谈这些,否则补再多还是会有很多纳税人的钱流到既不是供方又不是需方的一方。
]]
楼上两位,作为医生,还是平心静气的讨论为好
大家把各自的看法观点摆出讨论吧.
家里一堆人在医院的路过一下,在医改这个问题上,医院是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直接的利益反映者和受害者,也是和患群直接打交道的机构,但是历来的医疗改革很明显,医院什么话也说不上,基本就是一个被动的实施链条中的基层部分。医院的改革是医改的一部分,医生谈内部改革比较好,医疗体制改革显然是关系每个公民的问题,用深入浅出做开文章是谈不出来什么的,太复杂了……自己私下心想,中国医改靠自上而下能运动出来个毛……就算从长期看,这事也真是个超级大问题,当然换角度回来说在医改中医院的意见如果不听那就是傻X,基本组织机构的反映是最直接和具体可行的。
就像说中国重新捡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这个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配套措施和太祖在位时搞的合作医疗的条件差别太大了,所以谁又敢说以后的医疗体制会是什么样子:L 我们一步步来吧,错点改点,改好前还是不能乱花钱啊:D ,而且中国人更应该重视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而且中国人更应该重视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
没用,预防的好,不会说你医师医术高明.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9-3-8 19:05 发表
而且中国人更应该重视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
没用,预防的好,不会说你医师医术高明.
中国多数人的医疗费用90%以上花到最后一年上了,这跟医师好不好没什么关系,预防比治疗重要是指养生的作用。这点上没什么好说的,医师在这点上应该起点作用。先吃饭去,回来再说[:a14:]
降低药品比例不是目的,降低患者负担才是目的。
这句说的好!
]]
中国人一推就倒,现在就这个体格,投入再多也效果有限。所以本文提出将治未病提到战略高度,然后才是怎样少花钱看好病,不论这个钱是谁出。别以为只要国家包干就没有问题,美国富不富?哪届政府不为这是头疼?
]]
原帖由 sixwing 于 2009-3-8 21:52 发表


减少老百姓的花费是医改的目的之一,但是顶楼那位老兄站的太高了,高的已经看不到下面的情况了,许多想法不是没有说道根本就是脱离了基层的实际。
比如第一条说的,我虽然不知道那些特权阶层每年要花掉多少财政 ...

主贴的作者就是本老人家,我不会发和本主贴内容相矛盾的跟帖。
原帖由 jc本老人家 于 2009-3-8 22:41 发表

主贴的作者就是本老人家,我不会发和本主贴内容相矛盾的跟帖。

那就希望你到基层多看看,多了解一下基层的情况吧
在医药行业沾边的某单位呆过一两年
MD,真是黑幕重重
岂止黑幕重重
简直就是开了大染坊,啥颜色都有,唯独缺乏白色.
]]
]]
原帖由 sixwing 于 2009-3-8 21:52 发表


减少老百姓的花费是医改的目的之一,但是顶楼那位老兄站的太高了,高的已经看不到下面的情况了,许多想法不是没有说道根本就是脱离了基层的实际。
比如第一条说的,我虽然不知道那些特权阶层每年要花掉多少财政资金,占用多少医疗资源,可是我知道另外一个情况,一是在基层卫生机构“倒药”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就是把非医保药倒成医保药,用医保人的帐户给其他人看病,把非药品倒成医保药品。二是按病人要求编写大处方,就是明明可以用便宜的药,可是病人想用“更好的药”,这些主要是集中在抗生素上。单单上面两种情况,就给早已不堪重负的社保资金加上了最后一个砝码。我们总说卫生资源被浪费,其实许多卫生资源是被我们老百姓自己浪费了 ...


这个,,大处方,您开给医保患者,找投诉,找医保拒付呐,,,还不是开给公费医疗的,;P;P
原帖由 sixwing 于 2009-3-8 19:24 发表


我不是医生,我是管医院、医生的。。。
许多人在大谈特谈医改,实际上这些人只是说出对患者的服务方面如何改,而没有谈到或者不知如何去谈医院怎么改。
其实只要控制好医院方面的事情,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的了 ...


有时候看,卫管的和医疗的,真的是对立的,,,[:a1:][:a1:]
]]
原帖由 happywar 于 2009-3-8 23:34 发表
其实医生有医生的难处
凭本事赚钱,天经地义
给少了医生不敢,病人也不敢干
给多了病人有受不了
就是这收入特别是公立医院的医生的收入如何计算
真正让公立医院变成公益医院
是个大问题


说实话,病人给的不少了,医生拿到的也太少了,中间差的都哪里去了,才是关键,这个要去问搞卫管的。[:a8:][:a8:]
原帖由 皮逻阁 于 2009-3-8 23:37 发表


说实话,病人给的不少了,医生拿到的也太少了,中间差的都哪里去了,才是关键,这个要去问搞卫管的。[:a8:][:a8:]


这种情况在大医院可能有,但是在我们这里的基层医院很少很少。
你想啊,在社区医院看病,顶多是打针输液,病人有必要给吗。。。
再有,现在的绝大多数的社区医院还没有能够真正的实行全额拨款,医生挣的钱一部分是用来支付其他费用的,挣得再多,也不是自己的。。。
原帖由 皮逻阁 于 2009-3-8 23:37 发表


说实话,病人给的不少了,医生拿到的也太少了,中间差的都哪里去了,才是关键,这个要去问搞卫管的。[:a8:][:a8:]


医疗器械 药品等也是很费钱的!!
一台电视机 几百有 几万也常见。基本功能差不多!!适度医疗 这个度 很难啊!!
其实我想说的是:

其实医疗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太穷了

有些人声色娱乐舍得花钱,这就舍不得了
1. 开源, 要国家财政加大投入

2.节流, 要减少公务员的免费医疗和随之而来的浪费. 监督和避免医生乱用药乱开药.

哪一条能做到?我看都做不到.
搞高质量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需要成本,一般国家难办,但中国可以从国有企业的赢利中拿出一部分来,1年拿15%左右没问题的。
少数年份经济、财政困难,可以发行国债解决。
家庭收入困难的小孩生个重病只能等死或靠社会捐助,联想到领导干部看病不花钱或只象征性的付一点,还有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公务员们愣是领到了十几万的住房补贴。
哪有公平?幻想医改?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原帖由 屠狗英雄 于 2009-3-9 09:13 发表
1. 开源, 要国家财政加大投入

2.节流, 要减少公务员的免费医疗和随之而来的浪费. 监督和避免医生乱用药乱开药.

哪一条能做到?我看都做不到.

你们都是什么地方的,为什么我们这里公务员和其他参加医保的人待遇一样,不存在免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