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家研究称:世界根本不存在"孔子后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20:21
对姓氏的研究,可分别从社会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进行。在这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人认可甚至津津乐道“孔子后裔”这个概念,但在遗传学家看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孔子后裔”,或换一种更确切的说法:根据遗传学基本原理,当前正宗“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其实最少,他们最不应当姓孔;而有些目前不姓孔的人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却可能更多,更应姓孔。在社会学家看来,这种说法也许是奇谈怪论,然而在遗传学家看来却是不争的事实。

    每个人的祖先数目都随世代增加而按几何级数递增:每个人都有父母2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如此类推,上溯10代,应有约1000个祖先(210=1024);上溯20代(仅600年左右),就应有约100万个祖先(220≈106)。

    理论上,每个后代都有均等的机会,从这100万个祖先各继承百万分之一的遗传物质。如果上溯50代~100代呢?得到的将是天文数字。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庞大姓氏的血统,在每个人的家谱中,只要耐心地多上溯几代,几乎都能查到百家姓里所有的主要姓氏,同时沿父系和母系多上溯几代,有时甚至能查到在历史上极著名的人。

    中国人的姓氏并不多,常见的100多个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汉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缘婚姻(更不用说同姓婚姻)实际上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


    “孔子后裔”到底继承了多少孔子的血统?现代遗传学已确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人都只能从父母双方各获得一半的遗传物质(即23条染色体)。

    我们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先辈出发,来估算先辈与后代在遗传方面的数量关系。在后代中,基因减半的过程每传一代都会发生一次,所以后代继承某个特定祖先基因的数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迅速递减。假定孔子的遗传物质(“孔子基因”)全部是特殊类型的基因(事实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并且没有血缘婚姻发生,那么孔子的第6代后裔就只继承了1/64(26=64)的“孔子基因”,其余63/64都来自外姓祖先。这就是说,就个体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孙的细胞中,46条染色体里最多只可能有1条来自孔子,而其余45条都来自外姓。再往下每传一代,后代连一条孔子的染色体都没有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来越多的“孔子后裔”实际上没有继承孔子的任何遗传信息。

    以此类推,就群体而言,孔子的第10代孙只继承了约千分之一(210≈1000)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孙只继承了约一百万分之一(220≈106),到目前的第80代,因280≈1024=1亿亿亿,就只继承了约1亿亿亿分之一的“孔子基因”——这个数字与0有多大区别?

    虽然经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偶然也会与姓孔的“孔子后裔”婚配(血缘婚姻),把带出去的部分“孔子基因”又带回到姓孔的“孔子后裔”之中,但中国传统习俗强调“同姓不婚”,“孔子后裔”总是尽量选择不姓孔的婚配对象,每代基因减半的发生概率仍然较大。

    遗传学上有个著名的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如果群体很大,个体随机婚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影响,则群体中各种基因类型的比率每代均保持不变。我们先假设“孔子基因”全部是与众不同的特殊基因。孔子在世时,中国实际人口约为1000万,“孔子基因”在当时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为千万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超过13亿,是当年的130倍;按照平衡定律,“孔子基因”在现代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仍为千万分之一,在全国13亿人口中总共应有约130人份的孔子基因。

    既然80代以后的“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基因不到1/1024(1亿亿亿分之一),远低于全国人口中的平均值(1千万分之一),那么在全国人口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所继承的“孔子基因”的份额高于这个平均值。这部分人只可能是通过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这些不姓孔的后代之间,由于不适用“同姓不婚”的限制,可能多次交叉发生血缘婚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正是这部分不姓孔的人比目前姓孔的“孔子后裔”更有资格姓孔。

    2,000多年前,孔子的传人孟子(非“孔子后裔”)就认识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即先辈对后世的影响经5代就基本上断绝。人们夸耀祖先往往是基于与某个显赫祖先有相同基因的假设,然而人类的遗传物质在后代个体中稀释(递减)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辈的基因在第6代以后的某些个体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我们整个社会应当淡化姓氏的概念,社会学界对所谓“姓氏文化”的研究,应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荒诞的“血统论”暗示。

    本文作者:严家新,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论,以及狂犬病毒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对姓氏的研究,可分别从社会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进行。在这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人认可甚至津津乐道“孔子后裔”这个概念,但在遗传学家看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孔子后裔”,或换一种更确切的说法:根据遗传学基本原理,当前正宗“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其实最少,他们最不应当姓孔;而有些目前不姓孔的人继承的孔子的遗传物质却可能更多,更应姓孔。在社会学家看来,这种说法也许是奇谈怪论,然而在遗传学家看来却是不争的事实。

    每个人的祖先数目都随世代增加而按几何级数递增:每个人都有父母2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如此类推,上溯10代,应有约1000个祖先(210=1024);上溯20代(仅600年左右),就应有约100万个祖先(220≈106)。

    理论上,每个后代都有均等的机会,从这100万个祖先各继承百万分之一的遗传物质。如果上溯50代~100代呢?得到的将是天文数字。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庞大姓氏的血统,在每个人的家谱中,只要耐心地多上溯几代,几乎都能查到百家姓里所有的主要姓氏,同时沿父系和母系多上溯几代,有时甚至能查到在历史上极著名的人。

    中国人的姓氏并不多,常见的100多个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汉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缘婚姻(更不用说同姓婚姻)实际上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


    “孔子后裔”到底继承了多少孔子的血统?现代遗传学已确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人都只能从父母双方各获得一半的遗传物质(即23条染色体)。

    我们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先辈出发,来估算先辈与后代在遗传方面的数量关系。在后代中,基因减半的过程每传一代都会发生一次,所以后代继承某个特定祖先基因的数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迅速递减。假定孔子的遗传物质(“孔子基因”)全部是特殊类型的基因(事实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并且没有血缘婚姻发生,那么孔子的第6代后裔就只继承了1/64(26=64)的“孔子基因”,其余63/64都来自外姓祖先。这就是说,就个体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孙的细胞中,46条染色体里最多只可能有1条来自孔子,而其余45条都来自外姓。再往下每传一代,后代连一条孔子的染色体都没有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来越多的“孔子后裔”实际上没有继承孔子的任何遗传信息。

    以此类推,就群体而言,孔子的第10代孙只继承了约千分之一(210≈1000)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孙只继承了约一百万分之一(220≈106),到目前的第80代,因280≈1024=1亿亿亿,就只继承了约1亿亿亿分之一的“孔子基因”——这个数字与0有多大区别?

    虽然经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偶然也会与姓孔的“孔子后裔”婚配(血缘婚姻),把带出去的部分“孔子基因”又带回到姓孔的“孔子后裔”之中,但中国传统习俗强调“同姓不婚”,“孔子后裔”总是尽量选择不姓孔的婚配对象,每代基因减半的发生概率仍然较大。

    遗传学上有个著名的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如果群体很大,个体随机婚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影响,则群体中各种基因类型的比率每代均保持不变。我们先假设“孔子基因”全部是与众不同的特殊基因。孔子在世时,中国实际人口约为1000万,“孔子基因”在当时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为千万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超过13亿,是当年的130倍;按照平衡定律,“孔子基因”在现代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仍为千万分之一,在全国13亿人口中总共应有约130人份的孔子基因。

    既然80代以后的“孔子后裔”继承的孔子基因不到1/1024(1亿亿亿分之一),远低于全国人口中的平均值(1千万分之一),那么在全国人口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所继承的“孔子基因”的份额高于这个平均值。这部分人只可能是通过女性传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后裔”。这些不姓孔的后代之间,由于不适用“同姓不婚”的限制,可能多次交叉发生血缘婚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正是这部分不姓孔的人比目前姓孔的“孔子后裔”更有资格姓孔。

    2,000多年前,孔子的传人孟子(非“孔子后裔”)就认识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即先辈对后世的影响经5代就基本上断绝。人们夸耀祖先往往是基于与某个显赫祖先有相同基因的假设,然而人类的遗传物质在后代个体中稀释(递减)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辈的基因在第6代以后的某些个体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我们整个社会应当淡化姓氏的概念,社会学界对所谓“姓氏文化”的研究,应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荒诞的“血统论”暗示。

    本文作者:严家新,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论,以及狂犬病毒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
这就是脑残的典型  读书都读傻了
原帖由 bjnr 于 2009-3-4 03:25 发表
这就是脑残的典型  读书都读傻了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自称孔子后代的人从孔子身上继承到的DNA数量跟我(路人甲)从孔子身上继承到的基本相当。
       这是自称自己有着优良血统的人常常不愿意承认的一个基本事实。
这个东西难道只有自然属性么? 而且,要这么计算的话,这科学家自己还能姓严么?
原帖由 bjnr 于 2009-3-4 03:50 发表
这个东西难道只有自然属性么? 而且,要这么计算的话,这科学家自己还能姓严么?

       家族是个什么东西?难道定义不就是血统的传承做为主要依据吗?
       以家族的祖先为荣,自以为高贵的人,远的有历朝历代的衍圣公,近的,有之前自称白居易后代的国学辣妹。
       这篇文章仅仅从科学的角度证明血统论是多么荒谬可笑的事情。
       家族的传承实际上是姓氏的延续和一些传统的相对延续,从长期来看跟血统没有关系。
不过这篇文章也有一点不严密。
不是不存在孔子后裔,而是我们全体中国人都是孔子后裔,当然同时也都是韩非子后裔,也都是秦始皇后裔,等等等等。
私货!

谁的字数补丁借我用用?
名为打击血统论,殊不知此文作者才是真正的血统论偏执狂。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楼主是不是也证明一下偶们与炎黄没甚关系?
棒子喜欢乱认祖宗,蚩尤已经被认走了,如果再把炎黄二帝也认走,乖乖…
我想问一下,男性的y基因是干什么的?不管怎么遗传,男性只能从一个固定的老祖宗那里获得这个y基因。这就是所谓的血统吧。
]]
原帖由 suifeng0128 于 2009-3-4 05:54 发表
我想问一下,男性的y基因是干什么的?不管怎么遗传,男性只能从一个固定的老祖宗那里获得这个y基因。这就是所谓的血统吧。

       Y不是基因,是染色体。
       男性的确只能从一个固定祖先身上获得Y染色体,但是,谁家2400年间每一代一定有一个儿子,并且活到生出一个儿子?孔子的后代的每一代的父系祖先都是孔子的传人?在这么长的时间段上,任何一个人2400年前的实际父系祖先跟此人姓氏相同的概率微乎其微(就算出现相同,也基本上可以肯定2400年间的父系祖先姓氏变化过)。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比如赐姓,给别人为奴而采用主人的姓氏(可以肯定每一个人的父系祖先都有过这种情况,永远的贵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战乱饥荒而被收养,等等等等。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当以2400年的变迁来计算,发生至少一次的概率压倒性地接近100%(就像连续投掷100次硬币几乎肯定会有4个相同结果连续出现的情况)。
       这就是家族血统论的有趣地方,因为明明不避免发生的上述情况如果单纯地按照姓氏来计算家庭,却在惊人长的时间段里出现了高度一致性的结果:至少有一半的家庭每一代至少生一个男孩(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有父亲,所以每一个男性的家庭从任意久远的时间计算都每一代至少有一个男孩)。
根据夏娃理论,在非洲挖出来的那个5万年前的女人是地球上所有女人的确实祖先(当然这个祖先也包括和她一起生活的群体中的几乎所有个体)。
所以我才说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标题取错了。并不是没有真正的孔子后裔,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孔子后裔。
同理,炎黄子孙也同样没有错,每一个中国人从基因上都是炎黄子孙,同时也都是蚩尤子孙。
]]
原帖由 heavenstar_x 于 2009-3-4 06:44 发表


孔家呗,中国人传统就是要生儿子,大哥没儿子,二哥也要生一个,还有三哥,四哥。。。

反正人家家族强大,有的是钱养活一群人。

想起来最近听的一个笑话,

一家五弟兄,老三在茅厕,老五和老四路过,老 ...

       继承孔子的Y染色体就是孔子的后裔,继承孔子的其余45个染色体就不是孔子的后裔了?
      还是那句话,不是没有孔子的后裔,而是每个人都是孔子的后裔。
原帖由 xbill 于 2009-3-4 06:36 发表
根据夏娃理论,在非洲挖出来的那个5万年前的女人是地球上所有女人的确实祖先(当然这个祖先也包括和她一起生活的群体中的几乎所有个体)。
所以我才说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标题取错了。并不是没有真正的孔子后裔,而 ...


夏娃理论本身就是错的,

顺便说一下,夏娃理论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和LZ文里的数字游戏没什么不同
"其他人,你从哪儿得到的和孔子一样的Y染色体???"
私生子算不算?:b
作者的意思是只有他才是B盖子或者奥巴马真正的亲儿子,不过作为有修养的文化人不好这么直接明说
我有个问题,
孔夫子的基因如何取得,如何与其“所谓”后裔,比对。。。
人家孔家是有家谱的.
原帖由 xbill 于 2009-3-4 06:30 发表

       Y不是基因,是染色体。
       男性的确只能从一个固定祖先身上获得Y染色体,但是,谁家2400年间每一代一定有一个儿子,并且活到生出一个儿子?孔子的后代的每一代的父系祖先都是孔子的传人?在这么长的时 ...

这个也只能说是你的猜测,想要证明你的观点,就去好好研究下孔氏的族谱再去说吧。
孔氏有直系传人一说,讲的就是有血缘关系的直系后裔。
而且孔子后裔在各朝代更多是一种文化象征。如果非要研究血缘关系,也主要讲的是族谱学。

最不知所谓的是,不知道LZ论证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原帖由 xbill 于 2009-3-4 06:36 发表
根据夏娃理论,在非洲挖出来的那个5万年前的女人是地球上所有女人的确实祖先(当然这个祖先也包括和她一起生活的群体中的几乎所有个体)。
所以我才说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标题取错了。并不是没有真正的孔子后裔,而 ...

这种概率是存在的,但万事无绝对,欧洲的基因研究表明,欧洲的血统主要源自于7个母亲。

不要把文化上的一些传承,强拉进一些是是而非的东西,否则只能如同写这篇文章的那个人一样,贻笑大方。
原帖由 mxyou 于 2009-3-4 09:05 发表


夏娃理论本身就是错的,

顺便说一下,夏娃理论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和LZ文里的数字游戏没什么不同

       整个主流世界只有中国科学界不承认夏娃理论。
       夏娃理论是完全依据实验数据,根本就不是数字游戏。你要认为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跟此理论中引述的不同,欢迎带来生物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一次新地震。
原帖由 balzac 于 2009-3-4 11:23 发表

这种概率是存在的,但万事无绝对,欧洲的基因研究表明,欧洲的血统主要源自于7个母亲。

不要把文化上的一些传承,强拉进一些是是而非的东西,否则只能如同写这篇文章的那个人一样,贻笑大方。

       7个母亲?太有意思了,整个主流世界都认可的夏娃理论一共就找到一具骸骨,只不过依据一般规律认为此人的线粒体DNA在其部落中广泛存在,怎么出来的“7”个?
       这么牛的研究是在哪个学术期刊发表的?
而不是荒诞的“血统论”暗示
原帖由 balzac 于 2009-3-4 11:16 发表

这个也只能说是你的猜测,想要证明你的观点,就去好好研究下孔氏的族谱再去说吧。
孔氏有直系传人一说,讲的就是有血缘关系的直系后裔。
而且孔子后裔在各朝代更多是一种文化象征。如果非要研究血缘关系,也主要 ...

       血缘关系是一个只存在于短时期的概念,跟2400年前的某个特定的人拉血缘关系,很搞笑。
       孔子后裔没有族谱你以为有人承认?特权就是大喊一声“我是孔圣人后代”就能获得的?太小看古代人的智商了吧。
原帖由 zh020 于 2009-3-4 10:56 发表
我有个问题,
孔夫子的基因如何取得,如何与其“所谓”后裔,比对。。。

       本来也没有取得。只不过是根据遗传学一般规律的推演而已。
其实,现在的孔家人(指嫡传)真的是继承了孔老二的血统吗?那岂不是比日本的千年帝室还NB了: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