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sc曼帅 第三次长沙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10:45
一、总论
1941年12月下旬~1942年1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方称为第二次长沙作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
阶段中,国军方面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1945年3月~5月战略反攻(如果国军方面能用上这个词的话)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日方称为芷江、老河口作战)都无法与之相比。就个人观点来说,第三次长沙会战,是8年抗战中,国军少数值得一提的会战。(就战绩论,国军最大的一役是武汉会战)。
1940年~1945年间中日双方在湖南境内反复拉锯,单以大会战论,除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方同样称为“第一次长沙作战)外,所谓“湖南四大会战”【注1】皆发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
1940年5~6月的枣宜会战(日方称为宜昌作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在长江流域基本已经到达进攻顶点。首先,由于这一阶段日军“陆军中央部按照明治以来的传统,把战力的重点放在了对付苏联的北方国境,而观察时局、制定政策,注视的目标却向着南方,企图以一部分战力用于火中取栗。因此,对于现实的主要战场即中国战线,且不说兵力,实际上的战力,也没有充分投到这个主战场上来。在这个限制下,担负着解决中国事变的中国派遣军,一直由于强迫缩减兵力、限制作战地域、限制兵站等而感到苦恼……当局者认为第11军在武汉地区存在本身,就有很大的价值。”【注2】例如,1939年~1941年两年间,第11军得到的弹药,只有1938年武汉作战的一半。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注3】1940年华中兵力共计33万2千人【注4】,其中11军兵力约占1/2不到。【注5】。
其次,日军第11军当面的第9战区以及第5战区,恰恰是此时中国战区实力最雄厚的战区。从数量上来说,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前,9战区共拥有36个师(具体编制将在第三部分给出),合计约30万人(日军估计为50万人【注6】)。从质量上来说,9战区的大部分部队都是经历了从武汉会战起的一系列战役,某些部队(如第74军)甚至是从淞沪抗战起打满全场的部队。在战火中,一些部队垮了(如所谓“德式师”的第36、87、88师,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已经灰飞烟灭),但是也有一些部队愈战愈强,如最终拿下国军抗战战绩最高这一桂冠的74军。此时的9战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整个中国战场中国军的精华。
再次,在华北方面,1940年8月~12月的百团大战,使得华北日军在1940年~1941年忙于“肃正作战”,无法为华中提供兵力。还在百团大战爆发前,1940年6月6日中国派遣军缩减后的编制来看,华中方面缩减了11.5%的兵力,而华北方面的比例只有7.7%【注4】随。着百团大战和1941年肃正作战的进行,更不能指望华北方面给予支援。1941年日军承认的华北方面军损失为:战死2352人,战伤501人。【注7】。
【注1:习惯上,将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合称为“长沙会战”,与1944年的常德会战、长衡会战以及1945年的湘西会战合称为“湖南四大会战。】
【注2:摘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6册P231】
【注3:出处同上,第6册P232】
【注4:出处同上,第5册P139】
【注5:第11军共有72个大队。摘自《长沙作战》P132、P135】
【注6:摘自《长沙作战》P127。值得注意的是在罗列9战区部队番号时该书较混乱。】
【注7:出处同上,第6册P178。这个数字显然是有灌水嫌疑,因为伤亡比例明显反常。一般伤亡比例为1:3,但是日军这一损失竟然达到了4.6:1】
二、日军部署
1941年12月3日下达的日军大陆命第575号中,规定华中方向日军的任务是“确保从岳州至长江下游的交通,以武汉三镇和九江为根据地,竭力摧毁敌之抗战能力,其作战地区大致在安庆、信仰、宜昌、岳州、南昌之间”【注8】。中国派遣军11月27日的军司令官会议上,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也曾作如下陈述:“第11军虽应以经过湖南奇袭重庆为最后手段,但在目前应加强粉碎敌之战斗力,与此同时,一面加强谋略宣传,一面谋求实现局部休战,目标应置于‘保境安民’的战略上。”【注9】可见,在日军的计划中,地形目标并不是主要目的,日军的目的在于消灭国军野战军。
但是,日军的这一方针并没有得到坚持。首先是11月23日前后,阿南惟几听说了总军中流传的“长沙作战,反而给予敌人以反宣传的材料,很为不利。”的议论【注10】,于是产生了不满情绪【注11】。这导致了在12月10日第11军召集的各兵团作战参谋会议上,阿南惟几作出如下训示:“由于南方作战的开始,人们心中弥漫着一种认为中国方面已成为次要战场的想法,要特别以此为戒。在此世纪,自始至终要采取积极手段,对重庆施加压力,至少不能松懈,整备进攻的态势,专心于加强部队的训练。”【注12】显然,此时的阿南惟几,已经把重心放在了进攻上。另一方面,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天,重庆军是委员会即令各战区展开全面的游击战,以牵制和打击日军(笔者评论:早干嘛了……)。据此,余汉谋的第7战区向广州进攻;第5、第6、第60军又桂川两省向云南集中,准备进入缅甸;9战区的第4军、暂编第2军调至广东,第74军调至广西【注13】。在这一情况下,12月13日,11军参谋长木下勇少将认为有必要牵制国军南下行动。
根据现存的文件,这一决定作出近似儿戏一般。木下在日记中这样记载:“第二次长沙作战,决定的很快,只用1个小时的时间就下了决心,12月12日夜,在就寝中考虑了战况,决心对广东方面予以牵制,当即制定了作战大纲。当时在这方面的重庆军兵力有第20军(两个师),第58军(2个师),第37军(3个师)左右。我方虽然只用第6师团就很充足,但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又调用第6、第40、第3师团的主力。”【注14】次日,木下参谋长立即召集作战主任参谋等,传达了作战必要性和要领等有关想法之后,向军司令官作了报告。阿南惟几当场批准,并在日记中以“决定向汨水方面发起攻势”为题记述如下:“……于此,我军毅然确定向汨水方面采取攻势,拟使用第6师团主力,第40、第3师团的半数,并下达准备命令,同时致电总司令官。”同时,11军对上述部队以及第34师团、独立混成第14旅团发出了出动命令。【注15】
从提出设想到发出命令,一共只有大约短短的12小时!尽管相对而言,此时日军的目的:进攻汨水地区牵制9战区部队南下的构想还是比较现实的,但是,笔者的评论依然是:如果不能用“鬼子发疯”来解释,那么只有一个解释:第11军上下已经被11月23日的流言弄得气昏了头,千方百计想找回面子。
15日,11军制定了会战指导方案,其目的是“首先以第6师团、第40师团将新墙河左岸的第20军在新墙河东南地区击溃,并于关王桥附近捕捉之。然后随着第3师团的到达,投入第6师团的右侧,将汨水左岸地区的第37军击溃。”作战于12月22日开始,两周左右结束【注16】。中国派遣军承认了这一决心,并于12月17日听取了作战计划的说明。
然而,对日军来说,就在17日这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首先,11军决定于24日发动作战;其次,日军在这一天收到情报,显示武汉地区周围的国军突然活跃起来。据此,11军开始考虑“进攻长沙”问题【注17】。
但是,日军内部对是否进攻长沙也不是铁板一块,例如参谋副长二见秋三郎少将就质疑进攻长沙是否违背方针,是否在部队能力范围内。不过,在日军士兵当中,已经流传了开往长沙的说法。
到底要不要进攻长沙呢?令人惊讶的是,直至22日13时阿南惟几前往岳州时,11军都没有下定决心!就在这一天,木下在日记中写道:“军司令官进入战斗指挥所,为了再一次确认适应目前状况的作战计划,与兵团会晤时不要透露‘往长沙去’的问题。”以一个正常的军人的角度来看,11军的行为完全是发疯。木下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日记中不无忧虑地写道:
“这次作战,因其动机与策应对象不确切,难以明确进行,更因后勤等无准备时间,不能勉强行事,是一次稍稍不彻底的行动。”【注18】
计划不明,任务不确,决心不定,后勤准备不足。第11军竟然在这种条件下,就要发动新一次的作战!这无疑是长沙之战中日军的第一个败因。
23日,阿南惟几先后视察了第6、第3、第40师团后,回到岳阳的指挥所,下达了如下作战命令:
(一)第9战区在当面的兵力部署情况(略)
(二)军之第6、第40师团,于12月24日夜间开始进攻。渡过新墙河,击溃新墙镇东南的守军,然后前进至汨水南岸,击溃在该地区的守军部队。
(三)第6师团于12月24日夜间开始进攻,突破守军在新墙镇以西的防御,在该地区以东歼灭守军,并迅速到达关王桥西南之三江口附近。
(四)第40师团于24日夜间开始攻击,突破潼溪街以东地区守军的防御,在该地以西对其进行捕捉歼灭,并攻向关王桥附近。
(五)第3师团以一部于25日拂晓,对潼溪街附近的守军阵地进行炮击,以支援第40师团进攻;主力在第6师团的右侧,渡过新墙河击溃该地的守军,攻向归义(现汨水县城)附近。
(六)飞行第44战队,支援军的进攻作战。【注19】
国军估计参战日军共计12万人。
日军进攻序列如下:
24日下午下午,11军参谋长木下前进到岳州。此时,箭,已经搭在了弦上。然而,这一枝浑身是病的箭,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注8:《长沙作战》,P137~138】
【注9:同上,P138】
【注10:指1941年9月~10月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称之为以宜昌为中心的作战)。日军记载此战战死1670人(内军官122人),战伤5184人(内军官272人)。该数字参见《长沙作战》P128】
【注11:《长沙作战》P138】
【注12:同上】
【注13:《日军侵华战争》P1622。日军方面没有察觉向云南的调动以及第74军的调动。日军方面论述参见《长沙作战》P139。】
【注14:《长沙作战》P139。】
【注15:《长沙作战》P139~140】
【注16:同上,P140~141】
【注17:同上,P141】
【注18:同上,P142】
【注19:《日军侵华战争》P1628】
【注20:同上,P1624~1627】一、总论
1941年12月下旬~1942年1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方称为第二次长沙作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
阶段中,国军方面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1945年3月~5月战略反攻(如果国军方面能用上这个词的话)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日方称为芷江、老河口作战)都无法与之相比。就个人观点来说,第三次长沙会战,是8年抗战中,国军少数值得一提的会战。(就战绩论,国军最大的一役是武汉会战)。
1940年~1945年间中日双方在湖南境内反复拉锯,单以大会战论,除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方同样称为“第一次长沙作战)外,所谓“湖南四大会战”【注1】皆发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
1940年5~6月的枣宜会战(日方称为宜昌作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在长江流域基本已经到达进攻顶点。首先,由于这一阶段日军“陆军中央部按照明治以来的传统,把战力的重点放在了对付苏联的北方国境,而观察时局、制定政策,注视的目标却向着南方,企图以一部分战力用于火中取栗。因此,对于现实的主要战场即中国战线,且不说兵力,实际上的战力,也没有充分投到这个主战场上来。在这个限制下,担负着解决中国事变的中国派遣军,一直由于强迫缩减兵力、限制作战地域、限制兵站等而感到苦恼……当局者认为第11军在武汉地区存在本身,就有很大的价值。”【注2】例如,1939年~1941年两年间,第11军得到的弹药,只有1938年武汉作战的一半。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注3】1940年华中兵力共计33万2千人【注4】,其中11军兵力约占1/2不到。【注5】。
其次,日军第11军当面的第9战区以及第5战区,恰恰是此时中国战区实力最雄厚的战区。从数量上来说,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前,9战区共拥有36个师(具体编制将在第三部分给出),合计约30万人(日军估计为50万人【注6】)。从质量上来说,9战区的大部分部队都是经历了从武汉会战起的一系列战役,某些部队(如第74军)甚至是从淞沪抗战起打满全场的部队。在战火中,一些部队垮了(如所谓“德式师”的第36、87、88师,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已经灰飞烟灭),但是也有一些部队愈战愈强,如最终拿下国军抗战战绩最高这一桂冠的74军。此时的9战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整个中国战场中国军的精华。
再次,在华北方面,1940年8月~12月的百团大战,使得华北日军在1940年~1941年忙于“肃正作战”,无法为华中提供兵力。还在百团大战爆发前,1940年6月6日中国派遣军缩减后的编制来看,华中方面缩减了11.5%的兵力,而华北方面的比例只有7.7%【注4】随。着百团大战和1941年肃正作战的进行,更不能指望华北方面给予支援。1941年日军承认的华北方面军损失为:战死2352人,战伤501人。【注7】。
【注1:习惯上,将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合称为“长沙会战”,与1944年的常德会战、长衡会战以及1945年的湘西会战合称为“湖南四大会战。】
【注2:摘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6册P231】
【注3:出处同上,第6册P232】
【注4:出处同上,第5册P139】
【注5:第11军共有72个大队。摘自《长沙作战》P132、P135】
【注6:摘自《长沙作战》P127。值得注意的是在罗列9战区部队番号时该书较混乱。】
【注7:出处同上,第6册P178。这个数字显然是有灌水嫌疑,因为伤亡比例明显反常。一般伤亡比例为1:3,但是日军这一损失竟然达到了4.6:1】
二、日军部署
1941年12月3日下达的日军大陆命第575号中,规定华中方向日军的任务是“确保从岳州至长江下游的交通,以武汉三镇和九江为根据地,竭力摧毁敌之抗战能力,其作战地区大致在安庆、信仰、宜昌、岳州、南昌之间”【注8】。中国派遣军11月27日的军司令官会议上,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也曾作如下陈述:“第11军虽应以经过湖南奇袭重庆为最后手段,但在目前应加强粉碎敌之战斗力,与此同时,一面加强谋略宣传,一面谋求实现局部休战,目标应置于‘保境安民’的战略上。”【注9】可见,在日军的计划中,地形目标并不是主要目的,日军的目的在于消灭国军野战军。
但是,日军的这一方针并没有得到坚持。首先是11月23日前后,阿南惟几听说了总军中流传的“长沙作战,反而给予敌人以反宣传的材料,很为不利。”的议论【注10】,于是产生了不满情绪【注11】。这导致了在12月10日第11军召集的各兵团作战参谋会议上,阿南惟几作出如下训示:“由于南方作战的开始,人们心中弥漫着一种认为中国方面已成为次要战场的想法,要特别以此为戒。在此世纪,自始至终要采取积极手段,对重庆施加压力,至少不能松懈,整备进攻的态势,专心于加强部队的训练。”【注12】显然,此时的阿南惟几,已经把重心放在了进攻上。另一方面,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天,重庆军是委员会即令各战区展开全面的游击战,以牵制和打击日军(笔者评论:早干嘛了……)。据此,余汉谋的第7战区向广州进攻;第5、第6、第60军又桂川两省向云南集中,准备进入缅甸;9战区的第4军、暂编第2军调至广东,第74军调至广西【注13】。在这一情况下,12月13日,11军参谋长木下勇少将认为有必要牵制国军南下行动。
根据现存的文件,这一决定作出近似儿戏一般。木下在日记中这样记载:“第二次长沙作战,决定的很快,只用1个小时的时间就下了决心,12月12日夜,在就寝中考虑了战况,决心对广东方面予以牵制,当即制定了作战大纲。当时在这方面的重庆军兵力有第20军(两个师),第58军(2个师),第37军(3个师)左右。我方虽然只用第6师团就很充足,但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又调用第6、第40、第3师团的主力。”【注14】次日,木下参谋长立即召集作战主任参谋等,传达了作战必要性和要领等有关想法之后,向军司令官作了报告。阿南惟几当场批准,并在日记中以“决定向汨水方面发起攻势”为题记述如下:“……于此,我军毅然确定向汨水方面采取攻势,拟使用第6师团主力,第40、第3师团的半数,并下达准备命令,同时致电总司令官。”同时,11军对上述部队以及第34师团、独立混成第14旅团发出了出动命令。【注15】
从提出设想到发出命令,一共只有大约短短的12小时!尽管相对而言,此时日军的目的:进攻汨水地区牵制9战区部队南下的构想还是比较现实的,但是,笔者的评论依然是:如果不能用“鬼子发疯”来解释,那么只有一个解释:第11军上下已经被11月23日的流言弄得气昏了头,千方百计想找回面子。
15日,11军制定了会战指导方案,其目的是“首先以第6师团、第40师团将新墙河左岸的第20军在新墙河东南地区击溃,并于关王桥附近捕捉之。然后随着第3师团的到达,投入第6师团的右侧,将汨水左岸地区的第37军击溃。”作战于12月22日开始,两周左右结束【注16】。中国派遣军承认了这一决心,并于12月17日听取了作战计划的说明。
然而,对日军来说,就在17日这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首先,11军决定于24日发动作战;其次,日军在这一天收到情报,显示武汉地区周围的国军突然活跃起来。据此,11军开始考虑“进攻长沙”问题【注17】。
但是,日军内部对是否进攻长沙也不是铁板一块,例如参谋副长二见秋三郎少将就质疑进攻长沙是否违背方针,是否在部队能力范围内。不过,在日军士兵当中,已经流传了开往长沙的说法。
到底要不要进攻长沙呢?令人惊讶的是,直至22日13时阿南惟几前往岳州时,11军都没有下定决心!就在这一天,木下在日记中写道:“军司令官进入战斗指挥所,为了再一次确认适应目前状况的作战计划,与兵团会晤时不要透露‘往长沙去’的问题。”以一个正常的军人的角度来看,11军的行为完全是发疯。木下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日记中不无忧虑地写道:
“这次作战,因其动机与策应对象不确切,难以明确进行,更因后勤等无准备时间,不能勉强行事,是一次稍稍不彻底的行动。”【注18】
计划不明,任务不确,决心不定,后勤准备不足。第11军竟然在这种条件下,就要发动新一次的作战!这无疑是长沙之战中日军的第一个败因。
23日,阿南惟几先后视察了第6、第3、第40师团后,回到岳阳的指挥所,下达了如下作战命令:
(一)第9战区在当面的兵力部署情况(略)
(二)军之第6、第40师团,于12月24日夜间开始进攻。渡过新墙河,击溃新墙镇东南的守军,然后前进至汨水南岸,击溃在该地区的守军部队。
(三)第6师团于12月24日夜间开始进攻,突破守军在新墙镇以西的防御,在该地区以东歼灭守军,并迅速到达关王桥西南之三江口附近。
(四)第40师团于24日夜间开始攻击,突破潼溪街以东地区守军的防御,在该地以西对其进行捕捉歼灭,并攻向关王桥附近。
(五)第3师团以一部于25日拂晓,对潼溪街附近的守军阵地进行炮击,以支援第40师团进攻;主力在第6师团的右侧,渡过新墙河击溃该地的守军,攻向归义(现汨水县城)附近。
(六)飞行第44战队,支援军的进攻作战。【注19】
国军估计参战日军共计12万人。
日军进攻序列如下:
24日下午下午,11军参谋长木下前进到岳州。此时,箭,已经搭在了弦上。然而,这一枝浑身是病的箭,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注8:《长沙作战》,P137~138】
【注9:同上,P138】
【注10:指1941年9月~10月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称之为以宜昌为中心的作战)。日军记载此战战死1670人(内军官122人),战伤5184人(内军官272人)。该数字参见《长沙作战》P128】
【注11:《长沙作战》P138】
【注12:同上】
【注13:《日军侵华战争》P1622。日军方面没有察觉向云南的调动以及第74军的调动。日军方面论述参见《长沙作战》P139。】
【注14:《长沙作战》P139。】
【注15:《长沙作战》P139~140】
【注16:同上,P140~141】
【注17:同上,P141】
【注18:同上,P142】
【注19:《日军侵华战争》P1628】
【注20:同上,P162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