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将成立“中国事务小组” 因应两岸情势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2:06
2009年02月05日 05:58台海网【大 中 小】 【打印】
台海网2月4日讯 民进党中常会今日下午邀请警察大学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报告“胡六点”面面观与建议,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表示,民进党中央将成立类似顾问性质的“中国事务小组”,前“总统府国安会”副秘书长陈忠信担任召集人,对两岸情势变化提出对策,“中国事务小组”成员涵盖卸任政务官、“立法委员”及学者专家。2009年02月05日 05:58台海网【大 中 小】 【打印】
台海网2月4日讯 民进党中常会今日下午邀请警察大学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报告“胡六点”面面观与建议,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表示,民进党中央将成立类似顾问性质的“中国事务小组”,前“总统府国安会”副秘书长陈忠信担任召集人,对两岸情势变化提出对策,“中国事务小组”成员涵盖卸任政务官、“立法委员”及学者专家。
]]
其实也对的
把牌全部压在KMT上并不明智
蓝人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两岸问题了解比较多业比较客观
绿人基本上属于盲从的无产阶级比较多,喜欢听说为“台独大佬”的意见
如果DDP能调整两案政策,对两岸和解还是有好处的
]]
陈忠信将担任民进党“中国事务小组”召集人。(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6日电(评论员 锺维平)曾经废弃“中国事务部”的民进党中央,日前成立了“中国事务小组”,并由陈忠信担任召集人。这样的机构变化,对民进党今后的大陆政策走向会有何影响?会不会具有一定的实质意义?需要推敲。

  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4日宣称,党主席蔡英文指示成立“中国事务小组”,由“前国安会副秘书长”陈忠信担任召集人,针对两岸情势变化提出对策。至此,原来传闻的事实得到了确认。

  民进党中央过去设立“中国事务部”,但是在前民进党主席游锡堃任内遭到废除,在2007年7月11日举行的民进党第十二届第三十八次中常会上,通过了多项决议,其中包括民进党中央下属一级机构“中国事务部”与“国际事务部”合并。民进党秘书长林佳龙解释说,“中国事务部”与“国际事务部”合并,是为配合精简人事和组织改造,并促进台、中关系正常化,成为“国际关系事务”之一。

  当时台湾的舆论比较一致地认为有两大因素在作怪:一,对内要削弱“新潮流系”在中央党部的影响力。二,对外要贯彻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配合陈水扁当局的“去中国化”活动。

  “中国事务部”被裁撤的结果,当然导致民进党在两岸关系政策上陷入盲点,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而后来的政权更替更充分显示出了民进党在大陆问题上的短视。今天回顾,马英九、国民党之所以获胜,其对大陆政策、两岸关系政策获得了大多数民意的支持,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记得到了即将投票的关头,谢长廷发现大事不妙,拼命冲刺两岸关系政策,希望重新赢得民意的信任,可惜已经无力回天。由此可知,裁撤“中国事务部”,漠视大陆问题,抛弃理性的两岸关系政策,令民进党吃尽苦头。

  选举之后,因为没有能力与陈水扁路线切割,民进党在两岸关系政策上徘徊不前。陈水扁路线的表象是推行台独,这就导致民进党不敢也不能正视大陆和两岸关系。就在民进党闭目养神的日子里,在马英九、国民党的主导之下,台湾对大陆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变,一切都在变,民意也在变,只有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不变。

  我们可以预测,如果民进党坚决不对大陆睁开眼,再过三几年,民进党作为一个政党的功能很可能会被民意废弃,在两岸大三通、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有什么政党可以违背这样的历史大潮流。届时,民进党不懂得大陆,不认识大陆,不知道如何面对大陆,这样的党是落后于时代的党,如何面对选民?如何让台湾人民放心?

2008年6月4日,民进党中执委段宜康在中执会上提案,主张恢复“中国事务部”,独立于“国际事务部”之外,以因应日益复杂的两岸事务。段宜康提案指出,自从“胡连会”后,国民党意图主导两岸关系,马英九上台后,立即宣布承认“九二共识”,并颁布周末包机直航、陆客来台观光等诸多宽松两岸政策,加上国民党高层络绎不绝穿梭两岸,让人担心台湾“主权独立”地位遭受损害,“使得已经上扬的台湾主体意识遭受催折”。而且两岸关系是台湾核心问题,如何型塑妥适的两岸关系是民进党要课题。段宜康的提案获得中执委邱议莹、陈其迈、吴秉叡等人的连署支持,但遭到中常委黄庆林反对。黄庆林认为,党中央现正缩减员额,如恢复设置“中国事务部”势必增加党的财务负担。蔡英文即裁示,在“不增加员额编制、落实节流计划”原则下,交由秘书长王拓评估后再合并提出。

  这么一个小组的成立,很务虚,很不务实,其作用很有限。但是,不管民进党对内对外如何解释,必须睁开眼睛面对大陆,是最为急迫的大事。只要眼睛睁开了,才知道最后的方向在哪里。这个小组如果有什么意义,最大的莫过于此,民进党借此把看大陆的眼睛打开吧!

  由此分析,可以知道,这次成立的“中国事务小组”是进一步、退半步的产物,也就是斗争与妥协的结果。其实,机构名称如何实在不重要,无论是部或小组,大陆问题在民进党当前来说还不是必须全力对付的问题。所以,部也好,小组也好,能否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为民进党的有关决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最重要,也因此可知,什么人来主导这样的研究机构才最为重要。

  前“国安会副秘书长”陈忠信获委出任民进党中央“中国事务小组”的召集人,这一动向令人关注。陈忠信原来很活跃,但在陈水扁后期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民进党败选之后一段时期内陈忠信竟不见了踪影,后来得知他喝茶读书去了。今次陈忠信复出,重操老本行,面对日新月异的两岸关系,一定会有无穷的感慨,一定会有新的感悟。

  在大陆的眼中,陈忠信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陈忠信是民进党内比较了解大陆的人。大陆的资料显示:在两岸即将展开“汪辜会谈”时,时任民进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忠信担负起了研拟“ 中国政策”的任务。从此,陈忠信开始与两岸事务结缘,并成为民进党内最先瞭解大陆的一个人。他最早赴大陆实地考察,对大陆的对台政策有一定的认识。

  二,陈忠信是民进党内对大陆政策主张比较开放的人。大陆的资料显示:1997年,在陈忠信的建议下,许信良提出了“大胆西进”、“搁置主权争议”、“开放三通”、取消“戒急用忍”政策、“维持两岸现状50年不变”等引发民进党内极大争议的两岸政策主张。为了使党内各派接受上述政策主张,陈忠信又多次赴大陆搜集资料,并与大陆涉台学术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接触沟通。

  三,陈忠信是民进党内比较重视两岸经济合作的人。大陆的资料显示:陈忠信曾公开反对“戒急用忍”政策,希望两岸建立正常经贸关系。他一再强调,两岸先搁置争议,从经济交流与合作开始。

  光阴似箭,历经宦海沉浮的陈忠信肯定也变了,更何况民进党也在变。不管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如何变,只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变,陈忠信就应该继续为催生民进党客观理性的对大陆政策而努力!仅此,陈忠信很值得两岸关注!
我们的策略是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