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噩梦——莫斯科公国之野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5:57:18
托斯卡纳大公 发表于 2009-01-10 20:14 | 分类: 史海点滴 | Tag: 莫斯科公国 蒙古

       13世纪,蒙古西征。在征服了中亚大陆的一些国家后,蒙古军队进入了广阔的东欧平原。当时基辅罗斯分裂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国,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大敌当前,于危急之中临时组成的抗蒙“联军”,其战斗力实在有限。蒙古军很快就踏平了基辅罗斯的土地,并在这个地区建立了蒙古人的政权——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的统治时期,他们对罗斯各个公国实行了严格的封臣关系。金帐汗国规定罗斯的各个王公都有义务来到可汗的金帐里向可汗磕头,罗斯各大公的分封必须得到蒙古人的同意。就在这段期间,莫斯科公国获得了替蒙古大汗在罗斯境内向各公国征收贡赋的权利。当然,莫斯科公国的这种权利不是蒙古白送的,里面有不少贿赂和阴谋混杂其中。

       莫斯科公国替蒙古征收贡赋,实际上收来的钱财远远多于上缴给蒙古的钱财,有不少财物都被他中饱私囊,所以到后来这个国家越来越富有。135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开始执政,莫斯科公国的实力进一步加强。他雄心壮志,誓要征服其它公国,统一全俄。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他把战火烧到邻近的特维尔、诺夫哥罗德、梁赞、立陶宛等国。

       由于罗斯人民一直不甘心受外族人(蒙古人)的统治,所以当他们看到本民族有一个国家突然变得强大时,都纷纷要求莫斯科公国领导罗斯人民摆脱蒙古的统治而独立。1378年,金帐汗马麦派兵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决定迎战。在以往的罗斯历史记载中,蒙古人打野战几乎是无敌的,但这一次,季米特里告诉世人,历史是可以改变的。蒙古大军在这次野战中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这次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俄罗斯人民反蒙的信心,莫斯科公国在这场反蒙的民族抗战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几个月之后,蒙古军卷土重来,双方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又进行了一次大决战。季米特里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蒙古军再次大败。这两战的大胜使莫斯科公国在全罗斯的威望变得无比高大。

       到了1476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决定停止向蒙古(金帐汗国)缴纳贡赋,金帐汗国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金帐汗阿合马亲率大军再次进攻莫斯科,而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也亲自率兵迎战,双方在乌拉尔河两岸对峙了半年有多,一直僵持到严冬时节。蒙古军因天寒缺粮,损失渐渐加大,所以被迫撤退。后来,金帐汗国发生内乱,阿合马被杀于顿河,连运气都站在莫斯科公国的一边。从此,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但摆脱统治还远远不够,因为蒙古人的政权还残留在罗斯的大地上,莫斯科公国的下一个目标,是继续征服与吞并!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虽然这句话由校长说出来,在现在的中国被定义为一句“反动”的语句,但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上来看问题,这句话是没错的。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就很难抵抗强大的外来侵略者。

       伊凡三世深知这个道理,他把兵锋对准了同属罗斯地区的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1478年,莫斯科公国最终吞并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485年,又吞并了特维尔;其它小国毫无反抗地进入到莫斯科公国的版图内。

       伊凡三世死后,他的儿子瓦里西三世接替了大公之位。这位瓦里西三世没让他死去的父亲失望,他在位期间不断发动兼并战争,陆续吞并了普斯科夫、梁赞等国,并从立陶宛手中抢回斯摩棱斯克。然而瓦里西三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生下了一个足以闪耀历史的奇才——伊凡四世。

       讲到伊凡四世,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了。“沙皇”这个称谓,就是从他开始的。他的一生到处征伐,为俄罗斯奠定了广阔的领土基础。在这里不能不再提提金帐汗国的情况,自从15世纪20年代开始,它就陆续分裂出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突厥化的蒙古政权。这些国家,到了这时都成为了伊凡四世扩张眼里的“肥鸡”。

       1552年,伊凡雷帝一声号令,15万大军攻向喀山汗国。虽然喀山拼命抵抗,但始终都无法躲过破城的命运。城内男人全部被屠杀殆尽,妇女和儿童被俘,财宝被洗劫一空。1556年伊凡四世继续进攻阿斯特拉罕汗国,并将之吞并。随后,大诺盖和巴什基尔亚也相继亡国。1579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被灭亡。在伊凡四世不长的一生中,他把罗斯土地上的众多蒙古政权一扫而光,他发动的战争可以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的统一与扩张发展的战争。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伊凡四世灭亡喀山汗国,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标志着俄罗斯的实力已大大超过蒙古人的力量,此后的战争都是俄罗斯军队占着全面上风。并且,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铺平了道路。此后沙皇俄国的势力一直向东延伸,最终到达太平洋。

       沙皇俄国(近代史上的俄罗斯),由莫斯科公国变身而成;莫斯科公国,在一代又一代大公们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宏大野望。蒙古人在13、14世纪时曾不可一世,但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中,昔日被蒙古征服的地区、臣服于蒙古的地区,大部分都成为了俄罗斯的版图。莫斯科公国——蒙古人的噩梦,只有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托斯卡纳大公 发表于 2009-01-10 20:14 | 分类: 史海点滴 | Tag: 莫斯科公国 蒙古

       13世纪,蒙古西征。在征服了中亚大陆的一些国家后,蒙古军队进入了广阔的东欧平原。当时基辅罗斯分裂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国,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大敌当前,于危急之中临时组成的抗蒙“联军”,其战斗力实在有限。蒙古军很快就踏平了基辅罗斯的土地,并在这个地区建立了蒙古人的政权——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的统治时期,他们对罗斯各个公国实行了严格的封臣关系。金帐汗国规定罗斯的各个王公都有义务来到可汗的金帐里向可汗磕头,罗斯各大公的分封必须得到蒙古人的同意。就在这段期间,莫斯科公国获得了替蒙古大汗在罗斯境内向各公国征收贡赋的权利。当然,莫斯科公国的这种权利不是蒙古白送的,里面有不少贿赂和阴谋混杂其中。

       莫斯科公国替蒙古征收贡赋,实际上收来的钱财远远多于上缴给蒙古的钱财,有不少财物都被他中饱私囊,所以到后来这个国家越来越富有。135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开始执政,莫斯科公国的实力进一步加强。他雄心壮志,誓要征服其它公国,统一全俄。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他把战火烧到邻近的特维尔、诺夫哥罗德、梁赞、立陶宛等国。

       由于罗斯人民一直不甘心受外族人(蒙古人)的统治,所以当他们看到本民族有一个国家突然变得强大时,都纷纷要求莫斯科公国领导罗斯人民摆脱蒙古的统治而独立。1378年,金帐汗马麦派兵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决定迎战。在以往的罗斯历史记载中,蒙古人打野战几乎是无敌的,但这一次,季米特里告诉世人,历史是可以改变的。蒙古大军在这次野战中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这次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俄罗斯人民反蒙的信心,莫斯科公国在这场反蒙的民族抗战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几个月之后,蒙古军卷土重来,双方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又进行了一次大决战。季米特里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蒙古军再次大败。这两战的大胜使莫斯科公国在全罗斯的威望变得无比高大。

       到了1476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决定停止向蒙古(金帐汗国)缴纳贡赋,金帐汗国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金帐汗阿合马亲率大军再次进攻莫斯科,而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也亲自率兵迎战,双方在乌拉尔河两岸对峙了半年有多,一直僵持到严冬时节。蒙古军因天寒缺粮,损失渐渐加大,所以被迫撤退。后来,金帐汗国发生内乱,阿合马被杀于顿河,连运气都站在莫斯科公国的一边。从此,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但摆脱统治还远远不够,因为蒙古人的政权还残留在罗斯的大地上,莫斯科公国的下一个目标,是继续征服与吞并!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虽然这句话由校长说出来,在现在的中国被定义为一句“反动”的语句,但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上来看问题,这句话是没错的。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就很难抵抗强大的外来侵略者。

       伊凡三世深知这个道理,他把兵锋对准了同属罗斯地区的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1478年,莫斯科公国最终吞并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485年,又吞并了特维尔;其它小国毫无反抗地进入到莫斯科公国的版图内。

       伊凡三世死后,他的儿子瓦里西三世接替了大公之位。这位瓦里西三世没让他死去的父亲失望,他在位期间不断发动兼并战争,陆续吞并了普斯科夫、梁赞等国,并从立陶宛手中抢回斯摩棱斯克。然而瓦里西三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生下了一个足以闪耀历史的奇才——伊凡四世。

       讲到伊凡四世,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了。“沙皇”这个称谓,就是从他开始的。他的一生到处征伐,为俄罗斯奠定了广阔的领土基础。在这里不能不再提提金帐汗国的情况,自从15世纪20年代开始,它就陆续分裂出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突厥化的蒙古政权。这些国家,到了这时都成为了伊凡四世扩张眼里的“肥鸡”。

       1552年,伊凡雷帝一声号令,15万大军攻向喀山汗国。虽然喀山拼命抵抗,但始终都无法躲过破城的命运。城内男人全部被屠杀殆尽,妇女和儿童被俘,财宝被洗劫一空。1556年伊凡四世继续进攻阿斯特拉罕汗国,并将之吞并。随后,大诺盖和巴什基尔亚也相继亡国。1579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被灭亡。在伊凡四世不长的一生中,他把罗斯土地上的众多蒙古政权一扫而光,他发动的战争可以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的统一与扩张发展的战争。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伊凡四世灭亡喀山汗国,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标志着俄罗斯的实力已大大超过蒙古人的力量,此后的战争都是俄罗斯军队占着全面上风。并且,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铺平了道路。此后沙皇俄国的势力一直向东延伸,最终到达太平洋。

       沙皇俄国(近代史上的俄罗斯),由莫斯科公国变身而成;莫斯科公国,在一代又一代大公们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宏大野望。蒙古人在13、14世纪时曾不可一世,但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中,昔日被蒙古征服的地区、臣服于蒙古的地区,大部分都成为了俄罗斯的版图。莫斯科公国——蒙古人的噩梦,只有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如果让时间倒退500年,人们会更惊异地发现,莫斯科市中心竟有一座中国古城风格的城中之城,这便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城”。  

    “中国城”的建造者是叶莲娜·格林斯卡娅(1508年—1538年),普通中国人对她可能不太熟悉,但她却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大帝(又名伊凡雷帝)的母亲。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原来,叶莲娜的远祖是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的风云人物——马迈。根据历史学家考证,马迈是来自中国的汉人或契丹人,以智勇双全闻名。在担任金帐汗国万夫长期间,马迈战无不胜,逐渐成为汗国的军政强人。他不仅与老汗王结为儿女亲家,在老汗王去世之后,还直接掌握了汗国的大权。在马迈当政23年的时间里,金帐汗国走马灯似地换了25个汗王,而他的地位始终牢不可破,足见其势力之大。  

    尽管当时的蒙古铁骑已经威风不再,但马迈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华,长时间维持着蒙古人对俄罗斯诸公国的控制权。但对于内讧频频、实力不断衰退的金帐汗国来说,马迈的军事胜利仅仅是一种回光返照。在纵横中亚东欧20余年之后,马迈开始了下坡路。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率领俄罗斯公国联军与马迈展开决战,结果马迈战败。紧接着,金帐汗国又发生内讧,马迈被政敌击败,并在第二年惨死他乡。尽管马迈的一生以悲剧结尾,但他在俄罗斯历史上仍有着伟大的声名,关于他的传说至今仍在俄罗斯流传,甚至有人将他视为“俄罗斯之神”。马迈败亡后,他的后人开始了流亡之旅,经过长时间的颠沛流离,马迈的后人先在立陶宛安下家来,后来又搬回了莫斯科附近。为了纪念自己的家族,马迈的后人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了一座名为“小中国城”的庄园。  

    时光荏苒,马迈的后人改姓格林斯基,并获得了公爵的封号。1525年,瓦西里·格林斯基公爵邀请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参加家庭宴会。宴会上,瓦西里三世被格林斯基公爵的女儿叶莲娜·格林斯卡娅的美貌和高贵的气质征服,当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回到首都后,瓦西里三世马上与原配夫人离婚,同时向叶莲娜求婚。格林斯基公爵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带有中国血统的叶莲娜就成了莫斯科大公的新夫人。瓦西里三世对于这位年轻貌美的夫人百依百顺,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大公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惯,还剃去了自己的满脸美髯。1533年,瓦西里三世染病去世,他与叶莲娜3岁的幼子伊凡继位,叶莲娜则成为了摄政,马迈家族时隔百年后,再次控制了莫斯科公国。  

    叶莲娜虽是女流却十分精明强干,从担任摄政到神秘暴亡,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很多君王50年都完成不了的伟业。在西方,她成功地说服当时的军事强国瑞典在俄罗斯与立陶宛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从而使得俄罗斯在战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在东方,叶莲娜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办法,在中亚的汗国之间合纵连横,为沙俄后来在中亚的扩张打下了基础。在国内,这位女摄政不仅铁腕清除异己,而且加强中央集权,大力进行国内建设。在叶莲娜摄政之初,瓦西里三世的两位弟弟也被列入摄政名单,当时的俄罗斯一度出现了三头政治的倾向。就在国内贵族观望的时候,叶莲娜突然派卫队逮捕了两位小叔子,并以叛国罪将他们处以极刑。  

    大权在握后,叶莲娜一方面开始统一货币,健全整个公国的税收体制;一方面大力进行城市建设,莫斯科的“中国城”就是在这期间诞生的。那时,莫斯科分为内外两层,内部核心地区叫克里姆林,是王室成员和大贵族的居住活动地区,也是整个莫斯科乃至整个公国的核心。但这一地区却经常遭到匪徒的进攻。为保证统治核心的安全,叶莲娜在摄政之初,便下令沿着克里姆林修建一道石墙,并且在石墙之外挖出一圈宽阔的壕沟。随着女摄政的一道命令,莫斯科全城出动,只用了短短一个月便完成了城墙的修建。从城墙和塔楼的样式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建筑的影子。为了纪念自己的祖辈和在“小中国城”庄园渡过的少女时光,叶莲娜特地将城墙与克里姆林之间地域起名叫做“中国城”,著名的红场就位于这一区域内。其实不单在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国的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地方被叶莲娜命名为“中国城”。  

    在以后的历史中,这道城墙不断被人修补,而随着城市的扩大,“中国城”逐渐成为城中之城。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莫斯科的“中国城”基本面貌仍未曾改变,其中国风格的城墙和塔楼令人啧啧称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莫斯科的那场惨烈保卫战使得“中国城”的城墙和塔楼遭到了严重破坏,在重建城市的过程中,莫斯科市政府又将大部分城墙拆除,时至今日,“中国城”只留下几个塔楼和众多以其命名的建筑、街道,向游客诉说着那段传奇的往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从任何角度看得出来我们又收回被罗刹人抢走的土地的哪怕一点点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的悲哀,难道我们还是只能等到被他们武力征服我们,我们再翻过来用文化征服他们,然后再用武力征服他们的老路吗?
原帖由 中音羽是 于 2009-1-24 11:33 发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从任何角度看得出来我们又收回被罗刹人抢走的土地的哪怕一点点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的悲哀,难道我们还是只能等到被他们武力征服我们,我们再翻过来用文化征服他们 ...

现在已经不是使用武力争夺领土的时代了
东欧平原开始兴起的历史,很强大。:handshake
喀山王妃梦见出生时的伊凡雷帝有两排牙齿,分别咬住莫斯科和喀山
在清朝末年,清朝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法,大概是通过部落间的血缘关系联络过感情就像土尔扈特部落一样吧,使得在西亚东欧的鞑靼人普遍认为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一些俄罗斯的鞑靼血统的异见分子甚至有一个著名鞑靼诗人后来都定居中国了,另外还回迁了数万鞑靼人,现在叫塔塔尔族,住在新疆和甘肃。这本来是一笔财富啊,可惜因为中国长年战乱、贫弱,这种因为亲缘而存在的归属感逐渐淡漠,今后我们要在中亚东欧开拓自己的天地就很困难了。目前的西亚鞑靼人大多认同法突厥主义,东欧鞑靼人基本上都斯拉夫化了。

据俄罗斯史书记载,征服者后裔中蒙古人位置最高,其次就是名为哈扎尔的人,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就是汉人、契丹和女真人,第三位的是钦察人,最末等是罗斯人。除了蒙古人外整个和在东方掉了个个。
等级顺序可能是按照各自臣服时间来排的,先服者亲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9-1-27 00:29 发表
等级顺序可能是按照各自臣服时间来排的,先服者亲

耶律楚材就制止了一个建议,签发西域人征中国;签发中国人征西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消耗当地潜在的有反抗能力的人口.

还有出于权术的考虑,蒙古人人数有限,需要一批人替他们办事,在被征服的当地,任用土著带来可能叛乱的危险大于从异地带来在与当地势力毫无关系的异族.那些办事的人一方面得到了原先得不到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遭受当地人的敌视,很自然的要和主子站在同一条战壕里.

幻想利用西方的鞑靼人存在的祖国情节来谋求土地的也要认清一件事,土尔扈特部是因为在他国活不下去后才选择东归故土而不是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