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笔下关于名节的两则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03:36
 清代自号渔洋山人的王士祯所著的笔记《池北偶谈》,记有相映成趣的两则小故事,说的是两种人的名节观。名节,向来是中国人极重视的道德操守和价值理念,不少人甚至把它看得重于生命。但究竟怎样理解和对待名节,即使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旧时代,也因人而异。王士祯提供的故事颇堪玩味。
  
  马世奇“千秋之节”
  明末无锡有一位进士马世奇,曾做过左庶子(太子宫中的一种侍从官)。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后,这位进士率两个侍妾上吊殉节。自杀前,他郑重其事地整理了一些记录着他当时思想行为状况的书信,并自写了跋语,足见他死前之所以耗费心思做这些事,是很想把这些书信留给后人,留名青史。
  其中一封信是写给他的好友、曾做过县令的成德的,略云:“吾辈舍一死别无法。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天予我以成仁取义,固无憾也。勉之!”成德回信说:“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又一信说:“弟志在为其难,惧变起仓卒,我辈无以自明,故复以二义相商也。”
  两个重名节的官吏,互相勉励并商量怎么殉节。成德认为,起而抗敌慷慨战死,这容易,坐在家里从容自杀则难,难就难在“从容”,难在经得起反复思想斗争,而后自己结束生命。但正因其难,就更应选择难,越难,越能表现殉君报国的坚决、自觉,越能表现名节的高度、分量;如果殉于战场,可能因场面淆乱,“变起仓猝”之间,究竟是无奈被杀,还是“从容”自杀,就“无以自明”了。而这对他们来说干系重大。
  于是两人约定,双双选择“从容就义”。成德死前来信说,他要争先一步成仁了,但又担心家人战乱中不能保全名节:“幸老母、舍妹俱在此”,成德对她们进行了一番说教后,最终全家四人都自杀,以赢取“满门忠烈”之名。马世奇接好友这最后一信后,便整理了他和成德的书信,以及留给子女的绝笔书。跋语中,叙述了他初登进士第那天,他父亲如何教导他以“忠臣不事二君”的大义。继而他表示,已先一步殉节的老友成德“一门四人俱死,吾一室三人(加上他两个侍妾),庶可相匹。”看来这两位朋友在各自家中的殉节人数上很斤斤计较,因为这也意味着所持名节的高度和分量。
  不过,成德“一门四人俱死”,跟着死的是“老母”、“舍妹”,是亲骨肉;马世奇给儿女的遗书中却没有叫他们也效忠殉节,而是谆谆嘱告:“忠孝二字,是吾家风,好守之”,然后是让两侍妾陪他死的。遗书说:“今成我以千秋之节,又有两侍妾为我添此光彩”,这荣誉由“女人得之,尤称殊节,吾可无憾矣”!叫侍妾陪着死,除赏给侍妾以“殊节”的荣誉外,或许还有让她们到阴间继续给他当侍妾的好处,他真的“可无憾矣”!但以他加上两个侍妾的“一室三人”,总不大对得起成德“一门四人”骨肉至亲,后死的马世奇在这点上多少有点矫情。
  而且,这位马老先生遗书又有“一姐先死,玉润后死”(按:一姐、玉润应是侍妾名字)等句,并交代家人:玉润还有父母,“可善视之”。可见他是在亲视两侍妾先后死去后,才写绝命书的,倒也真够得上“从容”。
  明亡后,明朝官吏殉君的并不算多,逃走或干脆投降的却不少。马世奇、成德职位都不算高,属中层官吏,又没有多大政绩,若没有殉君一事,大概会湮没于乱事。但经两个人死前这么一番自我表白、炒作,终还是由有心人王士祯把他们写进书中,算是帮他们完成了留名于后世的心愿。不过从死者过于刻意炒作来看,他们在名节上似乎看重的首先是名,殉君尽节,是为留自家之名。故马世奇在书信中很感谢时世“成我以千秋之节”,那是着意于“千秋”二字的。
  说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尽节的是二男五女,如果不是两个做官的男人要尽节,那五个女人(尤其是两个丫头)会自愿地选择死吗?这个看上去大义凛然的故事,好像还埋藏有残酷、悲凄的另一面!
  
  孙奇逢“自作主张”
  紧接上篇之后,王士祯又写了如下一个小段子——
  河北容城人孙奇逢,字启泰,晚年隐居河南苏门山之夏峰,世称夏峰先生,与黄宗羲、李并称清初三大儒。他在明朝万历时考中举人,明亡后告别仕途而专心学术,活到92岁。就在故世那年,他抱病写了一首自问自答式的四言诗《自赞》,约略道出他包括名节观在内的人生态度——
  “问尔为谁?曰岁寒氏。岁既云寒,尔何为尔?曰幼读书,妄意青紫,长知立身,颇爱廉耻。虽困公车,屡蒙荐起;骨脆胆薄,不慕荣仕。衣厌文绣,食甘糠秕。隐不在山,逸不在水,隐于举人,七十年矣!绕膝多男,及门有士。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他晚年托名“岁寒氏”,已是清朝立国十几年后,南方仍存在衰朽无望的朱姓小朝廷之际。“岁寒氏”字义中,似乎寓有老人在故国残山剩水下感时伤世的一颗心,而又有以松柏岁寒常青的风骨自勉自慰之意。他说年轻时也曾迷恋读书仕进,妄想当朝廷重臣(青紫,是古时规定高官贵胄所独有的绶带颜色),为国效力;到年事稍长才知道,更重要的是“立身”,就是做人,并且直立着做人;要做人,更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廉耻。这也就是他终身所执著的“慎独”精神。他虽困于“公车”(举子们进京赶考的官车),却屡蒙别人荐举他去当官做事,他都谢绝、逃避,而甘于布衣粗饭。他并不寻找好山好水去隐遁,而隐身于仅取得中下级学衔资格的举人群中,至今已七十年。老来偏爱读《易》,钻研其微言要旨,以度余生,如斯而已。
  孙奇逢是“王学”即王阳学说北方学派的代表人物。孙奇逢提倡为学做人之道“操之在我”,而且一定要“确然不拔”,甚至要有点“狂狷”。这所谓“操之在我”,所谓“狂狷”,又与他所强调的“慎独”精神一致,这就是不因循守旧,不盲从迷信,而要“时时如临深履薄”,通过“力行”去“致良知”。这种“慎独”已经与这个词语的一般意涵有所不同,而具有了尊重自我光扬个性的要求。他有句在当时颇为惊世骇俗的名言:“不去取圣贤,未许读书”(不会或不敢从圣贤之书中有所去取,就不可言读书)。他认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属“乡愿”之流,是思想古旧保守的学究式的假道学家。他却“狂狷”地自诩:“万紫千红浑是旧,单枝独叶漫夸新。”他认为有创新思想独成一家的真正圣贤无不狂狷。难怪现代著名史学家杨向奎先生在其所著《清儒学案新编》中,把孙奇逢名列全书第一,并有这样的评价:“夏峰虽未出理学门庭,然气魄豪迈,非复理学家之温良。”
  他为什么晚年偏爱读《易》?《易》,即《周易》。“易”的意思就是变。《易·系辞》说:“生生之谓易”,又说:“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唯变所适。”都是讲,天地万物的规律就是不断生灭、更替,永无完结而又变动不居;人只能适应变化,按变化规律办事。《易》之古老道理,正合马克思的名言:“只有变是不变的。”孙奇逢晚年学《易》,既是要从《易》中求知解惑,更是对变革的渴望。他对“道”——学问越钻研越深,愈感到迷惑多多,在他的诗《睡醒》中就发出了“有心除妄重增妄,著意求清愈不清”的感叹。
  这样一位把追求“道”看得重过一切的人,如何看待名节呢?《池北偶谈》的这个小段子中,记录有孙奇逢一句相关的话:“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学者正在此处着力。”独立思考,按自己的良知办事,这才是一个学者应该“着力”之处。事实上,他对国家,对朋友,对弟子,对乡亲百姓,做了大量应做的事。如:明天启时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人士,他不怕株连,而仗义执言,为之奔走呼号;诸义士被害后,他又不惜破掉家资,为之筹措后事,藏慝恤养义士遗属。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所过之处人财皆空,他集合乡人死守容城,清军围攻七日终于退走。清朝定鼎后曾严禁野史传播,孙奇逢因著有《甲申大难录》,被人讦告,他坦然道:“天下事只问有愧无愧,不问有祸无祸。”他竭后半生之力,开设书院,求知觅道,讲学育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岂不是在坚守着更高层次的名节吗?
  孙奇逢与马世奇等在名节观上的分歧,不止是高下之分,更有着本质区别。作为学者,孙奇逢坚持认为,“良知之说,著力在‘致’字。”强调的是探索、实践开拓。又说:“读《易》之道最忌拘泥,贵变通。”“人心虚灵,最不可有先入之见。”可见,他怀疑和轻视先入之见,力求保持一颗“虚灵”的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索,通过实践求得良知,并秉持良知办事做人。在明清交替之世,很有几位像孙奇逢这样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思想解放和张扬个性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都淡泊以明志,毕生不与清廷合作,而致力于学问。这当然也是一种名节观,一种坚持名节的做法。而马世奇等刻意追求的名节,恰恰正是以行为去实现并宣扬传统的纲常名教,不仅用这个教条桎梏起自己,还要桎梏起别人,说服或强迫别人跟自己一块去完成他们眼中的名节。
  王士祯写的两个小故事,即使在今天也是耐人寻味的。君不见拘于某种“先入之见”,老摆出殉忠的架势而作秀者,不是代有其人吗?

<炎黄春秋》2001年12期清代自号渔洋山人的王士祯所著的笔记《池北偶谈》,记有相映成趣的两则小故事,说的是两种人的名节观。名节,向来是中国人极重视的道德操守和价值理念,不少人甚至把它看得重于生命。但究竟怎样理解和对待名节,即使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旧时代,也因人而异。王士祯提供的故事颇堪玩味。
  
  马世奇“千秋之节”
  明末无锡有一位进士马世奇,曾做过左庶子(太子宫中的一种侍从官)。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后,这位进士率两个侍妾上吊殉节。自杀前,他郑重其事地整理了一些记录着他当时思想行为状况的书信,并自写了跋语,足见他死前之所以耗费心思做这些事,是很想把这些书信留给后人,留名青史。
  其中一封信是写给他的好友、曾做过县令的成德的,略云:“吾辈舍一死别无法。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天予我以成仁取义,固无憾也。勉之!”成德回信说:“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又一信说:“弟志在为其难,惧变起仓卒,我辈无以自明,故复以二义相商也。”
  两个重名节的官吏,互相勉励并商量怎么殉节。成德认为,起而抗敌慷慨战死,这容易,坐在家里从容自杀则难,难就难在“从容”,难在经得起反复思想斗争,而后自己结束生命。但正因其难,就更应选择难,越难,越能表现殉君报国的坚决、自觉,越能表现名节的高度、分量;如果殉于战场,可能因场面淆乱,“变起仓猝”之间,究竟是无奈被杀,还是“从容”自杀,就“无以自明”了。而这对他们来说干系重大。
  于是两人约定,双双选择“从容就义”。成德死前来信说,他要争先一步成仁了,但又担心家人战乱中不能保全名节:“幸老母、舍妹俱在此”,成德对她们进行了一番说教后,最终全家四人都自杀,以赢取“满门忠烈”之名。马世奇接好友这最后一信后,便整理了他和成德的书信,以及留给子女的绝笔书。跋语中,叙述了他初登进士第那天,他父亲如何教导他以“忠臣不事二君”的大义。继而他表示,已先一步殉节的老友成德“一门四人俱死,吾一室三人(加上他两个侍妾),庶可相匹。”看来这两位朋友在各自家中的殉节人数上很斤斤计较,因为这也意味着所持名节的高度和分量。
  不过,成德“一门四人俱死”,跟着死的是“老母”、“舍妹”,是亲骨肉;马世奇给儿女的遗书中却没有叫他们也效忠殉节,而是谆谆嘱告:“忠孝二字,是吾家风,好守之”,然后是让两侍妾陪他死的。遗书说:“今成我以千秋之节,又有两侍妾为我添此光彩”,这荣誉由“女人得之,尤称殊节,吾可无憾矣”!叫侍妾陪着死,除赏给侍妾以“殊节”的荣誉外,或许还有让她们到阴间继续给他当侍妾的好处,他真的“可无憾矣”!但以他加上两个侍妾的“一室三人”,总不大对得起成德“一门四人”骨肉至亲,后死的马世奇在这点上多少有点矫情。
  而且,这位马老先生遗书又有“一姐先死,玉润后死”(按:一姐、玉润应是侍妾名字)等句,并交代家人:玉润还有父母,“可善视之”。可见他是在亲视两侍妾先后死去后,才写绝命书的,倒也真够得上“从容”。
  明亡后,明朝官吏殉君的并不算多,逃走或干脆投降的却不少。马世奇、成德职位都不算高,属中层官吏,又没有多大政绩,若没有殉君一事,大概会湮没于乱事。但经两个人死前这么一番自我表白、炒作,终还是由有心人王士祯把他们写进书中,算是帮他们完成了留名于后世的心愿。不过从死者过于刻意炒作来看,他们在名节上似乎看重的首先是名,殉君尽节,是为留自家之名。故马世奇在书信中很感谢时世“成我以千秋之节”,那是着意于“千秋”二字的。
  说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尽节的是二男五女,如果不是两个做官的男人要尽节,那五个女人(尤其是两个丫头)会自愿地选择死吗?这个看上去大义凛然的故事,好像还埋藏有残酷、悲凄的另一面!
  
  孙奇逢“自作主张”
  紧接上篇之后,王士祯又写了如下一个小段子——
  河北容城人孙奇逢,字启泰,晚年隐居河南苏门山之夏峰,世称夏峰先生,与黄宗羲、李并称清初三大儒。他在明朝万历时考中举人,明亡后告别仕途而专心学术,活到92岁。就在故世那年,他抱病写了一首自问自答式的四言诗《自赞》,约略道出他包括名节观在内的人生态度——
  “问尔为谁?曰岁寒氏。岁既云寒,尔何为尔?曰幼读书,妄意青紫,长知立身,颇爱廉耻。虽困公车,屡蒙荐起;骨脆胆薄,不慕荣仕。衣厌文绣,食甘糠秕。隐不在山,逸不在水,隐于举人,七十年矣!绕膝多男,及门有士。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他晚年托名“岁寒氏”,已是清朝立国十几年后,南方仍存在衰朽无望的朱姓小朝廷之际。“岁寒氏”字义中,似乎寓有老人在故国残山剩水下感时伤世的一颗心,而又有以松柏岁寒常青的风骨自勉自慰之意。他说年轻时也曾迷恋读书仕进,妄想当朝廷重臣(青紫,是古时规定高官贵胄所独有的绶带颜色),为国效力;到年事稍长才知道,更重要的是“立身”,就是做人,并且直立着做人;要做人,更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廉耻。这也就是他终身所执著的“慎独”精神。他虽困于“公车”(举子们进京赶考的官车),却屡蒙别人荐举他去当官做事,他都谢绝、逃避,而甘于布衣粗饭。他并不寻找好山好水去隐遁,而隐身于仅取得中下级学衔资格的举人群中,至今已七十年。老来偏爱读《易》,钻研其微言要旨,以度余生,如斯而已。
  孙奇逢是“王学”即王阳学说北方学派的代表人物。孙奇逢提倡为学做人之道“操之在我”,而且一定要“确然不拔”,甚至要有点“狂狷”。这所谓“操之在我”,所谓“狂狷”,又与他所强调的“慎独”精神一致,这就是不因循守旧,不盲从迷信,而要“时时如临深履薄”,通过“力行”去“致良知”。这种“慎独”已经与这个词语的一般意涵有所不同,而具有了尊重自我光扬个性的要求。他有句在当时颇为惊世骇俗的名言:“不去取圣贤,未许读书”(不会或不敢从圣贤之书中有所去取,就不可言读书)。他认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属“乡愿”之流,是思想古旧保守的学究式的假道学家。他却“狂狷”地自诩:“万紫千红浑是旧,单枝独叶漫夸新。”他认为有创新思想独成一家的真正圣贤无不狂狷。难怪现代著名史学家杨向奎先生在其所著《清儒学案新编》中,把孙奇逢名列全书第一,并有这样的评价:“夏峰虽未出理学门庭,然气魄豪迈,非复理学家之温良。”
  他为什么晚年偏爱读《易》?《易》,即《周易》。“易”的意思就是变。《易·系辞》说:“生生之谓易”,又说:“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唯变所适。”都是讲,天地万物的规律就是不断生灭、更替,永无完结而又变动不居;人只能适应变化,按变化规律办事。《易》之古老道理,正合马克思的名言:“只有变是不变的。”孙奇逢晚年学《易》,既是要从《易》中求知解惑,更是对变革的渴望。他对“道”——学问越钻研越深,愈感到迷惑多多,在他的诗《睡醒》中就发出了“有心除妄重增妄,著意求清愈不清”的感叹。
  这样一位把追求“道”看得重过一切的人,如何看待名节呢?《池北偶谈》的这个小段子中,记录有孙奇逢一句相关的话:“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学者正在此处着力。”独立思考,按自己的良知办事,这才是一个学者应该“着力”之处。事实上,他对国家,对朋友,对弟子,对乡亲百姓,做了大量应做的事。如:明天启时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人士,他不怕株连,而仗义执言,为之奔走呼号;诸义士被害后,他又不惜破掉家资,为之筹措后事,藏慝恤养义士遗属。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所过之处人财皆空,他集合乡人死守容城,清军围攻七日终于退走。清朝定鼎后曾严禁野史传播,孙奇逢因著有《甲申大难录》,被人讦告,他坦然道:“天下事只问有愧无愧,不问有祸无祸。”他竭后半生之力,开设书院,求知觅道,讲学育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岂不是在坚守着更高层次的名节吗?
  孙奇逢与马世奇等在名节观上的分歧,不止是高下之分,更有着本质区别。作为学者,孙奇逢坚持认为,“良知之说,著力在‘致’字。”强调的是探索、实践开拓。又说:“读《易》之道最忌拘泥,贵变通。”“人心虚灵,最不可有先入之见。”可见,他怀疑和轻视先入之见,力求保持一颗“虚灵”的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索,通过实践求得良知,并秉持良知办事做人。在明清交替之世,很有几位像孙奇逢这样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思想解放和张扬个性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都淡泊以明志,毕生不与清廷合作,而致力于学问。这当然也是一种名节观,一种坚持名节的做法。而马世奇等刻意追求的名节,恰恰正是以行为去实现并宣扬传统的纲常名教,不仅用这个教条桎梏起自己,还要桎梏起别人,说服或强迫别人跟自己一块去完成他们眼中的名节。
  王士祯写的两个小故事,即使在今天也是耐人寻味的。君不见拘于某种“先入之见”,老摆出殉忠的架势而作秀者,不是代有其人吗?

<炎黄春秋》2001年12期
这个说于弹丸岛上人听吧!;P
殉节需要勇气。但是苟延残喘之后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需要更大的勇气。

都不容易。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