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中国航空图志》,不得不说两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25:57
今天偶然看到本《中国航空图志》,就大致翻了一遍。书有砖头那么厚,以图片介绍为主,从冯如一直介绍到2007年,大概有上千张图片吧。可惜书里有几处照片的文字介绍明显介绍错误,当然存在少连过的这种错误也在所难免,可以理解。但另外有好几张照片都正面和反面颠倒,却实在有些无语,这都能搞错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吧?
    仅仅是这些错误的话本来也无需大惊小怪,但看到书最后的由一位叫蔡昊(好像叫这个名字)做的中国飞机型谱与直升机型谱的两张长拉页时,这种张冠李戴和正反颠倒的现象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让人不得不说两句!
    强5一共在型谱图出现四个型号,结果是强5用的是出口巴基斯坦的A5C的图片,而强5鱼雷机用的却是机头安机炮的强5原型机图片,紧接着又将这张强5原型机图片改了色调后作为强5III,最后又把前面的A5C的图片同样改了色调后称为强5M。大哥:你到底认不认强5啊?
    强5后面的K8和K8E用的也是同一张图片,这两型飞机区别小也就认了,但山鹰和猎鹰也用一张图片......这......,大哥:你不是和洪都有仇吧?咋尽拿他们的东西幽默呢?
    运8无论是原型机、巡逻机、气密机还是邮政机都是用一张同样的图片,大哥:你做的是型谱图,不是机种图啊
    而松花江一号和新舟60居然也用同样的图,大哥:你这也太离谱了吧
    里面的歼5、歼6、歼7、歼8的型号通通都有存在上述类似的问题,具体现在一时也记不起来了,而图片正反颠倒简直到处都是,大哥:你就算是分不清飞机左侧和右侧的区别,机身上机号数字的正反你总应该能区分出来的吧?
    后面的那张直升机型谱也和这张中国飞机型谱也是半斤八两。
    总之这位型谱图的作者不但严重缺乏中国飞机的基本常识,同时还很不敬业啊,你都这个样子当初怎么敢接这活呢?如果这是领导指派给你必须的任务,那么大哥我真的很同情你!
    另外看编者介绍,都貌似国内著名的航空历史方面的编审之类的,我不禁想问一问你们还有北航出版社的这本书的编辑,在书印刷前你们难道都不看一看吗?今天偶然看到本《中国航空图志》,就大致翻了一遍。书有砖头那么厚,以图片介绍为主,从冯如一直介绍到2007年,大概有上千张图片吧。可惜书里有几处照片的文字介绍明显介绍错误,当然存在少连过的这种错误也在所难免,可以理解。但另外有好几张照片都正面和反面颠倒,却实在有些无语,这都能搞错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吧?
    仅仅是这些错误的话本来也无需大惊小怪,但看到书最后的由一位叫蔡昊(好像叫这个名字)做的中国飞机型谱与直升机型谱的两张长拉页时,这种张冠李戴和正反颠倒的现象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让人不得不说两句!
    强5一共在型谱图出现四个型号,结果是强5用的是出口巴基斯坦的A5C的图片,而强5鱼雷机用的却是机头安机炮的强5原型机图片,紧接着又将这张强5原型机图片改了色调后作为强5III,最后又把前面的A5C的图片同样改了色调后称为强5M。大哥:你到底认不认强5啊?
    强5后面的K8和K8E用的也是同一张图片,这两型飞机区别小也就认了,但山鹰和猎鹰也用一张图片......这......,大哥:你不是和洪都有仇吧?咋尽拿他们的东西幽默呢?
    运8无论是原型机、巡逻机、气密机还是邮政机都是用一张同样的图片,大哥:你做的是型谱图,不是机种图啊
    而松花江一号和新舟60居然也用同样的图,大哥:你这也太离谱了吧
    里面的歼5、歼6、歼7、歼8的型号通通都有存在上述类似的问题,具体现在一时也记不起来了,而图片正反颠倒简直到处都是,大哥:你就算是分不清飞机左侧和右侧的区别,机身上机号数字的正反你总应该能区分出来的吧?
    后面的那张直升机型谱也和这张中国飞机型谱也是半斤八两。
    总之这位型谱图的作者不但严重缺乏中国飞机的基本常识,同时还很不敬业啊,你都这个样子当初怎么敢接这活呢?如果这是领导指派给你必须的任务,那么大哥我真的很同情你!
    另外看编者介绍,都貌似国内著名的航空历史方面的编审之类的,我不禁想问一问你们还有北航出版社的这本书的编辑,在书印刷前你们难道都不看一看吗?
没见过这书,官方的?
不能吧,应该是校对的错误。我记得着是张维和陈应明编的啊。是在航空史研究出L15专刊那期介绍的。楼主能买到也是福气啊
什么东西,以前的吗?有这么多错误?
2008年出版的,应该算新书吧

这有个介绍:

重温航空发展史 激励后人勇向前
北航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航空图志》
  本报讯 2月22日,一部以迎接中国航空百年纪念而编著的《中国航空图志》一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作者周日新、孟赤兵、李周书、归永嘉4位在航空工业默默耕耘了大半生的航空人,凭着他们的直觉,回望、审视、采撷一件件闪光的事件,捕捉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用他们赤诚的心,先后编纂一部部以昭示中国航空工业创建者、建设者们业绩的典籍———《航空春秋》、《航空人物志》,此次面世的这部贯通中国航空百年的历史画卷《中国航空图志》,首次以图志形式展现了中国航空百年的历史画卷,记载了中国航空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报效祖国、贡献世界的奋斗历程。
  中航一集团总经理林左鸣在为此书首发式发来的贺信中说,近10年来,你们在退休或离开工作一线的情况下,始终怀着航空报国的赤诚之心,不顾年事渐高,克服诸多困难,坚持著书立传,编志写史,给航空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林左鸣指出,该书的出版必将对无数航空业界内外人士的工作学习起到重要的帮助和启迪作用,必将对进一步提高航空的普及率和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林宗棠、刘高倬、梁振河、顾诵芬、王秦平、袁立本、管德、鲍培德、郭允中、杨育中、池耀宗等中国航空界的老前辈、老领导及国防科工委、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领导出席了首发仪式。
  据悉,《中国航空图志》一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12开本,图文折合字数117.2万字。该书以航空工业为主线,兼容空军、海航、陆航、民航、航空体育等各个航空领域,同时还包括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航空业,并在书中首次设计制作了中国百年航空的飞机型谱与直升机型谱。
  航空科学技术和航空工业发展,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中国航空图志》是一本用图志的形式涵盖中国航空近百年发展历程的书籍,全书从186个专题入手,以事带人,突破以新旧中国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作为中国航空史分期的惯例,百年航空一以贯之,展现了中国现代航空风风雨雨、尽历坎坷的百年路。编者从数以万计的老照片中精心挑选了1317幅对中国航空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很多是过去尚未发表的,如“晋察冀三战友的航空缘”、“相逢张家口”、“无偿援助16国”、“空投原子弹氢弹”、“人民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王海和王海大队战美机”等,更是弥足珍贵。 (文/承 京 图/谭 天)

【本书目录】  
志在冲天(1909?1936)
 “东方莱特”驾机首飞/3
 中国最早的机场??北京南苑机场/7
 中国上空的最早飞行/9
 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12
 中国航空的摇篮??南苑航空学校/16
 中国国内设计制造飞机第一人??潘世忠/19
 飞行家谭根在马尼拉飞行比赛中夺冠/21
 中国首批航空学子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贻经/23
 中国航空教育的摇篮??马尾海军飞潜学校/25
 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在马尾升空/27
 中国最早的民航飞行/29
 东北第一座机场??奉天(沈阳)东塔机场建成/31
 最早学航空的共产党人??常乾坤、王弼、唐铎/32
 广东军事飞机学校成立/34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办航空/36
 香港兴建启德机场/40
 中国航空公司的诞生与运营/4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47
 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成立/49
 美国著名飞行家查尔斯?林白驾机访问中国/53
 日本攫夺中国东北航空权益,开办航空邮政/56
 广东空军举行空中阅兵/59
 中外合办飞机制造厂/60
 我国第一个航空学术团体??航空工程学会/62
 清华大学自行设计制造中国首座风洞/63
长空浴血
崛起东方
披荆斩棘
击搏云天
世纪之光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孟赤兵,编审,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巡视员。江苏省沭阳人。1 96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工作。曾任航空工业部办公厅处长、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航虹业总公司局长。
主要著作(包括合著):《新中国航空工业史》、《当代中国航空工业》(中英文版)、《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航空人物》、《航空春秋》、《航空人物志》、《神鹰凌空 中国航空史话》、《信步集》,累计约500万字,还发表了散文、随笔、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论文数百篇。
    周日新,编审。1940年2月24口生于沈阳。1959年起在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工作,1980年调航空工业部,历任副处长、处长、肮空航天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航空报》总编辑。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刊科技委专职委员,《航空档案》总编辑。主要著作:《航空人》、《未来的交通》、《科海奇观:交通纵横》、《长空之吻??百年飞行大观》、飞行探险系列丛书《极地探险》等4册;合著《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中英文版)、《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航空春秋》、《航空人物志》、《e时代N个为什么?交通》、《中国航空史》(第二版);主编《中国航空上业要览》、《中国航空工业40年》以及《百年航空系列科普丛书》(10册);制片、撰稿电视片《中国航空工业巡礼》3集;撰稿电影《中国航空工业》1部。在中央、省部级报刊发表各类新闻、杂文作品合计约150万字、摄影作品200余幅。
    归永嘉,编审。1942年3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62年分配到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1980年调航空工业部,先后任航空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处长、处长、总经济师、副主任,航空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部部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编著《麦道管理在中国》、《中国航空工业要览》、《航空春秋》、《航空人物志》等。在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l项,有lO多项研究成果获国防科工委和航空工业软科学科技进步奖。曾荣立航空工业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周书,高级工程师。1937年生于湖南涟源市,1956年入党,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历任航空工业部飞机局导弹处长、电子火控导弹局副局长、军机司和民机司副司长、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航技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曾荣获航空航天部一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与编著《航空春秋》等4本书,参与编审《中国民用飞机手册》等5本书,组织和参与编辑《中航技史料》多集,发表文章30多篇、格律诗6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