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口替代战略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38:43
浅析进口替代战略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关系
——比较阿根廷与中国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亚洲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是经济仍然贫穷落后,受制于前宗主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如何早日实现工业化以巩固政权,成了当时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物质基础、历史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条件不一样,其工业化道路也就有所不同,但很多国家一度都选择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理论来源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的发展主义理论。普雷维什认为,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前者对后者的霸权。他把发达国家称之为中心国家,把发展中国家称之为外围国家。他指出,经济上的不平等和中心国家的霸权集中地表现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中心国家利用其政治霸权和技术经济优势,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中心国家的国际分工体系。集中生产制成品的中心国家从国际贸易所得到的利益注定要比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大得多。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在国际分工和贸易极端不利于外围国家的情况下,拉美国家的出路何在。普雷维什指出,在于工业化,在于发展,在于把外围国家的工业水平提高到中心国家的水平。只有工业化才能纠正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防止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为此普雷维什积极提倡以替代进口为目标的工业化战略。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包括了不同领域和部门的工业化。航空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的精华,它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尖端产业。由于军事航空工业的特殊性,所以欠发达国家不可能指望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建立本国的军事航空工业。因此,笔者选择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或仿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考察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努力。在当时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笔者选取了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阿根廷与中国。两国在二战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奉行的都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阿根廷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开始了早期的工业化进程。这种出口带动的工业化模式强调由外贸出口部门向制造业扩散资金和技术。阿根廷在二战前是拉美最富裕的国家,也是工业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20年代末制造业占GDP 总值的19.5% ,以1970 年的价格计算,制造业产出为人均112 美元。 阿根廷到1929 年已经具备所有拉美国家中最大的和最成熟的工业结构(纺织业除外)。 因此,阿根廷的工业化历程在当时的拉丁美洲最具有代表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的生产力现代化在总体上进展缓慢。在193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只占34.9%,其中,现代工业只占10.8%。  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不足同期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 在现代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很小。据估算,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23%左右,1949年为28.8%。 生铁在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1943年)是180万吨,钢92.3万吨。 重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厂,其技术设备也不是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操作没有全部机械化。重工业中,大多是外国在中国的机械修理厂,以及为外国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这种状况的重工业,无力为轻工业和农业以及自身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不能成为工业独立发展的基础。

阿根廷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政府决意加快空军建设的步伐。为了实现阿根廷工业的历史性飞跃,该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箭”系列喷气战斗机便在此时诞生。在政府鼓励下,位于科尔多瓦(Córdoba)的阿根廷军用航空工厂(Fábrica Militar de Aviones,后改称 Instituto Aerotécnico,即航空科技研究院,简称 IAe)开始寻求国外帮助,以完成首架国产喷气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1946年,IAe 请到了著名飞机设计师艾米尔·德瓦蒂纳(Émile Dewoitine,曾在德国入侵法国时流亡南美)。德瓦蒂纳于5月28日到达阿根廷,随后在6月26日同该国航空部正式签约,他的设计组里也有不少阿根廷工程技术人员,如 IAe 的主管 J.I. San Martin 等。1946年8月9日,一架 1:1 大小的木制模型在 IAe 的风洞内进行了测试,同年9月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1947年8月9日,IAe.27 的首架原型机在位于科尔多瓦市的伞兵学校的机场上升空,试飞员是埃德蒙多·怀斯(Edmundo Weiss)中尉,10 分钟的处女飞行使阿根廷成为世界上第 9 个能够独立设计喷气战斗机的国家。虽然“箭”I 采用全金属构造和三轮车式起落架,但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平直翼,因此试飞时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 720 公里/小时,与 850 公里/小时的设计目标有明显差距,原型机的翼展于是被缩短了 75 厘米。1947年9月22日,怀斯驾驶“箭”I 飞抵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总统进行过飞行表演后该机又向布城的市民们展出,12月9日怀斯驾驶该机返回科尔多瓦,1948年10月8日,阿根廷官方首次公开展示 IAe.27,当天驾驶“箭”I 的是IAE 公司的试飞员路易斯·瓦罗尼(Luis Valoni)中尉。Ae.27 在测试飞行中的表现相当差劲,尤其是存在推力不足的缺陷,再加上操作和维护保养都比较复杂,阿根廷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德瓦蒂纳也无奈地返回了欧洲。后来“箭”I 只是偶而进行一些飞行活动并在1956年3月退役。
阿根廷空军仍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实现其喷气战机的发展计划。二战结束后,众多优秀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来到阿根廷,其中就有天才的飞机设计师如库尔特·谭克(Dipl. Ing. Kurt Tank)和莱因·霍顿(Reinmar Horten)等。尽管 Fw 190/Ta 152 系列战斗机已经名垂青史,谭克还是很乐意开始第二次职业生涯,他成功网罗了一大批前福克-武夫公司的技术人员。1947年,谭克的设计组在科尔多瓦成立,任务是为空军设计一种性能大幅超越“箭”I 的喷气战斗机,该方案被命名为“箭”II,这项任务对谭克来说算不上困难,因为他的设计组早在1944年末就在为德国空军开发第二代喷气战斗机了,这种被称作 Ta 183“乌鸦”(Huckebein)的新式飞机具有紧凑的结构和洗练的外形,主翼带有32度后掠角,使用亨克尔He S011A喷气发动机,该机在 7,000 米高处可以达到967公里/小时的极速。由于拥有研制Ta 183时积累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谭克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现成的资源完成设计,然后再生产出原型机进行测试飞行。谭克不知道苏联此时也在利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数据设计他们的喷气战斗机,即后来的米格-15。
与苏联表兄类似,“箭”II 也装备了罗尔斯-罗依斯“尼恩”(Nene)II 引擎,虽然“尼恩”比He S011A具有更大的功率输出,但是“尼恩”采用了离心式压气机,比采用轴心式压气机的He S011A需要更大的机身截面,“箭”II 的外形因此变得较为丰满,不过仍然算得上优雅。带有负攻角的主翼被安装在机体上部,其40度的后掠角甚至比Ta 183的还大,引擎被布置在飞机的重心处,T 形尾带有一定的后掠角,飞行员坐在加压座舱内,其水滴形的座舱盖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该机的机载武器为 4门 20 毫米航炮,与德瓦蒂纳设计的“箭”I 不同,“箭”II 采用了许多航空制造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阿根廷的航空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首架原型机 IAe.33“箭”II No.1 实际上是架无动力滑翔机,主要用途是研究机体的空气动力特性。和以往一样,库尔特·谭克亲自试飞了这架原型机,经过一系列测试飞行,谭克欣慰地发现“箭”II 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缺陷,空军于是下令制造一架装有动力系统的原型机。IAe.33“箭”II No.2 于1950年6月16日首飞,试飞员是埃德蒙多·怀斯中尉,3 天后由前福克-武夫公司的试飞员贝恩斯(Behrens)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而谭克本人则在随后几周内亲自完成了大量试飞工作。第2架原型机的性能相当出色,不过和它的表兄米格-15 一样,该机的操纵性能在其飞行包线的极限区域内会迅速恶化,而航程过短的问题直至第5架原型机出现后才有所好转。“箭”II 的3号和4号原型机也相继完工,它们在1952年加入到飞行测试的行列中。“箭”II 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任阿根廷总统的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on)前往 IAe 工厂参观时,由贝恩斯驾驶的3号“箭”II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坠毁,飞行员当场丧生。
最后一架原型机 No.5 是“箭”II的增程版,代号“箭”IIe,在加强的机翼里装有2具整体油箱,1953年席卷阿根廷的经济危机使机载武器的开发进度明显放慢,后来花费巨大的“箭” II 项目终于在外界压力下被搁置起来,最初只是暂时性的,可随着1955年庇隆政府的垮台,该项目就再无翻身之日了。设计组被解散后,技术人员纷纷前往美国等发达国家,库尔特·谭克受邀到印度工作。今天,“箭” 以及“箭”II 的5号原型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空军博物馆内公开展出。
从此,阿根廷的军用喷气式飞机完全依赖进口。由于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导弹的补充完全受制于美国、法国和以色列,阿根廷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吃了大亏。由于美国和法国宣布中立,并且暗中协助英国,阿根廷根本无法补充损失和消耗的喷气式飞机和导弹,最终导致了阿根廷的战败。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没有像样的国防军事工业,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政策,使中国不可能从西方国家购买急需的武器装备。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空军武器装备建设非常重视,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就建设空军问题写信给周恩来,提出派人去苏联学习,购置一些飞机,组成一支空军部队。当时中国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临抗美援朝作战任务,为了应付当时的国际局势,国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苏联购买了大批航空武器装备,迅速改善了人民空军的武器装备。
要建设强大的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道路。在进口苏式武器装备的同时,中国抓紧了国内军工建设和武器装备的生产。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指出:“我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要有强大的人民空军来保卫,靠买人家的飞机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由于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太薄弱,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仿制苏联的现役飞机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
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Ф(米格-17F) 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它改进自米格-15。苏联的米格-17F型于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使用苏制零件装配了13架歼-5。1956年7月13日,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至当年9月15日,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5飞机。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歼-5F飞机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军建设。
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最大平飞速度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 ,实用升限16000米。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1型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1型37毫米机炮。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尾后掠角为55°41′。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采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该发动机是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VK-1F发动机的仿制品。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后,开始组织发动机生产,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不久引进了VK-1F的专利制造权,于1956年6月由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现“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仿制成功。
从此,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装备开始实现从以进口为主转变为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性转变。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相当于世界50年代初的水平,对新中国而言,是一个惊人的飞跃。中国航空工业完全自己制造出了与飞机相配套的航空发动机、起落架、机轮、全套液压系统、舵机、弹射座椅、航空机炮、航空磁电机组等重要部件。中国先后又仿制了米格-19(歼-6)、米格-21(歼-7);把歼-7放大成双发研制出歼-8,在参考了米格-23之后,把歼-8改进成歼-8II;和以色列合作,以“狮”式战斗机为原型研制出歼-10;引进苏-27的生产线,国产化为歼-11。目前中国的军事航空工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总体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立。

历史经验与教训
阿根廷与中国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喷气式战斗机的努力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核心的技术人员都来自国外;“箭”II和歼-5的原型都是德国的Ta 183“乌鸦”;发展的动力都来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同点是:阿根廷的工业基础比中国要强,航空工厂本来就有风洞;阿根廷是研制战斗机,难度大,中国是仿制战斗机,难度小;阿根廷政局变化最终导致项目失败,中国政局稳定保障了项目的成功。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军事航空工业进口替代战略要取得成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强有力的政府和长期稳定的政局
一个强有力政府和稳定的政局是发展军事航空工业最基本的条件。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见效慢。对财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集中全国的资金、技术人员来从事先进飞机的研制或仿制。也只有一个稳定的政局才能给予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以充足的时间保障。
2、现实的外部威胁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坚持尽快建立自己的军事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切实感受到了强大的空军的重要性,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从空中骚扰大陆的现实压力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相反,当时的阿根廷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并没有中国那样的紧迫感。
3、较大的国内市场
现代的军用飞机造价昂贵,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就难以降低其单位成本。中国的领土和领空广阔,需要数千架各式军用飞机来保卫。因此,至少在相当大的数量范围内,中国不必担心生产出来的军用飞机没有地方需要。而阿根廷的国土面积大约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本国需要采购的军用飞机数量有限。如果阿根廷制造的军用飞机不能成规模出口,就会影响其单价,也就降低了性价比。
4、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制造设备
没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就无法设计出优秀的军用飞机,没有合适的制造设备就无法把设计师的蓝图变成实物。阿根廷通过邀请德国杰出的设计师库尔特·谭克研制出了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一方面获得了相关的成套制造设备,另一方面在苏联专家的细心指导下,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人员。浅析进口替代战略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关系
——比较阿根廷与中国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亚洲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是经济仍然贫穷落后,受制于前宗主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如何早日实现工业化以巩固政权,成了当时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物质基础、历史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条件不一样,其工业化道路也就有所不同,但很多国家一度都选择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理论来源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的发展主义理论。普雷维什认为,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前者对后者的霸权。他把发达国家称之为中心国家,把发展中国家称之为外围国家。他指出,经济上的不平等和中心国家的霸权集中地表现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中心国家利用其政治霸权和技术经济优势,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中心国家的国际分工体系。集中生产制成品的中心国家从国际贸易所得到的利益注定要比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大得多。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在国际分工和贸易极端不利于外围国家的情况下,拉美国家的出路何在。普雷维什指出,在于工业化,在于发展,在于把外围国家的工业水平提高到中心国家的水平。只有工业化才能纠正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防止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为此普雷维什积极提倡以替代进口为目标的工业化战略。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包括了不同领域和部门的工业化。航空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的精华,它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尖端产业。由于军事航空工业的特殊性,所以欠发达国家不可能指望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建立本国的军事航空工业。因此,笔者选择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或仿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考察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努力。在当时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笔者选取了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阿根廷与中国。两国在二战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奉行的都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阿根廷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开始了早期的工业化进程。这种出口带动的工业化模式强调由外贸出口部门向制造业扩散资金和技术。阿根廷在二战前是拉美最富裕的国家,也是工业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20年代末制造业占GDP 总值的19.5% ,以1970 年的价格计算,制造业产出为人均112 美元。 阿根廷到1929 年已经具备所有拉美国家中最大的和最成熟的工业结构(纺织业除外)。 因此,阿根廷的工业化历程在当时的拉丁美洲最具有代表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的生产力现代化在总体上进展缓慢。在193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只占34.9%,其中,现代工业只占10.8%。  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不足同期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 在现代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很小。据估算,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23%左右,1949年为28.8%。 生铁在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1943年)是180万吨,钢92.3万吨。 重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厂,其技术设备也不是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操作没有全部机械化。重工业中,大多是外国在中国的机械修理厂,以及为外国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这种状况的重工业,无力为轻工业和农业以及自身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不能成为工业独立发展的基础。

阿根廷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政府决意加快空军建设的步伐。为了实现阿根廷工业的历史性飞跃,该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箭”系列喷气战斗机便在此时诞生。在政府鼓励下,位于科尔多瓦(Córdoba)的阿根廷军用航空工厂(Fábrica Militar de Aviones,后改称 Instituto Aerotécnico,即航空科技研究院,简称 IAe)开始寻求国外帮助,以完成首架国产喷气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1946年,IAe 请到了著名飞机设计师艾米尔·德瓦蒂纳(Émile Dewoitine,曾在德国入侵法国时流亡南美)。德瓦蒂纳于5月28日到达阿根廷,随后在6月26日同该国航空部正式签约,他的设计组里也有不少阿根廷工程技术人员,如 IAe 的主管 J.I. San Martin 等。1946年8月9日,一架 1:1 大小的木制模型在 IAe 的风洞内进行了测试,同年9月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1947年8月9日,IAe.27 的首架原型机在位于科尔多瓦市的伞兵学校的机场上升空,试飞员是埃德蒙多·怀斯(Edmundo Weiss)中尉,10 分钟的处女飞行使阿根廷成为世界上第 9 个能够独立设计喷气战斗机的国家。虽然“箭”I 采用全金属构造和三轮车式起落架,但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平直翼,因此试飞时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 720 公里/小时,与 850 公里/小时的设计目标有明显差距,原型机的翼展于是被缩短了 75 厘米。1947年9月22日,怀斯驾驶“箭”I 飞抵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总统进行过飞行表演后该机又向布城的市民们展出,12月9日怀斯驾驶该机返回科尔多瓦,1948年10月8日,阿根廷官方首次公开展示 IAe.27,当天驾驶“箭”I 的是IAE 公司的试飞员路易斯·瓦罗尼(Luis Valoni)中尉。Ae.27 在测试飞行中的表现相当差劲,尤其是存在推力不足的缺陷,再加上操作和维护保养都比较复杂,阿根廷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德瓦蒂纳也无奈地返回了欧洲。后来“箭”I 只是偶而进行一些飞行活动并在1956年3月退役。
阿根廷空军仍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实现其喷气战机的发展计划。二战结束后,众多优秀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来到阿根廷,其中就有天才的飞机设计师如库尔特·谭克(Dipl. Ing. Kurt Tank)和莱因·霍顿(Reinmar Horten)等。尽管 Fw 190/Ta 152 系列战斗机已经名垂青史,谭克还是很乐意开始第二次职业生涯,他成功网罗了一大批前福克-武夫公司的技术人员。1947年,谭克的设计组在科尔多瓦成立,任务是为空军设计一种性能大幅超越“箭”I 的喷气战斗机,该方案被命名为“箭”II,这项任务对谭克来说算不上困难,因为他的设计组早在1944年末就在为德国空军开发第二代喷气战斗机了,这种被称作 Ta 183“乌鸦”(Huckebein)的新式飞机具有紧凑的结构和洗练的外形,主翼带有32度后掠角,使用亨克尔He S011A喷气发动机,该机在 7,000 米高处可以达到967公里/小时的极速。由于拥有研制Ta 183时积累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谭克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现成的资源完成设计,然后再生产出原型机进行测试飞行。谭克不知道苏联此时也在利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数据设计他们的喷气战斗机,即后来的米格-15。
与苏联表兄类似,“箭”II 也装备了罗尔斯-罗依斯“尼恩”(Nene)II 引擎,虽然“尼恩”比He S011A具有更大的功率输出,但是“尼恩”采用了离心式压气机,比采用轴心式压气机的He S011A需要更大的机身截面,“箭”II 的外形因此变得较为丰满,不过仍然算得上优雅。带有负攻角的主翼被安装在机体上部,其40度的后掠角甚至比Ta 183的还大,引擎被布置在飞机的重心处,T 形尾带有一定的后掠角,飞行员坐在加压座舱内,其水滴形的座舱盖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该机的机载武器为 4门 20 毫米航炮,与德瓦蒂纳设计的“箭”I 不同,“箭”II 采用了许多航空制造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阿根廷的航空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首架原型机 IAe.33“箭”II No.1 实际上是架无动力滑翔机,主要用途是研究机体的空气动力特性。和以往一样,库尔特·谭克亲自试飞了这架原型机,经过一系列测试飞行,谭克欣慰地发现“箭”II 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缺陷,空军于是下令制造一架装有动力系统的原型机。IAe.33“箭”II No.2 于1950年6月16日首飞,试飞员是埃德蒙多·怀斯中尉,3 天后由前福克-武夫公司的试飞员贝恩斯(Behrens)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而谭克本人则在随后几周内亲自完成了大量试飞工作。第2架原型机的性能相当出色,不过和它的表兄米格-15 一样,该机的操纵性能在其飞行包线的极限区域内会迅速恶化,而航程过短的问题直至第5架原型机出现后才有所好转。“箭”II 的3号和4号原型机也相继完工,它们在1952年加入到飞行测试的行列中。“箭”II 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任阿根廷总统的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on)前往 IAe 工厂参观时,由贝恩斯驾驶的3号“箭”II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坠毁,飞行员当场丧生。
最后一架原型机 No.5 是“箭”II的增程版,代号“箭”IIe,在加强的机翼里装有2具整体油箱,1953年席卷阿根廷的经济危机使机载武器的开发进度明显放慢,后来花费巨大的“箭” II 项目终于在外界压力下被搁置起来,最初只是暂时性的,可随着1955年庇隆政府的垮台,该项目就再无翻身之日了。设计组被解散后,技术人员纷纷前往美国等发达国家,库尔特·谭克受邀到印度工作。今天,“箭” 以及“箭”II 的5号原型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空军博物馆内公开展出。
从此,阿根廷的军用喷气式飞机完全依赖进口。由于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导弹的补充完全受制于美国、法国和以色列,阿根廷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吃了大亏。由于美国和法国宣布中立,并且暗中协助英国,阿根廷根本无法补充损失和消耗的喷气式飞机和导弹,最终导致了阿根廷的战败。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没有像样的国防军事工业,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政策,使中国不可能从西方国家购买急需的武器装备。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空军武器装备建设非常重视,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就建设空军问题写信给周恩来,提出派人去苏联学习,购置一些飞机,组成一支空军部队。当时中国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临抗美援朝作战任务,为了应付当时的国际局势,国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苏联购买了大批航空武器装备,迅速改善了人民空军的武器装备。
要建设强大的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道路。在进口苏式武器装备的同时,中国抓紧了国内军工建设和武器装备的生产。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指出:“我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要有强大的人民空军来保卫,靠买人家的飞机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由于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太薄弱,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仿制苏联的现役飞机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
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Ф(米格-17F) 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它改进自米格-15。苏联的米格-17F型于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使用苏制零件装配了13架歼-5。1956年7月13日,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至当年9月15日,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5飞机。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歼-5F飞机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军建设。
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最大平飞速度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 ,实用升限16000米。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1型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1型37毫米机炮。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尾后掠角为55°41′。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采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该发动机是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VK-1F发动机的仿制品。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后,开始组织发动机生产,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不久引进了VK-1F的专利制造权,于1956年6月由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现“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仿制成功。
从此,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装备开始实现从以进口为主转变为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性转变。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相当于世界50年代初的水平,对新中国而言,是一个惊人的飞跃。中国航空工业完全自己制造出了与飞机相配套的航空发动机、起落架、机轮、全套液压系统、舵机、弹射座椅、航空机炮、航空磁电机组等重要部件。中国先后又仿制了米格-19(歼-6)、米格-21(歼-7);把歼-7放大成双发研制出歼-8,在参考了米格-23之后,把歼-8改进成歼-8II;和以色列合作,以“狮”式战斗机为原型研制出歼-10;引进苏-27的生产线,国产化为歼-11。目前中国的军事航空工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总体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立。

历史经验与教训
阿根廷与中国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喷气式战斗机的努力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核心的技术人员都来自国外;“箭”II和歼-5的原型都是德国的Ta 183“乌鸦”;发展的动力都来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同点是:阿根廷的工业基础比中国要强,航空工厂本来就有风洞;阿根廷是研制战斗机,难度大,中国是仿制战斗机,难度小;阿根廷政局变化最终导致项目失败,中国政局稳定保障了项目的成功。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军事航空工业进口替代战略要取得成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强有力的政府和长期稳定的政局
一个强有力政府和稳定的政局是发展军事航空工业最基本的条件。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见效慢。对财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集中全国的资金、技术人员来从事先进飞机的研制或仿制。也只有一个稳定的政局才能给予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以充足的时间保障。
2、现实的外部威胁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坚持尽快建立自己的军事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切实感受到了强大的空军的重要性,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从空中骚扰大陆的现实压力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相反,当时的阿根廷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并没有中国那样的紧迫感。
3、较大的国内市场
现代的军用飞机造价昂贵,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就难以降低其单位成本。中国的领土和领空广阔,需要数千架各式军用飞机来保卫。因此,至少在相当大的数量范围内,中国不必担心生产出来的军用飞机没有地方需要。而阿根廷的国土面积大约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本国需要采购的军用飞机数量有限。如果阿根廷制造的军用飞机不能成规模出口,就会影响其单价,也就降低了性价比。
4、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制造设备
没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就无法设计出优秀的军用飞机,没有合适的制造设备就无法把设计师的蓝图变成实物。阿根廷通过邀请德国杰出的设计师库尔特·谭克研制出了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一方面获得了相关的成套制造设备,另一方面在苏联专家的细心指导下,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人员。
offic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