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说话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4:38
中国探月网说的, 印度科学家希望使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的探测任务得到延长。该探测器的原定探测时间为两年,但由于发射和入轨精度很高,任务寿命将可延长。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测控网络主任施瓦库马尔在1月3~7日举行的第96届印度科学大会上说,探测器上有约183公斤燃料,他们正在研究将其寿命再延长2年。“月船”1每28天都需进行轨道机动,以保证其始终处于1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上。每次机动时,星上发动机要消耗约3公斤燃料。该探测器的入轨精度达到了5公里。怪怪的!!!!!:D :D :D :D :D中国探月网说的, 印度科学家希望使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的探测任务得到延长。该探测器的原定探测时间为两年,但由于发射和入轨精度很高,任务寿命将可延长。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测控网络主任施瓦库马尔在1月3~7日举行的第96届印度科学大会上说,探测器上有约183公斤燃料,他们正在研究将其寿命再延长2年。“月船”1每28天都需进行轨道机动,以保证其始终处于1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上。每次机动时,星上发动机要消耗约3公斤燃料。该探测器的入轨精度达到了5公里。怪怪的!!!!!:D :D :D :D :D
不是说因为躲太阳暂时关闭了吗
但由于发射和入轨精度很高,任务寿命将可延长

者都敢说
原文如下
"Chandrayaan-I was launched with an orbital accuracy of five km making India the first country to achieve such a precise maiden mission", ISRO Chairman G Madhavan Nair said.
月船入轨精度应该不算很差吧,先前那些说偏离轨道**公里的说法不是都辟谣说是胡驺的么?
看见标题,赶紧进来听最高指示:lol
5KM好像还可以把,相当于地月距离的6万分之一
有一半仪器是人家给的,阿三先弄清楚:这些东西的寿命,再来说延迟探测器的时间也不迟。
]]
不是说已经去插旗了吗?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9-1-9 18:06 发表
该探测器的入轨精度达到了5公里。

这么大的入轨误差?   如果施瓦库马尔这么说的话,
这要按现在的中 美  俄 欧的入轨精度技术标准去衡量的话,这是失败的入轨精度.

按理说印度购买的两部德国的测控雷达不应该有 ...


现在的中 美  俄 欧的入轨精度技术标准是入地球轨道,奔月轨道距离是30多万公里,偏五公里很小了。

嫦娥的入轨精度是4万分之一,你怎么说?

月船一号的精度是可以的,与嫦娥一号相当的。
印度的发展很正常,我们更要加油了

一些人的心态真恶心
原帖由 meee 于 2009-1-10 00:29 发表
不是说已经去插旗了吗?

这是阿3的长处,它放出了一个小着陆器,但不是去插旗,是砸旗。
]]
厘米级....................你是发射卫星还是kkv反卫星啊..........
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也正是因为这次精确控制,原计划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只用1次便达到了轨控效果,为卫星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而这些燃料可以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

  轨道计算、控制参数体现着飞控精度。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时,轨道室的年轻人仅用3分钟时间就确定了卫星入轨根数,比计划时间缩短了7分钟,且轨道精度优于千分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到环月的飞行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类测量数据计算轨道120余次,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万分之三,大大优于设计要求。通过12天的飞行,到达月球时间与预期时间仅相差20秒,最终顺利实现成功绕月飞行。
]]
原帖由 ssizz 于 2009-1-10 13:11 发表

嗯,这是什么距离的4万分之一啊?


在任务飞控会上,他拿出了详实的修正方案,并得到各系统专家的认可。正是对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 ...


我理解的是指一次脉冲点火后,卫星到达预定位置后与理想值的偏差。脉冲点火提供的冲量不可能完全接近理想,随着飞行距离增加会有误差积累的。4万分之一这个数我可能记得不准,好像应该是你提到的万分之三。
其实我要提的就这句话
“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
]]
原帖由 SaturnV 于 2009-1-10 14:10 发表

热烈欢迎Nighthawk兄从新虚幻转战超大,为大家科普航天知识。


不必客气,呵呵,也欢迎大家多去新虚幻(9ifly.cn/sub)去看看!
]]
]]
]]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3:59 发表
那个报道我看过,貌似是说第一次近地点变轨后,24小时调相轨道的误差,这个轨道比较近,误差百米是不难的。但是如果说这个轨道有误差,因为将来进入奔月轨道要在它的近地点点火,会引发更大的误差,所以控制室的人们 ...

“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这才是24小时调相轨道的误差。这个精确控制的结果有二:1、最终卫星轨道误差在百米量级;2最终节省了很多燃料,延长了寿命。
这个图和实际有一点出入,当然也是表现不出来的缘故。嫦娥在接近月球时点火制动了很长时间,在速度减到一定程度后即可以认为被月球捕获进入月球轨道,只是不是12小时轨道,周期要比这个大,然后继续点火制动,远地点逐渐降低,最终达到近月点200km、远月点八千多km的12小时轨道。不是说在近地点那一瞬间被捕获的。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4:35 发表
嫦娥一号卫星轨道控制精度达万分之三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杨冰、孙彦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8日传来数据表明,嫦娥一号卫星各项设备工作正常,正在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上飞行,轨道精度与理 ...

万分之三,即千分之零点三,比千分之一为优。
别忘了,优于千分之一前面有句“目前测量到的卫星轨道数据表明”,月球引力捕获进入月球轨道时的精度用不着“目前”来表明。
原帖由 ssizz 于 2009-1-10 15:10 发表

“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这才是24小时调相轨道的误差。这个精确控制的结果有二:1、最终卫星轨道误差在百米量级;2最终节省了很多燃料,延长了寿命。


呵呵,我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第一次近地点点火进入24小时调相轨道后测出来误差2/1000,觉得不行,就微调了一下,调到百米级(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奔月的精度,节省了燃料。
原帖由 ssizz 于 2009-1-10 15:18 发表

万分之三,即千分之零点三,比千分之一为优。
别忘了,优于千分之一前面有句“目前测量到的卫星轨道数据表明”,月球引力捕获进入月球轨道时的精度用不着“目前”来表明。


哦,这个意思我没看出来。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时的精度是一下子到不了这个程度的。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5:15 发表
这个图和实际有一点出入,当然也是表现不出来的缘故。嫦娥在接近月球时点火制动了很长时间,在速度减到一定程度后即可以认为被月球捕获进入月球轨道,只是不是12小时轨道,周期要比这个大,然后继续点火制动,远地点 ...


Nighthawk兄:我觉得这里有个关键点根据官方介绍嫦娥在接近月球时点火制动和日本 美国的做法是一致的就是刹车.
转贴
孙家栋说"因此,接下来的减速过程刹车,是嫦娥一号能否成功进入的关键。对此,专家们研究出的控制方案是,嫦娥一号将在这里安排“三次刹车”,其中,第一次近月制动尤为关键。
跟绕地的变轨设计一样,近月制动同样是一个谨慎的方案。一次刹车将耗费更多的燃料,发动机承受的负荷很重,潜在风险大于多次刹车。美国和日本都是采取这种方法探月。
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的第一个轨道是椭圆形的,近月点200公里,远月点则很远,绕月周期为12个小时。
两次刹车后,轨道也逐步由周期为12小时的环月椭圆轨道,经三次调整,变为周期为127分钟的环月圆轨道,并且经过月球极地上方。"

从孙家栋的谈话,可以看出嫦娥被月球捕获入轨点是进入月球轨道的第一个轨道是椭圆形的,近月点200公里,远月点则很远,绕月周期为12个小时。也就是Nighthawk兄所说的远地点8000多公里的 轨道,其捕获点在近地点200公里左右.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5:19 发表


呵呵,我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第一次近地点点火进入24小时调相轨道后测出来误差2/1000,觉得不行,就微调了一下,调到百米级(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奔月的精度,节省了燃料。

我的意思跟你不一样,我话里的最终是到进入200公里环月轨道,这个时候误差在百米量级内。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9-1-10 15:24 发表


Nighthawk兄:我觉得这里有个关键点根据官方介绍嫦娥在接近月球时点火制动和日本 美国的做法是一致的就是刹车.
转贴
孙家栋说"因此,接下来的减速过程刹车,是嫦娥一号能否成功进入的关键。对此,专家们研究出的 ...


银灰兄说的没错,不过这脚刹车踩得可不是一下子,而是很长时间,490N发动机工作了22分钟。只不过相对于一次变到近月轨道,是分成多次了,否则要不止工作22分钟。22分钟里嫦娥仍然飞行了约两千多千米,捕获是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而不是一个点上。最终结果是大家看到的这个结果。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5:21 发表


哦,这个意思我没看出来。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时的精度是一下子到不了这个程度的。

嗯,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反正优于千分之一,也就是万分之X了。

轨道计算、控制参数体现着飞控精度。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时,轨道室的年轻人仅用3分钟时间就确定了卫星入轨根数,比计划时间缩短了7分钟,且轨道精度优于千分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到环月的飞行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类测量数据计算轨道120余次,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万分之三,大大优于设计要求。通过12天的飞行,到达月球时间与预期时间仅相差20秒,最终顺利实现成功绕月飞行。
原帖由 ssizz 于 2009-1-10 15:26 发表

我的意思跟你不一样,我话里的最终是到进入200公里环月轨道,这个时候误差在百米量级内。


SSIZZ兄,你贴的报道里讲,“在任务飞控会上,他拿出了详实的修正方案,并得到各系统专家的认可。正是对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也正是因为这次精确控制,原计划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只用1次便达到了轨控效果,为卫星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而这些燃料可以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这个百米量级看起来像是在月球捕获之前?

如果算半长轴的误差,环月轨道万分之三倒是也在百米级(嫦娥半长轴约1900千米),这一点没错的:b
原帖由 Nighthawk 于 2009-1-10 15:36 发表


SSIZZ兄,你贴的报道里讲,“在任务飞控会上,他拿出了详实的修正方案,并得到各系统专家的认可。正是对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 ...

我的意思是捕获之后啊

“我话里的最终是到进入200公里环月轨道,这个时候误差在百米量级内。"
大家把A3哥直接无视了:D 还是该多关心关心自己家的东西
原帖由 ssizz 于 2009-1-10 15:39 发表

我的意思是捕获之后啊

“我话里的最终是到进入200公里环月轨道,这个时候误差在百米量级内。"


对呀!我上面也说了,而且应该是之前(24小时轨道)和之后(环月轨道)都达到了百米量级。

总之我们的年轻人干得很漂亮:)
不是讨论A3的东东吗?怎么跑题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