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示弱”与“示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9:26:29
联合早报:中国的“示弱”与“示强”2009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刊出中国国际问题学者庞中英的文章说,最近三十年,中国似乎一直在“示弱”,尤其是最近20年 “韬光养晦”。在新的情况下,传统的“示弱”在策略上价值不大。中国需要适当地展示大国实力。归根到底,“示弱”和“示强”,不过是策略而已。在接下来的外交中,中国不应坚守世人皆知的“韬光养晦”教条,也不能锋芒毕露,而要利用“示弱”和“示强”的好处,克服“示弱”和“示强”的局限。


  文章摘录如下: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三国时曹操注解《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孙子的原话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都是所谓“计”。

  所以,“示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思想,能够造成敌人和对手的轻敌。

  弱点已经暴露无遗

  最近三十年,中国似乎一直在“示弱”,尤其是最近20年,众所周知,中国“韬光养晦”,目的是降低外界的“中国威胁”调门,以利更好地与外界做生意;避开美国的强势,显示中国无意挑战美国霸权的意图。“韬光养晦”实际上是当代版本的“示弱”。

  不过,这一当代版本的“示弱”,与《孙子兵法》原教旨的“示弱”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在文革结束时的20世纪70年代末,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不用“示”,中国经济积弱甚深。30年的发展,贫弱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在解决了旧的问题,如饥饿和赤贫的同时,新的、更大的问题产生了:发展的科学性大有问题;贫富分化显著;国内各地的发展失衡。这些问题,世人皆知。前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谢淑丽(Susan Shirk)出版了《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精准地把握了中国力量当前的困境。

  中国用不着“示弱”,世界的中国问题学者对中国实力的情况了如指掌。

  过去三十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中国绝大多数行业和分工,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一个国家的实力是强还是弱,用不着隐瞒或者夸大,外部世界通过各种与中国的联系,能够深入把握。在中国内外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专家很多,有许多是世界一流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私机构,对中国的研究,无论资源投入,还是研究成果,早已超过冷战时对苏联的研究。

  在新的情况下,传统的“示弱”,如果真的是想隐瞒实力,降低透明度,“诱敌”误判,在策略上,价值不大。

  需要展示强大

  在全球化下,中国的弱点暴露无遗,但是同时,中国确实是一个强大国家。不和别国比,30年来,中国是大大地发展了,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说,积累起“雄厚物质基础”。相对来说,从综合力量来讲,如果没有美国力量在亚洲的存在,从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占据亚洲中心地位的中国是亚洲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日本和印度,尽管有些方面比中国强(日本是经济和金融大国、印度有强大的海军),但它们的综合实力还是比不上中国。

  中国需要适当地展示大国实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况下,需要“示强”,而不是“示弱”。“示强”是必须,示强可以发挥威慑的效果。真正的世界大国,没有一个不知道威慑的重要性。美国力量也有许多大的弱点,但美国从来不忘、不放弃威慑战略。

  最近几年,中国国内不少人觉得,中国在外交上应该展示一下实力了。也就是说,不能在对外关系上表现得太过软弱,而应该“亮剑”。到网络上看看,这种声音不绝于耳。应该说,这些声音不是“浅薄的”,而是有相当的道理的。中国真正的智慧深藏在民间。毛泽东说过,人民创造历史。

  中国继续仅仅“示弱”,确实不利于有力、有效地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不断增大在国际上的利益,而且,长期以来的“示弱”,一些外部势力,即使是一些中小国家,真以为中国软弱可欺。比如,在中国市场拿到巨大好处时,得寸进尺。

  中国高度克制自己,其海军居然都没有装备航空母舰,更不用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力量投射”。这是当今几个世界大国中唯一的例外。

  目前的金融危机告诉中国,在危机和困难的情况下,国际合作是重要的,但真正能够力挽狂澜的还是自己。我们看到,有点类似20世纪30年代无力、无用的国际联盟,当前的一些国际和地区组织,从联合国到区域合作机制,在全球经济危机下,除了一些象征性声明,提不出很好的对策和建议,做不出有力的国际合作反应。

  在对付世界经济衰退,不结盟的中国更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战略。“示强”显得有所必要。

  示弱和示强需要结合

  难道中国要从“韬光养晦”转变为“亮剑”?不是这个意思。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是“折腾”,成本代价太高。胡 锦 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已经明确地要求,中国“不折腾”。但是,“不折腾”不等于不调整、不改革。恰恰相反,胡 锦 涛讲话的实质是要深化改革。

  归根到底,“示弱”和“示强”,不过是策略而已。这些策略,不能长期使用,也不能固定化,而要调整。认为“韬光养晦”是“邓小平理论”而在政治上不敢越雷池,认为“亮剑”会刺激“中国威胁”论,都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

  如果别人已经知道你的“韬光养晦”意图,“韬光养晦”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别人觉得你的“示弱”,与实际上的软弱差不多,“示弱”将可能是国家悲剧的根源。

  对中国来说,要很好地总结为什么在“韬光养晦”策略下世界发展出“中国威胁”,为什么“韬光养晦”成了不敢“示强”的障碍。

  同时,“示强”就是“毫不示弱”,是尊严的展示,是保护,是抗争,是为了威慑,要避免成为“逞强”,“外强中干”到头来,也是得不偿失。

  在接下来的外交中,中国不应坚守世人皆知的“韬光养晦”教条,也不能锋芒毕露,而要利用“示弱”和“示强”的好处,克服“示弱”和“示强”的局限。联合早报:中国的“示弱”与“示强”2009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刊出中国国际问题学者庞中英的文章说,最近三十年,中国似乎一直在“示弱”,尤其是最近20年 “韬光养晦”。在新的情况下,传统的“示弱”在策略上价值不大。中国需要适当地展示大国实力。归根到底,“示弱”和“示强”,不过是策略而已。在接下来的外交中,中国不应坚守世人皆知的“韬光养晦”教条,也不能锋芒毕露,而要利用“示弱”和“示强”的好处,克服“示弱”和“示强”的局限。


  文章摘录如下: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三国时曹操注解《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孙子的原话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都是所谓“计”。

  所以,“示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思想,能够造成敌人和对手的轻敌。

  弱点已经暴露无遗

  最近三十年,中国似乎一直在“示弱”,尤其是最近20年,众所周知,中国“韬光养晦”,目的是降低外界的“中国威胁”调门,以利更好地与外界做生意;避开美国的强势,显示中国无意挑战美国霸权的意图。“韬光养晦”实际上是当代版本的“示弱”。

  不过,这一当代版本的“示弱”,与《孙子兵法》原教旨的“示弱”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在文革结束时的20世纪70年代末,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不用“示”,中国经济积弱甚深。30年的发展,贫弱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在解决了旧的问题,如饥饿和赤贫的同时,新的、更大的问题产生了:发展的科学性大有问题;贫富分化显著;国内各地的发展失衡。这些问题,世人皆知。前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谢淑丽(Susan Shirk)出版了《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精准地把握了中国力量当前的困境。

  中国用不着“示弱”,世界的中国问题学者对中国实力的情况了如指掌。

  过去三十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中国绝大多数行业和分工,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一个国家的实力是强还是弱,用不着隐瞒或者夸大,外部世界通过各种与中国的联系,能够深入把握。在中国内外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专家很多,有许多是世界一流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私机构,对中国的研究,无论资源投入,还是研究成果,早已超过冷战时对苏联的研究。

  在新的情况下,传统的“示弱”,如果真的是想隐瞒实力,降低透明度,“诱敌”误判,在策略上,价值不大。

  需要展示强大

  在全球化下,中国的弱点暴露无遗,但是同时,中国确实是一个强大国家。不和别国比,30年来,中国是大大地发展了,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说,积累起“雄厚物质基础”。相对来说,从综合力量来讲,如果没有美国力量在亚洲的存在,从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占据亚洲中心地位的中国是亚洲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日本和印度,尽管有些方面比中国强(日本是经济和金融大国、印度有强大的海军),但它们的综合实力还是比不上中国。

  中国需要适当地展示大国实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况下,需要“示强”,而不是“示弱”。“示强”是必须,示强可以发挥威慑的效果。真正的世界大国,没有一个不知道威慑的重要性。美国力量也有许多大的弱点,但美国从来不忘、不放弃威慑战略。

  最近几年,中国国内不少人觉得,中国在外交上应该展示一下实力了。也就是说,不能在对外关系上表现得太过软弱,而应该“亮剑”。到网络上看看,这种声音不绝于耳。应该说,这些声音不是“浅薄的”,而是有相当的道理的。中国真正的智慧深藏在民间。毛泽东说过,人民创造历史。

  中国继续仅仅“示弱”,确实不利于有力、有效地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不断增大在国际上的利益,而且,长期以来的“示弱”,一些外部势力,即使是一些中小国家,真以为中国软弱可欺。比如,在中国市场拿到巨大好处时,得寸进尺。

  中国高度克制自己,其海军居然都没有装备航空母舰,更不用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力量投射”。这是当今几个世界大国中唯一的例外。

  目前的金融危机告诉中国,在危机和困难的情况下,国际合作是重要的,但真正能够力挽狂澜的还是自己。我们看到,有点类似20世纪30年代无力、无用的国际联盟,当前的一些国际和地区组织,从联合国到区域合作机制,在全球经济危机下,除了一些象征性声明,提不出很好的对策和建议,做不出有力的国际合作反应。

  在对付世界经济衰退,不结盟的中国更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战略。“示强”显得有所必要。

  示弱和示强需要结合

  难道中国要从“韬光养晦”转变为“亮剑”?不是这个意思。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是“折腾”,成本代价太高。胡 锦 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已经明确地要求,中国“不折腾”。但是,“不折腾”不等于不调整、不改革。恰恰相反,胡 锦 涛讲话的实质是要深化改革。

  归根到底,“示弱”和“示强”,不过是策略而已。这些策略,不能长期使用,也不能固定化,而要调整。认为“韬光养晦”是“邓小平理论”而在政治上不敢越雷池,认为“亮剑”会刺激“中国威胁”论,都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

  如果别人已经知道你的“韬光养晦”意图,“韬光养晦”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别人觉得你的“示弱”,与实际上的软弱差不多,“示弱”将可能是国家悲剧的根源。

  对中国来说,要很好地总结为什么在“韬光养晦”策略下世界发展出“中国威胁”,为什么“韬光养晦”成了不敢“示强”的障碍。

  同时,“示强”就是“毫不示弱”,是尊严的展示,是保护,是抗争,是为了威慑,要避免成为“逞强”,“外强中干”到头来,也是得不偿失。

  在接下来的外交中,中国不应坚守世人皆知的“韬光养晦”教条,也不能锋芒毕露,而要利用“示弱”和“示强”的好处,克服“示弱”和“示强”的局限。
美国侨报:2009年中国外交告别“韬光养晦”?2009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7日电 美国《侨报》6日刊文认为,2008年的中国外交,特别在奥运会之后,显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可以正式告别“韬光养晦”,毫不含糊地向外展示“肌肉”了?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挑战,依然是化解持续不断的“中国威胁论”压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之后的不适应和恐惧心理。展望2009年,中国要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光靠彰显大国实力不行,还须放低身段寻找一种新思维,特别是内外兼修,经营好国家形象。  


  文章摘录如下:

  从强烈谴责布什政府对台军售到冷面萨科奇、毅然推迟中欧峰会,从刘贵今特使数度出访苏丹参与达尔富尔冲突各方斡旋,到出兵亚丁湾为中国商船护航,2008年的中国外交,特别在奥运会之后,显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充满自信。

  活跃的身影背后,中国外交似乎出现了某种转向。一方面,中国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凸现国家实力;另一方面,越来越看重国际形象,愿在能力基础上成为体系当中现存秩序与规则的建设者和维持者。

  这种转向,从根源上讲是和国力大幅提升的反映。1978年之后,北京鉴于当时国力虚弱,一改之前的“革命外交”风貌,开始低调起来。彼时的中国外交,像它的具体执行人——外交官一样,显得拘谨而内敛。当时的中国不愿轻易参与外部争执,外交重心在于为经济中心保驾护航,努力赢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由于这样一种附庸地位,中国外交被磨去了鲜明的个性,没有太多引人注目之处。当然,笔者并非说中国外交因缺乏锋芒就毫无成绩,实际上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大幅改善。

  30年过去,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年均9.8%的GDP增长率使国家大踏步迈进世界前四强。为了经济腾飞,中国外交曾甘于寂寞,现在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08年,当中国从灾难和废墟中走出来、通过奥运将实力完美地展现在世界面前时,当全球陷入金融恐慌、连美国都吁求北京出手相助时,中国外交自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动力。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可以正式告别“韬光养晦”,像俄罗斯那样毫不含糊地向外展示“肌肉”了?有种观点认为:既然中国强大了,北京握有越来越多的筹码和资本,就应勇敢地捍卫利益、改造秩序甚至挑战霸权;当布什对台售武,北京就应抛售美元国债;当萨科齐会见达赖,中国民众就不应止于高层反应,而应全面制抵法国商品。

  显然,这种简单直白的对抗思维,不仅荒唐而且危险——将大国间的生死博弈看作常态,丝毫没看到合作的必要性;将国家核心利益与边缘利益混为一谈,无限制追求中国的相对收益,完全扭曲外交的本来面目和根本任务。

  笔者以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挑战,依然是化解持续不断的“中国威胁论”压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之后的不适应和恐惧心理。十几年来,中国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对中国观感的微妙变化就是典型例证。

  回顾2008年,尽管世界透过奥运会重新认识了中国,但中西之间也围绕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非根本利益出现了罕见的、剧烈的正面冲突。展望2009年,中国的外部环境仍不容乐观,由于对这个东方大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外部长期存在的一种歪曲、制抵思潮还有可能发酵。中国要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光靠彰显大国实力不行,还须放低身段寻找一种新思维,特别是内外兼修,经营好国家形象。

  参与达尔富尔斡旋并派出维和部队,也许是北京近些年在外交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尽管是以相当平和且极不情愿的方式,但还是反映出北京开始重视形象,有选择地对外部要求做出回应。这一点还可从中国政府在奥运后的表现看出来。出兵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也体现了“走出去”思维。从长远角度看,如何维持自我意愿与外部压力之间的平衡,也是一项重大挑战。(李因才)
记住邓公当年一句话,不扛旗、不出头,鸵鸟一百年,现在才三十年,早着呢:D
红旗给别人扛
桃子要我们摘
楼上说的事也重要,那是只用最多几十万人去考虑、几千人去研究的事。

对十三亿国民来说,这太复杂了!十三亿人只要收入高,生活稳定,住房、教育、养老和生病有保障,社会稳定足矣。

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