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谈史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前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20:53
  超大的历史区已经渐渐的展开来了,从当初的门庭冷落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的一批固定的会员,会员们参与讨论,浏览量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小二感觉咱们的历史区始终缺乏一些东西,一些史学研究中的基本素质,或者说:一些前提。

  小二并非历史科班出身,仅仅是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在史学研究特别是史学方法论上丝毫不敢有所造次,但是一些起码的基本素质小二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说一下的,具体的就简单的记下几点:

  ========================

  一;历史仅仅如此么?

  超大的确有提倡“就事论事”,但是我们的就事论事是针对人而言--就问题论问题,不要牵扯到辩论者的家属、人品及其他,而不是让讨论的范围仅仅局限在问题之内。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东西,今天翻看《历史学家茶座》这本杂志,有学者提出中国的近现代史划分存在问题,中国的近现代史被严格的同世界史割裂开来,很多史学研究者不能够将两者的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研究。而实际上,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在某种程度上不妨称做“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世界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外,除了中外的联系,历史本身的面孔也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可以谈政治史,而政治史又同经济史息息相关,经济史的种种变化又会通过社会风俗史表现出来,而社会风俗史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史的缩影。

  小二在这里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早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是不是眼界狭窄了一些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换个角度、多开拓一下思维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知识的局限呢?

  二;意识形态在历史中居于怎么样的地位?

  1948年刘少奇同志秘密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对刘说“胜利者是不能受到审判的”,这句话除去政治含义之外,也代表着一种史学观点--即所谓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然而至少在人类目前的知识和科技水平之内,流逝的时间不能有任何改变,至少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不可能被人抹杀。那么,意识形态的角度,在史学研究中应当居于一种什么地位呢?

  其实很多会员都能了解史学研究不应当预设前提这样的说法,但是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资深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很难不掉进“意识形态前提”这个窠臼。因为我们从出生就沉浸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感染之中,而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是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在种种矛盾冲突中我们很自然、很本能的去维护我们的意识形态认同。然而,必须要明确一点:意识形态本身也仅仅是历史的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意识形态的演化史本身也是历史一个重要的门类,横跨政治史、社会文化史两个大的层面。

  意识形态非常重要,但是它不应当成为历史研究的前提,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一点上无论台海、中外、古今,都是在不断寻求突破的领域。作为一个爱好者的论坛,我们自然不敢奢望在这个大问题上有什么突破,但是小二觉得,至少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维护这种意识,尽可能的将这个前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百度,是个什么东西?

  早年的《新周刊》有一期专题,题曰“知道分子”,其中这些知道分子的神兵利器之一,就是“百度大神”,没事去百度面前磕磕头,各种资源水到渠成。

  但是百度是万能的么?维基百科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那就是网络媒体可以被作为一种可新来的依据来源而接受。但是全世界的网络资源何止千万?维基不过沧海一粟。而且网络这个媒介,至少到目前为止,学术气氛和功用都非常淡,大多数的资源和信息都是以“眼球”为前提,而比较专业的和学术性的资源反而难觅踪迹,举个简单的例子:“那可儿制度”,百度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少之又少。在学术讨论,特别是历史研究方面,回归传统媒体是极其必要的,因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品质“言之有据”--因为传统媒体作为一个被社会监督的部分,必须要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这恰恰是历史研究另一个重要品质“大胆假设”的前提之所在,否则,种种假设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呼吁大家,多读一些书,少百度一些,网络给我们信息的同时,也是很容易让我们浮躁的原因--当知识来的太过容易,就不再那么珍贵了。

  ========================

  上面三点,粗略、大体的说一下,颇有班门弄斧之嫌,超大向来藏龙卧虎,据小二所知,历史区是有着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的,希望这些专业人士和广大会员朋友们多多指正!超大的历史区已经渐渐的展开来了,从当初的门庭冷落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的一批固定的会员,会员们参与讨论,浏览量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小二感觉咱们的历史区始终缺乏一些东西,一些史学研究中的基本素质,或者说:一些前提。

  小二并非历史科班出身,仅仅是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在史学研究特别是史学方法论上丝毫不敢有所造次,但是一些起码的基本素质小二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说一下的,具体的就简单的记下几点:

  ========================

  一;历史仅仅如此么?

  超大的确有提倡“就事论事”,但是我们的就事论事是针对人而言--就问题论问题,不要牵扯到辩论者的家属、人品及其他,而不是让讨论的范围仅仅局限在问题之内。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东西,今天翻看《历史学家茶座》这本杂志,有学者提出中国的近现代史划分存在问题,中国的近现代史被严格的同世界史割裂开来,很多史学研究者不能够将两者的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研究。而实际上,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在某种程度上不妨称做“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世界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外,除了中外的联系,历史本身的面孔也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可以谈政治史,而政治史又同经济史息息相关,经济史的种种变化又会通过社会风俗史表现出来,而社会风俗史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史的缩影。

  小二在这里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早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是不是眼界狭窄了一些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换个角度、多开拓一下思维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知识的局限呢?

  二;意识形态在历史中居于怎么样的地位?

  1948年刘少奇同志秘密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对刘说“胜利者是不能受到审判的”,这句话除去政治含义之外,也代表着一种史学观点--即所谓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然而至少在人类目前的知识和科技水平之内,流逝的时间不能有任何改变,至少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不可能被人抹杀。那么,意识形态的角度,在史学研究中应当居于一种什么地位呢?

  其实很多会员都能了解史学研究不应当预设前提这样的说法,但是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资深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很难不掉进“意识形态前提”这个窠臼。因为我们从出生就沉浸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感染之中,而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是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在种种矛盾冲突中我们很自然、很本能的去维护我们的意识形态认同。然而,必须要明确一点:意识形态本身也仅仅是历史的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意识形态的演化史本身也是历史一个重要的门类,横跨政治史、社会文化史两个大的层面。

  意识形态非常重要,但是它不应当成为历史研究的前提,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一点上无论台海、中外、古今,都是在不断寻求突破的领域。作为一个爱好者的论坛,我们自然不敢奢望在这个大问题上有什么突破,但是小二觉得,至少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维护这种意识,尽可能的将这个前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百度,是个什么东西?

  早年的《新周刊》有一期专题,题曰“知道分子”,其中这些知道分子的神兵利器之一,就是“百度大神”,没事去百度面前磕磕头,各种资源水到渠成。

  但是百度是万能的么?维基百科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那就是网络媒体可以被作为一种可新来的依据来源而接受。但是全世界的网络资源何止千万?维基不过沧海一粟。而且网络这个媒介,至少到目前为止,学术气氛和功用都非常淡,大多数的资源和信息都是以“眼球”为前提,而比较专业的和学术性的资源反而难觅踪迹,举个简单的例子:“那可儿制度”,百度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少之又少。在学术讨论,特别是历史研究方面,回归传统媒体是极其必要的,因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品质“言之有据”--因为传统媒体作为一个被社会监督的部分,必须要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这恰恰是历史研究另一个重要品质“大胆假设”的前提之所在,否则,种种假设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呼吁大家,多读一些书,少百度一些,网络给我们信息的同时,也是很容易让我们浮躁的原因--当知识来的太过容易,就不再那么珍贵了。

  ========================

  上面三点,粗略、大体的说一下,颇有班门弄斧之嫌,超大向来藏龙卧虎,据小二所知,历史区是有着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的,希望这些专业人士和广大会员朋友们多多指正!
想把知识珍贵化就别普及教育,像商代一样只有权贵、巫师才知道文字。;P ;P
就这种帖子也加高亮?:D 太水了吧
关于你的第一点,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大师兰克曾说过一句话“据实直书”,当然他的观点现在看有很大缺陷,所以20世纪的新史学对他有很大批判。但是“据实直书”确是最基本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至今中学教材还在毒害像楼主这样的人。
中国的近现代史被严格的同世界史割裂开来——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的说法!西方的中国学的主要学说,冲击——反映说,传统现代说、帝国主义说,以及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从来都没把中国同世界史割裂开来!中国国内对近现代史研究主要是两种范式:革命范式(早就臭了),和现代化范式(最典型的是罗荣渠)也都把中国防到世界历史进程中去。
近代尤其是1840-1949年间,外界因素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后,所以费正清才提出了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D
楼主看了中学课本就以为中国的近现代史被严格的同世界史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
中国近现代史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
中国 丛报+申报+东方杂志,这些东西就是例子,看看他们就等于看了中国近代史:D


把意识形态当成为历史研究的前提,是胡绳等人,现在名声早就臭了,胡绳那本从Y骗战争到五四运动,现在当擦屁股纸都没人看:D 茅海建,罗志田、李时岳、杨奎松、沈志华现在那个把把意识形态当成为历史研究前提了????:D

最后,百度上的东西,如百度百科上的观点很多都是20、30年前的,危机百科上的要比百度好点,但是也不行!因为史学就是史料学,严肃的历史学要以史料为依据。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学对引注的求是最严格的。
这也是为什么沈志华被老左们人身攻击的原因(因为他用档案的研究成果,等于把老左编的书直接扔到厕所里,老左驳不了档案,只好人身攻击):D
你比搂主还不靠谱!中学历史书以及分开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为了教学的,就像为什么要把为电子和电子学分的那么老开的两本书呢?

沈志华的所谓档案嘿嘿!是否真正意义的公开?谁都可以查阅么?网上能查阅么?能保证真实么?即便都可以,但是他的理解没有他个人的站位的问题么?

至于说什么革命范式臭了,更不知所云!研究红楼梦的还有专门研究其中菜谱的呐,只是角度的不同而已,以香臭论之说明你根本就没有达到据实直书这一境界!
超大历史区的主要特点是右派当版主
原帖由 xcxy 于 2009-1-4 12:03 发表
你比搂主还不靠谱!中学历史书以及分开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为了教学的,就像为什么要把为电子和电子学分的那么老开的两本书呢?

沈志华的所谓档案嘿嘿!是否真正意义的公开?谁都可以查阅么?网上能查阅么?能保证 ...


沈志华的所谓档案嘿嘿!能保证真实么?
————送你两个字!无知
原帖由 qidaxue 于 2009-1-5 16:59 发表


沈志华的所谓档案嘿嘿!能保证真实么?
————送你两个字!无知

对档案真实性的质疑有什么问题吗?
对档案史料真实性问题的我见(http://weilaiwansui.blog.hexun.com/240057_d.html)
关于档案的真实性鉴定(http://www.danganj.net/bbs/viewthread.php?tid=7191)
我只知道这里给史料会给人鄙视。。。
另外,这里的言之有据???某贵宾都不讲这个,您要求太高了吧
原帖由 深蓝象棋 于 2009-1-4 17:24 发表
超大历史区的主要特点是右派当版主

如果俺是版主,甭管左右,统统封了。
哪个有了这派那派都注定是菜市场。
坐台的自娱自乐时,别也拿历史当婊子就是了
人家很NX,谈A问题保管问你无数B方面的问题然后胜利把问题转进到B上,最后再回自己的小窝里对同党意淫说:我今天又把XX给平了。;P 生活多美好啊
原帖由 qidaxue 于 2009-1-5 16:59 发表


沈志华的所谓档案嘿嘿!能保证真实么?
————送你两个字!无知



断章取义的利害嘛!你不看我后面还说了什么话?;P
  看到我的主题的回帖,唯一的感觉就是我很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