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师嘉善血战日军:一战后湘西凤凰城皆白幡[转引自中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3:04:08
部队沿革简介
   
    淞沪会战参战之第128师,前身系湖南第一警备军,1930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为新编陆军第34师;1937年七七全面抗战后,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28师。
   
    编制
   
    二旅四团制,炮、工兵各一营,特务、骑兵、辎重各一连。全师共计约5800余人(未满员)。
   
    装备
   
    具体不详,据说该师装备不佳,士兵使用汉阳老套筒者居多。该师可能排有捷克式轻机3挺,营有重机连一个,装备30节水冷重机6挺。炮营只有81迫击炮12门;无战防平射及高炮。特务连主要负责师部警卫,战时兼任督战,装备以仿德国毛瑟十响快慢机为主。骑兵连实力较弱,很少直接参与作战,可能参与部分辎重运载。辎重连无机动车辆;全师马匹数不详。
   
    主要官佐
   
    师长:顾家齐 副师长:戴季韬 参谋长:杨石松
   
    第1旅(后第382旅)旅长:谭文烈
   
    1团(后第763团)团长:舒安卿
   
    2团(后第764团)团长: 沈荃(沈从文二弟)
   
    第2旅(后第384旅)旅长:刘文华
   
    3团(后第767团)团长:陈范
   
    4团(后第768团)团长:刘耀卿
   
    一、参战前嘉善态势
   
    11月5日,日军第10军(柳川平助,专为上海战役编成)以第6、18、114等师于凌晨借雾气,以舰炮掩护,在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登陆。日军登陆后迅速分三路推进;第18师从金山疾趋嘉善,意图截断沪杭铁路和苏嘉铁路,封堵上海地区国军退路,并图进南京;日军114师也进击嘉善,以谋从浙江迂回。
   
    11月6日 嘉善遭日机数次轰炸,平民死伤枕藉。7日,我陆军预备11师奉命固守嘉善门户枫泾镇。8日下午,日军2000余人,由金山经新埭镇进犯枫泾。5时左右,日军前卫在枫泾东南约1公里的北旺泾与预备11师之警戒连遭遇并激战。警戒连凭借匆促构筑的临时工事仓促应战,击毙日军30余名,但终因三面受敌,援未至而全连战死。
   
    11月8、9两日,敌机对魏塘镇狂轰滥炸,东起王家弄,西至费家桥,投弹数百枚。炸毁民房600余间,炸死炸伤居民数十人,整个魏塘镇陷于一片火海。
   
    11月9日,原先守备新埭方面的陆军79师237旅阻敌不支,阵地被敌突破;国军大部已转移至新埭镇一线,只留下41团(张团)残部在枫泾等待接防。
   
    第10集团军由嘉定急调109师增援。109师原在沧州东西花园防守战中已遭受重大损失,未能及时补充,此次参战兵力,仅有3个团;还由于敌轰炸扫射,车行受阻,只能分3批到达。9日凌晨3时30分,师长赵毅率领654团(黎萌棠团)先到嘉善,立即奉令去枫泾接防。上午6时左右,跑步前进的黎团官兵,刚刚抵达枫泾北端,就与步骑联合的数百敌人遭遇;张团余部也协同作战。激战至下午5时左右,黎团第三营正面受数百名敌人猛攻,左侧背又受三四百敌骑兵之压迫;右翼之第二营,也在枫泾镇以西、铁路以南地区与数百敌人激战。入夜,形势更加严峻。团长黎萌棠中弹负伤,团付王达之代理指挥战斗。敌人企图包围两翼,黎团朝西南方向且战且退,敌军紧紧尾追,遂在左沿枫泾镇铁路、右至陈登桥(今名仁登桥、许家浜)侧面一带拉锯激战,但国军逐渐不支溃退。
原配置张泾汇一线的教导总队第二团第一营(邹营),因未取得联络,没能前来增援。张团已所剩无几,并入由王达之指挥的黎团陷入孤军苦斗。嘉善危在旦夕。
   

    淞沪会战中坚守阵地的中国军队

    二、“竿军”血战守嘉善
   
    1937年8月中旬(?)128师奉令北上,全师集中后徒步行军至常德,转铁运至武昌,转船运至江阴(?)再转车运至宁波;负责沪杭铁路警备。9月中旬以后,师部驻宁波,全师分驻象山、镇海、奉化一线,属右翼作战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指挥。直至11月,128师防区无战事。
   
    11月8日凌晨1时30分,128师奉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命令,开赴嘉善阻止西进之敌;并要求坚守嘉善4天。
   
    9日夜间,顾家齐率师部和382旅登车开往嘉善。
   
    10日凌晨4时,顾部抵达嘉善。师部驻北汽车站。拂晓,382旅764团即刻进入枫泾镇一线阵地。
   
    由于作战环境泥泞,士兵全部换上草鞋,此举在以后的血战中被证实甚为明智。在泥泞中白刃肉搏,日兵军靴笨重陷滑,面对这些自幼便在偏远山区的烂泥田坝中摸爬滚打的湘西“蛮子”,纵使再有自诩神勇的武士道遗风,终究下盘不稳,也只能以挨刀的惨烈结果,成为战友脖子上的附加骨灰盒负担,也替大和的“靖国”神社徒添一些灵牌。(在淞沪会战中,时有日兵将战死的中国士兵脚下的草鞋扒下,套在军靴上避免打滑。)
   
    上午7时,遵照原先驻防的109师师长赵毅意见,764团驻防左至何家浜、盈字圩、跨公路、铁路,经施家浜至西油车浜,凭河固守第一线国防工事右段。上午10时,赵师黎团(时由副团长王达之代理)在左沿枫泾镇铁路、右至陈登桥(今名仁登桥、许家浜)侧面一带与敌苦战,王代团长负伤,营长刘仙坡阵亡,官兵大部伤亡,顾家齐令764(沈团)派兵团援助,但前进方向2公里开阔地被敌机及炮火封锁,无法有效上前支援。
   
    11时,黎团残部不支,撤向沈团防线,沈团让黎团越自己阵地撤过之同时,迅速向敌追兵发起攻击,很快将其击退。下午3时,日军再度以火炮飞机猛烈轰炸,据说仅敌机投弹就达九百余枚;此后敌步骑联合发动冲锋,主攻矛头指向沈团左翼张靖华营。 14日,原定该师坚守4日任务到期,但未接到集团军的后撤命令,全师官兵仍坚守阵地。敌将嘉善铁路沿线大小桥梁几乎全部炸毁,力图截断我军后路。除了正面以步兵联队主力全力压迫之外,还以另一联队兵力从西塘镇东侧的南祥符荡偷渡,沿善西公路和长生塘向南迂回128师阵地后侧,进攻力度超过以往。128师腹背受敌,苦战竟日。
   
    15日凌晨, 顾家齐决定放弃里泽乡南桥第一线,退守嘉善火车站二线,并令767团西移扼守嘉善西城门外67号铁桥,以保证全师后路。晨6时敌再度猛攻,我军官兵死守火车站阵地,并不时发动反击。血战终日,敌我往返相持。该师763团少校团附糜大昌阵亡,764团团长沈荃、营长张建均负伤,各团所属连、排官佐伤亡数十人。下午3时,敌将攻击重点压在右翼382旅方面,旅长谭文烈亲自参战,但因敌军兵力火力绝对优势,382旅阵地逐渐被敌分割。顾家齐急令767团派一营兵力援助,自己亦亲率师部特务连、工兵连以及其他非战斗官佐杂兵参加战斗。战斗中顾氏身先士卒,带头前进。鏖战战至夜,终将顽敌击退,恢复阵地。 当日大本营颁布嘉奖令,并奖金4万元奖励128师全体官兵。
   
    16日清晨敌再度猛烈进攻。128师将士抱着“弹尽卒尽”的必死决心,与敌浴血拼搏。血战数小时后,763团团长舒安卿负伤;副团长杨正银、营长罗安业、764团副团长杨飞腾等阵亡,全师连排级官佐大部伤亡。顾家齐电话报告集团军司令刘建绪后,再次率领直属连队以及767团第1、2两营共约500余人支持一线,于汽车站附近向敌发起佯攻,掩护一线官兵撤至有利阵地。激战后敌发现我军撤退意图,便重新集中兵力强攻车站以西的67号铁路桥,企图截断我军退路。67号桥此时虽然仍在我军控制之下,但被敌机严重炸损,我军若是通过,需作必要抢修。顾令恰时归还建制的767团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掩护其他部队抢修铁桥。在桥头的血战中,767团顽强死守,毙敌甚多。至天黑,日军疲惫不堪,更顾忌夜战,才停止强攻。
   
    128师利用黑夜,全部所剩官兵顺利通过67号桥,随后将桥炸毁,连夜撤往临平。
   
    嘉善一战,128师共计伤亡官兵2653人。
   
    此战之后,128师官兵的家乡,湘西凤凰城内城外,几乎户户都有父兄为国捐躯,家家门前悬挂伤悼白幡,哀祭阵亡子弟忠魂
   
   
    128师以凤凰苗族子弟居多,士兵骁勇于近战,惯以贴身肉搏砍杀敌兵。沈团屏息静气,待敌近在咫尺才突然猛烈反击,从而在战斗中削弱了日军炮火和航空兵的威力。该团右翼之陈绍武营跃出掩体,以近战紧逼敌军左侧翼;左翼张营则凭借原有国防工事坚守。战斗酷烈,敌我多次往返冲杀,双方伤亡均为惨重。苦战至下午6时,日军终于不支,逐渐撤退。
   
    当日战斗中沈团以张营伤亡最重, 全营仅剩1名营副和1名连长以及士兵二十余名尚能继续作战。
   
    11日后继敌主力源源抵达,先以重炮和航空火力掩护,随后约两个联队的步兵向枫泾镇阵地猛攻,激战后128师前沿阵地失守。师主力便在嘉善里泽乡南桥一带铁路和公路两侧继续阻击作战。激战至傍晚,国军仍以血肉之躯杀退日军多次冲锋;但当日全师官兵亦伤亡600余人。夜间,师长顾家齐考虑自己装备窳劣,不利死战,便令属部将主阵地前移五六百米,连夜构筑掩护工事并隐蔽。
   
    12日 拂晓,日军再度进攻,先以飞机十余架次对128师11日的主阵地猛烈轰炸扫射,步兵再以多行横队冲锋。敌步兵冲至我新设置的左右梯次阵地前,突然被我军火力交叉猛烈侧射,死伤枕藉。我军士兵随即紧咬敌步兵近战厮杀,再次击退日军进攻。
   
    13日子夜,128师连夜再度改变阵地,在12日阵地之后方和两侧构筑新工事,并在原阵地以稻草人迷惑敌人。晨晓敌步兵进攻之前仍然对我原阵地施行密集炮火猛烈轰击,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南桥村随即一片焦土。当敌步兵冲锋抵近时,128师士兵从正面两侧新阵地突然跃出与敌厮杀。战场上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敌我伤亡均重,日军再度不支,仓皇撤退。
   
    在几天的血战中,湘西士兵承袭古朴“竿军”作风,不时夜间袭扰敌人;据说在黑夜里,苗族敢死队每人一把家乡马刀(柄约两掌宽长,刃比一般马刀稍短,但刃口宽约三寸),在深秋的寒夜中赤膊为记;夜袭敌营时,凡遇著衣者一律挥刀砍杀。
    [转引自中华网军事史林.]部队沿革简介
   
    淞沪会战参战之第128师,前身系湖南第一警备军,1930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为新编陆军第34师;1937年七七全面抗战后,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28师。
   
    编制
   
    二旅四团制,炮、工兵各一营,特务、骑兵、辎重各一连。全师共计约5800余人(未满员)。
   
    装备
   
    具体不详,据说该师装备不佳,士兵使用汉阳老套筒者居多。该师可能排有捷克式轻机3挺,营有重机连一个,装备30节水冷重机6挺。炮营只有81迫击炮12门;无战防平射及高炮。特务连主要负责师部警卫,战时兼任督战,装备以仿德国毛瑟十响快慢机为主。骑兵连实力较弱,很少直接参与作战,可能参与部分辎重运载。辎重连无机动车辆;全师马匹数不详。
   
    主要官佐
   
    师长:顾家齐 副师长:戴季韬 参谋长:杨石松
   
    第1旅(后第382旅)旅长:谭文烈
   
    1团(后第763团)团长:舒安卿
   
    2团(后第764团)团长: 沈荃(沈从文二弟)
   
    第2旅(后第384旅)旅长:刘文华
   
    3团(后第767团)团长:陈范
   
    4团(后第768团)团长:刘耀卿
   
    一、参战前嘉善态势
   
    11月5日,日军第10军(柳川平助,专为上海战役编成)以第6、18、114等师于凌晨借雾气,以舰炮掩护,在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登陆。日军登陆后迅速分三路推进;第18师从金山疾趋嘉善,意图截断沪杭铁路和苏嘉铁路,封堵上海地区国军退路,并图进南京;日军114师也进击嘉善,以谋从浙江迂回。
   
    11月6日 嘉善遭日机数次轰炸,平民死伤枕藉。7日,我陆军预备11师奉命固守嘉善门户枫泾镇。8日下午,日军2000余人,由金山经新埭镇进犯枫泾。5时左右,日军前卫在枫泾东南约1公里的北旺泾与预备11师之警戒连遭遇并激战。警戒连凭借匆促构筑的临时工事仓促应战,击毙日军30余名,但终因三面受敌,援未至而全连战死。
   
    11月8、9两日,敌机对魏塘镇狂轰滥炸,东起王家弄,西至费家桥,投弹数百枚。炸毁民房600余间,炸死炸伤居民数十人,整个魏塘镇陷于一片火海。
   
    11月9日,原先守备新埭方面的陆军79师237旅阻敌不支,阵地被敌突破;国军大部已转移至新埭镇一线,只留下41团(张团)残部在枫泾等待接防。
   
    第10集团军由嘉定急调109师增援。109师原在沧州东西花园防守战中已遭受重大损失,未能及时补充,此次参战兵力,仅有3个团;还由于敌轰炸扫射,车行受阻,只能分3批到达。9日凌晨3时30分,师长赵毅率领654团(黎萌棠团)先到嘉善,立即奉令去枫泾接防。上午6时左右,跑步前进的黎团官兵,刚刚抵达枫泾北端,就与步骑联合的数百敌人遭遇;张团余部也协同作战。激战至下午5时左右,黎团第三营正面受数百名敌人猛攻,左侧背又受三四百敌骑兵之压迫;右翼之第二营,也在枫泾镇以西、铁路以南地区与数百敌人激战。入夜,形势更加严峻。团长黎萌棠中弹负伤,团付王达之代理指挥战斗。敌人企图包围两翼,黎团朝西南方向且战且退,敌军紧紧尾追,遂在左沿枫泾镇铁路、右至陈登桥(今名仁登桥、许家浜)侧面一带拉锯激战,但国军逐渐不支溃退。
原配置张泾汇一线的教导总队第二团第一营(邹营),因未取得联络,没能前来增援。张团已所剩无几,并入由王达之指挥的黎团陷入孤军苦斗。嘉善危在旦夕。
   

    淞沪会战中坚守阵地的中国军队

    二、“竿军”血战守嘉善
   
    1937年8月中旬(?)128师奉令北上,全师集中后徒步行军至常德,转铁运至武昌,转船运至江阴(?)再转车运至宁波;负责沪杭铁路警备。9月中旬以后,师部驻宁波,全师分驻象山、镇海、奉化一线,属右翼作战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指挥。直至11月,128师防区无战事。
   
    11月8日凌晨1时30分,128师奉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命令,开赴嘉善阻止西进之敌;并要求坚守嘉善4天。
   
    9日夜间,顾家齐率师部和382旅登车开往嘉善。
   
    10日凌晨4时,顾部抵达嘉善。师部驻北汽车站。拂晓,382旅764团即刻进入枫泾镇一线阵地。
   
    由于作战环境泥泞,士兵全部换上草鞋,此举在以后的血战中被证实甚为明智。在泥泞中白刃肉搏,日兵军靴笨重陷滑,面对这些自幼便在偏远山区的烂泥田坝中摸爬滚打的湘西“蛮子”,纵使再有自诩神勇的武士道遗风,终究下盘不稳,也只能以挨刀的惨烈结果,成为战友脖子上的附加骨灰盒负担,也替大和的“靖国”神社徒添一些灵牌。(在淞沪会战中,时有日兵将战死的中国士兵脚下的草鞋扒下,套在军靴上避免打滑。)
   
    上午7时,遵照原先驻防的109师师长赵毅意见,764团驻防左至何家浜、盈字圩、跨公路、铁路,经施家浜至西油车浜,凭河固守第一线国防工事右段。上午10时,赵师黎团(时由副团长王达之代理)在左沿枫泾镇铁路、右至陈登桥(今名仁登桥、许家浜)侧面一带与敌苦战,王代团长负伤,营长刘仙坡阵亡,官兵大部伤亡,顾家齐令764(沈团)派兵团援助,但前进方向2公里开阔地被敌机及炮火封锁,无法有效上前支援。
   
    11时,黎团残部不支,撤向沈团防线,沈团让黎团越自己阵地撤过之同时,迅速向敌追兵发起攻击,很快将其击退。下午3时,日军再度以火炮飞机猛烈轰炸,据说仅敌机投弹就达九百余枚;此后敌步骑联合发动冲锋,主攻矛头指向沈团左翼张靖华营。 14日,原定该师坚守4日任务到期,但未接到集团军的后撤命令,全师官兵仍坚守阵地。敌将嘉善铁路沿线大小桥梁几乎全部炸毁,力图截断我军后路。除了正面以步兵联队主力全力压迫之外,还以另一联队兵力从西塘镇东侧的南祥符荡偷渡,沿善西公路和长生塘向南迂回128师阵地后侧,进攻力度超过以往。128师腹背受敌,苦战竟日。
   
    15日凌晨, 顾家齐决定放弃里泽乡南桥第一线,退守嘉善火车站二线,并令767团西移扼守嘉善西城门外67号铁桥,以保证全师后路。晨6时敌再度猛攻,我军官兵死守火车站阵地,并不时发动反击。血战终日,敌我往返相持。该师763团少校团附糜大昌阵亡,764团团长沈荃、营长张建均负伤,各团所属连、排官佐伤亡数十人。下午3时,敌将攻击重点压在右翼382旅方面,旅长谭文烈亲自参战,但因敌军兵力火力绝对优势,382旅阵地逐渐被敌分割。顾家齐急令767团派一营兵力援助,自己亦亲率师部特务连、工兵连以及其他非战斗官佐杂兵参加战斗。战斗中顾氏身先士卒,带头前进。鏖战战至夜,终将顽敌击退,恢复阵地。 当日大本营颁布嘉奖令,并奖金4万元奖励128师全体官兵。
   
    16日清晨敌再度猛烈进攻。128师将士抱着“弹尽卒尽”的必死决心,与敌浴血拼搏。血战数小时后,763团团长舒安卿负伤;副团长杨正银、营长罗安业、764团副团长杨飞腾等阵亡,全师连排级官佐大部伤亡。顾家齐电话报告集团军司令刘建绪后,再次率领直属连队以及767团第1、2两营共约500余人支持一线,于汽车站附近向敌发起佯攻,掩护一线官兵撤至有利阵地。激战后敌发现我军撤退意图,便重新集中兵力强攻车站以西的67号铁路桥,企图截断我军退路。67号桥此时虽然仍在我军控制之下,但被敌机严重炸损,我军若是通过,需作必要抢修。顾令恰时归还建制的767团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掩护其他部队抢修铁桥。在桥头的血战中,767团顽强死守,毙敌甚多。至天黑,日军疲惫不堪,更顾忌夜战,才停止强攻。
   
    128师利用黑夜,全部所剩官兵顺利通过67号桥,随后将桥炸毁,连夜撤往临平。
   
    嘉善一战,128师共计伤亡官兵2653人。
   
    此战之后,128师官兵的家乡,湘西凤凰城内城外,几乎户户都有父兄为国捐躯,家家门前悬挂伤悼白幡,哀祭阵亡子弟忠魂
   
   
    128师以凤凰苗族子弟居多,士兵骁勇于近战,惯以贴身肉搏砍杀敌兵。沈团屏息静气,待敌近在咫尺才突然猛烈反击,从而在战斗中削弱了日军炮火和航空兵的威力。该团右翼之陈绍武营跃出掩体,以近战紧逼敌军左侧翼;左翼张营则凭借原有国防工事坚守。战斗酷烈,敌我多次往返冲杀,双方伤亡均为惨重。苦战至下午6时,日军终于不支,逐渐撤退。
   
    当日战斗中沈团以张营伤亡最重, 全营仅剩1名营副和1名连长以及士兵二十余名尚能继续作战。
   
    11日后继敌主力源源抵达,先以重炮和航空火力掩护,随后约两个联队的步兵向枫泾镇阵地猛攻,激战后128师前沿阵地失守。师主力便在嘉善里泽乡南桥一带铁路和公路两侧继续阻击作战。激战至傍晚,国军仍以血肉之躯杀退日军多次冲锋;但当日全师官兵亦伤亡600余人。夜间,师长顾家齐考虑自己装备窳劣,不利死战,便令属部将主阵地前移五六百米,连夜构筑掩护工事并隐蔽。
   
    12日 拂晓,日军再度进攻,先以飞机十余架次对128师11日的主阵地猛烈轰炸扫射,步兵再以多行横队冲锋。敌步兵冲至我新设置的左右梯次阵地前,突然被我军火力交叉猛烈侧射,死伤枕藉。我军士兵随即紧咬敌步兵近战厮杀,再次击退日军进攻。
   
    13日子夜,128师连夜再度改变阵地,在12日阵地之后方和两侧构筑新工事,并在原阵地以稻草人迷惑敌人。晨晓敌步兵进攻之前仍然对我原阵地施行密集炮火猛烈轰击,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南桥村随即一片焦土。当敌步兵冲锋抵近时,128师士兵从正面两侧新阵地突然跃出与敌厮杀。战场上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敌我伤亡均重,日军再度不支,仓皇撤退。
   
    在几天的血战中,湘西士兵承袭古朴“竿军”作风,不时夜间袭扰敌人;据说在黑夜里,苗族敢死队每人一把家乡马刀(柄约两掌宽长,刃比一般马刀稍短,但刃口宽约三寸),在深秋的寒夜中赤膊为记;夜袭敌营时,凡遇著衣者一律挥刀砍杀。
    [转引自中华网军事史林.]
竿子营的好兄弟!敬酒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