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26:31
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摘要)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并同时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解读中国社会形势并预测2009年社会热点。以下为内容摘要:

    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约为9.5%

  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从目前来看,2008年预计GDP增长大概能够达到9.5%左右。今年对经济的影响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一个是雪灾,第二个是奥运会后的影响,第三个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周期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摘要)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并同时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解读中国社会形势并预测2009年社会热点。以下为内容摘要:

    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约为9.5%

  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从目前来看,2008年预计GDP增长大概能够达到9.5%左右。今年对经济的影响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一个是雪灾,第二个是奥运会后的影响,第三个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周期的影响。
社会蓝皮书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约为9.5%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今天下午,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社会蓝皮书》主编、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者李培林表示,2008年,从目前来看,预计GDP增长大概能够达到9.5%左右。



  李培林指出,今年的情况,第一个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对于社会形势的分析应当和经济分析是紧密相连的。今年对经济的影响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一个是雪灾,第二个是奥运会后的影响,第三个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周期的影响。

  李培林说,一直到上半年,我们认为主要是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没有想到后面的因素在近期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始料未及的。现在来看,由于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全国在年初遇到的冰雪灾害、赈灾,以及暴风雨等因素的影响,使今年全国因赈灾、雪灾、冰灾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万亿。最初我们对四川汶川灾害的估计只有4千亿,但最终的评估翻了一番,达到了8千多亿。但是这样的损失主要是存量财富的损失,当然由于地震灾害也造成了一些企业的停产。

  “但是总的来讲,由于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不算高,而且主要是存量的损失,所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他说。

  李培林表示,除此之外,就是奥运会后的影响。所谓奥运会后的影响,大家知道在亚洲只有3个国家举行过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当年日本GDP增长11.2%,4年下滑到5.7%。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当年的GDP增长率达到10.5%,但是第二年下滑到6.1%。所以这被很多学者称为是“奥运会后的效益”。当然这两次奥运会也成为这些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中国今年因地震、雪灾、冰灾造成损失达1万亿元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并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社会蓝皮书》主编,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介绍,今年全国因震灾、雪灾、冰灾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万亿。

  李培林说,由于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全国在年初遇到的冰雪灾害,以及暴风雨等因素的影响,使今年全国因地震灾害、雪灾、冰灾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万亿。

  李培林介绍,最初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损失估计只有4千亿,但最终的评估翻了一番,达到了8千多亿。但是这样的损失主要是存量财富的损失,当然由于地震灾害也造成了一些企业的停产。



  李培林称,但是总的来讲,由于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不算高,而且主要是存量的损失,所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会蓝皮书: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很快 公民意识增强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并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社会蓝皮书》主编,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介绍,今年比较明显的新现象就是公民社会发展很快,公民意识显著增强。

  李培林介绍,到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38.2万人,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概念基本融合。38.2万个民间组织当中,社团组织是20多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万个,还有基金会1300多个,这比去年增幅大概有6%。

  李培林称,今年工会组织发布迅速。全国工会人员总数达到近2亿人,连续四年净增1600多万人。全国职工入会率达到了71.4%,农民工参加工会的差不多有6000多万人。外资企业和内资私营企业工会的组建会分别达到了73.6%和69.1%。



  李培林说,在2008年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全国参与各种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总数超过1千万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7万名志愿者直接为奥运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城市和场馆周边提供城市志愿服务,100多万社会志愿者在北京全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些服务使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步在成长。(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会蓝皮书预计:2008年农村低保人口达4000万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社会蓝皮书》主编、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者李培林今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农村低保人口会增加到4000万,保障标准是每月人均80元左右。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召开,李培林在会上作上述表示。

  李培林说,十七大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继取消农业税以后,对农村政策方面采取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近两年来,在这个方面,政府在加速地推进。



  他介绍,一个是低保,今年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在城镇当中覆盖了2300万人,这个数据近5年没有太大变化,平均的标准每人每月200元左右。但是比较大的是农村低保,这几年覆盖人数快速增加,今年预计全年会增加到4000万人口,保障标准是每月人均80元左右。

  李培林还介绍,今年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到全国98%的县市区,受保障的农民超过了8亿。此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试点今年新增229个城市,已经覆盖人口7000多万人,到明年,就可以覆盖到全国600多个城市。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险基本覆盖面也在扩大,参保人数接近2亿人。(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会蓝皮书: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称,明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明显的放缓,估计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

  李培林表示,从明年发展的可能情况来看,一个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明显的放缓。我们估计明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另外,启动内需成为新的要点。

  他指出,现在出口一直到2007年,我们说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现在在出口方面,去年整个进出口总额占经济增长的7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这和其他的经济大国差距是非常之大的。但是明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可能会跌到底点,所以如果进口进一步下滑,我们只能大规模依靠扩大内需来维持中国经济。因为中国是13亿人口,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快速提升的时期,所以经济速度如果不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今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率预计7% 比去年下滑一半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今日称,今年居民收入增长率达到7%,但是这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左右。

  2009年《社会蓝皮书》今日发布,李培林是在发布会上做出如上表述的。

  李培林称,今年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增长7%左右。但是城镇的收入增长水平比去年增长率下滑了一半。今年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它可能是20多年来首次出现农民的收入增长率和城镇的增长率差不多的状况,都在7%左右。因为过去城镇的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收入增长4、5个百分点。



  李培林还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居民收入增长率达到7%,但是这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左右。所以当股市、房市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下,进一步刺激了居民靠储蓄来规避风险的行为趋向。尽管银行利率在不断下降,但是目前储蓄仍然在快速增长。这样一来,对于居民的消费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会蓝皮书:年底将有150万大学毕业生难找到工作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李培林分析了这次国际危机和经济形势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李培林称,在就业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对广大农民工,现在已经有四百万的农民工已经提前返回农村。但是现在多数的调查表明,他们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居住的村落当中,因为现在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所以现在很多在当地的小城镇、小城市打散工,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李培林指出,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但是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所以这两个群体是在当前需要特殊采取措施的群体。

  李培林提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因为农民工和大学生都是在就业方面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但是大学生由于生长在城市当中,大学生身后还有家长,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投入希望有一个预期,所以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希望积极地提出一些政策,来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专家:年底可能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就业有三原因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报告会上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对此,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发言时分析道,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毕业规模在扩大,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二,07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的有很多,所以对08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这是最近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06年的413万,增长到09年的611万,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陈光金说,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毕业生就业率分三类,211工程高校,非211工程普通高校,和高职与专科学校。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大概是88%,非211工程是59%,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但是半年以后,都有一个增长,尤其是职校和专科学校增长的比较多,但还是以211工程的高校就业率为最高,达到94%。这是高校的情况。从外语类和外贸类的学校来看,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基本排前10名。

  第二,从专业来看,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薪水越高。另外热门专业毕业生失业较严重,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好。就业率最低的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技术领域,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这是就业十个最热门的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科学技术等等。(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专家:大学生失业率超12% 是登记失业率3倍左右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大的问题。

  陈光金说,今年上半年对07年高校毕业生22万多人在几个城市的考察揭示了一些特点。第一,毕业时的就业率比实际低,但是半年以后实际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有1.2%。专业与职业相关占多数,但专业不对口的也超过1/4。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仍在寻找工作。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工作,也没有准备读研的大概占到2.2%。如果今年也有这个比例,500多万的大学生里面可能有13万人会变成没有工业,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28.6%,有工作,与专业有关占55.1%。

  陈光金分析,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毕业规模在扩大,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二,07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的有很多,所以对08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这是最近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情况,从06年的413万,增长到09年的611万,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专家:新劳动法实施后新型群体性争议有增长趋势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表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关系状况发生变化,新型的群体性争议有增长趋势。

  陈光金介绍,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实施以来,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两个基本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提高。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调查,上半年达到了90%到96%,与去年年底相比,上升了3.8个百分点。



  此外,劳动争议显著增加,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面临磨合期的考验。首先上半年,一些地方仲裁机关的劳动争议受理案件和立案件数一般在30%—50%的速度增长。像苏南、珠三角地区,增长是一到三倍,更高一些。同样,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大概也是相同的幅度在增长。同时可以看到,这些劳动争议涉及私营企业的数量增长最快,表明目前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陈光金还分析,2008年的劳动争议案件还有一些新的特点。

  他介绍,第一是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社会保险和经济补偿争议占多数,有些地方占80%以上。第二,结案率在下降。第三,新型的群体性争议有增长趋势。所谓新型,就是很多新的利益诉求。第四是案件处理难度不断增大,依法仲裁阻力重重。第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企业改制等产生的遗留问题不断引发新的争议。

  陈光金分析说,2008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磨合期考验的突出表现。之所以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原因很多,一个是新法与旧法之间有衔接和过渡,另外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据中国网文字整理)
中国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800万人以上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称,根据预测,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然在800万人以上。

  在发布会上,陈光金介绍了08年全国劳动就业的总体形势:

  第一,总体的就业形势。我们认为总的情况是一句老话,就是08年的就业形势比较平稳。其中有几个数据做支撑,首先是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可以控制在4.5%左右。如果我们考虑农民工的失业情况,做调查时大概会是登记失业人数的2倍,但是肯定要比所谓登记失业率要高。总体来讲,情况还可以。



  第二个就是劳动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我们前年有的学者提出来,明年是劳动率无限供应期的一年,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难以实现。从今年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在劳动市场招收的各类人员是47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人是490万人。这样招聘人数少于求职的人数,就是一个人只有0.97个岗位。二、与2007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职人数和用人市场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用人需求的下降幅度大于用人的幅度。为什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数比需要有所下降,可能这里问题比较复杂。

  第三,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在地域上出现了差异。我们分地区看,在东部的劳动力市场中,前三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都在减少。中部地区是呈现两增长的趋势,求职人数和需求人数都在增长,但是增长率不是很大,需求率增长3%,求职率增长5%,这也可以反应出中部的求职形势比较紧张。在西部地区出现反向的增长变化,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增长,需求增长率是9%,供应是6%。

  我们知道东部地区是劳动就业的主战场,新增的都是在东部地区进行消化,就是东部地区内部的变化也存在着差异。中部地区有几个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市场,一个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是环渤海地区,还有闽东南地区,这三个地区变化各有不同。长三角地区是需求减少,供职减少。环渤海地区同样是下降的趋势,就是需求量和供给量有所下降,但是供给量总量下降更多一些,幅度大一些。闽东南地区则是反过来的情况,珠三角地区是需求在增加,但是供给在下降。前三季度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第三季度珠三角地区已经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当时是很多企业原来的用人不足,所以当时从珠三角地区看,一个特点就是倒闭企业的工人出去以后外面就有很多的招聘的地方,所以变成了反向的变化。所以金融危机、其他因素,对就业的形势的影响非常复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结果。

  第四句话,08年全国就业压力,有五个方面,一个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体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第二,重大自然灾害导致一些企业停产、停业和个体工商户歇业,减少了就业岗位。第三,在国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外需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至少在年中的时候,有近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型企业倒闭。企业倒闭,从总体来讲,中国的企业总数还是增长的。不是因为这些企业倒闭了,所以企业总量下降了,不是的。从工商总局了解的情况是,今年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仍然增长2%。第四,为了节省减排,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关闭。另外08年还是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最后一年。所以大体上对就业产生了比较突出的压力,也不是所有压力都来自这五个方面,但这五个方面是最主要的。

  陈光金指出,总供给增加,结构性短缺问题继续存在,结构性短缺的格局没有改变,也就是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够跟上经济发展对一定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方面加大培训和力度。比如技术稳定方面,求职倍率在1.5左右,高级一点的更高。但是没有竞争的就业率比较低,应该在0.8左右。过剩的还是低素质劳动力,短缺的是高素质、高技术劳动力,这样一个结构性的局面继续存在。

  整个十一五期间,劳动供给总量的趋势还要继续维持下去。根据我们的预测,全国每年人均净增800—1000万人,再加上农村需要转移的富裕劳动力,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会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有的人说是2400万人。劳动力净增长可能到2014年左右才能停止。我们这里有一张图,保守一点的,按照目前的形势预测,我们认为人口增加有所调整的情况下,这是劳动力力人口增长变化趋势,04年是一个点,04年以前是一个负增长。

  按照目前的现状,到2010年的时候,劳动力净增长还是5%、6%,这样劳动力净增还会维持在十一五期间。从需求来看,我们要保持经济增长9%,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概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创造80万到10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这样一来,我们最多能够安排1200万人,加上自然补充,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然在800万人以上,更高一点的在1200万人,这个局势至少会维持到21世纪中期。(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科院专家: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农村发展新起点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称,十七届三中全会正好是在30年前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另一个起点。如果说那是我们农村改革起点的话,这一次可以说是今后二、三十年农村发展的新起点。



  陆学艺称,第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明确了农村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病根。2000年有一个相关数据,表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八年以后,这次三中全会的文件专门讲,农业仍然很脆弱,农村仍然很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为什么花了这么多力气总是做不好?这次的文件讲出来了,就是说三农问题的本质是体制问题、结构问题。我说一个数据。第一,2007年,GDP里面农业占的比例是11.3%,07年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才28个百分点。另外,要55.1%的人去分这一点财富,农民当然穷了。所以不改变这个政策,不改变这个结构,三农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每年花了这么大的力气,用来改革。

  为什么要转移结构?这里面有一个体制问题。第二个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土地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等这些体制都是卡住农民,不让他动。所以这次中央文件第一次这么明确地说,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城乡二元,而且明确地说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我们现在可以这么说,现在都是城乡一体的。我有一篇文章叫《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是一个国家两种政策。城市居民是一种政策,对农民是另一种政策。现在可以这么说,城市里面工业二、三产业里面,基本已经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农村基本上不是。所以要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这次的文件专门讲,办法就是实现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的办法来解决。过去是重城市、轻农村,这个要改变。所以这是这次文件讲述的。如果按照这个文件做,若干年以后,农村问题会得到改革,但是媒体没有很好的宣传这次会议好的方面。(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科院调查:近78%家庭生活已达宽裕级以上的水平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称,调查发现,70%的城乡居民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调查还显示,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有近78%的家庭的生活已经达到宽裕级以上的水平。

  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收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06年还是2008年,农村居民回答在过去五年他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比例都要高于城镇居民,而且两次都差不多高13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首先,有近78%的家庭的生活已经达到宽裕级以上的水平。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实现了住有所居,房产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家庭最为基本的财产。在调查中有95.8%的城乡家庭都拥有自己的住房,我们也请公众对自己家庭的住房做了一些估值,估值的结果平均是15.8万元/户。这个在城乡之间区别很大,基本上看到的规律是在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相比,大中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更小一点,但是房价估值会更高。



  李炜表示,从生活水平测量上来讲,不管从心里感知还是从客观的测量来看,公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居民的生活收入分配差距上还是比较大,最高的20%收入家庭组和最低的20%的收入家庭组,他们的比值是17:1。换句话说,最高20%收入家庭组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组的17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此外,调查还显示,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在不同地区还有差异。一般来讲,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更大。农村的收入差距要大于城镇。收入分配差距如此之大,他们最主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制约居民的消费。(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科院调查称农村居民收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称,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收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

  李炜表示,社科院社会学所在今年5—9月之间展开了一项大型调查,这个大型调查是社科院社会学所进行的一项长期的纵观调查的第二期,全称叫做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这样的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每个调查年度都会把资料提交给蓝皮书做报告。

  李炜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收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无论2006年还是2008年,农村居民回答在过去五年他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比例都要高于城镇居民,而且两次都差不多高13个百分点。所以说,我们大致可以归于这几年中央政府对于农村的一系列惠农、益农政策所带来的在农民的心里感知上有这样的效果。(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科院调查称:95.8%城乡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称,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实现了住有所居,房产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家庭最为基本的财产。调查显示有95.8%的城乡家庭都拥有自己的住房。

  李炜说,公众对自己家庭的住房做了一些估值,估值的结果平均是15.8万元/户。这个在城乡之间区别很大,基本上看到的规律是在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相比,大中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更小一点,但是房价估值会更高。

  调查还显示,70%的城乡居民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17.7%没有变化。(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科院调查: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为9.4%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称,调查显示,城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

  李炜表示,社科院社会学所在今年5—9月之间展开了一项大型调查,这个大型调查是社科院社会学所进行的一项长期的纵观调查的第二期,全称叫做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这样的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每个调查年度都会把资料提交给蓝皮书做报告。

  李炜称,调查发现,家庭无业、失业或工作不稳定,就业压力明显增加。2006年,有30%的家庭面对这样的压力,到今年有38.43%的家庭面临这样的压力。一方面遭遇到物价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从解决的渠道来讲,就业压力又增加,没有良好的改善。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现在调查的失业率在整个城镇领域中,城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和前面分析的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之间差不多是两倍之间的数值。这和我国政府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在测算方法上和结果上都有很大不同。我们知道登记失业率指失去工作岗位的人口,尤其是城镇失去工作岗位的人口,到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开的职业中介部门进行登记,这个时候登记的人数是作为测算的指标。我们的调查失业率不是这样,是在调查中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多长时间没有工作,同时又有工作意愿,又找过工作,但是仍然没有就业的比例。这个在中部和西部更高一些,都超过10%,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失业人口比例占到大概10.1%。

  他还称,其中的85%大概是18—49的青壮年人口,年纪不是很大,依然想工作的人口,基本还是青壮年人口。而且他们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失业了一年左右,另外还有一半是失业三年以上。所以说,就业问题现在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调查发现:公众在收入差距上的公平感明显下降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举行。针对城乡居民的基本社会态度问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在会上表示,调查发现,在社会公平感方面,公众在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方面的公平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在收入差距上的公平感有明显的下降。



  李炜说,数据表明,对于义务教育,2006年公众认为义务教育公平的是76%,到了2008年上升到85%。公共医疗也是这样,上升的幅度大概是15个百分点。

  同时,数据也表明收入差距有一个逆向的变化,2006年有40%的公众认为收入差距相对还是公平的,但是到了今天,只有28.58%的公众认为收入差距是公平的。这中间也差了十几个百分点,所以说收入差距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跌。

  关于公众对当地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李炜介绍,大概60%的城乡居民对他们本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整个的满意率是59.75%。但是在环境保护和惩治贪腐方面是不满意的,在治理污染方面满意率是56.53%,不满意率是将近40%。惩治腐败也是这样,满意率是48%,不满意率也将近39%。(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社会蓝皮书:物价、看病等是今年最突出社会问题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今日表示,调查发现,物价、看病或者医疗和收入差距、失业是今年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据介绍,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除了从专家的视角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状况做分析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资料来源是各类调查。

  针对公众对于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冲突的看法,李炜援引蓝皮书上刊载的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的调查说,物价上涨排在今年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第一位,63.5%,其次是看病难、看病贵42%,接下来是收入差距过大、失业等等。另外,大部分居民感知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但是有将近40%的人认为社会冲突的矛盾必然走向是不会激化的。



  李炜介绍,调查还发现,56.5%的公众认为,穷人和富人差距最大,其次是干部和群众。大概24.7%的公众认为,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有23.6%的群众认为干部和群众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这两对群体都是排在前列的。所以说,贫富矛盾和干群矛盾是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主要形式。(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调查:70%公众有社会安全感 食品安全状况公认最差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发布了2009年《社会蓝皮书》。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在发布会上汇报了蓝皮书上刊载的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的调查。李炜指出,社会安全感的总体水平比较高,70%的公众都认为比较安全和安全。

  李炜介绍,在调查中首先测量了社会安全感,发现社会安全感的总体水平比较高,有70%的公众都认为我们的社会在测量的7个方面是比较安全和安全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和交通安全状况是公众认为最差的。排在最后的两位一个是交通安全,65.3%,一个是食品安全,65.7%。这些是最低的。

  在06年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食品安全是公众认为社会生活中最差的一环,到今年有高考,遇上了三鹿奶粉事件,但是调查没有受到这个影响,因为是在9月中旬调查基本结束。但是三聚氰氨的事件是在9月下旬在网站上出现,10月份广泛宣传但是从日常生活的感知中已经有很大的比例认为食品不安全。(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中国残疾人副理事长:08年残疾小康实现程度50.5%

--------------------------------------------------------------------------------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发布了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副理事长、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凯在发布会上介绍,2008年全国残疾小康实现程度是50.5%,比去年增加了3.7个百分点。

  程凯介绍,残疾人小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生存状况、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生存状况方面,收入总的实现程度是53%,比去年增加了将近2个百分点,收入水平还是很大的。住房面积也增加很快,由71%到72%。婚姻状况略有下降。在接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程凯指出,但是信息化水平,包括保障水平比起非残疾人口差距还是在拉大的。特别是就业,残疾人口的城镇失业登记率今年是12.6%,非残疾人是10.5%,差距相当大。本来残疾人就业就难,可是今年失业情况非常明显,包括受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残疾人对无障碍的满意率去年以来增幅相当快,由去年的53%,增幅到今年的70%,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无障碍的意识和改造力度相当快。但是社区服务的覆盖率还不是十分高的,残疾人在家门口接受服务的机会还不是那么明显。(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