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网友讨论下中国如果研制500吨固体助推器的难度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8:21:38


如题目,我最近对固体助推器问题比较关注,但对大型固体助推器的研制难点何在又不堪明白。希望有高手解惑下。
    美国,欧洲,日本与印度都搞出了大型固体助推器,但500吨极以上的分段固体助推器全球目前只有美国与欧洲有现成的。如果在国家投资足够的基础上,中国未来5年内能否搞得出300吨固体助推器?!10年内能否搞出500吨固体助推器否?!目前中国公开的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就是开拓者,这个东东的推力据说有100多吨。
   至于中国未来500吨大型固体助推器的技术水准,我认为只要达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力神系列火箭固推的水平即可,壳体就用马氏体钢,药剂也不要多么先进,稳定性好就好了。但推力一定要大,起码要比使用两台120吨煤油发动机研制的3。35米模块液体助推器大才有长远现实意义。

如题目,我最近对固体助推器问题比较关注,但对大型固体助推器的研制难点何在又不堪明白。希望有高手解惑下。
    美国,欧洲,日本与印度都搞出了大型固体助推器,但500吨极以上的分段固体助推器全球目前只有美国与欧洲有现成的。如果在国家投资足够的基础上,中国未来5年内能否搞得出300吨固体助推器?!10年内能否搞出500吨固体助推器否?!目前中国公开的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就是开拓者,这个东东的推力据说有100多吨。
   至于中国未来500吨大型固体助推器的技术水准,我认为只要达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力神系列火箭固推的水平即可,壳体就用马氏体钢,药剂也不要多么先进,稳定性好就好了。但推力一定要大,起码要比使用两台120吨煤油发动机研制的3。35米模块液体助推器大才有长远现实意义。
]]
DF-31的固体火箭推力是多少吨??[:a6:]
军转民?我倒是觉得是借民行军,固推是军民两用项目。
搞大推力固推的时候,可以大大改善战略导弹的性能。
不过,我认为今天中国计划搞大型固体助推器有一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否则的话什么也不会在今天才想起要研制大型分段式固体助推器,我记忆中只使是日本也未研制过分段式大型固体助推器。中国的野心与目标志向非常值得研究,500吨的分段式固体助推器当然不会仅仅为发射空间站而研制,毕竟没要固体助推器的长五5米方案的LEO能力都达到25吨了。
也许中国政府的决策层今天最终认定,以现有长五YF100与YF77发动机为基础,再搞一款500吨级以上的大型固体助推器才是以“最低经济成本与技术风险”而又能够研制出适合载人登月工程要求的巨型火箭的路子。呵呵!
这个没玩过固体火箭的人不好说。大直径固体火箭是很不好弄的。
你都说了RD-170可用一百年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当然最好也是这个,无论技术引进还是自己搞。
难度的话嘛,弹道导弹搞那么多年了,还有开拓系列虽然不顺,但技术积累总是在的,应该不会太遥远,如果长5之后的更大级别发动机研发不顺,那么启用固体助推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卫星火箭的固发比导弹的固发要求要是要差一些的,我觉得主要还是碳纤维箭体是个瓶颈吧,MS这方面小日本和老美比较强
500吨的固体比500吨的液体简单。[:a6:]
原帖由 hpyfy 于 2008-12-15 19:53 发表
卫星火箭的固发比导弹的固发要求要是要差一些的,我觉得主要还是碳纤维箭体是个瓶颈吧,MS这方面小日本和老美比较强

美国还是PBAN燃料,钢制外壳
]]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8-12-15 23:16 发表
搞民用版的大直径固推对TG来说大直径的壳体难度不大, 关键难度在于分段装药技术.

老美3.7米的是玻璃钢壳体加PBAN 印度的也是玻璃钢壳体,外加HTPB推进剂技术都是采用很成熟的老技术.日本的SRB也用的是HTPB推进剂,玻 ...

嗯明白了,谢谢.
银灰兄早上好,多谢解惑。
民用的大直径固体助推器使钢壳就足够了,美国,欧洲就是这么搞的,图的就是省钱,本来固体助推器成本就相当昂贵,再使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壳体,经济上不合算。至于燃料,技术成熟,安全稳定就OK了。
而我国的固体军推技术有相当功底,搞固体弹道导弹也搞了几十年,成就世人有目共睹。现在相关机构放出风声来要上马搞重型固体助推器,这表明政府已经决心希望能够在固体助推器领域“赌一赌”了。
老实说中国过去十几年搞YF100发动机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才有今天些少成就,而YF77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度更是一推再推,难度之大外界无法想象。因此目前面临载人登月火箭研制的运力瓶颈,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在大型固体助推器研制领域碰下运气,获得意外的迅速突破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分段式重型固体助推器研制的难度到底在那一方面,到底是浇灌药柱方面还是集成组装方面,不知银灰可知知一二否。
总之,目前中国政府有研制重型固体助推器的打算,尽管有点像“事急马行田”,但到底也算是急国家之所急了。我认为欧洲计划研制阿里安X中间运力火箭对中国政府的刺激相当大,本指望能够通过研制长五火箭在LEO与GTO运力方面追赶上欧洲的想法现在一下又破灭了,而研制巨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又困难重重,中国政府也开始希望能够在固体助推器的研制突破上拼搏一下了。呵呵1
Model: Titan UA1205. Gross Mass: 226,233 kg (498,758 lb). Empty Mass: 33,798 kg (74,511 lb). Thrust (vac): 5,849.411 kN (1,315,000 lbf). Isp: 263 sec. Burn time: 115 sec. Propellants: Solid. Isp(sl): 238 sec. Diameter: 3.05 m (10.00 ft). Span: 3.05 m (10.00 ft). Length: 25.91 m (85.00 ft). Country: USA. No Engines: 1. Motor: UA1205. Status: Study 1966. Cost $ : 17.980 million. First Flight: 1959. Last Flight: 1982. No Launched: 338.
这是美国早期为大力神火箭研制的重型固体助推器UA1205,总重226吨,推力580吨,不知中国何时能够搞出这一级别的东西。美国的UA1205可是1959年就首飞的古董啊。
Engine Model: UA1205. Manufacturer Name: UA1205. Government Designation: SR-47. Designer: CSD. Gross Mass: 226,233 kg (498,758 lb). Empty Mass: 33,798 kg (74,511 lb). Propellants: Solid. Thrust(vac): 5,849.300 kN (1,314,975 lbf). Thrust(sl): 5,293.300 kN (1,189,981 lbf). Isp: 263 sec. Isp (sea level): 238 sec. Burn time: 115 sec. Diameter: 3.05 m (10.00 ft). Length: 25.91 m (85.00 ft). Chambers: 1. Country: USA. Status: Out of production. First Flight: 1965. Last Flight: 1982. Flown: 130.


--------------------------------------------------------------------------------
Engine Model: UA1206. Manufacturer Name: UA1206. Designer: CSD. Gross Mass: 251,427 kg (554,301 lb). Empty Mass: 40,827 kg (90,008 lb). Propellants: Solid. Thrust(vac): 6,226.900 kN (1,399,863 lbf). Thrust(sl): 5,639.500 kN (1,267,810 lbf). Isp: 265 sec. Isp (sea level): 240 sec. Burn time: 114 sec. Diameter: 3.05 m (10.00 ft). Length: 27.56 m (90.41 ft). Chambers: 1. Country: USA. First Flight: 1982. Last Flight: 1992. Flown: 38.


--------------------------------------------------------------------------------
Engine Model: UA1207. Manufacturer Name: UA1207. Designer: CSD. Gross Mass: 319,330 kg (704,000 lb). Empty Mass: 51,230 kg (112,940 lb). Propellants: Solid. Thrust(vac): 7,116.900 kN (1,599,943 lbf). Thrust(sl): 6,410.400 kN (1,441,115 lbf). Isp: 272 sec. Isp (sea level): 245 sec. Burn time: 120 sec. Diameter: 3.05 m (10.00 ft). Length: 34.14 m (112.00 ft). Chambers: 1. Country: USA. First Flight: 1989. Last Flight: 1998. Flown: 44.


--------------------------------------------------------------------------------
这里UA1206。UA1207的数据都有,1207的推力达700多吨,比欧洲阿里安五的固体助推器还要强大。
期待我们自己的大固推!
Engine Model: P230. Designer: SNPE. Developed in: 1966. Gross Mass: 269,000 kg (593,000 lb). Empty Mass: 34,000 kg (74,000 lb). Propellants: Solid. Thrust(vac): 6,472.300 kN (1,455,031 lbf). Thrust(sl): 5,861.300 kN (1,317,673 lbf). Isp: 286 sec. Isp (sea level): 259 sec. Burn time: 123 sec. Diameter: 3.00 m (9.80 ft). Length: 31.00 m (101.00 ft). Chambers: 1. Country: France. Status: In production. First Flight: 1996. Last Flight: 2005. Flown: 44.
这是欧洲的阿里安5火箭所用的固体助推器,重269吨,推力647吨,直径3米,长31米,中国政府计划搞的大型分段式固体助推器的参照物就是这一东东吧。
Engine Model: USRM. Designer: Hercules. Gross Mass: 357,239 kg (787,577 lb). Empty Mass: 52,040 kg (114,720 lb). Propellants: Solid. Thrust(vac): 7,560.500 kN (1,699,668 lbf). Thrust(sl): 6,846.800 kN (1,539,222 lbf). Isp: 286 sec. Isp (sea level): 259 sec. Burn time: 140 sec. Diameter: 3.20 m (10.40 ft). Length: 33.54 m (110.03 ft). Chambers: 1. Country: USA. First Flight: 1997. Last Flight: 2005. Flown: 34.
这也是大力神所用的固体助推器,重357吨,推力756吨,直径3,2米,长33,54米。
大型固体助推器最大的好处就是推力做得很大但直径却并不什么大,这对于深受3,35米铁路隧道瓶颈限制的内陆发射场而言,中国政府决心研制重型固体助推器绝对是个好消息。
]]
原帖由 高凉陈君CT 于 2008-12-15 17:42 发表
至于原苏联,俄罗斯不搞大型固体助推器的问题,人家在阿波罗时代就搞出了NK33这样的东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更搞出了RD170这样可以满足未来人类100年使用要求的巨型液体发动机,再搞大型固体助推器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不大。

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说苏联有NK-33了就不需要SRB,那美国已经有F-1了为啥还要RSRB?
原帖由 cmj9808 于 2008-12-16 09:49 发表

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说苏联有NK-33了就不需要SRB,那美国已经有F-1了为啥还要RSRB?

我个人觉得首先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在固发的水平上都落后于美国,不是他不需要,而是他没有能力!
其次,美国人开始使用SRB离F-1停止使用相距差不多十年,而在此期间美国人基本停止了F-1级别液体发动机的生产研发,固体发动机却在稳步前进。
第三,我认为现在美国继续使用SRB和RSRB其目的不光是看中了其的大推力,更在于保持美国在固体发动机上的研发生产能力和人才!
我坚持认为500吨固推就是军方和有登月野望的民方的联合项目。
对登月来说,有大推力固推的意义很大,一个500吨固推起飞时候能顶两个长5的3.35米模块了。
而对军方来说,一些技术可以军用不说了,文昌基地是要卖票的,在内陆有大推力军事发射能力很重要,直径不大于3.35米的大推力固推适合发射大型军用卫星。
基本可以这么认为,中国决心上马研制500吨级固体助推器是各方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对于军方而言好处是日后发射重型军事卫星的发射场选择余地更多了,而且持续保持重型固体助推器的生产线运转对于军事上的好处也不言自明;而对于甘萧,山西(乃至四川)地方政府而言,有了500吨固体助推器坐落于这些地区的发射中心的利用价值将进一步稳定下来,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都不必担心被海南彻底排挤掉;而对于海南而言,有了500吨固推中国要研制LEO达70吨左右的中间运力火箭用于实施载人登月工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日后也就抱到了一个大主顾,不必再担心无米下锅。
而对于二院与及相关固体助推器生产企业而言,这好歹也是一大笔经费,如果研制成功日后饭碗问题就有了保障,洲际导弹总不会无限期,无限量地生产下去,提前做好军转民的准备有利无害。
而对于六院而言,短期分流了部分研究经费,但只要500吨固体助推器研制成功,政府决策层上马载人登月工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河有水小河满。紧紧抱着实施载人登月工程这条大脚六院等液体发动机研制机构日后自然也不愁无米下锅。
美国佬搞火箭一直有两套系统,一是NASA,一是美国空军。当年大力神火箭所用的500吨级UA1205固体燃料助推器就是美国空军主导研制的;而F1则是NASA主持搞的,但阿波罗工程之后NASA自己就抛弃了土星五与F1发动机改走研制巨型固体燃料助推器的路子来搞航天飞机,但挑战者爆炸之后美国空军搞大力神四重型火箭还是基于重型固体燃料助推器来研制;结果F1巨型煤油发动机“爷爷不痛,姥姥不爱”,就此废了。
至于苏联,其不搞重型固体助推器与其运载火箭的地面运输不受铁路隧道直径限制有极大关系,要知道质子,N1,天顶,能源火箭的芯级直径都在3。8米以上,如果在中国将根本无法在酒泉,西昌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至于说大型固体燃料助推器与巨型液体发动机研制的难易问题,现实中只见印度从俄罗斯输入火箭发动机技术,而俄罗斯可从来不听说过对印度的大型固体助推器生产技术感兴趣之事。当然硬说原苏联,俄罗斯固体燃料助推器技术不行,根本无法生产巨型分段式固体助推器也可以,反原苏联与今天的俄罗斯从来就不搞过这方面的研制,成果就更是不存在,后人要什么说也是有道理的。
但我今天认为中国政府计划上马研制500吨级固体助推器内心恐怕真的存在“走走捷径”的期望,毕竟印度都搞得成功,以中国的实力如果连印度都比不上政府的面子就难看了。
我从来就不存在希望中国在固体助推器研制上与美国竞争的想法,美国固体助推器技术先进关中国何事,只要二院能够按时搞出中国政府需要的500吨级固体燃料助推器,二院也就算是为国争光了,可以大发奖金了。
其道理就如大老板找老婆要选美小姐,而一般人却只要个身体健康的妇女就行一样,总不能娶不到选美小姐就当一辈子光棍和尚。
老实说,我也认为搞巨型液体发动机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搞巨型固体助推器,巨型液体发动机的那些高压泵所需要的技术水准可不是一般的高,但巨型固体助推器壳体的研制如果没有便宜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就使用马氏体钢也可以,性能不足就加大直径与助推器长度,装更多的药就OK了。
]]
原帖由 rottenweed 于 2008-12-15 17:59 发表
军转民?我倒是觉得是借民行军,固推是军民两用项目。
搞大推力固推的时候,可以大大改善战略导弹的性能。

:handshake 同意
有个问题一直也没注意:苏联的火箭箭体生产是在那里完成的?发射场还是别的地方?
有大运的话运空的5米段不会是问题。
固体火箭可以用来应急,但是500吨以上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不能放弃。
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直到远东太平洋沿岸都是一片布满泰加林的平原,其间只使有山脉高差也不大,当年原苏联要研制基于RD270巨型发动机的起飞推力达16000吨的巨型火箭时就设想利用运河系统来进行运输。
而美国由于发射场就处于海边,土星火箭的箭体部件就是以水河运输为主了,至于范登堡发射场,大力神四重型,宇宙神五火箭主芯级运输可走空中运输(宇宙神主芯级3。8米直径,美国空军的C5运输机装得下)也可以走铁路系统;美国的铁路系统连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也连得了就更别说区区大力神四火箭所用的700吨级固体助推器了。
倒是印象中德尔塔四火箭主芯级如何运输的资料就不知了;美国发射大型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范登堡以前主要使用大力神四,现在则以宇宙神五为主;德尔塔四的发射频率要远少于宇宙神五,其五米主芯级直径的陆地运输问题多多,不知能否在范登堡发射否。那么高手有这方面的资料不妨贴来让大家学习参考下。
开展用于固体小运载器I级动力系统和中型固体助推器的1200kN推力的整体式固体发动机研制,并开展3600kN和5000kN大推力分段式固体助推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而3600kN和5000kN的固体助推器的发展则是在中长期发展目标里。
那么,先看看120吨推力的固推能搞成什么样吧。倒像是个长5的液氧煤油2.25米模块的替补方案。
欢迎土星兄指正,引用维基与宇航大百科是无奈的事,因为现实中只有那里才有那么多的资料,至于水份多少的问题看看有个大概概念就算了,不必过于细究。呵呵!
至于RO兄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政府要搞360吨与500吨级固体助推器的时限是相当紧迫的,否则的话干脆就等待YF100发动机的200吨推力大改进型研制就得了,欧洲的火神也是这么小改不断。这样军方日后在内陆发射场也一样可以拥有发射LEO20吨左右级别的大军事卫星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中国未来500吨级的固体助推应该在2013年左右就能够面世,当然壳体材料极有可能是马氏体钢了,要改进等日后再慢慢来吧!二院与相关企业先能够将东西搞得出来好让领导能够向国家交差才好说话;否则的话研制进度在大直径复合材料壳体上一“卡壳拖延”三五年,六院从现在开始研制YF100的200吨级改进型的时间也足够了,一旦让六院抢了头风,二院日后再搞重型固体助推器就被动多了;至于500吨级的巨型液体发动机,2020年前研制成功并能够投入运营的可能性极小。
]]
银灰兄下午好!
关于中国的重型固体助推器研制问题,由军方主导,并投资研制已成定局,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决策层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见到研制成果,否则的话在2015年左右就根本无法让中国能够再从容不迫地应对全球载人登月狂潮的到来了。与中国不同,今天的欧洲,俄罗斯乃至日本都能够在现成的发动机基础上整合出一款LEO达60吨以上的中间运力火箭来;而中国以目前的YF100与YF77为基础平台,如果要研制一款LEO运力达60多吨的火箭,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走原苏联的N1火箭老路,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发动机了,这样的技术风险与带来的政治风险无需再多言。
因此,中国政府为了未雨筹谋,从现在开始就积极尽快研制成功一款500吨固体助推器,努力弥补在巨型火箭发动机领域上与美国,欧洲,日本与俄罗斯的差距在政治层面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政府今天开始规划要研制500吨固体助推器,实际上已经等于变相开始在全国层面上不动声色地进行总动员,开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实施中国的载人登月而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了。
至于未来中国500吨级的固体助推器够竞是钢壳还是复合材料壳体,这个不是核心关键,但时间的进度问题却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否则的话政府何不等待六院的500吨液体发动机来得更省事?!
事实上只使在中国政府决策层里,很多人原先也想不到这一波载人登月浪潮会来得这么快,短几年间大国间月球探测器一个接一个地发,容不得你不是顺势而为。至于月球还是那个月球,但政治意义已经完全改变。
原帖由 godandgill 于 2008-12-16 14:17 发表
有个问题一直也没注意:苏联的火箭箭体生产是在那里完成的?发射场还是别的地方?

一般巨型的都在发射场附近
原帖由 高凉陈君CT 于 2008-12-16 16:48 发表
银灰兄下午好!
关于中国的重型固体助推器研制问题,由军方主导,并投资研制已成定局,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决策层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见到研制成果,否则的话在2015年左右就根本无法让中国能够再从容不迫地应对全球 ...


如果这么搞法倒有一种现成的可先做实验飞行下,用已经进入试样的YF-100做芯一 二级外加四个DF31的一级发动机FG-5做助推,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呵呵!  :b
FG5的推力不知有多大,中国政府感兴趣的是360吨与500吨级的固体助推器,而小型的由于存在长五的2。25与3。35米液体助推模块,大规模应用的空间已经被封杀。
]]
【印度政府新闻信息局近日报道】2007年印度航天计划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在主要太空技术方面占领了更新的制高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辉煌的成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并利用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内部已有的经验技术获得的。



运载火箭计划



2007年1月1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7)发射升空,火箭携带了数颗航天器,分别是680千克重的印度Cartosat-2遥感卫星,56千克重的印度尼西亚LAPAN-TUBSAT卫星,6千克重的阿根廷 Pehuensat卫星和550千克重的印度太空回收实验舱(SRE)。此次任务标志着印度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发展达到了新纪元,验证了印度有能力发射多个有效载荷准确进入不同轨道。SRE携带了两个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研究的实验,被送入近地点485千米、远地点639千米的轨道。除了微重力实验载荷,SRE还包括航空热结构、航天器平台、减速系统和漂浮系统等结构。1月22日,成功完成各项任务的SRE溅落在印度洋预订海域。这标志着印度具备了精确发射、控制与回收太空舱的能力。4月23日,PSLV-C8将一颗意大利AGILE卫星送入低地轨道。考虑到任务需求,PSLV-C8采用了单芯构型,从而验证了PSLV火箭的多用途性。



9月2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F04)将INSAT-4CR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最近,印度成功进行了低温上面级的地面试验,低温上面级将取代俄罗斯低温级段用于GSLV。低温级段经历了长达12分钟的全飞行周期试验,试验结果完全满足所有指定参数。低温发动机的研发需要掌握材料技术、在低温条件下以42000转/分的转速运行旋转泵(rotary pump)和涡轮机。低温上面级发动机的成功试验完全依靠独立自主的运载火箭技术。



比GSLV更加先进的GSLV-Mark III火箭的研制与发射工作进展良好,该型火箭能够把4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已经在ISRO的中心建立了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铸造200吨级固体助推器。GSLV-Mk III 使用重型推进级段,例如200吨级固体助推器,110吨级液体级段和25吨级低温上面级段。GSLV-Mk III预计2008-2009年间发射。



半低温推进级段、吸气式推进、可复用运载火箭技术的研发活动也蓬勃地朝着降低发射成本的方向发展。



卫星计划



Cartosat-2 遥感卫星是IRS系列卫星中的第12颗,能够提供分辨率优于1米的全色图像。该卫星使印度遥感应用计划产生进一步的飞跃,尤其是在城市规划、水资源普查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和预测评估项目上。



3月12日,INSAT-4B卫星搭乘“阿里安”5火箭成功升空。它是印度INSAT-4系列卫星中的第二颗,卫星携带了12台大功率Ku波段转发器和12台C波段转发器,增强了直接到用户(DTH)电视服务能力和其他通信与电视服务能力。



9月2日,INSAT - 4CR卫星搭乘印度GSLV-F04火箭升空,该卫星携带了12台大功率Ku波段转发器,扩大了电视广播服务能力,尤其是在DTH服务、视频图像传输(VPT)和数字卫星新闻采集(DSNG)等领域。INSAT系统目前拥有210台转发器,为印度提供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服务。印度计划在第11个“五年计划”期间,将转发器数量增加到约500台。



月球探测



印度首个无人月球探测任务将于2008年4月搭乘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目前正在进行卫星的最终集成与试验。该航天器携带了11个有效载荷,其中5个是印度本国的,其他6个别来自美国、欧洲和保加利亚。

“月球初航”任务将在距离月球1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两年,绘制月球地形图和月壤中的矿物质分布情况。“月球初航”还将携带一个“月球撞击探测器”有效载荷,用于验证精确着陆月表所需的技术。



印度与俄罗斯已经签署了一份联合研究与探索月球的协议。该合作任务即“月球航行”-2任务,包括一个绕月运行的航天器和一个月表着陆/漫游器。“月球航行”-2将搭乘印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在2011-2012年间发射。



ISRO与印度电子有限公司(ECIL)和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联合设计、研发、制造并成功安装了一个32米天线,为“月球航行”任务提供跟踪、指挥与遥测支持。这是印度大型天线复杂技术方面的显著成就。



月球探索任务是印度迈向探索外太空和星际空间远征之路的一步。为此,印度和俄罗斯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联合研发用于“月球航行”2任务的月球漫游器和机械臂。



载人航天计划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将研发能运送2-3名成员进入400千米低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地面的,完全自主的轨道载具。ISRO已经对开展本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载人航天计划的目标是构建并验证运送人员进入低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能力,计划8-10年后实施。



社会应用



INSAT卫星提供的服务在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Edusat卫星网络拥有大约3万间与多所学院和大学相连的教室。远程医疗网络设施进一步扩大,大约与223家医院和41家大型专科医院相连,每年约诊疗30万名患者,为国民,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国民提供医疗服务。



一种名为“乡村资源中心”(VRC)的新方案,将INSAT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的服务结合起来,已经开始运行。VRC能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医疗和家庭福利计划。印度各邦已经建立了大约300个VRC。



印度太空科学技术学院



9月14日,印度太空科学技术学院落成,学院旨在提供太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高质量教育,以满足印度太空计划的发展需求。该学院设立航空电子、宇航工程等太空技术专业学士学位,以及专业重点在太空相关学科的应用科学领域的综合硕士学位。学院从本学年开始授课,来自印度不同地区的140名学生已登记入学学习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钱钱  侯丹)
这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关于印度固体助推器的部分信息。但印度的固体助推器推力才只有200吨(是不是记者搞错了,没有说明助推器重量是200吨还是助推器推力是200吨)?!这可远远说不上是“大型”固体助推器啊。
印度计划研制大型运载火箭

(摘自:东方网)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在研制一种大型运载火箭,新设计的中型/重型助推器可使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提高2~3倍,印度此举是为了加强与"阿里安5"、"德尔塔IV"、"阿特拉斯V"、"质子"以及其他重型运载火箭在航天发射领域进行国际竞争。
  
     这种改进型运载火箭命名为GSLV-MkIII,采用推力100吨可再起动的可储推进剂芯级,芯级外捆绑两个推力各为200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火箭第三级采用改进型的推力25吨的低温火箭发动机,该型发动机是为GSLV-MkII型火箭研制的,GSLV-MkII采用一个固体推进剂芯级和4个液体捆绑式助推器。
  
     GSLV-MkIII的起飞质量为610吨(GSLV-MkII型的起飞质量为412吨),全长40.5米(GSLV-MkII全长50.9米),平均直径为4米(GSLV-MkII的平均直径为3.4米),GSLV-MkIII可把4吨重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而目前的GSLV-MkII型的发射能力仅为2.5吨。根据印度的后续计划,将来的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将达到6吨。
  
     ISRO负责这项计划的副主任说,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2007~2008年期间,印度投资5000万美元,使运载火箭可把5吨重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SLV-MkIII型将耗资5亿美元,并将于2007年开始投入使用。这位负责人补充说,GSLV-MkIII计划已经被印度政府放在最优先发展的地位,政府已为计划拨出了经费。
  
     今年4月18日,印度第一枚GSLV-1发射成功,上面携带了一颗重1540公斤的实验电信卫星。下一次鉴定发射将于2002年7~9月间发射,届时将携带1800公斤的GSAT有效载荷。采用印度自行研制的低温火箭发动机作为上面级的GSLV-MkII型的第一次发射将于2003年10~12月间发射。


印度的大型固体助推器的推力果然是只有200吨,只是这种固体助推器的具体数据我还不太清楚,期望有材料的网友上贴数据,最好谈论下印度是如何才做到这一技术水平的。呵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