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被攻克 国产新型地空导弹射程大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17:18
前不久珠海航展上,人民空军把风采尽写蓝天,让世人瞩目。而在西部空军某试训基地,歼击机、轰炸机、无人机、加油机,新型战机整齐列阵;导弹、高炮、雷达、战车,新型武器布阵大漠;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来自各军兵种部队的雄师劲旅鏖战戈壁……更是让人震撼不已!

    初冬时节,大漠风劲,记者在这里采访,感受到的却是春日般的温暖:创新,让这个戈壁大漠充满生机;创新,见证了中国空军跨越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也彰显了创造这一个个奇迹的基地官兵的风采。

   从机械模仿到自主创新,他们始终不敢停下脚步
    “痛快!痛快!真痛快!”从飞机上走下来,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杨旭掩饰不住激动和兴奋,“飞了十几年了,今天的感觉最棒!”

    2005年1月9日,杨旭驾歼-10战机在空军某试训基地干净利索地完成了国产某新型空空导弹定型后首次实弹打靶,标志着中国空军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

    这是一个精彩之地!1959年12月,在我国空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空空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1966年12月,基地成功放飞“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这些昨日的闪光航迹,是基地成立之初追赶跨越发展的见证。

    改革开放后,中国空军加速追赶世界航空防空武器的发展。30年,基地建设跨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我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也实现了从第一代模仿到第三代自主研发的跨越,基地化训练实现历史性突破。

    陈贵春用“时不我待”来形容加快追赶速度的紧迫和必要。这位从基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司令告诉记者,面对一个个挑战,实现加速的助推器就是自主创新。

    2007年3月,某新型导弹进行远距离低空飞行试验。可没有高精度的引导,地面雷达很难快速捕获和跟踪定位目标,得不到任何导弹飞行状态信息,指挥员很难实施准确及时的指挥和决策。

    一区某站站长陈勇男大胆提出“仿真引导”设想。他一边着手开始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一边组织课题组人员研发测控网络数据传输软件,并与北京有关研制部门联手攻关,终于实现了“仿真引导”的手段,使这一重要型号导弹顺利定型。

    正是靠着这种永不停止的创新,基地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速度,催生了一大批靶场信息化建设急需的成果,创造了中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

    飞蠓-80(红旗-7 的出口型号)进一步改进型飞蠓-90 (又称“飞蠓”80M)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

    从不断突破到激情超越,他们紧盯世界军事前沿
    “试飞英雄”李中华自信地跨上战机,他将完成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飞机低空大表速和颤振两个科目。

    基地指挥大厅里气氛紧张。时任某试验站总工程师的黄剑秋和工程师汪江波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可当试飞进度过半时,汪江波面前的告警器突然响起,红灯闪烁。

    “不好,有情况!”副油箱因故障无法供油。“断加力,立即返航!”

    李中华接到地面指挥员命令后,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技术,沉着冷静地驾机安全返回地面。

    如果再晚2秒钟着陆,油料就要耗尽,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立了大功的监控系统,正是基地为缩短歼-10飞机试验定型周期与地方科研部门历尽坎坷联合开发研制的。那段时间,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干,仅设计告警系统,就攻下了17个子项目。

    歼-10定型试飞监控系统的研制成功,只是基地突破技术难关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一次新型引进导弹试验任务中,国外专家以双方设备无法兼容为由,一再逼迫我方降低电磁设备功率或取消试验。基地高工罗传庆带领科技人员连续奋战两昼夜,在不降低功率的前提下,将我方的6种设备与外方的3种设备实现了兼容。

    某新型测量雷达上的“多注速调管”,是价值10多万美元的重要进口部件,额定使用时间为1000小时。然而,在使用600多小时后,设备就出现工作不稳定的现象,面临报废。基地成立攻关课题组,大胆提出3种技术方案,对该型设备进行了多处改造,最终使其可靠工作时间延长至1300多小时。

    要打造中国空军的信息化实战场!基地围绕这一目标加快了创新步伐。

    几年时间,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们边学边建,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解决一个又一个训练难题,硬是靠自己摸索建起了开展训练必需的五大系统,逐步形成了具备主要功能的战场保障体系,建成了全军首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试验训练场,解决了空军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重大现实课题。

    不久,一个大范围、高仿真、高信息化的“陆、海、空、电”多维立体战场环境系统建成,中国空军信息化演兵平台在戈壁深处迅速崛起。从此,空军多机兵种的各路精锐部队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拼杀,各型战机、雷达、导弹来到这里研练战法,这里成为中国空军演练打赢明天战争的信息演兵平台。

    从勇担重任到不辱使命,他们自主创新毫不动摇
    航空防空导弹试验都需要靶机。

    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新历程。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搞无人靶机,必须有直径为4公里的圆形跑道才能上天,否则至少需要10年。”基地人不信邪,只争朝夕全力投入科研攻关,不到1年,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靶机“长空一号”跃入蓝天!“长空一号”被人们称为“争气机”。

    赵煦院士告诉记者,“长空一号”所具有的高低空、大小速度和大机动性能,直到现在也令国外同类无人靶机难以望其项背,其性价比至今在国际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验证我国某新型空空导弹实战能力,国家考虑用4000万美元进口10架超音速无人靶机。

    “只有研制出我们自己的超音速靶机,才是把握自己的命运,不受别人控制。”赵煦和时任技术室主任的瞿勤等人提出了超音速无人靶机的研制方案,掀开又一个自主研发的重大历程。

    接下来4年,科研团队日夜苦战,攻克了数字式飞控、地面纠偏、多目标遥控等12大技术难关,终于成功:1995年4月13日,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超音速飞机在基地试飞成功,实现了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靶机的国家。

    基地是为导弹签发“准生证”的地方。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是部队急需的武器装备,基地科研人员在对工业部门研制的导弹进行试验测试后,感到该型导弹还有延长射程的空间。他们对各种复杂的试验参数进行分析后,研究提出了延长导弹射程的技术方案,与地方工业部门一同攻克了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关键技术,最终取得了将导弹射程延长35公里的可喜成果。“这35公里,使空军战斗力跨越了一大步。”

    为使各种新型号导弹早日试验定型装备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基地官兵夜以继日,忘我试训。

    高工杨选春被确诊为胰腺胰岛细胞瘤,而正是这位癌症患者攻克了某一新型导弹的“癌症”。

    某新型导弹在后期试验中,因关键技术问题导致试验失利,整个型号面临下马的危险。刚刚做完大手术的杨选春主动请命,“此型号是我全程参与的,最有资格承担这项重担!”他带领课题组翻阅了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到国内几家权威研究机构取经交流,最终在对试验数据反复比对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

    自主创新让这个戈壁荒漠充满生机!“一靶两弹”、“三机联试”、“模拟试验”、“复杂电磁环境”等,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被应用,为中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研发和部队基地化训练注入“新鲜血液”,部队战斗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前不久珠海航展上,人民空军把风采尽写蓝天,让世人瞩目。而在西部空军某试训基地,歼击机、轰炸机、无人机、加油机,新型战机整齐列阵;导弹、高炮、雷达、战车,新型武器布阵大漠;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来自各军兵种部队的雄师劲旅鏖战戈壁……更是让人震撼不已!

    初冬时节,大漠风劲,记者在这里采访,感受到的却是春日般的温暖:创新,让这个戈壁大漠充满生机;创新,见证了中国空军跨越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也彰显了创造这一个个奇迹的基地官兵的风采。

   从机械模仿到自主创新,他们始终不敢停下脚步
    “痛快!痛快!真痛快!”从飞机上走下来,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杨旭掩饰不住激动和兴奋,“飞了十几年了,今天的感觉最棒!”

    2005年1月9日,杨旭驾歼-10战机在空军某试训基地干净利索地完成了国产某新型空空导弹定型后首次实弹打靶,标志着中国空军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

    这是一个精彩之地!1959年12月,在我国空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空空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1966年12月,基地成功放飞“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这些昨日的闪光航迹,是基地成立之初追赶跨越发展的见证。

    改革开放后,中国空军加速追赶世界航空防空武器的发展。30年,基地建设跨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我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也实现了从第一代模仿到第三代自主研发的跨越,基地化训练实现历史性突破。

    陈贵春用“时不我待”来形容加快追赶速度的紧迫和必要。这位从基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司令告诉记者,面对一个个挑战,实现加速的助推器就是自主创新。

    2007年3月,某新型导弹进行远距离低空飞行试验。可没有高精度的引导,地面雷达很难快速捕获和跟踪定位目标,得不到任何导弹飞行状态信息,指挥员很难实施准确及时的指挥和决策。

    一区某站站长陈勇男大胆提出“仿真引导”设想。他一边着手开始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一边组织课题组人员研发测控网络数据传输软件,并与北京有关研制部门联手攻关,终于实现了“仿真引导”的手段,使这一重要型号导弹顺利定型。

    正是靠着这种永不停止的创新,基地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速度,催生了一大批靶场信息化建设急需的成果,创造了中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

    飞蠓-80(红旗-7 的出口型号)进一步改进型飞蠓-90 (又称“飞蠓”80M)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

    从不断突破到激情超越,他们紧盯世界军事前沿
    “试飞英雄”李中华自信地跨上战机,他将完成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飞机低空大表速和颤振两个科目。

    基地指挥大厅里气氛紧张。时任某试验站总工程师的黄剑秋和工程师汪江波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可当试飞进度过半时,汪江波面前的告警器突然响起,红灯闪烁。

    “不好,有情况!”副油箱因故障无法供油。“断加力,立即返航!”

    李中华接到地面指挥员命令后,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技术,沉着冷静地驾机安全返回地面。

    如果再晚2秒钟着陆,油料就要耗尽,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立了大功的监控系统,正是基地为缩短歼-10飞机试验定型周期与地方科研部门历尽坎坷联合开发研制的。那段时间,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干,仅设计告警系统,就攻下了17个子项目。

    歼-10定型试飞监控系统的研制成功,只是基地突破技术难关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一次新型引进导弹试验任务中,国外专家以双方设备无法兼容为由,一再逼迫我方降低电磁设备功率或取消试验。基地高工罗传庆带领科技人员连续奋战两昼夜,在不降低功率的前提下,将我方的6种设备与外方的3种设备实现了兼容。

    某新型测量雷达上的“多注速调管”,是价值10多万美元的重要进口部件,额定使用时间为1000小时。然而,在使用600多小时后,设备就出现工作不稳定的现象,面临报废。基地成立攻关课题组,大胆提出3种技术方案,对该型设备进行了多处改造,最终使其可靠工作时间延长至1300多小时。

    要打造中国空军的信息化实战场!基地围绕这一目标加快了创新步伐。

    几年时间,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们边学边建,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解决一个又一个训练难题,硬是靠自己摸索建起了开展训练必需的五大系统,逐步形成了具备主要功能的战场保障体系,建成了全军首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试验训练场,解决了空军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重大现实课题。

    不久,一个大范围、高仿真、高信息化的“陆、海、空、电”多维立体战场环境系统建成,中国空军信息化演兵平台在戈壁深处迅速崛起。从此,空军多机兵种的各路精锐部队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拼杀,各型战机、雷达、导弹来到这里研练战法,这里成为中国空军演练打赢明天战争的信息演兵平台。

    从勇担重任到不辱使命,他们自主创新毫不动摇
    航空防空导弹试验都需要靶机。

    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新历程。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搞无人靶机,必须有直径为4公里的圆形跑道才能上天,否则至少需要10年。”基地人不信邪,只争朝夕全力投入科研攻关,不到1年,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靶机“长空一号”跃入蓝天!“长空一号”被人们称为“争气机”。

    赵煦院士告诉记者,“长空一号”所具有的高低空、大小速度和大机动性能,直到现在也令国外同类无人靶机难以望其项背,其性价比至今在国际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验证我国某新型空空导弹实战能力,国家考虑用4000万美元进口10架超音速无人靶机。

    “只有研制出我们自己的超音速靶机,才是把握自己的命运,不受别人控制。”赵煦和时任技术室主任的瞿勤等人提出了超音速无人靶机的研制方案,掀开又一个自主研发的重大历程。

    接下来4年,科研团队日夜苦战,攻克了数字式飞控、地面纠偏、多目标遥控等12大技术难关,终于成功:1995年4月13日,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超音速飞机在基地试飞成功,实现了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靶机的国家。

    基地是为导弹签发“准生证”的地方。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是部队急需的武器装备,基地科研人员在对工业部门研制的导弹进行试验测试后,感到该型导弹还有延长射程的空间。他们对各种复杂的试验参数进行分析后,研究提出了延长导弹射程的技术方案,与地方工业部门一同攻克了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关键技术,最终取得了将导弹射程延长35公里的可喜成果。“这35公里,使空军战斗力跨越了一大步。”

    为使各种新型号导弹早日试验定型装备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基地官兵夜以继日,忘我试训。

    高工杨选春被确诊为胰腺胰岛细胞瘤,而正是这位癌症患者攻克了某一新型导弹的“癌症”。

    某新型导弹在后期试验中,因关键技术问题导致试验失利,整个型号面临下马的危险。刚刚做完大手术的杨选春主动请命,“此型号是我全程参与的,最有资格承担这项重担!”他带领课题组翻阅了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到国内几家权威研究机构取经交流,最终在对试验数据反复比对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

    自主创新让这个戈壁荒漠充满生机!“一靶两弹”、“三机联试”、“模拟试验”、“复杂电磁环境”等,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被应用,为中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研发和部队基地化训练注入“新鲜血液”,部队战斗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什么型号
红酒?
难道是红樱?前卫?
蒙国家的钱呢,没有实战检验就靠所谓的靶场数据忽悠了领导的决策忽悠了人民的血汗钱
延长35公里?难道是地空,地地两用蛋?
原帖由 modle 于 2008-12-1 12:48 发表
蒙国家的钱呢,没有实战检验就靠所谓的靶场数据忽悠了领导的决策忽悠了人民的血汗钱

小童子,大中午的,醒一醒,洗洗再睡。[:a1:]
原帖由 modle 于 2008-12-1 12:48 发表
蒙国家的钱呢,没有实战检验就靠所谓的靶场数据忽悠了领导的决策忽悠了人民的血汗钱

你别在这乱放屁好吧
红酒或者S300/400
35公里,相当可观啊,想当年,红旗2最大射程也就35公里。
原帖由 modle 于 2008-12-1 12:48 发表
蒙国家的钱呢,没有实战检验就靠所谓的靶场数据忽悠了领导的决策忽悠了人民的血汗钱


摸摸,再摸摸…… 不容易呀
"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是部队急需的武器装备,基地科研人员在对工业部门研制的导弹进行试验测试后,感到该型导弹还有延长射程的空间。"
真的是技术突破?能不能推广到其它型号上!还是只是该型号挖潜?要分清!
能使射程延长的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关键技术。。。。。。发动机多次点火?
35km,懂了,开加力到2M再发射。。。。。

这种官样文章除了骗小孩子呢,还能做啥。
原帖由 rnmb 于 2008-12-1 12:59 发表
35km,懂了,开加力到2M再发射。。。。。

这种官样文章除了骗小孩子呢,还能做啥。


地空导弹开加力到2M?!?!!?!??;P ;P ;P ;P
不过J10具备玩中局蛋的能力的时间比偶估计的要早的多啊。那个时候欧洲人可没这个进度。:D :D
原帖由 rnmb 于 2008-12-1 12:59 发表
35km,懂了,开加力到2M再发射。。。。。

这种官样文章除了骗小孩子呢,还能做啥。

也就把你给骗了啊
不会是红旗16吧?难道射程从40KM变成75KM了?
原帖由 rnmb 于 2008-12-1 12:59 发表
35km,懂了,开加力到2M再发射。。。。。

这种官样文章除了骗小孩子呢,还能做啥。

热烈庆祝我军低空导弹发射车极速提升至M2......
原帖由 歼击机07 于 2008-12-1 12:46 发表
难道是红樱?前卫?

这位最狠……
今天刚12月1日啊,不是说这轮的典型要在3、4号才全面展开表彰么。
前卫不要说提高35KM就是提高到35KM也几乎等同于天顶星科技了
弹道变轨??增加助推器??
呵呵,把这个技术用在hhq16上,,,加装主动引导头,,变成中国版紫苑30,ESSM!!
PLA的八股文也是世界一绝············
原帖由 foxpat 于 2008-12-1 13:14 发表

热烈庆祝我军低空导弹发射车极速提升至M2......


你错了,是巡航速度。2Mach超巡地空导弹发射车,新型隐身方舱设计。
是红旗12,也就是凯山A,射程提高到70公里左右。
胡猜的。
增35公里了还没有新编号么……
原帖由 歼击机07 于 2008-12-1 12:46 发表
难道是红樱?前卫?

你的意思是说这玩意能打40KM左右了?
;P ;P ;P ;P ;P
原帖由 modle 于 2008-12-1 12:48 发表
蒙国家的钱呢,没有实战检验就靠所谓的靶场数据忽悠了领导的决策忽悠了人民的血汗钱

要这么说,当年猎鹰,AIM-9B之类的弹弹也蒙了美国纳税人不少钱,人家的靶场成绩也是不错的说。
:D :D :D :D
原帖由 yuleyule 于 2008-12-1 13:28 发表
弹道变轨??增加助推器??
呵呵,把这个技术用在hhq16上,,,加装主动引导头,,变成中国版紫苑30,ESSM!!

我感觉就是优化了一下弹道。
:D :D :D :D :D
最多重新写写导引率,说真的我国在这方面的论文成麻袋装。
;P ;P ;P ;P ;P
恐怕是射程延长到35km吧?那么很可能就是KS-1A(HQ-12)了,最早其射程似乎是27km,通过改变(优化)弹道完全有可能提高到35km,如果说从35km提高到70km,那就近乎天方夜谭了,除非另起炉灶设计……[:a9:] :o
原帖由 wang2bin10 于 2008-12-1 13:23 发表
前卫不要说提高35KM就是提高到35KM也几乎等同于天顶星科技了

你还别说,在太空中用还真是能搞那么远,到那时就头疼的就是舵机怎么撑那么久的问题了。
;P ;P ;P ;P ;P
是不是换了新药?
原帖由 spacedog 于 2008-12-1 14:45 发表
恐怕是射程延长到35km吧?那么很可能就是KS-1A(HQ-12)了,最早其射程似乎是27km,通过改变(优化)弹道完全有可能提高到35km,如果说从35km提高到70km,那就近乎天方夜谭了,除非另起炉灶设计……[:a9:] :o


KS-1基本型号射程42,KS-1A是50
这个进步着实不小[:a2:]
不过八股的套路实在是看得郁闷,每次都是老外说什么:如果没有XXXX,中国人XX年内搞不出来XXXX。非要拿这个来承托?
应该是红酒,别的弹提高3.5公里差不多
延长35公里?

太夸张了吧, 中程一下变远程了啊。
关键是什么弹都没确定,对弹道进行优化可以参考美国的AIM120的改进。
原帖由 rnmb 于 2008-12-1 12:59 发表
35km,懂了,开加力到2M再发射。。。。。

这种官样文章除了骗小孩子呢,还能做啥。


恩,和你打个招呼,rnmb
显然红旗9三,只有这种远程弹才具备一下子提升35公里的可能性
新配方?;f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