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歹徒袭击,海外侨胞应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52:46
面对歹徒袭击,海外侨胞应怎么办?  
2008年11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年前,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的时候,不少人还觉得恐怖主义和袭击事件离人们很远,甚至认为中国人乃至华人的身份是海外生活的“护身符”。但近几年来,海外中国人的这种“安全感”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受袭事件而趋向模糊,应不断寻找应对之法。

    今年10月,巴西圣保罗巴利区的皮包店里,一名华裔男性被发现惨死于卫生间内,手脚都被捆绑着,头部和颈部均有被殴打的痕迹。这是近期巴西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恶性事件中的一起。同样是10月,中石油公司9名员工在苏丹西南部一施工现场被武装分子绑架,其中5人遇害,另4人获救。有统计显示,近年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共发生30多起涉及中国务工人员乃至华侨华人的袭击和绑架事件,造成100多人伤亡。舆论惊呼华侨华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外族人”。

    国际交往深入,利益冲突突显

    细究起来,这也难怪。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出国的人数多了,国际间的合作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安全方面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了。此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发言权,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角色趋于活跃,这无形当中也容易被恐怖分子盯上。

    有专家表示,中国公司的一些海外业务,比如承建铁路、桥梁、公路等,在一些国家属于非常敏感的项目,由于担心这些项目的建成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胁,有些地方势力或反政府武装就会对此予以干扰,甚至袭击、枪杀中国建筑工人。

    最近的苏丹武装分子绑架并杀害中国工程师案件中,对方开出的条件是“让中石油撤出苏丹”。类似这样的条件,也正是海外投资合作中利益冲突的体现。在强烈谴责武装分子的暴力手段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该事件折射出的中国企业一个未能克服的现象:中国企业到海外作业一般是把国内的员工也带过去,而很少雇用当地人;当地人不能从中获益,自然会产生敌意。

    在巴基斯坦,中国人往往成为袭击事件的受害者。中巴关系友好,但这反而使中国人的安全问题成为巴政府的“软肋”。据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兰分析,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频频拿中国人“开刀”,原因之一就是中巴关系友好,为了为难巴政府,恐怖分子就盯上了巴的“铁哥们儿”,让巴政府“投鼠忌器”。

    容易成为遇袭目标

    在巴西就有这样的说法,歹徒抢劫一个华人的“收获”胜过抢劫一百个巴西人。这是因为许多华侨华人做生意习惯使用现金交易,因此店里、家里存有大量现金,或随身携带大量现金。10月发生在巴西的一起入室抢劫案中,歹徒抢走了一名华人女士家中存放的大约6万雷亚尔现金(1美元约合2.20雷亚尔)后,竟还继续索要更多的现金。受害者没有立刻答应,歹徒就凶残地朝她开了一枪后离去。这名华人女士后来被送到医院抢救,但是最后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在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甚至有平均每周发生一起中国学生被绑架事件的记录,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留学生露财显富、狂购豪华车已成当地街谈巷议的新闻。据一位当地的经销商透露,这些中国留学生的付款方式同样让人惊讶:“他们一般不用信用卡,几乎从不分期付款。一次一位少年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我让店里的两个店员都过来数钱。上帝啊,这是我们这辈子看到的最多的现金!”新西兰警方认为,那些年轻学生手中的大量现金,就是不法分子袭击他们的主要原因。

    当然,并非所有的以经济为目的的绑架都归咎于这种耸人听闻的“露富”事件。在绑架事件活跃的菲律宾,警方多次表示,华人之所以经常成为绑匪绑架的目标,不完全是因为钱多,也是因为他们的家人亲友在事发之后经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向警方报案,而是静悄悄地交纳赎金、领回人质,因此大大助长了绑匪的嚣张气焰,绑匪有时甚至会扣押送款人以便勒索更多的钱财。

    事实上,不仅是华人个体没有学会维权的“生存法则”,从整个海外华人圈子来看,文化、心理上的障碍也往往使他们在当地社会中自我孤立,难以拧成一股绳。在美国,华人现有的权益,许多都是搭其他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平权运动的便车得来的。因此,尽管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较高,政治地位却偏低,在政坛缺少自己的代言人,在社会舆论中也常常“失语”,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他们往往容易在海外遭到袭击。

    多熟悉海外生存法则

    为解决中国公民和驻外机构的海外安全问题,中国外交部早在2004年7月1日,就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和应急办公室,显然,保护海外企业和公民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了,这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还不曾有过。

    针对巴西华人往往遭到劫财攻击的问题,圣保罗州安全厅厅长罗纳尔多·阿扎恭在11月15日与华侨华人的会谈中,向大家传达了3个信息。其一,当地警方并不是对抢劫、凶杀案件熟视无睹,只要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警方一定会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其二,希望最好不要在家里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因为住家很容易成为偷盗和抢劫的目标;其三,非常希望有人能够勇敢地出来报案和指证,只有这样,警方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打击犯罪分子。

    而从“治本”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美国黑人身上得到启示。

    明年的白宫将迎来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黑人群体在美国的成就为少数族裔带来了希望,也为华人群体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政议政这条漫漫长路上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华人自身要想办法,要进行自我调整,更好地掌握与当地人打交道的种种技巧,努力融入主流社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注意回报社会,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要只顾赚钱过日子。政治上则要加强团结,有组织地保护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李 凌)面对歹徒袭击,海外侨胞应怎么办?  
2008年11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年前,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的时候,不少人还觉得恐怖主义和袭击事件离人们很远,甚至认为中国人乃至华人的身份是海外生活的“护身符”。但近几年来,海外中国人的这种“安全感”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受袭事件而趋向模糊,应不断寻找应对之法。

    今年10月,巴西圣保罗巴利区的皮包店里,一名华裔男性被发现惨死于卫生间内,手脚都被捆绑着,头部和颈部均有被殴打的痕迹。这是近期巴西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恶性事件中的一起。同样是10月,中石油公司9名员工在苏丹西南部一施工现场被武装分子绑架,其中5人遇害,另4人获救。有统计显示,近年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共发生30多起涉及中国务工人员乃至华侨华人的袭击和绑架事件,造成100多人伤亡。舆论惊呼华侨华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外族人”。

    国际交往深入,利益冲突突显

    细究起来,这也难怪。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出国的人数多了,国际间的合作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安全方面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了。此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发言权,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角色趋于活跃,这无形当中也容易被恐怖分子盯上。

    有专家表示,中国公司的一些海外业务,比如承建铁路、桥梁、公路等,在一些国家属于非常敏感的项目,由于担心这些项目的建成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胁,有些地方势力或反政府武装就会对此予以干扰,甚至袭击、枪杀中国建筑工人。

    最近的苏丹武装分子绑架并杀害中国工程师案件中,对方开出的条件是“让中石油撤出苏丹”。类似这样的条件,也正是海外投资合作中利益冲突的体现。在强烈谴责武装分子的暴力手段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该事件折射出的中国企业一个未能克服的现象:中国企业到海外作业一般是把国内的员工也带过去,而很少雇用当地人;当地人不能从中获益,自然会产生敌意。

    在巴基斯坦,中国人往往成为袭击事件的受害者。中巴关系友好,但这反而使中国人的安全问题成为巴政府的“软肋”。据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兰分析,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频频拿中国人“开刀”,原因之一就是中巴关系友好,为了为难巴政府,恐怖分子就盯上了巴的“铁哥们儿”,让巴政府“投鼠忌器”。

    容易成为遇袭目标

    在巴西就有这样的说法,歹徒抢劫一个华人的“收获”胜过抢劫一百个巴西人。这是因为许多华侨华人做生意习惯使用现金交易,因此店里、家里存有大量现金,或随身携带大量现金。10月发生在巴西的一起入室抢劫案中,歹徒抢走了一名华人女士家中存放的大约6万雷亚尔现金(1美元约合2.20雷亚尔)后,竟还继续索要更多的现金。受害者没有立刻答应,歹徒就凶残地朝她开了一枪后离去。这名华人女士后来被送到医院抢救,但是最后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在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甚至有平均每周发生一起中国学生被绑架事件的记录,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留学生露财显富、狂购豪华车已成当地街谈巷议的新闻。据一位当地的经销商透露,这些中国留学生的付款方式同样让人惊讶:“他们一般不用信用卡,几乎从不分期付款。一次一位少年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我让店里的两个店员都过来数钱。上帝啊,这是我们这辈子看到的最多的现金!”新西兰警方认为,那些年轻学生手中的大量现金,就是不法分子袭击他们的主要原因。

    当然,并非所有的以经济为目的的绑架都归咎于这种耸人听闻的“露富”事件。在绑架事件活跃的菲律宾,警方多次表示,华人之所以经常成为绑匪绑架的目标,不完全是因为钱多,也是因为他们的家人亲友在事发之后经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向警方报案,而是静悄悄地交纳赎金、领回人质,因此大大助长了绑匪的嚣张气焰,绑匪有时甚至会扣押送款人以便勒索更多的钱财。

    事实上,不仅是华人个体没有学会维权的“生存法则”,从整个海外华人圈子来看,文化、心理上的障碍也往往使他们在当地社会中自我孤立,难以拧成一股绳。在美国,华人现有的权益,许多都是搭其他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平权运动的便车得来的。因此,尽管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较高,政治地位却偏低,在政坛缺少自己的代言人,在社会舆论中也常常“失语”,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他们往往容易在海外遭到袭击。

    多熟悉海外生存法则

    为解决中国公民和驻外机构的海外安全问题,中国外交部早在2004年7月1日,就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和应急办公室,显然,保护海外企业和公民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了,这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还不曾有过。

    针对巴西华人往往遭到劫财攻击的问题,圣保罗州安全厅厅长罗纳尔多·阿扎恭在11月15日与华侨华人的会谈中,向大家传达了3个信息。其一,当地警方并不是对抢劫、凶杀案件熟视无睹,只要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警方一定会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其二,希望最好不要在家里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因为住家很容易成为偷盗和抢劫的目标;其三,非常希望有人能够勇敢地出来报案和指证,只有这样,警方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打击犯罪分子。

    而从“治本”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美国黑人身上得到启示。

    明年的白宫将迎来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黑人群体在美国的成就为少数族裔带来了希望,也为华人群体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政议政这条漫漫长路上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华人自身要想办法,要进行自我调整,更好地掌握与当地人打交道的种种技巧,努力融入主流社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注意回报社会,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要只顾赚钱过日子。政治上则要加强团结,有组织地保护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李 凌)
本来当国家的影响力迈出国门遍布全球时就必然与会当地实力发生冲突,这和意识形态或者阵型归属无任何关系,只是国家迈向大国的必经阶段。以前喉舌们还说由美国人海外遇袭折射出美国政府在海外推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云云,现在轮到中国人了,这种论调就没敢提了。
一楼又再意淫。。。。。。。
华人受劫和中国的强弱有关吗?
还意淫到美国身上
华人被劫只能说明中国的弱
人家吊也不吊你中国
你中国在人家眼里是什么
是一只鸵鸟:D
绑架一般都有两个动机
1、求财
2、排外
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是延伸。无论是哪个,都说明了某位“不意淫大侠”的推论不正确。
很难想象穷得要死的非洲劳工或者对全世界放狠话朝鲜的国民会享受到被绑票的待遇,我也不相信是部落崇拜或者猪蹄思想使他们免遭劫难。
作为身居海外的华人,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自我防范意识,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特别是进入“高危地区”国家,更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意识。真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其次,无论走到哪里,都应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防患于未然有时候只能是一种理想,必须承认的是,海外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不可能杜绝的。那么,假如一旦遭遇到类似事件,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临危不乱,首先要敢于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其次要冷静处理,而不是惊慌失措,一味抱怨或者干脆轻言放弃,因为这些都于事无补。
改善海外华人的处境,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有海外华人就势必要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对此,学会善于规避风险,敢于承担风险,这才是成熟华人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心态.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巴西《南美侨报》/巴西侨网报道,最近以来巴西圣保罗25街附近的公寓连续发生入室抢劫华人事件,对此威廉巫办公室非常重视,委托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协助受害侨胞进行举报指认。
  据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杨惠昂介绍,最近以来有一个巴西团伙在25街一带频繁抢劫华人公寓,其中有一座住有几十家华人的公寓几乎天天被抢。这个楼里的侨胞或因为没有身份证,或因为家里存有商品,因此不敢去警局报案,使得匪徒越来越猖狂,抢了一家又一家。
  杨惠昂表示,接到华人被抢劫事件,威廉巫办公室很重视,委托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协助解决被抢劫问题,面对匪徒疯狂抢劫华人,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报案和指认。杨惠昂说,在巴西不管你是否有身份证,都可以对犯罪进行举报。如果侨胞担心各种问题,可以到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去说明被抢劫经过,以及通过图片来指认凶犯,然后以工商联合会的名义举行报案。                       

  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再次呼吁侨胞,不要做任凭匪徒宰割的羔羊,要勇敢地站出来举报和指证犯罪犯子,唯有这样才能依法打击犯罪分子,以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华商的财产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