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7 19:12:15
目前国内外舆论都认定: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崛起的“世界工厂”。她将改变世界经济的重心,在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近几年,虽然赶上“非典” 这类飞来横祸,但外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产品的出口行情看涨,经济增长势头不衰。这一切,都使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和乐观。
然而,这也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时代。

请看看几个简单的数据。

2001年,世界零售商从中国购买了价值300亿美元的货物。美国的头号零售王朝Wal-Mart在 2002年就从中国购买了120亿美元的货物,占其总进货量的8%。今年Wal-Mart的在华采购,预计将达15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令人生畏。

然而,这样的采购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仔细分析,人们看到的景观就不那么乐观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一家给Wal-Mart提供小电器的企业,10年前出厂批发价为7美元的产品,如今被砍到4美元(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则是15到40美元)。如此低的价格使企业几乎无法生存。万般无奈,企业裁员一半,只保留1500名职工,却要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许多工人加班加点,每日工作长达18个小时,一个月仅挣不到300人民币,比当地的最低工资还低40%。就是这样,工厂还是很难盈利。

这就是象Wal-Mart这样势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厉害。它知道自己的订单大,你小企业要靠它活,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拼命砍价,直到把价格砍到让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地步。这样,Wal-Mart把为它供货的企业,全变成了“打工仔”,挣最低的小时工资,劳动所得仅够生存。靠给Wal-Mart供货,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远作不大,因为Wal-Mart的价格战使你没有资本积累的空间。这些供货的小企业,地位就象在美国国内的Wal-Mart连锁店里打工的小时工一样,干的是死胡同里的工作(dead-endjob),除了眼下的生存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前途。

所以,中国的出口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利润大部分都是这样被别人赚去。中国社会从中获益十分有限。最近,美国政府和国会企图压中国升值人民币。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一反常态,相继站出来为中国辩护。“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与中国的贸易,是天下最好的买卖。中国为我们生产我们觉得没有赚头的产品,而且价格奇低,利润大部分也被美国公司赚走,我们则得到了长时段的高增长中的低通货膨胀率,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的问题则是:难道中国人要永远象这样为世界打工? Wal-Mart之所以能够如此上下其手,无限压低价格,在于它抓住了中国的几个弱点。

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亏损企业无法被淘汰,优异企业无法脱颖而出。经济起飞十几年,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仍然没有索尼、东芝、尼桑、丰田、乃至现代、三星这样的名牌。我们除了东西便宜、劳动力便宜外,没有任何砝码。

第二,劳动力便宜,国内的购买力就低。内需不足,只好依靠出口。于是Wal-Mart就成了衣食父母。我们自然也就永远抬不起头来。

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很象60年代初的日本,正处于一个战略性的十字路口。维持增长的后劲,有赖于战略性的思维,而不是沉溺于眼前的好时光,跟着感觉走。

50年代,日本靠着自己的产品价格低,以及朝鲜战争美国对军需品的需求,经济迅速恢复,小康社会初具规模。美国人当时骄傲地告诉自己的日本小夥计:你们生产不出我们美国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还是赶快占领亚洲市场。一句话,日本应该倚仗自己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打低端品位产品的主意。

如果日本遵从这样的战略,就不会有今天的日本了。所幸的是,当时日本朝野的一些有识之士,能够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看待未来,认定日本永远不可能靠日本人便宜这样的“优势”而崛起。于是他们瞄准高品位的产品,加大科技投资,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最终日本政府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口口声声要使日本有“美国的效率,苏联的福利”,改变战前那种让国民勒紧裤腰带工作、靠压低老百姓生活水平来为国家创造积累的旧式思维,建立一个高生活水准的消费者社会。结果,日本的企业层次能够随着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而提升。等70年代美国突然将美元与日元的固定汇率打破、造成日元成倍升值之时,日本的企业与社会已经作好了准备,并一鼓作气,使日本的人均收入一度超过美国。如今,尽管日本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在日本过日子还是要比在美国贵得多。而日本仍然维持着其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目前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我们不能因为有13亿还很穷困的人口,就认定中国人可以永远这样便宜下去。我们必须对这13亿人进行投资,使他们逐渐“贵”起来。

这样,他们不仅有足够的技能从事高层次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购买力。

要作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扶植中产阶级的成长。同时,应该迅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这包括独立、高效率的司法制度,自由的信息流动,高度透明的政府行为等等。因为真正国际级的大企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

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印度经济的经济力在未来很可能超过中国。理由是印度目前虽然不如中国能够吸引外资,但印度企业的层次要高于中国,已经产生了具有国际声望的企业集团,利润可以在自己的企业中积累。同时,印度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也远超出中国。这样的分析是否准确,当然是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感。回顾历史,从1500到1800年间,北美的白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5%,几乎全被运往中国购物。当时的中国,就是个前近代的“世界工厂”。中国货征服世界的日子,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可是到十九世纪怎么样?中国在与世界的竞争中连连败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除了为别人打工外,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

目前Wal-Mart这样的跨国集团到中国抢购,外资蜂拥而至,给中国造成了一个短期的优势。这些资金和订单,提供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使得淘汰那些无效率的企业所引起的社会阵痛有所减轻。我们只有利用这样的短期机会,加速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制度优势,创造自己的跨国公司和优势产业,中国在21世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国内外舆论都认定: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崛起的“世界工厂”。她将改变世界经济的重心,在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近几年,虽然赶上“非典” 这类飞来横祸,但外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产品的出口行情看涨,经济增长势头不衰。这一切,都使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和乐观。
然而,这也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时代。

请看看几个简单的数据。

2001年,世界零售商从中国购买了价值300亿美元的货物。美国的头号零售王朝Wal-Mart在 2002年就从中国购买了120亿美元的货物,占其总进货量的8%。今年Wal-Mart的在华采购,预计将达15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令人生畏。

然而,这样的采购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仔细分析,人们看到的景观就不那么乐观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一家给Wal-Mart提供小电器的企业,10年前出厂批发价为7美元的产品,如今被砍到4美元(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则是15到40美元)。如此低的价格使企业几乎无法生存。万般无奈,企业裁员一半,只保留1500名职工,却要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许多工人加班加点,每日工作长达18个小时,一个月仅挣不到300人民币,比当地的最低工资还低40%。就是这样,工厂还是很难盈利。

这就是象Wal-Mart这样势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厉害。它知道自己的订单大,你小企业要靠它活,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拼命砍价,直到把价格砍到让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地步。这样,Wal-Mart把为它供货的企业,全变成了“打工仔”,挣最低的小时工资,劳动所得仅够生存。靠给Wal-Mart供货,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远作不大,因为Wal-Mart的价格战使你没有资本积累的空间。这些供货的小企业,地位就象在美国国内的Wal-Mart连锁店里打工的小时工一样,干的是死胡同里的工作(dead-endjob),除了眼下的生存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前途。

所以,中国的出口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利润大部分都是这样被别人赚去。中国社会从中获益十分有限。最近,美国政府和国会企图压中国升值人民币。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一反常态,相继站出来为中国辩护。“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与中国的贸易,是天下最好的买卖。中国为我们生产我们觉得没有赚头的产品,而且价格奇低,利润大部分也被美国公司赚走,我们则得到了长时段的高增长中的低通货膨胀率,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的问题则是:难道中国人要永远象这样为世界打工? Wal-Mart之所以能够如此上下其手,无限压低价格,在于它抓住了中国的几个弱点。

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亏损企业无法被淘汰,优异企业无法脱颖而出。经济起飞十几年,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仍然没有索尼、东芝、尼桑、丰田、乃至现代、三星这样的名牌。我们除了东西便宜、劳动力便宜外,没有任何砝码。

第二,劳动力便宜,国内的购买力就低。内需不足,只好依靠出口。于是Wal-Mart就成了衣食父母。我们自然也就永远抬不起头来。

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很象60年代初的日本,正处于一个战略性的十字路口。维持增长的后劲,有赖于战略性的思维,而不是沉溺于眼前的好时光,跟着感觉走。

50年代,日本靠着自己的产品价格低,以及朝鲜战争美国对军需品的需求,经济迅速恢复,小康社会初具规模。美国人当时骄傲地告诉自己的日本小夥计:你们生产不出我们美国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还是赶快占领亚洲市场。一句话,日本应该倚仗自己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打低端品位产品的主意。

如果日本遵从这样的战略,就不会有今天的日本了。所幸的是,当时日本朝野的一些有识之士,能够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看待未来,认定日本永远不可能靠日本人便宜这样的“优势”而崛起。于是他们瞄准高品位的产品,加大科技投资,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最终日本政府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口口声声要使日本有“美国的效率,苏联的福利”,改变战前那种让国民勒紧裤腰带工作、靠压低老百姓生活水平来为国家创造积累的旧式思维,建立一个高生活水准的消费者社会。结果,日本的企业层次能够随着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而提升。等70年代美国突然将美元与日元的固定汇率打破、造成日元成倍升值之时,日本的企业与社会已经作好了准备,并一鼓作气,使日本的人均收入一度超过美国。如今,尽管日本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在日本过日子还是要比在美国贵得多。而日本仍然维持着其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目前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我们不能因为有13亿还很穷困的人口,就认定中国人可以永远这样便宜下去。我们必须对这13亿人进行投资,使他们逐渐“贵”起来。

这样,他们不仅有足够的技能从事高层次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购买力。

要作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扶植中产阶级的成长。同时,应该迅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这包括独立、高效率的司法制度,自由的信息流动,高度透明的政府行为等等。因为真正国际级的大企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

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印度经济的经济力在未来很可能超过中国。理由是印度目前虽然不如中国能够吸引外资,但印度企业的层次要高于中国,已经产生了具有国际声望的企业集团,利润可以在自己的企业中积累。同时,印度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也远超出中国。这样的分析是否准确,当然是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感。回顾历史,从1500到1800年间,北美的白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5%,几乎全被运往中国购物。当时的中国,就是个前近代的“世界工厂”。中国货征服世界的日子,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可是到十九世纪怎么样?中国在与世界的竞争中连连败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除了为别人打工外,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

目前Wal-Mart这样的跨国集团到中国抢购,外资蜂拥而至,给中国造成了一个短期的优势。这些资金和订单,提供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使得淘汰那些无效率的企业所引起的社会阵痛有所减轻。我们只有利用这样的短期机会,加速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制度优势,创造自己的跨国公司和优势产业,中国在21世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