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故意夸大售华导弹性能 遭中国军官识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10:14
2008-10-20 10:27:19   
中国军网

  为了利剑出鞘——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海军某场站导弹队队长张建荣

  张建荣,高级工程师,1985年9月入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场站导弹技术队队长。连续5年享受全军技术岗位津贴,曾4次荣立三等功,编着《某新型导弹业务管理细则》、《某新型导弹技术阵地操作维护规程》、《导弹战斗使用手册》等10余套导弹维护保养教材,研制开发的“通用移动挂弹装置”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评审会上舌战群雄

  2008年初秋,初次见到张建荣,很难使记者把眼前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与编写过10余套导弹维护保养教材、有着20多项发明革新成果的导弹“专家”联系起来。那时,他正在导弹队制氮机库房里与官兵们一道专心致志地检修制氮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和身上那件被汗水浸透了的作训服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随着采访的进一步深入,导弹队官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向记者讲述着“张建荣舌战群雄”的故事。

  革新路上勇攀高峰

  去年7月,某新型导弹装备部队,针对性维护保障训练随即迅速展开,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传统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很难适应新型导弹的维护保障要求,特别是在组织实施外场挂弹这一课目训练时,若稍有闪失,不仅会造成飞机以及设备的损伤,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幷且该课目训练只有等到部队飞行训练结束后进行,才能避免与机务维护发生时间冲突。应该说,训练时间少、标准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如何科学处理好这些训练矛盾,在较短时间里提高维护保障质量效益,成为张建荣苦苦思考的现实课题。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训练模式和陈旧的训练方法,不断突破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的变革通常以训练装备革新为前提。如果能发明一套能完全替代飞机导弹挂架的装置,就能使官兵随时进行模拟训练,有效解决保障训练与日常飞行、机务维护之间存在的时间矛盾。为此,张建荣带领技术骨干踏上了技术革新之路。

  一次,张建荣在使用“行调机”装吊导弹箱时,突然得到灵感。他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替代飞机导弹挂架的方法吗?他立即找来“行调机”图纸,组织业务骨干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从此,张建荣就像一台“永动机”,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工作间里,没日没夜地啃专业教材和有关技术资料,幷四处拜师求教,画出了上百张“飞机导弹挂架”设计图纸,把千余个技术参数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冒着危险爬上10米高的“行调机”,进行模拟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攻关,一种能真实模拟导弹发射架在飞机上不同姿态的装置被研发成功。这种装置不但机动性强,而且造价低廉,可以完全满足任何导弹挂弹课目训练。官兵们欣喜地称它为“通用移动挂弹训练装置”。而此时,本就黑瘦的张建荣又瘦了一圈。小革新解决大问题。自从这套“通用移动挂弹装置”投入保障训练以后,导弹队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升,挂弹速度提高三分之二。官兵感叹:“队长的发明,简直就像让我们把飞机搬回家搞训练一样”。该项发明荣获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张建荣先后自行设计了导弹存放架、气瓶存放架、发射架存放架等20多种导弹保障设施,有效解决了训练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被官兵们誉为“故障克星”、“发明专家”。

  海战场上弹无虚发  
  前年夏天,张建荣所在的导弹技术队接到上级通知:9月份,海军将组织某新型导弹实射训练,导弹保障任务由他们负责。从通知到实射训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面对极为紧迫的形势任务,身为导弹队长的张建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这是张建荣常说的一句话。从未向困难低头的他,坚信使命任务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自己一定能带领大家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为缩短官兵掌握该导弹专业技术技能的周期,他在全队实施了“交叉滚动训练法”、“平衡训练法”等10多种训练方法,专门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辅导。同时,还针对官兵文化素质层次差异大的实际,每周组织进行一次专业技术考核,幷对未能通过考核的官兵进行补差培训,每天都坚持陪官兵们学习训练到深夜。张建荣远在广西的妻子得知情况后,决定暑假把女儿放在姥姥家,专门到部队照顾他。对此,他心怀愧疚地说:“你在家照顾好女儿,我欠你们俩太多了。”在他的带领下,导弹队官兵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学完了专业院校一年半的课程,一批某新型导弹专业保障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中坚力量。

  “沙场秋点兵”。那年金秋,一场大规模海上实兵演习在南海某海域“打响”。某新型导弹将首次亮相,进行试射。这对于从未参与该型导弹战场保障的该导弹队官兵而言,无疑是一种更为严峻的挑战。对此,首长、机关、科研单位、试射部队也表示担忧。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张建荣的身上,首长更是先后3次问张建荣:“你有把握吗?”

  张建荣当即向将军立下军令状:“请首长放心,我们将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确保弹无虚发!”

  演习中,他们沉着冷静,从出箱、通电、测试、加注到外场挂弹,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进行着。直到演习区域传来,4枚某新型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时,在场的所有官兵都欢呼雀跃,张建荣明亮的双眼中也闪动着喜悦的泪花。

  至此,从该型导弹运抵部队到形成战斗力,前后仅用了46天时间,创下了该新型导弹技术保障的新纪录。

  前年4月,张建荣代表海军参加外国某新型导弹定购评审会。会上,该型导弹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故意夸大其性能,鼓吹:“在正常储备情况下,该型导弹不需要通电。”当时,与会的所有专家都未对此提出异议。然而,张建荣凭借多年来对国内外导弹性能研究的经验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导弹技术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该导弹雷达磁控管必须每半年通一次电。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向该型导弹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代表提出质疑,幷初步说明了理由。面对张建荣提出的“不同意见”,他们感到手足无措,但还是开始进行反驳,同时拿出了所谓的论证鉴定“结论”,企图挫败张建荣的锐气。一时间,会场一片哗然,许多与会专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场围绕“该新型导弹是否应半年通一次电”的唇枪舌战激烈展开。由于对方已经形成论证鉴定“结论”,致使大部分专家不敢轻易赞同张建荣的观点,辩论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评审委员会临时决定暂时休会,会期延长一天。

  晚上,张建荣回到房间,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该型导弹性能参数,比对同类导弹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针对他所质疑的7个问题,提出了4个方面的改进意见,幷形成了发言提纲。此时,已是第二天清晨。在当天的会议上,张建荣从容镇定地陈述自己经过深入思考、缜密分析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幷当场进行理论推论和逻辑演绎,有力地证明了该型导弹雷达磁控管必须每半年通一次电的事实。他的结论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肯定和认同。外国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代表不得不承认自己有意夸大导弹性能,同时也对张建荣在导弹研究方面的造诣,钦佩不已。会后,与会的首长和专家都冲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张建荣,为中国海军争了光,真是了不起!”2008-10-20 10:27:19   
中国军网

  为了利剑出鞘——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海军某场站导弹队队长张建荣

  张建荣,高级工程师,1985年9月入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场站导弹技术队队长。连续5年享受全军技术岗位津贴,曾4次荣立三等功,编着《某新型导弹业务管理细则》、《某新型导弹技术阵地操作维护规程》、《导弹战斗使用手册》等10余套导弹维护保养教材,研制开发的“通用移动挂弹装置”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评审会上舌战群雄

  2008年初秋,初次见到张建荣,很难使记者把眼前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与编写过10余套导弹维护保养教材、有着20多项发明革新成果的导弹“专家”联系起来。那时,他正在导弹队制氮机库房里与官兵们一道专心致志地检修制氮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和身上那件被汗水浸透了的作训服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随着采访的进一步深入,导弹队官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向记者讲述着“张建荣舌战群雄”的故事。

  革新路上勇攀高峰

  去年7月,某新型导弹装备部队,针对性维护保障训练随即迅速展开,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传统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很难适应新型导弹的维护保障要求,特别是在组织实施外场挂弹这一课目训练时,若稍有闪失,不仅会造成飞机以及设备的损伤,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幷且该课目训练只有等到部队飞行训练结束后进行,才能避免与机务维护发生时间冲突。应该说,训练时间少、标准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如何科学处理好这些训练矛盾,在较短时间里提高维护保障质量效益,成为张建荣苦苦思考的现实课题。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训练模式和陈旧的训练方法,不断突破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的变革通常以训练装备革新为前提。如果能发明一套能完全替代飞机导弹挂架的装置,就能使官兵随时进行模拟训练,有效解决保障训练与日常飞行、机务维护之间存在的时间矛盾。为此,张建荣带领技术骨干踏上了技术革新之路。

  一次,张建荣在使用“行调机”装吊导弹箱时,突然得到灵感。他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替代飞机导弹挂架的方法吗?他立即找来“行调机”图纸,组织业务骨干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从此,张建荣就像一台“永动机”,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工作间里,没日没夜地啃专业教材和有关技术资料,幷四处拜师求教,画出了上百张“飞机导弹挂架”设计图纸,把千余个技术参数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冒着危险爬上10米高的“行调机”,进行模拟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攻关,一种能真实模拟导弹发射架在飞机上不同姿态的装置被研发成功。这种装置不但机动性强,而且造价低廉,可以完全满足任何导弹挂弹课目训练。官兵们欣喜地称它为“通用移动挂弹训练装置”。而此时,本就黑瘦的张建荣又瘦了一圈。小革新解决大问题。自从这套“通用移动挂弹装置”投入保障训练以后,导弹队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升,挂弹速度提高三分之二。官兵感叹:“队长的发明,简直就像让我们把飞机搬回家搞训练一样”。该项发明荣获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张建荣先后自行设计了导弹存放架、气瓶存放架、发射架存放架等20多种导弹保障设施,有效解决了训练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被官兵们誉为“故障克星”、“发明专家”。

  海战场上弹无虚发  
  前年夏天,张建荣所在的导弹技术队接到上级通知:9月份,海军将组织某新型导弹实射训练,导弹保障任务由他们负责。从通知到实射训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面对极为紧迫的形势任务,身为导弹队长的张建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这是张建荣常说的一句话。从未向困难低头的他,坚信使命任务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自己一定能带领大家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为缩短官兵掌握该导弹专业技术技能的周期,他在全队实施了“交叉滚动训练法”、“平衡训练法”等10多种训练方法,专门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辅导。同时,还针对官兵文化素质层次差异大的实际,每周组织进行一次专业技术考核,幷对未能通过考核的官兵进行补差培训,每天都坚持陪官兵们学习训练到深夜。张建荣远在广西的妻子得知情况后,决定暑假把女儿放在姥姥家,专门到部队照顾他。对此,他心怀愧疚地说:“你在家照顾好女儿,我欠你们俩太多了。”在他的带领下,导弹队官兵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学完了专业院校一年半的课程,一批某新型导弹专业保障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中坚力量。

  “沙场秋点兵”。那年金秋,一场大规模海上实兵演习在南海某海域“打响”。某新型导弹将首次亮相,进行试射。这对于从未参与该型导弹战场保障的该导弹队官兵而言,无疑是一种更为严峻的挑战。对此,首长、机关、科研单位、试射部队也表示担忧。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张建荣的身上,首长更是先后3次问张建荣:“你有把握吗?”

  张建荣当即向将军立下军令状:“请首长放心,我们将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确保弹无虚发!”

  演习中,他们沉着冷静,从出箱、通电、测试、加注到外场挂弹,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进行着。直到演习区域传来,4枚某新型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时,在场的所有官兵都欢呼雀跃,张建荣明亮的双眼中也闪动着喜悦的泪花。

  至此,从该型导弹运抵部队到形成战斗力,前后仅用了46天时间,创下了该新型导弹技术保障的新纪录。

  前年4月,张建荣代表海军参加外国某新型导弹定购评审会。会上,该型导弹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故意夸大其性能,鼓吹:“在正常储备情况下,该型导弹不需要通电。”当时,与会的所有专家都未对此提出异议。然而,张建荣凭借多年来对国内外导弹性能研究的经验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导弹技术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该导弹雷达磁控管必须每半年通一次电。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向该型导弹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代表提出质疑,幷初步说明了理由。面对张建荣提出的“不同意见”,他们感到手足无措,但还是开始进行反驳,同时拿出了所谓的论证鉴定“结论”,企图挫败张建荣的锐气。一时间,会场一片哗然,许多与会专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场围绕“该新型导弹是否应半年通一次电”的唇枪舌战激烈展开。由于对方已经形成论证鉴定“结论”,致使大部分专家不敢轻易赞同张建荣的观点,辩论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评审委员会临时决定暂时休会,会期延长一天。

  晚上,张建荣回到房间,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该型导弹性能参数,比对同类导弹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针对他所质疑的7个问题,提出了4个方面的改进意见,幷形成了发言提纲。此时,已是第二天清晨。在当天的会议上,张建荣从容镇定地陈述自己经过深入思考、缜密分析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幷当场进行理论推论和逻辑演绎,有力地证明了该型导弹雷达磁控管必须每半年通一次电的事实。他的结论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肯定和认同。外国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代表不得不承认自己有意夸大导弹性能,同时也对张建荣在导弹研究方面的造诣,钦佩不已。会后,与会的首长和专家都冲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张建荣,为中国海军争了光,真是了不起!”
当我们是阿三?
原帖由 happywar 于 2008-10-20 13:49 发表
当我们是阿三?


除了张建荣以外,好象很多专家都是阿三哦:L
]]
“张建荣,为中国海军争了光,真是了不起!”

好熟~~~~:D :D :victory:
八股文
肯定是俄罗斯的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