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隆:很多军事题材影视剧在糊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59:11
张正隆:很多军事题材影视剧在糊弄孩子 郑媛 刊发时间:2008-10-13  北京青年报  


  《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的征战历程———

  当年以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备受关注的军旅作家张正隆,近日推出了《雪白血红》的“续集”——《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了辽沈战役后
,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一直到解放海南岛的征战历程。


  时隔二十年,信奉“秉笔直书”的张正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大量的采访对他来说是“必须”的,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15年来,他遍访大半个中国、采访到了上百名军队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切实感受——他们对战争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保证了写作的客观真实与细节的充沛丰盈。

  通过电话,记者专访了这位现居大连、甚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老人。口音浓重的张正隆有着东北人的直率,他看不惯眼下一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糊弄小孩”的做法,如同看不惯出版商为吸引眼球,在新书的腰封上打出“封笔巨献”的字样来“忽悠人”。他甚至不满编辑擅作主张把书中的一些对话加上了引号,认为这一标点的改变,事实上已经违反了他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我采访的老人中,一半以上已经故去

  “当了一辈子兵”的张正隆擅长军事历史题材,尤其对于用文字再现曾经发生在他的家乡、东北那片黑土地上的战争风云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到目前为止,他写作的近十部报告文学中,主角大多是四野的官兵。每部作品采访、收集资料的时间,几乎都是写作时间的倍数。这本《枪杆子:1949》耗时还不算最多的,断断续续也有15年了。

  记者:为何在近二十年后,才推出《雪白血红》的“续集”?

  张:其实,1987年我采访《雪白血红》时,就已经有一些老同志谈到当年四野南下的情况,鼓励我写出来。很奇怪,四野南下的纪实,过去谁都没写,常常一句话带过,似乎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就一下子完蛋了。

  这本书现在是被“肢解”过的,本来写了60万字,后来删掉10万字,改了三四稿。原来书名叫《东方红》,意思是新中国是在血泊中诞生的。

  记者:用了近15年时间,采访搜集资料,您觉得主要的难点在哪里?

  张:最难的是采访。我采访的老人,70岁的都已经很少,大部分是80岁以上的,有的人上礼拜我还打过电话,回头再想问点什么,再打电话时人就已经不在了。到现在,我写的老人中有一半以上已经不在了,有的即使活着,恐怕脑子也糊涂了。从这点来说,我的采访是带着抢救性质的。

  《枪杆子》采访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少于一百人。对每个人,我的采访不会是只谈一次两次,一开始时,因为不了解他的情况,无法提问,所以我就听他自己聊,班长、副班长、战友……一个个聊,聊完后,他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我找到想问的问题了。再谈个把月后,我也没啥嗑可唠了,以后就是随便聊天,今天天气如何、身体怎么样呀等等,有时不经意中,会唠出非常好的东西来。

  文学就是靠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生命。所以我写东西特别累。

  记者: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封笔巨献”,有封笔的打算吗?

  张:那是他们(出版社)瞎忽悠。我2005年退休,70岁前的活儿早排满了,而且还在不断加活儿。他们这样写是为了宣传吧,莫名其妙,我看不惯,但没办法,他们也不和你商量啊。

  我现在每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算是正常的。抗联的书已经写了一百多万字,估计年底出来。这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抗联是文学的“富矿”,你有十八般武艺都能发挥出来,但必须吃苦,才能走近历史。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许多史学作者都有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困惑,历史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在二十年前,张正隆就写过一篇名为“历史是什么?”的自序,认为历史“只能尽可能接近,但休想复原”,自己能做的只是“不讳过,不溢恶,不夸饰,不虚美”,像老祖宗教导的那样“秉笔直书”。

  记者:您善于以报告
文学的形式写作军事历史题材,《枪杆子:1949》也不例外,采用这种文体是为了突出书中一些从未被人关注过的史实,也就是您所说的“历史中的新闻”吗?

  张:所谓“历史的新闻”,其实按它自然的状态写下来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加工,一加工就完蛋了。有时候把原话录下来就好了。比如我写四野南下,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拿枪的敌人,而是水土不服,所有南下的老兵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我采访了很多人,写了一些自杀的人,他们可能打仗很勇敢,但却因为吃不上饭,生病,不想拖累部队,或者太痛苦,难受得自杀了。

  但这个东西,所有有关四野南下的纪实、小说、影视全部都不写,莫名其妙。写战争并不是子弹从头响到尾,其中人性的东西,往往是最“抓”人的。

  记者: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不免会有演绎想象的成分,您认为应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的关系?

  张:我觉得报告文学不能虚构,包括主人公的一些细节和心理活动,都必须要有出处,否则不能写出。对话也一样。《枪杆子》里有些对话,原来我的稿子里是没有引号的,但后来出版社都给我加上引号了。加不加引号其实是不同的,给读者的感觉不一样。

  甚至有时候即使有出处,也不一定可靠。有时候采访一个事情,这个人说的和别人说的不一样,甚至一个人昨天谈的事情和今天说的都有出入,如果非写不可,就得找到当时参加的几个人,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比如,写某次战斗,我方伤亡人数,消灭敌人的数字,如果没有准确的统计,各人说法不同,我只能写个大概数字,不能说准。

  现在很多写抗联的影视小说或纪实作品,说句不好听的话,作者并不了解抗联。我为什么要和老人一谈就是两个多月,我要的是原生态的东西,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不光是军事方面的,比如老百姓家里年画摆设、穿着打扮,你还必须了解清楚,了解经济文化风俗等细节的东西。

  记者:也就是说,您的报告文学可以当正史来看?

  张:我觉得就是正史,报告文学不能写野史。《百家讲坛》曾经讲过抗联的英雄杨靖宇,但是主讲人所说的在很多大事上都和事实有出入,我看《百家讲坛》越来越像讲评书的了。其实,讲评书也没有问题,但与事实不能有出入呀。

  ■“有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完全就是在‘糊弄孩子’”

  张正隆可以说是第一个写作四野军史的作家,后来的电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显然受到他的作品的不少影响。甚至在林彪的刻画上,如林彪爱吃炒黄豆、沉默寡言、精于算计、对打了败仗的部下痛下杀手等等,也多少源自张正隆的作品。

  记者:您是因为对四野的历史有兴趣和研究才开始写作“四野”题材的,还是因为一举成名后,更加专注于这方面的写作?

  张:对于四野的历史,我原来知道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但是因为《雪白血红》的采访写作,让我觉得四野的历史里太有文章做了,一辈子也写不完。其他野战军也曾找过我,叫我写,我说人一辈子干不了很多事情,一个“四野”就够我写的了。

  记者:最近军事题材走红,小说和影视都有不少这方面的题材,像近年很火的《集结号》、《士兵突击》等。有人说,我们共产党、解放军的形象曾经塑造了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一个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但这其实是文人写的军人,不是真正的解放军。您是怎么看的?

  张:我有多少年没有看电影了,我都想不起来了,哪有工夫呀?但《集结号》我看了。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很大,逃兵的事情,在西方都很忌讳的,我们都能在银幕上表现出来了。

  电视剧我通常也是基本不看的。《亮剑》播出时,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你看看吧,这个电视剧挺好。我一看,其实就是讲打鬼子的故事嘛,但作者显然是想象的,他不了解什么是日本鬼子。我觉得内地写抗战的常常是儿童文学,给孩子们看的,糊弄小孩,不真实。日本鬼子的军事素质其实是非常好的,在世界上都有公认。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特别是先期侵华的日军,绝大多数枪法和拼刺刀功夫都令人想象不到。但1944年以后就不行了。小日本兵力就那么多,所以最后派出的兵中,有的十几岁,有的五十多岁。我当了一辈子兵,对日本鬼子仇恨归仇恨,但对他们的军事技术,却不能不承认。


  记者:除了写作,平时有什么兴趣吗?

  张:我什么爱好都没有,就抽烟和写作。1994年我成为专业作家,1999年写《战将》,我半年时间没下过楼。写作让我心里挺高兴的,现在社会诱惑多,但对我,什么诱惑都没有,写作时特别单纯。有人请吃饭,有时是不能不去的,人在饭桌前,心在书桌上。连吃带唠加往返,少说也得两个小时,一天不就12个“两小时”吗?有时就想,去了谁都得去的那个地方,我会在墓碑上挂个“请勿打扰”。

  张正隆其人:1947年出生,辽宁本溪县草河口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

  生于铁道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参加解放军。后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战将》等。长篇报告文学《血情》获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及中国报告文学505杯奖。张正隆:很多军事题材影视剧在糊弄孩子 郑媛 刊发时间:2008-10-13  北京青年报  


  《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的征战历程———

  当年以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备受关注的军旅作家张正隆,近日推出了《雪白血红》的“续集”——《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了辽沈战役后
,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一直到解放海南岛的征战历程。


  时隔二十年,信奉“秉笔直书”的张正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大量的采访对他来说是“必须”的,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15年来,他遍访大半个中国、采访到了上百名军队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切实感受——他们对战争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保证了写作的客观真实与细节的充沛丰盈。

  通过电话,记者专访了这位现居大连、甚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老人。口音浓重的张正隆有着东北人的直率,他看不惯眼下一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糊弄小孩”的做法,如同看不惯出版商为吸引眼球,在新书的腰封上打出“封笔巨献”的字样来“忽悠人”。他甚至不满编辑擅作主张把书中的一些对话加上了引号,认为这一标点的改变,事实上已经违反了他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我采访的老人中,一半以上已经故去

  “当了一辈子兵”的张正隆擅长军事历史题材,尤其对于用文字再现曾经发生在他的家乡、东北那片黑土地上的战争风云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到目前为止,他写作的近十部报告文学中,主角大多是四野的官兵。每部作品采访、收集资料的时间,几乎都是写作时间的倍数。这本《枪杆子:1949》耗时还不算最多的,断断续续也有15年了。

  记者:为何在近二十年后,才推出《雪白血红》的“续集”?

  张:其实,1987年我采访《雪白血红》时,就已经有一些老同志谈到当年四野南下的情况,鼓励我写出来。很奇怪,四野南下的纪实,过去谁都没写,常常一句话带过,似乎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就一下子完蛋了。

  这本书现在是被“肢解”过的,本来写了60万字,后来删掉10万字,改了三四稿。原来书名叫《东方红》,意思是新中国是在血泊中诞生的。

  记者:用了近15年时间,采访搜集资料,您觉得主要的难点在哪里?

  张:最难的是采访。我采访的老人,70岁的都已经很少,大部分是80岁以上的,有的人上礼拜我还打过电话,回头再想问点什么,再打电话时人就已经不在了。到现在,我写的老人中有一半以上已经不在了,有的即使活着,恐怕脑子也糊涂了。从这点来说,我的采访是带着抢救性质的。

  《枪杆子》采访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少于一百人。对每个人,我的采访不会是只谈一次两次,一开始时,因为不了解他的情况,无法提问,所以我就听他自己聊,班长、副班长、战友……一个个聊,聊完后,他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我找到想问的问题了。再谈个把月后,我也没啥嗑可唠了,以后就是随便聊天,今天天气如何、身体怎么样呀等等,有时不经意中,会唠出非常好的东西来。

  文学就是靠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生命。所以我写东西特别累。

  记者: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封笔巨献”,有封笔的打算吗?

  张:那是他们(出版社)瞎忽悠。我2005年退休,70岁前的活儿早排满了,而且还在不断加活儿。他们这样写是为了宣传吧,莫名其妙,我看不惯,但没办法,他们也不和你商量啊。

  我现在每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算是正常的。抗联的书已经写了一百多万字,估计年底出来。这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抗联是文学的“富矿”,你有十八般武艺都能发挥出来,但必须吃苦,才能走近历史。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许多史学作者都有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困惑,历史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在二十年前,张正隆就写过一篇名为“历史是什么?”的自序,认为历史“只能尽可能接近,但休想复原”,自己能做的只是“不讳过,不溢恶,不夸饰,不虚美”,像老祖宗教导的那样“秉笔直书”。

  记者:您善于以报告
文学的形式写作军事历史题材,《枪杆子:1949》也不例外,采用这种文体是为了突出书中一些从未被人关注过的史实,也就是您所说的“历史中的新闻”吗?

  张:所谓“历史的新闻”,其实按它自然的状态写下来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加工,一加工就完蛋了。有时候把原话录下来就好了。比如我写四野南下,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拿枪的敌人,而是水土不服,所有南下的老兵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我采访了很多人,写了一些自杀的人,他们可能打仗很勇敢,但却因为吃不上饭,生病,不想拖累部队,或者太痛苦,难受得自杀了。

  但这个东西,所有有关四野南下的纪实、小说、影视全部都不写,莫名其妙。写战争并不是子弹从头响到尾,其中人性的东西,往往是最“抓”人的。

  记者: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不免会有演绎想象的成分,您认为应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的关系?

  张:我觉得报告文学不能虚构,包括主人公的一些细节和心理活动,都必须要有出处,否则不能写出。对话也一样。《枪杆子》里有些对话,原来我的稿子里是没有引号的,但后来出版社都给我加上引号了。加不加引号其实是不同的,给读者的感觉不一样。

  甚至有时候即使有出处,也不一定可靠。有时候采访一个事情,这个人说的和别人说的不一样,甚至一个人昨天谈的事情和今天说的都有出入,如果非写不可,就得找到当时参加的几个人,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比如,写某次战斗,我方伤亡人数,消灭敌人的数字,如果没有准确的统计,各人说法不同,我只能写个大概数字,不能说准。

  现在很多写抗联的影视小说或纪实作品,说句不好听的话,作者并不了解抗联。我为什么要和老人一谈就是两个多月,我要的是原生态的东西,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不光是军事方面的,比如老百姓家里年画摆设、穿着打扮,你还必须了解清楚,了解经济文化风俗等细节的东西。

  记者:也就是说,您的报告文学可以当正史来看?

  张:我觉得就是正史,报告文学不能写野史。《百家讲坛》曾经讲过抗联的英雄杨靖宇,但是主讲人所说的在很多大事上都和事实有出入,我看《百家讲坛》越来越像讲评书的了。其实,讲评书也没有问题,但与事实不能有出入呀。

  ■“有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完全就是在‘糊弄孩子’”

  张正隆可以说是第一个写作四野军史的作家,后来的电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显然受到他的作品的不少影响。甚至在林彪的刻画上,如林彪爱吃炒黄豆、沉默寡言、精于算计、对打了败仗的部下痛下杀手等等,也多少源自张正隆的作品。

  记者:您是因为对四野的历史有兴趣和研究才开始写作“四野”题材的,还是因为一举成名后,更加专注于这方面的写作?

  张:对于四野的历史,我原来知道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但是因为《雪白血红》的采访写作,让我觉得四野的历史里太有文章做了,一辈子也写不完。其他野战军也曾找过我,叫我写,我说人一辈子干不了很多事情,一个“四野”就够我写的了。

  记者:最近军事题材走红,小说和影视都有不少这方面的题材,像近年很火的《集结号》、《士兵突击》等。有人说,我们共产党、解放军的形象曾经塑造了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一个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但这其实是文人写的军人,不是真正的解放军。您是怎么看的?

  张:我有多少年没有看电影了,我都想不起来了,哪有工夫呀?但《集结号》我看了。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很大,逃兵的事情,在西方都很忌讳的,我们都能在银幕上表现出来了。

  电视剧我通常也是基本不看的。《亮剑》播出时,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你看看吧,这个电视剧挺好。我一看,其实就是讲打鬼子的故事嘛,但作者显然是想象的,他不了解什么是日本鬼子。我觉得内地写抗战的常常是儿童文学,给孩子们看的,糊弄小孩,不真实。日本鬼子的军事素质其实是非常好的,在世界上都有公认。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特别是先期侵华的日军,绝大多数枪法和拼刺刀功夫都令人想象不到。但1944年以后就不行了。小日本兵力就那么多,所以最后派出的兵中,有的十几岁,有的五十多岁。我当了一辈子兵,对日本鬼子仇恨归仇恨,但对他们的军事技术,却不能不承认。


  记者:除了写作,平时有什么兴趣吗?

  张:我什么爱好都没有,就抽烟和写作。1994年我成为专业作家,1999年写《战将》,我半年时间没下过楼。写作让我心里挺高兴的,现在社会诱惑多,但对我,什么诱惑都没有,写作时特别单纯。有人请吃饭,有时是不能不去的,人在饭桌前,心在书桌上。连吃带唠加往返,少说也得两个小时,一天不就12个“两小时”吗?有时就想,去了谁都得去的那个地方,我会在墓碑上挂个“请勿打扰”。

  张正隆其人:1947年出生,辽宁本溪县草河口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

  生于铁道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参加解放军。后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战将》等。长篇报告文学《血情》获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及中国报告文学505杯奖。
1949才买来,还没怎么看呢。
张正隆的《雪白血红》在80年代末可是红得发紫,我想方设法才买到一本:D
张正隆的《雪白血红》在80年代末可是红得发紫:handshake
电视剧我通常也是基本不看的。《亮剑》播出时,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你看看吧,这个电视剧挺好。我一看,其实就是讲打鬼子的故事嘛,但作者显然是想象的,他不了解什么是日本鬼子。我觉得内地写抗战的常常是儿童文学,给孩子们看的,糊弄小孩,不真实。日本鬼子的军事素质其实是非常好的,在世界上都有公认。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特别是先期侵华的日军,绝大多数枪法和拼刺刀功夫都令人想象不到。但1944年以后就不行了。小日本兵力就那么多,所以最后派出的兵中,有的十几岁,有的五十多岁。我当了一辈子兵,对日本鬼子仇恨归仇恨,但对他们的军事技术,却不能不承认。
===========================================================================
这个没办法。你要是在电视上实事求是地,一个班的八路军都打不过一个日本兵,这怎么行,一个审查恐怕就过不了,再一个就算能播出估计也要出乱子。把国军写成这样大概能行。
]]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a13:]
原帖由 xjlaughing 于 2008-10-14 10:53 发表
我对这一段比较怀疑:
一个班应该有10几个人,即使是武林高手要1打10都比较困难,更别说1个排要30多人了,难道说是一个一个上,这样说拼不过我相信.
1947年生应该是碰不上鬼子的,鬼子技术好这个是事实,但是用自己当一辈子兵来佐证是不是有点不太对.
...

说起来可能是有些夸张。我记得曾有人说,三个日本兵成品字形站好,对付一个班的中国士兵很轻松。单挑的话估计够呛。
当然,那个时候双方的差距应该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八路这边,初始阶段营养、训练等等都不行,臂力很差,在拼刺刀的时候可能劣势会大些,但一个排对一个估计拿下应该是没问题。
原帖由 dxbdl1 于 2008-10-14 12:08 发表

说起来可能是有些夸张。我记得曾有人说,三个日本兵成品字形站好,对付一个班的中国士兵很轻松。单挑的话估计够呛。
当然,那个时候双方的差距应该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八路这边,初始阶段营养、训练等等都不行, ...

国民党兵一个排对付不了一个共产党兵,以此类推一个日本兵可以对付一个连的国民党兵。
原帖由 大刀斩RB 于 2008-10-14 00:08 发表
张正隆:很多军事题材影视剧在糊弄孩子 郑媛 刊发时间:2008-10-13  北京青年报  


  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

这种用屁股说出来的话居然还有人当真了。哪种山东主力部队啊?哪些老人啊?这些老人叫什么名字?现在写书的,都不写狗咬人,改写人咬狗。
怎么感觉跟铁血网上某些人的口气惊人的像啊?动不动就是据某李大爷、王大爷、赵大爷说的。:D
原帖由 xjlaughing 于 2008-10-14 10:53 发表
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
我当了一辈子兵,对日本鬼子仇恨归仇恨,但对他们的军事技术,却不能不承认。
张正隆其人:1947 ...

张正隆采访原黑龙江军区司令员赵兴元中将时,这一段是有老人亲口回忆的:日军一个小队被八路打了埋伏,就剩一个鬼子逃跑,一个排的八路去追,不开枪,想抓活的。鬼子看跑不了了,回头拿着三八大盖和你玩命,一个排的八路军硬是近不了身,还让他伤了好几个,最后还是用子弹解决的。
小鬼子的单兵训练水平,尤其是拼刺技术,在当时全世界应该是数得着的。可八路呢,大多是穿上军装的农民,一把子力气有,可别的都得从头开始。
类似的回忆还有很多。包括国军的大刀队,英勇是英勇,但面对面对决时伤亡往往不成比例。
]]
不是围山抓啊,确实是一个排的八路围着一个鬼子拼刺刀(注意是鬼子回头拼命,不是一股劲跑)。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也未必具有代表性,但毕竟是事实,至少是有名有姓有时间地点有确凿人物回忆的事实,无论怎么难以接受,也必须承认。
其实TG的军队就是在经验教训中发展壮大的。同样是赵兴元将军的回忆,1944年拼刺刀,经过大练兵的八路和急急征召的日本新兵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一对一已经轻松拿下了。日本兵也不再讲究武士道,拼刺时开黑枪的情况所在多有。
也不排除这种情况,一个排对人家一个,无论过程如何,结果肯定八路赢(累也累死他),这样可能大家都谨慎小心,避免出现无谓的伤亡——特别是人员牺牲。要是打到关键时候,两三个人拼着命不要扑上去把鬼子抱住,或者至少把枪抱住,那鬼子技术再好恐怕也不顶事了。:D :D
原帖由 千里独行侠 于 2008-10-14 15:48 发表
不是围山抓啊,确实是一个排的八路围着一个鬼子拼刺刀(注意是鬼子回头拼命,不是一股劲跑)。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也未必具有代表性,但毕竟是事实,至少是有名有姓有时间地点有确凿人物回忆的事实,无论怎么难以接受 ...

人家要是退到一个角里面,你人再多也施展不开啊,实际上打得过程中还是两三个对一个。
印象中一些老将军有回忆,百团大战那阵子老八路跟鬼子拚刺刀就不是对手,损失很大。后来特别注意要搞好伙食和锻炼,加强拼刺。
原帖由 dxbdl1 于 2008-10-14 16:06 发表

人家要是退到一个角里面,你人再多也施展不开啊,实际上打得过程中还是两三个对一个。
印象中一些老将军有回忆,百团大战那阵子老八路跟鬼子拚刺刀就不是对手,损失很大。后来特别注意要搞好伙食和锻炼,加强拼刺 ...

是啊,让我想起萧峰在聚贤庄的一战;P ;P ......
原帖由 xjtc 于 2008-10-14 14:39 发表

这个老人家是谁啊?这个回忆是一个日本兵同时跟一个排八路拼刺刀吗?一个排士兵抓一个日本兵,居然被说出一个日本兵和一个排八路拼刺刀了。你见过围山抓人吗?如果一万公安围山抓一个罪犯,某一个公安发现罪犯,被 ...

赵兴元,男,汉族,1925年1月生,山东章丘人,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6月入党。
  战争年代9次负伤,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6次、小功7次,被授予“模范党员”、“文武双全的全面英雄”等荣誉称号。1950年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毛主席接见,并作为战斗英雄代表出访前苏联。离休前任旅大警备区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生平介绍】
  1941年至1945年任山东纵队第1旅2团1营1连副排长,山东鲁中军区2团1营1连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1945年至1947年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旅20团1营1连政治指导员。1947年至1950年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20团(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0军118师353团)1营副政治教导员、营长。
  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率全营首先攻入锦州门户配水池,打退国民党政府军二十多次反扑,守住了阵地。1950年参加海南岛战役,在攻取海口市战斗中,指挥一个营,歼灭国民党政府军前进指挥所和一个炮兵团。
  1950年9月25日出席了在北京中南海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至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0军118师353团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政治部政治大队副大队长。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至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1954年至195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58年至196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团长、师副参谋长。1961年至196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副师长。1966年至196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长。1969年至1973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副军长。
  1973年11月至1984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其间:1978年2月至1984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1984年4月至1985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1985年8月至1990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警备区党委书记。1990年4月退役。
  1988年9月1日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8年10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英雄访谈】
  每次战斗,赵兴元都几乎在最前线,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赵兴元,一点都不为过。
  打四平,赵兴元大腿动脉被打穿,鲜血溅出两三米远,差点“光荣”;打锦州,赵兴元近800人的加强营打得只剩下22人,他率领最后5个还能动的战士冲上敌人的阵地,俘虏200多敌人;打海南,还是赵兴元的一个营,歼灭国民党军前进指挥所和一个炮兵团。
  今年(2007年)82岁的赵兴元挥着手,声音洪亮地告诉记者:“战术原则有千万条,勇敢永远是第一条。”
  永远把勇敢作为第一条作战原则的赵兴元,一直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一生9次负伤。在他的心中,1948年10月发起的锦州战役,成为最深刻的记忆。
  “真正打锦州城,只用了31个小时,难就难在拔除外围一个叫配水池的据点。”时任某部1营营长的赵兴元说。
  配水池是锦州城北制高点,距城墙1公里左右,本是锦州城市供水池。国民党守军放干了池水,在此修建了永久防御阵地。夺取配水池,也成为控制锦州城北之关键。
  “敌人有一个加强营守卫配水池,前面布置了5道铁丝网。”赵兴元说,“敌人的地堡有1米多厚,用钢轨加水泥做成的,火炮打上去,就是一个白色的点。”
  解放军一个突击连的官兵,刚准备从壕沟爬上来,敌守军就摇动了引爆炸弹的电话线。“这个连是我们营的3连,只有一个指导员活着回来。”
  经过艰难突破,1营终于占领了距离配水池阵地不到100米的6间红房子。营里的党组织迅速召开会议,赵兴元说,“我们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哪怕就是剩下一人一枪,也一定要让敌人有来无回。”
  敌人在一天的时间内,连续组织了27次反扑。
  1营伤亡太大了,赵兴元命令3连把所有伤员的武器弹药全部收容起来,负责供给一线部队。“前面打掉一个,你们就负责补充一个。”赵兴元对3连连长说。
  3连3排排长刘永秀的两腿全被炸断了,看到赵兴元过来,一把将赵兴元抱住,说:“营长,我不行了,你一定要为我报仇啊。”赵兴元握着他的手,点了点头。“等我回来时,他的血已经流完了。”赵兴元说。
  团长看到1营的情况,通知赵兴元撤下来,但遭到了赵兴元的坚决拒绝。“我们营在壕沟里还倒下了几十人,有牺牲的,有受伤的,我怎么舍得丢掉他们。”赵兴元向团长请求:“你支援我一些手榴弹吧,我一定能打下来。”
  团长派出一个连,专门给赵兴元运送手榴弹。经过一天的激战,赵兴元和5名战士冲上了配水池阵地。1营仅剩的6个人,俘虏了敌守军150多人。
  当挑着牛肉包子的炊事员趟过延绵100多米的尸体,登上配水池阵地时,一屁股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今天的配水池,虽几经风雨剥蚀,灰色墙体上累累弹痕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国民党士兵曾用白灰写着“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的汉!”“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
  “他们是铁打的汉,而我们,是打铁的汉。”赵兴元说。

刺刀见红是步兵之魂。[:a16:]
             ———苏沃洛夫
刺刀见红是步兵之魂。魂都丢了,还打个鸟(读DIAO)仗。
                            ———湘中王平
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没明白苏沃洛夫此言之意。
也就是说,他们要么没读《制胜的科学》,要么就是读了等于没读~
兵法拳法是一家。
(想起很多人说《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如何如何,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懂~)
鬼子的军事技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鬼子好像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军事训练,你说他们到正式入伍的时候已经训练了多少年。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初期鬼子飞行员那么牛屁的原因了。战争初期国军与鬼子的交换比一般为三比一,局部也有远大于此的。关东军是皇军之花,斯大林为什么那么担心就不言而喻了。
张正隆就是一大忽悠。
]]
原帖由 Wing969977 于 2008-10-14 20:18 发表
鬼子的军事技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鬼子好像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军事训练,你说他们到正式入伍的时候已经训练了多少年。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初期鬼子飞行员那么牛屁的原因了。战争初期国军 ...

切记,一个马木留克兵能轻易打败一个法国兵,一个法国军团能轻易打败一个马木留克军团的道理。
鬼子单兵素质一般,什么一鬼子刺刀能挑八路一个班,张正隆说梦话呢。
但是鬼子合起来有凝聚力,这点强过中国。
维新三杰打倒幕府之后能维持三头政治相当长时间,直到西乡退出。但是蒋冯阎桂就要中原大战一场,确定一人独大的局面。
原帖由 Wing969977 于 2008-10-14 20:18 发表
鬼子的军事技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鬼子好像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军事训练,你说他们到正式入伍的时候已经训练了多少年。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初期鬼子飞行员那么牛屁的原因了。战争初期国军 ...

鬼子再训练也就那样,比小时候饭都吃不饱的中国人强点,但绝对比不过强悍的欧洲人。
鬼子比较相信精神力,被美国拿机械力灭了以后相信技术力,后来在东京奥运会上,一个牛高马大的荷兰鬼子力取金牌,把日本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说起柔道加点笑料:64年那个落败的日本人叫神永昭夫,和另一名选手猪熊功称霸日本柔道多年,日本人称之为:“神猪时代”:D
鬼子单兵素质一般——鬼子的拼刺训练有多少年的传统了知道不?鬼子的后勤比中国强多少知道不?
影视剧而已

日本单兵素质高什么时候否定过, 咱们想来不是几个团吃掉日本一个联队
原帖由 看热闹的 于 2008-10-14 21:20 发表
鬼子单兵素质一般——鬼子的拼刺训练有多少年的传统了知道不?鬼子的后勤比中国强多少知道不?

我已经肯定鬼子比中国人强了。
你想怎么说?鬼子拼刺刀能轻松战胜比他们高一个头的欧洲人或者是美洲人?后勤比中国强又怎么样,强到比第三帝国还厉害?
注意,你想说只要战胜中国人就是高素质,我想说这只算一般。
泰国三比零战胜中国足球队,并不说明泰国就是世界强队。
离开中国战场还比个屁呀。
天顶星部队最高。:D :D :D
原帖由 dzhiqiong 于 2008-10-14 21:33 发表

我已经肯定鬼子比中国人强了。
你想怎么说?鬼子拼刺刀能轻松战胜比他们高一个头的欧洲人或者是美洲人?后勤比中国强又怎么样,强到比第三帝国还厉害?
注意,你想说只要战胜中国人就是高素质,我想说这只算一般 ...

日本人前期还是很强的,太平洋战争半年横扫东南亚,在新加坡城以相当于英国三分之一的兵力迫使十三万英印联军投降.....

第三帝国的后勤始终是软肋,如果后勤保障良好,德国人取得的军事成就会远不止那么多

论二战后勤能力当然是美国人
原帖由 xjlaughing 于 2008-10-14 10:53 发表
我采访过山东主力部队的一些老人,他们说,1943年前,中国军队的一个班一个排和一个日本鬼子拼刺刀,可能都拼不过。
我当了一辈子兵,对日本鬼子仇恨归仇恨,但对他们的军事技术,却不能不承认。
张正隆其人:1947 ...


也要考虑武器因素,那一个班的八路,能拿上枪的估计一半都不到,有刺刀的估计更少
原帖由 snb 于 2008-10-15 10:49 发表


也要考虑武器因素,那一个班的八路,能拿上枪的估计一半都不到,有刺刀的估计更少

赞同,那时候八路军武器简陋,拿大刀、红缨枪的占比可不低
真拿红缨枪的话,就用不着那么费劲的拼刺刀了。:D
原帖由 千里独行侠 于 2008-10-14 15:48 发表
不是围山抓啊,确实是一个排的八路围着一个鬼子拼刺刀(注意是鬼子回头拼命,不是一股劲跑)。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也未必具有代表性,但毕竟是事实,至少是有名有姓有时间地点有确凿人物回忆的事实,无论怎么难以接受 ...

承认个头啊。他原话是一个排围着一个日本兵拼刺刀吗?他明明是说,一个排去追一个日本兵。一个排30个人,围成一个圈,同时出刀,别说是一个日本兵,就是一头牛也挂了。
原帖由 xjtc 于 2008-10-15 13:19 发表

承认个头啊。他原话是一个排围着一个日本兵拼刺刀吗?他明明是说,一个排去追一个日本兵。一个排30个人,围成一个圈,同时出刀,别说是一个日本兵,就是一头牛也挂了。

这位看来没看过杀牛。:b :b
真要是一个排的人围成一圈同时出刀,圈里的人可以睡觉了。:) :)
早期 日本军人的高素质 应该不可否认吧,这一点在平型关战役之类的里面就可以看得到了,后期随着兵员流失,下降是必然的,就像珊瑚海海战后,日本优秀飞行员损失大半一样,整个军队的素质都有下降。一直觉得日本人当时叫嚣三个月灭华不仅仅是狂妄,一定程度上也有对自己的认识,持久战对他们不利,就像偷袭珍珠港,不是最初的想法是灭掉太平洋舰队,使得一定时间内美国人没有实力在太平洋上,从而迫使美国人议和么。
原帖由 bnu630 于 2008-10-15 14:30 发表
就像偷袭珍珠港,不是最初的想法是灭掉太平洋舰队,使得一定时间内美国人没有实力在太平洋上,从而迫使美国人议和么。

直到现在,在中国的网络上还有些人的心态跟当年的某些日本人一样,以为只要干掉一两个航母编队、杀掉个几千个美国人,美国就怕了,就退出战争了。
原帖由 千里独行侠 于 2008-10-15 14:24 发表

这位看来没看过杀牛。:b :b

你觉得我还有什么没有见过的?别说杀牛了,杀人都见过。
一个真实的战例,40余个鬼子被两个排的八路干翻。八路很多时候避战是因为后勤不济,子弹打了没补充,人受伤了没地方治,无十足把握不得轻易正面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