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目前火箭能否使用单级入轨?(氢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7:57
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目前火箭能否使用单级入轨?(氢氧发动机)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目前火箭能否使用单级入轨?(氢氧发动机)
按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就是要求单级火箭的燃料/结构比达到11。

现在的轻质材料应该可以做到了,不过这1级火箭的实际载荷能力很有限。
好像没有单级入轨的商业型火箭...市场上都是多级的
如果单级入轨火箭的发动机推力是固定的、不能调整,则在发射后期的过载,人员恐怕不能承受。
当然是能调整的了,现在基本推力都可调了,那几个氢氧煤油啥地
单级入轨的意义是可回收,重复使用,必然要求推力可调。且多次启动。
原帖由 陈冏明 于 2008-10-2 20:31 发表
单级入轨的意义是可回收,重复使用,必然要求推力可调。且多次启动。

煤油好象有积碳问题,所以大方向还是氢氧啊:D
真正实用的单级入轨恐怕得具备从空气中获得部分氧化剂的能力,现有的方案一个是采用超燃冲压-火箭发动机,一个是采用与andrews space的ACES类似的边飞边从空气中制备液氧的技术。
煤油就别想单级了,氢氧都需要燃重比11,煤油得超过20。。。
可以,美国人早就想过,X-33 venturestar就是干这个的,当然,技术困难最后下马了
]]
两级入轨助推级回收的方式已经离实用不远了,spacex的falcon系列就是这么做的,空军ORS项目的竞标方案基本也都是这一种。
楼主的意思应该是利用现有技术单级入轨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理论上说已经可以做到了
不过要真正实用化,估计还是得等核动力火箭才行:D
原帖由 cmj9808 于 2008-10-2 20:44 发表
真正实用的单级入轨恐怕得具备从空气中获得部分氧化剂的能力,现有的方案一个是采用超燃冲压-火箭发动机,一个是采用与andrews space的ACES类似的边飞边从空气中制备液氧的技术。


这个太不靠谱了吧。制备液氧的设备需要占很多的重量呀。
原帖由 cmj9808 于 2008-10-2 22:58 发表
两级入轨助推级回收的方式已经离实用不远了,spacex的falcon系列就是这么做的,空军ORS项目的竞标方案基本也都是这一种。
楼主的意思应该是利用现有技术单级入轨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只要燃重比足够高,单级入轨当然是可行的(在理论上)

人们追求单级入轨除了追求先进性这一噱头以外,其实还有看中它方便复用这一点。像冒险星之类的飞船,返航以后检修完,灌满油,就可以再次起飞了。毕竟燃料比箭体便宜,多耗几百吨‘油’没多少钱,而运载器100%复用却是很诱人的事情。

spacex的两截式,显然并不完善,助推段虽然可以回收,但上面的东西依然是一次性的,入轨级无法回收复用。这方面作的差不多的是航天飞机,但燃料箱依然没办法。其实可以做一个小一点的冒险星,抱在在ares I 的一级上,难度应该小得多。
]]
原帖由 着急上火 于 2008-10-2 23:43 发表


只要燃重比足够高,单级入轨当然是可行的(在理论上)

人们追求单级入轨除了追求先进性这一噱头以外,其实还有看中它方便复用这一点。像冒险星之类的飞船,返航以后检修完,灌满油,就可以再次起飞了。毕竟燃 ...

可回收的上面级现在似乎没什么市场,上面级的热防护要高于助推,为节省一台发动机而增加的重量和复杂性有点得不偿失
]]
美国人搞单级,绝对没有入轨,也没有再搞下去。
我估计在搞出反重力推进之前,有实用价值的单级入轨应该是没戏的了。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8-10-2 20:18 发表
按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就是要求单级火箭的燃料/结构比达到11。

现在的轻质材料应该可以做到了,不过这1级火箭的实际载荷能力很有限。

载荷能力小就意味着应用价值小。
如果四百多吨的单级打入轨的载荷大不过十吨很多,还不如用长二F。
如果没有载荷能力就等于没有实用价值了。
原帖由 城南废人 于 2008-10-2 20:27 发表
如果单级入轨火箭的发动机推力是固定的、不能调整,则在发射后期的过载,人员恐怕不能承受。

就算可调,如果在后期只用十分一的推力,那就是高射炮打蚊——大才小用了。
不让考虑成本就禁声。
原帖由 陈冏明 于 2008-10-2 20:31 发表
单级入轨的意义是可回收,重复使用,必然要求推力可调。且多次启动。

要回收那就惨了。
m/M=1/11,这9%的总重量里就包含了载荷、箭体和从制动、返回到软着陆使用的燃料和设施。
如果还是拿长二F来比较,载荷、箭体和从制动、返回到软着陆使用的燃料和设施总共才42吨。
要有实用价值,总得有十吨载荷吧?箭体和燃料、软着陆设施才三十来吨,这个箭体怕只是纳米材料都不行啊!
就算这个箭体不用制动就第一宇宙速度飘入大气层不会烧坏,从一百多公里处摔下来也砸不坏。
这三十来吨扣除发动机及有关控制设施去做个装四百二十吨重的燃料,我看就是用纳米材料也不行。

我看靠化学燃烧的发动机都没指望的了。
原帖由 纸飞机 于 2008-10-2 23:22 发表
理论上说已经可以做到了
不过要真正实用化,估计还是得等核动力火箭才行:D

应该要反重力才行。
原帖由 H2SamHon 于 2008-10-5 00:46 发表

要回收那就惨了。
m/M=1/11,这9%的总重量里就包含了载荷、箭体和从制动、返回到软着陆使用的燃料和设施。
如果还是拿长二F来比较,载荷、箭体和从制动、返回到软着陆使用的燃料和设施总共才42吨。
要有实用价值 ...

燃料里的液氧占了飞行器全重的85%,所以要增加有效载荷就要从减少氧化剂着手,解决方法就是从空气中获得氧化剂,无论是用涡流管分离液氧,还是用超燃冲压,都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火箭-超燃冲压-火箭的组合可能是最有前途的单级入轨形式
看到这个帖子想起我以前设想的一个方案~~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light=%2Bgameboy999

2级入轨~~ 储氧罐可回收~  单级入轨的话,这种过量的燃料和氧化剂分离的方法也有些参考价值把~~
不过么缺点就是油路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