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22名经济学家致信国会 反对救市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2:26:09
 致住宅市场的代表和临时参议院主席: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想向国会表达我们对由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应对次级债方案的密切关注。我们确实看到了现在我们国家金融情况的困境,同时我们也同意我们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行动来保证我们的金融体系能继续有效运行。但是,我们看了目前这个提案三个致命的弱点。

  (1)它的公平性。这个计划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给投资者。投资者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去创造盈利,需要能够承受损失。并不是每一个商业的崩溃都会影响系统的风险。政府应该确保一个功能良好的金融业,并能够给一些信誉良好的借贷者贷出贷款,如果没有救援计划的话,很多投资者的和机构的选择被证明是非常不明智的。

  (2)它的含糊不清。新机构的任务和监管都不清晰。如果纳税人从问题卖者那里购买了一些非现金资产或者是不透明资产,购买的时间,场合,和方法都应该之前说的非常的清晰,并要在以后谨慎的监视。

  (3)它的长期作用。如果计划开始颁布,它的作用将会影响我们整整一代人,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困境,美国的动力和有创新性个人资本市场带给我们国家无法比拟的繁荣。从本质上讲,为了使短期的崩溃中止,而弱化这些市场是非常短视的。

  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希望国会不要忙于定论,去恰当的听从建议,并认真考虑这个计划的正确性,能明智的决定美国的金融体系的未来和美国多年后的经济。

  签署

  该信件由美国122名经济学家签署,其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伯克利等名校任教。

  翻译者:王卓玮

  附:原文

  To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President pro tempore of the Senate:

  As economists, we want to express to Congress our great concern for the plan proposed by Treasury Secretary Paulson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We are well aware of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we agree with the need for bold a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continues to function. We see three fatal pitfalls in the currently proposed plan:

  1) Its fairness. The plan is a subsidy to investors at taxpayers’ expense. Investors who took risks to earn profits must also bear the losses. Not every business failure carries systemic risk. The government can ensure a well-functioning financial industry, able to make new loans to creditworthy borrowers, without bailing out particular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s whose choices proved unwise.

  2) Its ambiguity. Neither the mission of the new agency nor its oversight are clear. If taxpayers are to buy illiquid and opaque assets from troubled sellers, the terms, occasions, and methods of such purchases must be crystal clear ahead of time and carefully monitored afterwards.

  3) Its long-term effects. If the plan is enacted, its effects will be with us for a generation. For all their recent troubles, Americas dynamic and innovative private capital markets have brought the nation unparalleled prosperity. Fundamentally weakening those markets in order to calm short-run disruptions is desperately short-sighted.

  For these reasons we ask Congress not to rush, to hold appropriate hearings, and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 right course of action, and to wisely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U.S. economy for years to come.

  Signed

  Acemoglu Daron (Massachusse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ler Michael (Columbia University)

  Admati Anat R. (Stanford University)

  Alvarez Fernando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ersen Torbe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Beim David (Columbia University)

  Berk Jonathan (Stanford University)

  Bisin Alberto (New York University)

  Boldrin Miche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uera Francisco J.(UCLA)

  Cassar Gav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haney Thomas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auvin Keith W. (University of Kansas)

  Chintagunta Pradeep K.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ristiano Lawrence 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chrane Jo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leman John (Duke University)

  Constantinides George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Crain Robert (UC Berkeley)

  De Marzo Peter (Stanford University)

  Dubé Jean-Pierre H. (University of Chicago)

  Edlin Aaron (UC Berkeley)

  Ely Jeffre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aulhaber Gera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ox Jeremy T. (University of Chicago)

  Fuchs Willi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Gao Paul (Notre Dame University)

  Garicano Lu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Gerakos Joseph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Gibbs Michael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ettler R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ldin Claudia (Harvard University)

  Guadalupe Maria (Columbia University)

  Hansen La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Harris Milt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Hart Oliver (Harvard University)

  Hazlett Thomas W.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Heaton Jo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Heckman Jam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 Nobel Laureate)

  Henisz, Wito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rtzberg Andrew (Columbia University)

  Hite Gailen (Columbia University)

  Hitsch Günter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Hodrick Robert J. (Columbia University)

  Hopenhayn Hugo (UCLA)

  Hurst Erik (University of Chicago)

  Israel Ronen (London Business School)

  Jaffee Dwight M. (UC Berkeley)

  Jagannathan Ravi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Jenter Dirk (Stanford University)

  Jones Charles M.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Kaboski Joseph P. (Ohio State University)

  Kaplan Ethan (Stockholm University)

  Karolyi, Andrew (Ohio State University)

  Kashyap An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Ketkar Suhas L (Vanderbilt University)

  Kiesling Lyn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och Paul (University of Kansas)

  Kocherlakota Narayan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Koijen Ralph S.J. (University of Chicago)

  Kondo Jir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orteweg Arthur (Stanford University)

  Kortum Samuel (University of Chicago)

  Krueger Dir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ee Lung-fei (Ohio State University)

  Leuz Christi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vine David I.(UC Berkeley)

  Levine David K.(Washington University)

  Linnainmaa Juhani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nski Charles 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artin Ian (Stanford University)

  Mayer Christopher (Columbia University)

  McDonald Rober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adow Scott F.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an Atif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ddlebrook A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guel Edward (UC Berkeley)

  Miravete Eugenio J.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iron Jeffrey (Harvard University)

  Moro Andrea (Vanderbilt University)

  Morse Adair (University of Chicago)

  Mortimer Julie Holland (Harvard University)

  Nevo Aviv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hanian Lee (UCLA)

  Pagliari Josep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apanikolaou Dimitr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eltzman S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erri Fabrizi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elan Christoph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iazzesi Monika (Stanford University)

  Piskorski Tomasz (Columbia University)

  Reagan Patricia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ich Michael (UC Berkeley)

  Reuben Ernest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oberts Michae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Rogers Michel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uud Paul (Vassar College)

  Safford Se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Sandbu Martin 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apienza Paol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arfstein David (Harvard University)

  Shang-Jin Wei (Columbia University)

  Shimer Robe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Siegel R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orensen Morten (Columbia University)

  Spiegel Matthew (Yale University)

  Stevenson Betse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tokey Nan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Strahan Philip (Boston College)

  Strebulaev Ilya (Stanford University)

  Sufi Amir (University of Chicago)

  Thompson Ti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schoegl Adrian 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hlig Harald (University of Chicago)

  Ulrich, Maxim (Columbia University)

  Van Buskirk Andrew (University of Chicago)

  Veronesi Pietro (University of Chicago)

  Vissing-Jorgensen Annett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eill Pierre-Olivier (UCLA)

  Witte Mark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olfers Just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Zingales Luigi (University of Chicago)致住宅市场的代表和临时参议院主席: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想向国会表达我们对由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应对次级债方案的密切关注。我们确实看到了现在我们国家金融情况的困境,同时我们也同意我们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行动来保证我们的金融体系能继续有效运行。但是,我们看了目前这个提案三个致命的弱点。

  (1)它的公平性。这个计划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给投资者。投资者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去创造盈利,需要能够承受损失。并不是每一个商业的崩溃都会影响系统的风险。政府应该确保一个功能良好的金融业,并能够给一些信誉良好的借贷者贷出贷款,如果没有救援计划的话,很多投资者的和机构的选择被证明是非常不明智的。

  (2)它的含糊不清。新机构的任务和监管都不清晰。如果纳税人从问题卖者那里购买了一些非现金资产或者是不透明资产,购买的时间,场合,和方法都应该之前说的非常的清晰,并要在以后谨慎的监视。

  (3)它的长期作用。如果计划开始颁布,它的作用将会影响我们整整一代人,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困境,美国的动力和有创新性个人资本市场带给我们国家无法比拟的繁荣。从本质上讲,为了使短期的崩溃中止,而弱化这些市场是非常短视的。

  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希望国会不要忙于定论,去恰当的听从建议,并认真考虑这个计划的正确性,能明智的决定美国的金融体系的未来和美国多年后的经济。

  签署

  该信件由美国122名经济学家签署,其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伯克利等名校任教。

  翻译者:王卓玮

  附:原文

  To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President pro tempore of the Senate:

  As economists, we want to express to Congress our great concern for the plan proposed by Treasury Secretary Paulson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We are well aware of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we agree with the need for bold a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continues to function. We see three fatal pitfalls in the currently proposed plan:

  1) Its fairness. The plan is a subsidy to investors at taxpayers’ expense. Investors who took risks to earn profits must also bear the losses. Not every business failure carries systemic risk. The government can ensure a well-functioning financial industry, able to make new loans to creditworthy borrowers, without bailing out particular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s whose choices proved unwise.

  2) Its ambiguity. Neither the mission of the new agency nor its oversight are clear. If taxpayers are to buy illiquid and opaque assets from troubled sellers, the terms, occasions, and methods of such purchases must be crystal clear ahead of time and carefully monitored afterwards.

  3) Its long-term effects. If the plan is enacted, its effects will be with us for a generation. For all their recent troubles, Americas dynamic and innovative private capital markets have brought the nation unparalleled prosperity. Fundamentally weakening those markets in order to calm short-run disruptions is desperately short-sighted.

  For these reasons we ask Congress not to rush, to hold appropriate hearings, and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 right course of action, and to wisely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U.S. economy for years to come.

  Signed

  Acemoglu Daron (Massachusse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ler Michael (Columbia University)

  Admati Anat R. (Stanford University)

  Alvarez Fernando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ersen Torbe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Beim David (Columbia University)

  Berk Jonathan (Stanford University)

  Bisin Alberto (New York University)

  Boldrin Miche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uera Francisco J.(UCLA)

  Cassar Gav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haney Thomas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auvin Keith W. (University of Kansas)

  Chintagunta Pradeep K.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ristiano Lawrence 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chrane Jo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leman John (Duke University)

  Constantinides George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Crain Robert (UC Berkeley)

  De Marzo Peter (Stanford University)

  Dubé Jean-Pierre H. (University of Chicago)

  Edlin Aaron (UC Berkeley)

  Ely Jeffre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aulhaber Gera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ox Jeremy T. (University of Chicago)

  Fuchs Willi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Gao Paul (Notre Dame University)

  Garicano Lu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Gerakos Joseph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Gibbs Michael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ettler R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ldin Claudia (Harvard University)

  Guadalupe Maria (Columbia University)

  Hansen La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Harris Milt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Hart Oliver (Harvard University)

  Hazlett Thomas W.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Heaton Jo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Heckman Jam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 Nobel Laureate)

  Henisz, Wito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rtzberg Andrew (Columbia University)

  Hite Gailen (Columbia University)

  Hitsch Günter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Hodrick Robert J. (Columbia University)

  Hopenhayn Hugo (UCLA)

  Hurst Erik (University of Chicago)

  Israel Ronen (London Business School)

  Jaffee Dwight M. (UC Berkeley)

  Jagannathan Ravi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Jenter Dirk (Stanford University)

  Jones Charles M.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Kaboski Joseph P. (Ohio State University)

  Kaplan Ethan (Stockholm University)

  Karolyi, Andrew (Ohio State University)

  Kashyap An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Ketkar Suhas L (Vanderbilt University)

  Kiesling Lyn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och Paul (University of Kansas)

  Kocherlakota Narayan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Koijen Ralph S.J. (University of Chicago)

  Kondo Jir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orteweg Arthur (Stanford University)

  Kortum Samuel (University of Chicago)

  Krueger Dir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ee Lung-fei (Ohio State University)

  Leuz Christi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vine David I.(UC Berkeley)

  Levine David K.(Washington University)

  Linnainmaa Juhani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nski Charles 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artin Ian (Stanford University)

  Mayer Christopher (Columbia University)

  McDonald Rober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adow Scott F.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an Atif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ddlebrook A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Miguel Edward (UC Berkeley)

  Miravete Eugenio J.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iron Jeffrey (Harvard University)

  Moro Andrea (Vanderbilt University)

  Morse Adair (University of Chicago)

  Mortimer Julie Holland (Harvard University)

  Nevo Aviv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hanian Lee (UCLA)

  Pagliari Josep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apanikolaou Dimitr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eltzman S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erri Fabrizi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elan Christoph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iazzesi Monika (Stanford University)

  Piskorski Tomasz (Columbia University)

  Reagan Patricia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ich Michael (UC Berkeley)

  Reuben Ernest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oberts Michae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Rogers Michel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uud Paul (Vassar College)

  Safford Se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Sandbu Martin 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apienza Paol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arfstein David (Harvard University)

  Shang-Jin Wei (Columbia University)

  Shimer Robe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Siegel R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orensen Morten (Columbia University)

  Spiegel Matthew (Yale University)

  Stevenson Betse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tokey Nan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Strahan Philip (Boston College)

  Strebulaev Ilya (Stanford University)

  Sufi Amir (University of Chicago)

  Thompson Ti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schoegl Adrian 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hlig Harald (University of Chicago)

  Ulrich, Maxim (Columbia University)

  Van Buskirk Andrew (University of Chicago)

  Veronesi Pietro (University of Chicago)

  Vissing-Jorgensen Annett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eill Pierre-Olivier (UCLA)

  Witte Mark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olfers Just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Zingales Luigi (University of Chicago)
國會不會聽他們的,除非美國國會是SB。
原帖由 巡航导弹轰炸机 于 2008-9-25 08:33 发表
國會不會聽他們的,除非美國國會是SB。


你以为美国国会很聪明吗?
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家。社会不是一台只按一定程序运转的机器,民众也不是可以用到报废的零件。短期的经济崩溃不及时中止的话,美国社会的整体崩溃就可以期待了。
一百二十二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美国救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 01: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纽约九月二十四日电美国当地媒体周三报道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调查雷曼兄弟、房利美、房地美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这四家已垮台的金融巨头及其高管是否存在抵押贷款欺诈行为。

  美联社引用一位高级官员的话称,调查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上周,FBI局长罗伯特·穆勒在国会一场听证会中也表示,FBI开始对一些大牌金融机构进行调查,以确定这些金融机构是否有人应为提供“错误信息”负责。

  据了解,调查范围除四巨头外,还扩及华尔街二十六家从事抵押贷款、投资与保险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结果证实了“欺诈”的存在,将使布什政府七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面临更大压力——无论这个计划是否在未来几天内获得通过。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计划是在“为他人买单”:赚钱的时候只有公司获利,亏损了却要全民买单,更何况这个亏损中可能存在欺诈。

  美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二十三日敦促国会尽快通过七千亿美元大规模救市方案,但美国有一百二十二位经济学家目前已联名致信国会,反对七千亿美元的救援计划。这封“致住宅市场的代表和临时参议院主席”的信中,反对理由第一条就是“公平性”:这个计划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给投资者。投资者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去创造盈利,需要能够承受损失。

  这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计划开始颁布,它的作用将会影响整整一代人。“从本质上讲,为了使短期的崩溃中止而弱化这些市场是非常短视的。”

  签署这封信件的一百二十二位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伯克利等名校任教,相信他们的观点会对手握救市方案决定权的参议员们产生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gjj/20080925/01595340371.shtml
美国金融救援计划:风险转嫁给了谁(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 08:35  经济参考报
 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左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左二)与美国国会领导人举行闭门会谈。新华社/路透

  华尔街日前的“金融海啸”让美国金融体系重新洗牌,也迫使美国政府迅速推出新的救援计划,拟动用7000亿美元的资金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这也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最庞大的救援计划。

  美国政府此举也是迫不得已。美国素来标榜自己是自由市场经济,但随着次贷危机向纵深发展,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等众多金融巨头倒下,市场信心濒于崩溃。

  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国财政部过去数周一直在研究这项计划,但因顾虑可能遭到外界强烈反对一直秘而不宣;但由于近来华尔街局势急转直下,为防范危机进一步蔓延,政府已别无选择。美国总统布什解释说,他最初也希望让市场发挥作用,但“当认识到问题正变得多么严重时”,他决定必须采取这一措施,否则美国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在公布金融救援计划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和布什进行了紧急磋商;保尔森等官员随后又拜会多位资深议员,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

  保尔森的计划核心是为华尔街“止血”——政府投入7000亿美元,低价购买金融机构的住房和商业抵押贷款等不良资产,待市场初步稳定后,政府再将这些资产出售给市场。保尔森说,这些不良资产是造成目前金融危机的症结所在。

  曾参与1979年克莱斯勒公司救助计划的美国前政府高级官员罗格·阿尔特曼也表示,尽管目前金融环境艰险,但“经过这一过渡期后,政府最终完全有可能获得偿还”。

  金融救援计划极大地振奋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推动全球股市大幅反弹。但大量财政开支,无疑会使美国下届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加重美国的财政困难。美国参议员理查德·谢尔比认为,政府救市总耗资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一旦政府出售资产不能盈利,巨额亏损将是纳税人买单。卡内基-梅隆大学政治经济学学者艾伦·梅尔策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并非纳税人的问题,而保尔森提出的救援计划要耗费数千亿美元资金,“这是最糟糕的社会民主”。

  一些国会议员则认为,美国政府现在是为华尔街大亨买单,却对普通美国人的损失视而不见,这种忽视“道德风险”的行为将加剧市场的投机风险,为新的危机埋下隐患。众议院金融服务业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说,该计划只让一些金融从业者直接受益,“我们应该讨论一下那些非私有领域的民众的受益情况”。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来,美国政府的数次救市行为未能根本扭转市场走势,而今后的救援计划能否见效还有待观察,美国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不过,从积极角度看,如果美国政府随后举措得当,华尔街也有可能在剧烈动荡中迎来“转折点”。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jj/20080923/08355332728.shtml
德财长说七国集团其他成员拒绝参与美金融救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2日 23:44  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9月22日电 (记者 胡小兵)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22日在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电话磋商后表示,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施泰因布吕克说,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的金融形势与美国不同,因此它们没有制定与之相应的计划,但对美国政府出台的金融市场紧急救援计划表示欢迎,并希望这一计划尽快得以实施。

  德国政府发言人威廉当天在这里说,德国没有必要出台像美国这样的大规模救市措施。他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重申加强金融市场调整和增加市场透明度。

  为了阻止当前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20日推出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并希望其他国家参与其中。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一些国家发出了积极信号,但尚没有国家作出承诺。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jj/20080922/23445330599.shtml
美政府7000亿救市 美国平均每人2000美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2日 09:04  天府早报


  美政府7000亿金融救援计划追踪

  政府大手笔 纳税人埋单

  美国政府20日向国会提交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以赋予政府广泛权力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阻止金融危机加深。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制定的最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两大手笔规模空前

  美国财政部当天提交这份需要国会批准的金融救援计划草案,同时向媒体公布计划内容。《纽约时报》说,在不到3页的救援计划文本中,布什政府列出了两个简单而又影响深远的提议。

  其一,将美国国债最高法定限额从现有的10.6万亿美元提高到11.3万亿美元,以便为实施救援计划留下资金空间。这7000亿开支比国会先前预期高出2000亿美元,与美国在伊拉克一年的开支大致相当,甚至高于五角大楼年度预算。以人口来计算,每个美国人将为此承担超过2000美元。

  其二,给予美国政府在未来两年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广泛权力。如果这一提议得到批准,财政部将可以在几乎不受国会干预的情况下购买、出售、持有住宅和商业抵押贷款以及这些贷款支持债权。作为仅有的限制条款之一,政府首次行使这一权力后3个月内必须向国会作汇报,之后每半年作一次汇报。

  计划提出的上述权力有效期为两年,但政府可以在两年后继续持有所购买资产,直到财政部认为没有必要再持有为止。

  布什喊话值得冒险

  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在每周例行广播讲话中承认,7000亿金融救援计划将把大量属于纳税者的资金置于支持动荡金融系统的地步,可能面临风险。但如果不这么做,美国面临的风险更大。“这一行动确实带有风险,”他说,“但我们认为这些钱终将得到偿还……这一勇敢举措带给美国家庭的风险将远远小于我们不这么做的后果——一系列相继倒下的金融机构以及冻结的信贷市场。”

  布什警告说,一旦金融市场面临更大压力,美国就业率和个人退休收入将遭受重创,房地产面临进一步贬值,住房、汽车和大学教育贷款等资源也将枯竭。因此,政府将与国会紧密磋商,以尽快让计划草案获得通过。

  国会议员褒贬不一

  获悉政府计划后,美国国会议员反应不一。一些议员认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救市值得肯定,但其他议员认为动用纳税者资金太过庞大,并不一定是解决之道。“我非常乐观,我们会在一周内通过一项平衡而全面的计划,”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伯南克主席已经把行动缺失的代价说得非常清楚。”

  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委员、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对救援计划的代价以及效果产生疑虑。“我们被要求带着纳税人的钱全身进入,”谢尔比说,“一旦政府和纳税者进入圈套,已经没有后路可退。”

  冷对救市

  下届总统巨债缠身

  《华盛顿邮报》记者亚历杭德罗·拉佐认为,尽管计划要求将国债最高法定限额相应提高至11.3万亿美元,但考虑到美国政府当前财政赤字水平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政府出资接受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举措势必进一步将国债推高至警戒水平。

  根据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数据推算,美国国债水平明年年初可能因为实施这一金融救援计划而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拉佐说,一旦国债接近法定限额,届时新上任的总统在履行施政诺言方面将不得不捉襟见肘。

  政府收回投资困难

  就政府购买不良资产而言,美政府希望这些眼下看起来几乎一文不值的证券等资产能在未来恢复价值,从而减少纳税者损失。不过,一些财政政策观察人士认为,政府眼下面临着去年以来同样困扰华尔街的问题,即这些资产到底价值几何。

  “如果有一个平稳运行的市场,你购买股票时,它的价格就是价值,因为市场说它值那么多,”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安排研究中心联邦财政政策负责人詹姆斯·霍尼说,“但眼下问题是,市场已经失灵……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新华社)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2/09045327905.shtml
原帖由 巡航导弹轰炸机 于 2008-9-25 08:33 发表
國會不會聽他們的,除非美國國會是SB。

我觉得这100多经济学家应该不是SB
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主席理查德·谢尔比要求美国政府终止向国内银行提供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这无疑对原本料想本周五会通过此项议案的美财长保尔森是沉重一击 。
 理查德在声明中称,财政部的这项提案“既不可行,也不全面”,用纳税人的钱来检验一个草率做出的决定是“愚蠢的”。


  事实上,美国政府这个自“大萧条”以来最大手笔的援救计划,遭到了大多数议员的反对,有很多反对者希望将各自的良方囊括进该计划中。如,政府应在其控股的银行中获利;政府应限制向在援救计划中获利的银行提供的劳务费用;希望有关破产的裁定可以让抵押品的债权人降低房贷利率。

  此外,还有议员要求,应全面检查政府金融调控的职能,监督财政部对巨额援助资金的管理。

  但财长保尔森认为,如果不迅速通过救援计划,美国银行体系将面临崩溃。他希望用政府的资金低价收购受困银行的资产。高盛银行前首席执行官也希望一旦银行摆脱困境后,各自可以重新开始相互借贷,以避免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

  由于担心激烈的政治争论会拖延或阻止提案的通过,9月22日美国、英国的证券和外汇交易市场再次出现跌价抛售现象。当天,纽约道琼斯指数下跌372.80点,收于11015.70点;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FTSE 100 index)下跌75点,收于5623.3点。同时,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也下跌了2个百分点,达到三周以来的最低位。

  (王妮娜)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gjj/20080923/14395334299.shtml
美国会讨论救市计划陷僵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 08:15  新华网


  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23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接受质询。尽管两人极力游说,但部分议员仍对现有方案持抵制态度。

  伯南克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警告,如果国会不尽快批准政府提交的金融救援计划,会使整个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金融市场正处于相当脆弱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一计划,情况会更糟,”伯南克说,“信贷市场失灵、失业率增加、更多房子丧失赎回权,国内生产总值缩水,经济将难以回到健康轨道。”

  不过,对现有计划持怀疑态度的议员不在少数,他们要求对计划作较大改动。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认为,计划必须确保纳税人利益得到保障,先前管理失误的金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会在计划实施后获得更多收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则认为,计划必须确保高管不再从纳税人的救助中获得高额奖金。

  “他们(政府)提交给我们的东西……不可接受,”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听证会后对媒体说,“民主、共和两党今天早上已经就这一问题表达了许多保留意见,方案行不通……他们必须回去(修改),然后再和我们商谈。”

  多德说,最让他感到困惑的是,计划本身难以让外界确信它的有效性,“我们可能花掉7000亿美元,最终却没有化解危机”。(新华社电)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gjj/20080923/14395334299.shtml
以前我们不也有N多的专家联名反对过鸟蛋、南水北调嘛,没用的。
如果7000亿的阻力太大,美国可能会出现一次911类似的恐怖袭击,用以积聚人心。
市场基本教义派的祸害不浅啊。
把中美的经济学家互换一下吧
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共和党和民主党领袖都对这个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救市法案提出质疑。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多德认为,这个法案令人无法接受;而该委员会的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则发誓不会批准这个法案。

  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敦促政府确保这个救市计划不会以牺牲普通美国购房者的利益,来帮助那些身陷信贷危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

  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认为,这个救市法案可能是一个浪费公币的计划。

  他说:"毫无疑问,我们的市场和金融机构需要得到真切的关注。但是,我不认为这场危机可以通过花费巨大的资金在坏帐证券上来解决。"

  但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二向美国参议员表示,如果不通过上周日公布的价值7,000亿美元的救市法案,将会导致更多的贷款违约与失业。

  伯南克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称:"如果救市法案得不到通过,美国经济将不能重新回到到正常、健康的轨道上。"

  伯南克表示,他相信金融市场局势将会恶化,除非政府得到授权去购买高达7,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布什将发表电视讲话谈救市方案

  布什总统将在周三(24日)晚上黄金时段发表电视讲话,直接向美国人民解释批准华府救市方案的必要性。

  布什政府周三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关起门来与国会谈判,争取国会尽快通过他们提出的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白宫发言人说,每一位美国人都应收听总统的讲话,因为美国正在面临她所称的百年一遇的危机。

  与此同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表示,他将暂停竞选活动,以便返回华盛顿,帮助解决金融危机。

  他说,他将请求推迟原定本周五与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举行的一次辩论。
消息来源:BBC
美国救市将增发国债 中国持大量债券恐贬值(图)
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联储与财政部联手23日抛出7000亿美元华尔街拯救方案提交国会审议,并提请国会批准将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上限从10.6万亿美元提升到11.3万亿美元。这一天文数字的救市计划,必将导致中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面临贬值的潜在危情。

  美国发债救市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统计,美国的年均财政赤字将在2020年前达到年均1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中金公司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看来目前实现这个目标将可以提前10年了”。

美国政府天文数字的救市计划,必将导致中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面临贬值的潜在危情。


  9月24日美东时间9:30,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前往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面前作证,作证内容涉及美国信贷市场爆发的危机以及近期与政府资助实体、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关的行动等等。此行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参议院通过他们较早前抛出的7000亿美元银行救援方案。

  中金公司认为,海外国债投资者的认可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7000亿救援方案最终能否实施的关键。如果没有外国投资人的响应,其结果将使美国成为第二个1990年的日本。

  中金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称,只有在危机如此大幅爆发之时,国会里的那些并不怎么精通金融的议员们,才会因为更大的恐惧而最终放弃对于诸如“道德风险”和“政府社会主义化”的恐惧,大慷纳税人和外国借款人之慨,为私有的金融机构埋单,将私人债变成“国债”。

  然而,对于美国政府而言,7000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赶印钞票或是如何,必将成为7000亿就是方案通过后保尔森面临的又一选择题。

  但这道题的答案上周美财政部向国会递交的一份申请中已露端倪。若这份申请通过,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上限被从10.6万亿美元提升到11.3万亿美元。

  中金公司认为,相对于直接印美元,在目前的时点超量发国债是更好的方法。理由有两个。首先,当前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大量资金回流国债,因此短期内国债发行可能会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其次目前国债利率极低,上周3个月国债年化收益率甚至曾经跌至0.02%,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3.4%,这样政府可以用非常低廉的利息成本获得资金并且再度投放到市场中去,而不需要担心过高国债利率会对其他投资产品造成负面冲击。

  由此,美国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所作一个短期“对冲”动作,即把逃离其他投资品市场回流国债的资金,通过国家的有形的手再次导回到其他投资品尤其是房贷债券市场中去的方法。这其中最大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否还有除了国债以外的避险渠道,尤其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如果这种方式引发其对美元国债资产的风险厌恶和抛弃,则美国金融的整体风险将十分巨大。

  于是,海外国债投资者的认可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7000亿救援方案最终能否实施的关键。中金公司对持有美国国债海外主体的分析显示,日本虽然仍是第一大持有国,但是其总体持有量在不断的减持,而中国作为第二大持有国其总量在不断的上升,其他诸如南美虽然上半年持有量不断增加,但是一是其持有总量较小,二是其对于美国出口量正在下降,本身其购买美国国债的需求必然也将下降。而欧佩克国家也成为了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这是由于石油是用美元结算的,因此欧佩克国家持有美元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由于美国将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视作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这种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

  “归根结底,美国能够成功的摆脱债务危机,最终取决于全球其他国家是否愿意为美国分担一部分债务和实际损失。而对于全球其他国家而言,所得到的好处就是美国这个‘消费大客户’不会倒下,从而能够继续出口本国的商品,使得自身的就业和社会问题不至于恶化。”

  因此,中国和欧佩克对于美国增发国债的态度最为关键。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日益严峻

  然而,尽管新一轮美国国债发行工作尚未启动,美国财政部的官员还未来北京游说,但超量增发后带来的贬值压力,可能已经为手握天量美国债券的中国央行带来压力。

  官方已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已达1.81万亿美元,美国债券在其中占据半壁江山,达9220亿美元。而在这些美国债券中,美国国债与“两房”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相关企业(GSE)债券,各有约5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

  对于这些美元债券的风险,国泰君安证券的报告认为,“尽管两房债券获得暂时保障,但是美国7000亿美元的国债发行必将导致国债收益率下跌。”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央行一直在为金融改革的成本“埋单”,同时,金融系统的风险也压到央行身上。然而,连年的付出,也让央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变得日益严峻。

  根据国泰君安的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央行累计发放的再贷款约有1.4万亿人民币(单位下同),其中国有银行改革剥离不良贷款1.2 万亿,关闭金融机构(如倒闭的信托公司)耗资1400亿,后来又耗资数百亿关闭多家券商,并为农信社改革发行了再贷款性质的1680亿央票。

  此外,为了对冲过剩的流动性,央行不断发行票据和调高准备金率,并通过强制结汇令外汇资产不断向央行集聚,由此承担了大量的利息成本和汇率损失。仅2003年-2008年6月,央票累计利息支出(包括已付和应付未付部分)高达5454亿,加上准备金项目累计支出利息2692亿,两项成本合计高达8146亿;而自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15.8%,美元贬值导致损失数以千亿美元。

  这些稳定行为的代价是,截至2008年7月,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膨胀到19.74万亿,自有资本却只有219.75亿。

  这还没有考虑会计制度的影响。国泰君安表示,央行一直沿用历史成本法对各项资产进行记账,会计期末不计提减值准备,也不确认资产溢价,而由于央行资产中的外汇黄金、其他国外资产等具有较高市场敏感性,导致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很可能不符。

  国泰君安认为,解决当前央行的资产负债问题,无非两种方案,均有一定弊端。

  其一,发行货币弥补亏损,但这必然导致通胀上升,之前的阿根廷银行的混乱已是明证。其二,则是以财政注资的形式,平衡央行资产负债,但该方案将降低央行的独立性,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据纽约时报9月8日报道,因中国央行在美国公债和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价值缩水,中国央行已经开始与财政部就充实其资本金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会谈。

  国泰君安表示,从长远来看,央行必须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单一货币资产配置过多而导致的巨大汇率和投资风险。
尔街金融危机可能会演变为华盛顿政治风暴(图)
   9月23日,一些抗议者在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门外举行集会,要求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挽救金融市场的同时救助无力还贷的购房者。当天上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在国会作证,敦促国会议员尽快批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救计划。新华社/法新

  在听取了美国金融最高决策层四巨头证词之后,美国国会直到今天依然没见批准布什政府的七千亿救助计划。此间消息称,由于国会议员们对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责任归属耿耿于怀,这次危机很可能发展成一场针对共和党布什政府的政治风暴。

  在听到联邦调查局正介入调查几个最近获得政府救援的大公司涉嫌诈欺的传言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对保尔森和伯南克等在国会的大声呼吁多少显得有些冷谈。更多的人显然对于追究这次危机的责任人更感兴趣。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昨晚的电视中公布一项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的美国人对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将会从救市方案中受益感到愤怒。此间报纸上一幅漫画甚至嘲笑那些过度牟利导致危机的华尔街投机商们,正张开大口袋等在提款机旁边准备装钱。提款机上写着“美国财政部华尔街分部”。
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福·多德表示,布什政府送来的这个方案是不可接受的。由民主党籍议员提出来的一种新方案,对财政部方案的条款进行了重要修改,其中,他们要求大幅压缩金融行业高级经理人的收入,同时必须在救助计划中帮助那些遭受破产的普通购房者,然而,布什总统对此严辞拒绝。

  佩洛西表示,她已以众议院议长名义请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尔尼·弗兰克、众议院监督与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沃克斯曼在九月和十月举行听证会,调查在调控方面的失误与管理不善。外界认为,这明显是针对美国最高金融决策层的。佩洛西同时说,用纳税人的钱补助这些CEO们的盛宴已经结束。是他们在把公司带到困境之际,还渴望能获得丰厚的补偿。

  消息称,布什总统在联大发言后已匆匆赶回华盛顿,因受布什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作为的消极影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民意支持率与民主党奥巴马的落差已经拉大到百分之九,麦凯恩已于今天宣布暂停竞选活动,并与奥巴马商量推迟原定于本周五的电视辩论。媒体评论这是因为共和党的政治形势告急。此间智库专家连日来正热烈讨论有关话题,他们担忧,这场金融危机已经越来越近似一场政治风暴。(记者邱江波)

  人民日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被迫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等——这场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冲击着全世界的神经,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事实证明,美国次贷危机非但远未到头,而且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各国政府以及银行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那么,“金融海啸”对各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这场危机还将如何发展?各国又该怎样应对?就此,本报编辑与几位驻外记者进行了对话。
专家的作用就是用来质疑的,至于后果跟他们无关。[:a5:]
上上美国英国的主流媒体网站论坛, 几乎见不到有一个支持财长救援计划的, 但反对的就铺天盍地. 民意不可违啊. 出席听证会的国会议员也说, 一天收到几百个选民打来的电话, 清一色反对..猴子总统今天早上在电视讲资产泡沫, 这都是普通人一早就知道的情况, 都不知是他是突然梦醒还是什麽. 有国会议员更说上个星期财长还说美国经济无问题, 星期一回来就突然听到说如果不给 7000 亿美国经济要立马崩, 美国的制度真是优越值得学习. :D
这些经济学家并不是反对干预市场,而是对目前方案有疑虑,不过目前的方案却是比较粗放——太细了国会估计也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