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内暗藏“木金字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49:28
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用十二年时间,倾举国之力,征用七十多万工为自己造陵,流传至今。

去年七月,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青波公开向外界透露,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发现瓦片,瓦片堆积凌乱,靠近顶面的台阶上瓦片较多。这一考古新发现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先生长达五十年的有关秦始皇陵上曾经存在建筑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杨鸿勋认为,秦皇陵地上部分可能是一个土木大金字塔,而且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不仅如此,沉睡在地下的地宫也是一个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

图: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复原图

图:秦陵地上九层台榭立面图
秦皇陵的“坟头”做成“覆斗形”违背建筑原理引发思考

很多人在去秦始皇陵之前,都会想象它有多么雄壮。结果来到当地,往往失望地发现:面前就是一个大土堆。上面种满了树,参观的人只是通过一条甬道走上去,感觉平平无奇。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历史轮廓。
这个“土堆”被考古学家们称为“封土”,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坟头”。

如果坐着飞机俯视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它是一个正方形的锥体,所以美国人把它叫做“黄土金字塔”。通过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它是非常明显的阶梯形。大阶梯有三层,尽管两千多年的水土流失,它仍然呈一个阶梯式的、没有尖顶的方锥体。

在中国考古界,关于秦始皇陵一直延续着前人的观点,认为现在看到的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封土”是建造秦始皇陵后,把挖掘地宫的土夯筑在陵墓之上形成的三层台阶,其目的是保护秦始皇的陵墓不被偷盗。
1956年,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民间传说中的秦始皇陵。他就是刚刚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的杨鸿勋。他被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出于对中国古建筑的浓厚兴趣,他向梁思成先生请求到西安、咸阳等古建筑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站在一望无边的秦始皇陵平坦的“封土”堆上,建筑学出身的杨鸿勋脑海里产生了一个疑问。

“封土”在民间俗称坟头,为了方便排水,坟头一般都做成圆锥状。但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上修建的“覆斗形封土”从建筑学角度考虑,平顶的高台建筑并不利于日后的排水,难道当时秦始皇陵的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吗?

垒封土困难重重,修建目的始终困扰杨鸿勋
  
图:秦始皇陵及阿房前殿施工情景设想图
正当杨鸿勋站在秦始皇陵的土台上面思考着问题的时候,正巧远处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在晒太阳。杨鸿勋便上前请教,没想到,老人向他讲述了千百年来当地口耳相传的修陵历史。
杨鸿勋问那个老人,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人告诉他,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修建秦始皇陵挖土形成的。
那么,土运来以后就可以直接打夯吗?

老人说不可以,必须把土过一遍筛子。“当时在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面筛。同时,工地上还支起了很多大锅,因为必须把土炒熟了才能打夯。整个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翻炒,炒熟了以后再运去打夯。”老人形象的描述让这两千多年前的景象仿佛又出现在了杨鸿勋面前。
这里的土和其他地方不同,是蒙古风吹过来并沉积下来的马兰黄土,非常细腻。本来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就行。但是由于要修最高统治者的陵墓,所以建筑要求高,土里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都不能要,必须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

另外,在建筑学上,把土炒熟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大殿就会发芽长草,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这种工程的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通过种种繁复手段就为了垒一个土山吗?而且,为什么非要违反建筑学一般常识,垒成“覆斗形”呢?苦于没有考古发掘的证据,杨鸿勋百思不得其解。

一块秦代的瓦当:火车上“捡”到的证据

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出土成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秦始皇不仅要在生前建立统一的秦帝国,而且要为自己死后营造庞大的地下王国。

但是,困扰杨鸿勋的疑问还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杨鸿勋和已故的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一起出差,在火车上当他们无意之中谈论到秦始皇陵时,杨鸿勋向刘致平先生提出了一直困扰他的疑问。

没想到,刘致平先生听完,马上跳了起来,“我几年前曾经在秦始皇陵上的堆积土中发现过一块秦代的瓦当。”刘致平惊叫道。

“秦代的瓦当?难道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还会有建筑?”两人同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困扰杨鸿勋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在它的上面一定有建筑存在!秦代瓦当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考古证据。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杨鸿勋曾多次询问负责秦始皇陵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的专家,是否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的堆积土中发现过秦代瓦当。

但是,遗憾的是,杨鸿勋得到的回答总是否定的,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说,确曾进行过考古调查,但发现秦代瓦当纯属谣传,“根本没有这回事。”

当地考古部门的说法如此肯定,那么,刘致平先生发现的秦代瓦当又怎么解释呢?

杨鸿勋想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其他去过秦始皇陵的人把别的地方的秦代瓦当带到了那里的,因为在陕西当地,秦代瓦当等文物遗迹并不少见。

不能找到考古发掘证据,但是,能不能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寻找到一点线索呢?从那时开始,杨鸿勋开始埋头研究相关历史书籍,试图从古人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中发现蛛丝马迹。
      
图:九层台榭及地宫剖面图

秦始皇陵是一座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

2002年,一项针对秦始皇陵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开始进行,工作人员利用遥感和物探等最新科学技术对这座埋藏在地下的神秘建筑进行了探测,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数据。

与此同时,杨鸿勋先生也从三十多年搜集有关秦始皇陵的历史文献证据和最新考古证据中,整理出自己关于秦始皇陵的完整观点,并完成了对秦始皇陵的初步的复原设想草图。

“秦始皇陵不是简单的三层台阶的‘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杨鸿勋说,“只不过后来被项羽的军队和阿房宫一起烧毁了,现在能看到的土堆只不过是当时的建筑遗迹。”
杨鸿勋先生判断,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的外观是木构廊庑环绕的台榭形式(如图),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秦始皇陵考古发掘的结果,杨鸿勋先生初步计算出这座土木结构金字塔的规模:底座的边长是500米的正方形,其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的高度是115米。

对照一直被公认的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底边长230米、占地5.29万平方米,杨鸿勋先生发现,即使放到现在,中华土木大金字塔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堪称世界之最的人类奇迹!

墓上修享堂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

这种设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扎实的史料基础。

除了前期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里发现秦代瓦当的考古证据外,杨鸿勋先生在搜集民族学材料时找到了原始社会就有的佐证,他发现,“墓上修建筑”的做法由来已久,现在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形态的诺基族,就有墓而不坟、而在墓上设置祭享建筑的习俗。这种建筑被称为“享堂”。

考古学也提供了墓上建筑的实证材料——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上发现建筑遗迹,可以证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就有在“墓上建享堂”的做法。

在“墓上建享堂”的习俗延续至文字出现的历史之后,殷商晚期小屯妇好墓上享堂、山东前掌大遗址发现更多遗迹。“周承殷制”,周天子和诸侯陵墓都有定制,应基本是继承殷商的制度。

在对西汉中期帝王陵墓发掘中,也发现了陵上享堂的遗迹

另外一些考古发掘的证据也支持了杨鸿勋先生的观点。在东周列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诸侯国,都是在墓上建享堂。已知春秋时期秦公陵墓上也有享堂遗迹;战国时期中山国、魏国也是这样的制度。东周是西周的延续,西周时期一定也是在陵墓上建享堂的。

因此,杨鸿勋先生推断在秦建国之初,即战国末期,秦始皇创建陵墓时,应该也是按照墓上建享堂的传统制度行事,并且随着他的野心更加发扬光大了。

不仅如此,先秦陵墓的所谓“封土”,都是陵上享堂的遗址。秦以后,“汉承秦制”,西汉初期的皇陵“封土”也是阶梯金字塔状,文献提供了汉高祖陵墓上有享堂建筑的线索。而且,早在20世纪50年代汉高祖陵墓上面曾发现“柱础”的遗址,四周由于水土流失而呈坡状处,残留有屋瓦。这如果属实,则可以证实当年确实在陵墓之上原有建筑。

史料记载,直到大约西汉中期以后的帝陵墓才被简化成只是台榭的夯土核心,即所谓“覆斗形”的封土。

所以,从秦朝前、后墓上享堂的发展逻辑,杨鸿勋先生得出秦始皇陵上应该是有建筑的结论。

杨鸿勋先生发现,《老子》讲哲学以建筑作比喻,有“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之说,可见春秋时期,就已有“九层之台”的建筑。至今考古发掘还没有发现东周“九层之台”遗迹。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文物参考资料》曾有一则消息:四川发现东周七层台遗迹,可惜报道过于简单,而且再也没有下文了。

杨鸿勋先生同时推测,秦始皇建造享堂的目的是方便后世子孙进行祭祀活动。但是,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的统治,致使各地起义不断,秦的统治只是持续了两代。后来,项羽军队攻陷咸阳城后,不光烧毁了“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还一把大火把建造在秦始皇陵墓之上的中国土木大金字塔付之一炬,只剩下了带有几个阶梯的所谓“封土”。


图:地宫示意图
在秦始皇陵“封土”上的堆积土内发现红烧土、木炭和柱洞的遗迹

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杨鸿勋先生的家里。

电话是秦始皇陵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打来的,他说:“杨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您关于秦始皇陵有九层台享堂的推测后,按照您的观点,我们对秦始皇陵进行探测,在‘封土’之上的堆积土里,我们发现了红烧土、秦代瓦当、木炭以及柱洞的遗迹。”

这说明杨鸿勋先生对于秦皇陵的设想找到了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同时,秦始皇陵考古队还确认了秦始皇陵的九层台以及环绕九层台的九圈残瓦、木炭、红烧土,并发现了柱洞。这样便完全证实了杨鸿勋先生对秦始皇陵原状以及毁于项羽一炬的推断。
这次,陕西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发现有秦代瓦当,对于杨鸿勋先生的“秦始皇陵是一座建在九层台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考古发掘证据。
杨鸿勋先生还呼吁国家文物保护部门批准对秦始皇陵上的土层进行考古勘探,从而证明在秦始皇陵之上是否存在一座中华土木大金字塔。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用十二年时间,倾举国之力,征用七十多万工为自己造陵,流传至今。

去年七月,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青波公开向外界透露,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发现瓦片,瓦片堆积凌乱,靠近顶面的台阶上瓦片较多。这一考古新发现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先生长达五十年的有关秦始皇陵上曾经存在建筑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杨鸿勋认为,秦皇陵地上部分可能是一个土木大金字塔,而且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不仅如此,沉睡在地下的地宫也是一个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

图: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复原图

图:秦陵地上九层台榭立面图
秦皇陵的“坟头”做成“覆斗形”违背建筑原理引发思考

很多人在去秦始皇陵之前,都会想象它有多么雄壮。结果来到当地,往往失望地发现:面前就是一个大土堆。上面种满了树,参观的人只是通过一条甬道走上去,感觉平平无奇。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历史轮廓。
这个“土堆”被考古学家们称为“封土”,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坟头”。

如果坐着飞机俯视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它是一个正方形的锥体,所以美国人把它叫做“黄土金字塔”。通过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它是非常明显的阶梯形。大阶梯有三层,尽管两千多年的水土流失,它仍然呈一个阶梯式的、没有尖顶的方锥体。

在中国考古界,关于秦始皇陵一直延续着前人的观点,认为现在看到的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封土”是建造秦始皇陵后,把挖掘地宫的土夯筑在陵墓之上形成的三层台阶,其目的是保护秦始皇的陵墓不被偷盗。
1956年,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民间传说中的秦始皇陵。他就是刚刚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的杨鸿勋。他被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出于对中国古建筑的浓厚兴趣,他向梁思成先生请求到西安、咸阳等古建筑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站在一望无边的秦始皇陵平坦的“封土”堆上,建筑学出身的杨鸿勋脑海里产生了一个疑问。

“封土”在民间俗称坟头,为了方便排水,坟头一般都做成圆锥状。但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上修建的“覆斗形封土”从建筑学角度考虑,平顶的高台建筑并不利于日后的排水,难道当时秦始皇陵的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吗?

垒封土困难重重,修建目的始终困扰杨鸿勋
  
图:秦始皇陵及阿房前殿施工情景设想图
正当杨鸿勋站在秦始皇陵的土台上面思考着问题的时候,正巧远处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在晒太阳。杨鸿勋便上前请教,没想到,老人向他讲述了千百年来当地口耳相传的修陵历史。
杨鸿勋问那个老人,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人告诉他,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修建秦始皇陵挖土形成的。
那么,土运来以后就可以直接打夯吗?

老人说不可以,必须把土过一遍筛子。“当时在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面筛。同时,工地上还支起了很多大锅,因为必须把土炒熟了才能打夯。整个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翻炒,炒熟了以后再运去打夯。”老人形象的描述让这两千多年前的景象仿佛又出现在了杨鸿勋面前。
这里的土和其他地方不同,是蒙古风吹过来并沉积下来的马兰黄土,非常细腻。本来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就行。但是由于要修最高统治者的陵墓,所以建筑要求高,土里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都不能要,必须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

另外,在建筑学上,把土炒熟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大殿就会发芽长草,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这种工程的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通过种种繁复手段就为了垒一个土山吗?而且,为什么非要违反建筑学一般常识,垒成“覆斗形”呢?苦于没有考古发掘的证据,杨鸿勋百思不得其解。

一块秦代的瓦当:火车上“捡”到的证据

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出土成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秦始皇不仅要在生前建立统一的秦帝国,而且要为自己死后营造庞大的地下王国。

但是,困扰杨鸿勋的疑问还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杨鸿勋和已故的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一起出差,在火车上当他们无意之中谈论到秦始皇陵时,杨鸿勋向刘致平先生提出了一直困扰他的疑问。

没想到,刘致平先生听完,马上跳了起来,“我几年前曾经在秦始皇陵上的堆积土中发现过一块秦代的瓦当。”刘致平惊叫道。

“秦代的瓦当?难道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还会有建筑?”两人同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困扰杨鸿勋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在它的上面一定有建筑存在!秦代瓦当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考古证据。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杨鸿勋曾多次询问负责秦始皇陵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的专家,是否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的堆积土中发现过秦代瓦当。

但是,遗憾的是,杨鸿勋得到的回答总是否定的,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说,确曾进行过考古调查,但发现秦代瓦当纯属谣传,“根本没有这回事。”

当地考古部门的说法如此肯定,那么,刘致平先生发现的秦代瓦当又怎么解释呢?

杨鸿勋想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其他去过秦始皇陵的人把别的地方的秦代瓦当带到了那里的,因为在陕西当地,秦代瓦当等文物遗迹并不少见。

不能找到考古发掘证据,但是,能不能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寻找到一点线索呢?从那时开始,杨鸿勋开始埋头研究相关历史书籍,试图从古人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中发现蛛丝马迹。
      
图:九层台榭及地宫剖面图

秦始皇陵是一座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

2002年,一项针对秦始皇陵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开始进行,工作人员利用遥感和物探等最新科学技术对这座埋藏在地下的神秘建筑进行了探测,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数据。

与此同时,杨鸿勋先生也从三十多年搜集有关秦始皇陵的历史文献证据和最新考古证据中,整理出自己关于秦始皇陵的完整观点,并完成了对秦始皇陵的初步的复原设想草图。

“秦始皇陵不是简单的三层台阶的‘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杨鸿勋说,“只不过后来被项羽的军队和阿房宫一起烧毁了,现在能看到的土堆只不过是当时的建筑遗迹。”
杨鸿勋先生判断,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的外观是木构廊庑环绕的台榭形式(如图),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秦始皇陵考古发掘的结果,杨鸿勋先生初步计算出这座土木结构金字塔的规模:底座的边长是500米的正方形,其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的高度是115米。

对照一直被公认的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底边长230米、占地5.29万平方米,杨鸿勋先生发现,即使放到现在,中华土木大金字塔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堪称世界之最的人类奇迹!

墓上修享堂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

这种设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扎实的史料基础。

除了前期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里发现秦代瓦当的考古证据外,杨鸿勋先生在搜集民族学材料时找到了原始社会就有的佐证,他发现,“墓上修建筑”的做法由来已久,现在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形态的诺基族,就有墓而不坟、而在墓上设置祭享建筑的习俗。这种建筑被称为“享堂”。

考古学也提供了墓上建筑的实证材料——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上发现建筑遗迹,可以证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就有在“墓上建享堂”的做法。

在“墓上建享堂”的习俗延续至文字出现的历史之后,殷商晚期小屯妇好墓上享堂、山东前掌大遗址发现更多遗迹。“周承殷制”,周天子和诸侯陵墓都有定制,应基本是继承殷商的制度。

在对西汉中期帝王陵墓发掘中,也发现了陵上享堂的遗迹

另外一些考古发掘的证据也支持了杨鸿勋先生的观点。在东周列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诸侯国,都是在墓上建享堂。已知春秋时期秦公陵墓上也有享堂遗迹;战国时期中山国、魏国也是这样的制度。东周是西周的延续,西周时期一定也是在陵墓上建享堂的。

因此,杨鸿勋先生推断在秦建国之初,即战国末期,秦始皇创建陵墓时,应该也是按照墓上建享堂的传统制度行事,并且随着他的野心更加发扬光大了。

不仅如此,先秦陵墓的所谓“封土”,都是陵上享堂的遗址。秦以后,“汉承秦制”,西汉初期的皇陵“封土”也是阶梯金字塔状,文献提供了汉高祖陵墓上有享堂建筑的线索。而且,早在20世纪50年代汉高祖陵墓上面曾发现“柱础”的遗址,四周由于水土流失而呈坡状处,残留有屋瓦。这如果属实,则可以证实当年确实在陵墓之上原有建筑。

史料记载,直到大约西汉中期以后的帝陵墓才被简化成只是台榭的夯土核心,即所谓“覆斗形”的封土。

所以,从秦朝前、后墓上享堂的发展逻辑,杨鸿勋先生得出秦始皇陵上应该是有建筑的结论。

杨鸿勋先生发现,《老子》讲哲学以建筑作比喻,有“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之说,可见春秋时期,就已有“九层之台”的建筑。至今考古发掘还没有发现东周“九层之台”遗迹。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文物参考资料》曾有一则消息:四川发现东周七层台遗迹,可惜报道过于简单,而且再也没有下文了。

杨鸿勋先生同时推测,秦始皇建造享堂的目的是方便后世子孙进行祭祀活动。但是,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的统治,致使各地起义不断,秦的统治只是持续了两代。后来,项羽军队攻陷咸阳城后,不光烧毁了“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还一把大火把建造在秦始皇陵墓之上的中国土木大金字塔付之一炬,只剩下了带有几个阶梯的所谓“封土”。


图:地宫示意图
在秦始皇陵“封土”上的堆积土内发现红烧土、木炭和柱洞的遗迹

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杨鸿勋先生的家里。

电话是秦始皇陵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打来的,他说:“杨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您关于秦始皇陵有九层台享堂的推测后,按照您的观点,我们对秦始皇陵进行探测,在‘封土’之上的堆积土里,我们发现了红烧土、秦代瓦当、木炭以及柱洞的遗迹。”

这说明杨鸿勋先生对于秦皇陵的设想找到了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同时,秦始皇陵考古队还确认了秦始皇陵的九层台以及环绕九层台的九圈残瓦、木炭、红烧土,并发现了柱洞。这样便完全证实了杨鸿勋先生对秦始皇陵原状以及毁于项羽一炬的推断。
这次,陕西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发现有秦代瓦当,对于杨鸿勋先生的“秦始皇陵是一座建在九层台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考古发掘证据。
杨鸿勋先生还呼吁国家文物保护部门批准对秦始皇陵上的土层进行考古勘探,从而证明在秦始皇陵之上是否存在一座中华土木大金字塔。
我晕呀,夜里2点发的东西,要到白天下午2点才出来。:L
我刚上来,抱歉!
啥时候才能看看底下是什么东西啊~
这也不失为一种假说,可以考证啊!
只是土堆……自己去看看光用人力堆出这个土堆就难以想象了……特别是看了汉代的墓群……
什么“倒金字塔”?大坑就是大坑……
   
   
   我看到这二张图的时候,只有两个字“震撼”。
有点像紫禁城的三大殿的模式啊,建筑在九层高台之上,难道根本不是始皇陵而是始皇宫?;f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