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后宏调走向仍在微调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15:16
“一保一控”是中央在7月底确立下的下半年的宏调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决策层各项政策的两项平衡目标。但近日某机构一份权威报告说中国政府或将批准一项几千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把中国奥运后的宏调走向搞得扑朔迷离……


“一保一控”旗帜不会动摇
    投行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引发了股市的当天暴涨,可是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自己本身对此事却“不知情”,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显然头一次听说政府数千亿资金刺激经济的消息,纷纷表示对此毫不知情。不仅各部委的专家对数千亿资金刺激经济的消息从未听说,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更有颇多质疑之声,不知摩根大通这份报告是如何推测出来的。

    在6月份的时候,各省区市和中央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就提出要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且会后新华社新闻通稿全文也没有提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议公告的基本结论是经济基本面没有变,还在宏观调控正常方向上,并且要求统一思想到这一点上来,不可能这么快就彻底变调。从现有种种迹象表明,摩根大通声称的中国政府几千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并不可信。

    先不说4000亿根本没有来由,也不说4000亿拯救股市还犹则可,拯救中国经济那还真是九牛一毛,远远不够,但就是报告中所指出的拯救计划,也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摩根大通以龚方雄个人名义发表这份报告,又采取发言人的形式出面澄清,本身就有欺诈之嫌,但是已为公司官方找好了退路。考虑到中国政府已经提出要保经济增长,市场上不少人希望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摩根大通适时推出并在市场上激起强烈反响的这个报告,是有阴谋的,它竟然催生出178点的大阳线,我们从港股市场上摩根大通的操作上能够找到答案。摩根大通7月29日在香港市场1天内狂抛10只H股,套现30亿港元。然而根据港交所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在8月1日至8月14日,突然开始反手做多,先后增持了9只H股,涉及资金规模达7.89亿港元。报告出台前,摩根大通在暴跌的香港市场逆市增持近8亿港元的中资股;报告出台之后,A股与港股同时展开强势反弹,这种高抛低吸的时机把握的精准性,绝非普通投资者能够效仿的。

    对中国政府来讲,抑制通货膨胀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政府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让全体民众都能享受中国经济的成就,从而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而不是用一个4000亿贴补股市和楼市。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况且,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非常巨大。如此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对通胀影响如何,可想而知。虽然从统计数字来看,在高峰之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上趋向下降:反通胀形势似乎一派大好。但从当前看来,政府高层在宏调的总体方向上不会马上改变,“一保一控”旗帜不会动摇。

货币政策随国内外形势适时微调
    上周五,央行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即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合理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平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颇引人关注的一点,即“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传递的政策信息。

    事实上,这种适时的微调已在进行。日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得到了调整,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原有基础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且信贷规模定向投放于“三农”、中小企业以及灾区建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区别对待、定向定量”的信贷规模调整,充分反映了央行因势利导、相机抉择、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意图。

    胡 锦 涛总书记强调了“必须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适时微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央行年中工作会议也提出的“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现在看来步调基本一致。

    很显然,面对当前国内外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专家还认为,就当前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看,下半年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采取多种组合政策,尤其应加强结构性调整。其中,信贷规模必须坚持结构性供给,中小企业需要成为下半年信贷支持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的作用,让实际利率趋向正的水平发展,同时适度放松行政性的信贷限制,使更多的资金需求从正规的金融体系得到满足。此外,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需更加谨慎。

金融财政合力助中小企业脱危
    中小企业的困境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0%,用工人数的80%和利税的50%,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由于遭遇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从紧货币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困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帮助中小企业在议事日程中已经提高到一个很高的优先度,此前7月初,中央高层领导人先后到多个沿海省份考察,参观的大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前日三部委发布的文件当中,促进就业在文件名字中被明确提出, 预计奥运后一系列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近年来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近期提高纺织业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较重,因此,当前财政政策必须和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结合使用。

    日前,央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个人小额贷款上浮3%,劳动力密集型小企业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财政部也表示,为了支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开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

    继三部委发布改进小额贷款,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的通知之后,财政政策跟进出手。财政部近日表示,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些都显示出政府近月来在中小企业宏调上的转变。

    而对于新增的35亿元如何花,财政部在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35亿元可能通过两种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种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补贴,即财政贴息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中小企业。财政部也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07年末,中央财政已经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近170亿元。此次财政35亿元的示范意义将大于经济意义, 解决哪些类型、哪些地区企业的问题,中央财政将通过35亿元财政资金的使用来给出答案。

楼市调控五大政策将出台
    在前日举行的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负责人再次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政府会“研究相应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其实从今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到前天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表态,再次显示出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政策的松动迹象。

    房价和奥运会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在奥运会申办以来,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过去几年,由于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旺盛的需求,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确实有一些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的趋势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肯定是乐观的。经过此次合理的调整以后,会呈现更加健康的发展趋势。因此,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家最近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会出台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由于二季度全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6月份CPI大增至4.4%。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高1.0个百分点,并创2005年12月以来新高。下一步宏观调控要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第三季度不排除有影响较大的政策出台。具体来说,可能会有如下政策出台:

    第一,货币政策仍将偏紧,开发信贷继续紧缩,加息势不可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发行央行票据仍会继续,而且很有可能减免存款利息税;

     第二,税收政策仍将重点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不排除按20%严格征收二手房交易个调税的可能性,针对大户型的保有税有可能进行尝试性征收;

     第三,土地政策继续严厉化,将会加大查处力度,其方式仍以中央督察地方为主,地方政府也会整顿囤地行为,逼迫开发商加快开工进度;

    第四,对于外资持续涌入,还有可能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不仅限制境外个人购房,而且还可能限制机构整栋收购成熟的物业,对于投资高档房地产的开发行为有可能严加限制(以前虽有相关规定,实则没怎么落实);

    第五,对于政策性住宅,上海政府有可能会出台新的举措,比如限价房就有可能重新启动(2005年“两个1000万工程”中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宅就是这种性质,但后来没能执行)。

股市重挫市场仍任重道远
    奥运召开以来,股指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屡破最低记录,为了维稳,上周证监会在举行了一次发布会,再次表示要高度关注市场波动,将着力改善市场供求。其稳定市场的意图不言自明。虽然所涉内容大多也是老生常谈,但在这次谈话中仍有几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大小非问题的看法。从《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指导意见》到沪深交易所的业务操作指引、相关细则,从加强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大量减持国有股的表态,对于大小非解禁,监管层可谓用心良苦,但效果却一般。如今提出引入券商二次发售机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来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更多的也是希望能过通过制度安排为大小非寻求新的减持途径。但就如我们前期看到的那样,在无法真正意义上限制大小非减持背景下,这些方式也多是杯水车薪。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累计产生的限售股份数量有4527亿股,目前解禁数量约为980亿股,仅占22%,而已减持的还不到300亿股。在这样的数字面前,我们只能说A股市场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是大盘股的发行。对于IPO,证监会已经尽量控制了大盘股的发行节奏,但问题症结并不是少发或者不发,更多的应该是定价问题。南车踊跃申购所凸现出的市场对新股的投资意愿强烈,其背后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巨大的无风险收益。从这个意义来说,完善我们的发行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证券市场的重要功能——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上市公司分红。将现金分红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挂钩应该说是对市场的长期利好。一方面给上市公司再融资设置了障碍,迫使公司采取更为实际的分红政策。另一方面,大比例的现金分红也能为产业资本提供丰厚的回报,使产业资本的投资更为长期化。

    四是长期资金入市的再探讨。目前基金、保险、社保、年金、证券公司自营及集合理财、信托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达51.54%,应该说我们在机构投资者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资金长期化并不意味着其市场操作也是长期化的,指数突破6000点和市场暴跌背后我们多少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如何促使其资金进行长期投资,才是解决市场暴涨暴跌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证监会维稳心态显而易见,市场在政策舆论导向下也可能出现短期的企稳反弹,但市场规律必将战胜政策导向。只有对现行制度作更为深入改革,才可能扭转目前市场的跌跌不休,重现股市繁荣。“一保一控”是中央在7月底确立下的下半年的宏调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决策层各项政策的两项平衡目标。但近日某机构一份权威报告说中国政府或将批准一项几千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把中国奥运后的宏调走向搞得扑朔迷离……


“一保一控”旗帜不会动摇
    投行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引发了股市的当天暴涨,可是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自己本身对此事却“不知情”,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显然头一次听说政府数千亿资金刺激经济的消息,纷纷表示对此毫不知情。不仅各部委的专家对数千亿资金刺激经济的消息从未听说,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更有颇多质疑之声,不知摩根大通这份报告是如何推测出来的。

    在6月份的时候,各省区市和中央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就提出要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且会后新华社新闻通稿全文也没有提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议公告的基本结论是经济基本面没有变,还在宏观调控正常方向上,并且要求统一思想到这一点上来,不可能这么快就彻底变调。从现有种种迹象表明,摩根大通声称的中国政府几千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并不可信。

    先不说4000亿根本没有来由,也不说4000亿拯救股市还犹则可,拯救中国经济那还真是九牛一毛,远远不够,但就是报告中所指出的拯救计划,也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摩根大通以龚方雄个人名义发表这份报告,又采取发言人的形式出面澄清,本身就有欺诈之嫌,但是已为公司官方找好了退路。考虑到中国政府已经提出要保经济增长,市场上不少人希望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摩根大通适时推出并在市场上激起强烈反响的这个报告,是有阴谋的,它竟然催生出178点的大阳线,我们从港股市场上摩根大通的操作上能够找到答案。摩根大通7月29日在香港市场1天内狂抛10只H股,套现30亿港元。然而根据港交所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在8月1日至8月14日,突然开始反手做多,先后增持了9只H股,涉及资金规模达7.89亿港元。报告出台前,摩根大通在暴跌的香港市场逆市增持近8亿港元的中资股;报告出台之后,A股与港股同时展开强势反弹,这种高抛低吸的时机把握的精准性,绝非普通投资者能够效仿的。

    对中国政府来讲,抑制通货膨胀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政府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让全体民众都能享受中国经济的成就,从而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而不是用一个4000亿贴补股市和楼市。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况且,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非常巨大。如此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对通胀影响如何,可想而知。虽然从统计数字来看,在高峰之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上趋向下降:反通胀形势似乎一派大好。但从当前看来,政府高层在宏调的总体方向上不会马上改变,“一保一控”旗帜不会动摇。

货币政策随国内外形势适时微调
    上周五,央行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即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合理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平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颇引人关注的一点,即“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传递的政策信息。

    事实上,这种适时的微调已在进行。日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得到了调整,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原有基础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且信贷规模定向投放于“三农”、中小企业以及灾区建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区别对待、定向定量”的信贷规模调整,充分反映了央行因势利导、相机抉择、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意图。

    胡 锦 涛总书记强调了“必须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适时微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央行年中工作会议也提出的“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现在看来步调基本一致。

    很显然,面对当前国内外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专家还认为,就当前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看,下半年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采取多种组合政策,尤其应加强结构性调整。其中,信贷规模必须坚持结构性供给,中小企业需要成为下半年信贷支持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的作用,让实际利率趋向正的水平发展,同时适度放松行政性的信贷限制,使更多的资金需求从正规的金融体系得到满足。此外,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需更加谨慎。

金融财政合力助中小企业脱危
    中小企业的困境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0%,用工人数的80%和利税的50%,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由于遭遇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从紧货币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困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帮助中小企业在议事日程中已经提高到一个很高的优先度,此前7月初,中央高层领导人先后到多个沿海省份考察,参观的大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前日三部委发布的文件当中,促进就业在文件名字中被明确提出, 预计奥运后一系列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近年来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近期提高纺织业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较重,因此,当前财政政策必须和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结合使用。

    日前,央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个人小额贷款上浮3%,劳动力密集型小企业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财政部也表示,为了支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开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

    继三部委发布改进小额贷款,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的通知之后,财政政策跟进出手。财政部近日表示,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些都显示出政府近月来在中小企业宏调上的转变。

    而对于新增的35亿元如何花,财政部在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35亿元可能通过两种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种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补贴,即财政贴息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中小企业。财政部也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07年末,中央财政已经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近170亿元。此次财政35亿元的示范意义将大于经济意义, 解决哪些类型、哪些地区企业的问题,中央财政将通过35亿元财政资金的使用来给出答案。

楼市调控五大政策将出台
    在前日举行的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负责人再次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政府会“研究相应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其实从今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到前天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表态,再次显示出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政策的松动迹象。

    房价和奥运会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在奥运会申办以来,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过去几年,由于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旺盛的需求,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确实有一些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的趋势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肯定是乐观的。经过此次合理的调整以后,会呈现更加健康的发展趋势。因此,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家最近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会出台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由于二季度全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6月份CPI大增至4.4%。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高1.0个百分点,并创2005年12月以来新高。下一步宏观调控要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第三季度不排除有影响较大的政策出台。具体来说,可能会有如下政策出台:

    第一,货币政策仍将偏紧,开发信贷继续紧缩,加息势不可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发行央行票据仍会继续,而且很有可能减免存款利息税;

     第二,税收政策仍将重点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不排除按20%严格征收二手房交易个调税的可能性,针对大户型的保有税有可能进行尝试性征收;

     第三,土地政策继续严厉化,将会加大查处力度,其方式仍以中央督察地方为主,地方政府也会整顿囤地行为,逼迫开发商加快开工进度;

    第四,对于外资持续涌入,还有可能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不仅限制境外个人购房,而且还可能限制机构整栋收购成熟的物业,对于投资高档房地产的开发行为有可能严加限制(以前虽有相关规定,实则没怎么落实);

    第五,对于政策性住宅,上海政府有可能会出台新的举措,比如限价房就有可能重新启动(2005年“两个1000万工程”中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宅就是这种性质,但后来没能执行)。

股市重挫市场仍任重道远
    奥运召开以来,股指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屡破最低记录,为了维稳,上周证监会在举行了一次发布会,再次表示要高度关注市场波动,将着力改善市场供求。其稳定市场的意图不言自明。虽然所涉内容大多也是老生常谈,但在这次谈话中仍有几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大小非问题的看法。从《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指导意见》到沪深交易所的业务操作指引、相关细则,从加强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大量减持国有股的表态,对于大小非解禁,监管层可谓用心良苦,但效果却一般。如今提出引入券商二次发售机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来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更多的也是希望能过通过制度安排为大小非寻求新的减持途径。但就如我们前期看到的那样,在无法真正意义上限制大小非减持背景下,这些方式也多是杯水车薪。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累计产生的限售股份数量有4527亿股,目前解禁数量约为980亿股,仅占22%,而已减持的还不到300亿股。在这样的数字面前,我们只能说A股市场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是大盘股的发行。对于IPO,证监会已经尽量控制了大盘股的发行节奏,但问题症结并不是少发或者不发,更多的应该是定价问题。南车踊跃申购所凸现出的市场对新股的投资意愿强烈,其背后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巨大的无风险收益。从这个意义来说,完善我们的发行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证券市场的重要功能——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上市公司分红。将现金分红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挂钩应该说是对市场的长期利好。一方面给上市公司再融资设置了障碍,迫使公司采取更为实际的分红政策。另一方面,大比例的现金分红也能为产业资本提供丰厚的回报,使产业资本的投资更为长期化。

    四是长期资金入市的再探讨。目前基金、保险、社保、年金、证券公司自营及集合理财、信托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达51.54%,应该说我们在机构投资者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资金长期化并不意味着其市场操作也是长期化的,指数突破6000点和市场暴跌背后我们多少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如何促使其资金进行长期投资,才是解决市场暴涨暴跌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证监会维稳心态显而易见,市场在政策舆论导向下也可能出现短期的企稳反弹,但市场规律必将战胜政策导向。只有对现行制度作更为深入改革,才可能扭转目前市场的跌跌不休,重现股市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