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熊市生态:自费请董秘吃饭“套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02:17
昔称股市“金手指”,今推股票“十有八九会被套”;工资缩水险断供,自掏腰包请董秘吃饭“套消息”  牛市时有人戏称“满大街都是‘暴发户’”,而证券研究员们则被戏称为“暴发户中的暴发户”,出入电视台,年薪扶摇直上。但10个月来,沪指从6124点跌到2430点,本周一又以暴跌5.21%的方式创本轮新低,“跌跌不休”的熊市时分,继公募基金经理指责券商研究员之后,海归私募迈克吴也“开涮”“国内研究员的研究报告没几份是合格的”。
  曾被美誉为“金手指”的研究员们的工作、生活到底有何改变?记者选取资本市场有代表性的京沪深三地,对其多家券商研究员进行了“调研”。

“真没脸见人了,索性休了个20多天的探亲假调整心情。”
  8月7日,一专攻银行类股票的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在电话里深深叹了口气。“半年前四处调研写报告努力推荐银行股,现在市价都跌去50%了,我真的非常非常郁闷。”
  这正是被称为资本市场“金手指”的研究员、分析师们当下最苦恼的地方,要百分百看准市场走势并不可能,但股市10个月从6124点跌到2430点,个股纷纷拦腰斩断再斩断的巨大落差,仍让他们不知所措。
  来自市场质疑的声音、客户诘问的电话,更让他们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尴尬不已。
  与此同时,公司大幅度降薪等“生计”问题也在时时折磨着研究员们脆弱的神经。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若干名研究员中,有七成的研究员表示他们有深深的焦虑感和恐慌感,且半数研究员表示自己的薪水,降了。
  截至7月底已披露的券商半年业绩显示,总利润同比都出现明显下降,30多家券商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8家出现亏损。
  一份来自内部的分析报告也表明,随着本轮“速熊”,有一半券商开始降薪,一些自营业务损失惨重的券商还大量裁员,近2000名的研究员群体“风光不再”。
  
自费请董秘吃饭“套消息”
  研究员的工作并不轻松。
  在北京一大型券商研究员朱先生看来,券商对“地板级”的研究员并不重视。
  “以前公司出外调研时还给50元/天的饭补,现在行情不好,这笔钱也给取消了。”他对此愤愤不平。朱先生告诉记者,就拿年终奖来说,普通研究员的年终奖仅约为业务部门人员年终奖的1/4。
  小东就称自己为“穷忙族”,在小东的每月个人考核统计表中,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在《中国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上发稿、发布深度公司价值报告、重大事项点评、重点公司持续跟踪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行业报告等都被列入考核标准。
这些让小东忙得像“陀螺”,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9点才能离开办公室,如果赶上中报、年报披露集中的时候,周末都要去加班写报告。
  “公司对研究报告的出炉有着层层严酷的考核标准。而上市公司很多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有的甚至在山区里面。”深圳一大型券商行业研究员就表示,出去调研非常辛苦,要去生产线蹲点,瞅瞅厂房,更多信息是在自掏腰包请上市公司董秘或董事长吃饭时候聊天得到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打听公司全年的业绩和重组动向,“问出别人问不出的东西,类似记者采访。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内幕消息,才能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该研究员表示。

研究员被迫成替罪羊?
  没在6000点唱空是为了照顾基金公司等主要客户情绪
  王文和小东等众多研究员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新财富》优秀分析师,不过“那并不容易”。
  有投资者开始称研究员为A股“票房毒药”,而早在今年5月初基金公司就已向研究员开炮。
一些基金经理称,目前很多研究员都仅限于高级出纳的水平,“研究员如能明了上市公司未来趋势,已属高人,但此类研究员仍然太少。”
  不仅基金公司这么说,小东称,公司自营部门也抱怨业务做不好,重要原因就是研究水平太低。“一些研究员喜欢追逐模糊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往往无法兑现,买证券研究员推荐的股票‘十有八九会被套。’”
  这在小东看来,是明显的推卸责任———研究员并不是股评家,市场本身需要靠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们自己去把握。
  但他承认,今年来,研究员在公开场合说得最多的词无外乎“调整和观望”,去年券商研究员的研究报告则单方看多。在2007年全年A股报告中,出具“推荐”评级的研究报告占全部报告的比例为70%。
  “之所以没在6000点时唱空,是因为我们写研究报告要照顾到研究所主要客户及基金公司的情绪,对于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来说,唱空不仅会得罪上市公司,更主要的是会影响基金的市值。”王文告诉记者。
  “所以,聪明的分析师经常是在看多与看空的边缘来回摇摆。”
  这也是研究员在今年股市持续低迷下挫后处于“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昔称股市“金手指”,今推股票“十有八九会被套”;工资缩水险断供,自掏腰包请董秘吃饭“套消息”  牛市时有人戏称“满大街都是‘暴发户’”,而证券研究员们则被戏称为“暴发户中的暴发户”,出入电视台,年薪扶摇直上。但10个月来,沪指从6124点跌到2430点,本周一又以暴跌5.21%的方式创本轮新低,“跌跌不休”的熊市时分,继公募基金经理指责券商研究员之后,海归私募迈克吴也“开涮”“国内研究员的研究报告没几份是合格的”。
  曾被美誉为“金手指”的研究员们的工作、生活到底有何改变?记者选取资本市场有代表性的京沪深三地,对其多家券商研究员进行了“调研”。

“真没脸见人了,索性休了个20多天的探亲假调整心情。”
  8月7日,一专攻银行类股票的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在电话里深深叹了口气。“半年前四处调研写报告努力推荐银行股,现在市价都跌去50%了,我真的非常非常郁闷。”
  这正是被称为资本市场“金手指”的研究员、分析师们当下最苦恼的地方,要百分百看准市场走势并不可能,但股市10个月从6124点跌到2430点,个股纷纷拦腰斩断再斩断的巨大落差,仍让他们不知所措。
  来自市场质疑的声音、客户诘问的电话,更让他们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尴尬不已。
  与此同时,公司大幅度降薪等“生计”问题也在时时折磨着研究员们脆弱的神经。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若干名研究员中,有七成的研究员表示他们有深深的焦虑感和恐慌感,且半数研究员表示自己的薪水,降了。
  截至7月底已披露的券商半年业绩显示,总利润同比都出现明显下降,30多家券商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8家出现亏损。
  一份来自内部的分析报告也表明,随着本轮“速熊”,有一半券商开始降薪,一些自营业务损失惨重的券商还大量裁员,近2000名的研究员群体“风光不再”。
  
自费请董秘吃饭“套消息”
  研究员的工作并不轻松。
  在北京一大型券商研究员朱先生看来,券商对“地板级”的研究员并不重视。
  “以前公司出外调研时还给50元/天的饭补,现在行情不好,这笔钱也给取消了。”他对此愤愤不平。朱先生告诉记者,就拿年终奖来说,普通研究员的年终奖仅约为业务部门人员年终奖的1/4。
  小东就称自己为“穷忙族”,在小东的每月个人考核统计表中,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在《中国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上发稿、发布深度公司价值报告、重大事项点评、重点公司持续跟踪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行业报告等都被列入考核标准。
这些让小东忙得像“陀螺”,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9点才能离开办公室,如果赶上中报、年报披露集中的时候,周末都要去加班写报告。
  “公司对研究报告的出炉有着层层严酷的考核标准。而上市公司很多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有的甚至在山区里面。”深圳一大型券商行业研究员就表示,出去调研非常辛苦,要去生产线蹲点,瞅瞅厂房,更多信息是在自掏腰包请上市公司董秘或董事长吃饭时候聊天得到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打听公司全年的业绩和重组动向,“问出别人问不出的东西,类似记者采访。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内幕消息,才能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该研究员表示。

研究员被迫成替罪羊?
  没在6000点唱空是为了照顾基金公司等主要客户情绪
  王文和小东等众多研究员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新财富》优秀分析师,不过“那并不容易”。
  有投资者开始称研究员为A股“票房毒药”,而早在今年5月初基金公司就已向研究员开炮。
一些基金经理称,目前很多研究员都仅限于高级出纳的水平,“研究员如能明了上市公司未来趋势,已属高人,但此类研究员仍然太少。”
  不仅基金公司这么说,小东称,公司自营部门也抱怨业务做不好,重要原因就是研究水平太低。“一些研究员喜欢追逐模糊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往往无法兑现,买证券研究员推荐的股票‘十有八九会被套。’”
  这在小东看来,是明显的推卸责任———研究员并不是股评家,市场本身需要靠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们自己去把握。
  但他承认,今年来,研究员在公开场合说得最多的词无外乎“调整和观望”,去年券商研究员的研究报告则单方看多。在2007年全年A股报告中,出具“推荐”评级的研究报告占全部报告的比例为70%。
  “之所以没在6000点时唱空,是因为我们写研究报告要照顾到研究所主要客户及基金公司的情绪,对于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来说,唱空不仅会得罪上市公司,更主要的是会影响基金的市值。”王文告诉记者。
  “所以,聪明的分析师经常是在看多与看空的边缘来回摇摆。”
  这也是研究员在今年股市持续低迷下挫后处于“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
忽悠
反正亏的不是他们的钱
是啊,现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质量都不高,有几个同样的缺陷:对市场永远乐观看多,对绩优公司永远乐观看升,少见有独特尖锐的视角和观点,或许是利益驱使身不由己吧,这些都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投资分析人员应该有的基本素质。
    此外这些券商和咨询公司少见真正实地调研的,即使实地调研也是走马观花甚至照抄走访公司高层的宣传而已,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谈之甚少,大家不妨去看看他们报告对公司的竞争优势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至于竞争劣势或风险因素只有1-2条寥寥几语。
原帖由 孙大炮 于 2008-8-13 15:00 发表
是啊,现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质量都不高,有几个同样的缺陷:对市场永远乐观看多,对绩优公司永远乐观看升,少见有独特尖锐的视角和观点,或许是利益驱使身不由己吧,这些都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投资分析人员应该有的基 ...

否,因为流出的报告通常都是买方报告,卖方的报告倒是很多都不留情面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8-13 15:22 发表

否,因为流出的报告通常都是买方报告,卖方的报告倒是很多都不留情面

哦?现在中国证券界卖方的报告成气候了么?
呵呵,预测股市、楼市等的短线走势是最难的;相反,预测中长线走势却不是很难。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8-19 09:26 发表
呵呵,预测股市、楼市等的短线走势是最难的;相反,预测中长线走势却不是很难。

预测中长线更难吧?至今还保存着1995年12月份的《股市动态分析》,诸多大家对1996年中国股市的精准分析令人喷饭;P
娘的:亏的是我自己的钱呀,他咋说都有理。他能自己进去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