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很菜的问题!请各位帮助!新人请支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51:48
在火箭和导弹发射是掉下的一些碎片是什么,东西啊?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ing]http://image.baidu.com/ir?u=http://www.edu.cn/20021223/newsmedia_231058.jpg&f=http://www.edu.cn/20021223/3074561.shtml&c=baidu[/img]


呵呵!图没有找到代替一下!想必大家也是很有映象的!有的话就回一个,看看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在火箭和导弹发射是掉下的一些碎片是什么,东西啊?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ing]http://image.baidu.com/ir?u=http://www.edu.cn/20021223/newsmedia_231058.jpg&f=http://www.edu.cn/20021223/3074561.shtml&c=baidu[/img]


呵呵!图没有找到代替一下!想必大家也是很有映象的!有的话就回一个,看看有多少人注意到了!
其实啥事儿也没有.
    [B]那些掉下的碎片不过是火箭外面临时包裹的保温层在正常脱落而已.[/B]
    火箭加注燃料后是要保温的,因为里面有些东东在零度以下会出问题.而咱们许多发射场夜间温度通常在零度以下,不保温没法过夜.
    这些保温层在火箭点火[B]起飞后就会自行脱落[/B],因为是[B]泡沫塑料[/B]做的,很轻,就算碰到箭体上或落到地面上也不会造成破坏.
    可能楼主会追问在热带地区或在夏天发射是否不用保温.我认为只要夜间温度够高,确实不用.
确实是绝热材料,可就是不知道老美的为何就砸坏了,呵呵
以下是引用98cowboy在2004-4-12 13:20:00的发言:
确实是绝热材料,可就是不知道老美的为何就砸坏了,呵呵


问得好,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B]航天器的外形不同.[/B]
    我们的运载火箭是直上直下的圆柱体,保温层脱落时向四周散开,向回飞碰到箭体机会太小,即使碰上也不过是轻轻擦过而已.
    而航天飞机的主燃料箱下面挂着轨道器.从主燃料箱上部脱落的保温层击中轨道器的机会很大.从录像上看,那块闯祸的保温材料几乎是正面结结实实地砸到下面轨道器的左翼.

二,[B]被击中部位的材料不同[/B].
    运载火箭的柱状金属箭体是很结实的.而航天飞机表面上贴着一块块脆弱的隔热瓦,很容易被打掉一两块.

三,最关键是,哥伦比亚号虽被击伤左翼,但升空丝毫不受影响(以至于没能发现受伤),出事是在回来的时候,因隔热层破损而坠毁.而[B]运载火箭根本没用返回的问题[/B].

    我总觉得毁了哥伦比亚号的那块保温材料如果能做得小一点(冲击量会少很多),或是脱落得稍早一点(事实上脱落时飞行时速已提高到900公里),也许还不至出事.
    唉,看来当年我们选定飞船而非航天飞机还是稳妥的.
------最关键是,哥伦比亚号虽被击伤左翼,但升空丝毫不受影响(以至于没能发现受伤),

当时就发现了。但是地上讨论的结论是应该没大碍。(其实有事他也没办法)。国防部曾提出用成像卫星看看,但被NASA据绝。

我们当年选航天飞机搞不好就会下马了。但是现在是时候了
对.不过准确地说,发射后NASA只是注意到了那块保温泡沫塑料击中左翼的这一事实,但没有发现航天飞机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损伤.NASA高层只轻描淡写地讨论了一下这件事就断定航天飞机能安全返回,理由是以前也发生过隔热瓦脱落和几乎同样的保温泡沫塑料击中轨道器的事(可能是在1997年),一点也没影响返航.NASA的飞行主管据此EMAIL给哥伦比亚的宇航员,通知他们此事不值一提,绝对可以放心.
    拒绝拍照核查确实是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当时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已表示愿意提供卫星对航天飞机进行拍照分析,不知为何婉拒.NASA一些工程师也对不拍照感到置疑,但谁也没坚持意见。
    看来经验有时很重要,有时会害死人.
    不知NASA为恢复航天飞机飞行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确实飞机上天后出了这样的问题自己根本不可能修复.且不说出舱换瓦的技术难题,起码飞机根本不可能带备份的防热瓦,因为机身各处的瓦大小和形状不一,谁也不知哪块脱落.我觉得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另一架航天飞机去把人接回来,只要发射准备时间控制在一周或十天左右,还是办得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如果断定哥伦比亚号受了致命伤,宇航员应该能在轨坚持一两周时间,也许能有机会派另架航天飞机或请俄罗斯飞船把人救回来.
由此看来航天飞机是有重大缺陷的,至少可靠性和成本控制不像想象中好。飞行一次要更换的零件和所需的维护都不少。先不论版主说的当时时速900公里对否,但如果绝热材料和隔热瓦的相对速度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应该会造成严重损坏的,因为隔热层表面是很薄的刚性材料,下层是柔性的绝热层,冲击后表面层就损坏了。其实当时即时知道也是无法修补的,因为机上缺少备份材料以及附件(其实隔热层与机体的连接才是高难度的)。这隔热瓦是绝对的高技术,但我觉得既然本来就有碰撞的可能性,就应该做好相应的试验。我觉得那个泡沫材料可以使用微型爆破索使其在分离后迅速解体。
以下是引用98cowboy在2004-4-14 15:15:00的发言:
由此看来航天飞机是有重大缺陷的,至少可靠性和成本控制不像想象中好。飞行一次要更换的零件和所需的维护都不少。先不论版主说的当时时速900公里对否,但如果绝热材料和隔热瓦的相对速度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应该会造成严重损坏的,因为隔热层表面是很薄的刚性材料,下层是柔性的绝热层,冲击后表面层就损坏了。其实当时即时知道也是无法修补的,因为机上缺少备份材料以及附件(其实隔热层与机体的连接才是高难度的)。这隔热瓦是绝对的高技术,但我觉得既然本来就有碰撞的可能性,就应该做好相应的试验。我觉得那个泡沫材料可以使用微型爆破索使其在分离后迅速解体。


时速900公里是我查到的资料上说的。最要命的是,当时这块保温材料自身还在飞速旋转,这种自转的动能很大,打到机身上会产生一种螺丝钻子钻洞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