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看我国在加入世贸的农业谈判中是不是吃了比较大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11:27
因为2000前后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要比国内低,所以当时国内有很多人认为从国外买农产品比国内生产合算。比如当时国内的玉米市场价是一斤4毛多,而进口美国的玉米是3毛8一斤,质量还比国内的好。我觉得就是在这种国内某些人舆论的左右下(至少跟这个有关系)我国在和美国关于农业谈判时让步非常多。当时想的可能比较简单,就是认为国外的农产品便宜,多买一些无所谓。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农产品有倾销的嫌疑,办法很简单,就是先低价销售农产品给某些国家,让你尝到甜头,忽视本国农业的生产,等你对美国的粮食形成依赖以后再想办法提价。现在好像国内的大豆就是这个情况,国内食用油的价钱涨了这么多就是因为国内对美国的大豆形成了依赖,虽然国家已经在想办法补救,但是要恢复正常需要很多时间。
以前一直有报道说日本和韩国对外国的农产品限制进口,对本国的农民补贴很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比国外高很多,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水平。那时觉得这两个国家的政府不够开明,既然美国的东西这么便宜为什么不开放进口呢。现在看起来日韩政府这样做有自己的道理,就是担心美国的农产品倾销,挤垮本国农业。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国内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养殖业,美国的牛肉才会卖这么便宜,真要是放开口子进口,本国的农民都不养牛了,到时候老美就一定大幅度提价,可能比你自己的牛肉卖的还贵,你也只好等着挨宰。

下面转相关的文章:

中美世贸组织谈判中
农业条款对我国的影响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中国已经明确做出重大的情况下于4月10日签字 。

一、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 

  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此次《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又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美双边谈判一直难度很大,中方早在年初格林斯潘访华时就已经表示,准备做出重大。

  协议签字之后,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指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主要是“同意取消这些针对我们的谷物、柑橘和肉类的长期存在的有争议的壁垒,将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使我们可以向中国巨大的市场大幅度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他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为防止这些地区的小麦黑穗病(TC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国内有文章认为,这个协议只是对关税配额(TRQ)做了调整,因为“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实行的是严格的配额制度,主要是由中国粮食进出口总公司及有关部门核准的公司负责进口。放宽美国的小麦进口只是增加配额和降低关税,并不是敞开国门进口美国的农产品”。也有教授提出“中美农业协议不会影响农民收入”(参见1999年4月13和14两日的《中国经济时报》)。

  对这些文章中的观点本文不作评论,但为了加深对这个重大事件的理解,谨将互联网上的资料做摘要,以便人们知道中方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在这次双边谈判中所做出的: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最低关税限额(TRQ1-3%)的农产品进口数量,并且应美国的要求减少国家大贸垄断进口所占的比例。到2006年,大豆从现在的1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增加幅度为94%,其中私营部门应该达到90%;小麦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为现在的4.65倍,私营部门最初应有10%;玉米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进口量25万吨的28.8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40%;大米配额从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25万吨进口量的21.2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50%。到2004年,棉花要从现在的20万吨增加到89.4万吨,为现在的4.47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67%……。

  此外,中国承诺取消出口补贴,特别是取消对美国不利的玉米、棉花和大米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而且到2004年前,中国除了在总体上把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7%以下,还应进一步对美国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降低到14.5%的平均关税。其中大豆仅3%;肉类和水果10-12%;乳制品12-19%;红酒20%。

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对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首先是国内拟通过粮食出口削减已经超过2千亿公斤的仓储看来已不可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18年来基本上是下降趋势;而我国则相反,除了1989-91年和近2年情况比较特殊,20年来大多数年份粮食价格是上升的;并且1979-82年和1994-96年曾经两次大幅度提价。前者可以认为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推行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的临时性补偿;而后者则是在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以价格隐含的补贴来稳定农民的粮食生产 。

  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价格自1993年下半年以后,长期在“天花板价格”之上运行(其中仅1994年上半年因外汇改革本币贬值而在3-4个月的短期内略低于国际价格),个别时段的个别品种国内价格比美国高约1倍。以玉米为例,今年3月份国内市场平均价格1.44元/kg;而美国芝加哥的期货市场平均价格折合人民币仅0.72元/kg。即使考虑运费,中美粮食差价仍然悬殊。因此,会造成我国连年丰收后已经涨库的粮食,如果不补贴就难以出口;如果放开市场就更没有销路。其次是不利于国内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期政策。我国粮食与人口的增长高度相关,而且粮食消费的替代弹性低。最近3年的粮食供给过剩是因为在1994-96年连续两次提价幅度达105%(与1993年比)的政策刺激下,于1996年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产量目标。但人口并没有提前增长上去,若按照年增1800万人正常情况计算,等于少了9000万人去消费粮食,当然会造成粮食过剩。

  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以计划手段稳住产量。而农民在不能优质优价的计划价格约束下,其反应是继续追求低质量、高产量。这是我国高面筋度的小麦和优质大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不快的根本原因。如果进口粮食质优价廉而国家又不能通过计划价格或直接对农民的粮食生产予以补贴,则我国的粮食生产 就难以稳定。其三是在国内粮食价格受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中西部传统农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传统农区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占60%以上。如果种植业受进口冲击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农民种地就只能亏损。其实从理论上看,农民收入是对农业剩余的分配,农业剩余分配也就是地租分配。粮食这种资源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根本上来源于地租。土地面积越大地租就越多。中国农村户均土地面积仅0.4公顷的细小规模农业,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的剩余本来就微乎其微;显然不能与美国平均数百公顷、农业剩余上千倍于我的大规模农场竞争。因此,中美之间的粮食贸易属于典型的不平等竞争 。

  本文根据近来国内公开的和互联网上发表的资料分析,认为不仅这次农产品贸易协议对国内的影响应该重视,而且后续谈判如何进行更值得关注。因为“克林顿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在这个贸易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不是关系到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一体化问题。它将使中国进入一个法律框架,迫使它根据西方式的贸易法律行事。它将使市场极大地开放,从而及早地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NewYork Times,04/10/1999)。   

既然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已经做出了重大,而美国不仅始终没有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上正式签字,反而“现在坚持这样的要求:即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也应该让美国有权对中国实行单方面贸易制裁”(参考消息,99年4月13日)。有鉴于此,中方当引以为训,至少要以我国已经做的为谈判条件,在金融、保险等问题产业,以及其它仍然维持部门垄断、本来应先向国人开放的领域中尽可能少。否则,即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难以避免 被人家“单赢”。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过度膨胀、就业问题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加入以资本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资本对全世界统治利益的世贸组织?加入之后的利弊、利大还是弊大?本来就是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忘记近代史上美国农产品依托“美麦贷款”和“美棉贷款”大举进军中国、把我国的小农经济打得一败涂地的教训。有西方学者指出,让中国按照美国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好比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按照美国定下的拳台裁决规则,与美国的泰森一类的拳王较量。考虑到这个农业协议的,是为了在其它领域得利,是以农业为交换条件,在国家财政依存的国有经济特别是金融部门市场开放上增加谈判地位,那么我们不妨借用这个比喻再引申一下:即使不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而是让中国的武术冠军--国有企业上去打,倘若必须经按照美国制定的规则比赛,也难有胜算。   

四、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准备

  中国在70年代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之后,由于已经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的社会化大生产,于是遵循经济规律通过改革开放参与国际交换。20年来已经在一般贸易中位列世界10强。因此有必要加入世贸组织。但是在加入之前和准备期间,我国需要先“练好内功”。

  首先是要把单纯追求增长,转变为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 。

  我国世纪之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过度膨胀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据美国高盛亚洲研究部最近的模拟测算,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贸易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对我国GDP每年的潜在贡献为0.5-0.6%。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就业弹性到“八五”期间仅为0.1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致只能吸纳60万就业;随着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更小。因此,0.5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转变增长方式更重要。对于本世纪末剩余劳动力将超过2亿的人口大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中不断刺激资本增密的机制,形成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否则既有可能在纳尔逊提出“增长的陷阱”中无法自拔;也有可能过分依赖大量贸易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得不受制于人。

                         拒绝就1999年中美农业协议再谈判
  大洋网讯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已拒绝了中国提出对1999年中美农业协议重新进行谈判的要求。该协议规定了小麦矮星黑穗病的容许量,即每50克样本中不超过3万个孢子。中国同意在低于该容许量的情况下进口美国小麦。这一协定打开了美国粮食、肉类、鸡肉和柑橘向中国市场出口的大门,是当时市场准入谈判的一大突破。中国现在认为,该协定制定的容许量使中国小麦受到了矮星黑穗病威胁,因此,提出了降低小麦矮星黑穗病容许量标准的要求。美国则认为,还没有任何新的科学发现能够证明有重新谈判这个容许量的必要。

  除小麦矮星黑穗病问题之外,美官员指出,中国落实入世承诺中存在其他问题,如,中国没有把小麦关税配额中属于私营企业的部分分配给私营进口商,而是分配给了某一国有企业。此外,美国官员认为,中国在化肥和纸张进口配额分配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美国业界抱怨中国只对进口化肥而不对国内化肥征收的17%的增值税,从而对从美国进口的磷酸氢二铵和尿素构成了歧视。

  该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将在今后的双边会议和世贸组织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这些新的问题。(和讯)因为2000前后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要比国内低,所以当时国内有很多人认为从国外买农产品比国内生产合算。比如当时国内的玉米市场价是一斤4毛多,而进口美国的玉米是3毛8一斤,质量还比国内的好。我觉得就是在这种国内某些人舆论的左右下(至少跟这个有关系)我国在和美国关于农业谈判时让步非常多。当时想的可能比较简单,就是认为国外的农产品便宜,多买一些无所谓。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农产品有倾销的嫌疑,办法很简单,就是先低价销售农产品给某些国家,让你尝到甜头,忽视本国农业的生产,等你对美国的粮食形成依赖以后再想办法提价。现在好像国内的大豆就是这个情况,国内食用油的价钱涨了这么多就是因为国内对美国的大豆形成了依赖,虽然国家已经在想办法补救,但是要恢复正常需要很多时间。
以前一直有报道说日本和韩国对外国的农产品限制进口,对本国的农民补贴很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比国外高很多,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水平。那时觉得这两个国家的政府不够开明,既然美国的东西这么便宜为什么不开放进口呢。现在看起来日韩政府这样做有自己的道理,就是担心美国的农产品倾销,挤垮本国农业。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国内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养殖业,美国的牛肉才会卖这么便宜,真要是放开口子进口,本国的农民都不养牛了,到时候老美就一定大幅度提价,可能比你自己的牛肉卖的还贵,你也只好等着挨宰。

下面转相关的文章:

中美世贸组织谈判中
农业条款对我国的影响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中国已经明确做出重大的情况下于4月10日签字 。

一、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 

  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此次《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又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美双边谈判一直难度很大,中方早在年初格林斯潘访华时就已经表示,准备做出重大。

  协议签字之后,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指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主要是“同意取消这些针对我们的谷物、柑橘和肉类的长期存在的有争议的壁垒,将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使我们可以向中国巨大的市场大幅度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他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为防止这些地区的小麦黑穗病(TC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国内有文章认为,这个协议只是对关税配额(TRQ)做了调整,因为“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实行的是严格的配额制度,主要是由中国粮食进出口总公司及有关部门核准的公司负责进口。放宽美国的小麦进口只是增加配额和降低关税,并不是敞开国门进口美国的农产品”。也有教授提出“中美农业协议不会影响农民收入”(参见1999年4月13和14两日的《中国经济时报》)。

  对这些文章中的观点本文不作评论,但为了加深对这个重大事件的理解,谨将互联网上的资料做摘要,以便人们知道中方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在这次双边谈判中所做出的: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最低关税限额(TRQ1-3%)的农产品进口数量,并且应美国的要求减少国家大贸垄断进口所占的比例。到2006年,大豆从现在的1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增加幅度为94%,其中私营部门应该达到90%;小麦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为现在的4.65倍,私营部门最初应有10%;玉米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进口量25万吨的28.8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40%;大米配额从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25万吨进口量的21.2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50%。到2004年,棉花要从现在的20万吨增加到89.4万吨,为现在的4.47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67%……。

  此外,中国承诺取消出口补贴,特别是取消对美国不利的玉米、棉花和大米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而且到2004年前,中国除了在总体上把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7%以下,还应进一步对美国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降低到14.5%的平均关税。其中大豆仅3%;肉类和水果10-12%;乳制品12-19%;红酒20%。

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对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首先是国内拟通过粮食出口削减已经超过2千亿公斤的仓储看来已不可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18年来基本上是下降趋势;而我国则相反,除了1989-91年和近2年情况比较特殊,20年来大多数年份粮食价格是上升的;并且1979-82年和1994-96年曾经两次大幅度提价。前者可以认为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推行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的临时性补偿;而后者则是在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以价格隐含的补贴来稳定农民的粮食生产 。

  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价格自1993年下半年以后,长期在“天花板价格”之上运行(其中仅1994年上半年因外汇改革本币贬值而在3-4个月的短期内略低于国际价格),个别时段的个别品种国内价格比美国高约1倍。以玉米为例,今年3月份国内市场平均价格1.44元/kg;而美国芝加哥的期货市场平均价格折合人民币仅0.72元/kg。即使考虑运费,中美粮食差价仍然悬殊。因此,会造成我国连年丰收后已经涨库的粮食,如果不补贴就难以出口;如果放开市场就更没有销路。其次是不利于国内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期政策。我国粮食与人口的增长高度相关,而且粮食消费的替代弹性低。最近3年的粮食供给过剩是因为在1994-96年连续两次提价幅度达105%(与1993年比)的政策刺激下,于1996年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产量目标。但人口并没有提前增长上去,若按照年增1800万人正常情况计算,等于少了9000万人去消费粮食,当然会造成粮食过剩。

  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以计划手段稳住产量。而农民在不能优质优价的计划价格约束下,其反应是继续追求低质量、高产量。这是我国高面筋度的小麦和优质大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不快的根本原因。如果进口粮食质优价廉而国家又不能通过计划价格或直接对农民的粮食生产予以补贴,则我国的粮食生产 就难以稳定。其三是在国内粮食价格受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中西部传统农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传统农区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占60%以上。如果种植业受进口冲击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农民种地就只能亏损。其实从理论上看,农民收入是对农业剩余的分配,农业剩余分配也就是地租分配。粮食这种资源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根本上来源于地租。土地面积越大地租就越多。中国农村户均土地面积仅0.4公顷的细小规模农业,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的剩余本来就微乎其微;显然不能与美国平均数百公顷、农业剩余上千倍于我的大规模农场竞争。因此,中美之间的粮食贸易属于典型的不平等竞争 。

  本文根据近来国内公开的和互联网上发表的资料分析,认为不仅这次农产品贸易协议对国内的影响应该重视,而且后续谈判如何进行更值得关注。因为“克林顿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在这个贸易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不是关系到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一体化问题。它将使中国进入一个法律框架,迫使它根据西方式的贸易法律行事。它将使市场极大地开放,从而及早地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NewYork Times,04/10/1999)。   

既然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已经做出了重大,而美国不仅始终没有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上正式签字,反而“现在坚持这样的要求:即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也应该让美国有权对中国实行单方面贸易制裁”(参考消息,99年4月13日)。有鉴于此,中方当引以为训,至少要以我国已经做的为谈判条件,在金融、保险等问题产业,以及其它仍然维持部门垄断、本来应先向国人开放的领域中尽可能少。否则,即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难以避免 被人家“单赢”。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过度膨胀、就业问题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加入以资本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资本对全世界统治利益的世贸组织?加入之后的利弊、利大还是弊大?本来就是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忘记近代史上美国农产品依托“美麦贷款”和“美棉贷款”大举进军中国、把我国的小农经济打得一败涂地的教训。有西方学者指出,让中国按照美国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好比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按照美国定下的拳台裁决规则,与美国的泰森一类的拳王较量。考虑到这个农业协议的,是为了在其它领域得利,是以农业为交换条件,在国家财政依存的国有经济特别是金融部门市场开放上增加谈判地位,那么我们不妨借用这个比喻再引申一下:即使不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而是让中国的武术冠军--国有企业上去打,倘若必须经按照美国制定的规则比赛,也难有胜算。   

四、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准备

  中国在70年代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之后,由于已经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的社会化大生产,于是遵循经济规律通过改革开放参与国际交换。20年来已经在一般贸易中位列世界10强。因此有必要加入世贸组织。但是在加入之前和准备期间,我国需要先“练好内功”。

  首先是要把单纯追求增长,转变为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 。

  我国世纪之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过度膨胀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据美国高盛亚洲研究部最近的模拟测算,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贸易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对我国GDP每年的潜在贡献为0.5-0.6%。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就业弹性到“八五”期间仅为0.1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致只能吸纳60万就业;随着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更小。因此,0.5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转变增长方式更重要。对于本世纪末剩余劳动力将超过2亿的人口大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中不断刺激资本增密的机制,形成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否则既有可能在纳尔逊提出“增长的陷阱”中无法自拔;也有可能过分依赖大量贸易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得不受制于人。

                         拒绝就1999年中美农业协议再谈判
  大洋网讯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已拒绝了中国提出对1999年中美农业协议重新进行谈判的要求。该协议规定了小麦矮星黑穗病的容许量,即每50克样本中不超过3万个孢子。中国同意在低于该容许量的情况下进口美国小麦。这一协定打开了美国粮食、肉类、鸡肉和柑橘向中国市场出口的大门,是当时市场准入谈判的一大突破。中国现在认为,该协定制定的容许量使中国小麦受到了矮星黑穗病威胁,因此,提出了降低小麦矮星黑穗病容许量标准的要求。美国则认为,还没有任何新的科学发现能够证明有重新谈判这个容许量的必要。

  除小麦矮星黑穗病问题之外,美官员指出,中国落实入世承诺中存在其他问题,如,中国没有把小麦关税配额中属于私营企业的部分分配给私营进口商,而是分配给了某一国有企业。此外,美国官员认为,中国在化肥和纸张进口配额分配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美国业界抱怨中国只对进口化肥而不对国内化肥征收的17%的增值税,从而对从美国进口的磷酸氢二铵和尿素构成了歧视。

  该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将在今后的双边会议和世贸组织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这些新的问题。(和讯)
据说,当年最关键的一项让步是:中国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加入WTO的。

当然,只是据说。不敢妄断。

LZ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切入点是对的,搜集资料也是颇下功夫。但,限于资料所限,也只能点到为止。
中国这里吃了大亏,中国那里吃了大亏,如果我记忆没错的话,仅现在还上浮于各版面的类似帖子就有三篇,题目惊人的相似-中国是否在某某吃了大亏。

   我就不明白来了,你们真以为位居中央的高层者都是买来的官?你们真的以为直接为决策层服务的精英团大脑里的墨水和你一个层次?拜托了大哥,站在那个高度的人的水平,绝对不是你我可以随意贬低的。


   另外,真怀疑某些人读到中国吃了大亏的文章会不会从心底里舒坦。
2楼,当然不是据说,现在我们就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加入WTO的,所以在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经常吃哑巴亏.
3楼,真明白啊!
大豆问题难道看不见?难道现在的情况是假的?
要是美国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粮食安全,完全可以不理什么协议?
不知道是你的国家安全重要还是一纸文字重要?
别人要打你,难道你还把脸给他去打?
原先对于中国吃了大亏得说法有怀疑,但现在再看看当时的谈判代表龙某人,我就觉得如果让这种人去与洋大人谈判,中国想不吃亏都没有天理,现在再看看中国的金融领域,看看为中国人民打理血汗钱的中国当今理财人,就知道了,本来去投机人家的金融,正常的是有赢有亏,但象中国这样的只亏不赢得事,当今世上罕有,相反,外国人却在中国的金融如鱼得水,只赚不亏,这样的事,也只有当今的中国才会发生.
什么都是假的,进了世贸才是目的,然后不合理的都可以推翻,然后等人家上诉,再应诉,官司打下来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整体而言不吃亏,不然不会拼命要求加入。

但是具体到各个方面,很多方面都是作出让步的。

但是我们自己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就不清楚了。

类似的是抗美援朝的停战谈判。虽然最终的结果,和最初谈判的时候中方的要求相比,基本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对比中方当初的内部底线,还是基本吻合的。双方最后1年多,基本是白打。
怎么只见农产品涨价,不见农产品降价?农民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哪点吃亏了?
类似于LZ这样的同志过于敏感了

把外国人想象得太精明了,就如同CD常见的“XX再下一盘很大的棋”一样
原帖由 郭炜 于 2008-7-27 23:30 发表
怎么只见农产品涨价,不见农产品降价?农民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哪点吃亏了?



那农资价格上涨又怎么说,?  算了 我也不扯远了,继续看别人的发言
农资价格上涨,正好夹杂在这次全球性的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中,到底什么原因,难说。
原帖由 红隼 于 2008-7-27 16:59 发表
据说,当年最关键的一项让步是:中国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加入WTO的。

当然,只是据说。不敢妄断。

LZ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切入点是对的,搜集资料也是颇下功夫。但,限于资料所限,也只能点到为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先必须与世贸组织各成员国达成特定的协议,而协议中的第一条就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者他们虽然心底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通过协商及给予某种好处,换取这一承认,这是必然的绝对绕不过去的。
原帖由 郭炜 于 2008-7-27 23:30 发表
怎么只见农产品涨价,不见农产品降价?农民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哪点吃亏了?


  虽然农产品不断涨价,但是因为农资产品也在涨价,因为中国农业很多方面还是小农经济,承受不起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收入波动,因此农民反而不敢大量投入、增加农产品产量,甚至还会主动减产,防止亏损过大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农民不能说吃亏,但是在农产品涨价中直接获得收益并不是太多。
  另外,中国在农产品方面和各国达成的协议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和美国达成协议,每年从美国进口若干吨的大豆,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大豆种植接近于毁灭性的--因为美国大豆的确从各个方面的确比中国大豆优良。但是其他农产品的影响并不大。
转基因产品,到岸价格比国内东北大豆还便宜,而且如果榨油,出油率比国产大豆还要高10几个百分点。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家不限制,做生意的必然选择进口大豆。

而邪恶的美国,居然还能保证供应量。于是东北种大豆的只有放弃。
以前每一年都要游说美国两院给我们最惠国待遇.
进口美国大豆很正常,因为中国人实用油消费增加,国内不能满足供应——中国本来就是人多地少,种粮食要比种大豆重要。

密集使用土地的农产品大量进口,是合理的。
  ==对事不对人!==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7-28 09:30 发表
进口美国大豆很正常,因为中国人实用油消费增加,国内不能满足供应——中国本来就是人多地少,种粮食要比种大豆重要。

密集使用土地的农产品大量进口,是合理的。


  大豆在中国的用途广泛的多了,制作食用油其实是次要的方面,主要用来制作其他豆制品等等,反正额们这里根本没有卖豆油的,有钱的人吃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等,绝大部分的家庭吃花生油,只有经济相对比较拮据的家庭吃调和油(调和油当中含有一定百分比的豆油)。因为豆油发腥,口感一般,做菜也远远不如花生油香。不过居民日常生活中零售的大豆,似乎并没有美国大豆的影子,依然是中国土产的大豆(自己做豆浆或者豆腐特别好吃,吃过美国的大豆,虽然指标高,但是做出来还真不是那么个味道),似乎进口美国大豆的方面主要是食品制造业的大批量进货加工。
原帖由 地球球方 于 2008-7-28 09:28 发表
以前每一年都要游说美国两院给我们最惠国待遇.


  你的说法有歧义哦;P

  其实美国是已经承诺了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只不过搞出来个每两年审核一次,正确的说法是“游说美国不要取消给我们的永久性最惠国待遇”:D
以前对发达国家给与本国农业巨额补贴还不太理解,现在明白了,各国政府都清楚自己国家人民的吃饭问题根本要靠自己的农业来解决,如果放任别国农产品来占本国市场表面上看能省不少钱,但是这个在有些时候就比较危险。
原帖由 天山白瑞德 于 2008-7-27 21:52 发表
原先对于中国吃了大亏得说法有怀疑,但现在再看看当时的谈判代表龙某人,我就觉得如果让这种人去与洋大人谈判,中国想不吃亏都没有天理,现在再看看中国的金融领域,看看为中国人民打理血汗钱的中国当今理财人,就知道了,本 ...

正确,来中国投机的都赚了,我们出去投机都亏了!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7-28 17:00 发表

正确,来中国投机的都赚了,我们出去投机都亏了!

由官员而不是专业人士去做投资决定不亏是没有天理的
你当老外都白痴啊?就知道让你得好处,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赞成3楼意见
有一个问题谁能解答:从2002还是2004年左右开始的,对外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井喷式增长,是中国经济到了这样的状态,还是加入WTO的结果,主要的方面?
政府有些东西绝不让步的,比如新闻媒体领域。呵呵,有些领域就是可以牺牲的呗。
原帖由 chata 于 2008-7-29 06:45 发表
政府有些东西绝不让步的,比如新闻媒体领域。呵呵,有些领域就是可以牺牲的呗。

不认同这一点,就算在新闻领域让步,美国也不会放弃在农业上为他们自己争取利益,这根本就是两个问题。再说世贸谈判的时候重点是农业产品的关税等问题,这一点你可你查查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他们非常注重农产品的推销。
]]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7-28 09:30 发表
进口美国大豆很正常,因为中国人实用油消费增加,国内不能满足供应——中国本来就是人多地少,种粮食要比种大豆重要。

密集使用土地的农产品大量进口,是合理的。

2004年~2005年的所谓"大豆战争"我不知道你听说过没
原帖由 ytgk9999 于 2008-7-28 09:00 发表
  另外,中国在农产品方面和各国达成的协议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和美国达成协议,每年从美国进口若干吨的大豆,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大豆种植接近于毁灭性的--因为美国大豆的确从各个方面的确比中国大豆优良。但是 ...

中国大豆之殇

  作为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1995年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

  本来是优质大豆代表的中国大豆,在我国开放大豆市场后,突然遭到诸多贬抑。含油量低,水分高,杂质含量高,甚至有人夸张说,“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各种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研究报告,急着给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盖上“劣质”的标签。同时,以转基因品种为主的进口大豆,则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
  国家粮油权威部门一位不具名的资深人士对记者称,有关部门近期对大豆问题“非常重视”,并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市场价格检测体系,把大豆、豆油市场的存货、价格变动、进出口情况,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

  不过,夏友富教授最担心的是“利益集团游说能力”。那些跨国粮商和粮食出口大国资本雄厚,影响力巨大,他们总能制造有利于他们的舆论。中国大豆产业是“扶不起的阿斗”,这种说法就曾在国内流行一时。

  他反问:“问题是,你真扶过吗?”
大豆最贵时收的价好象3块几?
关于大豆,我知道的情况是,中国年食用油脂市场大约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主要是豆油和菜油。需要的大豆估计要4、5千万吨,按照中国自己的生产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自己大豆产量最高的年份也不到2000万吨(网上的数据最高是2004年-05年的1750万吨)。我们国家食用油对进口的依赖高达60%。
美国的大豆出油率高,但蛋白质含量低,适合用来榨油。而中国的大豆出油率低,蛋白质含量高,适合用来磨豆浆,做豆腐。我暂时没听说过谁贬低国产大豆的,相反的是,现在的食用油产品如果原料是国产大豆的话,一般都会显著标明。
要怪,只能怪我们吃的油太多了;P 。但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不过国家肯定也有责任,一方面对农业的补贴太低,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生产组织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分散的、小规模的,抗风险能力低,议价能力几乎没有。
国家补贴太少。农业上多少多少亿,一分到每个农民身上就不多了。
中国的农业条件决定了农业发不了大财的。还是多搞城市化,小城镇化吧。农业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就可以了。
反正这回多哈谈判,中国貌似有点强硬了
在农业补贴上没让步。。
原帖由 wyqjn 于 2008-7-30 22:19 发表
反正这回多哈谈判,中国貌似有点强硬了
在农业补贴上没让步。。

所以就谈扯了....
经济一体化,不过是看起来色彩鲜艳的肥皂泡而已: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