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亿元稿费”谣传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0:45
2008年07月25日 11:39中国红色旅游网
编者按:伟人毛泽东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二个年头了,可中国的“毛泽东热”却持续至今,各种书刊、报纸和网络一直在不断地刊登着毛泽东的故事,阐述着毛泽东的思想,这说明广大干部群众对毛泽东的感情仍然是那么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减弱,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更为强烈!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或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扩大报刊杂志的发行量,或别有用心哗众取宠,或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热衷于炒作毛主席的传闻,甚至不惜造谣惑众。如毛主席的稿费问题,本来是100多万元,可有些人却编造出种种版本,说什么至少有“几千万元”,还有的报刊怂人听闻地发表以“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毛泽东亿万稿酬处置内情”等为题的文章,煞有介事地确认毛主席的稿费是“1.3121亿元人民币”,甚至胡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不让任何人拿稿费,就毛主席一人拿稿费”!对此,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纷纷要求有关报刊杂志尊重事实,纠正错误,以正视听!
最近,毛泽东“管家”吴连登特地找到中红网,系统地介绍了毛主席稿费的有关情况。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三个问题:一是毛泽东稿费到他老人家逝世时为止的准确数是124万元人民币;二是“文革”中在国内出版的所有“毛著”与举国上下的著作人一样,没有分文稿费;三是毛泽东对待稿费的态度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人物简介:吴连登,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管理员,陪伴毛泽东度过了最后的12年,人称“毛主席管家”。他是江苏盐城人,1942年生,种过田,务过工,当过服务员。1961年,在颐年堂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由于紧张,他端的茶竟洒掉了一半,却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64年,二十二岁的吴连登,被毛泽东要去管生活和家务。吴连登把这看成是自己的使命,尽心尽力地做。毛泽东家里的人,都喜欢这个年龄不大的“小管家”。毛泽东心情好的时候,有时开起玩笑来就没准了。吴连登的家乡是盐城,毛泽东就喊他“咸城人”,因为“盐是咸的嘛”!吴连登的“登”和电灯的“灯”是谐音,毛泽东就说他“是自己身边一盏不灭的灯”。虽然吴连登的年龄比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李讷还小,但按毛主席立下的“家规”,她们还得叫吴连登“叔叔”呢!
·毛主席稿费到底是多少?
·到毛主席老人家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他的全部稿费共计为124万元人民币。
中红网:有关毛主席稿费的一些传闻,你们这些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也知道了?
吴连登:有关毛主席的事,我们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听了有些人在造谣污蔑,还有些人在传谣信谣,非常气愤,也非常痛心,哪有这么不顾事实胡编乱造的!所以,我们这些知情者应当出来说话。
有些报刊说什么,“毛主席的稿费高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这太离谱了!我给毛主席管家的那12年,主要是管他的工资和全家的开销,包括负责每天为他买菜,但他的稿费我没有管过。管他稿费的,是个名叫郑长秋的同志,今年82岁了。他从1952年9月直到1986年离休,一直在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别财务,叫“中办特会室”。出纳为老红军战士钟子山,专职保存财务票据。对毛主席稿费的收入、支出及究竟有多少,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非常准确地告诉我,到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即老人家临终前全部稿费共计为124万元人民币。到1983年底,郑长秋退休前转交下任时,毛主席的全部稿费共计为157万多元。原因是存款利息上调了,稿费比原来多出了33万。
1976年10月2日,汪东兴到毛家湾检查毛主席遗体保护情况,接着又到毛主席著作编委会,接见了编委会的部分同志。当时,汪东兴特意把我叫去,嘱咐道:“毛主席还剩下124多万元稿费,要把这些钱都花在编辑和出版毛选上。”
·毛主席稿费从何而来?
·毛主席的稿件都是他亲自撰写或多次修改的,按国家有关稿酬规定拿稿费完全合情合理,而且有些稿费是外国出版社给的。
中红网:毛泽东稿费的来源是哪里?
吴连登:谈及毛泽东的稿费,离不开毛泽东稿费的来源,即“毛著”的出版发行。最近,我特意问了汪东兴,他向我披露了这样一段史实。1949年,汪东兴随毛泽东、周恩来出访前苏联。在莫斯科,他们发现当地出版的《毛泽东著作》谬误百出,字里行间多有与史实不符之处。从那时起,毛泽东萌生了要好好地集中精力修订自己著作的想法。1951年初,经汪东兴安排,毛泽东从北京来到相对安静的石家庄小住,名义上是休息,实际上是修改“毛著”。毛泽东在石家庄住了两个多月,修改好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汪东兴提供的上述史实至少说明,毛泽东著作不仅绝大多数系本人亲自撰稿,而且在出版前亲自花费心血和精力进行了认真修改。按国家有关稿酬规定拿稿费,完全合情合理、理所当然。
中红网:国际上有些国家给毛主席寄稿费,这是怎么回事?
吴连登:那时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广大的第三世界,翻译出版了很多毛主席著作,经常给毛主席汇稿费过来,因为国际上都是有稿费制度的。对于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汇来的稿费,毛主席曾让中央办公厅一一退了回去,多数是汪东兴主任经办的。
·毛主席在文革中拿稿费了吗?
·在文革中,出版了毛著数亿册,但毛主席同全国人民一样,没有拿过国内一分钱稿费,因为他最痛恨搞特权。
中红网:网上有文章说,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内出版了数亿册毛主席书,这个时期他拿的稿费最多。
吴连登:确实,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等数量相当大,可以说数以亿册计。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毛主席没有拿过国内的一分钱稿费。我曾专门就这个事问过郑长秋,他非常确切地说,文革期间他所在的中办特会室,没有收到过毛主席的任何稿费。也就是说,在文革中,毛主席再版的所有著作,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稿费。
中红网:有些人一再造谣说,毛主席在文革中拿了多少多少稿费,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吴连登:有人说,在文革中全国都没有稿费了,就毛主席一人还有稿费,好像他在搞特权,以权谋私,拿了亿元稿费,这完全是弥天大谎、胡说八道。毛主席一生最痛恨腐败、反对特权,从来不稿特殊。我举个例子。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全国吃的东西非常紧张。毛主席跟大家一样,好长时间里,鸡鸭鱼肉统统没有吃过。他每月吃的粮食,那时候也只有18斤粮票。他多次对我们说,我是个普通的市民,一样实行凭票、凭证供应,如布票、棉花票、糖果票、工业卷等。我们要和老百姓一样,不管有什么困难,一起共度难关。文革中既然已经明确取消了稿酬,他不会也不可能一个人搞特权,接受那样天文数字的稿费!他老人家还有一个特点,决不摸钱。就是他的这些钱和粮票,我们比他自己还清楚。
对此,汪东兴曾对我说过:“不要说什么毛主席有‘亿元稿费’,就是100多万,他老人家也觉得太多太多了,为此还曾责怪过我。记得有一次,毛主席就责问我:‘这个稿费,你怎么越搞越多呀?’我说:‘不是我搞多了,是你没有怎么开支,每年又有利息,当然就越来越多了。’大家想想,毛主席连百万稿费都要责怪,还能容许自己有‘超亿元’这一天文数字的稿费吗?”
·毛主席稿费如何管理?
·毛泽东视稿费为党的钱,人民的钱。将稿费放到中办特会室只有他一人。毛泽东在稿费的使用上也是很严格的,每次都要由我们向他老人家写出报告,经他亲自批示同意后,才能从由中办特会室掌管的毛泽东稿费中提出少量费用。
中红网:你刚才谈到,毛主席的稿费是由“中办特会室”管着的,那么是如何具体管理的呢?
吴连登:毛泽东本人对稿费的使用上,是很严格的,每次都要由我向他老人家写出报告,经他亲自批示同意后,才能从由中办特会室掌管的毛泽东稿费中提出少量费用。
就拿我来说,每次遇到毛主席家里的钱不够用时,都要写条子请毛主席特批,才能拿到。这条子怎么写呢?都是这样:“主席,需要从你的稿费中领取多少多少钱,作为家庭生活补贴,请予批示。”写好以后,毛主席看一看,拿起笔来,在上面就批:“同意。毛泽东!”批完后,我才能拿着这个条,到中央特别会计室把钱领回来,作为家庭的补贴之用。
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对毛主席稿费的管理也抓得非常紧,在管理上非常严格。毛主席稿费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直接报汪东兴同志阅示,他也从来没有乱批过一分钱。
中红网: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吴连登:郑长秋曾给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972年的一天,身着军装的张玉凤坐着华沙轿车,来到中办特会室,说明主席处需要八千元钱,实际上是江青要的,而且都还要新票。郑长秋就对张玉凤说:“我们一道去银行取吧。”
在西单一家工商银行,郑长秋自报家门:“我是中办特会室的财务,名叫郑长秋。”
“郑长秋?噢,知道知道,通过不少电话,中办特会室有这么个人。但从来没有见过面,今天怎么还带着一位年轻的女军人?” 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一面回答,一面心中生疑。
当时是一种什么政治氛围?阶级斗争要天天讲。银行领导觉得情况异常,决定先稳住他俩,便解释道:“我们行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新票,要到库里去提。请二位稍等。”说着,把他俩请到了客厅里。
接着,一个电话打到了中办政治部查询有关情况,得到“不知道”的回答后,又拨通了汪东兴的秘书孙守明的电话,这才真相大白。而此时,郑长秋和张玉凤已在这家银行被客客气气地“软禁”了两个来小时。可见,当时要取出毛泽东的稿费并非易事。
中红网:毛主席逝世后,稿费是如何处理的?
吴连登:毛主席逝世以后,毛主席的稿费还是放在中办特会室。大概在八十年代,就全部上交国库了。
·毛主席稿费是如何花的?
·毛主席说:“我的东西,包括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是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红网:毛主席在稿费的使用上是什么原则?
吴连登:毛主席一再告诉我们,他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放老百姓,是为人民服务。这可以说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毛主席曾对我说:“我的东西,包括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是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08年07月25日 11:39中国红色旅游网
编者按:伟人毛泽东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二个年头了,可中国的“毛泽东热”却持续至今,各种书刊、报纸和网络一直在不断地刊登着毛泽东的故事,阐述着毛泽东的思想,这说明广大干部群众对毛泽东的感情仍然是那么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减弱,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更为强烈!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或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扩大报刊杂志的发行量,或别有用心哗众取宠,或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热衷于炒作毛主席的传闻,甚至不惜造谣惑众。如毛主席的稿费问题,本来是100多万元,可有些人却编造出种种版本,说什么至少有“几千万元”,还有的报刊怂人听闻地发表以“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毛泽东亿万稿酬处置内情”等为题的文章,煞有介事地确认毛主席的稿费是“1.3121亿元人民币”,甚至胡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不让任何人拿稿费,就毛主席一人拿稿费”!对此,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纷纷要求有关报刊杂志尊重事实,纠正错误,以正视听!
最近,毛泽东“管家”吴连登特地找到中红网,系统地介绍了毛主席稿费的有关情况。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三个问题:一是毛泽东稿费到他老人家逝世时为止的准确数是124万元人民币;二是“文革”中在国内出版的所有“毛著”与举国上下的著作人一样,没有分文稿费;三是毛泽东对待稿费的态度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人物简介:吴连登,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管理员,陪伴毛泽东度过了最后的12年,人称“毛主席管家”。他是江苏盐城人,1942年生,种过田,务过工,当过服务员。1961年,在颐年堂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由于紧张,他端的茶竟洒掉了一半,却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64年,二十二岁的吴连登,被毛泽东要去管生活和家务。吴连登把这看成是自己的使命,尽心尽力地做。毛泽东家里的人,都喜欢这个年龄不大的“小管家”。毛泽东心情好的时候,有时开起玩笑来就没准了。吴连登的家乡是盐城,毛泽东就喊他“咸城人”,因为“盐是咸的嘛”!吴连登的“登”和电灯的“灯”是谐音,毛泽东就说他“是自己身边一盏不灭的灯”。虽然吴连登的年龄比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李讷还小,但按毛主席立下的“家规”,她们还得叫吴连登“叔叔”呢!
·毛主席稿费到底是多少?
·到毛主席老人家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他的全部稿费共计为124万元人民币。
中红网:有关毛主席稿费的一些传闻,你们这些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也知道了?
吴连登:有关毛主席的事,我们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听了有些人在造谣污蔑,还有些人在传谣信谣,非常气愤,也非常痛心,哪有这么不顾事实胡编乱造的!所以,我们这些知情者应当出来说话。
有些报刊说什么,“毛主席的稿费高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这太离谱了!我给毛主席管家的那12年,主要是管他的工资和全家的开销,包括负责每天为他买菜,但他的稿费我没有管过。管他稿费的,是个名叫郑长秋的同志,今年82岁了。他从1952年9月直到1986年离休,一直在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别财务,叫“中办特会室”。出纳为老红军战士钟子山,专职保存财务票据。对毛主席稿费的收入、支出及究竟有多少,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非常准确地告诉我,到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即老人家临终前全部稿费共计为124万元人民币。到1983年底,郑长秋退休前转交下任时,毛主席的全部稿费共计为157万多元。原因是存款利息上调了,稿费比原来多出了33万。
1976年10月2日,汪东兴到毛家湾检查毛主席遗体保护情况,接着又到毛主席著作编委会,接见了编委会的部分同志。当时,汪东兴特意把我叫去,嘱咐道:“毛主席还剩下124多万元稿费,要把这些钱都花在编辑和出版毛选上。”·毛主席稿费从何而来?·毛主席的稿件都是他亲自撰写或多次修改的,按国家有关稿酬规定拿稿费完全合情合理,而且有些稿费是外国出版社给的。
中红网:毛泽东稿费的来源是哪里?
吴连登:谈及毛泽东的稿费,离不开毛泽东稿费的来源,即“毛著”的出版发行。最近,我特意问了汪东兴,他向我披露了这样一段史实。1949年,汪东兴随毛泽东、周恩来出访前苏联。在莫斯科,他们发现当地出版的《毛泽东著作》谬误百出,字里行间多有与史实不符之处。从那时起,毛泽东萌生了要好好地集中精力修订自己著作的想法。1951年初,经汪东兴安排,毛泽东从北京来到相对安静的石家庄小住,名义上是休息,实际上是修改“毛著”。毛泽东在石家庄住了两个多月,修改好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汪东兴提供的上述史实至少说明,毛泽东著作不仅绝大多数系本人亲自撰稿,而且在出版前亲自花费心血和精力进行了认真修改。按国家有关稿酬规定拿稿费,完全合情合理、理所当然。
中红网:国际上有些国家给毛主席寄稿费,这是怎么回事?
吴连登:那时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广大的第三世界,翻译出版了很多毛主席著作,经常给毛主席汇稿费过来,因为国际上都是有稿费制度的。对于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汇来的稿费,毛主席曾让中央办公厅一一退了回去,多数是汪东兴主任经办的。
·毛主席在文革中拿稿费了吗?
·在文革中,出版了毛著数亿册,但毛主席同全国人民一样,没有拿过国内一分钱稿费,因为他最痛恨搞特权。
中红网:网上有文章说,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内出版了数亿册毛主席书,这个时期他拿的稿费最多。
吴连登:确实,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等数量相当大,可以说数以亿册计。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毛主席没有拿过国内的一分钱稿费。我曾专门就这个事问过郑长秋,他非常确切地说,文革期间他所在的中办特会室,没有收到过毛主席的任何稿费。也就是说,在文革中,毛主席再版的所有著作,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稿费。
中红网:有些人一再造谣说,毛主席在文革中拿了多少多少稿费,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吴连登:有人说,在文革中全国都没有稿费了,就毛主席一人还有稿费,好像他在搞特权,以权谋私,拿了亿元稿费,这完全是弥天大谎、胡说八道。毛主席一生最痛恨腐败、反对特权,从来不稿特殊。我举个例子。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全国吃的东西非常紧张。毛主席跟大家一样,好长时间里,鸡鸭鱼肉统统没有吃过。他每月吃的粮食,那时候也只有18斤粮票。他多次对我们说,我是个普通的市民,一样实行凭票、凭证供应,如布票、棉花票、糖果票、工业卷等。我们要和老百姓一样,不管有什么困难,一起共度难关。文革中既然已经明确取消了稿酬,他不会也不可能一个人搞特权,接受那样天文数字的稿费!他老人家还有一个特点,决不摸钱。就是他的这些钱和粮票,我们比他自己还清楚。
对此,汪东兴曾对我说过:“不要说什么毛主席有‘亿元稿费’,就是100多万,他老人家也觉得太多太多了,为此还曾责怪过我。记得有一次,毛主席就责问我:‘这个稿费,你怎么越搞越多呀?’我说:‘不是我搞多了,是你没有怎么开支,每年又有利息,当然就越来越多了。’大家想想,毛主席连百万稿费都要责怪,还能容许自己有‘超亿元’这一天文数字的稿费吗?”
·毛主席稿费如何管理?
·毛泽东视稿费为党的钱,人民的钱。将稿费放到中办特会室只有他一人。毛泽东在稿费的使用上也是很严格的,每次都要由我们向他老人家写出报告,经他亲自批示同意后,才能从由中办特会室掌管的毛泽东稿费中提出少量费用。
中红网:你刚才谈到,毛主席的稿费是由“中办特会室”管着的,那么是如何具体管理的呢?
吴连登:毛泽东本人对稿费的使用上,是很严格的,每次都要由我向他老人家写出报告,经他亲自批示同意后,才能从由中办特会室掌管的毛泽东稿费中提出少量费用。
就拿我来说,每次遇到毛主席家里的钱不够用时,都要写条子请毛主席特批,才能拿到。这条子怎么写呢?都是这样:“主席,需要从你的稿费中领取多少多少钱,作为家庭生活补贴,请予批示。”写好以后,毛主席看一看,拿起笔来,在上面就批:“同意。毛泽东!”批完后,我才能拿着这个条,到中央特别会计室把钱领回来,作为家庭的补贴之用。
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对毛主席稿费的管理也抓得非常紧,在管理上非常严格。毛主席稿费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直接报汪东兴同志阅示,他也从来没有乱批过一分钱。
中红网: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吴连登:郑长秋曾给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972年的一天,身着军装的张玉凤坐着华沙轿车,来到中办特会室,说明主席处需要八千元钱,实际上是江青要的,而且都还要新票。郑长秋就对张玉凤说:“我们一道去银行取吧。”
在西单一家工商银行,郑长秋自报家门:“我是中办特会室的财务,名叫郑长秋。”
“郑长秋?噢,知道知道,通过不少电话,中办特会室有这么个人。但从来没有见过面,今天怎么还带着一位年轻的女军人?” 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一面回答,一面心中生疑。
当时是一种什么政治氛围?阶级斗争要天天讲。银行领导觉得情况异常,决定先稳住他俩,便解释道:“我们行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新票,要到库里去提。请二位稍等。”说着,把他俩请到了客厅里。
接着,一个电话打到了中办政治部查询有关情况,得到“不知道”的回答后,又拨通了汪东兴的秘书孙守明的电话,这才真相大白。而此时,郑长秋和张玉凤已在这家银行被客客气气地“软禁”了两个来小时。可见,当时要取出毛泽东的稿费并非易事。
中红网:毛主席逝世后,稿费是如何处理的?
吴连登:毛主席逝世以后,毛主席的稿费还是放在中办特会室。大概在八十年代,就全部上交国库了。
·毛主席稿费是如何花的?
·毛主席说:“我的东西,包括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是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红网:毛主席在稿费的使用上是什么原则?
吴连登:毛主席一再告诉我们,他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放老百姓,是为人民服务。这可以说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毛主席曾对我说:“我的东西,包括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是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稿费是党的、人民的,无疑是他的一种心愿。严格地说,这笔稿费就应该姓公而不是姓毛,不能用来补贴家用和子女生活,接济家乡的亲属,还有江青的花销等。
但是,一个问题往往存在两个方面。毛泽东以人民利益为重,严格要求自己而作以上表述,这是一个方面。然而,作为组织,就不能不考虑到著作人的利益。毕竟毛泽东的绝大多数著作系亲自撰稿、所付出的劳动应得到尊重。有人说,毛泽东的著作不少是由秘书代劳,这能说是事实吗?毛泽东笔耕勤奋是党内外很多人都清楚的。可以肯定,毛泽东的文章即使是由秘书所写,也是非常有限的,是有一定范围的。因为他们的年龄、经历等关系,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只是工作需要,而绝不可能是那些重大军政问题的思考、决定与决策,会由秘书代劳。如长征怎么走,抗日战争、三大战役怎么打?又如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述怎么写?就是秘书想代笔,恐怕难有这份笔力。
还有人分析,对于毛泽东的稿费,可以在组织与个人之间作一合理界定。如四六开、三七开……公私分明,合理合法,也就无懈可击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稿费用于补贴家用、子女等,于情于理,同样无懈可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主席将稿费用于补贴家用、子女等开支,这么多年总共加起来也不到十万元,可以说所占比例很小。再者,让一个大国的元首、执政党的主席的收入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怎么说也不是中华文明古国的荣耀吧。
总之,为了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毛主席他老人家负责,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任何时候都要以事实说话。
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
http://news.ifeng.com/history/2/200712/1209_336_325542.shtml
陈贻林:知情者谈“毛泽东亿元稿费”
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40463
《环球人物》杂志:毛泽东家庭财产真相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7526141.html
考证“毛泽东的亿元遗产”来源的“重大发现”
http://9link.116.com.cn/node/41238
  某些人一定会选择性的无视此帖。
他们会上菜谱的:D
月冷 是辟谣王哦
1976年,100美元兑188.03人民币
124万在那个时代很少吗?
原帖由 三面红旗 于 2008-7-26 10:53 发表
124万在那个时代很少吗?

那个时候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不过是每月18元。124万元相当于普通工人每月工资的6.9万倍。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光看数目并不能代表什么。从一组的人员回忆来看,这些钱还是用在正路上。
原帖由 nangi 于 2008-7-26 15:12 发表
当然,光看数目并不能代表什么。从一组的人员回忆来看,这些钱还是用在正路上。

老毛不在正路上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靠钱,只凭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无限领袖魅力,然后让汪东兴和叶子龙来搞定
124万本身在当时就是一笔巨款了,可以查查新中国当时对著作者的稿酬标准,再对比一下124万这个数目。
稿酬过亿也好,124万也好,这个稿酬都说明了些问题吧。
还有人在怀念毛时代么?
回12楼  非常怀念

就你们的疑问 就有一个怀念的理由

江青她老公位高权重  她自己劣迹斑斑 却没有一项贪污的罪名

说明这个毛时代  很值得 每年都要因为贪污 毙掉几个省长的 我们的时代   大大的怀念
说毛时代没贪污 是因为大家穷的
过来讨论一下   

干脆说主席的稿费有  124兆好了

反正四人帮是没有贪污这一项的

我看哪个家伙再说   没有贪污是因为穷?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7-27 00:22 发表
说毛时代没贪污 是因为大家穷的
过来讨论一下   

干脆说主席的稿费有  124兆好了

反正四人帮是没有贪污这一项的

我看哪个家伙再说   没有贪污是因为穷?


他们还需要贪污吗?许和尚都能一天一瓶茅台的。在特供制度下面,他们本身就已经可以达到平常百姓无法企及的消费能力。他们还要贪污干什么?比如60年代初,毛主席出巡时和刘主席、周总理在湖南逗留了一晚讨论问题,就被湖南省委报了两千只鸡。结果汪东兴一查,当晚3位领导人居然一只鸡都没有吃过。
本猪从来不认为他们贪污腐败了。
那个年头,他们既没有贪污也不腐败,那只是光荣而伟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配给制度而已……;P ;P ;P ;P ;P
看到么  

毛时代因为穷没有贪污的理论  已经进化成了  位高权重不用贪污的新理论

原来现在的枪毙的 坐牢的 双规的  都是穷公仆 都是自己掏钱买大前门抽的主


月冷斑竹加油哦
他们还需要贪污吗?


高薪养廉成功了

子女出国党发来慰问电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7-27 15:54 发表
看到么  

毛时代因为穷没有贪污的理论  已经进化成了  位高权重不用贪污的新理论

原来现在的枪毙的 坐牢的 双规的  都是穷公仆 都是自己掏钱买大前门抽的主


月冷斑竹加油哦

你先了解一下啥叫特供制度吧。话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叶子龙给毛主席贺寿,主席没有参加,一组成员大吃大喝,喝掉了N瓶茅台,还把浙江纪委书记给灌醉了。与主席不吃肉、不吃蛋相比,寡廉鲜耻到何种程度。
在确凿的数据面前  反毛人士的观点一变再变

我了解了
]]
我5楼说会上菜谱的
楼上就来事了

菜谱好啊  南北朝还有皇帝许愿要5年使黄金和土等价呢

毛主席 不吃肉不吃蛋  专吃菜谱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7-27 19:42 发表
在确凿的数据面前  反毛人士的观点一变再变

我了解了

首先,请把人和观点对号入座先。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7-27 21:08 发表
我5楼说会上菜谱的
楼上就来事了

菜谱好啊  南北朝还有皇帝许愿要5年使黄金和土等价呢

毛主席 不吃肉不吃蛋  专吃菜谱

合计着这份中央出版的回忆录是假的,李大夫那篇用英文写的回忆录倒是说主席的确是不吃肉、不吃蛋的。到底是中央犯了错误还是李大夫犯了错误呢?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7-27 00:21 发表
回12楼  非常怀念

就你们的疑问 就有一个怀念的理由

江青她老公位高权重  她自己劣迹斑斑 却没有一项贪污的罪名

说明这个毛时代  很值得 每年都要因为贪污 毙掉几个省长的 我们的时代   大大的怀念

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不给CD找麻烦,咱们就不展开讨论毛时代是否值得怀念的问题了。
我只能说,毛时代过去了,它的结束是历史必然。不能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出现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就断然说那个时代好,它的问题要比现在严重得多。现在的问题很多也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祸端。大家还是找比较客观的中共史读一读吧,就是比较熬时候......嘿嘿
林副主席的秘书在香港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关于“三年自然灾害”中主席不吃肉和苞米粥的事,说老毛那时候迷了一阵子西餐,那位看过内部资料跟大家说说。
还是那句话,如果别饿死整死那么多人,爱吃金子也无所谓。
原帖由 840206 于 2008-7-30 01:42 发表
还是那句话,如果别饿死整死那么多人,爱吃金子也无所谓。




废话;P
既不害人又吞金的,那是尤二姐
岂能成事
还是那句话,如果别饿死整死那么多人,爱吃金子也无所谓。
===============================================
反蒋的不要到这个帖子里来
原帖由 三面红旗 于 2008-7-28 14:01 发表
林副主席的秘书在香港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关于“三年自然灾害”中主席不吃肉和苞米粥的事,说老毛那时候迷了一阵子西餐,那位看过内部资料跟大家说说。

那阵子他还吃西餐的事情《毛泽东遗物事典》就有,公开的,还有菜谱呢。
]]
]]
我只是简单对比一下。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就是吴连登一个人的说法,这个大家不否认吧???
  好,如果说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被人采信,就是因为吴连登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2年,所以他的发言是比别人的2手三手资料更可信。这点也是符合逻辑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因为吴连登在毛身边工作了12年,所以可信,那么为什么另外一个在毛身边工作了超过20年的人的书反而不可信,而且还被狂批呢???????
  就因为吴说了对毛有利(其实也不见得)的话,所以就可信,而另外一位说了不利的话,所以就不可信????
   这没道理吧。如果把吴的12年工作资历做为有力的旁证,那么李医生那20年就更有说服力。如果李医生那20年是白混的,那么凭什么那这位的12年来当论据???
   
    再有,毛的稿费争议由来已久。为何迟迟到了现在才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媒体以不带任何原始资料的采访形势来辟谣????  这本身的可信度,相当令人怀疑。
    比如说,124万,有没有相关存折,进出明细账之类的可靠证据????
    不要说什么当初说1亿的也没第一手证据。提出质疑是媒体和大众的权利。而澄清事实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不要说这些原始证据都是政府保管的。

   所以,以一篇所谓的采访,就认定之前说的是谣言,这完全是没有说服力的。最多也就是各执一词。
怀旧是人之常情,特别是现在过得不如意的,以前一起插队的,现在自己下岗,人家住别墅包二奶。
另外强调了人的差异后没有兼顾好公平是产生怨恨情绪最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