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企业重心向下开打社区争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22:48
(第一财经日报)2008/07/18


      啤酒企业面临的局面是:没有渠道不行,但只有渠道也不行,企业要在消费者认知和选择偏好上下更多工夫,与消费者进行频繁沟通,只靠渠道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如今,燕京、青啤、雪花三巨头的北京战事已没有了“口水仗”。

  而在当年青啤、雪花进攻北京市场的初期,三巨头的“口舌之争”激烈程度不输于市场层面的打斗。但是,沉默的北京市场并不意味着竞争的缓和,社区活动的战火正旺盛燃烧。

社区活动大行其道
  据掌握的资料,仅2006年青啤北京社区活动就超过3000场,2005年达到1500场;在2006年5月到9月,燕京也在北京八大城区50多个大型社区举办社区活动;雪花一进入北京就表示会做很多社区的工作。

  如此大规模社区营销活动,在北京啤酒市场还是第一次发生。

  在啤酒攻防战中,渠道设防被认为是最锐利的武器之一,在之前国内外各路啤酒巨头轮番“进攻”北京市场的过程中,燕京对经销商资源的牢牢掌控让对手纷纷败下阵来。2005年青啤通过自建渠道进入终端后,燕京迅速变阵,进一步加强了终端掌控,增加进入北京市场难度。但是,“如果建立了消费者的忠诚度,渠道问题的作用就会弱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带动终端,终端又可以带动经销商,这在一定程度上藐视经销商和终端,彻底在北京扎下根来。

  社区争夺战的成败对北京啤酒战的成败有较大影响。

  “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才是取得胜利的最根本途径。”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啤酒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啤酒攻防战真正的“超级武器”,也是破解“渠道设防”、“价格战”等常见战法的有力武器。

  其实,社区活动盛行并不只在北京,行业观察人士方军表示,各地啤酒市场社区营销活动如火似荼,常见形式是各种宣传画、吊旗、太阳伞大量投放到社区终端,同时一些小型活动也纷纷开展,如文艺演出、现场赠饮等。以百威为例,百威表示,在奥运会期间将在“百威俱乐部”(Bud Club)举办八场盛大派对,并在全国10个城市举办啤酒花园,这种比赛期间开设的拥有大屏幕电视和啤酒以及欢呼人群的“花园”,在2002年以及2006年世界杯期间被证明是成功的。

品牌竞争时代
  社区活动大行其道代表着啤酒行业营销思路的转变: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越来越重要。

  2000年前后,“客户”(经销商)是啤酒企业最看重的资源,在每年举行的糖酒会上,啤酒企业都不敢忽略,在会上建立一些经销商资源,依靠经销商的网络发展各地市场被认为是通行做法,企业需要用压货的方式“讨好”经销商。但2000年之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啤酒企业营销重心下沉,经销商做物流,而企业则开始将终端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终端企业很容易被渠道左右,企业用打折等终端促销取得终端欢心。

  可最近两年企业不但抓终端,又开始“抓”消费,开始与消费者进行大规模直接沟通,这也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受到超市、餐饮等终端的压制。

  “做赞助最重要是能够‘落地’,如果只是做一些广告,永远不能到达消费者层面。”AB大中华高管程业仁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总结百威的营销经验,“‘落地’还需要做很多线下活动”,让消费者通过娱乐化、体验性消费,实现与消费者深层次品牌沟通,“不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只靠广告等线上活动轰炸,资源浪费严重。广告也从来不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方式。由此社区活动大行其道。

  “现在啤酒市场竞争很激烈,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因此与消费者的沟通必然是重要的。”资深行业人士侯孝海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几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虽然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品牌作用在逐步增强,尤其是急剧增长的中高端市场,品牌竞争由此成为市场竞争焦点之一,品牌优势也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啤酒企业开始大规模系统打造品牌,此前中国啤酒对品牌的打造多是凌乱的。2004年,华润雪花与科特勒合作设计了自己鲜明的品牌形象,并推出了“畅享成长”等理念,此后青岛啤酒打出“激情成就梦想”的口号,燕京啤酒则喊出“激情超越梦想”,一批区域品牌也群起效仿,纷纷开始大规模品牌打造活动。

  长期看来,渠道的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是逐渐减弱的,消费者的认知和选择偏好的重要性在持续上升。当然,目前看渠道作用并没有迅速减弱,依然是横跃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最重要桥梁。企业面临的局面是:没有渠道不行,但只有渠道也不行,企业要在消费者认知和选择偏好上下更多工夫,与消费者进行频繁沟通,只靠渠道显然做不到这一点。(第一财经日报)2008/07/18


      啤酒企业面临的局面是:没有渠道不行,但只有渠道也不行,企业要在消费者认知和选择偏好上下更多工夫,与消费者进行频繁沟通,只靠渠道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如今,燕京、青啤、雪花三巨头的北京战事已没有了“口水仗”。

  而在当年青啤、雪花进攻北京市场的初期,三巨头的“口舌之争”激烈程度不输于市场层面的打斗。但是,沉默的北京市场并不意味着竞争的缓和,社区活动的战火正旺盛燃烧。

社区活动大行其道
  据掌握的资料,仅2006年青啤北京社区活动就超过3000场,2005年达到1500场;在2006年5月到9月,燕京也在北京八大城区50多个大型社区举办社区活动;雪花一进入北京就表示会做很多社区的工作。

  如此大规模社区营销活动,在北京啤酒市场还是第一次发生。

  在啤酒攻防战中,渠道设防被认为是最锐利的武器之一,在之前国内外各路啤酒巨头轮番“进攻”北京市场的过程中,燕京对经销商资源的牢牢掌控让对手纷纷败下阵来。2005年青啤通过自建渠道进入终端后,燕京迅速变阵,进一步加强了终端掌控,增加进入北京市场难度。但是,“如果建立了消费者的忠诚度,渠道问题的作用就会弱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带动终端,终端又可以带动经销商,这在一定程度上藐视经销商和终端,彻底在北京扎下根来。

  社区争夺战的成败对北京啤酒战的成败有较大影响。

  “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才是取得胜利的最根本途径。”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啤酒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啤酒攻防战真正的“超级武器”,也是破解“渠道设防”、“价格战”等常见战法的有力武器。

  其实,社区活动盛行并不只在北京,行业观察人士方军表示,各地啤酒市场社区营销活动如火似荼,常见形式是各种宣传画、吊旗、太阳伞大量投放到社区终端,同时一些小型活动也纷纷开展,如文艺演出、现场赠饮等。以百威为例,百威表示,在奥运会期间将在“百威俱乐部”(Bud Club)举办八场盛大派对,并在全国10个城市举办啤酒花园,这种比赛期间开设的拥有大屏幕电视和啤酒以及欢呼人群的“花园”,在2002年以及2006年世界杯期间被证明是成功的。

品牌竞争时代
  社区活动大行其道代表着啤酒行业营销思路的转变: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越来越重要。

  2000年前后,“客户”(经销商)是啤酒企业最看重的资源,在每年举行的糖酒会上,啤酒企业都不敢忽略,在会上建立一些经销商资源,依靠经销商的网络发展各地市场被认为是通行做法,企业需要用压货的方式“讨好”经销商。但2000年之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啤酒企业营销重心下沉,经销商做物流,而企业则开始将终端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终端企业很容易被渠道左右,企业用打折等终端促销取得终端欢心。

  可最近两年企业不但抓终端,又开始“抓”消费,开始与消费者进行大规模直接沟通,这也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受到超市、餐饮等终端的压制。

  “做赞助最重要是能够‘落地’,如果只是做一些广告,永远不能到达消费者层面。”AB大中华高管程业仁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总结百威的营销经验,“‘落地’还需要做很多线下活动”,让消费者通过娱乐化、体验性消费,实现与消费者深层次品牌沟通,“不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只靠广告等线上活动轰炸,资源浪费严重。广告也从来不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方式。由此社区活动大行其道。

  “现在啤酒市场竞争很激烈,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因此与消费者的沟通必然是重要的。”资深行业人士侯孝海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几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虽然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品牌作用在逐步增强,尤其是急剧增长的中高端市场,品牌竞争由此成为市场竞争焦点之一,品牌优势也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啤酒企业开始大规模系统打造品牌,此前中国啤酒对品牌的打造多是凌乱的。2004年,华润雪花与科特勒合作设计了自己鲜明的品牌形象,并推出了“畅享成长”等理念,此后青岛啤酒打出“激情成就梦想”的口号,燕京啤酒则喊出“激情超越梦想”,一批区域品牌也群起效仿,纷纷开始大规模品牌打造活动。

  长期看来,渠道的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是逐渐减弱的,消费者的认知和选择偏好的重要性在持续上升。当然,目前看渠道作用并没有迅速减弱,依然是横跃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最重要桥梁。企业面临的局面是:没有渠道不行,但只有渠道也不行,企业要在消费者认知和选择偏好上下更多工夫,与消费者进行频繁沟通,只靠渠道显然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