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关于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 (何新 2008-07-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28:15
  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对一些基本性的经济范畴,一向认知模糊而亟待一一澄清。因为经济观点直接影响到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政策设计。

  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次全球性通胀的原因和前景,有必要从澄清若干基本概念入手以探讨正确的对策。

  一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物价上涨。因此,社会常常把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但实际上,物价上涨有因货币原因(超量发行和流通)造成的——这的确是通货膨胀。但物价上涨也有因市场中其他供给因素或短期需求过大所造成的,则此种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

  通货者,货币也。所谓“通货膨胀”,仅仅是指由于金融原因:货币流通过多(从而“膨胀”)——或曰所谓“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不对称。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的原因并非都是因为发生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形式:(1)需求拉动型,(2)成本推动型,(3)惯性(或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但是这种划分混淆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两件事情。这三种划分中只有第一种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直接与货币供应的增加有关,是通货膨胀。后二者都属于非货币原因——由于物资或人力不足造成的成本上升而推动的物价上涨。

  严格说来,所谓“流动性过剩”或“通货膨胀”也都不是严密的学术语词。“过剩”、“膨胀”都是意象语词,语义模糊难于精确定义。困难是在于,如何才能确定一个经济流程中之货币流量的均衡点?从而能够以此为座标,来测定流通货币的“过剩”或“膨胀”?这一点,数量经济学至今仍难以做到。因此严格分析,近期颇流行的所谓“流动性过剩”这一外来语,本身也是涵义模糊的歧义语。这个词不仅缺失主语,而且至少可以包容以下三种不同的内涵:

  歧义一,“流动性过剩”指流动资本过剩。流动资本过剩虽然是通货膨胀的隐因,但未必会直接引发通胀。因为,如果流动资本能够被实业投资所吸收并导致大量新增商品产出,则流动资本过剩是好事,是经济发展的刺激因素,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歧义二,“流动性过剩”是指期货证券市场中的“热钱”,即虚拟性投资在资本市场中大量涌动。近二十年来频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这种虚拟性流动资本过剩,以金融牟利为直接目的的“热钱”大进大出,的确会成为扰动一国之国民经济的重大危险因素。

  歧义三,“流动性过剩”指市场直接交易中流动现金过剩,这通常被认为是引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但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物价的连动关系,是一个极复杂问题。只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经验看,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总是会造成高度增强的购买力(总需求上升)。如市场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应,则在市场经济中,销售者会抬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

  在非市场经济(统制型经济,“计划经济?”)中,尽管有官方限价,但供需缺口表现为商品短缺,消费者持币待购,形成所谓“短缺经济”形态。因此,市场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在非市场的统制经济中表现为商品短缺及隐性通货膨胀。

  至于所谓结构性物价上涨,则并不属于货币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物价上涨即市场中出现某类特殊暂缺商品,因一时需求过旺而造成的特类性物价上涨。这种结构性物价上涨并不是货币过量造成的,因此不属于“通货膨胀”。换句话说,只存在结构性“物价”上涨,而并不存在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

  二

  实际上,币值与物值(物价)可看作市场价值天平的两极,此升则彼必下落。因此,伴随通货膨胀的必然货币效应是货币贬值。

  一国之货币币值包涵多个层面。一是名义币值。二是对外币值,即汇率。三是市场币值,即货币在市场中可购买之商品量。这三种币值在发生急剧通货膨胀时期往往是互相离异的。

  当前在中国市场中,一方面人民币对某些外币不断升值;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物价上升,人民币对实物商品发生贬值。这种矛盾表明人民币的名义币值(汇率及利率)与实际币值(以可购商品量评估的真实币值)已发生严重离异而不相符。

  为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对策上政府有三种主要办法可选择:

  1.设法回收市场货币。

  在市场上投入更多引发物价上升之商品,以之回笼货币,从而恢复供求平衡。

  2.遏制市场货币新增量,从而间接提升币值。

  间接提升币值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提高利率(提高资金借贷成本)。但是,提高利率遏制投资,虽然可以抑制投资过热。减少投资造成的需求。其后果,却减少实物产出,减少社会就业机会,致使市场可供应商品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穷困者增多,致使远期通胀效应反而会加剧,社会也不稳定。

  3.直接提高货币币值(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使物价相对下落。

  实际上,政府在物价飞涨时期之限价政策,也就是强制规定币值,提升货币的名义币值。然而,从历史看,政府总是敌不过市场。没有全面经济配套对策的单纯限价或货币升值政策,不可能取得长期成功。

  三

  在当今时代,国际中存在各国货币及金融产品的直接交易市场(金融离岸市场OFM),①致使一国货币发生更为复杂的价格表现,以致可能出现名义国际币值(对其他国货币的交换率)与实物资产币值(货币对本国市场中实物商品的购买力)互相背离——货币在对外币交易中升值,而在国内市场中贬值。

  当前人民币就明显发生了这种币值自相矛盾的情况。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还与以下两点有关:

  1.中国国内商品与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人民币与外币之平价购买力亦存在位差。

  2.人民币与外币由于中国的金融及外汇管制制度,不能在中国境内自由交换和流通。

  在内外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一国货币不应当发生上述矛盾。但是由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一国之货币可以成为被炒家所囤积或抛售从而牟取币值利差的投机工具,当一种货币之名义币值与实际币值明显不符时,就为货币牟利性操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也就是当前大量国际热钱正在源源不断流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原因。

  一国货币的名义价格,决定于国际货币市场上受货币供求关系操控的购销价格。货币名义价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货币内涵资产实值的提升。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名义币值正在国际炒家操纵下不断被拉升,而国内市场人民币之实际币值却在不断缩水下降。两者的悖离已愈来愈明显,这后面隐伏着爆发人民币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

  附录

  通行经济学教科书对于通货膨胀的流行解释如下: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这种通行的解释完全过时而且充满历史错误。

  1、 金银本位的时代早已结束,当今各国货币发行数量都已经不是根据国库中的金银储藏量。换句话说,现今发行纸币以及虚拟货币,并非以金银储备作为币值的保证金。

  2、 从中国经济史看,通货膨胀并非只发生在纸币的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都等非纸币流通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对一些基本性的经济范畴,一向认知模糊而亟待一一澄清。因为经济观点直接影响到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政策设计。

  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次全球性通胀的原因和前景,有必要从澄清若干基本概念入手以探讨正确的对策。

  一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物价上涨。因此,社会常常把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但实际上,物价上涨有因货币原因(超量发行和流通)造成的——这的确是通货膨胀。但物价上涨也有因市场中其他供给因素或短期需求过大所造成的,则此种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

  通货者,货币也。所谓“通货膨胀”,仅仅是指由于金融原因:货币流通过多(从而“膨胀”)——或曰所谓“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不对称。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的原因并非都是因为发生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形式:(1)需求拉动型,(2)成本推动型,(3)惯性(或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但是这种划分混淆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两件事情。这三种划分中只有第一种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直接与货币供应的增加有关,是通货膨胀。后二者都属于非货币原因——由于物资或人力不足造成的成本上升而推动的物价上涨。

  严格说来,所谓“流动性过剩”或“通货膨胀”也都不是严密的学术语词。“过剩”、“膨胀”都是意象语词,语义模糊难于精确定义。困难是在于,如何才能确定一个经济流程中之货币流量的均衡点?从而能够以此为座标,来测定流通货币的“过剩”或“膨胀”?这一点,数量经济学至今仍难以做到。因此严格分析,近期颇流行的所谓“流动性过剩”这一外来语,本身也是涵义模糊的歧义语。这个词不仅缺失主语,而且至少可以包容以下三种不同的内涵:

  歧义一,“流动性过剩”指流动资本过剩。流动资本过剩虽然是通货膨胀的隐因,但未必会直接引发通胀。因为,如果流动资本能够被实业投资所吸收并导致大量新增商品产出,则流动资本过剩是好事,是经济发展的刺激因素,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歧义二,“流动性过剩”是指期货证券市场中的“热钱”,即虚拟性投资在资本市场中大量涌动。近二十年来频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这种虚拟性流动资本过剩,以金融牟利为直接目的的“热钱”大进大出,的确会成为扰动一国之国民经济的重大危险因素。

  歧义三,“流动性过剩”指市场直接交易中流动现金过剩,这通常被认为是引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但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物价的连动关系,是一个极复杂问题。只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经验看,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总是会造成高度增强的购买力(总需求上升)。如市场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应,则在市场经济中,销售者会抬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

  在非市场经济(统制型经济,“计划经济?”)中,尽管有官方限价,但供需缺口表现为商品短缺,消费者持币待购,形成所谓“短缺经济”形态。因此,市场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在非市场的统制经济中表现为商品短缺及隐性通货膨胀。

  至于所谓结构性物价上涨,则并不属于货币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物价上涨即市场中出现某类特殊暂缺商品,因一时需求过旺而造成的特类性物价上涨。这种结构性物价上涨并不是货币过量造成的,因此不属于“通货膨胀”。换句话说,只存在结构性“物价”上涨,而并不存在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

  二

  实际上,币值与物值(物价)可看作市场价值天平的两极,此升则彼必下落。因此,伴随通货膨胀的必然货币效应是货币贬值。

  一国之货币币值包涵多个层面。一是名义币值。二是对外币值,即汇率。三是市场币值,即货币在市场中可购买之商品量。这三种币值在发生急剧通货膨胀时期往往是互相离异的。

  当前在中国市场中,一方面人民币对某些外币不断升值;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物价上升,人民币对实物商品发生贬值。这种矛盾表明人民币的名义币值(汇率及利率)与实际币值(以可购商品量评估的真实币值)已发生严重离异而不相符。

  为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对策上政府有三种主要办法可选择:

  1.设法回收市场货币。

  在市场上投入更多引发物价上升之商品,以之回笼货币,从而恢复供求平衡。

  2.遏制市场货币新增量,从而间接提升币值。

  间接提升币值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提高利率(提高资金借贷成本)。但是,提高利率遏制投资,虽然可以抑制投资过热。减少投资造成的需求。其后果,却减少实物产出,减少社会就业机会,致使市场可供应商品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穷困者增多,致使远期通胀效应反而会加剧,社会也不稳定。

  3.直接提高货币币值(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使物价相对下落。

  实际上,政府在物价飞涨时期之限价政策,也就是强制规定币值,提升货币的名义币值。然而,从历史看,政府总是敌不过市场。没有全面经济配套对策的单纯限价或货币升值政策,不可能取得长期成功。

  三

  在当今时代,国际中存在各国货币及金融产品的直接交易市场(金融离岸市场OFM),①致使一国货币发生更为复杂的价格表现,以致可能出现名义国际币值(对其他国货币的交换率)与实物资产币值(货币对本国市场中实物商品的购买力)互相背离——货币在对外币交易中升值,而在国内市场中贬值。

  当前人民币就明显发生了这种币值自相矛盾的情况。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还与以下两点有关:

  1.中国国内商品与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人民币与外币之平价购买力亦存在位差。

  2.人民币与外币由于中国的金融及外汇管制制度,不能在中国境内自由交换和流通。

  在内外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一国货币不应当发生上述矛盾。但是由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一国之货币可以成为被炒家所囤积或抛售从而牟取币值利差的投机工具,当一种货币之名义币值与实际币值明显不符时,就为货币牟利性操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也就是当前大量国际热钱正在源源不断流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原因。

  一国货币的名义价格,决定于国际货币市场上受货币供求关系操控的购销价格。货币名义价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货币内涵资产实值的提升。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名义币值正在国际炒家操纵下不断被拉升,而国内市场人民币之实际币值却在不断缩水下降。两者的悖离已愈来愈明显,这后面隐伏着爆发人民币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

  附录

  通行经济学教科书对于通货膨胀的流行解释如下: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这种通行的解释完全过时而且充满历史错误。

  1、 金银本位的时代早已结束,当今各国货币发行数量都已经不是根据国库中的金银储藏量。换句话说,现今发行纸币以及虚拟货币,并非以金银储备作为币值的保证金。

  2、 从中国经济史看,通货膨胀并非只发生在纸币的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都等非纸币流通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篇文章文章不错,是新发表的,关注最近cpi增长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