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A战机 永无止境的发展旅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08:51
LCA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满足印度空军需要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F-20。




LCA项目是由印度政府1983年提出的,作为米格-21和Ajeet的后继机,1988年底完成任务规划,90年完成初始设计。飞机的研制工作由航空发展局划分为600个工作单元,由全国50家公司与机构分工完成,如国防材料研究室研制发动机用超合金,国家物理试验室研制碳纤维,国家航空试验室作疲劳试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作静力试验,印度技术学院研究复合材料结构,作系统模拟试验。可谓印度航空工业整体的结晶。但实际上LCA的研制最终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特别是美英的技术力量才能进行下去,如以1000万美元合同从达索公司聘请30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援助,并向美国提出引进技术的申请。1987年已提出采用美国莫格公司电传操纵系统用零件,利尔·西格勒公司的电传操纵系统技术,霍尼韦尔公司的任务计算机、导航设备,本迪克斯公司的座舱显示、刹车、液压技术,诺斯罗普公司F-20上的电子综合化技术,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发动机。所以LCA并不是靠印度本身的力量所搞出来的。




1995年11月17日首架技术验证机TD-1出厂,首飞原定于96年7月,后推迟到99年中,96年底完成第二架验证机TD-2的制造。由于技术和管理的问题,LCA计划进度不断延迟,进展缓慢。1998年印度接连试验核武器,美国停止了对印度的帮助,同年5月印度不得不将自行开发的GTRE发动机交给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年的测试工作。LCA从70年代提出设想,到2001年1月5日的试飞,整个研发过程历经了近18年,已耗资数百亿卢比。在此过程中遭受过国人的严厉批评和外界的冷嘲热讽。另外印度搞核试验遭到美国制裁使其受到很大影响,因为两架验证机采用的是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发动机。经过了这些曲折之后试飞成功,自然是一个鼓舞。LCA的试飞的消息传出,印度全国反应强烈,总理瓦杰帕伊向参加试验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祝贺。1月5日,当地各大报纸也都报道了该机试飞成功的消息。难怪印度政要如此高兴,因为它确实来之不易。




LCA翼展8.2米,机长13.2米,机高4.4米,正常起飞重量8500千克(无外挂),空重约55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M1.7(亦有数据为M1.8),实用升限15240米,限制过载+9/-3.5G。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LCA是一种自重很小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但正因为如此,使用上也会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有效载荷不会大大,航程也会受到影响。至今未见公布该机的航程数据,但可以断定它的作战半径也一定不会太大。




整个LCA计划分为600个工作单元,由50多家公司和机构参与,印度斯坦公司负责整体集成。虽然印度政府雄心勃勃,但是仍然不能改变核心技术需要外国提供的事实。1987年美国同意向印度出口航电设备、复合材料等技术。98年美国空军为LCA提供了技术和后勤支援。在项目定义阶段法国达索公司也提供了包括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在内的一些技术。




LCA采取无尾三角翼布局,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机翼下方。飞机按放宽静稳定度设计,集成4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利用垂尾和机翼后缘的两段式升降副翼以及前缘的三段式缝翼对飞机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飞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以及钛合金等先进的材料。其修型三角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安装在机身上部,前缘复合后掠,内段后掠角小,外段大。大扭转角,上下单块蒙皮使用螺栓安装在翼盒上,大部分翼肋和桁条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前缘装有三段式缝翼,后缘为两段式升降副翼,气流在前缘内侧的涡流分离器和内侧缝翼的共同作用下,在翼根和垂尾处形成涡流。减速板位于机身上方垂尾两侧。垂尾、方向舵、升降副翼、减速板以及起落架舱盖都采用了复合材料。这一机翼设计非常独特,尤其是向前凸的前沿,但外界普遍怀疑这一设计的合理性,认为外凸设计实际上会减低LCA的机动性能。而且大三角翼并不符合短距起降的要求,因此也不适合舰载使用。另外机翼下还有着非常奇怪的四个大型突起物,但又并非翼刀,估计为作动筒,但若真如此设计,似乎比较笨拙一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型机采用1台通用动力公司的F404-F2J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80.5千牛;批生产型的发动机由印度自行研制,具体型号是装有道蒂/史密斯公司的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的GTX-35VS涡扇发动机,推力83.4千牛。进气道为几何不可调Y型方式。但实际上印度自己研制的PV1-5发动机是否可靠,还是很大的问题。2002年2月,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再度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和贸易,同意出售数量尚未公布的F404-GE-F2J3发动机,用于装备LCA战斗机。因此,批量生产的LCA非常可能放弃国产发动机,全面采用F404-GE-F2J3。下图为印度涡扇发动机及图-16发动机试验平台。




LCA采用了洛克希德·马丁电子公司的四余度电传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实现了“手不离杆”(HOTAS)操纵。武器包括1门23mm GSH-23双管机炮,带有220发炮弹,射速3300发/分。机翼下有7个外挂点,可挂印度的各种导弹和火箭、炸弹等。




LCA型别有:单座基本型;LCA-T双座教练型,将来可能会取代Kiran教练机;NAVAL LCA,计划中的海军型,将在飞机尾部增加着舰拦阻钩。LCA计划总费用为560亿卢比(1981~1982年值)。美方则估计费用为650~780亿卢比(合50~60亿美元)。除了两架技术验证机外,HAL还在制造5架原型机(PV1-5),目前的客户则只有印度空军,大约需要200架左右,算上海军型也不会太多,生产型的飞机大约单价在2500万美元左右。但是,看现在LCA举步维艰的情形,LCA何时投入、能否投入装备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2002年6月5日LCA第二次试飞,飞行了大约30分钟。令外界惊讶的是该机于2001年1月完成了首飞,直到目前才第二次试飞,进度非常缓慢。印度国防部称已经制定了2008年将LCA引入空军服役的战机发展目标。




随后,几经计划延期和技术延误之后,第二架LCA原型机在班加罗尔进行了飞行试验。目前看来,在2010年前该战斗机服役的可能性不大。最近有媒体称,印政府正在从国外寻找适当的替换机种。这表明LCA计划的前景潜伏着危机。印度工业界部分人士认为,LCA的拖延,主要是政治而非设计上的原因。一位工业界人士说:“LCA计划受政治驱动,它将继续为政府官员提供就业机会,并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2002年底,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LCA将在3年内投产。他说等原型机完成一系列试验和测试飞行之后,印度将在3年时间内生产该型战斗机,用于海空军。费尔南德斯声称鉴于印度将在4到5年内实现俄罗斯苏-30MKI战斗机的国产化,和其他战斗机一起为印度构成一支强大的空军队伍。




印度信息系统(Infosys)技术公司于2002年7月成为LCA提供机身复合材料的设计软件。该软件能够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能力。机身复合材料由轻型高强度纤维混合构成,强度大。估计LCA机身的45%由这种复合材料构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关键的数字飞行控制计算机设备上,2002年11月确定由英国BAE系统公司提供。该合同是由印度航空发展部ADE授予的。从事飞机飞控系统开发的BAE系统控制公司将提供6套激励器和传感器,每套包括28个可更换元件。该公司同时在两架飞行中的LCA飞机上完成激励器硬件的性能测试。这项工作预计将花费2000万美元。作为主要分包商的Moog公司将生产系统激励设备部分。BAE系统控制公司与ADE在为轻型战斗机设计飞控系统方面具有建设性关系。实际上,随着关键的数字飞行控制技术的引进,LCA的国产化程度与印度官方的说法已经相去甚远了。




进入2003年后,印度军方一些好高骛远的研制计划开始暴露出其固有缺陷,例如自行研制的高性能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都遇到了无法自行解决的困难,这对LCA的进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基本技术数据




机长:13.20米




机高:4.40米




翼展:8.20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展弦比:1.8




机翼面积:37.5平方米




主轮距:2.20米




前后轮距:4.34米




空重:5.5吨




最大外挂量:>4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起飞重量 (无外挂)8.5吨




翼载荷 (无外挂)221.4千克/平方米




推力载荷 (无外挂)106kg/kN




最大平飞速度 (高空)M1.6




实用升限:15240米LCA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满足印度空军需要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F-20。




LCA项目是由印度政府1983年提出的,作为米格-21和Ajeet的后继机,1988年底完成任务规划,90年完成初始设计。飞机的研制工作由航空发展局划分为600个工作单元,由全国50家公司与机构分工完成,如国防材料研究室研制发动机用超合金,国家物理试验室研制碳纤维,国家航空试验室作疲劳试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作静力试验,印度技术学院研究复合材料结构,作系统模拟试验。可谓印度航空工业整体的结晶。但实际上LCA的研制最终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特别是美英的技术力量才能进行下去,如以1000万美元合同从达索公司聘请30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援助,并向美国提出引进技术的申请。1987年已提出采用美国莫格公司电传操纵系统用零件,利尔·西格勒公司的电传操纵系统技术,霍尼韦尔公司的任务计算机、导航设备,本迪克斯公司的座舱显示、刹车、液压技术,诺斯罗普公司F-20上的电子综合化技术,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发动机。所以LCA并不是靠印度本身的力量所搞出来的。




1995年11月17日首架技术验证机TD-1出厂,首飞原定于96年7月,后推迟到99年中,96年底完成第二架验证机TD-2的制造。由于技术和管理的问题,LCA计划进度不断延迟,进展缓慢。1998年印度接连试验核武器,美国停止了对印度的帮助,同年5月印度不得不将自行开发的GTRE发动机交给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年的测试工作。LCA从70年代提出设想,到2001年1月5日的试飞,整个研发过程历经了近18年,已耗资数百亿卢比。在此过程中遭受过国人的严厉批评和外界的冷嘲热讽。另外印度搞核试验遭到美国制裁使其受到很大影响,因为两架验证机采用的是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发动机。经过了这些曲折之后试飞成功,自然是一个鼓舞。LCA的试飞的消息传出,印度全国反应强烈,总理瓦杰帕伊向参加试验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祝贺。1月5日,当地各大报纸也都报道了该机试飞成功的消息。难怪印度政要如此高兴,因为它确实来之不易。




LCA翼展8.2米,机长13.2米,机高4.4米,正常起飞重量8500千克(无外挂),空重约55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M1.7(亦有数据为M1.8),实用升限15240米,限制过载+9/-3.5G。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LCA是一种自重很小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但正因为如此,使用上也会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有效载荷不会大大,航程也会受到影响。至今未见公布该机的航程数据,但可以断定它的作战半径也一定不会太大。




整个LCA计划分为600个工作单元,由50多家公司和机构参与,印度斯坦公司负责整体集成。虽然印度政府雄心勃勃,但是仍然不能改变核心技术需要外国提供的事实。1987年美国同意向印度出口航电设备、复合材料等技术。98年美国空军为LCA提供了技术和后勤支援。在项目定义阶段法国达索公司也提供了包括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在内的一些技术。




LCA采取无尾三角翼布局,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机翼下方。飞机按放宽静稳定度设计,集成4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利用垂尾和机翼后缘的两段式升降副翼以及前缘的三段式缝翼对飞机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飞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以及钛合金等先进的材料。其修型三角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安装在机身上部,前缘复合后掠,内段后掠角小,外段大。大扭转角,上下单块蒙皮使用螺栓安装在翼盒上,大部分翼肋和桁条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前缘装有三段式缝翼,后缘为两段式升降副翼,气流在前缘内侧的涡流分离器和内侧缝翼的共同作用下,在翼根和垂尾处形成涡流。减速板位于机身上方垂尾两侧。垂尾、方向舵、升降副翼、减速板以及起落架舱盖都采用了复合材料。这一机翼设计非常独特,尤其是向前凸的前沿,但外界普遍怀疑这一设计的合理性,认为外凸设计实际上会减低LCA的机动性能。而且大三角翼并不符合短距起降的要求,因此也不适合舰载使用。另外机翼下还有着非常奇怪的四个大型突起物,但又并非翼刀,估计为作动筒,但若真如此设计,似乎比较笨拙一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型机采用1台通用动力公司的F404-F2J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80.5千牛;批生产型的发动机由印度自行研制,具体型号是装有道蒂/史密斯公司的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的GTX-35VS涡扇发动机,推力83.4千牛。进气道为几何不可调Y型方式。但实际上印度自己研制的PV1-5发动机是否可靠,还是很大的问题。2002年2月,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再度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和贸易,同意出售数量尚未公布的F404-GE-F2J3发动机,用于装备LCA战斗机。因此,批量生产的LCA非常可能放弃国产发动机,全面采用F404-GE-F2J3。下图为印度涡扇发动机及图-16发动机试验平台。




LCA采用了洛克希德·马丁电子公司的四余度电传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实现了“手不离杆”(HOTAS)操纵。武器包括1门23mm GSH-23双管机炮,带有220发炮弹,射速3300发/分。机翼下有7个外挂点,可挂印度的各种导弹和火箭、炸弹等。




LCA型别有:单座基本型;LCA-T双座教练型,将来可能会取代Kiran教练机;NAVAL LCA,计划中的海军型,将在飞机尾部增加着舰拦阻钩。LCA计划总费用为560亿卢比(1981~1982年值)。美方则估计费用为650~780亿卢比(合50~60亿美元)。除了两架技术验证机外,HAL还在制造5架原型机(PV1-5),目前的客户则只有印度空军,大约需要200架左右,算上海军型也不会太多,生产型的飞机大约单价在2500万美元左右。但是,看现在LCA举步维艰的情形,LCA何时投入、能否投入装备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2002年6月5日LCA第二次试飞,飞行了大约30分钟。令外界惊讶的是该机于2001年1月完成了首飞,直到目前才第二次试飞,进度非常缓慢。印度国防部称已经制定了2008年将LCA引入空军服役的战机发展目标。




随后,几经计划延期和技术延误之后,第二架LCA原型机在班加罗尔进行了飞行试验。目前看来,在2010年前该战斗机服役的可能性不大。最近有媒体称,印政府正在从国外寻找适当的替换机种。这表明LCA计划的前景潜伏着危机。印度工业界部分人士认为,LCA的拖延,主要是政治而非设计上的原因。一位工业界人士说:“LCA计划受政治驱动,它将继续为政府官员提供就业机会,并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2002年底,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LCA将在3年内投产。他说等原型机完成一系列试验和测试飞行之后,印度将在3年时间内生产该型战斗机,用于海空军。费尔南德斯声称鉴于印度将在4到5年内实现俄罗斯苏-30MKI战斗机的国产化,和其他战斗机一起为印度构成一支强大的空军队伍。




印度信息系统(Infosys)技术公司于2002年7月成为LCA提供机身复合材料的设计软件。该软件能够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能力。机身复合材料由轻型高强度纤维混合构成,强度大。估计LCA机身的45%由这种复合材料构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关键的数字飞行控制计算机设备上,2002年11月确定由英国BAE系统公司提供。该合同是由印度航空发展部ADE授予的。从事飞机飞控系统开发的BAE系统控制公司将提供6套激励器和传感器,每套包括28个可更换元件。该公司同时在两架飞行中的LCA飞机上完成激励器硬件的性能测试。这项工作预计将花费2000万美元。作为主要分包商的Moog公司将生产系统激励设备部分。BAE系统控制公司与ADE在为轻型战斗机设计飞控系统方面具有建设性关系。实际上,随着关键的数字飞行控制技术的引进,LCA的国产化程度与印度官方的说法已经相去甚远了。




进入2003年后,印度军方一些好高骛远的研制计划开始暴露出其固有缺陷,例如自行研制的高性能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都遇到了无法自行解决的困难,这对LCA的进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基本技术数据




机长:13.20米




机高:4.40米




翼展:8.20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展弦比:1.8




机翼面积:37.5平方米




主轮距:2.20米




前后轮距:4.34米




空重:5.5吨




最大外挂量:>4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起飞重量 (无外挂)8.5吨




翼载荷 (无外挂)221.4千克/平方米




推力载荷 (无外挂)106kg/kN




最大平飞速度 (高空)M1.6




实用升限:15240米
沙发坐一个,最近是暑假党出没的高峰期;P
永恒滴LCA:D
继续发展下去,相信战斗力还是可以超越F20的,A3加油啊:D
未来肯定有"星际型LCA"出现的!!
慢慢发展吧,不过觉得里面说的一句话太搞笑了:“LCA计划受政治驱动,它将继续为政府官员提供就业机会,并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D
个人感觉,虽然小三的国际环境这么好,但是在航空方面与我们的差距很大,想想J-10装备都几十架了,LCA还在艰难的徘徊于是否能生存之间,说不定等以后我们的丝带出来,它还只是刚服役,这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
三哥的路还很长啊。。。。。
大不了和阿琼一样嘛
又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而已
:D
我说这玩意这么下去连飞火星都可能
再这样下去LCA会不会出一个可变形版?用来对抗VF战斗机~~: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