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究竟在推翻满清方面有何作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9:35
这么多年除了国父创建同盟会,一出事就跑路:Q 对国父的事迹还真不了解啊,哪位大能来讲讲这么多年除了国父创建同盟会,一出事就跑路:Q 对国父的事迹还真不了解啊,哪位大能来讲讲
号召力吧:L
让我们高呼三声“大明,大明,大明!”:D
不跑路 咋办?
共党不也一出事就往外国租界跑
炮党四处放炸弹,四处起事,告诉了全国,中国未来的道路不止君宪一条。
读杨奎松或者唐德刚的书。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青年时代,曾经幻想过以改良的手段来挽救中国。1894年6月,他曾上书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在这之后,至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之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

  

  一、乙未广州之役(1895年10月),也称广州起义,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1894年11月,正值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二年2月,在香港成立了兴中会总机关,并着手组织武装起义。同月,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杨衢云、陈少白等在香港开会,决定联络广东各地会党和防营,于当年重阳节在广州起义;夺取广州作为根据地,并从这里北伐,以推翻清朝统治。起义的总指挥部就设在香港兴中会总机关,对外称“乾亨行”,以商业作为掩护。不久陆皓东等人又在广州设立了起义的指挥机关,对外称“农学会”。孙中山来往于广州、香港及家乡香山县之间,联络会党和防营,一切准备接近就绪,不幸起义前夕事泄,起义的领导者之一陆皓东被捕牺牲,孙中山等被迫走避日本。这次还未发动的起义,作为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的“战争事业”的发端而载入史册。

  

  二、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10月),也称惠州三洲田起义,主要指挥者郑士良

  1900年,孙中山乘义和团运动的时机,派郑士良前往广东惠州联络会党发动起义,又派史坚如到广州策动,他自已则从日本到香港,准备潜入内地领导起义。但香港殖民当局不准他登岸,只好又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打算再从台湾潜入内地。1900年10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率三合会众六百多人起义,分东西两路进发,连胜清军,占领了新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义军血战半月,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解散。郑士良走避香港。

  

  三、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5月),也称潮州黄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陈涌波、余既成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孙中山和黄兴在两广和云南,接连发动了六次起义。当时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发动起义,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1907年3月,应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乃于3月下旬经新加坡到达越南,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在旅越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并在河内设立了粤、桂、滇武装起义的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派许雪秋、余既成到广东潮州,派邓子瑜到广东惠州组织起义。5月22日,余既成,陈涌波率会党人士数百人,攻入潮州黄冈,以中华国民军的名义张贴布告。由于清军大举进攻,起义军坚持战斗数天,终因死伤过重而告失败。

  

  四、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6月),也称惠州七女湖起义,主要指挥者邓子瑜

  1907年6月2日,邓子瑜在惠州得知黄冈起义已经发动,即率领会党武装起而响应,起义军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师枪械,并攻克泰尾、杨村、三达、柏塘等一些村镇。各乡会党也纷纷赶来响应。义军与清军战斗十余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最后不得不自行解散。

  

  五、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9月),也称钦廉防城起义,主要指挥者王和顺

  1907年初,广东钦州、廉州(今合浦)一带人民举行过大规模的武装抗捐斗争。同年9月,孙中山派王和顺至广东钦州,发动那黎、那彭、那思各乡人民起义。9月5日,王和顺率领200多人攻入防城,以“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名义发布《告粤省同胞书》、《告海外同胞书》、《招降满洲将士布告》,申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专制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革命军在战斗中扩大队伍达三千多人。但革命军进攻钦州府城及广西灵山等地均未得手。后因腹背受敌而告失败。
六、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12月),也称镇南关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壮族)和关仁甫率广西游勇80多人,并联络清军内应,攻打镇南关,占领了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率领黄兴、胡汉民从越南河内赶到镇南关亲自督战。孙中山还在阵地上为伤员包扎,亲手发炮轰击敌人,孙中山十分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并到炮台附近壮族村民聚居的地方访问、宣传。由于起义军枪械弹药不足,孙中山即返回河内筹办。清军旋以四千余人围攻右辅山。义军坚守炮台,血战数日,因寡不敌众,不得不突围而出。起义遂告失败。

  

  七、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3月),也称钦康上思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

  1908年3月,孙中山派黄兴率领旅越南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多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攻入广东钦州。在钦州、廉州、上思一带几十个村镇之间,转战40余日,义军队伍发展到600多人,战斗中先后击败清军一万人。后因弹药不继,义军宣布解散。

  

  八、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4月),也称河口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

  与黄兴率领起义军转战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的同时,孙中山又派黄明堂等人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革命军开赴云南边境,发动了河口起义。4月29日起义军与清军中的反正部队会合,攻克河口。在河口,起义军张贴了《中华国民军都督黄告示》。此后,起义军又分兵出击,连克新街、南溪、坝洒,直迫蛮耗、蒙自;部队也由三百余人发展到三千余人。孙中山即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并命他赶到河口督师。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九、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2月),也称广州新军起义,主要指挥者倪映典

  河口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总结经验,认为军事斗争,不能仅靠会党人员,还应该运动清军,尤应在新军中进行工作。1909年10月,在香港成立以胡汉民为支部长的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以新军为主力的广州新军起义。由倪映典负责发动工作,朱执信等人分头运动防营、巡警及广州附近的会党绿林。1910年2月,广州新军与巡警发生冲突,清政府派兵镇压,倪映典趁机率三千新军士兵仓促提前起事。因准备不周,在广州水师的突然袭击下起义失败。倪映典壮烈牺牲。

  

十、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1911年4月),也称黄花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
他是一面旗帜。
说现实点就是“送死你去,黑锅我背”那背锅的:D
^_^乙未年在广州策应黄军攻略台湾……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8-6-22 13:05 发表
不跑路 咋办?
共党不也一出事就往外国租界跑

^_^工党算什么
我北洋吴子玉可曾跑路进入租界?
具有强大精神号召力
的革命灵魂人物.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8-6-22 20:56 发表
说现实点就是“送死你去,黑锅我背”那背锅的:D





;P
能背的也不容易哦
原帖由 风行南阳 于 2008-6-22 21:55 发表
具有强大精神号召力
的革命灵魂人物.

不过感觉肯买他帐的人并不多。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8-6-22 21:55 发表





;P
能背的也不容易哦

谁给黑锅我背[:a4:] [:a1:] [:a13:] ;P :P :D :D :D
原帖由 大明帝国 于 2008-6-22 09:57 发表
这么多年除了国父创建同盟会,一出事就跑路:Q 对国父的事迹还真不了解啊,哪位大能来讲讲



革命旗帜的象征,精神力量的象征。且以革命理论指引当时的国人。
欲先亡其国,必先亡其史。在这里亡其史就是在击破一个国家的思想体系,因为历史观史一个思想体系的灵魂,亡了灵魂这个思想体系就要亡了,思想体系亡了,新的思想体系就会产生。新的思想体系替代原来的思想体系来指导控制社会力,一个国家的一个变革过程就产生了,革命是这个变革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引导社会力方向的作用;另一部分是社会变革。
一个国家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思想体系会因为社会力的变化而变革,也会影响社会力的变化,剧烈的社会力的变化会产生剧烈的以篡改历史为主的社会思想体系的变化,比如满清篡改历史,日本侵略的时候沦陷区响应大东亚共荣,毛泽东时代的篡改历史;而剧烈的思想体系的变革会产生剧烈的暴力革命,比如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和我党在中国引起的内战。因为思想体系的作用是用来指导国家机器或其他社会力进行运作,统筹以母系家庭为个体的社会单位进行运作,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显然都不是国家机器。
   老夫说到这里,孙中山的作用自然就很明白了,中山先生的作用是在自己的周围凝聚出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三民主义这个思想体系,然后一大帮原来只为了推翻满清而不知道国家的未来具体在哪里的人团结到了三民主义这个思想体系周围,于是产生了社会力的运作,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辛亥革命的最实质的推动,是三民主义这个思想体系。
老夫在这里再说一下某功的危害,东汉黄巾起义,南宋方腊,还有洪秀全,孙中山和我党,都是借助思想体系来调动社会力的运作。
这里的思想体系有好的有坏的,好的是三民主义,是站在时代变革的前沿,以社会生产力变革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其他的以社会权利重组为目的的邪教思想。
某功被查封前拥有大量会员,这么多人被邪教迷惑,不早动手国家的灾难就大了。
记得有篇文章把老孙骂的很惨。
先行者这个称号就够了,人有时是要看机遇的。
事后回首容易,当世之人难为。满清也不是纸糊的,事后喊造反多容易啊,当时有几个敢?
三百年的亡国史.使中国人的民族观念非常淡薄.半封建半殖民地重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D
:@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是任何别有用心的人抹杀不了的。
纪念孙中山先生



作者: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

    * 这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文章。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四十五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三百年的亡国史.使中国人的民族观念非常淡薄.半封建半殖民地重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D


对于满清入关,国内史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这是国内的少数民族取代汉族而位居统治地位。怎么可以说是“亡国”?最多只能说是亡了一个朝代——明朝。但是翻开明史看看明朝的后期,从万历到天启(泰昌略过)再到崇祯,这个朝代实在是太黑暗了,它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 ...




中肯之言。
]]
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而谈不上是什么现代中国的国父,功劳是有的,但他不是某些人眼中的神。总的来说还是志大才疏,是块招牌,但革命没了他也行,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无可替代。

李劼:孙中山革命的喜剧性质
   作为中国晚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性环节,孙中山与陈独秀一样连接着分别以曾国藩和毛泽东为标记的两个时代。不过,陈独秀革命呈现的是一幕悲剧,而孙中山革命在实质上则是一出喜剧。陈独秀的悲剧在于他被他的革命所扬弃,孙中山的喜剧则在于他扬弃了他的革命。孙中山刚开始投身革命的时候是为了实现他的共和理想,而他把他的革命不屈不挠地推进到后来却变成了致力于统一天下。当孙中山将一统天下作为实现共和理想的前提时,他没能意识到的恰恰是在中国要实现共和理想必须以天下的不统一或曰不定于一尊为前提。凡是想要选择共和理想的必定不以一统天下为意,凡是想要获得一统天下的则必定付出抛弃共和理想的代价。孙中山革命的喜剧性由此体现为,他一方面怀抱着共和理想置身革命,一方面又执着于一统天下的革命目标。他以为这个革命目标和他的革命理想是一致的,实际上却正好是南辕北辙的。这种喜剧性使孙中山的革命漏洞百出,不知就里的人会由此怀疑这位革命家的个人品德,而事实上这种喜剧性却蕴含着一种远比个人品德更为深刻的历史内容:亦即不是个人品德扭曲了历史进程,而是历史进程中突然呈现的一种不易为人们察觉的维度变化扭曲了革命家本身的个人品德。相对于陈独秀革命的风风火火,孙中山革命显得拖泥带水,如同乐器奏乐,不是这个键按错了,就是那个音走调了。然而,这种喜剧性本身却又显得意味深长,因为作为孙中山革命初衷的共和理想是曾国藩事业的当然续篇,而作为孙中山革命最后的一统天下则又是毛泽东时代的逻辑前提。为此,毛泽东十分准确地把孙中山称为"革命的先行者"。
  
   然而,在此必须加以补充的是,孙中山革命之于历史是喜剧性的,但孙中山革命之于他个人则是悲剧性的。作为一个革命家,孙中山所多的是激情,所少的是智略。孙中山于人于事都往往缺乏透彻的洞察,或许是为激情所困扰的缘故,孙中山的目光不具备作为一个革命领袖应有的穿透力。更让人痛惜的是,孙中山的这种盲目又往往与他的仁慈心肠结合在一起,致使他的努力总是事半功倍。而且,孙中山又喜欢以德代功,通常在建功立业的关键时刻突然想到要树立道德形象,结果这种努力所必然导致的失败反弹到他的内心,不仅造成致命的心理创伤,而且还造成同样致命的生理痼疾。一种类似于诚实善良被欺负那样的愤怒经常性地折磨着这个激情满腔的革命家,致使肝火过旺,在革命进行到又一个关键时刻的当口,突然倒下,为肝癌所羁,应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古话。因此,就其个人而言,孙中山的革命只完成了他的道德形象,之于历史本身并无实质性的建树。正如他的愤怒折磨着他的肝脏一样,他的仁慈他的道德感妨碍着他的革命事业;就此而言,他未竟的北伐之所以最后成功,是因为蒋介石断然遗弃了孙中山式的仁慈和孙中山式的道德关怀。由此也可以想象见,在孙中山革命的喜剧背后,是一幕多么惨痛的个人悲剧。
  
   相对于康有为改良那种"托古改制"式的纵向标榜,孙中山的革命一开始就是毫不讳言的从内容到形式全然是横向的学习西方。这种学习是如此的彻底,以致于孙中山的革命显得不象是从中华大地上长出来的,而是由那股西学东渐之风突然吹落的。孙中山不仅其少年时代是在海外学成的,而且在其青年时代走向革命时,也以一个西医的身份首途革命生涯。这个西医身份几乎就是孙中山一生革命的全部象征,即以西方的革命方式医治满目疮痍的中国社会。而且同样具有象征性的是,孙中山和鲁迅一样排斥中医,对传统抱有与生俱来般的反感。事实上,不仅孙中山的疾病唯有中医可治,孙中山的革命也只有在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脉后才会获得成功。孙中山这种对西方的崇尚和对传统的憎恶一方面构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一方面也导致了他的偏激倾向,致使他天真地认为,只要带着一把手术刀就可以解万民于倒悬。这把手术刀便是孙中山革命的恐怖方式。
  
   孙中山几乎是完全按照一个西医的外科医生的方式来对中国社会施行他那外科手术式的革命的。他的早期革命活动主要由盲目的暗杀和同样盲目的暴动所构成。为此,他成年累月地在海外奔波,筹集资金,购买军火,然后组织起义,密谋行刺,如此等等。据此说孙中山是一个革命的恐怖分子显然过份,但他的革命又确实是空降式的,不考虑革命本身的民众基础的。尽管他的革命不乏民众基础,但他当时从来不曾想到过发动民众,只是在晚年,看到许多农民光着脚跑到广州城里参加散步,他才领悟到民众的力量,从而在最后的遗言里说道,要"唤起民众"。基于这种空降性的革命方式,孙中山的兴中会与其说是建立在海外的,不如说是悬浮在半空中的;一有机会便空降一次,失败了再重新升空,在海外飘移。孙中山很遗憾没能生逢科技文明程度更高的时代,否则他首先要购买的就不是枪支弹药,而是直升飞机。孙中山要是能看到本世纪末叶美国军队对伊拉克施行的外科手术,他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尽管即便是这样的外科手术也不一定能解决中国问题,但这至少在方式上具有孙中山所无法具有的彻底性。
................................

http://www.unicornbbs.cn/dispbbs ... 8&replyID=19208
李劼是那根葱,从没听说过。
:D 怕就怕有人把奉承话当真……
没想到大炮孙行者的粉丝真当真了……
原帖由 李大嘴 于 2008-6-24 15:15 发表

;P 可是当时的满人没把汉人当同胞,汉人是不能进东北的.鸦片战争,这么少的英军就把大清帝国给打败了?中国再弱也不可能在几千英军的打击下就投降吧.看看日本侵华时中国人的表现.持久战,哪个侵略者不完蛋?(俄罗斯的持 ...



其实关于元、清两个朝代算不算中国正史,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至少民间没有达成共识)。
但是你上述三点,我对第一点不敢完全苟同。
1840年以来的反侵略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对西方侵略者的(那有什么满汉之分)。你也说了是“大清帝国”,我想至少你心里对这个王朝(至少是前半段)还是认可的。现代中国的版图都是老毛一辈当年打下来的,但是再往前推呢?却还是在满清时代基本定型的。

清前身女真,明朝时就居住在东北接受明朝管辖。它在取得政权后,虽然对汉族有过羞辱:剃发、文字狱等,但是和蒙古相比却无疑进步许多。要知道满洲人口远远不如汉族,这种人口数量上的对比劣势自然使得其需要提防。
中山先生的这段话,的确让人心情沉重。中华民族从近代走到现代,是一部市场经济体制普及史,民主法制化社会形成史。在这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伟人们,光绪皇帝,中山先生,中正先生,小平同志,和慈禧,袁世凯,毛泽东等猪狗反动败类进行殊死的斗争,才迎来了中华民族今天伟大的复兴,尤其是毛泽东这头猪。
把这个猪狗不如的苏联走狗,反动败类永远的订死到我们民族的耻辱柱上,是老夫一生的理想。毛泽东这头猪理应给中山先生,中正先生和小平同志下跪谢罪。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

他首倡并组织实施革命。他一方面宣传思想,开启民智,唤醒民众;另一方面,创立革命组织,运筹规划,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王权”专制统治的第一枪;

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出生入死,组织领导起义十多次,接连不断的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唤醒了民众。


为了理想,孙中山先生坚拒清廷许以高官厚禄的多次收买。

孙中山先生领导发动的民主革命运动,促使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土崩瓦解,并最终推翻了满清统治;

先生废除了满清制定的民族歧视政策,开创性地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孙中山先生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让中国人由几千年来的帝王的奴才,首度在法理上成为国家的主人;

大总统任上,多次有人称呼孙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先生都当即予以制止并予批评。
大总统任上,多次有人称呼孙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先生都当即予以制止并予批评。
==============================
^_^“大总统”?
马屁拍得离谱些了吧……
造大神啊,造大神。
孙先生的愿望是美好的。可是他忽视了一点——很多时候,事物是以曲线上升方式运行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推翻封建王朝——复辟——反复辟——再复辟——再反复辟。。。。。。如此反复几次,共和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
开启民智,创立三民主义。
美国3M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会不会是孙先生在国外设立的企业,表象是美国企业,实则为中国革命募集资金?好比华润之于中国。

哈哈,跑题跑得太远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