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空军之翼:“他们可能幸存”美国空军搜索救援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37:45
]]
HU-16B 控制飞机

  为了完善这支救援队伍,两架第 33 航空救援中队的 HU-16B 被派往呵叻,作为所有救援行动的空中控制飞机。同时,3 架第 33 航空救援中队的 HU-16B 被派往岘港, 负责硬竹湾的水上救援。到 6 月 20 日,两架 HH-43B 已经能够从 NKP 前往周围地区作战。但是它们航程极短,只有 225 公里,这就限制了它们去大石壶平原进行救援行动。HH-43B 不仅没有足够的航程,它们还是标准的爱斯基摩,缺乏 HH-43F 上的作战设备。截至 6 月 20 日,美国航直升机机队的 16 架 H-34 由于战争损失和仪器损坏已经减为四架。

  1964 年 8 月 2 日至 4 日,北越南海军的鱼雷船在硬竹湾袭击了美国海军麦道克斯(Maddox)和 C.特纳乔伊(C.Turner Joy)号驱逐舰,由此引发了越南战争。林顿约翰逊总统火速增派空军及海军部队前往东南亚,对老挝、柬埔寨、南、北越南的共产党军队进行了第一次战斗出击,随后的战斗出动架次数以千计。在战斗机与轰炸机大量涌入的同时,也增派了航空救援部队,包括第四特遣队,以及由 HH-43B 武装的第3 6 航空救援中队。第四特遣队最初驻扎在位于大居里的新建的空军基地。9 月,6 架外号“彼德牌”(Pedro)的 HH-43F 战斗救援直升机被派往东南亚。


  航空救援处现已在东南亚地区将人员与飞机部署完毕,但这并不表示万事大吉,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空军和海军的战斗轰炸机,水泵 AT-28,以及越南空军(VNAF)的 A-1 天袭者提供掩护救援活动的空中战斗巡逻(ResCAP)支持。指挥和控制飞机、战术都已准备就绪。但是实际救援工作依然得依靠卡曼 HH-43B 爱斯基摩和 HH-43F “彼德牌”,而且美国航空公司的缺陷已在始于 1964 年 11 月 18 日的一次搜索救援行动中暴露无遗。


  那一天,北越南炮兵用 37mm 高射炮击落了一架由 W.R.马丁(Martin)上尉驾驶的第 613 战术战斗机中队的 F-100D,这架飞机在老挝中部的 Ban Senphan 附近坠毁。搜索救援部队立刻进入紧急行动。在美国航空公司指挥中心的配合下,一架第 33 航空救援中队的 HU-16B 负责此次搜索救援行动的空中战术控制。这架 HU-16B 发现了坠落的 F-100 后,立刻向在附近作战的海军 A-1 申请了 ResCAP 以支持救援,但没有发现马丁上尉的下落。两架来自 NKP 的 HH-43B,在海军 ResCAP 天袭者的护航下,仍然没有找到这个坠落的 F-100 超军刀飞行员。第二天,另一架 HU-16B 在老挝一座叫 Karst 的小山山顶上发现了他的降落伞。美国航紧急出动两架 H-34 前去救援。在发现马丁上尉后,其中一架直升机降下一名人员到地面对他进行救援。不幸的是,马丁上尉已经死亡。

  这次对马丁上尉的救援行动动用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充分表明了美军誓死挽救同胞的决心。在这次行动中,总共动用了 3 架 HU-16B,2 架 HH-43B,4 架美国航 H-34,17 架 F-105 雷公,8 架 F-100 超军刀,6 架海军 A-1,以及 4 架来自沙湾那吉的水泵 AT-28。此时此刻,全面改进东南亚地区的搜索救援行动策略已经刻不容缓。



HH-43B 正在 Ubo 进行训练,使用的软式 FSK(FIRE SUPPRESSION KIT,抑火装置),照片摄于 1970-1971 年,后来 HH-43B 被带装甲的 HH-43F 所取代,1973 年换装了更先进的贝尔 HH-1H

  随着美军突击队开始大规模组建,形势也发生了迅猛的变化。硬竹湾事件后不久,航空救援处为完成东南亚地区的使命,开始组建、培训、及装备新的部队。整体指挥仍由第三特遣队负责,新山一的太平洋航空救援中心由位于边和(第一特遣队)和岘港(第二特遣队)的直升机特遣队负责。那些被推举参加东南亚任务的人员被送往内华达州斯代德(Stead)空军基地的 HH-43 专门培训学校,学习利用卡曼爱斯基摩完成一些其功能设计以外的任务。战斗需要对飞机及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这些新成员和他们的 HH-43F “彼德牌”抵达边和和岘港后,他们迅速组建了特遣四队和五队。原先的第一特遣队和第二特遣队人员、飞机转移到大居里及 NKP。

  1964 年底,东南亚地区航空救援部队所拥有的直升机数量为 13 架 HH-43B/F。1964 年 9 月底,第一架由 HH-43B 改良而来的战斗机型 HH-43F 抵达东南亚。这种新型飞机以钛制装甲板包围机组舱和功率为 858 千瓦的发动机;它的新型破损自封油箱容积为 1,324 公升,这使这种 F 型机的作战航程增至 193 公里;它的新无线电装置装有甚高频与调频的指挥电台,这使得救援人员能够直接与空降引导军官、ResCAP 部队以及该地区的地面部队取得联系。

  卡曼飞机的机械师们还发明了叫做“丛林穿透者”的升降机,它能够深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救援坠落的飞行员。很多生长在老挝、柬埔寨、南、北越南丛林中的大树可高达 30 米。大片丛林连绵不断,救援人员在空中根本看不到丛林下的地面。丛林穿透者是一根长 61 米的钢索,末端有一个受力探头,探头上的弹簧臂穿过丛林中茂密的树冠,一旦到达丛林地面就伸展开来,形成一个“座椅 ”供飞行员乘坐。飞行员爬上穿透者后,再穿过茂密的树冠就能够脱险。穿透者还能携带一名伞降救援人员穿过树冠层,到达地面援助受伤的飞行员。飞行员穿过丛林树冠层后还有一段艰苦而危险的旅程,当这块地区正处于“热战”时尤其如此。敌军会向救援直升机开火。有时飞行员坐在穿透者上被带出丛林后,要在离地几百英尺的半空中悬挂好久,直到直升机飞出好几英里,到达安全地点后才被拉进直升机,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不管 HH-43 为更能适应战斗作了多少改良工作,它从来就不是而且永远算不上是能满足东南亚地区需要的救援直升机。美国在正式卷入越战近一年后,仍然要依靠美国航空公司的直升机进行老挝北部及北越南的长程救援行动。1965 年 6 月,美国航与空军救援部队救援坠落的机组人员数量比为 5:1。
ResCAP 天袭者

  参谋长联席会议,航空救援处指挥部,太平洋空军及第 13 航空队指挥部竭尽全力让功能有限的 HH-43F 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决定组建搜索救援特遣部队(SARTF)。一支典型的特遣部队由一架 HU-16B 空中控制飞机和一架来自距离最近的基地(空军、海军或美国航)的救援直升机构成,并且首创使用道格拉斯 A-1 天袭者这种固定翼的螺旋桨战斗轰炸机进行专业 ResCAP 支持。

  最初由通讯设备被改良过的 HU-16B 担任主要控制飞机。HU-16B 不仅充当空中控制飞机,它们还能在东南亚未知的水域上进行任何危险的水上救援行动。1965 年夏,HU-16B 从呵叻转移到离行动地点较近的乌董,因为这些行动往往发生在北越南境内。

  但是,尽管 HU-16B 的通讯设备已被改良,它的电子技术仍然落后于北越南空战中投入的精锐部队。1965 年 6 月,太平洋空军从日本和关岛的基地转移了三架拥有先进通讯设备的 SC-54D 营救大师到乌董担任空中控制飞机。SC-54D 到达乌董后,HU-16B 被转移到岘港。SC-54D 一直停留在乌董,直到 1965 年 12 月被 HC-130H 所取代。

  特遣部队最初由水泵 T-28D 继续担任护航任务,但只有在它们没有进行日常分配的工作时才能使用。T-28D 平时基本用于培训老挝飞行员,以及提供对抗老挝巴特寮军队的地面支持。A-1 天袭者毫无疑问是担任 ResCAP 飞机的最佳选择。它能够携带重达 3,175 千克的炸弹、火箭弹及子母弹。它的飞行速度相当快,但是也能够在必要时为直升机做近距离护航。最重要的是,它们现成可用,因为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对其停止使用。



1967 年 5 月,一架 A-1E 在岘港基地迫降,飞行员已经弹射并安全着陆,一架 HH-43F 携带着 FSK(FIRE SUPPRESSION KIT,抑火装置)在上空盘旋,这一装置并非是灭火,而只是用来抑制火焰,以便打开一条通往飞机的通道,直到专业灭火设备的到来。FSK 分为早期的软式和后期的硬式两种,此图中为硬式,它们可以携带同样容积的泡沫和水的混合液,总共 83 加仑,射出膨胀后可以产生 690 加仑的泡沫。可以连续 50 秒,射程可达 50 英尺,由于有浆叶产生的下洗流的保护,这点距离是足够了

  美国空军已认识到 A-1 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能担负 ResCAP 任务并且在南越南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飞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50 年代初,空军拒绝使用 A-1,部分原因是军种间的竞赛以及追求所谓的全喷气式空军形象。1964 年 5 月 30 日,第一批空军 A-1E 抵达边和,取代了农场门 AT-28 及 RB-26 特遣队,但是直到 1965 年 8 月,它们才被专门用于担负 ResCAP 任务。那时,602 空降特遣中队派遣了一支 A-1E 特遣队到乌董,作为开始成形的 SARTF 的一部分。

  1965 年盛夏,第一批能够应付东南亚不断扩大的战场上的持久战的直升机——西科斯基 H-3 海王终于抵达NKP。1965 年 7 月 6 日抵达 NKP 的头两架飞机是由 CH-3C 货运飞机改良而成。CH-3C 的飞行速度远快于 HH-43B/F,HH-43 是每小时 193 千米,而 CH-3C 是每小时 260 千米。它们的航程也更长,为 805 千米,而 HH-43 是 402 千米。CH-3C 还装有装甲板以保护机组人员,而且这两架改良后的飞机均装有电动绞盘和丛林穿透者,在每个前座舱门里都装有一个可安放 M60 轻机枪的活动枪架。


  这两架 CH-3C 已被涂上迷彩战术伪装,这种伪装从 1965 年夏以来就应用于所有战术飞机。并且空军 H-3 被亲切地称为“愉快的绿巨人”。这个名称是极为恰当的,因为在东南亚战争中,H-3 机组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些巨大而英勇的任务。

  CH-3C 仍然不完全符合航空救援处的需要。在航空救援处的本部——奥兰多空军基地,航空救援处的成员们与西科斯基的机械师们一同设计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救援任务的直升机——“HH-3C”。“HH-3C”(非正式命名)与运输机 CH-3C 的差别几乎相当于 CH-3C 与 HH-43 的差别。它装有一对功率为 1,044 千瓦的 GE T58-GE-10 发动机,最大时速超过 257 千米。尽管实用升限为 12,000 英尺,但大部分战斗任务只需保持在 10,000 英尺的巡航高度就足以远离小型武器及轻机枪的火力。当“HH-3C”降低高度,在丛林树冠层上空盘旋时,机组人员有 1.27 厘米厚的钛制装甲板防护。如有战斗需要(其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可以启动在前舱门中的固定和活动枪架,这些枪架可安放 M60 机关枪或口径为 7.62mm 的 GE GAU-2B 电动加特林机枪,这种机枪每分钟可发射 6,000 发子弹。“HH-3C”还装有容量为 2,460 升的内部油箱,比 CH-3C 的容量多了 757 升,能够深入北越南执行任务。在主起落架侧突出部位的下方有富余的空间安放一对 757 升的副油箱,这种油箱最初是为 F-100 超军刀设计的。安装可投放油箱后,这种 HH-3E 飞机的中途不加油的航程可达到 1,210 千米。


  航空救援处对这些仍不满足。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在飞行途中给直升机加油?直升机巨大的旋翼桨叶妨碍了使用波音可操纵空中加油伸缩套管进行加油,但探管锥套式空中加油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关键问题是要克服旋翼产生的巨大的滑流。但不能使用战斗机用的标准空中加油伸缩套管,因为它在向下气流的作用下将会弯曲。西科斯基系列飞机最终采用了一个实验性的安装在 CH-3C 机头的既长又重的空中加油伸缩套管进行空中加油。
空中加油

  为确保空中加油成功进行,必须开发特殊航行技术。有两个主要力量作用于加油与受油的飞机。一是加油飞机在起身后造成的巨大的滑流与紊流。“HH-3C”必须从这些滑流与紊流中飞过,并且将受油探管成功接入空中加油管的锥形套。二是直升机的旋翼造成的一股向下的气流。这股气流会作用于受油探管和锥形套,但是只要将受油探管置于旋翼半径之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空军少校哈里.邓恩(Harry Dunn)认为 HH-3E 的船身或许可以像漂在水中的船一样“漂浮”在加油飞机的滑流形成的气流波上,而不必费力地从这些滑流中飞过。邓恩少校的想法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且于 1966 年 5 月在莱特-帕特森(Wright-Pattern)空军基地成功进行了试验。1966 年夏,试飞工作完成。尽管试飞成功,但改进设计,培训机组人员的直升机空中加油 HIFR(helicopter in-flight refueling)技术,以及在 HC-130H 上安装必要的加油设备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这使得装有空中加油设备的 HH-3E 直到 1967 年夏才能够投入使用。安装在 HH-3E 上的其他设备还包括一个可载重 272 千克的电动升降机,并配有长 73 米的丛林穿透者。一架 HH-3E“愉快的绿巨人”(Jolly Green Giant)上有 5 名机组成员,包括 2 名飞行员,1 名空勤机械师和 2 名伞降人员。


  1965 年夏,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航空救援特遣队组合成一个单位。7 月 1 日,太平洋航空救援中心第三特遣队被重新命名为第 38 航空救援回收中队(ARRS),总部设在新山一,其小分队遍布于整个南越南及泰国地区,一分队位于泰国与老挝边境交界的 NKP,二分队位于大居里,三分队位于乌汶,四分队位于呵叻,五分队位于乌董,六分队在边和,七分队在岘港,九分队在波来古,十分队位于湄公三角洲地区的平水。除了在 NKP 的一分队是装备 CH-3C 外,其余分队都是装备 HH-43 ,直到 1965 年 11 月 10 日,头六架“HH-3C 愉快的绿色巨人”被派往乌董。12 月 5 日,一架原装 CH-3C 被击落,剩下的 CH-3C 于 1966 年 1 月被送回战术空军司令部(TAC)。



一架 21SOS 的 CH-3 在 1 万英尺的高度被一枚 37 毫米高射炮弹击中,这个位置原来是安装跳板的,(这架飞机并没有安装)。请参照图中的这枚 37 毫米炮弹和弹孔的直径

  救援行动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次有 JOLLY GREEN 85——一架原装 CH-3C 参与的救援任务非常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1965 年 11 月 5 日,麦克里瑞(G.C.McClearey)中校驾驶的 357 战术战斗机中队的一架 F-105D 雷公被北越人的地对空导弹击落,坠毁于河内南 96 千米处。位于乌董的搜索救援特遣部队立刻采取了行动,派遣两架呼号为 SANDY 11 和 12 的 A-1E 飞往 F-105D 的坠毁地点。北越南人的高射炮击落了 SANDY 12,飞行员波尔斯塔德(R.E.Bolstad)上尉跳伞逃生。SANDY 11 一直在上空盘旋,直到他找到波尔斯塔德,并且通过无线电联系了 CROWN SC-54D,要求派遣一架救援直升机和另一架 SANDY 进行增援。一架 CH-3C——JOLLY GREEN 85 刚到达波尔斯塔德所在地点上空,北越南人的小型武器就击中了它的致命部位。JOLLY GREEN 85 的飞行员沃伦.利莱(Warren Lilly)上尉将遭受重创的飞机控制在一个适合跳伞的高度,并且指挥机组人员跳伞逃生。包括利莱上尉在内的 4 名机组人员相继跳伞。一架 SANDY A-1 很快收到其中一名机组人员的无线电遥控装置发来的信号。


  另一架 CH-3C 在前往第一事故地点的途中发生了机械故障,因此无法前去救援坠落的 A-1 或 CH-3C 机组人员。幸好,海军在此地区的“独立”号军舰上有一架 SH-3 海王,并且愿意提供帮助。在 SANDY 13 及 14 的护航下,SH-3 即刻前去救援那些坠落的机组人员。途中,SANDY 14 被 37mm 的曳光弹击落。SANDY 13 及海军 SH-3,NIMBLE 62 搜索了 SANDY 14 的坠毁地点,但却没有发现飞机或飞行员的任何踪迹。此时因飞机上的剩余油量只够安全返回基地,海军直升机和 SANDY 13 不得不返回基地加油。加完油后,NIMBLE 62 由两架海军 A-1H 护航,再次前往 SANDY 14 失事地点,但仍然一无所获。这几架飞机随即前往 SANDY 12 及 JOLLY GREEN 85 的失事地点。


  海军 A-1 接收到一个从位于低处的无线电遥控装置传来的信号,于是让 NIMBLE 62 下去探查情况。当这架海王在丛林上空盘旋时,副驾驶发现了一束微光,于是他们放下丛林穿透者,救出了 JOLLY GREEN 85 的伞降人员。是他的 Zippo 打火机发出的光被救援人员透过茂密的丛林树冠发现。次日上午,NIMBLE 62 及其两架护航机 A-1H 再次来到 JOLLY GREEN 85 的失事现场进行救援行动,但是北越猛烈的小型武器火力使这次行动被迫中止。NIMBLE 62 被击落,两架海军 A-1 很快也卷入了与北越南高射炮的战斗。尽管两架 A-1 遭受重创,它们仍然要求从“独立”号军舰上拍出另一架海王,继续参加救援任务。两架 A-1 在岘港为 NIMBLE 63 护航时坠毁,当时 NIMBLE 63 正在将 NIMBLE 62 的机组人员从丛林中救出。

  次日上午,也就是 11 月 8 日上午,一支由空军及海军的 A-1,SH-3 和乌董幸存的一架 CH-3 组成的特遣部队会聚于 JOLLY GREEN 85 的残骸所在地。“独立”号军舰上的海军 F-8 和岘港的 F-100 提供米格空中战斗巡逻(MiGCAP)。两架空军 SANDY 收到了一个无线电遥控装置发来的信号,但是北越南人猛烈的高射炮火力迅速像他们发起了进攻。这两架天袭者均受创。新山一的救援中心最终做出了停止进行任何救援行动的重大决定,因为北越南人早已在飞机失事地点周围精心布置了高射炮陷阱。

  事后才的得知,JOLLY GREEN 85 的机组人员在刚着陆时就已被俘,并且已在押往“河内希尔顿”(关押美军战俘的河内火炉监狱)的途中。这次救援行动所付出代价为:4 架 A-1,其中包括两架在岘港迫降的海军 A-1,一架 CH-3C,一架 SH-3A,还有其他几架遭受重创的空军和海军 A-1。这次行动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救出了 JOLLY GREEN 85 的伞降人员。后来才又得知,首次救援行动的对象——麦克里瑞中校早已在地对空导弹袭击他的飞机时就已遇难。

  1966 年 1 月 8 日,航空救援处进行了第二次大的重组,更名为航空航天救援与回收局。在东南亚地区,第三航空航天回收组在新山一成立,它拥有对联合搜索与救援中心的指挥权。在岘港成立了由 HH-3E 装备的第 37 ARRS,并且在乌董设有其特遣队,负责北越南、老挝和硬竹湾地区的机组人员救援工作。由 HH-43 装备的第 38 ARRS 保留了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小分队,主要负责南越南地区的地方基地及机组人员的救援工作。
大力神专家

  1966 年还发生了另一次大的变革——引进洛克希德 HC-130H 作为主要空中控制飞机。HC-130H 上装有所有最新电子搜索救援设备,包括 AN/APX-65 敌我识别询问机,用来监视北越南上空出现的所有敌我识别频率。除此之外,这架飞机还装有 AN/ARA-25 特高频/甚高频附加归航装置和各种可空投的救援设备,例如 ARK-1 救生船包和急救设备。HC-130H 的核心装置是 Cook AN/ARD-17 空中跟踪系统。ARD-17 原本是为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定位坠落的宇宙飞船而研制的,它可以调到北越南地区所有机组人员随身携带的无线电遥控装置所在的频率。ARD-17 的有效距离极长,这意味着 HC-130H 的作用范围可以覆盖到整个南越,老挝及硬竹湾地区,并且 HC-130H 可以全程指导北越任何地区的 SARTF 行动,而不会遭受任何损失。1965 年 12 月,头两架 HC-130H 抵达乌董,代替了原有的 HC-54D 救援大师。1966 年 6 月,又有三架 HC-130H 抵达乌董。这五架控制飞机被编为第 37ARRS 第一特遣队。1967 年 1 月 16 日,第一特遣队被正式命名为第 39ARRS。



  1966 年夏,美国空军开始进行一项飞行试验——用海军陆战队租给空军的一架改良过的 KC-130 加油机试验“HH-3C”直升机的空中加油能力。由于飞行试验非常成功,空军正式同意将 11 架 HC-130H 控制飞机改装成加油机。洛克希德 /麦利塔在 HC-130H 上额外安装了几个容量为 22,000 千克的燃料挤压囊,在外翼下的吊舱内还安装了一些必要的管路系统、泵和锥形套设备。每架加油机都可同时为两架 HH-3E 加油,不过在战争条件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改良后的 HC-130H 被更名为 HC-130P,并且于 1966 年 11 月开始投入使用。


  在乌董的小分队,曾经被编为第 38ARRS 一分队,后来又被编为第 37ARRS 二分队,最后在 1968 年 3 月被编为第 40ARRS。直到 1966 年底,东南亚地区的 SARTF 小组共拥有 50 架飞机,包括在岘港的 5 架 HU-16B 信天翁飞机,在南越南和泰国的 29 架服务于地方基地的 HH-43B/F,以及在乌董的 10 架 HH-3E“愉快的绿色巨人”和 6 架 HC-130H/P。


  当硬件设备准备就绪后,SARTF 小组开始为“典型的”救援任务制定规范的行动程序。尽管东南亚地区所有的搜索救援任务在开始时都是“典型的”,但是由于对战争的发展和北越南军队的意图的不确定,大部分任务到后来演变成“有秩序的混乱”了。参与一次典型的搜索救援任务的 SARTF 小组通常由一架空中控制飞机,两架救援直升机和一队全副武装的战斗机组成。空中控制飞机由 HC-130H/P 大力神担任,呼号为 CROWN。CROWN 负责监测空军和海军突击部队的所有频率,并时刻监听任何事故的预警信号,例如从“大学眼”机载警戒与控制飞机上发出的米格警报,从铁手飞机上发出的地对空导弹发射警报,以及一般的关于发现高射炮瞄准的无线电通信信息。如果一架飞机出现事故,CROWN 会向 SARTF 小组其他成员发出警报,通知他们来采取相应行动。

  CROWN 最先向两架呼号为 JOLLY GREEN 的 HH-3E 发出警报。1966 至 1967 年间,HH-3E 的基地设在泰国乌董和 NKP,以及南越南岘港。这些飞机经常前往北越南附近的前沿军事区(FOL)。如果在途中使用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些老利马点进行加油,这些直升机可飞到离北越南边境仅几分钟的航程的地方。HH-3E 经常使用大石壶平原北部的利马点 98(隆田 )和 36(那康)。来自岘港的 HH-3E 经常沿着非军事区飞到广治省的 FOL。对北越南进行军事进攻时,JOLLY GREEN 一般在北越南边境旁 10,000 英尺(3,048 米)的高空绕行。如果 HH-3E 能够进行空中加油,就能有足够的燃油与 CROWN 同时绕行。

  硬竹湾的救援任务由岘港的 HU-16B 或“Jolly Green”直升机,海军的海王直升机或在硬竹湾地区巡逻的海军军舰执行。所有这些军事力量都是整个 SARTF 小组的一部分,服从新山一的联合搜索与救援中心的调遣。CROWN 控制飞机在执行救援任务时能够从各种渠道抽调现有的任何搜索救援(SAR)资源。事实上,在硬竹湾及北越南东部地区进行的很多救援行动都需要依靠空军和海军飞机的协作。如果有一名飞行员不幸坠落,空军和海军将一起投入救援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军种间的隔阂与对立。扬基航空站(Yankee Station,越南东京湾中的一个锚地,通常有三艘航母在此停泊,此轮流对北越发动空中打击)的航空母舰上的 A-1 经常为在硬竹湾工作的空军 HU-16B 护航。第 3 航空救援回收中队(ARRG)甚至为空军“Jolly Green”直升机在必要时能够在海军军舰上加油而设计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叫做“水上加油行动”。此外,HH-3E 除了可以在海军军舰上着陆后加油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在军舰身旁盘旋,只需将加油软管递过去就能进行加油。
最后一次出动 HU-16B

  1967 年 9 月 30 日,HU-16B 执行了它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这架巨大的信天翁船身式水上飞机从美国最初卷入东南亚战争起,曾担任过空中控制飞机和救援直升机。在那段时间里,HU-16B 的机组人员总共救援了 47 人——26 名空军人员及 21 名海军人员,在战斗中共损失了 4 架 HU-16B,牺牲了 9 名机组人员。

  ResCAP 飞行任务几乎都是由空军和海军的道格拉斯 A-1 天袭者担任。空军 A-1 机群的呼号为 SANDY。一旦有救援任务,“Jolly Green”首先紧急起飞,然后 SANDY 机群接着起飞。机群通常由四架飞机组成,分为两个战术分队——SANDY HIGH 和 SANDY LOW。但是,如果仅有两架飞机,他们就将这个双机组分为两架单独的飞机——HIGH 和 LOW。SANDY LOW 飞机迅速前往 CROWN 或其它在事发现场的飞机指定的救援地点;同时 SANDY HIGH 护送“Jolly Green”前往该地。“Jolly Green”直升机也被分为 HIGH 和 LOW 两个分队,JOLLY GREEN LOW 担任初期救援直升机。在到达飞行员坠落现场后,SANDY LOW LEAD 将接任现场指挥官。他所在的分队将努力寻找坠落的飞行员所在的准确位置,侦查此地区是否有敌军或高射炮武器(AAA)埋伏,并且与坠落到地面的飞行员取得联系。如果遭遇敌军或高射炮武器,全副武装的 SANDY LOW 机群完全可以对付任何攻击。


  一架 SANDY 飞机的武装载荷通常包括四至六个 250 磅的装有导火索延长器的炸弹,一对 100 磅的白色磷烟幕炸弹,一个 SUU-11A/A 7.62mm 转膛机枪吊舱,几个 LAU-3 火箭弹吊舱,各种各样的子母炸弹(CBU)发射装置,以及直径为 20mm 的机内炮。SANDY 所携带的众多型号的子母炸弹中有两种尤为奇特,即 CBU-19 催泪毒气炸弹和 CBU-30A 区域防御武器,通常被叫做“碎石”。SANDY 在坠落的飞行员所在地周围洒上“碎石”,看上去就像是地上的小石块或动物粪便。“碎石”变热后具有爆炸性,一旦被踩上就立即爆炸。CBU-19 催泪毒气炸弹在对付敌军高射炮部队时尤其有效。


  在 SANDY LOW LEAD 确定事发现场相当安全,并且已找到坠落的飞行员的具体位置后,他就会命令 JOLLY GREEN LOW 开始进行救援。“Jolly Green”将会停留在坠落的飞行员的上空,并放下丛林穿透者。如果这名飞行员已受伤或是昏迷不醒,一名伞降救援人员将乘坐丛林穿透者降到地面对这名飞行员采取急救措施,例如包扎伤口,将断骨用夹板固定等,然后把这名飞行员固定在从林穿透者上,由丛林穿透者将他拉到停留在上空的直升机上。这名伞降救援人员通常不得不在地面上等候。只有等到飞行员被送上“Jolly Green”直升机后才能再次放下丛林穿透者,将这名伞降救援人员拉回直升机。


  如果 JOLLY GREEN LOW 遭遇袭击,SANDY LOW LEAD 就会命令 SANDY HIGH 分队前去镇压敌军。SANDY LOW LEAD 还会向此地区的其它空军小队,包括空军突击队寻求帮助,或者要求在距离最近的基地待战的其它 SANDY 飞机前来增援。如果 JOLLY GREEN LOW 被击中并且被迫降落,JOLLY GREEN HIGH 就会立刻出动,担负起救援前一架“Jolly Green”机组人员及那个坠落的飞行员的任务。一旦那个飞行员被救出并且送到“Jolly Green”直升机上,CROWN 就会召集此地区的所有飞机,全力以赴地进行空中战斗巡逻,而“Jolly Green”和 A-1 则开大油门,火速飞往边境。



1966 年 7 月 21 日,38th ARS 的一架 HH-43B(62-5978)被派往 Ubon 以东 16 英里的某处,营救一名 F-4C 的飞行员,这架 F-4C 在前一天晚上被一枚导弹击中,发动机着火后在林地中迫降,迫降区长达半英里,当时飞行员还在座舱中,后来被这架 HH-43B 安全救出


  多亏这些装备齐全的飞机和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以及为战争救援所开发的一套基本战略,到 1966 年底,第 3 ARRG 总共救援了 647 人。其中,战斗机组人员 222 人,非战斗机组人员 55 人。在这 222 名战斗机组人员中,有 37 人救于北越南,39 人救于南越南,51 人救于老挝,26 人救于硬竹湾。仅在 1966 年,第 3 ARRG 就在滚雷进攻的高峰期从东南亚丛林中救出了 179 人。到 1967 年底,“Jolly Green”机组人员救援的人数增加了 25 个百分点,从 1966 年的 92 人增加到 1967 年的 122 人。HH-43F“Pedroes”救援的人数基本保持不变,由 65 人增加到 68 人。由于 HU-16B 后来退出战斗,其救援人数自然显著减少,由 1966 年的 22 人减到 1967 年的 1 人。
Super Jolly”投入使用

  1967 年底,第一架新型“Super-lift”直升机——西科斯基 H-53 投入使用。H-53 原本是为回收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而设计开发的,后来又经西科斯基公司和 ARRS 针对东南亚地区的战争需要而进一步作了改良。改良后的 H-53 被命名为 HH-53B“Super Jolly Green Giant”。机组人员都把它叫做“暗黄皮革”或“又大又丑的胖家伙”。HH-53B 将要用来替代 HH-3E,它的体积很大,几乎是 HH-3E 的两倍;它的总重量超过 16,330 千克,而 HH-3E 的重量为 8,165 千克;HH-53B 装有两个功率为 2,928 千瓦的 T64-GE-7 大功率涡轮轴发动机,可载重 5,900 千克,而 HH-3E 仅可载重 1,360 千克;HH-53B 的最大时速为 314 千米,比 HH-3E 高出 96 千米。

  HH-53B/C 具有与 HH-3E 相同的航空电子设备及空中加油能力。整个驾驶舱以及客舱底部都由钛制装甲板包围,有效保护了 5 名机组成员(2 名飞行员,1 名空勤机械师和 2 名伞降救援人员)。其防卫装备包括两架安装在前舱门内的 GAU-2B 转膛机枪和另一架安装在固定于后部跳板三脚架上的转膛机枪,这个后部跳板在作战中将会被放下。1967 年 9 月底,第一批 HH-53B 被送往乌董的第 37 ARRS。

  1968 年的景况于 1967 年一样,紧张而且繁忙——执行任务,越来越多的任务。1968 年,在整个东南亚地区,“Jolly Green”,“Petroes”,和新来的 HH-53“ 超级愉快的绿巨人(Super Jolly Green Giant)”总共救援了 572 人。第 13  空军在东南亚地区拥有约 1,300 架飞机,其中大概有 500 架的基地都设于泰国,并且在北越南和老挝执行战斗任务。在南越南的战斗有些难度,但是,北越南地区猛烈的防御火力——米格,地对空导弹,大口径和小口径的高射武器(全雷达指引)——使得那里的战斗尤为艰苦,每一次进攻都像是一次惊人的试验。有时似乎感觉北越南的每一位持有步枪的老人都在朝攻击机射击,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北越南的确时有发生。如果运气好,一位老人甚至能用步枪击落一架先进的战斗机。如果一架飞机被击落,不管它是落在哪里,都会有大批救援力量前去救援坠落的美国飞行员。

  1968 年 1 月 30 日,北越南军队和越共发动了“春节攻势”。为了对付这场进攻,几乎东南亚地区所有的空中进攻力量都被用于袭击南越南及胡志明小路沿线的目标,因此,在北越南地区的损失开始有所减少。北越南军队和越共的“春节进攻”被迅速击败后,基地设在泰国的空军中队做好了对北越南继续进行全面轰炸的准备。但是,约翰逊总统对此却表示反对。


  1968 年 3 月 31 日,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北纬 19 度线以北的所有轰炸行动。只有 Route Pack II(在洞海和荣之间的海岸线上)一半的区域内和整个 Route Pack I(非军事区以北)内的目标仍然可以袭击。北越南军队乘机将大批地对空导弹及高射武器转移到非军事区与北纬 19 度线之间。幸好空军及海军侦察机的严密监视将北越南地区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让众多美军飞行员有望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域内完成他们的 100 次战斗任务。然而,在老挝的损失却相当严重。

  与北越人的谈判持续了整个 1968 年夏天。约翰逊总统提出如果北越人同意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不利用停止轰炸之机在南越南边境集结军事力量,不越过非军事区袭击美军,不支持任何类似于“春节攻势”的越共袭击,允许美军侦察机在北越南北纬 19 度线以南的空域飞行——约翰逊总统将停止在北越南任何地区的空袭。北越南人欣然同意了这些条件。1968 年 1 月 31 日,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对北越的空袭。
侦察机队

  飞入北越南上空进行侦察活动的侦察机由米格空中战斗巡逻及铁手防空压制机队护航。任何对侦察机的直接威胁,例如被北越南军队的雷达“照射”或锁定,或者是米格战斗机认为可能的射击通道,都将立刻遭到护航机队或其它并不参与此次行动的机队的攻击。这些攻击被称为“保护性反击战”,在北越南任何地区都时有发生。因此,美军机组人员在 1968,1969 及 1970 这些间断性地进行空袭的年份中经常身处险境。

  空袭停止后,搜索救援任务仍然十分繁重。1969 年,第 3ARRG 在东南亚地区总共救援了 481 人;1970 年,这个数字降到了 176 人,这反映了当时救援任务有所减少。

  发生与 1970 年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为营救美军人员而对北越南位于山西(Son Tay)的监狱进行的一次英勇突袭。据情报表明,约有 100 名美军人员被扣留在这个监狱内。救援人员制定了一个释放监狱内的俘虏的大胆计划。但是,这个情报以及计划都比山西的实际情况落后了近四个月。北越南人早在 7 月中旬就已把山西的所有战俘转移到距山西 11 千米的丹河(Dan Hoi 音译)监狱。

  但是,这次突袭行动的计划者们对此一无所知。1970 年 11 月 20 日晚,他们开始按计划实施行动。参与行动的一支 SARTF 由两架 C-130E 战斗爪(Combat Talon),五架 A-1E SANDY,五架 HH-53C“Super Jolly Green Giant”和一架 HH-3E 组成。这次行动由空军与海军协同作战,空军提供救援部队,米格 CAP 以及在山西地区的野鼬鼠(用于识别、定位、压至或摧毁地面防空火力,比如雷达,地对空雷达基地的飞机,野鼬鼠 1 型为经过改装的 F-100,1A、2  和 3 型为 F-105,4 型为 F-4)支持,海军则对北越南军队进行牵制攻击,以牵制其绝大部分防御力量。



  乌董时间 23 点 10 分,这支 SARTF  飞往北越南。F-105G 野鼬鼠直接飞往山西压制北越南军队的地对空导弹以及高射武器雷达。F-4 米格 CAP 在老挝上空绕行,监听 EC-121D“大眼”(College Eye)的频率以侦察任何米格机的活动。与此同时,海军 A-6 和 A-7 机队飞往海防进行牵制攻击——并且刻意造成 B-52 攻击的假象。另有几个海军米格 CAP 机队处于空中战备状态。



  救援飞机直接飞往山西开始采取行动。但是,由于第一批直升机着陆地点出现差错,结果攻击了距监狱 365 米处的一个北越南军队工兵学校。发现这个失误后,救援分队其它成员立即前往监狱所在地。舱门射击员用机枪扫射警卫塔台时,一架 HH-3E 坠落于监狱大院内。机上的美军立即冲进监狱,搜查每一间牢房,寻找被关押的俘虏。


  在地雷工兵学校内,布尔.西蒙(Bull Simon)上校的军队与北越南军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枪战。在监狱内,一些由两人组成的救援小组搜索了整座监狱,却一无所获。牢房内空无一人。在所有尝试搜索的努力失败后,救援小组不得不登上一架一直在旁等候的 HH-53C 返回。在这次突袭行动开始后 27 分钟,突袭者们就已经在返回泰国的途中了。这次计划详尽周全,万无一失,但是计划者们却无功而返,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在这些突袭者们离开北越的途中,遭遇了北越军队地对空导弹的袭击。两架野鼬鼠被击中,飞行员勉强驾驶这两架飞机飞出北越,但其中一架飞机在老挝北部上空解体,两名机组人员弹射出来。一架北越空军米格机向一架 HH-53 发射了一颗环礁导弹,但没有击中。两架担任救援俘虏任务的 HH-53C 经过 C-130 加油机加油后返回去救援野鼬鼠机组人员。由于在途中遭到强烈的小型武器火力攻击,这两架飞机不得不无功而返,回到NKP。次日上午,一队 SANDY A-1 前来增援,并迅速歼灭了敌军的枪手。两架"Jolly Green''直升机经过 HC-130P 加油机加油后加入到这次行动中来,并将野鼬鼠机组人员从老挝丛林中救出。

  在新上任的美国总统里查德.尼克松承诺将战争"越南化"后,美国空军看看开始将部队遣送回国。一些部队返回了常驻基地,一些部队被解散,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被转移到东南亚的其它基地。救援部队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被转移到其它基地后,在人员编制力量被削减的情况下还要在最大范围内担负搜索救援任务。很多 HH-43F "Pedro''单位就已被完全撤消。事实上,一旦主力部队被撤消,这个地方基地的救援特遣队就相当于被解散了。

  部队内部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第 12 战术战斗机联队撤离金兰湾(Cam Ranh Bay)时,第 3ARRG 第八特遣队也从 OT&E(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作战检测与评估)表格上消失了。大居里的第二特遣队在第 355 战术战斗机联队撤离时也被撤消。第 3ARRG 的其它特遣队也做出了类似的调整。

  1970 年9月中旬,第 39ARRS 的 11 架 HC-130P 从虽华(Tuy Hoa)转移到金兰湾。1971 年 7 月 1 日,使用 HH-43F 的单位——第 38ARRS,及其担负的基地地方救援任务被撤销,东南亚地区剩余的 HH-43F 由第 3ARRG 直接调遣。7 月 21 日,第 40ARRS 从乌董转移 NKP,与第一特殊行动中队(SOS)的 A-1 SANDY 共用停机坪。

  1972 年初,第 3ARRG 的 HH-53 编制数量由 20 架削减到 13 架。1972 年 3 月,第 39ARRS 的 HC-130P 由金兰湾转移到呵叻(Korat)。当北越军队于 1972 年 3 月 31 日发动全面攻势时,第 3ARRG 的编制力量如下:两个分别位于南越 RVN 的山茶(Son Tra)和乌董的救援协调中心,岘港的第 37ARRS,NKP 的第 40ARRS,乌汶的第三特遣队,呵叻的第四特遣队(包括 HC-130P),乌董的第五特遣队,乌塔帕(U-Tapao)B-52 基地的第十二特遣队以及新山一的第十四特遣队。1972 年复活节北越南军队已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形势逼人,美国空军及海军必须全力以赴,严阵以待。在未来十个月空军与海军的协同战斗中,必将出动大批美军攻击机与救援机前往北越南境内。

  北越南军队发动的复活节攻势令大部分美军将帅猝不及防。尼克松总统的“越南化计划‘’在过去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有条不紊地实行。几乎东南亚地区每支部队的力量都已被大幅度削减。但是实际上,几乎在一夜之间战斗任务就翻了一番,不久又翻一番。随着战斗任务增加,飞机及机组人员的损失必然也相应增加。1971 年,北越南地区所有军种的战斗损失总共只有 6 架飞机,而截至 1972 年底,这个数目增加到 149 架飞机。
“越南化计划”导致搜索救援装备剧减

  “越南化计划”要求大量削减 ResCAP 力量,即 A-1 SANDY 飞机。美国空军二年多来一直在向越南空军转让 A-1。美军在最多时共拥有 6 个 A-1 中队,但在北越南军队发动复活节进攻时,美军仅剩下一个 A-1 中队,即 NKP 的第 1SOS。1972 年春,空中救援队直升机 HH-53 的数量剧减到不超过十二架。SARTF 的力量已不足以应付当时所面临的任务。

  在美军进行后卫(Linebacker)行动的前几个月,关于美军具体军事力量的数据不甚明晰。4 月,第 3ARRG 共救援了 12 人,其中有 10 人救于北越南战场;5 月,共救援了 138 人——这是这场战争期间每月救援人数的最高记录,其中只有 1 人是坠落在北越南的飞行员。这 138 人中有 132 人是在被包围在广治城(Quang Tri City)老城堡中的美军及南越南军队(ARVN)。那次行动经过大致如下:第 37ARRS 的四架 HH-53 于 5 月 1 日离开岘港飞往老城堡,其中三架在城堡围墙内着陆后救走 132 人。第四架 HH-53 正要飞离老城堡时又听到城堡内有求救声,于是立刻掉头返回城堡围墙内,放下悬梯,等待他的“盟友们”跑出城堡登上飞机逃生。

  然而,这是北越南军队设下的一个圈套。这架正在等候的直升机立刻遭到了北越南军队的小型武器的猛烈袭击。舱门枪炮手迅速用他的转膛炮回击,HH-53 的飞行员唐纳德.萨顿(Donald Sutton)上尉立即起飞返回岘港。

  最著名的救援行动发生于北越南军队发动进攻后第四天。4 月 2 日,一架来自第 42 战术电子战系统(TEWS)的 EB-66E,呼号 BAT 21,正在为一组袭击跨越非军事区袭击目标的 B-52D 护航。北越南军队早已运送了几座 SA-2 导弹到此地区,而美军机组人员对此毫不知情。一枚 SA-2 击中了 BAT 21,BAT 21 的机组人员中只有电子战军官(EWO)Iceal Hambleton 中校幸存。Hambleton 并非一名寻常的 EWO ,他曾经在战略空军司令部(SAC)总部供职,掌握丰富的战略导向目标信息。东南亚地区的军方都知道了此事,尤其是北越军队。


  第 3ARRG 与北越军队都试图尽一切力量接近 Hambleton。当北越军队向 Hambleton 逼近时,第 1SOS 的 A-1 SANDY 立即对他们进行扫射,四架美军 UH-1 休伊对猛烈的地面火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然而在一架被击落,另一架坠毁于广治(Quang Tri)海岸东部几英里处后,不得不返回。A-1 一次又一次地出动,尽最大努力阻止北越南军队的士兵接近 Hambleton,并且在他周围形成了宽 400 米的“焦土”带。北越军队也毫不示弱,运送了更多高射武器与地对空导弹前往该地区。


  在这十天内,第七航空队连续发动进攻,并且做出了几次救援努力。北越军队的地对空导弹也击落了两架 OV-10 FAC,而且在一次 HH-53 救援行动中,这架“Jolly Green ”也被北越军队击落,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最后,在 BAT 21 被击落 11 天后,Hambleton 终于到达了甘露河(Cam Lo River),并顺流而下找到了那支等候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即刻护送他登上了一架等候他已久的直升机。这次救援行动充分暴露了东南亚地区的救援部队在对抗现代化电子防御时的不足。
新型搜索救援系统

  一些有助于搜索救援部队更容易地进入北越南领空执行任务并安全返回的设备早已存在,并且这些设备早在多年前就已安装在空军与海军的飞机上。例如,电子对抗设备吊舱,雷达引导与警报设备早在 60 年代初期就已问世,然而这些设备却不适合在直升机上使用,也不适用于行动缓慢的 A-1 SANDY ResCAP 飞机,因为这些设备与这类飞机的系统不相容,或是因为它们过于沉重或庞大而不适合安装在直升机底部。新的系统正在开发与不断完善,但都没能在后卫(Linebacker)I 或 II 袭击中及时投入使用。

  A-1 SANDY 飞机在担任 ResCAP 任务时表现出色,但它们仍然逐渐被凌-特姆科-沃特公司(Ling-Temco-Vought)A-7D 所取代。第 3 战术战斗机中队与第 354 战术战斗机联队作为补充力量被火速派往东南亚参与 Linebacker 行动时就是装备的 A-7D。1972 年 10 月底,在 NKP 举行了一次会议。与会方有第七航空队,第 1SOS,第 3ARRG 以及第 3 战术战斗机中队的行动人员。会议议题是——A-7D 能否取代 SANDY 而成为 SARTF 队伍的一部分?会议讨论的结果是肯定的。1972 年 11 月 2 日,第 7 航空队让 12 架 A-7D 保持了一整天 ResCAP 战备状态。11 月 7 日,A-1 SANDY 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11 月 15 日,第 1SOS 的最后一批 A-1 H/J 被转让给越南空军。


  在用 A-7D 替代 A-1 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A-1 在目标区域的“空中巡逻时间”大大长于 A-7D,而且 A-7D 耗油量大,不得不频繁往返于 KC-135 加油机。两种飞机的最大军械载荷大致相当,但 A-7D 的轰炸系统与雷达先进得多。A-7D 的飞行速度极快,这也意味着它在为 HH-53 护航前往目标区域时必须沿椭圆形航线绕 HH-53 飞行。A-7D 的装备更为先进,能够应付北越南的雷达干扰区域。

  11 月 16 日,一架 Wild Weasel F-105G 被一枚地对空导弹击中,A-7D 即刻出动,去进行它的第一次战争救援任务。这次救援行动共用了三天时间,两名 Weasel 均成功获救。

  1970 年,另一种新机型加入到 SARTF 队伍中来——Rockwell OV-10 野马(Bronco)。这种飞行速度极快的螺旋桨飞机是 SARTF 队伍中的低空“眼睛”。由于 OV-10 能够携带好几箱火箭弹及炸弹,在根段翼上还装有四架 7.62mm 机枪,在 A-1 SANDY 飞机的数量减少时,它经常代替 A-1 SANDY 担任 ResCAP 任务。在 Linebacker 行动的高峰期,第 23 战术空中支援中队(TASS)的很多架 OV-10上 都装有铺钉/铺路(Pave Nail/Pave Spot)夜间观测/激光指示器设备吊舱,这使得 OV-10 能够“照亮”攻击目标,指引另一架飞机向其投放激光导引炸弹,并且能够在夜间救援行动中与另一架飞机诸如 AC-130 鬼性(Spectre)炮艇机协同工作。

  尽管有大量改良过的新飞机与新系统加盟 SARTF 队伍,而且直升机及人员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在这场战争的下一步行动——Linebacker II 中,SARTF 队伍所作出的成就仍然微不足道。1972 年 10 月底,美国与北越表面上在谈判后似乎达到了和平,但事实上截至 12 月中旬北越并未在任何协议上签字;相反,12 月 13 日,他们公然放弃谈判。尼克松总统遂下令发动全面轰炸,即 Linebacker II。北越的大型城市都被列入轰炸范围,所有飞机都加入到这次轰炸行动,包括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这是第一次使用巨大的 B-52 对抗“历史上最先进的空防系统”。可想而知,损失非常惨重。SARTF 部队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并且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Linebacker II

  12 月 18 日,Linebacker II 战役开始打响。首先有 48 架 B-52 袭击了北越白马(Kep)及和乐(Hoa lac)两地的飞机场。黎明前又有 81 架 B-52 袭击了北越南境内的目标。有几百架飞机为他们提供空中支援——F-111 和 Wild Weasel F-105G 袭击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空军和海军的 F-4 进行米格 CAP 巡逻。海军 A-6“入侵者”(Intruder)在海防一带肩负袭击与空中布雷双重任务,EB-66E 专门干扰北越南雷达系统。由于发射高射炮与地对空导弹,再加上失事飞机着火,当晚河内的夜空亮如白昼。第一晚共损失了三架 B-52,一架 F-111A 和一架 OV-10A。


  接下来的 12 天,Linebacker II 战役持续进行。河内和海防的每一个主要目标都遭到轰炸。美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北越南人严肃认真地回到了谈判桌上。然而,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在 Linebacker II 战役中共损失了 15 架 B-52,2 架 F-111A,以及另外 5 架海军和空军的飞机。有 10 架 B-52 坠毁在北越南,并且无法进行救援。在 Linebacker II 战役中,很多飞机坠落的地点十分险恶,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救援。这些失事飞机上幸存的机组成员或成为战俘,或被宣告失踪。而损失的其它 5 架 B-52 勉强支撑着飞出北越南,坠毁在老挝丛林中。第 3ARRG 的救援人员救出了 34 名机组人员中的 30 名,其它 4 名由于受伤过重未能生还。


  有趣的是,东南亚地区的救援部队在 Linebacker II 行动之前再一次剧减。11 月 30 日,岘港的一支 HH-53 单位——第 37ARRS 被全部撤消。它的五架“Jolly Green”直升机被转让给 NKP 的第 40ARRS。12 月 15 日,也就是 Linebacker II 行动开始前三天,第 40ARRS 有两架 HH-53 被削减,原因是这支部队“兵力过剩”。1973 年 1 月 15 日越南战争停止时,第 3ARRG 的所有资源仅包括 11 架 HH-53C,14 架 HH-43F 和 6 架 HC-130P 加油机,这 6 架加油机后来被转让给的第 56ARRS。

  这场战争在老挝和柬埔寨又持续了几个月,老挝在 1973 年 2 月才正式停战。1973 年 1 月 3 日,第 3ARRG 开始了最后一次救援机组人员的行动。事故原因是一架 B-52 在 Vinh 附近被一发地对空导弹击中后坠毁。1973 年 5 月 4 日,第 3ARRG 的一架 HH-53 才将 T.L.狄根斯(Dickens)中尉从柬埔寨丛林中救出。直到 1975 年,东南亚地区才未再发生任何救援行动。

  1975 年 3 月 14 日,北越向南越大举进攻。没有美军的空中支援,南越军队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仍然被迅速击败。南越的垮台显然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MACV(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Vietnam——军事援助司令部/越南)司令部,第七航空队,PACAF 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实施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次救援行动——盛行风行动,用直升机将所有停留在南越南的美国办事官员,家属以及“盟友”从南越南撤走。

  4 月 19 日,又有一批 HH-53C 被转移到泰国 U-Tapao 空军基地,由 NKP 的第 56 特殊行动联队调遣。当盛行风行动开始时,这几架“Jolly Green”都将前去参与救援。4 月 20 日,两架 ARRS 的 HH-53C 和 8 架第 21SOS 的 CH-53 餐刀“Knife”直升机飞往停靠在南中国海的“中途岛”号航母。

盛行风行动

  4 月 29 日,盛行风行动开始。一队 HH-53 与 CH-53 离开“中途岛”号航母前往西贡。由海军陆战队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护航,头三架救援直升机在西贡美国大使馆国防部专员俱乐部屋顶上着陆。随后满载着超出正常载荷一倍的人员离开西贡,直接飞回“中途岛”号航母——身后紧跟着北越南军队猛烈的炮火与地对空导弹袭击。

  从白天一直到夜间,又出动了几批空军与海军陆战队的 H-53 进行空中撤离。凌晨 1 点 45 分,这些直升机从使馆俱乐部屋顶上共撤走了 6,619 人,而且尼克松总统规定只有美国公民才能从这个地方被撤走。1975 年 4 月 29 日 7 点 30 分,最后一批海军陆战队卫兵登上 SWIFT 22——一架海军陆战队 CH-53,然后起飞。盛行风行动以及美国在越南的一切事务到此终止。


  在 1962 至 1975 年间,航空救援处下属部队共救援了 4,170 人,其中有 2,780 人救于东南亚战场。然而为此共损失了 10 架 HH-43,24 架 HH-3E 和 1 架 HH-53/CH-53 直升机。这些损失是否值得呢?我想航空救援处的每一个人都会响亮地回答:“是的,先生!”
空军之翼的好文章太多了全都转过来要累死人的,有兴趣的自然会去看
但是万一有人不知道有这篇文章呢?尤其又是在这个特殊时刻?自己懒就别打击他人的积极性嘛;P
空军之翼的托:D :D :D :D
卡曼飞机的机械师们还发明了叫做“丛林穿透者”的升降机,它能够深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救援坠落的飞行员。很多生长在老挝、柬埔寨、南、北越南丛林中的大树可高达 30 米。大片丛林连绵不断,救援人员在空中根本看不到丛林下的地面。丛林穿透者是一根长 61 米的钢索,末端有一个受力探头,探头上的弹簧臂穿过丛林中茂密的树冠,一旦到达丛林地面就伸展开来,形成一个“座椅 ”供飞行员乘坐。飞行员爬上穿透者后,再穿过茂密的树冠就能够脱险。穿透者还能携带一名伞降救援人员穿过树冠层,到达地面援助受伤的飞行员。飞行员穿过丛林树冠层后还有一段艰苦而危险的旅程,当这块地区正处于“热战”时尤其如此。敌军会向救援直升机开火。有时飞行员坐在穿透者上被带出丛林后,要在离地几百英尺的半空中悬挂好久,直到直升机飞出好几英里,到达安全地点后才被拉进直升机,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在这方面美国的思想比我们先进40年.
报喜不报忧而已,他们没找到的,越战到现在那么多失踪的怎么就不报?
怎么没报?LS的说话一股酸味,人家最少经验比我们丰富,装备比咱强
应该学习美帝的经验
人家是飞行员活着跳伞,然后去救,飞行中会主动配合后方救援

这是撞了山,再去救,完全两码事
原帖由 GBYY 于 2008-6-11 18:00 发表
人家是飞行员活着跳伞,然后去救,飞行中会主动配合后方救援

这是撞了山,再去救,完全两码事

9494,NND,谁要敢说PLA有问题,我就和他刺刀见红!
原帖由 suzutsuki 于 2008-6-11 14:14 发表
报喜不报忧而已,他们没找到的,越战到现在那么多失踪的怎么就不报?

  GLA至少能救出活人来,TG呢?
原帖由 LORY 于 2008-6-11 19:15 发表

  GLA至少能救出活人来,TG呢?


放出来啦?看来脑科医院治疗效果很糟糕的说
原帖由 BTK002 于 2008-6-11 19:18 发表


放出来啦?看来脑科医院治疗效果很糟糕的说


精神病院,这里跑了一个
原帖由 hoda 于 2008-6-11 20:03 发表


精神病院,这里跑了一个


精神病院也能上网了?待遇不错啊
原帖由 BTK002 于 2008-6-11 20:05 发表


精神病院也能上网了?待遇不错啊


原来精神病院能上网了,怪不得,条件正好,羡慕你。
录像第二段是越战中美军CH53在A1 掩护下营救失事飞机飞行员

[WARNING! WARNING!] http://6.cn/player.swf?flag=0&vid=XlL9NOD7esXGOfrqtpjmkQ
帖子不能沉,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