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也来谈谈《军事力量4》中方方所写的《真实的谎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7:57:09
<P>也来谈谈《军事力量4》中方方所写的《真实的谎言-扑朔迷离的IDF》中的一些问题</P>
<P>最近不是很有空,拖到今天才写这篇意见。实在是很对不起大家。</P>
<P>关于IDF,争论由来已久。IDF 即 F-CK-1(经国号)战机是台湾在美国协助下发展的
一型轻型战斗机。总体上来说是三代的外形,优于二代机的设计指标。性能按照其设
计要求是达标了。个人认为其和我国的J8B及其改型水平类似,各有优势。各位切莫
认为这是贬低IDF。因为FC-1/J7E一类战斗机,还未必能和J8B相比。这里提一下FC-1
虽然很新,是一款三代战斗机。但是总体作战能力,我不认为能和J8B的改型相比,
那是后话。前面就不多说了。</P>
<P>直接进入正题
方方文章前面一段关于IDF前期发展构型一段。了解已久,无甚异议。但是有一点要
指出,从IDF前期发展构型来看,IDF的研制目的其实是很不明确、很摇摆不定的。这
和台湾没有实际的军事工业,因而对武器研发极不了解有关。那本书里提到的早期对
IDF研发费用是按飞机单价的4倍来估算,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台湾在IDF研制过程中
在美国的帮助下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来看,台湾并没有
真正利用IDF研制从美国学到科学发展和评估武器研发的方法。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事
例,就是庐山计划、近期喧嚣一时的为IDF加装AIM120的问题等等。我认为的原因是,
美国在IDF研发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研制技术支持和人员扶持,让台湾有机会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进行瞭望。这极大地丰富了台湾工程人员的想象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惰性
和依赖性。看看那些构型,从三角翼到梯形翼,无尾布局到三翼面布局。单垂尾到双
垂尾,两侧进气、机肋进气、翼下进气、肌腹短舱进气不一而足。在直接有美国空气
动力学雄厚根基的基础上,在加上美方工程经验丰富的“退休”工程师的直接参与和
指点之下。台湾设计人员有了让自己设计思路天马行空任意翱翔的基本本钱。这是IDF
构型丰富多彩的原因。但是如果抛开这一切IDF还能是什么?每次我看到那些文字说
IDF有一个构型象Su27的时候,每当有人说IDF如果不是美方限制,性能就会更强的时
候,我就禁不住想笑: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支持当成理所当然的义务时,开始贪得无
厌的索取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一切时,也就意味着堕落的开始。想想我们对朝鲜感情
与对巴基斯坦感情的不同,朝鲜最让大陆军友不齿的是什么?就是把功劳都算在自己
头上,对中国贪得无厌的索取各种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好处,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愿
望还要发牢骚。朝鲜对中国这样,台湾对美国呢?在现实中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你
会认为他是什么人?我不认为IDF取得不到那些技术是一种遗憾。对于美国人来说,给
台湾已有的东西已经是一种天大的恩赐了。
正因为台湾心态的不正,总认为获得高技术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忽视了用更科学更实
际的态度来评估武器系统,以及合理培育武器的研发基础能量。前一阵关于IDF上装
AIM120一事,台湾就起过纷争。认为美国开价2-3亿美元实在太离谱,而台湾预算只
有几百万美金。因为加装AIM120不过是软件中增加一段代码罢了,怎么会要几个亿那
么离谱。台湾舆论立法院一面倒的看法,让人看起来就好笑。也没看到汉翔或什么人
站出来说明一下,其中的问题。后来倒是有人终于发现原来欧洲想要给老战机加装新
一代空空导弹也需要几亿美元的试验代价,这才住了嘴:原来美国人没有A什么钱。
从这个事例再回过头看什么“庐山计划”,看看台湾总投入和改进项目,以及项目涉
及的科目,也就能大概对台湾的研发能力以及实际目标指标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
更大的感悟就是:台湾并没有在武器统筹规划上学到什么东西,即使到今天,还有乱
搞的时候。</P>
<P>第二个要说的是关于IDF的翼面积计算问题。
方方认为资料上所说IDF机翼的参考面积是24.26m^2可能并没有包含翼身融合体所能
产生升力。否则IDF的翼载可能更小。
这里要指出一下IDF机翼面积应该是采用了台湾方面自行公布的数据。在国内出版的
92年的世界飞机手册上IDF机翼面积曾写成21m^2左右。如果说92年的数据可能还少算
了翼身融合体的面积还情有可原。但是今天还这么说我就忍不住认为方方整个思路有
问题。问题是什么?太过于想为IDF平反了。
目前利用投影法计算的纯机翼投影面积(包括主翼和平尾)大约略多于19m^2算上边
条也不过20m^2多,因此我认为目前引用的IDF机翼面积应该是包含了翼身融合体和机
身所产生的升力。不过话说回来。由于IDF是双发机中单翼翼下两侧进气,机身并非
如F16一样平滑过渡到机翼或幻影2000一样采用下单翼,我更认为IDF的翼身融合体的
采用对飞机翼面积贡献其实是很小的。</P>
<P>第三个要说的方面是IDF发动机问题。
这里要说的不是IDF发动机本身的好坏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评说。因为资
料不够全面。说发动机到底好不好还缺乏一些比较实际的信息。当然我也很认同还原
TEF-1042发动机的本来面目。过低的贬低和过高的吹捧很没意义。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IDF采用目前的TEF-1042-70发动机也能看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就是同代战斗机单发机和双发机的推重比比较问题。
在我印象中。大部分同代战斗机中双发机的空战推重比值恒比单发机要大大约0.2左
右的推重比。比如J7和J8推重比。J7大约0.8,J8大约1(当然目前J8的新型号更高)。
F16大约1.0+F15大约1.2+,JSF呢?大约在1.1-1.2左右(发动机推力差不多17吨)。
JSF自重说法太多,不好算。而F22空战推重比达到1.4。
我想为什么评价IDF是一款三代外形的,用二代标准设计的战斗机,这个比值就很说
明问题。在我看来同代双发理所当然性能要比同代单发有优势。这也是我从不认为
J10有一天真的能拿到和EF2000/阵风一样的高度。光一个推重比就吃亏太多了。同样
也是我很不鸟某些片面的能量机动性说辞的原因。评估能量的丧失和维持很重要,但
是忽略能量的补偿环节更是要不得的。一些人过分的偏爱类似F16一类轻型中低空战
斗机,满脑子能量机动性、SEP什么的。却不认真的想想,为什么美国仍然要把F15/
F22用作空中优势战斗机,而不是他们所钟爱的F16一类传奇。难不成美国人都是傻子
都脑袋有问题不成。稍后我也用用能量机动性的观点说说为什么F15比F16更适合空优。
J8B怎么利用能量机动性的原理作战,取得空中优势。虽然我认为我几乎要说的都属
于废话,是使用膝盖想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但是我还得说。</P>
<P>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应该有所觉悟了吧,同代双发机战斗机的推重比将比同代单发机
要大20%甚至更多。这是双发机最大的优势甚至是决定性的优势。某些意义上说,这
个甚至可以视为飞机定代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IDF,很明显IDF的指标不过是二
代机的水准。说IDF推力足够用的人,我想他们想到的只是发动机的合力足够用,却
忽视了IDF双发推重比并不出彩,甚至为人诟病的真正原因。比较F404和两台TEF1042
总推力TEF1042稍大(大大约300kg左右),自重也单台比F404大很多(大约大100-150
KG),而机身结构重量上付出的代价更大,并严重影响了IDF的机内可用空间,降低了
气动外形的优势,特别是采用翼身融合的好处。说实话,如果费那么大劲做出来翼身
融合,被双发结构所破坏了,产生不了多少优点,那还不如采用单发常规设计来的好,
省钱且实用。</P>
<P>关于TEF1042子模块问题,印象中台湾人说是6个,看来有空需要查查了。
有一点大家不要弄错。发动机冷件/热件大修间隔和发动机大修间隔不是一回事。理论
间隔也往往和实际间隔有差距的。可靠性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个定
式。从TEF1042上看。发动机较小,结构较简单,涡轮前温度不高。这些都是有利于发
动机可靠性增长的东西。但绝对不会大修时间间隔在2000小时以后。</P>
<P>感到比较无聊的是,方方在文中用RD33去和TEF1024去比,FC-1用的是RD33吗?还是用20
年前的RD33来比较?</P>
<P>第四要说说IDF的雷达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不明白的是,相参可编程行波管和栅控行波管有什么不同。我们所说的的机载
脉冲多普勒雷达好像都是相参脉冲体制的吧?好像还没听说什么现代机载雷达不是非
相参脉冲体制的(非相参体制比较落后),行波管栅控的目的就是功率可调。所谓的
可编程性,就是说通过编程方式实现栅极控制达到功率可调的目的吧。我是不懂二者
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相参可编程行波管不能发射连续波单脉冲信号而栅控的就能发射?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行波管都支持发送单脉冲信号(极低频率的PRF嘛),虽然行波管
有分脉冲管和连续波管。不过看起来脉冲管发射连续波除了功率不大之外,好像也没
什么难度。只是通常来说要让脉冲多普勒雷达支持单脉冲连续波方式,需要架设专门
的单脉冲天线和接收信道。或者来个接收机倒置,发射脉冲波接收时转成近似连续波
来处理。所以GD-53有没有制导半主动雷达弹,看天线以及接收机位置就可以了。当
然还有一点,接收机倒置的话,需要较强的信号处理能力,才能把脉冲变成准连续波
信号。IDF的GD53雷达,公认是没有CWI连续波照射器的。发射机位置,倒是不清楚,
但机上信号处理能力,从方方给出的数据来看,可以说不值一提。</P>
<P>真正先进的PD雷达发射机,采用双模或多模栅控行波管,这样才能保证不同波形下的
输出功率平均,也可以实现完美的低探测率(被对方探测)目的。从指标上看。APG-
67(F)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相对都比较差,横向比较一下(记忆数据,忘了原
来的资料存在哪张光盘了),RDY的雷达平均功率在800-1000W,峰值是12KW。APG66/
68雷达平均功率640-770W,峰值8KW左右。APG65还是70的平均功率高达1.6KW,峰值
就不用说了吧。(大陆的神鹰雷达平均功率比GD53高一截,更新的平均输出功率在1
KW上下,号称单位重量的功率“天下第一”,即同样重量下,雷达功率单元的单位重
量的输出功率,是已知F16/F15上同类设备1-2倍)
大家都知道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或者跟踪距离和雷达的功率以及接收电路的性能(
灵敏度)关系极大。IDF的GD53雷达,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都很一般。但雷达指标却
和别人比不逞多让,颇值得玩味。
GD53雷达功率只有别人的一半甚至更少,作用距离却少不了几KM,那么是GD53系统的
灵敏度更高或后处理设备更好?根据方方给出的数据。我想没几个人能做出这样的结
论吧。</P>
<P>说到雷达信号后处理,又不得不指出方方的一个错误。在其描述雷达的快速傅立叶变
幻时弄错了一些概念。国内一般对快速傅立叶计算叫做多少多少点的FFT计算,没有说
什么几条的(方方台湾科普读物看多了)。一般来说快速傅立叶算法是离散傅立叶算
法的计算量降维版。其主要特点就是输入数据量是2的倍数,不足的时候加权补值。快
速傅立叶变换数据是可以拼接的,即256点的FFT可以用64点的FFT获得,同样1024点的
也可以由数次256或512点的FFT运算获取,唯一的不同就是慢一点。方方的数据上把
RDY雷达最大实现32000多个多普勒滤波器和FFT运算搞错了。其实RDY的FFT了不起就是
1024点的。RDY的滤波器由32路,每路包括1024个多普勒个滤波器的滤波器组构成,这
是通俗的说法,实际上了不起就是32块ASIC组成的信号处理阵列(4-8块信号插板,考
虑到当时的技术)罢了。每个ASIC在单位时间内能用1024点的FFT处理完成分配给他的
信号数据。这样结构以便保持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同步。为什么要实现32路处理呢,估
计是和APG65/70一样,为了在HPRF的时候对距离不模糊(精确测距),在一个PRF周期
中使用了32个距离门。测距精度大约是:(光速/PRF数)/32吧。</P>
<P>GD53雷达如果说处理能力是60万次/秒(两块I750)的话,打死我都不信。这点处理能
力,刚够火控运算用。大概方方引用的还是80年代给廉价战斗机改装用的通用计算机
的性能指标。按照台湾人的说法,GD53用的是APG66V2(F16MLU)的计算机,这种计算
机用的MIPS R3000系列的16位RISC CPU。运算速度因该在几百万次左右(记得用了不
止一块R3000)不知道大家对R3000知不知道。我提一下龙芯的CPU指令集就是MIPS32。
龙芯相当于RISC5000。国防科大的银河3还是银河2的节点处理机,就是由R4400构成的
(32位)。不过这应该都是指IDF的雷达的火控任务计算机。GD53有没有PSP(可编程
雷达信号处理机)我不好乱说。不过至今为止看到的台湾方面总总评论实在让人不敢
恭维。信号处理到了今天FFT指标已经不值得一谈。不说今天的FFT处理点数,动不动
就是1024甚至更高,其实很早就有人发现FFT处理信号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的,现在一般
都组合运用FFT/DFT/FIR等算法处理信号。谁叫现在的DSP超强呢?一块TMS320C6X,定
点就是16亿次/S,一块ADSP21060浮点超过2.4亿次,相比之下RDY的PSP都落伍了。</P>
<P>有人觉得JL10A的指标很差,很一般。我不想多说一点,只是提醒一下,雷达探测距离
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雷达评估标准都不一样。那两个数字只具备简单参考
价值,其他不说,从JL10A的模块(APG67是4个LRU,10A是几个?),从发射机功率,
从信号处理机设计,从器件指标上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工程发展过程中往往会
出现各种问题,连日本这个毫无异议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强权造的F2那款号称世界最先
进技术的相控阵雷达,搞了几年了居然也还只有30几KM的有效探测/跟踪距离。本身就
很说明问题。这种问题,只要假以时日,基本上都能解决。JL10A到底性能如何,我个
人认为超过APG67很多。只是当年国内电子工业的弊病,造成了一些性能没一次完全达
标的问题。</P>
<P>这里再说一下,MTBF没必要再说(吹)了。且不说这个MTBF 235小时是个设计值,当
年APG68的改型还宣称要达到170小时,结果多少?撑到100小时还不是照样出问题。可
靠性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没有出现这个过程的东西反而值得推敲。</P>
<P>当然也不必认为GD53 TMBF值会低多少。想想看APG66/68都是6-8个LRU,APG65/70高
达10多个(所以它雷达功能超强模式多),更有甚者还有上20多个LRU的机载火控雷
达(F14的),APG66/68的雷达元件数超过5000个,而APG65记得是14000个。这么多分
立元器件,不但造成了重量巨大,可靠性降低也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在APG67猛吹MTBF
高达200多小时的时候。那些功能性能远强于APG67的高性能雷达的实际MTBF,总在
50-100多小时徘徊。由此可见假设元器件可靠性差不多(美国自用版本甚至更好),
APG67的元器件既系统复杂度和别人比是什么级别了吧。系统复杂度意味着什么?就
是功能的多少与性能的好坏,同样一段信号处理,高性能雷达为了发射高质量的波形,
得到更好的回波波形滤波的方法信号采集转换处理的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这玩意
岂是一句最大探测距离所能体现出来的。光个虚警的处理,就能玩死人。各位不妨
去找找资料,看看先进机载火控雷达在处理虚警问题上是如何工作的,再考虑需要
多大的计算量。看看不管是几十万次还是几百万次。APG67有没有可能做的多好。
我们一些人总忘不了某学术刊物中提到的90年代初J8早期雷达可靠性仅数小时的事,
可是当年F14,F15的雷达,不一样都是从几个小时慢慢增长到几十小时。早期J8雷达
的元器件数高达7400多个,那时又没什么ISO一类的品管概念,自然会出问题。出问
题才会意识到问题,才会积极想办法问题,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工程
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没听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没有失败(辩证法中任何成功的东西都有不足),或失
败的部分假装看不见,那才是可怕。若是再把功能限制很大性能严重缺失的雷达吹
成因为可靠性很好因此性能就高的雷达,那就不失为可笑了。</P>
<P>PS一下。大家别忘了注意一下AGP67的重量和别的有多大区别。</P>
<P>雷达这个话题已经说了不少,不过最后看到方方一句因为甲虫是模拟信号处理,因
此很担心甲虫的雷达处理能力的话。就忍不住要再说。
模拟信号处理真的就不如数字处理。第一我想问一下你们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模拟信
号处理是怎么做的?我敢打赌,很多人一定会回想起家中老式电视机收音机中的粗
大的会发光的电子管。别以为是笑话,以前我就常听台湾人这么说。
不偏题了,直接说说Su27/Mig29是如何在电子技术比美国落后的基础上用模拟方式
实现滤波的。其实在美国数字电路还不发达的时候。一样大量用模拟方式实现雷达
滤波。
实际上现在脉冲多普勒雷达模拟滤波,用的是声表面波功能器件+线形CCD实现的。
这两个技术都是60年代末才出现80年代大量应用,直到90年代之后才慢慢被高性能
全数字化的处理机部分取代的。当年运用声表面波器件进行多普勒滤波实际上要比
数字电路更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声表面波器件轻小、且能耗小,性能一致性好,
成本低,转换效率高,信号质量好,高可靠性。很多人想不到吧。其实信号处理中,
模拟方式是有很多优势(特别是比早期数字技术),比如数据处理和转换。数字式
处理有数据同步问题,各种非法操作以及数值合法性检测问题(否则数据溢出,当
场数据机可能就会挂了),这些玩意大量消耗系统资源(对于90年代以前的数字硬
件而言),占用周边电路(那时候半导体集成度远不能和现在比)和系统电源功率。
采用模拟的声表面波。完全依靠固体物理学特性,将信号延迟,滤波,放大等处理。
完全是实时的,在加上CCD光电荷器进行运算。最后再通过AD变换转为数字信息,给
低能的数字计算机进行最后信息整合和融合。效果并不比90年代之前的数字电路差。
只是可编程特性少一些,扩展性差一点。因此,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雷达或许
不如90年代之后的先进雷达,但若是和90年代之前数字技术发展出来的雷达相比,
还是有机会一较高下的。IDF的雷达算什么时候的雷达呢?</P><P>也来谈谈《军事力量4》中方方所写的《真实的谎言-扑朔迷离的IDF》中的一些问题</P>
<P>最近不是很有空,拖到今天才写这篇意见。实在是很对不起大家。</P>
<P>关于IDF,争论由来已久。IDF 即 F-CK-1(经国号)战机是台湾在美国协助下发展的
一型轻型战斗机。总体上来说是三代的外形,优于二代机的设计指标。性能按照其设
计要求是达标了。个人认为其和我国的J8B及其改型水平类似,各有优势。各位切莫
认为这是贬低IDF。因为FC-1/J7E一类战斗机,还未必能和J8B相比。这里提一下FC-1
虽然很新,是一款三代战斗机。但是总体作战能力,我不认为能和J8B的改型相比,
那是后话。前面就不多说了。</P>
<P>直接进入正题
方方文章前面一段关于IDF前期发展构型一段。了解已久,无甚异议。但是有一点要
指出,从IDF前期发展构型来看,IDF的研制目的其实是很不明确、很摇摆不定的。这
和台湾没有实际的军事工业,因而对武器研发极不了解有关。那本书里提到的早期对
IDF研发费用是按飞机单价的4倍来估算,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台湾在IDF研制过程中
在美国的帮助下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来看,台湾并没有
真正利用IDF研制从美国学到科学发展和评估武器研发的方法。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事
例,就是庐山计划、近期喧嚣一时的为IDF加装AIM120的问题等等。我认为的原因是,
美国在IDF研发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研制技术支持和人员扶持,让台湾有机会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进行瞭望。这极大地丰富了台湾工程人员的想象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惰性
和依赖性。看看那些构型,从三角翼到梯形翼,无尾布局到三翼面布局。单垂尾到双
垂尾,两侧进气、机肋进气、翼下进气、肌腹短舱进气不一而足。在直接有美国空气
动力学雄厚根基的基础上,在加上美方工程经验丰富的“退休”工程师的直接参与和
指点之下。台湾设计人员有了让自己设计思路天马行空任意翱翔的基本本钱。这是IDF
构型丰富多彩的原因。但是如果抛开这一切IDF还能是什么?每次我看到那些文字说
IDF有一个构型象Su27的时候,每当有人说IDF如果不是美方限制,性能就会更强的时
候,我就禁不住想笑: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支持当成理所当然的义务时,开始贪得无
厌的索取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一切时,也就意味着堕落的开始。想想我们对朝鲜感情
与对巴基斯坦感情的不同,朝鲜最让大陆军友不齿的是什么?就是把功劳都算在自己
头上,对中国贪得无厌的索取各种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好处,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愿
望还要发牢骚。朝鲜对中国这样,台湾对美国呢?在现实中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你
会认为他是什么人?我不认为IDF取得不到那些技术是一种遗憾。对于美国人来说,给
台湾已有的东西已经是一种天大的恩赐了。
正因为台湾心态的不正,总认为获得高技术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忽视了用更科学更实
际的态度来评估武器系统,以及合理培育武器的研发基础能量。前一阵关于IDF上装
AIM120一事,台湾就起过纷争。认为美国开价2-3亿美元实在太离谱,而台湾预算只
有几百万美金。因为加装AIM120不过是软件中增加一段代码罢了,怎么会要几个亿那
么离谱。台湾舆论立法院一面倒的看法,让人看起来就好笑。也没看到汉翔或什么人
站出来说明一下,其中的问题。后来倒是有人终于发现原来欧洲想要给老战机加装新
一代空空导弹也需要几亿美元的试验代价,这才住了嘴:原来美国人没有A什么钱。
从这个事例再回过头看什么“庐山计划”,看看台湾总投入和改进项目,以及项目涉
及的科目,也就能大概对台湾的研发能力以及实际目标指标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
更大的感悟就是:台湾并没有在武器统筹规划上学到什么东西,即使到今天,还有乱
搞的时候。</P>
<P>第二个要说的是关于IDF的翼面积计算问题。
方方认为资料上所说IDF机翼的参考面积是24.26m^2可能并没有包含翼身融合体所能
产生升力。否则IDF的翼载可能更小。
这里要指出一下IDF机翼面积应该是采用了台湾方面自行公布的数据。在国内出版的
92年的世界飞机手册上IDF机翼面积曾写成21m^2左右。如果说92年的数据可能还少算
了翼身融合体的面积还情有可原。但是今天还这么说我就忍不住认为方方整个思路有
问题。问题是什么?太过于想为IDF平反了。
目前利用投影法计算的纯机翼投影面积(包括主翼和平尾)大约略多于19m^2算上边
条也不过20m^2多,因此我认为目前引用的IDF机翼面积应该是包含了翼身融合体和机
身所产生的升力。不过话说回来。由于IDF是双发机中单翼翼下两侧进气,机身并非
如F16一样平滑过渡到机翼或幻影2000一样采用下单翼,我更认为IDF的翼身融合体的
采用对飞机翼面积贡献其实是很小的。</P>
<P>第三个要说的方面是IDF发动机问题。
这里要说的不是IDF发动机本身的好坏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评说。因为资
料不够全面。说发动机到底好不好还缺乏一些比较实际的信息。当然我也很认同还原
TEF-1042发动机的本来面目。过低的贬低和过高的吹捧很没意义。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IDF采用目前的TEF-1042-70发动机也能看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就是同代战斗机单发机和双发机的推重比比较问题。
在我印象中。大部分同代战斗机中双发机的空战推重比值恒比单发机要大大约0.2左
右的推重比。比如J7和J8推重比。J7大约0.8,J8大约1(当然目前J8的新型号更高)。
F16大约1.0+F15大约1.2+,JSF呢?大约在1.1-1.2左右(发动机推力差不多17吨)。
JSF自重说法太多,不好算。而F22空战推重比达到1.4。
我想为什么评价IDF是一款三代外形的,用二代标准设计的战斗机,这个比值就很说
明问题。在我看来同代双发理所当然性能要比同代单发有优势。这也是我从不认为
J10有一天真的能拿到和EF2000/阵风一样的高度。光一个推重比就吃亏太多了。同样
也是我很不鸟某些片面的能量机动性说辞的原因。评估能量的丧失和维持很重要,但
是忽略能量的补偿环节更是要不得的。一些人过分的偏爱类似F16一类轻型中低空战
斗机,满脑子能量机动性、SEP什么的。却不认真的想想,为什么美国仍然要把F15/
F22用作空中优势战斗机,而不是他们所钟爱的F16一类传奇。难不成美国人都是傻子
都脑袋有问题不成。稍后我也用用能量机动性的观点说说为什么F15比F16更适合空优。
J8B怎么利用能量机动性的原理作战,取得空中优势。虽然我认为我几乎要说的都属
于废话,是使用膝盖想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但是我还得说。</P>
<P>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应该有所觉悟了吧,同代双发机战斗机的推重比将比同代单发机
要大20%甚至更多。这是双发机最大的优势甚至是决定性的优势。某些意义上说,这
个甚至可以视为飞机定代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IDF,很明显IDF的指标不过是二
代机的水准。说IDF推力足够用的人,我想他们想到的只是发动机的合力足够用,却
忽视了IDF双发推重比并不出彩,甚至为人诟病的真正原因。比较F404和两台TEF1042
总推力TEF1042稍大(大大约300kg左右),自重也单台比F404大很多(大约大100-150
KG),而机身结构重量上付出的代价更大,并严重影响了IDF的机内可用空间,降低了
气动外形的优势,特别是采用翼身融合的好处。说实话,如果费那么大劲做出来翼身
融合,被双发结构所破坏了,产生不了多少优点,那还不如采用单发常规设计来的好,
省钱且实用。</P>
<P>关于TEF1042子模块问题,印象中台湾人说是6个,看来有空需要查查了。
有一点大家不要弄错。发动机冷件/热件大修间隔和发动机大修间隔不是一回事。理论
间隔也往往和实际间隔有差距的。可靠性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个定
式。从TEF1042上看。发动机较小,结构较简单,涡轮前温度不高。这些都是有利于发
动机可靠性增长的东西。但绝对不会大修时间间隔在2000小时以后。</P>
<P>感到比较无聊的是,方方在文中用RD33去和TEF1024去比,FC-1用的是RD33吗?还是用20
年前的RD33来比较?</P>
<P>第四要说说IDF的雷达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不明白的是,相参可编程行波管和栅控行波管有什么不同。我们所说的的机载
脉冲多普勒雷达好像都是相参脉冲体制的吧?好像还没听说什么现代机载雷达不是非
相参脉冲体制的(非相参体制比较落后),行波管栅控的目的就是功率可调。所谓的
可编程性,就是说通过编程方式实现栅极控制达到功率可调的目的吧。我是不懂二者
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相参可编程行波管不能发射连续波单脉冲信号而栅控的就能发射?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行波管都支持发送单脉冲信号(极低频率的PRF嘛),虽然行波管
有分脉冲管和连续波管。不过看起来脉冲管发射连续波除了功率不大之外,好像也没
什么难度。只是通常来说要让脉冲多普勒雷达支持单脉冲连续波方式,需要架设专门
的单脉冲天线和接收信道。或者来个接收机倒置,发射脉冲波接收时转成近似连续波
来处理。所以GD-53有没有制导半主动雷达弹,看天线以及接收机位置就可以了。当
然还有一点,接收机倒置的话,需要较强的信号处理能力,才能把脉冲变成准连续波
信号。IDF的GD53雷达,公认是没有CWI连续波照射器的。发射机位置,倒是不清楚,
但机上信号处理能力,从方方给出的数据来看,可以说不值一提。</P>
<P>真正先进的PD雷达发射机,采用双模或多模栅控行波管,这样才能保证不同波形下的
输出功率平均,也可以实现完美的低探测率(被对方探测)目的。从指标上看。APG-
67(F)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相对都比较差,横向比较一下(记忆数据,忘了原
来的资料存在哪张光盘了),RDY的雷达平均功率在800-1000W,峰值是12KW。APG66/
68雷达平均功率640-770W,峰值8KW左右。APG65还是70的平均功率高达1.6KW,峰值
就不用说了吧。(大陆的神鹰雷达平均功率比GD53高一截,更新的平均输出功率在1
KW上下,号称单位重量的功率“天下第一”,即同样重量下,雷达功率单元的单位重
量的输出功率,是已知F16/F15上同类设备1-2倍)
大家都知道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或者跟踪距离和雷达的功率以及接收电路的性能(
灵敏度)关系极大。IDF的GD53雷达,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都很一般。但雷达指标却
和别人比不逞多让,颇值得玩味。
GD53雷达功率只有别人的一半甚至更少,作用距离却少不了几KM,那么是GD53系统的
灵敏度更高或后处理设备更好?根据方方给出的数据。我想没几个人能做出这样的结
论吧。</P>
<P>说到雷达信号后处理,又不得不指出方方的一个错误。在其描述雷达的快速傅立叶变
幻时弄错了一些概念。国内一般对快速傅立叶计算叫做多少多少点的FFT计算,没有说
什么几条的(方方台湾科普读物看多了)。一般来说快速傅立叶算法是离散傅立叶算
法的计算量降维版。其主要特点就是输入数据量是2的倍数,不足的时候加权补值。快
速傅立叶变换数据是可以拼接的,即256点的FFT可以用64点的FFT获得,同样1024点的
也可以由数次256或512点的FFT运算获取,唯一的不同就是慢一点。方方的数据上把
RDY雷达最大实现32000多个多普勒滤波器和FFT运算搞错了。其实RDY的FFT了不起就是
1024点的。RDY的滤波器由32路,每路包括1024个多普勒个滤波器的滤波器组构成,这
是通俗的说法,实际上了不起就是32块ASIC组成的信号处理阵列(4-8块信号插板,考
虑到当时的技术)罢了。每个ASIC在单位时间内能用1024点的FFT处理完成分配给他的
信号数据。这样结构以便保持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同步。为什么要实现32路处理呢,估
计是和APG65/70一样,为了在HPRF的时候对距离不模糊(精确测距),在一个PRF周期
中使用了32个距离门。测距精度大约是:(光速/PRF数)/32吧。</P>
<P>GD53雷达如果说处理能力是60万次/秒(两块I750)的话,打死我都不信。这点处理能
力,刚够火控运算用。大概方方引用的还是80年代给廉价战斗机改装用的通用计算机
的性能指标。按照台湾人的说法,GD53用的是APG66V2(F16MLU)的计算机,这种计算
机用的MIPS R3000系列的16位RISC CPU。运算速度因该在几百万次左右(记得用了不
止一块R3000)不知道大家对R3000知不知道。我提一下龙芯的CPU指令集就是MIPS32。
龙芯相当于RISC5000。国防科大的银河3还是银河2的节点处理机,就是由R4400构成的
(32位)。不过这应该都是指IDF的雷达的火控任务计算机。GD53有没有PSP(可编程
雷达信号处理机)我不好乱说。不过至今为止看到的台湾方面总总评论实在让人不敢
恭维。信号处理到了今天FFT指标已经不值得一谈。不说今天的FFT处理点数,动不动
就是1024甚至更高,其实很早就有人发现FFT处理信号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的,现在一般
都组合运用FFT/DFT/FIR等算法处理信号。谁叫现在的DSP超强呢?一块TMS320C6X,定
点就是16亿次/S,一块ADSP21060浮点超过2.4亿次,相比之下RDY的PSP都落伍了。</P>
<P>有人觉得JL10A的指标很差,很一般。我不想多说一点,只是提醒一下,雷达探测距离
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雷达评估标准都不一样。那两个数字只具备简单参考
价值,其他不说,从JL10A的模块(APG67是4个LRU,10A是几个?),从发射机功率,
从信号处理机设计,从器件指标上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工程发展过程中往往会
出现各种问题,连日本这个毫无异议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强权造的F2那款号称世界最先
进技术的相控阵雷达,搞了几年了居然也还只有30几KM的有效探测/跟踪距离。本身就
很说明问题。这种问题,只要假以时日,基本上都能解决。JL10A到底性能如何,我个
人认为超过APG67很多。只是当年国内电子工业的弊病,造成了一些性能没一次完全达
标的问题。</P>
<P>这里再说一下,MTBF没必要再说(吹)了。且不说这个MTBF 235小时是个设计值,当
年APG68的改型还宣称要达到170小时,结果多少?撑到100小时还不是照样出问题。可
靠性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没有出现这个过程的东西反而值得推敲。</P>
<P>当然也不必认为GD53 TMBF值会低多少。想想看APG66/68都是6-8个LRU,APG65/70高
达10多个(所以它雷达功能超强模式多),更有甚者还有上20多个LRU的机载火控雷
达(F14的),APG66/68的雷达元件数超过5000个,而APG65记得是14000个。这么多分
立元器件,不但造成了重量巨大,可靠性降低也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在APG67猛吹MTBF
高达200多小时的时候。那些功能性能远强于APG67的高性能雷达的实际MTBF,总在
50-100多小时徘徊。由此可见假设元器件可靠性差不多(美国自用版本甚至更好),
APG67的元器件既系统复杂度和别人比是什么级别了吧。系统复杂度意味着什么?就
是功能的多少与性能的好坏,同样一段信号处理,高性能雷达为了发射高质量的波形,
得到更好的回波波形滤波的方法信号采集转换处理的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这玩意
岂是一句最大探测距离所能体现出来的。光个虚警的处理,就能玩死人。各位不妨
去找找资料,看看先进机载火控雷达在处理虚警问题上是如何工作的,再考虑需要
多大的计算量。看看不管是几十万次还是几百万次。APG67有没有可能做的多好。
我们一些人总忘不了某学术刊物中提到的90年代初J8早期雷达可靠性仅数小时的事,
可是当年F14,F15的雷达,不一样都是从几个小时慢慢增长到几十小时。早期J8雷达
的元器件数高达7400多个,那时又没什么ISO一类的品管概念,自然会出问题。出问
题才会意识到问题,才会积极想办法问题,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工程
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没听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没有失败(辩证法中任何成功的东西都有不足),或失
败的部分假装看不见,那才是可怕。若是再把功能限制很大性能严重缺失的雷达吹
成因为可靠性很好因此性能就高的雷达,那就不失为可笑了。</P>
<P>PS一下。大家别忘了注意一下AGP67的重量和别的有多大区别。</P>
<P>雷达这个话题已经说了不少,不过最后看到方方一句因为甲虫是模拟信号处理,因
此很担心甲虫的雷达处理能力的话。就忍不住要再说。
模拟信号处理真的就不如数字处理。第一我想问一下你们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模拟信
号处理是怎么做的?我敢打赌,很多人一定会回想起家中老式电视机收音机中的粗
大的会发光的电子管。别以为是笑话,以前我就常听台湾人这么说。
不偏题了,直接说说Su27/Mig29是如何在电子技术比美国落后的基础上用模拟方式
实现滤波的。其实在美国数字电路还不发达的时候。一样大量用模拟方式实现雷达
滤波。
实际上现在脉冲多普勒雷达模拟滤波,用的是声表面波功能器件+线形CCD实现的。
这两个技术都是60年代末才出现80年代大量应用,直到90年代之后才慢慢被高性能
全数字化的处理机部分取代的。当年运用声表面波器件进行多普勒滤波实际上要比
数字电路更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声表面波器件轻小、且能耗小,性能一致性好,
成本低,转换效率高,信号质量好,高可靠性。很多人想不到吧。其实信号处理中,
模拟方式是有很多优势(特别是比早期数字技术),比如数据处理和转换。数字式
处理有数据同步问题,各种非法操作以及数值合法性检测问题(否则数据溢出,当
场数据机可能就会挂了),这些玩意大量消耗系统资源(对于90年代以前的数字硬
件而言),占用周边电路(那时候半导体集成度远不能和现在比)和系统电源功率。
采用模拟的声表面波。完全依靠固体物理学特性,将信号延迟,滤波,放大等处理。
完全是实时的,在加上CCD光电荷器进行运算。最后再通过AD变换转为数字信息,给
低能的数字计算机进行最后信息整合和融合。效果并不比90年代之前的数字电路差。
只是可编程特性少一些,扩展性差一点。因此,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雷达或许
不如90年代之后的先进雷达,但若是和90年代之前数字技术发展出来的雷达相比,
还是有机会一较高下的。IDF的雷达算什么时候的雷达呢?</P>
<P>第五本来要说说天剑二的,但是还是想把这个话题放到后面去说,那么先谈谈方方
另一个问题,就是把IDF和FC-1横向对比中的问题。
关于FC-1和IDF的空战性能优劣,方方不吝笔墨花了大量篇幅去扯什么零升阻力和
诱导阻力问题,看得我想打哈哈(欠)。</P><P>我只想说。最大速度就只受诱导阻力和零升阻力制约?用个最大速度就推论出FC-1
零升阻力系数不如IDF,进而得出FC-1设计不如人。要知道,很多时候答案就算正确
如果求证的过程不对。一样是对的,就好比考试做题求答案,ABCD的选择框,你用
抓筛子和计算的方法都有几率得到正确的答案,就等于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吗?</P><P>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事实,FC-1是为巴方研制的主力战机。巴方作为项目投资人,
是完全参与和参加了投资项目开发和开发阶段以及成果认定了的。如果一架飞机性
能或设计上有一些较大的缺陷,我想巴方的工程人员和空军本身就不会干休。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得知。FC-1的最大速度为马赫1.6倍是被巴方认可的接受的,甚
至是巴方写进合同中作为验货的条款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两种答案
1 巴方对该机的定位,FC-1不需要飞到M1.6以上
2 巴方认为因为某种他们也认为合理的可以接受的原因,确定了FC-1速度可接受的
速度下限值为M1.6倍。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搞过工程的人都知道,工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尤其是这种数千
人协作的大工程。工程都有自己的节点任务目标和总目标。实际达到的指标是一个
过程。搞工程的人不会公布最终标准不同的东西,那可是搞不好危及项目生存的(
要让投资方发现指标不对的话那还不捅大漏子)。所以,早在99年签订FC-1合同的
时候巴基斯坦就已经确认FC-1M数为1.6。
现在就奇怪了为什么巴基斯坦认为M1.6就是他们要的呢。有三种可能1 FC-1设计有
问题,导致速度上不去。巴基斯坦不得不接受。不过我要是投资人且认为我需要的
飞机必须飞到M1.8以上,完全可以要求厂家去这么设计(成飞中航技比巴基斯坦自
己更愿意配合,连平可夫都说了FC-1拖到99年才定,完全是因为巴基斯坦方面的原
因)。可是他们没有。那么是不是他们脱离了中国航空就买不到飞机了呢?好像巴
基斯坦和法国一直在商讨幻影2000的问题,以前也一直考虑向瑞士买jas39(虽然
被人拒绝,但是并不等于以后就不会卖),况且911之后美国那么热络的想亲近巴基
斯坦,巴基斯坦也可以以此为砝码逼成飞改进。不过好像老巴没那个意思 2 巴基斯
坦认为他们的飞机就M1.6足够了。再快没太大必要。这个就解释清楚了。3 巴基斯
坦知道也认为飞机目前飞M1.6是一个受到不可抗拒的问题制约着速度的提升。为了
保证项目进度,他们接受目前的最大速度指标。</P><P>我觉得零升阻力,诱导阻力绝对不是FC-1速度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何况不仅是IDF有
边条翼,FC-1也有边条,而边条翼对超音速性能是由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比如
降低一定程度的零升阻力。我更认为FC-1的速度瓶颈来自发动机和进气道。
FC-1采用的是和IDF一样的正激波进气道。这种近气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到马赫1.2之
后,进气道激波损失大大增加,到了M1.5的时候,就能导致推力急剧减少。由于
FC-1和F16/IDF/F18不同。F16有机头、IDF和F18有边条为其提供预压,缓解和延迟
了激波的产生。所以F16,IDF和F18能飞到最大M1.8,F16/F18更是拜发动机所赐,
甚至有所超过。而上述是FC-1天生的缺点,巴方正是很清楚这一点限制是不可抗拒
的,所以接受了FC-1最大马赫速只有1.6的现实。</P><P>只是让我没想到,居然有人拿一个单一数值最大马赫速来分析判断飞机的零升阻力
和诱导阻力。进而判断FC-1的设计水平不如IDF。在我看来就好比从一个人的外貌来
推测一个人是否具备很好的道德素养一样可笑。为什么可笑,完全是抓住一个孤立
的数据,然后站在这个点上大作文章,得出远超过数据本身的所能带来内容,这科
学吗?零升阻力、诱导阻力和多少因素有关?飞机最大马赫数又和哪些因素有关?
飞机最大马赫速只和飞机外部气动特性有关?发动机推力的非线性减少就不会影响
最大马赫数?这些要不要通盘考虑?生搬硬套算出个数字就能证明自己的正确吗。
我看是有点走火入魔了。
分析问题有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数据是由多个变量共同确定的,就不要试图逆向从
这个数据反推原始数据。不管最后的结果对不对,首先方法就是错的,而且错的离
谱。如果有人喜欢这么做,我建议他去还原MD5 HASH处理过的数据.......</P><P>当然那些利用推导出来的零升阻力计算什么最大爬升率,SEP一类。我就只有全当
笑话看了。虽然也许推论的观点(IDF比FC-1的SEP要高)和我心中的看法差不多。</P><P>(郁闷,编辑器死机两次。丢了两大段话)
接下来再说说什么呢?也谈谈I DONT FLY吧,我是坚决支持和喜爱I DONT FLY这个
称号的人,原因是我非常喜欢陈水扁,所以我喜欢他说过的这句话。
IDF的别号很多。台湾人特别喜欢用F-CK-1来成它,不过他们更喜欢其的发音“法
克1号”(操1号)。还专门发起推广运动,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喜欢称其“法
克i号”(操i好)。无聊的时候就在乱想:台海空战中如果有J8(鸡巴)和F-CK-1
(操i好)遭遇了该多有趣.......</P><P>不过IDF还有一种解释,就是I DO/DONT Fight(我能/不能战斗)。
不过我倾向后者。各位看官先不要急着吠我。我既然敢说自然有一套说辞。反正这
么多理性派都在急着为IDF正名,捧IDF的LP。我这个超级无敌大粪青,自然要过来
狠狠地踩那只LP一脚。然后看看那些焦头烂额捧着踩扁了的LP的理性派们是什么个
可爱的表情。</P><P>我的论点是:我们可爱的J8B被称为和平鸽而被网友所诟病。而很多人就不知道,
那些鼓吹IDF如何优秀的理性军事们却没发现,他们捧得这个LP。其实是不逊J8的
一个超级大和平鸽。绝对比J8更有和平的经验。</P><P>方方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数据,我再丢出来复述一下:89年IDF首飞.92年生产型交付
92年冷射TC-2.93年试射TC-2成功。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觉得IDF很成功,武器系
统也已经完备。可是如果你真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P><P>方方引用台海翔鹰的书中的数据,大大吹捧了IDF一番,却根本没发现也没注意到
IDF什么时候完成全部试飞工作的。其实在www.aeroinfo.com.cn上就有。他查证了
里面引用的发动机数据、飞机基本性能数据。就是没有发现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那么IDF什么时候完成全部试飞计划的呢?1997年。总共试飞2750个小时(可能有
出入)</P><P>方方引用了TC-2的试射成功的消息。那么他知道TC-2什么时候定型什么时候开始量
产的吗?我想就算他知道搞不好也是前几天的事。TC-2是在97年“定型”,2000年
正式开始量产的。在2000年到2003年的时间里,计划总共生产210枚TC-2.其中2000
年还发生过TC-2因为导引头中磁控管(以前CobraChen最瞧不起模拟电子技术,苏
联航电都用模拟电路,比如什么电子管,电子管能和美国友人先进的半导体FFT数
字处理技术相比吗)不能自产。延误了35枚的进度(2000年度)。(注意每架IDF
配几枚导弹?)</P><P>大家知道APG67(F)是什么时候大量投产的吗?96年。</P><P>看到上面这些数据大家明白了吗?IDF什么时候才具有有超视距作战能力?2000年
以后。从头来看在1996年之前。服役IDF基本都没有可信赖的雷达电子系统可用。
不要以为我胡说八道。试飞最初是基本性能,然后是航电,最后是武器系统。这
个过程需要几千个架次。数千飞行小时来实现(对了说一句,一架试飞飞机,一
年飞行小时都在100小时左右)。而IDF别看装备时间早,不过那时候肯定还不到
装备状态。当然改几架飞机试飞航电和武器系统并不奇怪。但是肯定不能说全部
的IDF都装备了。航电试飞和定型是要时间的。IDF的雷达应该是95年完成(定型)
96年生产。而雷达火控定型之后(指达到一定水准),导弹等武器系统的试验才
有保障(否则,导弹打飞了是武器系统的问题,还是火控系统的问题就说不清了)
而武器系统完成测试之后,很快整个研发项目就能完成。所以TC-2和IDF同时在
97年完成,更佐证了这个时间表。</P><P>可以说96年之前,大部分IDF是瞎子,在2000年之前的IDF是有机无弹。一直到2000
年之后IDF才真正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这时候改进型的J8B已经挂着可以用的射
控系统和中距弹服役5年了。J8因为雷达性能差导致射程近到不实用。而被人骂为
和平鸽。那么服役8年而无中距弹可用的IDF,却被人捧到天上。IDF就不是和平鸽
了吗?</P><P>不要想和我争。IDF没有能挂AIM7的证据,无论是网上资料,BBS中的说法,还是
硬件能力IDF都没有可能挂AIM7。TC-2采用半埋式挂架。AIM-7尺寸不同根本就没
法装。台湾自己都还要解决TC-2翼下发射的滑轨问题。至于制导方式。前面已经
说了。这里就不再多说。</P><P>在2000年之前台湾作了一些试验弹,这并不等于TC-2装备了。
所以说IDF是一架没法看高的战斗机。</P><P>...实在累了。还有两三个意见没写,其中一个是能量机动性的。
改天心情好有空再说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5 7:47:15编辑过]
高手高手高高手
楼主猛文。超大又出现了一个牛人。支持一下
也有点过分了吧
好文顶顶顶顶
果然是高手啊!
<P>拿一款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去比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公平么?</P><P>PLAAF拥有自制的和TC2同级别的导弹,是什么时候?现在的J10,Su27,J11不是一样有机无弹(主动弹)么?TC2量产不过200多枚,那么我们R77买了多少呢?平均Su30有几枚?</P><P>J8当然是好飞机,除了撞不过EP3外没有什么缺点了。</P>
还没看见军事力量4漏脸呢[em05]
<P>曾接触过一位前汉翔的老工程师,中正理工毕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离开汉翔转投WESTHOUSE、美西航空等公司,做项目管理的。</P><P>曾小心翼翼地问了些问题,呵呵,本地AA凶猛啊,曾出过段插曲。有机会的话写出来也算了段心事。</P><P>老人家尽管声称早就离开汉翔多年,但言语中还是对IDF赞誉有加:</P><P>1、IDF的研制过程同时也是汉翔学习的过程,大量的台技术人员到美接受数年的学习;</P><P>2、对“I don‘t fly”的称谓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当年某台*独分子的一己之词,IDF确是当年WW能造出的最好的战机,尤其是航电、飞控;</P><P>3、对霉菌老是留一手的做法很不满;</P><P>4、IDF的研发人员有部分转投南韩帮助金龙研发确有其事。</P>
撞不过EP3的还有幻影2000、F-16、MIG29。F-8II在90年代末曾进口过100以上的的甲虫8II,具备发射R-77的能力。大陆主动弹瞄准的是AIM-120C,时间自然要花得长一些,应在2005年批生产。
再发到杂志区吧,那里军力的人多些
<B>以下是引用<I>sitem00n</I>在2004-10-25 10:39:00的发言:</B>

<P>拿一款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去比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公平么?</P>
<P>PLAAF拥有自制的和TC2同级别的导弹,是什么时候?现在的J10,Su27,J11不是一样有机无弹(主动弹)么?TC2量产不过200多枚,那么我们R77买了多少呢?平均Su30有几枚?</P>
<P>J8当然是好飞机,除了撞不过EP3外没有什么缺点了。</P>

<P>大陆的比台湾的差就公平,台湾的比大陆的差就不公平,IDF当然是好飞机,要不是台湾那些傻B,台湾根本就不需要F16幻影2000,更不需要AIM—120C,比台湾的天剑二差远了。</P>
<B>以下是引用<I>宦海弄机</I>在2004-10-25 5:12:00的发言:</B>
可以说96年之前,大部分IDF是瞎子,在2000年之前的IDF是有机无弹。一直到2000
年之后IDF才真正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这时候改进型的J8B已经挂着可以用的射
控系统和中距弹服役5年了。..............


<P>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改进型的J8B”在1995年就已经装备了“可以用的射控系统和中距弹”</P>
<P>服役?</P>
<P>注意是服役,试验的不算!</P>
<P>小猪扯两句:</P><P>IDF最初是准备上AIM7M麻雀的,但因为麻雀的体积和重量对IDF而言偏大,所以没有装备,而利用摩托罗拉的转让的技术(也是竞争AMRAAM失败的东东)研制TC2。IDF准备上AIM120小猪不太清楚,只知道早些年台湾都在争取往F-16BLOCK20上挂TC2,美国人始终没有答应。96年IDF“经过射控软体升级”试射TC2成功,这边主动弹应该还早。至于J8B/D的PL11不提也罢。</P><P>雷达性能和天线尺寸和功率什么密切相关,不过和信号/数据处理能力也很关键,不然的话SU27的RLPK27雷达的NO01天线直径超过1M,峰值5KW,对MIG21的搜索距离不过100KM的样子。JL10A从公开的资料来看性能的确超过GD53,不过这个东东95年才测试,装备部队就更迟了,况且对国产雷达可靠性的诟病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想想同样的零件人家装出来的东东的MTBF为XXX小时,俺们弄出来直线下降至MTBFXX小时。</P><P>记得方方大佬有句话说得比较中肯;轻视IDF会吃亏的。</P>
“这里提一下FC-1…是一款三代战斗机。但是总体作战能力,我不认为能和J8B的改型相比,”……这里有几位大佬也曾这样说过,能不能给详细说一下。因为我个人认为FC-1的水平应不次于F-20,怎么会不够新歼-8比一直感到不解?
<P>FC-1的水平应不次于F-20</P><P>真的?</P><P>F20死相当优秀的</P>
<P>转联合论坛小飞猪语录:对于雷达那段小猪持保留态度:
雷达天线尺寸和功率什么的是很重要,但同样也要看信号/数据处理能力,不然的话SU27的RLPK27雷达天线直径超过1M,峰值班5KW的雷达对RCS=3的目标搜索距离不过100公里。
另外部队对于国产雷达的可靠性的抱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的。
TC296年试射的时候,俺国的主动弹还早。
其他不懂,各位大佬给点意见。</P>
<P>各位尽量拍转。统一到一个帖子里。
短期之内我不是很有时间。我会尽量在周末抽时间出来一一解答。除了修正
本文的语序文字漏洞之外,在一些细节和有争议的地方也会做进一步的补充
也会补上还没说完的一些问题。
有些东西实在是不便多说。我认为很多人的看法和见解根本就是错的..
小飞猪的一些说法,就我看到的事实来看,问题也是很多的。雷达处理问题
之上,评价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P>
<B>以下是引用<I>真楚再战风云</I>在2004-10-25 13:24:00的发言:</B>

<P>FC-1的水平应不次于F-20</P>
<P>真的?</P>
<P>F20死相当优秀的</P>


FC-1自用型的综合性能绝对优于F-20,毕竟我们是晚20年出来的。
<P>http://www.cjdby.com/dispbbs.asp?boardid=4&amp;star=2&amp;replyid=1827372&amp;id=126077&amp;skin=0&amp;page=1

要论证J8II中距弹的人去找Lizyu吧(这里没人能在J8II上侃过他吧)。</P><P>
Lizyu的话:
</P><P>……难得写了和如此之长的文章,打字的工夫确实让我佩服的很。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
……J-8II为什么要使用双三角翼?本来8II的机翼就是带扭转的翼型(文章作者还不知道?),和J-7的对称翼型完全是两回事,弄个双三角翼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也不要梦想换什么发动机,飞机的发动机需要有严格的规格和重量限制,英国海军的F-4换发的结果如何就清楚的表现出来了,增加了近4T的推力换来的是什么!不是什么发动机看着好就可以装的,弄不好事半功倍。
……J-8II在95年就已经满天打中距弹了,在文章中这个能力到没了。
……IIM从开始就不是我们自己准备用的东西,而且把带加油管的型号和IIM的先后顺序搞反了。
……8II从原型机开始就装有雷达告警系统、无源干扰投放器和主动干扰机,文章中也给弄没了。</P>
中距弹和主动弹不能划等号。
国产雷达的可靠性一直是个大问题啊!
我很不鸟某些片面的能量机动性说辞。评估能量的丧失和维持很重要,但是忽略能量的补偿环节更是要不得的。一些人过分的偏爱类似F16一类轻型中低空战斗机,满脑子能量机动性、SEP什么的。却不认真的想想,为什么美国仍然要把F15/F22用作空中优势战斗机,而不是他们所钟爱的F16一类传奇。难不成美国人都是傻子都脑袋有问题不成。

<P>这一点不必指责方方先生,在《兵器》上连载的“能量机动理论”第一部分中,方方和张洋两位就已经说得很清楚:在空战中,双发的重型战斗机可能比单发的轻型战斗机更具优势,因为前者的大推力能够更快地弥补能量损失。至于美国为什么偏爱F22/F15,方方先生在文中也有清楚说明。在Boyd看来,空军有些人的脑子却是有问题。不过,空军自然有空军的道理,“战斗机黑手党”也有他们的道理。另外,F15/F22也具有更完善的火控、更强大的外挂,而且一开始就具备中程拦射能力和全天候昼夜作战能力。</P>
<P>事实上,方方对能量机动理论的强调也并不偏执,而且更加全面。他在《军事力量》1上就指出,并不是过载越大越好。不必要的大过载,导致转弯半径过小,而过弯时间反而过长。变得这实际已经被空战模拟游戏爱好者的经验所证实,也符合空战历史研究。即使没有玩过空战模拟游戏,也可以从F1赛车获得一些启发。因为虽然以超车为目的的赛车和以击坠为目的的空战不一样,但赛车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就是一架倒扣在跑道上的飞机,它的受力承载和空战中的战斗机有部分相似之处。</P>
<P>方方等人还把注意力集中到过去人们较少注意的方面,比如气动控制面的效率、配平作用等等。</P>
<P>第一点,关于IDF前期发展摇摆的问题,同意。
第二点,数据来源取自航空信息网和大陆出版的2000年版世界飞机手册。其它不</P>
<P>用多说了。
第三点,用发动机处于同样水平、推力相当的双发机和单发机比较并不妥当。作</P>
<P>一个假设,如果F-15那个时代有一台22吨级的发动机,推重比7,其它性能和</P>
<P>F100差不多。在条件都许可的情况下,麦·道会选择2台F100还是这台大发动机</P>
<P>呢?至于推重比之类的指标,原文已有提及。这里就不说了。
第四点,雷达方面多谢指教!原意不是进行精确对比,因为所知有限,数据也严</P>
<P>重不足。只不过把所能搜集到的公开资料列出来给大家看看而已。MTBF原文也已</P>
<P>注明“设计值”。
第五点,正激波进气道导致总压损失推力下降的问题,我在前几年写FC1的文字</P>
<P>中已有提及。只想请教一下,两种飞机都采用了正激波进气道,也就是都有这个</P>
<P>问题,那么在发动机地面静推力相当的情况下,什么原因导致FC1最大M数不如</P>
<P>IDF?发动机非线性变化?好,那么就是说FC1发动机高速段推力下降比IDF严重</P>
<P>。那么RD33这种发动机原有高度、速度特性突出的特点(主要措施是,高M数飞</P>
<P>行时,允许其涡轮温度比地面增高150℃)去哪里了?如果不是发动机的原因,</P>
<P>那么是进气道的限制?如果不是,那么排除了推进系统的原因,就只能是飞机自</P>
<P>身气动设计了。影响高速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零升阻力系数。
    至于反推出来的东西,经验公式总是有的。或许有偏差,但还不至于错到离</P>
<P>谱。比如FC1的爬升率,我是交稿后才知道兵工科技已经采访过,给出了240M/S</P>
<P>的数据。
    最后,老兄不屑一顾的EM,从我看第一本航空科普读物开始,一直到《兵器</P>
<P>》连载以前,大陆没有任何一本科普读物提到。其它航空院校的不知道,只在北</P>
<P>航的《飞机总体设计》中看到点入门课程。如果老兄原意指教,无任欢迎!</P>
看看那些构型,从三角翼到梯形翼,无尾布局到三翼面布局。单垂尾到双
垂尾,两侧进气、机肋进气、翼下进气、肌腹短舱进气不一而足。
美国人是有这个习惯,从F-X(F-15)到ATF(F-22),再从ATF到JSF(F-35),每一次都会考虑这些完全迥异的方案,这或许是他们的办事风格。比如,他们明明知道翼下短舱布局的超音速战斗机没有一种成功先例,却还是要不断尝试。
<B>以下是引用<I>wz</I>在2004-10-25 18:59:00的发言:</B>
国产雷达的可靠性一直是个大问题啊!

<P>降噪能力不行,所以不是虚警率高就是漏报率高。</P>
<P>现在空军版面也讨论方方的文章,所以把这个也翻出来。</P>
高人啊,猛人啊
<P>好文!</P>
<P>不管怎样这是一篇强文,看的偶们门外汉一楞一楞的!</P><P>看看业内大佬纷纷出动,就知道这是专业的水平!</P><P>它教育偶们要从多方向探讨,思考问题,不要迷信,不要怕争论!</P><P>尤其让偶认为不错的是,各位文章中虽然有点情绪,但没有象某些低素质的人那样胡说八道!堪称辩论文章的典范!</P><P>各位都是好样的!受教育!</P>[em04][em04][em04][em04][em04][em04]
大佬在这里发言辩论,我们只有静心看,仔细考虑,尽管很头疼啊[em04][em04][em04]
<P>还没更新呢.顶起来,不要叫沉鸟!</P><P>搬个小马扎.坐着等大大们来辩论!</P><P>看不懂也要看,学不到也要学,总有一些好处!</P><P>弄机兄,快来弄JJ啊!!</P>[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
且不说内容如何,看这些辩论就很长见识!
再顶.老区人民盼红军!!![em02][em02][em02][em02]
<B>以下是引用<I>dark_knight</I>在2004-10-25 19:47:00的发言:</B>


<P>这一点不必指责方方先生,在《兵器》上连载的“能量机动理论”第一部分中,方方和张洋两位就已经说得很清楚:在空战中,双发的重型战斗机可能比单发的轻型战斗机更具优势,因为前者的大推力能够更快地弥补能量损失。至于美国为什么偏爱F22/F15,方方先生在文中也有清楚说明。在Boyd看来,空军有些人的脑子却是有问题。不过,空军自然有空军的道理,“战斗机黑手党”也有他们的道理。另外,F15/F22也具有更完善的火控、更强大的外挂,而且一开始就具备中程拦射能力和全天候昼夜作战能力。</P>
<P>事实上,方方对能量机动理论的强调也并不偏执,而且更加全面。他在《军事力量》1上就指出,并不是过载越大越好。不必要的大过载,导致转弯半径过小,而过弯时间反而过长。变得这实际已经被空战模拟游戏爱好者的经验所证实,也符合空战历史研究。即使没有玩过空战模拟游戏,也可以从F1赛车获得一些启发。因为虽然以超车为目的的赛车和以击坠为目的的空战不一样,但赛车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就是一架倒扣在跑道上的飞机,它的受力承载和空战中的战斗机有部分相似之处。</P>
<P>方方等人还把注意力集中到过去人们较少注意的方面,比如气动控制面的效率、配平作用等等。</P>

<P>伯伊德是个有点偏执狂的人。而这样的人遇到高层的官僚作风......结果就不用说了。
<P>F16被“阉割”,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坏事。——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的角度来说现在的F16恐怕都要比伯伊德的F16(如果量产了的话。)成功。</P>
<P>强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P>
<P>在下比宦海弄机兄更早一些发表关于IDF性能讨论的帖子,那么就容在下多说几句吧:</P><P>1、台湾TC—2已经被证明采用的是机械陀螺仪,命中率就可想而知了。</P><P>2、APG—67的无故障工作时间长不假,但是美国开发的其他雷达,包括APG—63、65、66、68无故障工作时间都不到100小时,因此APG—67可能是牺牲了其他性能(功率、连续波照射能力)来换取可靠性的,而且美军自用的军机没有使用APG—67的。</P>
It is really funny to see people like
zick (no offens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with littl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Maybe you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coming IEEE
radar 05 at  <b>Arlington, Virginia and get chance to talk to GE or Rantec (antenna)</b>



Here is some insider info about the origin of GD-53


------------------------  Wei-Bin Chang  -------------------------


Military Aviat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Web Site:


http://www.engr.wisc.edu/~wei-bin/taiwan.html




Many have said that GD-53 has features from both APG-66 and -67.  But

one day, a former GE employee emailed me saying this was not correct.  She

said that it was a pure GE design (while APG-66 is made by Westinghouse)

derived from APG-67.  She also gave the following comments on GD-53:




"Its strength is in the signal and data processing rather than having a high  

power output.  It uses a custom signal processing card set, rather than a  

programmable signal processor, which makes it extremely good at the things it  

is built for, but makes upgrades harder.  It's doing more in the digital

domain than many of the other fighter radars... which is what makes it so

compact and also gives it more range than one would expect for the power


output it has."



In the mean time, ROCAF has been upgrading GD-53 in recent year. Here

is a copy of official defense trade control letter for US Congress about export

of GD-53  upgrade package to ROC: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90/dibl/GD-53up.jpg



At least, please talk about something you know and leave your "ideaology for somewhere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