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民营公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0:58
无人飞机超低空拍下堰塞湖照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1日05:50 中国新闻网

  
               
                                                                                                


无人飞机

                     在近日抗震救灾中,疏导堰塞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出现在媒体上的堰塞湖照片清晰可见,那么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成的呢?对于交通阻断无法进入的灾区,科学家们又是怎么进入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呢?遥感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作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急召集的遥感专家之一、为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提供灾情遥感图像的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遥感中心教授秦军为记者揭开了遥感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神秘面纱。

  无人飞机担任“侦察兵”
  5月13日,应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5家单位组成了“汶川地震灾情遥感工作组”,对受灾地区进行了超低空遥感成像、处理与解译,为指挥部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
  遥感技术被科学家们称作抗震救灾中的“侦察兵”。这次灾情勘察利用的是无人飞机和直升机的平台。“由于卫星飞行到特定区域上空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通过时间很快,在多云雾的四川灾区,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两个指标上拍不到大震后我们迫切需要的图片。用有人飞机在云层上面进行拍摄,要受气象、天气的影响,也得不到我们需要的图像。”经专家讨论,决定采用无人飞机,进入人力不能到达的重灾区。

   每隔100-200米定点拍一次
  说到获取图像的无人飞机,秦教授介绍说,这架飞机由一家民营公司提供,飞机长度大约2米,宽度2米,飞行海拔高度1500-2500米,一次能拍200-500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清晰度达到千万像素。“从拍摄回来的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塌方、滑坡等现象。”秦教授说。而无人飞机操作起来也比较安全和方便:“我们飞行组的专家根据军用地图设计出特定航线,飞机按照设定航线飞行,每隔100-200米就定点拍一次照片,最大飞行半径可以达到80-100公里,完成拍摄任务后就可以返回。”
  拍摄回来后,再把数据送回成都大本营进行数据分析。“每次数据的处理量非常大,一次下来达几个G,经常是做完处理分析后就已经天亮了。”按照秦教授的说法,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达78个G的图片处理,按每张照片12兆的大小来计算,他们所处理的照片达到了6500张。

   清晨起飞避免空中拥挤
  从15日进入灾区以来,秦军已连续十多天在灾区和成都两地奔波了,运用无人飞机和直升机,拍回了绵竹汉旺镇、什邡洛水镇、安县茶坪河流域堰塞湖及滑坡、安县白水河、北川县湔江流域唐家山堰塞湖、青川县及平武县的局部地区、岷江6条河流的低空遥感图像。
  秦军告诉记者,他们为了抢在早上7点前拍得第一手资料,凌晨1点起床前往灾区,吃干粮喝矿泉水,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吃到盒饭。“在灾区,天上的直升机太多了,有时候100平方公里的空中就有100多架直升机来回运送物资,”为了不和这些飞机争空域,他们总是在早晨6点多起飞无人飞机,7点半前完成遥感。在专家们的努力下,在安县,早上7点10分获得的茶坪河遥感图像,马上提供给安县水务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早上9点前就基本了解了茶坪河流域的堰塞湖情况。 记者余媛媛摄影报道

   “无人飞机”档案
  长度大约2米,宽度2米,飞行海拔高度1500-2500米,一次能拍200-500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清晰度达到千万像素。无人飞机超低空拍下堰塞湖照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1日05:50 中国新闻网

  
               
                                                                                                

无人飞机
                     在近日抗震救灾中,疏导堰塞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出现在媒体上的堰塞湖照片清晰可见,那么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成的呢?对于交通阻断无法进入的灾区,科学家们又是怎么进入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呢?遥感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作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急召集的遥感专家之一、为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提供灾情遥感图像的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遥感中心教授秦军为记者揭开了遥感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神秘面纱。

  无人飞机担任“侦察兵”
  5月13日,应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5家单位组成了“汶川地震灾情遥感工作组”,对受灾地区进行了超低空遥感成像、处理与解译,为指挥部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
  遥感技术被科学家们称作抗震救灾中的“侦察兵”。这次灾情勘察利用的是无人飞机和直升机的平台。“由于卫星飞行到特定区域上空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通过时间很快,在多云雾的四川灾区,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两个指标上拍不到大震后我们迫切需要的图片。用有人飞机在云层上面进行拍摄,要受气象、天气的影响,也得不到我们需要的图像。”经专家讨论,决定采用无人飞机,进入人力不能到达的重灾区。

   每隔100-200米定点拍一次
  说到获取图像的无人飞机,秦教授介绍说,这架飞机由一家民营公司提供,飞机长度大约2米,宽度2米,飞行海拔高度1500-2500米,一次能拍200-500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清晰度达到千万像素。“从拍摄回来的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塌方、滑坡等现象。”秦教授说。而无人飞机操作起来也比较安全和方便:“我们飞行组的专家根据军用地图设计出特定航线,飞机按照设定航线飞行,每隔100-200米就定点拍一次照片,最大飞行半径可以达到80-100公里,完成拍摄任务后就可以返回。”
  拍摄回来后,再把数据送回成都大本营进行数据分析。“每次数据的处理量非常大,一次下来达几个G,经常是做完处理分析后就已经天亮了。”按照秦教授的说法,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达78个G的图片处理,按每张照片12兆的大小来计算,他们所处理的照片达到了6500张。

   清晨起飞避免空中拥挤
  从15日进入灾区以来,秦军已连续十多天在灾区和成都两地奔波了,运用无人飞机和直升机,拍回了绵竹汉旺镇、什邡洛水镇、安县茶坪河流域堰塞湖及滑坡、安县白水河、北川县湔江流域唐家山堰塞湖、青川县及平武县的局部地区、岷江6条河流的低空遥感图像。
  秦军告诉记者,他们为了抢在早上7点前拍得第一手资料,凌晨1点起床前往灾区,吃干粮喝矿泉水,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吃到盒饭。“在灾区,天上的直升机太多了,有时候100平方公里的空中就有100多架直升机来回运送物资,”为了不和这些飞机争空域,他们总是在早晨6点多起飞无人飞机,7点半前完成遥感。在专家们的努力下,在安县,早上7点10分获得的茶坪河遥感图像,马上提供给安县水务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早上9点前就基本了解了茶坪河流域的堰塞湖情况。 记者余媛媛摄影报道

   “无人飞机”档案
  长度大约2米,宽度2米,飞行海拔高度1500-2500米,一次能拍200-500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清晰度达到千万像素。
军用无人机在这次抗灾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遗憾啊,不过大大们说了以灾区的天气情况就算万恶的GLA全球鹰来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听了大大们这么说我又安心了。
搞不懂民用的都可以,为什么军用的反而做不到呢?
请教一下!
这个民机貌似技术含量不高。
现在来说有点马后炮了,一两年前我就鼓吹应大力发展无人机了。不过说到最后还是牵涉到各种基础产业。我现在开始鼓吹飞艇了。无人飞艇比无人飞机更廉价,滞空时间更久。
原帖由 北国之鹰 于 2008-6-1 15:12 发表
这个民机貌似技术含量不高。


达到目的就好

省钱  简单 实用  


技术高 不一定好   不一定能用
震后CCAV航拍都江堰受灾情况的飞机,好象也是民用的超轻型机。
民用的产品技术一般不低,尤其是在它的使用范围
如果军用的拍得有,楼上哪位有资格看到?
有些“民用”公司的牌子其实是军队某一部队承接民用敏感项目的马甲
那架红色的mi26也是民间哪个公司的吧?
这个图片就是我们在航模版说的模型飞机上装摄像头的哦。
原帖由 itchinait 于 2008-6-1 15:06 发表
搞不懂民用的都可以,为什么军用的反而做不到呢?
请教一下!


因为军用的不会让你看到

温家宝13日上午,看了一上午的实况电视直插

所以才决定米-8 米-171去重灾区,黑鹰去相对较轻的汶川
这位老兄是明白人
这架飞机遥控距离超出视距怎么办??
GLA是指我们国家还是指美国哟.怎么看晕了哟.
这个所谓的民机民企就是深圳的山寨机生产厂大疆公司造的。地址在深圳市福田区:victory:
国企不靠行政垄断,效益好的很少。
最大飞行半径可以达到80-100公里,飞行1小时,基本上也就是顶个临时用途,应该达不到军用要求
是的,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