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前一个羌寨的桃源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08:16



前言:追忆一个羌寨的花样年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就此被世人所铭记。

本文策划写作时,数万抗震救灾大军仍在日夜兼程,从四面八方向汶川急速前进,大量灾民正在这城市及周边村寨与死亡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这次大地震,震源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重灾区包括茂县、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这几个重灾区,恰好正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地。

人们不会忘记,号称“云朵上的街市”的汶川县雁门乡的萝卜寨,这片在岁月里沉静了近5000年的“东方古堡”,在5月12日,被地震从大地上彻底抹去了。曾经的美丽,只剩下立在风中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

人们不会忘记,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的北川县,这座有着1443年历史的羌族古城,在5月12日这一天,青山绿水不复在,残墙断壁遍地留。面对灾后易址重建的现实,这个曾经山清水秀北川城,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人们不会忘记,汶川县周边的村寨,因为山体滑坡,在群山峻岭间屹立了上千年,凝聚了羌人非凡智慧,创造出的独树一帜的碉楼也已成为千古绝唱。许多羌寨曾经的桃源生活,随着这次地震也许将会成为遥远的绝响,无法重复了。

我们悲痛,是因为我们无数同胞被无情的地震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悲痛,是因为我们心中永远会怀念古老羌寨里桃源般的生活;

我们悲痛,是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放弃对于未来坚定的勇气和信心……

为了记录这次“国殇”,悼念所有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再现古老羌族文化的魅力,《中国科学探险》第一时间中止了将要刊印的杂志,特别推出《汶川震前一个羌寨的桃源生活》的专题。

我们刊登这篇真实记录汶川山上一个与世隔绝的羌族村寨震前原生态生活的故事,再现一个民族曾经的花样年华,重温昔日安宁生活的温暖。

它代表了我们的一种怀念,也表达出我们的全部祝福。

现在,汶川大地震后,时过境迁,那些曾经飘在云中的羌寨,孤悬世外的传奇大约已经变得满目疮痍。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将这种曾经有过的恬静藏进哪怕是伤痛的记忆之中。祈祷那些深山里的羌寨依然平安。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人加西亚•马尔克斯以下的话语,仿佛是我们这期紧急刊出专题的另一个注脚:“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馑、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依然活着。

在泪水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

坚强,属于世代生活在山中的羌族同胞。


一日长于千年——阿尔村羌寨的桃源生活

阿尔村生活的羌民,和千年前,并没有什么异样,依旧悠闲地保持着传统的古老生活习惯,在山谷碉楼里延续着自己的传奇,犹如他们和自己羌族祖先,共同生活在一个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隧洞中,祖先和今人,在隧道中互相穿梭,他们彼此随便跨出一小步,两腿之间便有了千年的时光长度。

卯时的离奇遭遇

2006年8月一天凌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碎了我在阿尔村余世华家客房中的美梦,朦朦胧胧中从枕头上抬起头,一个黑影推开羌人那从不上锁的门冲到了床前,随后,一个男子用羌语对着我喊叫起来。躺在靠门边床上的羌族学者余耀明几乎是同时惊醒过来,并听懂了他的话,从枕头上抬起头,几乎气愤地回应到:“你找错人了。”那人嘴里咕噜了句:“对不起”又神秘兮兮地关上门,走了。

事件发生在月黑风高的时辰,从那个神秘黑影冲入到他瞬间消失,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睡在床上的我几乎是晕头转向,从头至尾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此时余耀明大笑起来,他对我说:“他刚才在你床前叫你‘张木匠,张木匠’。他是想今天找木匠去给他打个椅子。”我俩同时大笑起来。余耀明笑着说:“以后,你就叫‘张木匠’,我也改网名为‘余木匠’”我俩又大笑起来。

拿起床边的手机一看:清晨6点15分。想再睡一会儿,但外面的喧嚷此时已打破黎明前夜色的宁静:楼下,刚才那个冒失的男子与一位妇女讲着话,看来,余家的女主人也已经起了床;不久后,谈话的声音没有了,一阵“咚咚”的声音又传入了我的耳膜。

起床推开大门,四周一片黑暗,天空仍繁星点点,楼下,余世华家厨房昏暗的灯光映射在院坝中,如一滩光亮醒目的水幕。一团团白色的烟雾从厨房的大门中涌了出来,轻盈缭绕。很快,便被黑暗所吞没。

我小心翼翼从石台阶走下来,厨房里,余家的主妇们——余世华的爱人与她的儿媳妇,早已忙碌开来了,灶膛中柴火熊熊,灶上,一口大锅烧着余家一家老小今天起床洗漱需用的开水,余家的“掌门人”余世华,正用一把木瓢,从大锅中往暖水瓶中灌着烧好的开水。另一个灶膛上,一大锅猪食正热气腾腾,绿色的野草叶与金黄的玉米面在锅中上下翻滚;灶边,他刚过门一年的大儿媳妇、二十一岁的羌族姑娘罗丽在一个石槽中剁着猪草,铡刀碰击石头发出阵阵“咚咚”声;另一边,他的老伴,清洗着一只木桶,准备用来盛装煮好的猪食。

一个朴素的羌族人家一天的生活与劳作,就这样开始了;不久,我听见“咚咚”的声音回响在了整个巴夺寨的上空,高低错落的碉房上,四处炊烟,烟雾茫茫,一个朴素的羌族村庄,苏醒了。


食时之前的劳作

早晨7点,四世同堂的余家老少全部起床了。男主人余世华在楼下的天井中催促着他读小学的8岁女儿快洗脸,这个由一位来此作田野调查的日本文化人类学家起名为“余正樱桃”的小女孩,睡眼蒙眬,站在院坝中,望着穿进穿出的大人们正在发呆;余世华的大儿子,在村边一个私人电站上班的英俊而憨厚的余正国,正蹬在一堆石头上一圈一圈缠着绑腿;余家的老寿星,村中德高望重的老“释比”(汉人称为“端公”,国外学者通称为“巫师”)94岁的余明海老人裹着厚厚的衣服,神情超然地坐在门边的一个小矮凳上,用烟管吸着当地自制的烟草——一种名叫“兰花烟”的烟叶,一杯泡好的茶放在他身边的另一张小凳上。

对于巴夺寨而言,余明海,他不仅是整个村寨宗教活动最高级别的主持者;也是整个村寨最为权威的历史阐释者与羌传统文化的正宗传承者。曾在20多部电影与纪录片中担当不同角色的“时髦”经历,更使他成为村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而此刻,年迈的老人再也没有体力走出大山了。他每日固守家园,用缄默面对着世间的变迁;面对着村寨坚固的石楼与似水而逝的时光。

余明海身旁的石墙上,耸立着不少已改好的木板——余世华这两天正请村中的两位木匠来家中出工,打制一些木床与简单的家具,以便使今后前来此地的世界各地的五花八门的学者、专家能有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

一家老少排着班洗漱完后,罗丽换上一双陈旧的胶鞋,背着背篼出了门。余世华对我解释到:“这几天村中家家户户忙着收白菜,她去帮人背白菜。”在人口稀少的阿尔村,各户之间在劳力上的互助是一件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事情,羌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历史角度而言,羌寨的住户一般都是由一个流传几代的家族、家支构成,这种密如蛛网般的血源关系,支撑着众多羌寨平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也促使村寨的住户维系着日久天长建立起的深厚友谊;而从生产力角度而言,这也是当地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克服劳动力不足的必然选择。

余正国也将出门了,打着绑腿身着一套破旧迷彩衣裤的他,微笑着谦卑地与家中大人打着招呼。几个小时后,他将押送一车白菜去百里之外的成都出售,车是当地流行的载重5吨的“小东风”。这一趟买卖,一车白菜能为余家换回2000多元的现金,余正国将拿此款在成都批发进1000多斤大米,并随车载回。“这足够一家老小吃一年了,”余世华非常满意地说到。

今日的阿尔村,蔬菜种植的收入,仍是村民们年收入中一笔最大的进账。“以前我们还上山挖药材、打猎和伐木,‘天保’后,封山育林,现在上山去挖药的人几乎没有了”。余世华如此旁注道,“每年八月份白菜丰收时,我们一般要从早晨6点忙到晚上8点,最多一天能装15车白菜。”

余世华在家中呼叫了小女儿几声,没人回应,顽皮的余正樱桃这时早已不知和小伙伴在村寨那一处角落玩耍去了。他自言自语嘟哝了几句,又出门去找木匠商议今天的活路,他的老伴端着一簸箕准备清洗的土豆也出了门。

大人、孩子们全走后,偌大的院落中时光仿佛一下子停止了走动,余明海手扶着凳子,缓慢起身,一步步走回了客厅。从客厅穿进去,就是余家的火塘,他将在那里烤火、吃早餐,等待中午才能撕开浓云密雾出现的明艳阳光。



后记:阿尔村,你到底在哪里?

我在从事人文地理田野考察的过程中,汶川县龙溪乡的阿尔村,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我在这里前后呆了近两年时间,几乎走遍了阿尔村所属四个寨子的每户人家。

在5月12日大地震来临前,我刚从平武县采访回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在住家的5楼上身体来回摇晃,耳边全是沉沉的轰隆之声。一路狂奔,跑到楼下的开阔地带。通讯中断,束手无策呆呆站在马路两旁。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呆滞了,除了你避灾所处街道的情景,这个世界余下的一切,仿佛对你完全关上了大门。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亲人与朋友的安危。

十几分钟后得知:震源是在汶川。其实,就在那一刻,包括我在内,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如此广大,灾难如此惨烈。当我向周围一脸惊慌的避灾人群说出“汶川”这个词时,还有不少人焦急地问我:“汶川在哪里?”

“5•12”大地震爆发后,从大量及时的新闻报道中,我知道了事态的严重。当天,成都的通讯几乎瘫痪了。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向汶川打电话,手机中的回答只有一个:盲音。直到事发后第五天的凌晨两点,我终于拔通了远在马尔康的羌族学者余耀明的小灵通,电话的另一端,他的声音变得陌生了,沉重而苦涩,我问起他家住汶川县城妹妹的情况,他回答道:“至今也没有联系上。”

而我从网上得知,相比汶川县,县城周边山上的寨子几乎完全坍塌了,其中,龙溪乡是汶川县的重灾区。随后几天,茂县的朋友联系上了,汶川县朋友也联系上了,而阿尔村,仿佛再次与世隔绝,又仿佛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音信全无。

5月17号,我从互联网上得到一条最新消息:16日下午汶川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本来若有若无的通讯再次中断,阿尔村现状仍无法确认。但是多次核实的消息大约是,在5月12日当天,小学校以及村里大部分房屋均受到彻头彻尾的损伤,已全部成为危房,不能住人了,但幸无倒塌,在校学生无死亡。除了这一条简短的内容,外界不知道村中其他的一切。

这几天,我一直在怀念阿尔村,想念我大山深处的那些朋友们。

我记起数次采访,陪同我走村串户淳朴的阿尔村青年余永清;2006年12月,我出差外在时,打电话焦急而悲伤告诉我老释比余明海去逝消息的余世华。

记得2007的初春,当我来到长期与世隔绝的阿尔村时,我已成为了村寨中的一员。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村民,都微笑着跟我打招呼,邀请我吃饭。

在高耸云端的直台寨,当我为一位坐在碉楼平顶上悠闲吸着兰花烟的男子拍完照后,他微笑着对我说:“我认识你”。随后,他一五一十,为我讲起,某年某月,他的一位亲戚结婚,我来采访过;某年某月,村子里搞祭祀,他又见过我……

说实话,十数次深入阿尔村的田野考察,很多采访的具体日期与流程,除了我笔记本上的详尽记录,我自己大脑中都记忆模糊了。但他们还一一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汶川大山之中的羌族人,善良而淳朴,感恩而诚实。

这几天,作为媒体记者和编辑,我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查遍了成都各大医院收留灾区伤员的名单,没有一位自己熟悉的来自阿尔村的村民。由于交通不便,通讯受阻,藏在深山中的阿尔村的命运更让人揪心。

我不知道这个名单意味着什么?我只愿身处重震区的朋友们平安,我现在只想知道:阿尔村,你到底在哪里?我只想和阿尔村的任何一位村民通个话,我只想重新听见他们真实而鲜活的声音。


前言:追忆一个羌寨的花样年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就此被世人所铭记。

本文策划写作时,数万抗震救灾大军仍在日夜兼程,从四面八方向汶川急速前进,大量灾民正在这城市及周边村寨与死亡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这次大地震,震源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重灾区包括茂县、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这几个重灾区,恰好正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地。

人们不会忘记,号称“云朵上的街市”的汶川县雁门乡的萝卜寨,这片在岁月里沉静了近5000年的“东方古堡”,在5月12日,被地震从大地上彻底抹去了。曾经的美丽,只剩下立在风中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

人们不会忘记,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的北川县,这座有着1443年历史的羌族古城,在5月12日这一天,青山绿水不复在,残墙断壁遍地留。面对灾后易址重建的现实,这个曾经山清水秀北川城,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人们不会忘记,汶川县周边的村寨,因为山体滑坡,在群山峻岭间屹立了上千年,凝聚了羌人非凡智慧,创造出的独树一帜的碉楼也已成为千古绝唱。许多羌寨曾经的桃源生活,随着这次地震也许将会成为遥远的绝响,无法重复了。

我们悲痛,是因为我们无数同胞被无情的地震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悲痛,是因为我们心中永远会怀念古老羌寨里桃源般的生活;

我们悲痛,是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放弃对于未来坚定的勇气和信心……

为了记录这次“国殇”,悼念所有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再现古老羌族文化的魅力,《中国科学探险》第一时间中止了将要刊印的杂志,特别推出《汶川震前一个羌寨的桃源生活》的专题。

我们刊登这篇真实记录汶川山上一个与世隔绝的羌族村寨震前原生态生活的故事,再现一个民族曾经的花样年华,重温昔日安宁生活的温暖。

它代表了我们的一种怀念,也表达出我们的全部祝福。

现在,汶川大地震后,时过境迁,那些曾经飘在云中的羌寨,孤悬世外的传奇大约已经变得满目疮痍。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将这种曾经有过的恬静藏进哪怕是伤痛的记忆之中。祈祷那些深山里的羌寨依然平安。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人加西亚•马尔克斯以下的话语,仿佛是我们这期紧急刊出专题的另一个注脚:“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馑、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依然活着。

在泪水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

坚强,属于世代生活在山中的羌族同胞。


一日长于千年——阿尔村羌寨的桃源生活

阿尔村生活的羌民,和千年前,并没有什么异样,依旧悠闲地保持着传统的古老生活习惯,在山谷碉楼里延续着自己的传奇,犹如他们和自己羌族祖先,共同生活在一个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隧洞中,祖先和今人,在隧道中互相穿梭,他们彼此随便跨出一小步,两腿之间便有了千年的时光长度。

卯时的离奇遭遇

2006年8月一天凌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碎了我在阿尔村余世华家客房中的美梦,朦朦胧胧中从枕头上抬起头,一个黑影推开羌人那从不上锁的门冲到了床前,随后,一个男子用羌语对着我喊叫起来。躺在靠门边床上的羌族学者余耀明几乎是同时惊醒过来,并听懂了他的话,从枕头上抬起头,几乎气愤地回应到:“你找错人了。”那人嘴里咕噜了句:“对不起”又神秘兮兮地关上门,走了。

事件发生在月黑风高的时辰,从那个神秘黑影冲入到他瞬间消失,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睡在床上的我几乎是晕头转向,从头至尾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此时余耀明大笑起来,他对我说:“他刚才在你床前叫你‘张木匠,张木匠’。他是想今天找木匠去给他打个椅子。”我俩同时大笑起来。余耀明笑着说:“以后,你就叫‘张木匠’,我也改网名为‘余木匠’”我俩又大笑起来。

拿起床边的手机一看:清晨6点15分。想再睡一会儿,但外面的喧嚷此时已打破黎明前夜色的宁静:楼下,刚才那个冒失的男子与一位妇女讲着话,看来,余家的女主人也已经起了床;不久后,谈话的声音没有了,一阵“咚咚”的声音又传入了我的耳膜。

起床推开大门,四周一片黑暗,天空仍繁星点点,楼下,余世华家厨房昏暗的灯光映射在院坝中,如一滩光亮醒目的水幕。一团团白色的烟雾从厨房的大门中涌了出来,轻盈缭绕。很快,便被黑暗所吞没。

我小心翼翼从石台阶走下来,厨房里,余家的主妇们——余世华的爱人与她的儿媳妇,早已忙碌开来了,灶膛中柴火熊熊,灶上,一口大锅烧着余家一家老小今天起床洗漱需用的开水,余家的“掌门人”余世华,正用一把木瓢,从大锅中往暖水瓶中灌着烧好的开水。另一个灶膛上,一大锅猪食正热气腾腾,绿色的野草叶与金黄的玉米面在锅中上下翻滚;灶边,他刚过门一年的大儿媳妇、二十一岁的羌族姑娘罗丽在一个石槽中剁着猪草,铡刀碰击石头发出阵阵“咚咚”声;另一边,他的老伴,清洗着一只木桶,准备用来盛装煮好的猪食。

一个朴素的羌族人家一天的生活与劳作,就这样开始了;不久,我听见“咚咚”的声音回响在了整个巴夺寨的上空,高低错落的碉房上,四处炊烟,烟雾茫茫,一个朴素的羌族村庄,苏醒了。


食时之前的劳作

早晨7点,四世同堂的余家老少全部起床了。男主人余世华在楼下的天井中催促着他读小学的8岁女儿快洗脸,这个由一位来此作田野调查的日本文化人类学家起名为“余正樱桃”的小女孩,睡眼蒙眬,站在院坝中,望着穿进穿出的大人们正在发呆;余世华的大儿子,在村边一个私人电站上班的英俊而憨厚的余正国,正蹬在一堆石头上一圈一圈缠着绑腿;余家的老寿星,村中德高望重的老“释比”(汉人称为“端公”,国外学者通称为“巫师”)94岁的余明海老人裹着厚厚的衣服,神情超然地坐在门边的一个小矮凳上,用烟管吸着当地自制的烟草——一种名叫“兰花烟”的烟叶,一杯泡好的茶放在他身边的另一张小凳上。

对于巴夺寨而言,余明海,他不仅是整个村寨宗教活动最高级别的主持者;也是整个村寨最为权威的历史阐释者与羌传统文化的正宗传承者。曾在20多部电影与纪录片中担当不同角色的“时髦”经历,更使他成为村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而此刻,年迈的老人再也没有体力走出大山了。他每日固守家园,用缄默面对着世间的变迁;面对着村寨坚固的石楼与似水而逝的时光。

余明海身旁的石墙上,耸立着不少已改好的木板——余世华这两天正请村中的两位木匠来家中出工,打制一些木床与简单的家具,以便使今后前来此地的世界各地的五花八门的学者、专家能有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

一家老少排着班洗漱完后,罗丽换上一双陈旧的胶鞋,背着背篼出了门。余世华对我解释到:“这几天村中家家户户忙着收白菜,她去帮人背白菜。”在人口稀少的阿尔村,各户之间在劳力上的互助是一件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事情,羌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历史角度而言,羌寨的住户一般都是由一个流传几代的家族、家支构成,这种密如蛛网般的血源关系,支撑着众多羌寨平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也促使村寨的住户维系着日久天长建立起的深厚友谊;而从生产力角度而言,这也是当地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克服劳动力不足的必然选择。

余正国也将出门了,打着绑腿身着一套破旧迷彩衣裤的他,微笑着谦卑地与家中大人打着招呼。几个小时后,他将押送一车白菜去百里之外的成都出售,车是当地流行的载重5吨的“小东风”。这一趟买卖,一车白菜能为余家换回2000多元的现金,余正国将拿此款在成都批发进1000多斤大米,并随车载回。“这足够一家老小吃一年了,”余世华非常满意地说到。

今日的阿尔村,蔬菜种植的收入,仍是村民们年收入中一笔最大的进账。“以前我们还上山挖药材、打猎和伐木,‘天保’后,封山育林,现在上山去挖药的人几乎没有了”。余世华如此旁注道,“每年八月份白菜丰收时,我们一般要从早晨6点忙到晚上8点,最多一天能装15车白菜。”

余世华在家中呼叫了小女儿几声,没人回应,顽皮的余正樱桃这时早已不知和小伙伴在村寨那一处角落玩耍去了。他自言自语嘟哝了几句,又出门去找木匠商议今天的活路,他的老伴端着一簸箕准备清洗的土豆也出了门。

大人、孩子们全走后,偌大的院落中时光仿佛一下子停止了走动,余明海手扶着凳子,缓慢起身,一步步走回了客厅。从客厅穿进去,就是余家的火塘,他将在那里烤火、吃早餐,等待中午才能撕开浓云密雾出现的明艳阳光。



后记:阿尔村,你到底在哪里?

我在从事人文地理田野考察的过程中,汶川县龙溪乡的阿尔村,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我在这里前后呆了近两年时间,几乎走遍了阿尔村所属四个寨子的每户人家。

在5月12日大地震来临前,我刚从平武县采访回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在住家的5楼上身体来回摇晃,耳边全是沉沉的轰隆之声。一路狂奔,跑到楼下的开阔地带。通讯中断,束手无策呆呆站在马路两旁。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呆滞了,除了你避灾所处街道的情景,这个世界余下的一切,仿佛对你完全关上了大门。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亲人与朋友的安危。

十几分钟后得知:震源是在汶川。其实,就在那一刻,包括我在内,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如此广大,灾难如此惨烈。当我向周围一脸惊慌的避灾人群说出“汶川”这个词时,还有不少人焦急地问我:“汶川在哪里?”

“5•12”大地震爆发后,从大量及时的新闻报道中,我知道了事态的严重。当天,成都的通讯几乎瘫痪了。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向汶川打电话,手机中的回答只有一个:盲音。直到事发后第五天的凌晨两点,我终于拔通了远在马尔康的羌族学者余耀明的小灵通,电话的另一端,他的声音变得陌生了,沉重而苦涩,我问起他家住汶川县城妹妹的情况,他回答道:“至今也没有联系上。”

而我从网上得知,相比汶川县,县城周边山上的寨子几乎完全坍塌了,其中,龙溪乡是汶川县的重灾区。随后几天,茂县的朋友联系上了,汶川县朋友也联系上了,而阿尔村,仿佛再次与世隔绝,又仿佛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音信全无。

5月17号,我从互联网上得到一条最新消息:16日下午汶川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本来若有若无的通讯再次中断,阿尔村现状仍无法确认。但是多次核实的消息大约是,在5月12日当天,小学校以及村里大部分房屋均受到彻头彻尾的损伤,已全部成为危房,不能住人了,但幸无倒塌,在校学生无死亡。除了这一条简短的内容,外界不知道村中其他的一切。

这几天,我一直在怀念阿尔村,想念我大山深处的那些朋友们。

我记起数次采访,陪同我走村串户淳朴的阿尔村青年余永清;2006年12月,我出差外在时,打电话焦急而悲伤告诉我老释比余明海去逝消息的余世华。

记得2007的初春,当我来到长期与世隔绝的阿尔村时,我已成为了村寨中的一员。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村民,都微笑着跟我打招呼,邀请我吃饭。

在高耸云端的直台寨,当我为一位坐在碉楼平顶上悠闲吸着兰花烟的男子拍完照后,他微笑着对我说:“我认识你”。随后,他一五一十,为我讲起,某年某月,他的一位亲戚结婚,我来采访过;某年某月,村子里搞祭祀,他又见过我……

说实话,十数次深入阿尔村的田野考察,很多采访的具体日期与流程,除了我笔记本上的详尽记录,我自己大脑中都记忆模糊了。但他们还一一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汶川大山之中的羌族人,善良而淳朴,感恩而诚实。

这几天,作为媒体记者和编辑,我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查遍了成都各大医院收留灾区伤员的名单,没有一位自己熟悉的来自阿尔村的村民。由于交通不便,通讯受阻,藏在深山中的阿尔村的命运更让人揪心。

我不知道这个名单意味着什么?我只愿身处重震区的朋友们平安,我现在只想知道:阿尔村,你到底在哪里?我只想和阿尔村的任何一位村民通个话,我只想重新听见他们真实而鲜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