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后生活目击:废墟上站着大写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8:47:32
2008年05月18日10:56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穿过遮天蔽日的尘土,躲过从天而降的乱石,昨(17)日,早报4名特派记者驾驶越野车抵达汶川县城。
到昨日,汶川已在5·12大地震灾难中挺过6天,当地居民已经疏散到县城空坝中,他们用防雨布建起简易的避震棚,建起灾难中的临时住所。更多居民搬至威州师范学校背后的山包上,在此搭棚而居的避难者接近2万人。由于马尔康到汶川的公路贯通,有大批志愿者车队正携带食品、药品等灾区急需物资赶赴汶川。

1 帐篷里一天做数十台手术
在威州师范学校操场上,学生都住进了帐篷,他们中不少人加入到救援者行列。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医疗救援队也将手术室搭建在操场上,这个由绿色帐篷撑起的临时手术室,从早到晚要完成数十台手术,包括截肢和脾脏摘除等手术。
记者驻地距离临时手术室仅20来米,虽然已是晚上8点过并下着雨,但仍有手术在这里进行。从帐篷微微敞开的门帘,能看见躺着的重伤者与忙碌的医生。

2 街上随处能听见报平安声
在汶川东街联通营业厅,3台发电机轰鸣着,被密密匝匝的居民围绕,他们手里握着手机,在街边或坐或蹲。营业厅总经理杨斌说,到昨天为止,汶川停水停电整整6天,从昨天上午起,营业厅搬来3台发电机免费为居民充电。
虽然3台发电机连接了30多个插线板,同时可供近百只手机充电,但仍有大量的人在焦急等待。
在汶川县检察院工作的高瑞涛,父母远在山东,自12日之后再也没有与家人联系。昨日下午,他与女朋友格桑拉姆静静守候在东街充电点。格桑拉姆第一个电话打给妈妈,叫了声“妈妈”后便泣不成声。高瑞涛试图与检察院领导联系,但没有成功。他说,汶川县检察院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在13日都被分派到草坡、漩口、三江等地救灾,出发时每人随身只带了一瓶矿泉水、3个萨其马。
夜晚来临,充电点依然聚满了人。“我没事”,“我很好”,街上随处能听见这样的报平安声。

3 避震棚里,她学会了做饭
充电点不远处是一片空地,受灾群众在空地上搭起避震棚。城里的,乡下的,避震棚内地铺挨地铺,分不清哪家是哪家的。58岁的苟金城很豁达,他说:“我们都不认识,但我们都是汶川人。”他的儿媳泪眼婆娑站在一边。昨天清晨,这名在茂县南新中学当老师的儿媳妇忍不住思念,徒步走到汶川,双脚磨起血泡。她的丈夫在汶川农牧局工作,已经派到水磨救灾去了,几岁的儿子和两个侄儿仅靠公公婆婆照看。
傍晚6点过,避震棚里升起炊烟,又是该做饭的时候了。
“以前没做过饭,现在看别人学着做。”王晓琳才19岁,自从住进避震棚,打水、下米,学会了做饭。她领记者去看她修起来的厨房,“厨房”三面围砖,上面支了一口炒锅,里面熬着稀饭。她说这几天全是吃稀饭,因为要节约大米。

4 男人去找吃的,女人照顾小孩
一个20来平方米的雨棚内住了5家人,一共20个人,他们每天睡在一张拼凑在一起的地铺上。“家”里惟一的一张钢丝床让给了4个老人栖身。陈海英正切腊肉,满满一汤盆。她说,地震之后大家跑回家,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为了维持以后的生活,白天“家”里男人出去找吃的,去街上买或者去已经坍塌的家里找,而女人就守在“家”里照顾小孩。
老人们躺在钢丝床上,轮流看着一张旧报纸。他们说现在情绪不错,毕竟家里人都没有受到伤害,很安慰了。

5 他昼夜做饭,免费提供给军人
农牧宾馆与姜维宾馆隔东街对望,老板都是一个叫余科文的人。在姜维宾馆空地上,宾馆工作人员支起两口大锅,正煮面皮。李国民师傅是宾馆大厨,每天凌晨4点到半夜,他就守在这两口大锅前。他说,每天煮三顿正餐,另外随时有救援军人到来,他随时要准备饭菜。地震当天,老板余科文从都江堰向汶川赶,但道路已经中断,余科文路上遇见救援军人,也跟部队去了映秀救灾。
现在,两个宾馆惟一的工作就是不分昼夜地做饭,免费提供给救援军人。到昨天,两个宾馆加在一起的6个冰柜,里面所有食物已快耗尽,汶川县政府也在不断向李国民师傅提供食物。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抵达汶川
昨(17)日下午4时46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一行50余人抵达汶川县城。他们与早报特别报道小组一样,是通过成都—雅安—泸定—丹巴—金川—马尔康—理县的长途跋涉后抵达汶川的。这支医疗小组携带着大量医疗器械以及药品,抵达汶川后他们立即赶赴位于汶川县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内的医疗救护中心,并于傍晚6时30分开始第一台手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抵达后,没有顾得上休息,立即开始查房工作。经过仔细的查房工作后,医疗专家当即决定为36岁的灾民熊树英开展第一台手术。12日地震当天,绵池乡高店村熊树英与丈夫白天兴夫妻二人上班途中,在草坡117(地名)处被地震带来的泥石流掩埋。直到15日下午5时,熊树英被赶到救援的武警某部战士成功救出。而熊树英的丈夫白天兴直到16日上午才被救出,当时白天兴已经没有了呼吸。
熊树英在被救出后一直昏迷不醒,她立即被送到位于汶川县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内的医疗救护中心。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脑部被石块击伤,全身多处擦伤,左小腿以下已经坏死。截至记者发稿时,熊树英左小腿已作了截肢处理,手术仍在进行中。
■早报特派记者兰俊乔子轩李敬实习记者谭中微汶川报道2008年05月18日10:56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穿过遮天蔽日的尘土,躲过从天而降的乱石,昨(17)日,早报4名特派记者驾驶越野车抵达汶川县城。
到昨日,汶川已在5·12大地震灾难中挺过6天,当地居民已经疏散到县城空坝中,他们用防雨布建起简易的避震棚,建起灾难中的临时住所。更多居民搬至威州师范学校背后的山包上,在此搭棚而居的避难者接近2万人。由于马尔康到汶川的公路贯通,有大批志愿者车队正携带食品、药品等灾区急需物资赶赴汶川。

1 帐篷里一天做数十台手术
在威州师范学校操场上,学生都住进了帐篷,他们中不少人加入到救援者行列。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医疗救援队也将手术室搭建在操场上,这个由绿色帐篷撑起的临时手术室,从早到晚要完成数十台手术,包括截肢和脾脏摘除等手术。
记者驻地距离临时手术室仅20来米,虽然已是晚上8点过并下着雨,但仍有手术在这里进行。从帐篷微微敞开的门帘,能看见躺着的重伤者与忙碌的医生。

2 街上随处能听见报平安声
在汶川东街联通营业厅,3台发电机轰鸣着,被密密匝匝的居民围绕,他们手里握着手机,在街边或坐或蹲。营业厅总经理杨斌说,到昨天为止,汶川停水停电整整6天,从昨天上午起,营业厅搬来3台发电机免费为居民充电。
虽然3台发电机连接了30多个插线板,同时可供近百只手机充电,但仍有大量的人在焦急等待。
在汶川县检察院工作的高瑞涛,父母远在山东,自12日之后再也没有与家人联系。昨日下午,他与女朋友格桑拉姆静静守候在东街充电点。格桑拉姆第一个电话打给妈妈,叫了声“妈妈”后便泣不成声。高瑞涛试图与检察院领导联系,但没有成功。他说,汶川县检察院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在13日都被分派到草坡、漩口、三江等地救灾,出发时每人随身只带了一瓶矿泉水、3个萨其马。
夜晚来临,充电点依然聚满了人。“我没事”,“我很好”,街上随处能听见这样的报平安声。

3 避震棚里,她学会了做饭
充电点不远处是一片空地,受灾群众在空地上搭起避震棚。城里的,乡下的,避震棚内地铺挨地铺,分不清哪家是哪家的。58岁的苟金城很豁达,他说:“我们都不认识,但我们都是汶川人。”他的儿媳泪眼婆娑站在一边。昨天清晨,这名在茂县南新中学当老师的儿媳妇忍不住思念,徒步走到汶川,双脚磨起血泡。她的丈夫在汶川农牧局工作,已经派到水磨救灾去了,几岁的儿子和两个侄儿仅靠公公婆婆照看。
傍晚6点过,避震棚里升起炊烟,又是该做饭的时候了。
“以前没做过饭,现在看别人学着做。”王晓琳才19岁,自从住进避震棚,打水、下米,学会了做饭。她领记者去看她修起来的厨房,“厨房”三面围砖,上面支了一口炒锅,里面熬着稀饭。她说这几天全是吃稀饭,因为要节约大米。

4 男人去找吃的,女人照顾小孩
一个20来平方米的雨棚内住了5家人,一共20个人,他们每天睡在一张拼凑在一起的地铺上。“家”里惟一的一张钢丝床让给了4个老人栖身。陈海英正切腊肉,满满一汤盆。她说,地震之后大家跑回家,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为了维持以后的生活,白天“家”里男人出去找吃的,去街上买或者去已经坍塌的家里找,而女人就守在“家”里照顾小孩。
老人们躺在钢丝床上,轮流看着一张旧报纸。他们说现在情绪不错,毕竟家里人都没有受到伤害,很安慰了。

5 他昼夜做饭,免费提供给军人
农牧宾馆与姜维宾馆隔东街对望,老板都是一个叫余科文的人。在姜维宾馆空地上,宾馆工作人员支起两口大锅,正煮面皮。李国民师傅是宾馆大厨,每天凌晨4点到半夜,他就守在这两口大锅前。他说,每天煮三顿正餐,另外随时有救援军人到来,他随时要准备饭菜。地震当天,老板余科文从都江堰向汶川赶,但道路已经中断,余科文路上遇见救援军人,也跟部队去了映秀救灾。
现在,两个宾馆惟一的工作就是不分昼夜地做饭,免费提供给救援军人。到昨天,两个宾馆加在一起的6个冰柜,里面所有食物已快耗尽,汶川县政府也在不断向李国民师傅提供食物。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抵达汶川
昨(17)日下午4时46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一行50余人抵达汶川县城。他们与早报特别报道小组一样,是通过成都—雅安—泸定—丹巴—金川—马尔康—理县的长途跋涉后抵达汶川的。这支医疗小组携带着大量医疗器械以及药品,抵达汶川后他们立即赶赴位于汶川县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内的医疗救护中心,并于傍晚6时30分开始第一台手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抵达后,没有顾得上休息,立即开始查房工作。经过仔细的查房工作后,医疗专家当即决定为36岁的灾民熊树英开展第一台手术。12日地震当天,绵池乡高店村熊树英与丈夫白天兴夫妻二人上班途中,在草坡117(地名)处被地震带来的泥石流掩埋。直到15日下午5时,熊树英被赶到救援的武警某部战士成功救出。而熊树英的丈夫白天兴直到16日上午才被救出,当时白天兴已经没有了呼吸。
熊树英在被救出后一直昏迷不醒,她立即被送到位于汶川县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内的医疗救护中心。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脑部被石块击伤,全身多处擦伤,左小腿以下已经坏死。截至记者发稿时,熊树英左小腿已作了截肢处理,手术仍在进行中。
■早报特派记者兰俊乔子轩李敬实习记者谭中微汶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