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扩展农场话题趋热 中国海外屯田比不上日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8:43
海外扩展农场话题趋热 中国海外屯田比不上日韩

--------------------------------------------------------------------------------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环球时报  

--------------------------------------------------------------------------------


  最近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有关中国、印度消费增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说法逐渐多了起来。粮食、土地、农业等问题,因为扯上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敏感。“中国考虑在海外‘屯田’”的消息,经过英国媒体的炒作也成了个热门话题。目前,韩日和中东一些产油国都已加入到海外扩展农场的争夺战中。而据记者了解,说中国农业“走出去”要成为国家政策的说法并不准确,它只是一种尝试。很多中国企业和农民早在十几年前就自发地到海外“置地”种粮种菜,从没有对世界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构成威胁。

  

  西方关注中国海外“屯田”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8日登了一篇由记者贾米勒•安代利尼发自北京的报道,很快被多家媒体和网络转载。文章说,在食品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正将目光投向全球农场,考虑在海外“屯田”种粮,并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文章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一项计划,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购买农田。为此,中国政府已制定政策推动国有银行、制造企业及石油公司加强投资海外,收购土地,“但迄今为止,海外农业投资仅局限于几个规模较小的项目”。文章还介绍说,中国去年消费的大豆60%是进口的,这种农作物将成为企业在海外收购农田政策的支持重点,此外还有香蕉、蔬菜和食用油作物。文章援引一位中国农业官员的话说,“农业部已经和巴西就收购土地种植大豆进行商谈”。文章最后分析说,如果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购买或租用的土地上使用中国劳动力(而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一种普遍做法),这样的话,对一些国家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这篇文章发出几天后,又有西方媒体说“中国官员否认了海外‘屯田’”的说法。

  有关世界粮荒的话题正逐渐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发展和消费挂上钩。《金融时报》的报道特意强调“中国正逐渐丧失食品自给自足的能力,原因是随着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食谱重心正从大米等转向肉类,而生产肉类需要大量的进口饲料”。《芝加哥论坛报》5月11日刊登了一篇同样发自北京的文章。这篇题为“粮食供应疲劳过度”的文章说,粮食危机的“根系”正在全球蔓延,从卖出天价石油的中东,到使用生物燃料的美国,再到遭遇干旱的澳大利亚,但这场粮食危机还让人们注意到一个“长远趋势”,那就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胃口”越来越大。文章借一位食品商人的话说,“只要中国一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会涨价,看看钢铁和石油就知道了。如果中国开始买玉米,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海外“屯田”不是什么新鲜事

  此前几天,美国总统布什说印度中产阶级消费增长提高了全球粮价,已经引起了印度人的强烈不满。但看上去,西方国家和舆论还是愿意把目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加到发展中国家头上。实际上,《金融时报》提出的农业“走出去”的话题,不仅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新话题,对世界很多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文章提到的中东及北非地区一些农业资源匮乏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有类似的考虑。如利比亚正与乌克兰这个世界“大粮仓”进行种植小麦的商谈,而沙特阿拉伯也将在海外投资农业及牲畜养殖项目,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控制商品价格。此外,韩国和日本都在加紧拓展海外农场。有报道说,日本在海外拥有1200万公顷的农田,这个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最近,日本三井物产经过长时间准备,对投资结果、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在巴西投入巨资。同样,韩国也曾有数十家企业“走出去”,在阿根廷、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种地,但有些并不成功。今年4月,韩国还在蒙古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获得27万公顷的土地,将来可用于种植。

  我国新疆的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农业领域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早在1996年,该公司就在古巴投资5万美元种植水稻。由于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每公顷水稻单产比古巴国内经营最好的农场平均单产还高出2吨多,创古巴历史单产最高纪录。过了两年,该公司又在墨西哥购置1050公顷土地,投资300多万美元,同样取得丰收,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影响。这些做法,既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又向当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经验,有很好的示范效应。除了企业行为,也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业合作。重庆市政府2004年3月与老挝签订了“中国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项目”合作协议,农业园区规划面积5000公顷,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等项目。

  但“走出去”更多的是中国商人和农民,他们在海外自发地租用耕地。范传钊是一位山东农民,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北喀区哈里法也村经营着一家农场。2007年8月,《环球时报》记者去他的农场采访时,看到几位来自达尔富尔的苏丹人在地里翻土、除杂草。经营4年多来,范传钊的农场在当地名气很大,种植的蔬菜满足了苏丹人和在苏生活的中国人的需求。5月11日,在谈到国外关注中国海外“屯田”的话题时,范传钊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土地是向当地人租的,也雇了不少当地人来工作,现在苏丹政府鼓励国外的政府和个人来苏丹投资农业,对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意向可以提供使用期限为60年的土地,费用很低。因此,他也在考虑是否“屯一块地”,继续搞他的蔬菜种植。据范传钊了解,有几家中国人办的企业也有同样的意向,而与苏丹政府达成的协议中,生产的粮食可以运回中国,并减免关税。但他也强调:“关键问题是农业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收益不会很快,况且目前国内的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海外种地只是一种尝试

  中国人到海外“屯田”的话题,在国内也引起热议。有人说,国家应大力提倡和支持这一做法,并从政策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有人批评《金融时报》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坐井观天”,又是因“中国威胁论”引发的恐慌症,中国的粮食种植目前还有大量生产力没挖掘出来,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很多田地荒弃,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种两季庄稼但只种了一季等等,因此中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必要跑到外国去“屯田”。也有人说:“为什么看到这些文章后,总是觉得中国好像危机重重?”还有人认为,如果当地生态环境没有因为“屯田”被破坏,外国政府就没什么理由反对,这是双赢的,尤其对于那些贫困国家来说是好事,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国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外“屯田”并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但有关部门的确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整体上实施海外“屯田”的效果比较差,一般都是企业出面到国外去搞,到非洲去的比较多,因为非洲国家的地相对容易买或租。但土地买或租后,也要应对一些实际困难,如当地安全状况如何,气候条件行不行,还有当地是否存在粮食紧张问题,收获粮食后是不是很难运回来等等。李国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开垦的土地还很多,如美国有很多国家森林公园,但那都不是随便开垦的。很多国家对耕地的保护非常严格,是留做储备用的。即使要开垦出来也有个资金支援问题。”他个人认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可能依赖走海外“屯田”这条路,国外有媒体炒作这个事,可能是有这样的原因,觉得中国有这么大的外汇储备,如果哪个国家的土地允许买卖的话,中国就会去买,而实际上中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没有构成威胁。最近也有美国记者问李国祥“中国是不是准备到外面买地”等问题,他回答说,其实中国提出“走出去”的说法已经“很早很早了”,到国外去买地或租地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只是一种思路和尝试,但整体来说,对中国粮食供求的影响不大,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耕地全部用于农业生产能满足85%的农产品需求。

  中国农民在海外“自产自销”

  “走出去”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都有各自的收获,大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但在不同的国家,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问题。巴西是个农业大国,前几年曾向世界发出信息,欢迎各国到巴西买地租地,外资、独资或合资都行,条件优惠。巴西总统卢拉2004年访问中国后,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和民营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到海外投资,还专门表态“欢迎中国企业家到巴西买地、租地,发展农业”。受巴西优惠条件的诱惑,国内一些企业派团组对巴西农业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大部分知难而退。记者知道有一家中国公司尝试性地购买了一块土地,但地到现在一直荒着。

  巴西正大力发展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战略,特别是世界粮价大幅上涨后,巴西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开始紧急“刹车”,不再提向外售地或租地的事,为的是本国利用国际农业产品价格上涨,通过农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巴西已把中国作为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地,由巴西向中国供应粮食。以大豆为例,巴西年产大豆6240万吨,其中90%通过芝加哥大豆交易市场输向中国。因此,巴西政府正在设想,巴中合作或合资经营大豆种植农场,在当地建立榨油工厂,以后运到中国去的不是大豆而是豆油,这样既可减少运输成本增大利润,又为巴西增加了就业机会。

  巴西对中国人来说,地理上太遥远。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容易“走出去”,到周边的俄罗斯、蒙古等国从事农业生产,但大都也不是采取“屯田”的方式。俄罗斯当地媒体曾报道,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沿线,几乎每个城市的郊外都有中国人在种地。在叶卡捷琳堡市郊有一个大农场,主人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刘先生。他租下了几十公顷地,搭上大棚种植俄罗斯人喜爱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他的目标是,争取2008年夏天在叶卡捷琳堡农产品市场上“10个西红柿有5个是中国人种的”。目前在俄罗斯的中国农庄都把俄罗斯国内当作唯一的销售市场,还没有把农产品运回中国国内销售的打算,“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了”。

  早在1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蒙古从事种植业,种的最多的是油菜。去年春天,记者在扎门乌德至乌兰巴托的火车上遇到了从内蒙古到蒙古包地种油菜的王技术员。据他介绍,他们公司在色楞格省承包了约2万亩农田种植油菜。他们已经经营了好几年,经济效益还不错。由于种植油菜的成本比小麦低,蒙古的油菜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作物,因此销路非常好。此外,蒙古的油菜籽还具有免关税、免配额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优惠条件。王技术员说,秋天收获的油菜籽直接出口国内,用于加工食用植物油、化工产品、牲畜饲料等。此外,中国的农机合作社也把业务扩展到蒙古。去年9月,沁阳市安乐农机合作社的9位农民带着3台收割机到蒙古达尔汗乌拉省进行跨国作业,仅一个多月时间就赚了约10万元人民币。

  由于近几年来蒙古种植油菜的中国人多了起来,蒙古社会对此有一些复杂的看法。据蒙古媒体报道,有些蒙古人认为中国人在蒙古大量种植油菜,影响了土地改良,因为油菜作物对土壤营养的吸收比其他作物多,最终可能导致土地的贫瘠,对以后种植小麦、土豆等作物不利。此外,由于蒙古今年在本国建立了植物油生产企业,因此今后蒙古可能会限制油菜籽的出口。(张川杜 霍文 王莉 谢戎彬 谷棣)海外扩展农场话题趋热 中国海外屯田比不上日韩

--------------------------------------------------------------------------------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环球时报  

--------------------------------------------------------------------------------


  最近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有关中国、印度消费增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说法逐渐多了起来。粮食、土地、农业等问题,因为扯上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敏感。“中国考虑在海外‘屯田’”的消息,经过英国媒体的炒作也成了个热门话题。目前,韩日和中东一些产油国都已加入到海外扩展农场的争夺战中。而据记者了解,说中国农业“走出去”要成为国家政策的说法并不准确,它只是一种尝试。很多中国企业和农民早在十几年前就自发地到海外“置地”种粮种菜,从没有对世界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构成威胁。

  

  西方关注中国海外“屯田”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8日登了一篇由记者贾米勒•安代利尼发自北京的报道,很快被多家媒体和网络转载。文章说,在食品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正将目光投向全球农场,考虑在海外“屯田”种粮,并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文章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一项计划,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购买农田。为此,中国政府已制定政策推动国有银行、制造企业及石油公司加强投资海外,收购土地,“但迄今为止,海外农业投资仅局限于几个规模较小的项目”。文章还介绍说,中国去年消费的大豆60%是进口的,这种农作物将成为企业在海外收购农田政策的支持重点,此外还有香蕉、蔬菜和食用油作物。文章援引一位中国农业官员的话说,“农业部已经和巴西就收购土地种植大豆进行商谈”。文章最后分析说,如果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购买或租用的土地上使用中国劳动力(而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一种普遍做法),这样的话,对一些国家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这篇文章发出几天后,又有西方媒体说“中国官员否认了海外‘屯田’”的说法。

  有关世界粮荒的话题正逐渐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发展和消费挂上钩。《金融时报》的报道特意强调“中国正逐渐丧失食品自给自足的能力,原因是随着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食谱重心正从大米等转向肉类,而生产肉类需要大量的进口饲料”。《芝加哥论坛报》5月11日刊登了一篇同样发自北京的文章。这篇题为“粮食供应疲劳过度”的文章说,粮食危机的“根系”正在全球蔓延,从卖出天价石油的中东,到使用生物燃料的美国,再到遭遇干旱的澳大利亚,但这场粮食危机还让人们注意到一个“长远趋势”,那就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胃口”越来越大。文章借一位食品商人的话说,“只要中国一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会涨价,看看钢铁和石油就知道了。如果中国开始买玉米,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海外“屯田”不是什么新鲜事

  此前几天,美国总统布什说印度中产阶级消费增长提高了全球粮价,已经引起了印度人的强烈不满。但看上去,西方国家和舆论还是愿意把目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加到发展中国家头上。实际上,《金融时报》提出的农业“走出去”的话题,不仅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新话题,对世界很多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文章提到的中东及北非地区一些农业资源匮乏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有类似的考虑。如利比亚正与乌克兰这个世界“大粮仓”进行种植小麦的商谈,而沙特阿拉伯也将在海外投资农业及牲畜养殖项目,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控制商品价格。此外,韩国和日本都在加紧拓展海外农场。有报道说,日本在海外拥有1200万公顷的农田,这个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最近,日本三井物产经过长时间准备,对投资结果、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在巴西投入巨资。同样,韩国也曾有数十家企业“走出去”,在阿根廷、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种地,但有些并不成功。今年4月,韩国还在蒙古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获得27万公顷的土地,将来可用于种植。

  我国新疆的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农业领域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早在1996年,该公司就在古巴投资5万美元种植水稻。由于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每公顷水稻单产比古巴国内经营最好的农场平均单产还高出2吨多,创古巴历史单产最高纪录。过了两年,该公司又在墨西哥购置1050公顷土地,投资300多万美元,同样取得丰收,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影响。这些做法,既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又向当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经验,有很好的示范效应。除了企业行为,也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业合作。重庆市政府2004年3月与老挝签订了“中国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项目”合作协议,农业园区规划面积5000公顷,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等项目。

  但“走出去”更多的是中国商人和农民,他们在海外自发地租用耕地。范传钊是一位山东农民,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北喀区哈里法也村经营着一家农场。2007年8月,《环球时报》记者去他的农场采访时,看到几位来自达尔富尔的苏丹人在地里翻土、除杂草。经营4年多来,范传钊的农场在当地名气很大,种植的蔬菜满足了苏丹人和在苏生活的中国人的需求。5月11日,在谈到国外关注中国海外“屯田”的话题时,范传钊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土地是向当地人租的,也雇了不少当地人来工作,现在苏丹政府鼓励国外的政府和个人来苏丹投资农业,对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意向可以提供使用期限为60年的土地,费用很低。因此,他也在考虑是否“屯一块地”,继续搞他的蔬菜种植。据范传钊了解,有几家中国人办的企业也有同样的意向,而与苏丹政府达成的协议中,生产的粮食可以运回中国,并减免关税。但他也强调:“关键问题是农业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收益不会很快,况且目前国内的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海外种地只是一种尝试

  中国人到海外“屯田”的话题,在国内也引起热议。有人说,国家应大力提倡和支持这一做法,并从政策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有人批评《金融时报》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坐井观天”,又是因“中国威胁论”引发的恐慌症,中国的粮食种植目前还有大量生产力没挖掘出来,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很多田地荒弃,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种两季庄稼但只种了一季等等,因此中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必要跑到外国去“屯田”。也有人说:“为什么看到这些文章后,总是觉得中国好像危机重重?”还有人认为,如果当地生态环境没有因为“屯田”被破坏,外国政府就没什么理由反对,这是双赢的,尤其对于那些贫困国家来说是好事,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国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外“屯田”并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但有关部门的确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整体上实施海外“屯田”的效果比较差,一般都是企业出面到国外去搞,到非洲去的比较多,因为非洲国家的地相对容易买或租。但土地买或租后,也要应对一些实际困难,如当地安全状况如何,气候条件行不行,还有当地是否存在粮食紧张问题,收获粮食后是不是很难运回来等等。李国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开垦的土地还很多,如美国有很多国家森林公园,但那都不是随便开垦的。很多国家对耕地的保护非常严格,是留做储备用的。即使要开垦出来也有个资金支援问题。”他个人认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可能依赖走海外“屯田”这条路,国外有媒体炒作这个事,可能是有这样的原因,觉得中国有这么大的外汇储备,如果哪个国家的土地允许买卖的话,中国就会去买,而实际上中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没有构成威胁。最近也有美国记者问李国祥“中国是不是准备到外面买地”等问题,他回答说,其实中国提出“走出去”的说法已经“很早很早了”,到国外去买地或租地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只是一种思路和尝试,但整体来说,对中国粮食供求的影响不大,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耕地全部用于农业生产能满足85%的农产品需求。

  中国农民在海外“自产自销”

  “走出去”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都有各自的收获,大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但在不同的国家,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问题。巴西是个农业大国,前几年曾向世界发出信息,欢迎各国到巴西买地租地,外资、独资或合资都行,条件优惠。巴西总统卢拉2004年访问中国后,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和民营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到海外投资,还专门表态“欢迎中国企业家到巴西买地、租地,发展农业”。受巴西优惠条件的诱惑,国内一些企业派团组对巴西农业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大部分知难而退。记者知道有一家中国公司尝试性地购买了一块土地,但地到现在一直荒着。

  巴西正大力发展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战略,特别是世界粮价大幅上涨后,巴西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开始紧急“刹车”,不再提向外售地或租地的事,为的是本国利用国际农业产品价格上涨,通过农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巴西已把中国作为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地,由巴西向中国供应粮食。以大豆为例,巴西年产大豆6240万吨,其中90%通过芝加哥大豆交易市场输向中国。因此,巴西政府正在设想,巴中合作或合资经营大豆种植农场,在当地建立榨油工厂,以后运到中国去的不是大豆而是豆油,这样既可减少运输成本增大利润,又为巴西增加了就业机会。

  巴西对中国人来说,地理上太遥远。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容易“走出去”,到周边的俄罗斯、蒙古等国从事农业生产,但大都也不是采取“屯田”的方式。俄罗斯当地媒体曾报道,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沿线,几乎每个城市的郊外都有中国人在种地。在叶卡捷琳堡市郊有一个大农场,主人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刘先生。他租下了几十公顷地,搭上大棚种植俄罗斯人喜爱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他的目标是,争取2008年夏天在叶卡捷琳堡农产品市场上“10个西红柿有5个是中国人种的”。目前在俄罗斯的中国农庄都把俄罗斯国内当作唯一的销售市场,还没有把农产品运回中国国内销售的打算,“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了”。

  早在1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蒙古从事种植业,种的最多的是油菜。去年春天,记者在扎门乌德至乌兰巴托的火车上遇到了从内蒙古到蒙古包地种油菜的王技术员。据他介绍,他们公司在色楞格省承包了约2万亩农田种植油菜。他们已经经营了好几年,经济效益还不错。由于种植油菜的成本比小麦低,蒙古的油菜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作物,因此销路非常好。此外,蒙古的油菜籽还具有免关税、免配额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优惠条件。王技术员说,秋天收获的油菜籽直接出口国内,用于加工食用植物油、化工产品、牲畜饲料等。此外,中国的农机合作社也把业务扩展到蒙古。去年9月,沁阳市安乐农机合作社的9位农民带着3台收割机到蒙古达尔汗乌拉省进行跨国作业,仅一个多月时间就赚了约10万元人民币。

  由于近几年来蒙古种植油菜的中国人多了起来,蒙古社会对此有一些复杂的看法。据蒙古媒体报道,有些蒙古人认为中国人在蒙古大量种植油菜,影响了土地改良,因为油菜作物对土壤营养的吸收比其他作物多,最终可能导致土地的贫瘠,对以后种植小麦、土豆等作物不利。此外,由于蒙古今年在本国建立了植物油生产企业,因此今后蒙古可能会限制油菜籽的出口。(张川杜 霍文 王莉 谢戎彬 谷棣)
  我记得九十年代中国在非洲搞过水稻高产大面积试验。结论是产量很高。
  海外种田,如何运输回来是一个问题。今后恐怕还要在国内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