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漫漫》中提及非洲军队拿《第一滴血》电影当成训练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0:06
《长路漫漫》中提及非洲军队拿《第一滴血》的电影当成训练教材给童军看,那些童军对史大叔崇拜的五体投地纷纷他在电影中的精彩动作加以模仿,我想这些吸完毒后的童军在战场这样表演行为艺术死亡率绝对惊人。《长路漫漫》中提及非洲军队拿《第一滴血》的电影当成训练教材给童军看,那些童军对史大叔崇拜的五体投地纷纷他在电影中的精彩动作加以模仿,我想这些吸完毒后的童军在战场这样表演行为艺术死亡率绝对惊人。
拿国产大片吧,机枪手肯定第一个挂掉:D
国产战争片那有史大叔有份量啊?;P
亏得不是给他们看终结者
LZ以为这些黑人童军的对手是训练有素的美军吗? 他们的对手也一样是一群乌合之众,就非洲人那枪法......
这部书我也看过,除了第一滴血他们还看施州长的独闯龙潭。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8-5-12 17:17 发表
《长路漫漫》中提及非洲军队拿《第一滴血》的电影当成训练教材给童军看,那些童军对史大叔崇拜的五体投地纷纷他在电影中的精彩动作加以模仿,我想这些吸完毒后的童军在战场这样表演行为艺术死亡率绝对惊人。



《第一滴血》1还是很不错的,相对比较写实,并没有什么夸张的地方(剧情,忧伤无奈的氛围,配乐......也非常经典,我也非常喜欢)。

到是到后来的《第一滴血》第2,第3 以及现在的第4,那个天马行空式的夸张呀.......:L 实在是......:Q

2,3,4这样的垃圾居然能和1这样的经典同为一个系列,而且风格反差如此巨大,实在是匪夷所思:L
一直不明白楼上签名图是什么意思?
可惜了第一部的精彩了,后边的都是垃圾
原帖由 zcw 于 2008-5-13 09:41 发表
一直不明白楼上签名图是什么意思?

;P ;P   被强插了 ~~~
原帖由 papop 于 2008-5-13 09:04 发表



《第一滴血》1还是很不错的,相对比较写实,并没有什么夸张的地方(剧情,忧伤无奈的氛围,配乐......也非常经典,我也非常喜欢)。

到是到后来的《第一滴血》第2,第3 以及现在的第4,那个天马行空式的夸张 ...

234我把它们当喜剧片来看,反斗神鹰也曾是偶的最爱;P
这部书中叛军滥杀平民以及政府军用毒品控制童军并虐杀战俘的情节看了都让人触目惊心毛骨耸然。;funk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8-5-13 17:04 发表

234我把它们当喜剧片来看,反斗神鹰也曾是偶的最爱;P


哇,顶一个,HOT SHOT也是我的最爱。
怪不得电视上塞拉利昂内战中不管是政府军还是反政府军,黑哥们都是拿着AK边扫射边跳跃,原来是看好莱坞大片学来地
你们啊,难道没注意到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和这些黑人大兵最大的共同点吗?
提醒一句,兰博最擅长使用,也最常用的武器是什么?
美畅销书童兵回忆录《长路漫漫》被疑有假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2:18  东方早报


伊斯梅尔·比阿的《长路漫漫》回忆悲惨童兵经历

  美国去年年度畅销书之一—伊斯梅尔·比阿(IshmaelBeah)关于自己在西非塞拉利昂内战期间悲惨童兵经历的回忆录《长路漫漫》(ALongWayGone),正在就其真实性遭到强烈质疑。比阿在书中记述了少年时在塞拉利昂内战中失去父母兄弟,随后被抓入伍,受迫吸食可卡因与火药的混合物,从此染上毒瘾,以手中AK-47大枪,冲杀血肉战场,成为蒙蔽天良的杀人机器———射杀他人“如同杯水止渴”,直至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解救,方脱离苦海。他日后到了美国,27岁出版回忆录《长路漫漫》,在急求异邦真实悲剧故事的美国书市上一炮而红。此书迄今已在全世界大卖65万册,高居《时代》周刊2007年非小说类畅销书榜的第三名。

  澳大利亚大报《澳大利亚人》连日来刊出调查报道和评论文章,指称书中相关多起关键事件的时间与实情不符。

  澳媒体:参军年龄有误

  2007年夏,深为《长路漫漫》感动的澳大利亚矿业工程师鲍勃和佩塔·劳埃德夫妇赴塞工作。年末某日,矿上一位“谦恭的中年实验室助理”告诉鲍勃,他就是伊斯梅尔的爸爸,并请他代为联络儿子。劳埃德夫妇惊喜过望,随即致电比阿的美国出版商法劳·斯特劳斯和吉罗(FSG)、澳版发行商哈泼柯林斯,及其美国养母、作家劳拉·西姆斯,均遭白眼,遂向《澳大利亚人》报料。

  该报派员前往塞拉利昂,并在纽约展开协同调查,于1月19日在周末版刊出首批两篇报道《童兵故事迷局》(Twistinthetaleofachildsoldier)和《非洲战童》(Africa'swarchild)声称,致比阿父母兄弟遇害的当地战乱爆发于1995年,晚于书中所述两年。比阿参军时的年龄亦应为15岁,而非他所写的13岁。此外,他只在军中效命两到三个月,而非书中所称的1993-1995年的三年时间。该报采访到比阿的老师阿卜杜尔·巴里,知其那几年还在上学,尚未扛枪打仗。

  在《长路漫漫》第二页,比阿明确写道:“第一次遭逢战火时,我12岁。那是1993年1月。”

  但比阿养母劳拉·西姆斯为他辩护:“如果你是战火中的孩子,会在失去一切,穿行于丛林时,还带着日历吗?”

  《澳大利亚人》指出,西姆斯女士在纽约经营一家写作工作室,教授学员“如何用更引人注目的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比阿当时的新书发布会便在工作室举行。

  比阿的非洲老师说,他是个“少见的聪明孩子”。联合国义工们也回忆,那个会背诵莎士比亚,能写饶舌歌的少年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美国后,比阿就读于俄亥俄一所学院,开始以自己的战争经历为素材,进行小说写作,但老师建议他动笔写回忆录。

  1月21日和22日,《澳大利亚人》又刊出多篇后续报道,先后列举比阿友人、家乡父老、联合国救助官员、比阿本人及其出版商的辩护及自辩。

  比阿:“没什么是错的”

  我们注意到,对《长路漫漫》的质疑尚未上升到对作者有意造假的指责,媒体小心翼翼,只做事实求证。也许比阿只是记错了,或者用了些不当的文学笔法。但比阿致信《澳大利亚人》:“关于日期我是对的。这没什么东西是错的。”

  比阿的出版人萨拉·克莱顿也申明书中所述皆精确:“我见过许多在塞拉利昂认识比阿的人,他们明确证实了他的故事。”

  而《澳大利亚人》在非洲接触到的所有旁证均明确表示书中时间有误,但也表示,孩子记错时间是有可能的。不过,亦有人指出,书中对两年战争经历的记述篇幅过短,且语焉不详,令人生疑———他是否真的曾经目击过那种种的残暴恶行。

  大部分人认为,书中事实恐怕无法一一确证,因为战斗几乎均发生在无名村庄,其同伴不是没有名字,便是日后被杀。

  劳埃德夫妇以为比阿的爸爸还活着,但《澳大利亚人》发现,自称比父的人只是其亲戚。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比阿的故事不再有可怕的真实”。《澳大利亚人》表示,“也不意味着他没有过那种经历,我们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人,即便在噩梦中也无法面对那种经历。”

  1991年到2002年的内战,塞拉利昂数万人死亡,全国450万人口中近一半流离失所,数千儿童被强征入伍。比阿所述的大背景都是有的,他的家乡莫格维莫村于1995年遭遇战火,学校被叛军占领,用作军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