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如女性长寿”有新解:配偶竞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33:02
“男性不如女性长寿”有新解:配偶竞争论www.39.net  2008-5-6

    雄性寿命平均比雌性短,这个结论早已不稀罕,无论是在人类世界还是动物界,这样的规律无处不在。而科学家对雄性短寿原因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来自英国和印度的两位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杂志发表论文,为探索男性短寿之谜提供了更多的数据。  “老婆”越多寿命越短

  据10月20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被科学界视为雄性短寿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配偶竞争论,即雄性为了获得繁衍机会,就必须争夺雌性,这就意味着雄性必须经历更大的配偶竞争压力,其代价就是寿命的损耗。相反,雌性则不必承受这种压力。如果这个理论正确,那么遵循“一夫多妻制”的动物肯定会有明显的雄性短寿现象,而在“一夫一妻制”中,雌性和雄性的寿命应该不会有明显差异。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英国和印度两位科学家设计实验,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发表论文,试图证实“配偶竞争”对雄性寿命的影响效果。这两位科学家一位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提姆·克拉顿-布罗克,另一位是在印度班加罗尔市科学研究所的卡维塔·艾斯瓦拉。试验的基本思路是比较在“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前者的寿命是否更短,衰老更快。

  他们收集的35种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数据,正如预想的一样,在19种“一夫多妻制”动物中,雄性在生命的各阶段死亡率都比雌性要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的差值也越来越大,即雄性的死亡率比雌性的死亡率越来越高,雄性的衰老进程越来越快。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却没有明显的差异。

  克拉顿-布罗克表示,“如果一只雄性占有10只雌性伴侣,那么它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来自其他9只雄性的威胁,它们虎视眈眈伺机抓住它的弱点,只要稍有闪失,就会立刻扑上来"杀夫抢妻"。在这样残酷的形势下,每一个获胜的雌性"接管者"就必须在一两个繁殖季节内完成全部受孕过程,分秒必争不容喘息,这显然是要付出寿命代价的。”

  不过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略——动物的寿命还取决于外部环境因素,即天敌的多少、食物是否充足、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如果上述条件十分恶劣,所有动物都是不可能长寿的,那么生存的最大意义就是繁殖,而不是提高生命质量和进化。因此,外部环境的状况,自然要影响到寿命,环境越恶劣寿命越短。

  但是,尽管环境因素的影响普适于所有物种的寿命,可是却不能解释存在于性别间的寿命差异问题。这也正是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试图解答的问题。他们的实验最终希望找到一种物种:它的外部环境足够安全,没有天敌、食物充足、身体健康,然后再对比寿命问题是否依旧在性别间有差异。“而这个物种就是人类。”

  克拉顿-布罗克认为,今天,男性短寿的现象恰恰表明了在人类进化史上,曾经占有统治地位的一夫多妻制(至今有些地区仍旧推行)给男性在进化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所以说,男人要想活得久一点,还是不要“妻妾成群”的好。

  男女寿命差距越来越大

  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研究极其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寿命差距却日益上升,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男性寿命负增长的现象。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总的趋势来看,男女平均寿命都在增长,但女性的增长幅度要明显大于男性。目前,男性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5~10年,而且在一些国家,这种差别还在逐年上升。

  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男性比女性寿命少1年,到了80年代则少两年,进入21世纪后,差距拉到了5年。而在英国,男女间的寿命差距,已经从1985年的5岁,增长到了2005年的7岁。美国男性也比女性短寿7年。

  2007年初,日本公布了全国人口寿命最新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8.56岁,而女性为85.52岁。这一统计结果同时表明,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已达到世界第一,男性则排在世界第四位。

  俄罗斯的情况则非常令人担忧。今年3月,一项国民寿命报告显示,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不断缩短。1987年,男性平均寿命为64岁,而现在却缩短到58岁。从1991年起,俄罗斯男性的死亡率上升了1.6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俄罗斯女性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接近70岁。

  男人短寿原因多多

  有鉴于此,各国科学家都试图找到男性比女性短寿的原因。除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配偶竞争论外,还有更多有趣的解释。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细胞及分子运动学教授大卫·葛兹平克曾经表示,女性寿命长是因为女性的器官机能衰老更慢,更易保持年轻。“我们发现,男性的心脏从18到70岁时,其活力衰减20%~25%。70岁以后,心脏向全身供血的能力最多可减少为年轻时的3/4。相反,同龄女性却没有这种衰弱的情况。”同时,女性的脑萎缩比男性慢。这得意于女性更喜欢用五官来观察问题,经大脑思考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刺激大脑,保持活力。

  而瑞典的科学家则认为男性好斗是短寿的原因。瑞典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交通事故是男性司机造成的。2006年,俄罗斯20~50岁年龄段的成年男性,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数字比该年龄段的女性高出75%,比欧盟国家高出4倍以上。这都是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在作怪。

  也有观点认为,基因优势导致女性的寿命优势。从遗传学上讲,女性继承的性别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人体内有一种参与修补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与X染色体有关,所以女性天生多一个修补基因。另外,调节人体细胞代谢的某些酶基因也定位在X染色体上,它能加快细胞的更新,保持肌体的活力。在这方面,男性同样处于劣势。从男女分泌的激素来看,男性雄性激素较多,而雌性激素较少。实际上,雌性激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而女性抗感染及抗病毒的能力要比男性强。同时,雌性激素也有利于胆固醇、脂蛋白代谢,因而女性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比男性要低。相应地,由此引起的死亡率也低。此外,女性月经、孕育和哺乳等生理现象,以及爱哭等特点,也使其比男性更长寿。

(责任编辑:温小军)“男性不如女性长寿”有新解:配偶竞争论www.39.net  2008-5-6

    雄性寿命平均比雌性短,这个结论早已不稀罕,无论是在人类世界还是动物界,这样的规律无处不在。而科学家对雄性短寿原因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来自英国和印度的两位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杂志发表论文,为探索男性短寿之谜提供了更多的数据。  “老婆”越多寿命越短

  据10月20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被科学界视为雄性短寿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配偶竞争论,即雄性为了获得繁衍机会,就必须争夺雌性,这就意味着雄性必须经历更大的配偶竞争压力,其代价就是寿命的损耗。相反,雌性则不必承受这种压力。如果这个理论正确,那么遵循“一夫多妻制”的动物肯定会有明显的雄性短寿现象,而在“一夫一妻制”中,雌性和雄性的寿命应该不会有明显差异。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英国和印度两位科学家设计实验,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发表论文,试图证实“配偶竞争”对雄性寿命的影响效果。这两位科学家一位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提姆·克拉顿-布罗克,另一位是在印度班加罗尔市科学研究所的卡维塔·艾斯瓦拉。试验的基本思路是比较在“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前者的寿命是否更短,衰老更快。

  他们收集的35种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数据,正如预想的一样,在19种“一夫多妻制”动物中,雄性在生命的各阶段死亡率都比雌性要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的差值也越来越大,即雄性的死亡率比雌性的死亡率越来越高,雄性的衰老进程越来越快。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却没有明显的差异。

  克拉顿-布罗克表示,“如果一只雄性占有10只雌性伴侣,那么它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来自其他9只雄性的威胁,它们虎视眈眈伺机抓住它的弱点,只要稍有闪失,就会立刻扑上来"杀夫抢妻"。在这样残酷的形势下,每一个获胜的雌性"接管者"就必须在一两个繁殖季节内完成全部受孕过程,分秒必争不容喘息,这显然是要付出寿命代价的。”

  不过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略——动物的寿命还取决于外部环境因素,即天敌的多少、食物是否充足、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如果上述条件十分恶劣,所有动物都是不可能长寿的,那么生存的最大意义就是繁殖,而不是提高生命质量和进化。因此,外部环境的状况,自然要影响到寿命,环境越恶劣寿命越短。

  但是,尽管环境因素的影响普适于所有物种的寿命,可是却不能解释存在于性别间的寿命差异问题。这也正是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试图解答的问题。他们的实验最终希望找到一种物种:它的外部环境足够安全,没有天敌、食物充足、身体健康,然后再对比寿命问题是否依旧在性别间有差异。“而这个物种就是人类。”

  克拉顿-布罗克认为,今天,男性短寿的现象恰恰表明了在人类进化史上,曾经占有统治地位的一夫多妻制(至今有些地区仍旧推行)给男性在进化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所以说,男人要想活得久一点,还是不要“妻妾成群”的好。

  男女寿命差距越来越大

  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研究极其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寿命差距却日益上升,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男性寿命负增长的现象。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总的趋势来看,男女平均寿命都在增长,但女性的增长幅度要明显大于男性。目前,男性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5~10年,而且在一些国家,这种差别还在逐年上升。

  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男性比女性寿命少1年,到了80年代则少两年,进入21世纪后,差距拉到了5年。而在英国,男女间的寿命差距,已经从1985年的5岁,增长到了2005年的7岁。美国男性也比女性短寿7年。

  2007年初,日本公布了全国人口寿命最新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8.56岁,而女性为85.52岁。这一统计结果同时表明,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已达到世界第一,男性则排在世界第四位。

  俄罗斯的情况则非常令人担忧。今年3月,一项国民寿命报告显示,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不断缩短。1987年,男性平均寿命为64岁,而现在却缩短到58岁。从1991年起,俄罗斯男性的死亡率上升了1.6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俄罗斯女性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接近70岁。

  男人短寿原因多多

  有鉴于此,各国科学家都试图找到男性比女性短寿的原因。除克拉顿-布罗克和艾斯瓦拉配偶竞争论外,还有更多有趣的解释。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细胞及分子运动学教授大卫·葛兹平克曾经表示,女性寿命长是因为女性的器官机能衰老更慢,更易保持年轻。“我们发现,男性的心脏从18到70岁时,其活力衰减20%~25%。70岁以后,心脏向全身供血的能力最多可减少为年轻时的3/4。相反,同龄女性却没有这种衰弱的情况。”同时,女性的脑萎缩比男性慢。这得意于女性更喜欢用五官来观察问题,经大脑思考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刺激大脑,保持活力。

  而瑞典的科学家则认为男性好斗是短寿的原因。瑞典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交通事故是男性司机造成的。2006年,俄罗斯20~50岁年龄段的成年男性,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数字比该年龄段的女性高出75%,比欧盟国家高出4倍以上。这都是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在作怪。

  也有观点认为,基因优势导致女性的寿命优势。从遗传学上讲,女性继承的性别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人体内有一种参与修补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与X染色体有关,所以女性天生多一个修补基因。另外,调节人体细胞代谢的某些酶基因也定位在X染色体上,它能加快细胞的更新,保持肌体的活力。在这方面,男性同样处于劣势。从男女分泌的激素来看,男性雄性激素较多,而雌性激素较少。实际上,雌性激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而女性抗感染及抗病毒的能力要比男性强。同时,雌性激素也有利于胆固醇、脂蛋白代谢,因而女性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比男性要低。相应地,由此引起的死亡率也低。此外,女性月经、孕育和哺乳等生理现象,以及爱哭等特点,也使其比男性更长寿。

(责任编辑:温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