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中国WZ132轻型坦克研制失败始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27:37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正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当时的苏军已全部实现装甲机械化,拥有T-62坦克等性能先进的战车数万辆。面对北邻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的咄咄逼人之势,我军在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以“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为战略防御重点,形成以边境地区坚固阵地为主体的大纵深防御体系,以阻止敌坦克集群长驱直入;在东南沿海方向,则形成以“两个半岛”(山东、辽宁)为屏障、长江及珠江下游地区为支撑的抗登陆作战布局,以阻止敌可能对我实施的大规模登陆。然而,大敌当前,我军装甲兵部队刚刚装备不久的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等,都存在“矛不利”、“盾不坚”的问题,难以在反侵略战争中克敌制胜。

  为与敌坦克集群相抗衡,我国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开始研制69式中型坦克、WZlll重型坦克(本刊下期将予以介绍)、超轻型伞兵战车等性能先进的坦克装甲车辆,并针对东南沿海抗登陆作战的迫切需求,决定研制新一代轻型坦克(研制代号为WZl32),以改变南方“铁骑”部队火力偏弱的被动局面。该型坦克的研制持续近10年时间,整个研制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 1967~1969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进行战车的作战需求研究和初始设计;1970年为第二阶段,受“极左”思想在南方水网稻田进行试验的WZl 32轻型坦克的影响,战车研制出现“过热”问题,研制工作走了弯路;1971~1972年为第三阶段,战车恢复正常研制;1973~1975年为第四阶段,由于技术不稳定、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研制工作逐渐终止。

  轻车“扛”大炮,成为设计伊始的主格调

  1967年 3月28日至4月3日的北京,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刚刚开始的“文革”,更是给春寒料峭的北京增添了几分压抑,但这一切似乎都被装甲兵新装备研讨会那种专注、激情以及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所驱散。根据军委装甲兵的安排,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新一代轻型坦克发展论证会,正式启动了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会战工程。会议全面研究了已装备部队的62式轻型坦克存在的主要不足,重点研究了该型坦克火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改进问题,同时,与会专家还就新型坦克拟采用的火控装置、新材料等问题分别进行了酝酿和讨论。会议结束后,立即成立了“132坦克三结合论证组”。论证组随后到总部机关、部队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就新一代轻型坦克的作战需求和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轻型坦克总体布置和主要部件的初步方案。论证组的初步设想是,新坦克火力系统拟采用改进型的85毫米坦克炮,并加装激光测距装置;动力系统拟采用8V135型发动机,行走系统和光学、电气设备等也准备在62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较大改进,使二代轻型坦克的综合战技指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方案上报后,很快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从1970年2月起,工厂按上级下达的战技指标开始进行新坦克的总体设计。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1969年在中苏边境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面对强敌横冲直撞的坦克,军内外要求新研的轻型坦克必须能击毁敌中型坦克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承担研制任务的工厂从1969年初开始考虑轻车“扛”大炮的可能性,并开始进行轻型坦克上大口径火炮的摸底试验工作。研究工作进展十分顺利,1970年春,科技人员在1辆62式轻型坦克上成功地安装了1门59坦克用的100毫米坦克炮。实弹射击试验表明,62轻装大口径火炮基本可行。为慎重起见,科技人员又对装大口径火炮的轻型坦克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稳定性摸底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车打出111发炮弹后,轻型坦克经受住了强大后坐力冲击的考验,底盘和其他系统基本完好,轻车“扛”大炮基本可行。这一试验结果给广大科技人员以极大的鼓舞。

  “放卫星”放出不切实际际的高指标

  正当科技人员对新坦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严格有序的试验时,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有关部门突然对新坦克的战技指标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称为“二四批示”),并成立了“二四”会战办公室,专门领导新坦克的研制工作,同时要求承担研制任务的有关单位组织进行“三结合”会战,以“放卫星”的精神,研制出高性能的新一代轻型坦克。为此,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成立了由工厂、研究所、大学和部队等十几个单位组成的“三结合”会战小组。

  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新坦克的战技指标一路飙升,有些指标现在看都不落后。档案是这样记载的:新坦克战斗全重控制在18~20吨左右;装1门100毫米滑膛加农炮(其身管长为4.7米,短于59式中型坦克),弹药在原车弹药的基础上,增加超速穿甲弹和破甲弹两个弹种;装4枚反坦克导弹;采用双向稳定器,昼间可见光瞄准、夜间微光夜瞄(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三合一式瞄准镜;车长昼夜合一式微光指挥仪;装弹道计算机;装430~450马力多种燃料发动机;坦克的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越野平均机动速度42~47千米/小时;安装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动力系统以空气起动为主,液压助力操纵;具有两栖能力,可进行浮渡;装发动机排气装置消音器;具有集体“三防”能力;通信系统装最先进的cwT一176型单边带或更先进的宽带坦克电台(目前也不多见);采用无镍铬薄装甲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铸造履带板,铸造铝合金挂胶负重轮,塑料滚珠的炮塔座圈和指挥塔座圈(笔者在部队时,曾目睹59坦克掉沟后炮塔被掀起,乒乓球大小的炮塔钢滚珠散落一地的情景。因此,笔者联想,在当时的材料技术条件下,不知塑料滚珠能否支撑近10吨重的炮塔)等。据史料记载,新坦克共涉及28项高指标,而这些技术在当时基本没有技术储备。然而,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这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却要求以“放卫星”的精神在新坦克的研制过程中予以落实。

  在“放卫星”的思想指导下,工厂全面展开新坦克的高指标会战。1970年3月下旬开始,会战单位开始进行新坦克总体布置方案设计,至6月完成了技术设计,9月试制出第一辆样车。样车安装了8V150型纵置发动机,操纵装置液压助力系统,可实现坦克前后俯仰、战车整体上升下降和整车左右倾斜的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100毫米短管滑膛炮等。样车试制出来后不久,便参加了同年9月21日在北京的射击表演。表演中,除样车实弹射击表现不凡,五发五中,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该车其他系统问题成堆,而且 28项配套技术大部分没有研制出来,“放卫星”实际上是徒有虚名。为此,有关部门及时否定了新坦克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该坦克的总体设计推倒重来。

  从“天上”到“人间”几多辛酸几多忧

  为纠正第二阶段新坦克研制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问题,1970年10月5日,“二四”会战办公室召开了“105”会议,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坦克研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根据在“放卫星”中准备上车的“三液”系统(即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液气悬挂系统)等部件尚不成熟或达不到预定指标的情况,会战办开始酝酿对该车高战技指标进行调整。10月24日,“二四”会战办公室再次召开研制工作会议。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新坦克的战技指标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三液”改为“三机”(即采用机械传动、机械操纵、扭杆弹簧悬挂),同时提出新坦克的研制指导思想要体现“两个突出”,即突出火力和火力控制;战技指标要贯彻“四条要求”,即坚固耐用、使用方便、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要求克服第一辆样车仪表多、管子多、电线多、按钮多的情况,要简洁实用。

  随着指导思想的变化,新坦克的总体设计方案也随之进行了重大调整——发动机由8V150型多燃料、增压型柴油机改为12150L一7型横置55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采用带同步器的机械变速箱,仍采用液压助力操纵,改铝制负重轮为钢制,液气悬挂系统继续在首辆样车上进行试验,但其他样车暂时不上该系统;降低炮塔高度,暂不上双向稳定器,仍保留4枚导弹;为强化坦克对空防卫和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准备以20毫米航炮代替高射机枪;火炮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同时,有关部门还明确,该车如不能实现浮渡,则采用潜渡方案,并要求该车作为“献礼”工程,于1971年3月前将重新设计的新坦克总装出来,在3个月内完成10000千米的试车任务,力争在1971年7月1日定型。调整后的研制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得到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批准。

  10月会议后,根据有关部门提出的“抢冬季”的研制总要求,承研单位用2个多月的时间,再次完成了新坦克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并于1971年1月底和3月底,完成了第二、第三辆样车的试制任务。2辆样车试制出来以后,科研人员立即着手按领导机关下达的《132轻型坦克设计定型试验大纲(草案)》进行各种试验,2 辆样车试验里程均达9 000千米以上,试验项目达75项之多。6月11日,2辆样车接受火力系统大型摸底试验,共发射炮弹234发,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随后,2辆样车首先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冬季试车,后又分别在广东省博罗县罗浮山地区和黑龙江省大庆地区进行了夏季试车。同时,原第一辆样车经过改装后,其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也同时在罗浮山地区进行了3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辆样车的底盘部分性能稳定,主要问题是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液力耦合器断轴,液压助力操纵装置在试验后期出现油缸磨损操纵不灵的现象,以及存在空气起动不可靠,空气压缩机寿命短等问题。根据2辆样车试验情况,工厂立即组织科技人员解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于1971年底至1972年初将试验情况、指标完成程度、存在的问题和工厂今后的工作安排等向“二四”会战办公室作了汇报,同时申请新坦克设计定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正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当时的苏军已全部实现装甲机械化,拥有T-62坦克等性能先进的战车数万辆。面对北邻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的咄咄逼人之势,我军在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以“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为战略防御重点,形成以边境地区坚固阵地为主体的大纵深防御体系,以阻止敌坦克集群长驱直入;在东南沿海方向,则形成以“两个半岛”(山东、辽宁)为屏障、长江及珠江下游地区为支撑的抗登陆作战布局,以阻止敌可能对我实施的大规模登陆。然而,大敌当前,我军装甲兵部队刚刚装备不久的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等,都存在“矛不利”、“盾不坚”的问题,难以在反侵略战争中克敌制胜。

  为与敌坦克集群相抗衡,我国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开始研制69式中型坦克、WZlll重型坦克(本刊下期将予以介绍)、超轻型伞兵战车等性能先进的坦克装甲车辆,并针对东南沿海抗登陆作战的迫切需求,决定研制新一代轻型坦克(研制代号为WZl32),以改变南方“铁骑”部队火力偏弱的被动局面。该型坦克的研制持续近10年时间,整个研制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 1967~1969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进行战车的作战需求研究和初始设计;1970年为第二阶段,受“极左”思想在南方水网稻田进行试验的WZl 32轻型坦克的影响,战车研制出现“过热”问题,研制工作走了弯路;1971~1972年为第三阶段,战车恢复正常研制;1973~1975年为第四阶段,由于技术不稳定、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研制工作逐渐终止。

  轻车“扛”大炮,成为设计伊始的主格调

  1967年 3月28日至4月3日的北京,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刚刚开始的“文革”,更是给春寒料峭的北京增添了几分压抑,但这一切似乎都被装甲兵新装备研讨会那种专注、激情以及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所驱散。根据军委装甲兵的安排,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新一代轻型坦克发展论证会,正式启动了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会战工程。会议全面研究了已装备部队的62式轻型坦克存在的主要不足,重点研究了该型坦克火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改进问题,同时,与会专家还就新型坦克拟采用的火控装置、新材料等问题分别进行了酝酿和讨论。会议结束后,立即成立了“132坦克三结合论证组”。论证组随后到总部机关、部队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就新一代轻型坦克的作战需求和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轻型坦克总体布置和主要部件的初步方案。论证组的初步设想是,新坦克火力系统拟采用改进型的85毫米坦克炮,并加装激光测距装置;动力系统拟采用8V135型发动机,行走系统和光学、电气设备等也准备在62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较大改进,使二代轻型坦克的综合战技指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方案上报后,很快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从1970年2月起,工厂按上级下达的战技指标开始进行新坦克的总体设计。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1969年在中苏边境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面对强敌横冲直撞的坦克,军内外要求新研的轻型坦克必须能击毁敌中型坦克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承担研制任务的工厂从1969年初开始考虑轻车“扛”大炮的可能性,并开始进行轻型坦克上大口径火炮的摸底试验工作。研究工作进展十分顺利,1970年春,科技人员在1辆62式轻型坦克上成功地安装了1门59坦克用的100毫米坦克炮。实弹射击试验表明,62轻装大口径火炮基本可行。为慎重起见,科技人员又对装大口径火炮的轻型坦克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稳定性摸底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车打出111发炮弹后,轻型坦克经受住了强大后坐力冲击的考验,底盘和其他系统基本完好,轻车“扛”大炮基本可行。这一试验结果给广大科技人员以极大的鼓舞。

  “放卫星”放出不切实际际的高指标

  正当科技人员对新坦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严格有序的试验时,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有关部门突然对新坦克的战技指标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称为“二四批示”),并成立了“二四”会战办公室,专门领导新坦克的研制工作,同时要求承担研制任务的有关单位组织进行“三结合”会战,以“放卫星”的精神,研制出高性能的新一代轻型坦克。为此,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成立了由工厂、研究所、大学和部队等十几个单位组成的“三结合”会战小组。

  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新坦克的战技指标一路飙升,有些指标现在看都不落后。档案是这样记载的:新坦克战斗全重控制在18~20吨左右;装1门100毫米滑膛加农炮(其身管长为4.7米,短于59式中型坦克),弹药在原车弹药的基础上,增加超速穿甲弹和破甲弹两个弹种;装4枚反坦克导弹;采用双向稳定器,昼间可见光瞄准、夜间微光夜瞄(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三合一式瞄准镜;车长昼夜合一式微光指挥仪;装弹道计算机;装430~450马力多种燃料发动机;坦克的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越野平均机动速度42~47千米/小时;安装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动力系统以空气起动为主,液压助力操纵;具有两栖能力,可进行浮渡;装发动机排气装置消音器;具有集体“三防”能力;通信系统装最先进的cwT一176型单边带或更先进的宽带坦克电台(目前也不多见);采用无镍铬薄装甲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铸造履带板,铸造铝合金挂胶负重轮,塑料滚珠的炮塔座圈和指挥塔座圈(笔者在部队时,曾目睹59坦克掉沟后炮塔被掀起,乒乓球大小的炮塔钢滚珠散落一地的情景。因此,笔者联想,在当时的材料技术条件下,不知塑料滚珠能否支撑近10吨重的炮塔)等。据史料记载,新坦克共涉及28项高指标,而这些技术在当时基本没有技术储备。然而,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这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却要求以“放卫星”的精神在新坦克的研制过程中予以落实。

  在“放卫星”的思想指导下,工厂全面展开新坦克的高指标会战。1970年3月下旬开始,会战单位开始进行新坦克总体布置方案设计,至6月完成了技术设计,9月试制出第一辆样车。样车安装了8V150型纵置发动机,操纵装置液压助力系统,可实现坦克前后俯仰、战车整体上升下降和整车左右倾斜的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100毫米短管滑膛炮等。样车试制出来后不久,便参加了同年9月21日在北京的射击表演。表演中,除样车实弹射击表现不凡,五发五中,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该车其他系统问题成堆,而且 28项配套技术大部分没有研制出来,“放卫星”实际上是徒有虚名。为此,有关部门及时否定了新坦克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该坦克的总体设计推倒重来。

  从“天上”到“人间”几多辛酸几多忧

  为纠正第二阶段新坦克研制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问题,1970年10月5日,“二四”会战办公室召开了“105”会议,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坦克研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根据在“放卫星”中准备上车的“三液”系统(即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液气悬挂系统)等部件尚不成熟或达不到预定指标的情况,会战办开始酝酿对该车高战技指标进行调整。10月24日,“二四”会战办公室再次召开研制工作会议。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新坦克的战技指标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三液”改为“三机”(即采用机械传动、机械操纵、扭杆弹簧悬挂),同时提出新坦克的研制指导思想要体现“两个突出”,即突出火力和火力控制;战技指标要贯彻“四条要求”,即坚固耐用、使用方便、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要求克服第一辆样车仪表多、管子多、电线多、按钮多的情况,要简洁实用。

  随着指导思想的变化,新坦克的总体设计方案也随之进行了重大调整——发动机由8V150型多燃料、增压型柴油机改为12150L一7型横置55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采用带同步器的机械变速箱,仍采用液压助力操纵,改铝制负重轮为钢制,液气悬挂系统继续在首辆样车上进行试验,但其他样车暂时不上该系统;降低炮塔高度,暂不上双向稳定器,仍保留4枚导弹;为强化坦克对空防卫和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准备以20毫米航炮代替高射机枪;火炮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同时,有关部门还明确,该车如不能实现浮渡,则采用潜渡方案,并要求该车作为“献礼”工程,于1971年3月前将重新设计的新坦克总装出来,在3个月内完成10000千米的试车任务,力争在1971年7月1日定型。调整后的研制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得到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批准。

  10月会议后,根据有关部门提出的“抢冬季”的研制总要求,承研单位用2个多月的时间,再次完成了新坦克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并于1971年1月底和3月底,完成了第二、第三辆样车的试制任务。2辆样车试制出来以后,科研人员立即着手按领导机关下达的《132轻型坦克设计定型试验大纲(草案)》进行各种试验,2 辆样车试验里程均达9 000千米以上,试验项目达75项之多。6月11日,2辆样车接受火力系统大型摸底试验,共发射炮弹234发,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随后,2辆样车首先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冬季试车,后又分别在广东省博罗县罗浮山地区和黑龙江省大庆地区进行了夏季试车。同时,原第一辆样车经过改装后,其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也同时在罗浮山地区进行了3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辆样车的底盘部分性能稳定,主要问题是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液力耦合器断轴,液压助力操纵装置在试验后期出现油缸磨损操纵不灵的现象,以及存在空气起动不可靠,空气压缩机寿命短等问题。根据2辆样车试验情况,工厂立即组织科技人员解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于1971年底至1972年初将试验情况、指标完成程度、存在的问题和工厂今后的工作安排等向“二四”会战办公室作了汇报,同时申请新坦克设计定型。
经过几个月的试验和不断改进,新坦克的大部分战技指标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对部队负责、为对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负责,有关部门再次组织对样车进行一系列的大型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对战技指标继续进行调整。如,在1971年12月,有关部门就明确指出取消排气管上准备安装的消音器,暂不装弹道计算机。1972年8月19日,“二四”会战办公室再次发出通知,对新坦克的战技指标和方案又做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其中,战技指标的主要变动为:战斗全重为21~22吨;主要弹种为超速穿甲弹、破甲弹、榴弹(比例为3:3:4);仍装12.7毫米高射机枪、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瞄准镜;车、炮长夜视夜瞄装置仍采用微光式;发动机功率为520~550马力;最大爬坡度不小于35度;潜水深为4~5米,潜渡距不小于800米;通信距离不小于30千米;装 “三防”装置等。总体技术方案的主要变动包括:暂不装导弹,暂用原62坦克的A一220型电台,取消液压助力操纵装置,保留热烟幕系统,装老式12.7毫米机枪,装59式7.62毫米并列机枪,沿用原62坦克的老式仪表,改用69式中型坦克的夜视夜瞄系统等。

  根据指标和方案的变动,工厂再次对样车进行调整和改装,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试验。

  如,针对超速穿甲弹的安全性、初速等问题,科技人员于1973年1月中旬至月底,又进行了火力系统摸底试验,试验项目主要有:对立靶射击的精度、炮口冲击波数值、反后坐装置抗力、各部件应力和稳定性,以及行进间射击的可靠性等。试验中共发射炮弹77发,结果表明,新坦克射击稳定性良好,可实施行进间射击,主要问题是带炮口制退器射击时冲击波数值较高,该部件焊接强度不够,个别弹种散布较大。再如,1973年6月,科技人员在黑龙江省滨县大泉子乡,对样车进行了安装弹道计算机后的射击试验,共发射炮弹9发。试验结果显示,弹道计算机的主机性能稳定,但火炮的精度不高。

  为增强轻型坦克克服江河障碍的能力,新坦克在研制过程中,先后进行了4次大型浮渡试验。前三次进行的是使用充气式浮囊的浮渡试验。试验时,新坦克的周围加装了充气式浮囊,坦克在河中用履带划水。试验的结果是,采用充气式浮囊的方式进行浮渡,新坦克水上航行速度仅为l~1.5千米/小时。第四次进行的是使用围帐的浮渡试验。这次试验在松花江进行。试验前,科技人员在新坦克的履带上方加装了一个大围账(类似于一把倒扣的雨伞。现在美国的M2步兵战车浮渡时就是采用此种方式)。新坦克采用围账方式浮渡时,水上航速明显提高,试验时坦克快似轻舟,水上航速达到了7.3千米/小时,并顺利横渡了松花江。

  在研制新一代轻型坦克的会战中,一批科研项目如液气悬挂装置、挂胶履带板、平板挂胶负重轮以及弹道计算机等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动装弹机也进行了设计,取得了初步成果。1974年以后,鉴于100毫米短管滑膛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又相继装备了更加先进的T一 72坦克,面对对手装备的带复合装甲的新一代主战坦克,1 00毫米短管滑膛炮的威力更显不足,已失去了继续研制的意义。同时,由于双向稳定器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因此,WZl32轻型坦克的研制和设计定型问题被逐渐搁置。1975年,62式轻型坦克的改进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新一代轻型坦克由于指标与62坦克改进型相近,故后来有关部门将注意力逐渐转到对62轻的改进上。

  似曾相识的“面容”,却也别样情

  最后版本的WZl 32轻型坦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车不知修改了多少轮),仍保留了原62轻型坦市外形清秀和整车线条流畅的特点,不同的是该车的火炮是1门100毫米短管滑膛炮。该炮是在69式中型坦克(WZl21)100毫米滑膛炮的基础上按照轻型坦克的安装要求进行改进的,反后坐装置下置,三种弹药与69式中型坦克通用。从外观上看,该炮与62轻型坦克的85毫米火炮长短差不多,但炮口处装有制退器,与62轻型坦克光溜溜的炮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与69坦克一样,在火炮的防盾上方装有红外夜视仪的探照灯。

  该车的内部总体结构与62轻型坦克也基本相同,也是前部为驾驶室、中部为战斗室、后为动力传动室的结构;全车乘员也是4人,即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车长、炮长和装填手(部队习惯称为二炮手)均位于车体中部的战斗室内一一炮长坐在火炮的左侧,装填手坐在火炮的右侧,车长坐在炮长的后上方。

  该车除主炮外,辅助武器也与62轻型坦克相同,即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乘员随身自卫武器为2支冲锋枪(原车只给二炮手配1支冲锋枪),2支手枪(原车车长、炮长和驾驶员均配手枪)和16~20枚手榴弹。

  该车随车携行炮弹41发,弹种有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炮弹安放位置分别是:炮塔内后侧4发,右侧2发,车体内左侧甲板2发,右侧甲板4发,战斗室与发动机之间13发,另外战斗室右前方蜂窝油箱弹药架(也就是以前介绍过的弹架油箱)装弹16发,共计41发(后改为39发)。7.62毫米机枪弹2 40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弹500发。

  该车曾试装了初级的半导体弹道计算机,并采用了与69式中型坦克相同的双向稳定器。

  观瞄装置主要有:炮长三合一激光测距瞄准镜、车长红外夜视装置和驾驶员红外夜视仪等。

  从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的性能上看,该车要比69坦克先进:首先,69坦克没有弹道计算机,而该车曾试装弹道计算机;其次,69坦克的激光测距仪主机外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瞄合一,而WZl32坦克的激光测距仪主机与瞄准镜一体化,因此,在炮塔外看不到主机。


  该车动力系统的最大亮点,就是安装了空气压缩机,只要发动机一起动,空气压缩机就可对高压空气瓶自动进行充气,确保了起动气源充足,实现了发动机起动以空气起动为主,电起动为辅。空气起动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高压空气瓶的高压空气经气道进入空气分配器,分配器按各气缸的工作顺序,将高压空气适时送到各气缸,推动气缸活塞运动,起动发动机。空气起动的最大好处是起动迅速、流畅,不会出现起动电机齿轮与发动机齿轮不啮合的问题。笔者在部队时,就经常遇到59 坦克起动时电机齿轮与发动机齿轮不啮合的问题(乘员们称为“顶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驾驶员就只好采取反复拉操纵杆和蹬离合器的办法,让发动机齿轮动一下以便“咬合”。如果这些办法还不奏效,就得让1名乘员打开传动装置的百叶窗,用脚踩传动装置后部的冷却风扇,通过风扇传动装置带动发动机齿轮,解决 “顶齿”问题。这种办法虽然简单,但是最管用。当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在车内已坐好的乘员谁也不太情愿出去踩风扇。

  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虽然历尽艰辛,无果而终,但在多年的研制中所取得的部分部件研制成果,后来分别应用到其他新型坦克装甲车辆上;广大科技人员在研制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相继用到其他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中。回首往事,该车的研制早已成为历史,堆满库房的技术资料也成了尘封的记忆,但是,这个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的一次二代轻型坦克的研发历程,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一是笔者认为,该车在研制过程中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放卫星”、高指标的过热现象,上了大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攻克的新技术,违背了装备科研规律,使研制工作走了很大一段弯路,无形中延长了研制周期,使原本可以取得的技术优势丧失殆尽,导致最后不得不中止已无技术优势可言的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目前,国内外的新一代装甲装备的研制,基本上立足于主要部件和系统采用成熟技术,或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努力攻克的技术,以节约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确保新研装备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短时间内难以攻克的关键技术,一般通过预研予以突破,为下一代新装备进行技术储备。

  二是笔者认为,该车研制伊始的作战需求定位不准,不是着重解决62轻型坦克火力偏弱的先天不足,而是单纯追求整车战技性能上台阶,导致研制工作走偏方向,对“三液”等倾注了过多的热情,对本不该是轻型坦克应当具备的浮渡能力也孜孜以求,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后期的研制工作中又出现了作战需求摇摆不定的问题,指标改来改去,没有定数。

  三是笔者认为,在当时62轻型坦克刚刚装备部队、技术刚刚成熟的情况下,急于上马研制新一代轻型坦克,有点操之过急。首先是新技术储备不足,急于上新一代轻型坦克风险过大。事实上WZl32坦克的研制无果而终,也正是风险所致,原因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后来62轻改进的问题。其次,通常情况下,研制新一代坦克大体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对已有装备进行改进则周期要短得多,因此,为满足军事斗争之急需,当时应当优先考虑对62轻进行改进。事实上,从WZl32坦克开始研制到1975年无果而终,加上同期的WZl31-1轻型坦克的研制也于1969年中止,南方装甲兵部队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就没有能够与敌中型坦克相抗衡的装甲装备。
  同期还有二代水陆坦克的项目,貌似叫“03会战”,同样是无疾而终。
;funk    转的哪的帖子?~~~《坦装》上早就有了~~`不会有人换个名字就冒充原创吧~~~~;funk
人家写明是“转贴”了嘛!
:L   我知道是“转贴”~~我问的是转的原帖是哪的~~那个原贴是不是就是《坦装》上的~~还是说有人那那帖子改个名字就冒充原创~
:L
这就不知道了,不过知道的是,反正是老帖.
70年代提出的三液技术的应用到21世纪的212才最终实现
l新老两个三液都叫212不完全是巧合吧:D
当年的指标够吓人.:L
原帖由 7071020 于 2008-3-21 18:06 发表
l新老两个三液都叫212不完全是巧合吧:D

  新老212?不明白意思。
  貌似二代主战坦克项目是122?
  63水陆坦克的代号是211,继任者叫212似乎倒是顺理成章。
]]
原帖由 山人256 于 2008-3-21 20:17 发表

  新老212?不明白意思。
  貌似二代主战坦克项目是122?
  63水陆坦克的代号是211,继任者叫212似乎倒是顺理成章。

听到212这个编号,额第一感觉是北京吉普!
原帖由 ds-sunny 于 2008-3-21 17:44 发表
70年代提出的三液技术的应用到21世纪的212才最终实现

  往事如烟啊!
  家父当年参加会战时,就是某“三液专项设计组”的组长,直到退休也没有看到成功的产品,无限遗憾地在家信中说“这辈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白上了一个重点大学……”
  多年后,俺参观212生产线,站在家父当年工作的设计所门前,百感交集……
一群大佬在泻~:D
212的命名,是不是类似1211灭火器的原理阿~
;funk    我的发言被修改了~~~
;funk    强烈BS某人~~不就是吉普么~~:D
原帖由 山人256 于 2008-3-21 20:34 发表

  往事如烟啊!
  家父当年参加会战时,就是某“三液专项设计组”的组长,直到退休也没有看到成功的产品,无限遗憾地在家信中说“这辈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白上了一个重点大学……”
  多 ...

212确实是现在TB值得炫耀的东西。
我国向来推崇多快好省,这四个字凑到一起有可能吗?
其实那时的主管部门还是比较冷静清醒的,至少没给科研人员下达研制歼星舰的命令。
三液的主要难度在哪里?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