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自传(一)----------(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7:35:57
和孔夫子一样的「遗民」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我生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那时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正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七个月,中国东北已在日本鬼子控制之下,日本鬼子导演的「满洲国」也成立了三年多,所以,照历史的说法,我一出生就是「遗民」,就像孔夫子一出生就是「遗民」一样。

从阴历生日到阳历生日

我出生时候,还流行用阴历计算,所以一直是乙亥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上午七至九点),乙亥年生的属猪,三月二十三日的生日一直按阴历过,直到我二十岁前查出是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此后我就放弃阴历生日了,阴历太落伍了。

六女二男

妈妈生我时候,已经一连生了四个女儿,这种情形,在那时代,已经有点岌岌可危了。中国汉朝就有「盗不过五女之门」(生了五个女儿的家,连小偷都不去偷)的话,一个媳妇,不老老实实生儿子,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生女儿,这像什么话?幸亏我应运而生,使妈妈立刻从「败部复活」,帮了她的忙不少。在生我以后,妈妈又故态复萌,连生了两个妹妹,那时我在家中地位如日中天,直到最后弟弟出世,才算两权分立。六女二男,就是我的同胞情况。

妈妈学历与女人友谊

妈妈名叫张桂贞,吉林女子师范毕业。她在辈份上是爸爸的学生,爸爸在吉林女子师范教高班的,妈妈却在低班,没教到。教到的高班学生里面有申若侠,后来嫁给庄严。那时候,流行高班学生同低班学生交朋友、合照相,申若侠和张桂贞就合照过,照片至今还保存,可是友谊早就「简直没有来往」了!女人之间的友谊真不可靠。

尹女士

妈妈是以「媒妁之言」同爸爸结婚的,那时爸爸离婚不久,前任是一位尹女士,因为这位女士不生男的,也不生女的,所以难安于位。爸爸给她找来医生诊断,但尹女士是旧式的中国妇道人家,非常「羞医」,不肯让医生看她的妇人病,最后郁郁以死,这当然是「礼教杀人」的一个例。我小时候,逢年过节要同姊姊们折锡箔,装入大纸口袋,烧给死去的亲人,其中一袋,就是烧给尹女士的。

不生男的不怪女的现代的生理学证明,生不生男的,原因在男方而不在女方,但是以前人不知道,尤其以前的婆婆不知道也决心不知道,所以旧式的中国小媳妇会因「无子」而被「七出」,她们真可怜!

示范的婆婆

给尹女士最大精神威胁的,不幸是她碰到一个最会示范的婆婆—我的祖母(我们叫奶奶)。奶奶生了十二个小孩,六男六女,成双成对。其中四叔、大姑、二姑、三姑、五姑虽都「寿禄不永」,但是还剩下十二分之七,剩下五男二女,成绩也足以骄四邻、骄媳妇、骄媳妇之母。尹女士的困境是:不单是她自己不能生,又加上婆婆太能生

,她的可怜,自然也就加了一倍。

大爷

十二个小孩中,爸爸在男孩中排行老二。老大(我们叫大爷)李孟谦,是个村学究,为人谦和得有点怕羞。太太(我们叫大娘)是三姑六婆型的,有一男一女。儿子(李纯仁,我们叫大哥)很伪善。有一次大爷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这位先生,妻不贤,子不孝。」说得大爷满脸通红,连忙说:「差一点,差一点。」

籍贯的自由与不自由

大概大爷的村学究使我祖父(我们叫爷爷)不满意,大爷自己也愿成全弟弟念更好的学校,于是,在父兄的帮助下,爸爸考上了国立北京大学。本来籍贯是山东省潍县,因为领吉林省公费,籍贯就改为吉林省扶余县。当时只是爸爸一个人改,所以只他一个人是吉林扶余,爷爷和我们仍是山东潍县。这种情形,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到了台湾,才被户政机关命令统一,从此我也是吉林扶余。

这件小事,反映了籍贯自由的嬗变。在政府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这

点小自由也都不容于台湾了。

吉林扶余

吉林扶余在金朝元朝叫肇州,明朝初年叫三岔河卫,后来被蒙古人占领了。清朝初年安抚蒙古人,设了伯都纳站,所以又叫伯都纳。康熙年间在南边盖了砖城,叫做新城,光绪年间叫做新城府,民国以后改为扶余县。扶余位在松花江东北岸,在哈尔滨与长春中间,成为东北北部交通的要冲。

吉林三宝

吉林的特产是东北三宝,所谓「人参」「貂皮」「乌拉草」。人

参在传说中,是一种「土行孙」式可在地下行走的植物,去挖的时候

,要小心翼翼的围捕,方不被它跑掉。人参每次出土,有的相隔十多

年、有的相隔二十多年。人参总在地下隐居百年以上,它虽在地下隐

居,却要在林间、岩下、腐土、低温、背阴向阳、倚水又排水良好、

每日阳光三至五小时等条件下,才有珍贵的结果。东北土话说「七两

为参,三两为宝」,表示大的人参来之不易。乌拉草做的鞋叫乌拉鞋

,可以保暖,是寒冷地带最需要的。

乌撒

根据「李氏宗谱」,我的远籍实际是云南乌撒。据「元史」地理志:「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一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威宁县。「李氏宗谱」上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乌撒迁到山东潍县的。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秋天,明太祖曾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带兵三十万征云南,那次人民的北移,是强迫性的。我的祖先,很可能是苗族。

爸爸在北大

爸爸名叫李鼎彝,字玑衡。一九二0年(民国九年)进入北大国文学系。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第一年,正是北大的黄金时代。蔡元培是他的校长,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等等是他的老师,他的同班同学,后来较有成绩的,有搞中国文学史的陆侃如、冯沅君,有搞国语运动的魏建功,同届的同学有冯友兰、周德伟、陈雪屏。爸爸本人书念得并不出色。他讲过北大的四则见闻:第一是关于蔡元培解决学生打架事件的(我另有专文记录,题目叫「真教育家的评判」收入「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六期「神仙.老虎.狗」里);第二是关于鲁迅上课情形的,鲁迅上课,把讲义一丢,态度倨傲已极;第三是关于魏建功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到中国来

,大家捧他,魏建功独持异议,说「我们不能盲从」,引起鲁迅等人

的抨击,魏建功却大大出了名;第四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到

日本讲学,蔡元培想请他顺便到中国来,传说爱因斯坦开价多少多少

钱才肯,蔡元培筹不出这些钱,只好作罢。事后蔡元培大骂犹太人爱

钱云云。对这一项,我感到很可疑,因为爱因斯坦并非爱钱的人。

军阀尊敬知识分子

爸爸在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北大毕业,吉林省政府想公费送他留学,他那时已经二十八岁了,急于回家乡养家,所以就拒绝了

。因为是「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回到家乡,非常拉风,他立刻被聘

为吉林四中(六中?)校长,当时的待遇极好,远非日后的穷教员可

比。当时对教育界人士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敬,也远非日后的风气

可比。爸爸说:军阀张作霖,在孔夫子诞辰的时候,脱下军装,换上

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

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军阀们

是不敢向教育界人士致训词的,也不敢颁发训词教教师研读的。

爸爸的著作

爸爸除在吉林四中做校长外,也在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兼课

。他唯一一部著作——「中国文学史」,也写在这个时期。这部「中

国文学史」,后来由我加上长序,由文星书店印出来,当时我的长序

惹起大风波,经文星书店撕掉长序,才免于被查禁。文星垮后,改由

传记文学社出版(这篇长序,题目叫「爸爸.我.文学」,收入「李

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三期「奇情.上吊.血」里)。

大学校长最佩服的人

爸爸在吉林大学当讲师,吉林大学校长是张作相,挂名的,不管事。校务由副校长李锡恩(纶三)负责。李锡恩后来做了立法委员,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不肯开会,去了美国。这比起在台湾的万年国会的黑心委员,高明得太多了。此公德国留学,书念得不错,但他生平,却佩服一个没念过一天书的文盲——我的爷爷。

李凤亭

爷爷名叫李凤亭,他不大会写这三个字。他生在山东省潍县,时间约在清朝咸丰元年(一八六二)前后,也就是中华民国前五十年前后。他小时候,赶上荒年,跟着母亲去做乞丐。一天碰到狗来咬,他母亲怕他被咬到,就用身体保护他,母亲却被咬致死。他流浪一阵,无以维生,就替「下关东」的人赶马车,也去「下关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9 20:34:32编辑过]
和孔夫子一样的「遗民」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我生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那时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正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七个月,中国东北已在日本鬼子控制之下,日本鬼子导演的「满洲国」也成立了三年多,所以,照历史的说法,我一出生就是「遗民」,就像孔夫子一出生就是「遗民」一样。

从阴历生日到阳历生日

我出生时候,还流行用阴历计算,所以一直是乙亥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上午七至九点),乙亥年生的属猪,三月二十三日的生日一直按阴历过,直到我二十岁前查出是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此后我就放弃阴历生日了,阴历太落伍了。

六女二男

妈妈生我时候,已经一连生了四个女儿,这种情形,在那时代,已经有点岌岌可危了。中国汉朝就有「盗不过五女之门」(生了五个女儿的家,连小偷都不去偷)的话,一个媳妇,不老老实实生儿子,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生女儿,这像什么话?幸亏我应运而生,使妈妈立刻从「败部复活」,帮了她的忙不少。在生我以后,妈妈又故态复萌,连生了两个妹妹,那时我在家中地位如日中天,直到最后弟弟出世,才算两权分立。六女二男,就是我的同胞情况。

妈妈学历与女人友谊

妈妈名叫张桂贞,吉林女子师范毕业。她在辈份上是爸爸的学生,爸爸在吉林女子师范教高班的,妈妈却在低班,没教到。教到的高班学生里面有申若侠,后来嫁给庄严。那时候,流行高班学生同低班学生交朋友、合照相,申若侠和张桂贞就合照过,照片至今还保存,可是友谊早就「简直没有来往」了!女人之间的友谊真不可靠。

尹女士

妈妈是以「媒妁之言」同爸爸结婚的,那时爸爸离婚不久,前任是一位尹女士,因为这位女士不生男的,也不生女的,所以难安于位。爸爸给她找来医生诊断,但尹女士是旧式的中国妇道人家,非常「羞医」,不肯让医生看她的妇人病,最后郁郁以死,这当然是「礼教杀人」的一个例。我小时候,逢年过节要同姊姊们折锡箔,装入大纸口袋,烧给死去的亲人,其中一袋,就是烧给尹女士的。

不生男的不怪女的现代的生理学证明,生不生男的,原因在男方而不在女方,但是以前人不知道,尤其以前的婆婆不知道也决心不知道,所以旧式的中国小媳妇会因「无子」而被「七出」,她们真可怜!

示范的婆婆

给尹女士最大精神威胁的,不幸是她碰到一个最会示范的婆婆—我的祖母(我们叫奶奶)。奶奶生了十二个小孩,六男六女,成双成对。其中四叔、大姑、二姑、三姑、五姑虽都「寿禄不永」,但是还剩下十二分之七,剩下五男二女,成绩也足以骄四邻、骄媳妇、骄媳妇之母。尹女士的困境是:不单是她自己不能生,又加上婆婆太能生

,她的可怜,自然也就加了一倍。

大爷

十二个小孩中,爸爸在男孩中排行老二。老大(我们叫大爷)李孟谦,是个村学究,为人谦和得有点怕羞。太太(我们叫大娘)是三姑六婆型的,有一男一女。儿子(李纯仁,我们叫大哥)很伪善。有一次大爷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这位先生,妻不贤,子不孝。」说得大爷满脸通红,连忙说:「差一点,差一点。」

籍贯的自由与不自由

大概大爷的村学究使我祖父(我们叫爷爷)不满意,大爷自己也愿成全弟弟念更好的学校,于是,在父兄的帮助下,爸爸考上了国立北京大学。本来籍贯是山东省潍县,因为领吉林省公费,籍贯就改为吉林省扶余县。当时只是爸爸一个人改,所以只他一个人是吉林扶余,爷爷和我们仍是山东潍县。这种情形,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到了台湾,才被户政机关命令统一,从此我也是吉林扶余。

这件小事,反映了籍贯自由的嬗变。在政府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这

点小自由也都不容于台湾了。

吉林扶余

吉林扶余在金朝元朝叫肇州,明朝初年叫三岔河卫,后来被蒙古人占领了。清朝初年安抚蒙古人,设了伯都纳站,所以又叫伯都纳。康熙年间在南边盖了砖城,叫做新城,光绪年间叫做新城府,民国以后改为扶余县。扶余位在松花江东北岸,在哈尔滨与长春中间,成为东北北部交通的要冲。

吉林三宝

吉林的特产是东北三宝,所谓「人参」「貂皮」「乌拉草」。人

参在传说中,是一种「土行孙」式可在地下行走的植物,去挖的时候

,要小心翼翼的围捕,方不被它跑掉。人参每次出土,有的相隔十多

年、有的相隔二十多年。人参总在地下隐居百年以上,它虽在地下隐

居,却要在林间、岩下、腐土、低温、背阴向阳、倚水又排水良好、

每日阳光三至五小时等条件下,才有珍贵的结果。东北土话说「七两

为参,三两为宝」,表示大的人参来之不易。乌拉草做的鞋叫乌拉鞋

,可以保暖,是寒冷地带最需要的。

乌撒

根据「李氏宗谱」,我的远籍实际是云南乌撒。据「元史」地理志:「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一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威宁县。「李氏宗谱」上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乌撒迁到山东潍县的。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秋天,明太祖曾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带兵三十万征云南,那次人民的北移,是强迫性的。我的祖先,很可能是苗族。

爸爸在北大

爸爸名叫李鼎彝,字玑衡。一九二0年(民国九年)进入北大国文学系。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第一年,正是北大的黄金时代。蔡元培是他的校长,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等等是他的老师,他的同班同学,后来较有成绩的,有搞中国文学史的陆侃如、冯沅君,有搞国语运动的魏建功,同届的同学有冯友兰、周德伟、陈雪屏。爸爸本人书念得并不出色。他讲过北大的四则见闻:第一是关于蔡元培解决学生打架事件的(我另有专文记录,题目叫「真教育家的评判」收入「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六期「神仙.老虎.狗」里);第二是关于鲁迅上课情形的,鲁迅上课,把讲义一丢,态度倨傲已极;第三是关于魏建功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到中国来

,大家捧他,魏建功独持异议,说「我们不能盲从」,引起鲁迅等人

的抨击,魏建功却大大出了名;第四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到

日本讲学,蔡元培想请他顺便到中国来,传说爱因斯坦开价多少多少

钱才肯,蔡元培筹不出这些钱,只好作罢。事后蔡元培大骂犹太人爱

钱云云。对这一项,我感到很可疑,因为爱因斯坦并非爱钱的人。

军阀尊敬知识分子

爸爸在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北大毕业,吉林省政府想公费送他留学,他那时已经二十八岁了,急于回家乡养家,所以就拒绝了

。因为是「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回到家乡,非常拉风,他立刻被聘

为吉林四中(六中?)校长,当时的待遇极好,远非日后的穷教员可

比。当时对教育界人士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敬,也远非日后的风气

可比。爸爸说:军阀张作霖,在孔夫子诞辰的时候,脱下军装,换上

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

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军阀们

是不敢向教育界人士致训词的,也不敢颁发训词教教师研读的。

爸爸的著作

爸爸除在吉林四中做校长外,也在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兼课

。他唯一一部著作——「中国文学史」,也写在这个时期。这部「中

国文学史」,后来由我加上长序,由文星书店印出来,当时我的长序

惹起大风波,经文星书店撕掉长序,才免于被查禁。文星垮后,改由

传记文学社出版(这篇长序,题目叫「爸爸.我.文学」,收入「李

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三期「奇情.上吊.血」里)。

大学校长最佩服的人

爸爸在吉林大学当讲师,吉林大学校长是张作相,挂名的,不管事。校务由副校长李锡恩(纶三)负责。李锡恩后来做了立法委员,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不肯开会,去了美国。这比起在台湾的万年国会的黑心委员,高明得太多了。此公德国留学,书念得不错,但他生平,却佩服一个没念过一天书的文盲——我的爷爷。

李凤亭

爷爷名叫李凤亭,他不大会写这三个字。他生在山东省潍县,时间约在清朝咸丰元年(一八六二)前后,也就是中华民国前五十年前后。他小时候,赶上荒年,跟着母亲去做乞丐。一天碰到狗来咬,他母亲怕他被咬到,就用身体保护他,母亲却被咬致死。他流浪一阵,无以维生,就替「下关东」的人赶马车,也去「下关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9 20:34:32编辑过]
李敖自传(二)
      下关东

所谓「下关东」,是专指山东、河北等省的穷人,朝山海关外的东北偷渡。东北是满洲人的老家,满洲人入关建立清朝后,把东北划为禁区,除了发配罪犯,禁止汉人去东北。所以当时中国的东北,就像英国的澳洲一样,只是罪犯的大本营。顾贞观「金缕曲」中「季子平安否」所指的吴汉槎,就是最有名的一个囚犯。但是,东北地大物博,它的富庶,对山东、河北等省的穷人,的确构成大诱惑。这种诱惑,使禁区禁令成为废纸,大量的汉人纷纷「下关东」,在白山黑水之间,驰骋犯难,就像美国「去西部」一样。

日俄战争以后

一九0四年,日本和俄国打仗,千古怪事是,这两个国家打仗,战场却在第三国—中国的东北。东北这时候,已经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口的压阵,使日本、俄国在瓜分东北上,产生了不少阻力。满洲人再也没想到:禁止到他们老家的汉人,却在阴错阳差之中,替他们看住了老家!这些看家的开拓者中,有一个满口山东口音的壮汉,就是李凤亭先生。

名目繁多的行业

爷爷活了八十三岁,其中有六十年在东北度过,他的一生,充满了行动与传奇。他做过赶马车的、工人、农民、打更的、看坟的、流氓、土匪、打土匪的、银楼老板等等,名目繁多。爷爷虽然不识字,但是胆大心细,头脑清楚,是有名的厉害角色。有关他厉害的一个故事如下:

独战土匪

七十多岁以后,他和大爷大娘住在郊区,一天晚上,来了一伙土匪,把家包围,在墙外高叫开门。大爷大娘已吓得面无人色,但是爷爷却镇定异常。他下令大爷大娘在室内大声吹警笛,自己却拿起一根丈八蛇矛,从前门跑到后门、从后门跑到前门,向土匪呼啸叫战。土匪们弄胡涂了,他们绝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一个倔强不怕死的老头子,手拿丈八蛇矛,坚持保卫家园,毫无让步之意。大概他们被这种从来想象不到的英勇行动震慑住了,最后他们决定撤退,一个土匪从墙头朝爷爷开了一枪,子弹打穿了窗上玻璃,打碎了窗台上的花盆,最后打到衣柜上。这个衣柜,一直跟着我们,最后运到故都。柜上一个圆坑,就是子弹的旧痕。这个旧痕,表示了人间大勇是什么。

慓悍的庄家

另一个有关他厉害的故事是:他做流氓时代,一天在农田里设赌局,做庄家。聚赌的人里,有一个流氓某甲,手气不佳,每局都输,现金先输光,接着马输光,接着行囊输光,接着外套输光。最后他输火了,拔出刀来,在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开始「肉赌」。肉赌是一种无赖的赌法,赌徒赌火了,一割肉的时候,庄家若不巧输给他,不能赔钱,只能赔肉。明朝大宦官魏忠贤,年少无赖,做赌徒输了,就表演肉赌,他割的不是大腿,而是他的生殖器!(庄家若输,也得割生殖器!)一般说来,赌徒一表演肉赌,庄家必须大量赔钱,破财消灾,免得万一一输,就要以肉赔肉。某甲这次表演肉赌,大腿上肉血淋淋往抬面上一摆,大家都相顾失色。不料这时做庄家的李凤亭先生

,却面不改色的说:「好小子!你来这一套!割起腿上的肉来了!你

有种!可是你给我搞清楚,这一套别人吃你的,我李凤亭不吃!你肉

赌,按规矩,不是我输了才赔你肉吗?不是我输了以后再割都不迟吗

?不是我赢了就不割了吗?可是为了不怕你,为了比你小子还有种,

我先割给你看!割下来,我赢了,就算白割了!」说着,就拔刀朝自

己大腿上割下肉来。这个以狠对狠的故事,我没法证实,但听说是爷

爷的杰作。这一杰作,使我想起「吕氏春秋」中「齐之好勇者」互相

割肉下酒的故事。

「丑妇刁民」

爷爷和奶奶结婚,也有一段故事。爷爷做土匪,受了伤,躺在山洞里,被奶奶看到了,大力救他,后来就结了婚。奶奶是热河人,也姓「李」,因为中国传统同姓不婚,所以用瞒天过海,改姓「吕」。奶奶长得不怎么样,爷爷一骂她,就骂「穷山恶水,丑妇刁民」

奶奶的个性

「丑妇刁民」很有个性,她在七十多岁去世前,还跟八十二岁的丈夫斗气不讲话,他们在儿孙包围下,合照了相,可是尽管照相,话还是不说。

「要把我给磕死了」

爷爷去世前,同我家住在一起,我常到他屋里玩,那时候我四至六岁,看他在后院亲自动手搭棚子、看他烧鸦片烟(烟土太贵,抽不起,只把鸦片烧成小黑丸吞服),跟他的感情极好。他过的最后一个旧历年,我从大年三十就不断的给他磕头拜年,一会儿就去磕一次,然后相对大笑。爷爷说:「这小子今年怎么回事?怎么老是向我磕头,磕个没完?看这样,要把我给磕死了!」

死得清醒利落

年过了以后,在奶奶去世第一百天那天,爷爷到庙里看给奶奶做佛事,佛事做完了,他向和尚们说:「我不会再来了,再来就是麻烦你们了!」当天晚上,大爷到我家来,陪爷爷过夜。爷爷向大爷和爸爸谈京戏,谈得兴高采烈。谈完了,要睡觉了,爸爸回到房里。不久大爷过来敲门,说爷爷说他不行了,大家赶过去,想找寿衣替爷爷穿(寿衣很多件,穿起来很麻烦。习惯是在人咽气前穿好,一咽气,就不好穿了。但人咽气前经这么一折腾,实在有速死的可能),慌乱之下,寿衣没找到,这时爷爷说寿衣在那个箱子里,大家找出来,替爷爷穿好,他就死了。他死得如此清醒利落,真是高人的死法。

寿材

不久运来棺材,这棺材是爸爸在爷爷生前订做的,用千百年柏树为材料,是上品。那时候,流行生前备好寿衣寿材,老人家都要试穿试躺一次,爷爷奶奶都试过,爷爷试的时候,很高兴,他们那时代的人对「慎终」、「送死」都极重视,也毫不忌讳。只有后来的人,才那样远离死、漠视死,死得那样没有准备。

大出殡与男尊女卑

出殡时候,爷爷的子孙媳女大排长龙,大爷是长子,第一名,依次为爸爸、三叔、五叔、六叔、大哥、我,全部男性领先。在我后面是大娘、妈妈、三婶、三姨(即五婶,因她是妈妈的妹妹,所以只叫三姨)、六婶等。这种排名次序,充分看出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

三叔、六叔

三叔名叫李湘岱,中法大学毕业,三婶是他同学。这一对夫妇,软弱、和善而小气,有一男一女。六叔最有个性,圆圆的脸,两眼机警有神。他从小有反叛性,十几岁就去了苏联。抗战时做共产党地下工作,和三叔一起被日本宪兵捕去,这时我们才明白三叔并非软弱之辈,他原是有理想的。六叔更不消说,他在地下工作方面,反是三叔的上司。我们到他们被捕,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们两家一直不同我们来往,也不同爷爷奶奶来往。直到他们被日本宪兵放出来,整个李家才有一番大团圆的景象。

六叔聪明而多艺,他受过地下工作专业训练,通俄文、英文、日文、会拳击,写了一手好毛笔字。六婶是上海人,六婶妹妹我们叫老婶,很漂亮,后来做六叔的姨太太。姊妹对生,共有八个儿女,给六叔很大的负担。六叔是整个李家唯一讨姨太太的人,也是唯一和南方女人结婚的人。

五叔

五叔是最宝的一位。他在大学念物理系,可是没毕业。他看中妈妈的大妹,按大排行算,我们叫她三姨。三姨原嫁给蔡宗尚,蔡宗尚不上路,最后离了婚。那时抗战开始,爸爸为全家老小所累,不能去后方,就叫五叔去。五叔热恋三姨,他走到汉口,就不肯走了。又回到家里,爸爸大失所望。五叔不管,同三姨结了婚。在所有叔叔中,五叔和我家走得最勤。此公喜说笑话,为人没大没小的。他去天津,我家老妈子托他办事,他偷偷赚了老妈子的钱,把赚到的钱,又全部买了茶叶,送给老妈子,然后欣赏老妈子对他歌颂之辞,引以为乐。

四姑做妖姬状

四姑聪明而漂亮,生存能力又极高强。从小就偷嫂子张桂贞女士的化妆品化妆,照镜做妖姬状。她的婚姻不美满,她就解决了它。离婚后,正值抗战胜利,她跟陈纳德的飞虎队要员丁锡庆打得火热(陈香梅「往事知多少」书中有一段特别提到丁锡庆)。丁锡庆为四姑所迷,同元配离了婚。他同四姑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大陆丢掉,丁锡庆做民航空运公司曼谷总经理,后来病死了。四姑住在香港,失掉联络。她从香港寄过一次照片,一派电影明星打扮。我每想到她,就想到她是我们李家最走达尔文路线的人。

老姑跟进

老姑(小姑、六姑)一直以老幺地位,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在一百天内先后死去,她住在空屋里一阵,很可怜。她后来走四姑路线,但条件不如四姑,男朋友也不如四姑多。妈妈们在背后叫四姑做「四妖精」,老姑做「老妖精」,姑嫂之间如何,由此可见!

旧式家庭三大战

中国旧式家庭有三大战:婆媳之战、姑嫂之战、妯娌之战。这三大战,都跟媳妇有关。妈妈是我们李家媳妇,当然无役不与。李家正赶上中国大家庭的解体时代,所以大战的程度极轻,只限于背后的一些女人是非而已。做为一个媳妇,妈妈对奶奶不错,奶奶临死前,缠绵病榻,每天给她擦身体的,就是这位二媳妇。

老人跟谁住?

爷爷奶奶一直跟老二和二媳妇一起住,但奶奶却说老二以外的儿子和媳妇最好。奶奶会对整年养她的老二和二媳妇有微词,却对平时聊拔几毛、只在年节生日送点小礼的其它儿子媳妇大加称赞,这种是非不明,是旧时代老太太的一个特色。爸爸妈妈身受委屈多年,想不到妈妈老了以后,也有这种倾向,也变得抱怨「养生派」而偏心「送礼派」,谁说历史不重演!

张人权

外祖父(我们叫老爷)名叫张人权,这个名字倒满有时代意义。他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严无比。他有一张大照片,一直挂在家里,照片中的眼睛不论你从那个角度望去,好象都一直盯着你,教人为之生畏,为之想到乔治.欧威尔「一九八四年」中的「老大哥」。

烧冷灶

老爷是哈尔滨警察局下一个分局的局长,他为人耿直,不喜欢拍马屁。他的上司在台上,他不理、不买帐;他的上司垮了台,他却跑去「烧冷灶」。

姥姥

外祖母(我们叫姥姥)是一位胖太太,胖的自然不会背挺得直,老爷是衣着笔挺背也笔挺的威严人物,经常对姥姥说:「老太太,把背挺起来、挺起来!」姥姥却不太理会他。

细姨问题

姥姥唯一理会的是老爷有爱讨姨太太的毛病。老爷喜欢讨姨太太,本来是说说的,后来真的讨了一个回来,但是不久姨太太就离去了。老爷本来还不死心,还想讨,但是不久他就死了。老爷死后,姥姥就同我们合住,一直到她死去。

张府三姊妹

姥姥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大概也是老爷要讨姨太太的主要理由。三个女儿是老大(妈妈,大排行是老二)、老二(我们叫三姨)、老三(我们叫老姨)。三姨嫁给五叔,生一男一女。老姨嫁给李子卓,生了一个儿子。李子卓是我的长辈中唯一一个国民党,并且还是「外戚」级的。我家同国民党素无渊源,在一党独大下,家世清白,于此可见!

老姨最漂亮

姥姥的三个女儿中,老姨长得最漂亮,身材又好。当时追求的人颇多。据说她在婚前,同爸爸的感情也不错。爸爸留下的日记里,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离婚的代沟

三姨第一次婚姻,由于丈夫吸毒,很不如意。爸爸赞成离婚,可是老爷思想古板,不准离,直到老爷死后,才离了婚。

老爷的坟

哈尔滨是东北最进步的都市,因为有许多白俄住,许多地方,都很洋派。以老爷的坟为例,设计得很雅致,一点没有传统那种皇天后土式的恐怖。

全家十九口

从一九二六年爸爸北大毕业回到东北起,到一九三六年我一岁这十年间,是我们在东北老家生活的最重要十年。这十年间,爷爷退休、爸爸结婚、老爷死去、妈妈生了四个姊姊之后再生了我,全家局面已是浩浩荡荡。计开:爷爷、奶奶、姥姥、爸爸、妈妈、五叔、三姨、四姑、老姨、老姑、大姊、二姊、三姊、四姊和我,外加大爷、大娘一系四位,共达十九口之多。爸爸仰事俯蓄、平辈支持,负担之重,也就可想而知。
李敖自传(三) 出满洲记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正是黄金时代;九一八事变后,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东北人民泪尽胡尘,饱尝做亡国奴的痛苦与辛酸。爸爸一直计画全家离开东北,进入关内,不受日本鬼子的统治,可是种种困难,未能如愿。到了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他终于做到了举家南迁的大手笔,十九口浩浩荡荡,迁到北平,完成了他的「出满洲记」。

从根到浮萍

北平虽然是爸爸的旧游之地,但这次重来,处境、心情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东北是根,北平却是浮萍,一切都得重新干起。

找职业

首先是找职业,要找人介绍。他去找过他的老师胡适,但是胡适没理他(胡适是不帮人介绍职业的,但对有成就的人,他会主动帮忙)。爸爸在北大时就不是出色的学生,胡适对他并无印象(二十年后,我还同胡适提到这件事。胡适说他完全记不得这位学生和这件事了)。

两块面包

找了一阵,他终于在法部找到一?小差使。那时我们住东城,为了省下车钱,爸爸每天走路,走到西城去上班。每天下班回来,在面包行里买两块面包,一块给全家最老的—爷爷—吃,一块给全家最小的—我—吃。他自己和其它的人,都看着,不吃。

日本鬼子又来了

爸爸每天走路上班,经过北平的皇城,有一次在路边一棵树上看到有人上吊。北平,像东北一样,已经逐渐感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近,终于在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卢沟桥有了事变。—日本鬼子进了北平,北平上吊了。

南下代表

爸爸为大家庭所累,再也没能力南迁了。他只好派五叔做「代表」,到后方去。爸爸人虽不能南下抗日,但他的地下抗日却没有停止。当九一八事变以后,马占山将军的东北义勇军,是中国第一个以行动抗日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以行动抗日的时候,其它团体还在亲日、媚日或观望之中,爸爸当时就是马占山将军的秘密盟员,这一身分,他一直保持着,直到抗战胜利、直到别的团体数典忘祖为止。那时候,连马占山将军都不被看重了,他以下的,自然更别提了!

张学良背黑锅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当时国民党的政策是不抵抗,但把这一政策叫张学良执行,并要他代背黑锅。这一内幕,我和一般人一样,都被国民党宣传骗了多年,直到我的三姊夫石锦告诉我蛛丝马迹,才引起我为张学良平反的兴趣。石锦的爸爸是石九龄。石九龄,辽宁省锦州市人,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毕业。一九二五年参加国民党,在「孙、段、张(孙文、段祺瑞、张作霖)三角联盟」的空气里,出任司法总长杨庶堪的秘书,而杨庶堪在段内阁任职,却又和孙文有关。一九二六年,石九龄回到东北办党,曾任军法官、军法处长等职务,以掩护国民党的秘密发展。一九二八年,张作霖因为爱国,不同日本鬼子合作,被日本鬼子炸死。后来他的儿子张学良和国民党合作,石九龄遂在一九二九年公开出任吉林省党部常务委员。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年,国民党将辽宁、吉林、黑龙江、哈尔滨四省市党部合组为东北办事处,石九龄仍任常务委员,直到一九三九年。前后十年,分别在秘密、公开与地下三阶段领导东北党务,所知内情独多。据石九龄向石锦无意中透露,所谓张学良不抵抗,事实上是国民党党中央给张学良命令不抵抗的,这种命令,曾公然形之于文字来传达,所以事后说张学良不抵抗,无异是叫张学良替国民党党中央背黑锅。

国民党不抗日

虽然这样,国民党对日本的暧昧态度,并非牺牲了张学良就可以平民愤的,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二十日),国立中央大学学生就示威游行,并且—像五四运动打卖国贼一样的—打了国民党外交部长王正廷,各地民情愤激,都说国民党不抗日。到了国庆日那天,广州学生举行抗日提灯大会,为反对日货,与国民党警察发生冲突,国民党警察厅长杜火宣泰下令开枪,打死同胞二十多人,打伤八十多人,「紧急拘提」一百多人。十一月二十八日,全国各地学生、工会、社团等,纷纷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抗日。十二月四日,国民党政府明令禁止各地学生到南京请愿;十一日,成立特种教育委员会,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第一次会议,决定各地学生请愿,由该会负责办理;十五日,北方学生南下请愿团竟冲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直到国民党派出军警,才算平定;十八日,国民党政府明令制止学生请愿,坚持不抗日,也不准学生请愿抗日。

绑票大特写

其实这些情形,只是电影上的远景和近景,还有大特写呢!当时北方学生南下请愿团的北京大学代表,到上海后,国民党竟用绑票手段对付他们,主持绑票作业的,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做了军法处长的今天「国之大老」陶百川!支持他的,不是别人,就是那时上海市长今天「国之大大老」张群!

国民党抗日的起点

陶百川绑票学生事件,惹得群情大哗。但是国民党那里怕过群情,仍旧我行我素,宁整中国人,不打日本人。国民党抗日的官定时间远在十年之后才宣布,其悠闲可想!这时马占山将军早已抗日抗了十年了。国民党日后倒装光荣历史,把抗日的帐一古脑儿算在自己头上,不但把马占山将军靠边站,甚至卢沟桥抗日的光荣,也一网兜收了。其实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只是北方将士在卢沟桥抗日,是北方将士用流血造成事实上的一个明确起点,国民党宣传他们从这时候向日本如何如何,是与事实不符的。国民党政府向日本宣战,乃远在四年以后,时间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打了美国人的第二天。中国打了四年仗,到这一天,才宣布:「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议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最后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被人侵略了四年,才向人宣战,这种杰作,真不能不说是天下第一鲜事了!

马占山将军

马占山将军字秀芳,吉林省怀德县人,短小精悍,外号「马小个子」。他做磨坊工人出身,后来入伍,骁勇善战,直升到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相当师长,因为东北军没有师编制,只以旅做作战单位),兼黑河镇守使,驻防瑷珲一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边防驻黑龙江副司令长官兼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因公留在北平,无法回去,遂由马占山将军代理主席。马占山将军在嫩江桥战役里,孤军抵抗,日军死伤一百零八名,村兵少将兵败切腹,消息传来,全国振奋,因为这是中国人对日本侵略的第一次公然反抗,也是对国民党不抵抗的第一次公然藐视,日本鬼子感到太没面子,发动对马占山将军的总攻击,由多门中将总指挥,率长谷旅团、矢野旅团、弦前部队、朝鲜军、演松第七飞行联队、太刀洗第四飞行联队、平壤第六飞行联队,展开大规模的陆空作战。因为众寡悬殊、武器悬殊,马占山将军在十一月十九日,转入游击战,在拉哈车站击毙日军八百人,东北义勇军之名震动中外。一九三三年,马占山将军被逼将部队从满洲里撤入苏联,他先由苏联转欧洲,再由欧洲回上海,全国欢迎这位抗日英雄,如痴如狂。马占山将军给中国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这是八年抗战的最大基础。在这种基础上,马占山将军的孤军抗日,证明出两点:第一,他告诉中国人,我们肯打、能打、打不过也要打,而打游击是对付日本人的最好战术。他孤军抗日后,在关内,各地青年在国民党「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一九三七年八月八日国民党文告中自承)的政策中,纷纷请缨北上,要加入义勇军,甚至一二八抗日的非国民党嫡系部队十九路军,也自动要求北上;在关外,各地义勇军风起云涌,辽宁的唐聚五,吉林的李杜、丁超,黑龙江的苏炳文、冯占海、王德林、耿继周,热河的李树春、韩继功、刘桂五、王星华、王福邦、朱霁青等部,拥众从几千到几万,武器从猎枪到丈八蛇矛,与日本鬼子苦战不懈。据日本鬼子统计,从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十四年间,光在前十年就出动「讨伐队」达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九次,平均每天出动近五次,来剿义勇军。日本鬼子阵亡的骨灰,每年运回达十万具!十四年间,东北二百三十个县中,孤军抗日之事此起彼落,日本鬼子虽然严刑峻法(以家为单位,家长酷刑处死,男丁充矿工,女眷做营妓),但是平均每天游击战仍有二十起。东北同胞的孤军抗日,比起其它各地的来,更早更久更艰辛,可是在国民党的钦定历史中,却一笔带过或不成比例,这是太不公道太不公道的!第二,马占山将军孤军抗日的坚苦卓绝,得到世界公论的同情。他向国联李顿调查团提供的证据,最后使日本鬼子被国联宣布为侵略国,使中国得到世界公论的支持、使世界知道中国人不可侮,中国人还是肯跟日本鬼子干的,中国人还是有出息的!

我见到民族英雄

可是,马占山将军的孤军抗日,显然使不抗日的国民党进退维谷、显然抢了国民党的锋头,而为国民党所不喜。所以,他虽是第一号民族英雄,但一直被冷冻、被迫害;他的手下,从东北撤到新疆的时候,被残杀。抗战期间,他遥领黑龙江省主席,实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驻节在陕北榆林和绥远五原。国民党歧视他,使东北挺进军只有两三千人,装备之差,首屈一指。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私心自用,没道理的把东三省改为东九省,使马占山将军连空头主席都不可得。他带着残部,在凄凉中奔回东北老家,可是在半路上,共产党拦住了他,消灭了他的追随者,在左右不逢源中,他黯然到了北平。后来国民党在东北与共产党作战失利,有人建议,何不派马占山将军回东北号召呢?于是给他一个空头名义,让他回到东北。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六日,马占山将军万里荣归,一下火车,群众一拥而上,包围了他,他们大喊:「马将军万岁!」把他抬了起来。在东北同胞的内心深处,他们知道除了马将军,没人值得喊万岁。四天后,东北同胞开大会欢迎他,十万人到场欢呼。马占山将军才六十岁,可是多年流亡,人已苍老,他满脸皱纹、满脸风霜,对着每一张苦难的脸、折磨的脸、马首是瞻的脸,他泪下,十万群众也泪下。泪尽胡尘的东北遗民,又重新学会了流泪,他们流汗欢迎接收大员,但是流泪欢迎马将军!那时东北同胞在饱受日本、苏联的折磨以后,正受国民党接收大员的折磨。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带头贪污舞弊,买大豆、运高粱、炒金钞、占公车生意等等,不一而足。马占山将军无能为力,最后百无聊赖,回到北平。我的老姨父李子卓的妹妹,是王家桢(树人)的太太,王家桢是吉林双城县人,是张学良走红时候的外交部常务次长,抗战胜利后做东北生产管理局局长。我家那时租他们家的后院,我有时到前院来玩。有一天,马占山将军来看王家桢,我见他走进来,心里无限崇敬,那时我是初一学生。马占山将军很会骑马,在马上能双手用枪,神乎其技。有一次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中,枪管炸开,炸掉了他的手指,所以他的一只手总是戴着手套。我见他两年以后(一九五0),他死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北京,活了六十四岁。共产党也不喜欢这位民族英雄,但他们喜欢「义勇军进行曲」,并把这进行曲做了他们的国歌。

吴焕章

马占山将军是武人,他有一位替他拿主意的军师,就是吴焕章。吴焕章是大赉县人,是爸爸最好的朋友,他叫爸爸做二哥。为人风趣、热情而细心。爸爸死在台中后,他和张松涵(也是叫爸爸二哥的)合写挽联,内容是:「去国八千里,谊兼师友,晨夕过从,方冀联骠归故里;订交三十年,情比弟昆,金兰契合,何期驾鹤脱凡尘。」他们的交情,由此可见。吴焕章一九三五年起做立法委员、一九四四年做三民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支团代表、一九四五年做国大代表、兴安省主席,现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中研究区主任。他在国立北京法政大学俄文法政学系毕业、俄国海参崴东方大学研究。九一八事变后,他和爸爸展开抗日工作;卢沟桥事变后,爸爸留在北平,吴焕章「同意由李同志参加敌伪组织内,做掩护与策动各工作」,由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马占山将军秘密任命。所谓「同志」,是同马占山将军抗日志愿的有志一同,并非国民党。

当了局长

爸爸留在北平后,我们全家又第二次做了「遗民」。爸爸在法部做科员,养活全家。爸爸是极有办事才干的人,在法部的一次移交业务中,他的才干被上司看在眼里,开始大力提拔他。在三四年间,他就升到华北禁烟总局下太原禁烟局的局长。
不愧东北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