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屈服度决定潜艇的最大潜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8:48
在深海中,潜艇的受力状况,可以看成薄壁受压圆桶.一般意义上受压的结构比受拉的结构要复杂.受压的结构被破坏往往取决于结构的稳定性而不是材料的屈服强度.当压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的时候,受压物体的初挠度会不断扩大,造成受力结构的破坏,这时往往材料还没达到屈服极限.薄壁受压结构为了加强抗压稳定性一般是布置肋状加强筋.潜艇增加下潜深度,不仅仅取决于材料进步,结构上的改进也很重要的.在深海中,潜艇的受力状况,可以看成薄壁受压圆桶.一般意义上受压的结构比受拉的结构要复杂.受压的结构被破坏往往取决于结构的稳定性而不是材料的屈服强度.当压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的时候,受压物体的初挠度会不断扩大,造成受力结构的破坏,这时往往材料还没达到屈服极限.薄壁受压结构为了加强抗压稳定性一般是布置肋状加强筋.潜艇增加下潜深度,不仅仅取决于材料进步,结构上的改进也很重要的.
得饶人处且饶人,老是揪住这个话题不放,某中级评论员还怎么在CD混呀!放他一马吧!;P
加个条件不就行了,“在相同的设计水平下”钢的屈服度决定潜艇的最大潜深:D
结构设计和材料工艺一样,都是最硬碰硬的。啊三为什么叫啊三,就是连牛顿力学都没搞定就想一步登天。
难道美国人在688-21-774的过程中在潜艇结构设计方面不断退步不成:D
没有理由认为同样使用HY100钢的弗吉尼亚级会在潜深方面落后海狼很多

还是奉劝某些人先看懂再说话!什么叫最重要、最关键?就是说这是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3-2 23:38 发表
我好像从来没有说过材料是决定潜深的惟一因素吧。我把那段文字拿出来再晒晒。



还是奉劝某些人先看懂再说话!什么叫最重要、最关键?就是说这是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


同意~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3-2 23:38 发表
我好像从来没有说过材料是决定潜深的惟一因素吧。我把那段文字拿出来再晒晒。



还是奉劝某些人先看懂再说话!什么叫最重要、最关键?就是说这是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

猫盖屎上瘾了!你对你的这句怎么盖呀?“zgsh是典型拼凑资料不加分析的主,610米用到了HY100屈服强度的75%,288米只用到了50%左右,数据这么明显的问题都看不出来吗?”
屈服度能利用多少难道与耐压壳的厚度和内部的结构没有函数关系吗?劝你做人要厚道!
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
有关系不等于唯一关系。
45号钢再怎么设计,也不能让潜艇下潜到300米
]]
原帖由 leonardo 于 2008-3-3 12:23 发表
45号钢再怎么设计,也不能让潜艇下潜到300米

考虑艇壳厚度不?:D
原帖由 老狼正宗 于 2008-3-3 12:55 发表

考虑艇壳厚度不?:D


考虑.厚到潜艇重得浮不起来为止. ;P
原帖由 小喇叭 于 2008-3-3 12:59 发表


考虑.厚到潜艇重得浮不起来为止. ;P

那就能潜到300米,就是一次性
潜深的技术限度不光是钢结构和壳板材料,还跟空气压缩技术有关.
300米31个大气压,500米深51个大气压,....空气压缩机和气瓶质量要求也不同.
LZ说的是钢结构的失稳破坏,而在钢结构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失稳破坏也要考虑强度破坏。二者缺一不可。
失稳破坏主要通过加大截面惯性矩或减少受压计算长度(加设支撑)解决。
而强度破坏主要通过加大截面面积和提高材料强度解决。
一个钢结构的设计取决与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材料本身的性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原帖由 小喇叭 于 2008-3-3 13:41 发表
潜深的技术限度不光是钢结构和壳板材料,还跟空气压缩技术有关.
300米31个大气压,500米深51个大气压,....空气压缩机和气瓶质量要求也不同.

这的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年长尾鲨号事故中,最后一招就是用反应堆二回路的水直接吹除主压载舱,但这样会使反应堆受损。另外,潜艇的作战深度和武器系统也有关系,比如海狼级采用内径66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允许采用自航方式发射鱼雷,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压问题。
潜艇的焊缝是不是也回成为下潜深度的短板?
原帖由 抗日无罪 于 2008-3-3 17:49 发表
潜艇的焊缝是不是也回成为下潜深度的短板?


这焊缝出问题包括好几种情况.
1--焊条和焊接技术不高,焊接部位容易断裂,当然是影响下潜深度的短板;
2--焊条和焊接技术高,焊接部位不容易断裂,但是有沙孔,下水有漏水情况,只要漏水的程度小,也不影响下潜深度.
堆焊不容易玩啊
按照木桶理论,潜艇的潜深应当是由其结构上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
薄弱环节指的就是那些大的开口。比如鱼雷发射管,由于美式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不是开在艇艏,而是在侧面,这就导致鱼雷发射管的安装会破坏肋骨结构,导致强度下降。
]]
]]
原帖由 xjlzxjlz 于 2008-3-4 01:00 发表
什么玩意呀 找你那样没事找事的胡掰掰,那我问你 你的意思~~~晚生产N年的技术成熟的东西反而结构不合理?
难道美国人在688-21-774的过程中在潜艇结构设计方面不断退步不成 !
技术越来越倒退?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




要从美帝海军战略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问题!688时代追求高航速,静音性,因为要面对大量的前苏联高速潜艇,P已经到42结多,V系列也都在30节,其他的阿尔法等航速也都不低,688当然要追求高航速!

到了海狼追求的是大潜深,高航速,高静音,因为,VIII,M和971系列的出现逼迫美帝去发展更高指标的深海作战潜艇!

774是干什么的,是要满足美帝从海向陆战略目标的,它满足的是目前美帝的军事和海军作战战略,更重视在近海海域进行相关作战,深海大规模潜艇作战的可能性现在对美帝来说不大,反尔是目前进行的局部常规作战需要774进行设计上的转变所以774不可能像海狼那样去追求600多米的大深度潜深,海狼的一些指标性要求都是冷战时期产生的,冷战结束了它还会维持么!774的多任务作战性,近海海域作战的搞效性也不是海狼这样生来要在深海作战的潜艇所具备的!它自己都拥不到的指标为什么去追去呢?没必要增加潜深付出的成本也很高昂,美帝不是傻子不会胡乱烧钱!


也很奇怪前面这么多人都在说了潜深并不是单一的通过什么结构材料性能高低所能决定的!多种设计要求决定了一个潜艇的最终潜深,774降低了潜深可以把耐压壳板作薄,这样潜艇重量和结构用钢量以及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还可以在同等耐压壳厚度情况下把耐压壳直径做大,让艇内有效容积增加,部署更多的武备,人员,其他设备等增加潜艇的作战效能!为什么不呢??!海狼都不生产了还不说明问题么!
我觉得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取决于水密门的质量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3 23:43 发表

反应堆回路会和疏水系统作整合是不太可能的。回路中的冷却剂都是要经过几个冷却泵,净化器,加压后的高纯度水,如果回路密闭破坏基本是大事故。~~~吹除可以用高压空气,对部分非耐压舱壁和舱内设备,人 ...

据我看到的资料,长尾鲨号确实打算这么干过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09:24 发表

要从美帝海军战略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问题!688时代追求高航速,静音性,因为要面对大量的前苏联高速潜艇,P已经到42结多,V系列也都在30节,其他的阿尔法等航速也都不低,688当然要追求高航速!

到了海狼追 ...

现在已经不是弗吉尼亚级比海狼潜深低的问题了,我在最初的帖子内表达得很清楚,没有理由认为弗吉尼亚级比海狼级潜深差很多,实在是有人认为弗吉尼亚级的潜深比洛杉矶级还差
你看那不叫资料,都忽悠成这样了,能叫资料么!

774的潜深设计指标肯定要比海狼低,最早官方的数据是280米,这个潜深指标有那么重要么,为什么774就不能比海狼比688更少呢!

F18的速度不比F15A低的多,F35A的速度才多少,同样的道理设计指标只是为了满足海军战略转型需要会作出改变的!只要明白774绝对比前面几型潜艇更复合现在美帝海军作战要求就可以了!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10:18 发表
你看那不叫资料,都忽悠成这样了,能叫资料么!

774的潜深设计指标肯定要比海狼低,最早官方的数据是280米,这个潜深指标有那么重要么,为什么774就不能比海狼比688更少呢!

F18的速度不比F15A低的多,F35A的速 ...

官方数据是怎么说的呢?官方数据说是潜深大于800英尺,为什么都要把“大于”给漏掉。同样现在给出的弗吉尼亚级航速是大于25节,结果照样有人把“大于”给漏掉。
]]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10:18 发表
你看那不叫资料,都忽悠成这样了,能叫资料么!

774的潜深设计指标肯定要比海狼低,最早官方的数据是280米,这个潜深指标有那么重要么,为什么774就不能比海狼比688更少呢!

F18的速度不比F15A低的多,F35A的速 ...

很多莫名其妙的判断错误就是这样发生的,想想看至今很多人都以为F-22A的高空最大速度不到M2,甚至只有M1.8,就是根本不看那个M2后面后有个+号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10:50 发表
CD我是不能来了~

吃不消!

好吧,原来你也同意那个288米的鬼话
首先,讨论到现在居然都没有人站出来讲清楚,288米也好、450米也好、610米也好,究竟是正常潜深、战斗潜深、安全潜深,还是极限潜深。一笔糊涂帐在这里颠来倒去。

弗吉尼亚级是要大规模替换洛杉矶级的,其建造周期将会非常长,这决定了不管海军战略如何变化,主要性能指标不能落后于洛杉矶级。因为一旦艇体结构固定下来,想要大改都不可能了。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弗吉尼亚级引入了模块式的结构,这种设计理念对潜艇结构强度的要求,难道不是更高了吗?很难想象美国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内部容积,而且还为了引入模块式的结构,而允许艇体结构强度有所下降。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10:50 发表
CD我是不能来了~

吃不消!


老大别介啊,这样平和地进行交流辩论不是很好嘛,您虽然是行家但是听听其他意见也无妨嘛。

就目前而言,弗吉尼亚虽然设计伊始明确指出要针对潜水目标,但是俄罗斯那边阿库拉、V3这些冷战产物并没有消失,包括咱们的093以及后续艇依然是以大航速、高潜深为主要指标的,弗吉尼亚不能完全不顾及这些核潜艇所带来的威胁。
原帖由 邦德 于 2008-3-4 11:14 发表

老大别介啊,这样平和地进行交流辩论不是很好嘛,您虽然是行家但是听听其他意见也无妨嘛。

就目前而言,弗吉尼亚虽然设计伊始明确指出要针对潜水目标,但是俄罗斯那边阿库拉、V3这些冷战产物并没有消失,包括 ...

关于长尾鲨号最后如何挣扎可以再考证,无论如何这都是救命的最后手段。

调查长尾鲨号沉没事故的美国国会委员会得出结论,是“压载水舱吹除系统的排水能力作为大深度高性能的大型核动力潜艇应急系统是不够的”,这一结论导致了在美国核潜艇上安装了与专用气瓶组相联的大孔径应急吹除系统。即使如此,应急气瓶组的重量和容积也是有限的。重点是放在预防方面而不是放在补救措施方面。因此,大量的投资用在了质量控制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上,以保证海水系统管路的完整性。另外,还装设了潜艇进水报警系统和独立控制的通海阀。短路应急吹除装置在长尾鲨号上还没有安装。
另外,弗吉尼亚级的设计指标在研发过程中是有很大变化的,怎么能够刻舟求剑呢?
]]
小马哥的话
讲的很有道理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8-3-4 09:24 发表




要从美帝海军战略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问题!688时代追求高航速,静音性,因为要面对大量的前苏联高速潜艇,P已经到42结多,V系列也都在30节,其他的阿尔法等航速也都不低,688当然要追求高航速!

到了海狼追 ...


一点点小疑问,貌似P是潜的深,但是42节应该是A级的数据吧,而且是前3条的数据,请专家解惑。
弗吉尼亚听说是减少了艇体耐压壳子的厚度,工作潜深估计可能在300米左右吧,可能比美军公布的要深一点点,其实看看毛子的雅森就知道了,给出的最大航速和潜深都是小于971系列的。弗吉尼亚目前按照每年下水2条的速度建造,海军初步决定采购30条,未来可能增加到36条,可能根据不同批次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