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如何看待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06:17
.
        如何判断、根据什么来判断政治人物的政治行为,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事。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似乎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但用来判断一些政治行为,似乎又不怎么行得通。
        曾经有观点认为:对政治人物的行为,不能用他们自己言论所表达的思想和信念来解释、判断,而应该用权力斗争和他们对权力的欲求作为基本的解释和判断标准。

        这里先举个例子。
        “西安事变”前后的一些中共文件和毛泽东的讲话,是很有意思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同东北军的关系,中共中央在1936年6月20日发出一个指示,详细规定了处理与东北军关系的几项原则。文件限在党内传阅(这点请注意)。其中有这么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争取东北军的方法,主要的是依靠于我们耐心的说服与解释的政治工作,从政治上去争取它到抗日战线上来。不从政治上去争取,而依靠阴谋诡计,是无法使东北军成为坚强的抗日的武装力量,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到底的。”这个指示最后说:“共产党是全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它是站在敌人之上,它的目光是远大的,不论东北军的表现怎样,它决不放弃争取东北军的工作。但它也不是傻子,不管东北军表现怎样,总是拿一种方式去对付东北军,而使自己蒙受损失。它是要拿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对付东北军各种各样的表现。”这个指示可以看作是对敌斗争的策略,没有多少可以质疑之处。
        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当中是这么说的:“先生是西北各军的领袖,是抗战与内战歧途中的重要责任者,如能顾及到当前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的出路,即祈当机立断,立即停止西北各军向红军的进攻。并祈将敝方意见转述蒋介石先生速即决策,互派正式代表谈判停战、抗日的具体条件,拟具国共两党救亡抗日协定草案。寇深祸重,愿先生速起图之。”当时国共之间并不缺少沟通的渠道,为什么要特别对张学良写这么一封信呢?我的看法,一是贯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原则(大意);二是张学良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最有机会可以争取的最大一股军事力量,此前已经开展了一些成功的合作;三是根据张的家世和其本人性格特点而采取的激化国民党内部矛盾和分化敌对势力的策略;四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毕竟红军面对的主要是张、杨的军队,胡宗南因为张、杨的掣肘不得大展拳脚;五是信中有催促张采取有力手段解决问题的隐含意思,“愿先生速起图之”又是中国文字意味深长的一种艺术化效果。从这封信看,某种事变的发生,应当是毛、周等中共领导人所盼望出现的局面。但是,当西安事变真的发生了以后,除了当初几天的党内意见表达了与信中相连贯的意图外,政治言论很快又转变了。
        事变发生后的1937年1月7日,中共发出了另一个关于西安事变的内部指示。据专家分析,这一文件很可能是由毛泽东起草的。文件要点是:(一)西安事变系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内部问题,本党绝未参与。但事变发生后,本党即通电和平解决。(二)本党对一切足以引起内战的行动,一律反对;故一方面反对南京的剿共内战政策,而对张、杨亦未曾赞同过,因为张、杨也许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实现他们的抗日主张。(三)蒋之释放,张之赴京,以及……(余略)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很多,更典型的例子也不少。
         
        问题是:
        政治人物公开发表的言论、思想以及所表达的信念等等,能否作为其政治行为的判断?
        如果能,如何判断?如果不能,应该以什么来考量?
        各位怎么看?.
        如何判断、根据什么来判断政治人物的政治行为,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事。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似乎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但用来判断一些政治行为,似乎又不怎么行得通。
        曾经有观点认为:对政治人物的行为,不能用他们自己言论所表达的思想和信念来解释、判断,而应该用权力斗争和他们对权力的欲求作为基本的解释和判断标准。

        这里先举个例子。
        “西安事变”前后的一些中共文件和毛泽东的讲话,是很有意思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同东北军的关系,中共中央在1936年6月20日发出一个指示,详细规定了处理与东北军关系的几项原则。文件限在党内传阅(这点请注意)。其中有这么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争取东北军的方法,主要的是依靠于我们耐心的说服与解释的政治工作,从政治上去争取它到抗日战线上来。不从政治上去争取,而依靠阴谋诡计,是无法使东北军成为坚强的抗日的武装力量,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到底的。”这个指示最后说:“共产党是全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它是站在敌人之上,它的目光是远大的,不论东北军的表现怎样,它决不放弃争取东北军的工作。但它也不是傻子,不管东北军表现怎样,总是拿一种方式去对付东北军,而使自己蒙受损失。它是要拿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对付东北军各种各样的表现。”这个指示可以看作是对敌斗争的策略,没有多少可以质疑之处。
        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当中是这么说的:“先生是西北各军的领袖,是抗战与内战歧途中的重要责任者,如能顾及到当前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的出路,即祈当机立断,立即停止西北各军向红军的进攻。并祈将敝方意见转述蒋介石先生速即决策,互派正式代表谈判停战、抗日的具体条件,拟具国共两党救亡抗日协定草案。寇深祸重,愿先生速起图之。”当时国共之间并不缺少沟通的渠道,为什么要特别对张学良写这么一封信呢?我的看法,一是贯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原则(大意);二是张学良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最有机会可以争取的最大一股军事力量,此前已经开展了一些成功的合作;三是根据张的家世和其本人性格特点而采取的激化国民党内部矛盾和分化敌对势力的策略;四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毕竟红军面对的主要是张、杨的军队,胡宗南因为张、杨的掣肘不得大展拳脚;五是信中有催促张采取有力手段解决问题的隐含意思,“愿先生速起图之”又是中国文字意味深长的一种艺术化效果。从这封信看,某种事变的发生,应当是毛、周等中共领导人所盼望出现的局面。但是,当西安事变真的发生了以后,除了当初几天的党内意见表达了与信中相连贯的意图外,政治言论很快又转变了。
        事变发生后的1937年1月7日,中共发出了另一个关于西安事变的内部指示。据专家分析,这一文件很可能是由毛泽东起草的。文件要点是:(一)西安事变系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内部问题,本党绝未参与。但事变发生后,本党即通电和平解决。(二)本党对一切足以引起内战的行动,一律反对;故一方面反对南京的剿共内战政策,而对张、杨亦未曾赞同过,因为张、杨也许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实现他们的抗日主张。(三)蒋之释放,张之赴京,以及……(余略)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很多,更典型的例子也不少。
         
        问题是:
        政治人物公开发表的言论、思想以及所表达的信念等等,能否作为其政治行为的判断?
        如果能,如何判断?如果不能,应该以什么来考量?
        各位怎么看?
.
      前面举的例子不怎么好,各位老友如果有更典型的例子就请提供上来。

      这里作个开题说明。
      楼帖论的是政治学的命题。
        主帖的一些思考,源自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股思潮。有些学者认为:不能用人们、尤其是政治人物自己所申言的思想、信念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因为这些思想、信念本身最终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由一些社会学、社会行为科学、深层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或者政治文化背景来解释。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国家政治人物的决策行为只需用权力欲求来解释,无须涉及他们的思想与信念,而权力行为又完全可以用权力游戏中的某种内在逻辑来解释。
        以上观点,实则属于政治学中所谓“研究政治人物的框架”问题。
      我们可能各有各的不同框架,应该以何种模式来研究政治人物、看待历史问题呢?
听其言,观其行嘛!主要看行动!
一位延安时期的老情报在解释怎么认定双面间谍的忠心时,一语中的:看他提供情报的级别,其他都是假的!
政治人物经常有言不由衷的时候啊!
我个人觉得有时候是评论的主管把政治人物看得太完美了,认为他们高瞻远瞩,什么事都考虑的得很周到,其实很多情况下他们根本没做太多的考虑或者没时间考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性格做出了决定,并且事情的发展也未必按他们的意愿进行,再做调整也是必然的。比如反右开始时毛的表现,很多人根本中央发的文件认为毛是有预谋的,沈志华教授在去年的讲座里说:毛开始的确想是听意见的,后来意见太刺耳了,觉得只是有人要搞掉GCD,才说要引蛇出洞的。
这个问题真的不好说,言行不一,有主观的,也有被动的!
政治人物本来就是一个残酷的动物!
政治代表着权利,权利主导了利益!
所谓政治斗争,实际也就是双方利益不可调和的反应!
政治人物为了自我或者本集体的利益,而所说所做的一些事,在局外人看来,恐怕不可思!
如果说,兵者,诡道也!那政治者,黑道也!(胡说八道啊,呵呵:D )
政治对手之间,实际上也包括自己的盟友基本上不存在信任,只是相互的利用!
而为了更好“利用”对方(包括敌人和盟友),政治人物在外表上所表现出来了一切均带有一定的伪装,随着事情的发展,这个伪装越来越难以掩饰自己的政治诉求,到最后,在外人看来言行不一是绝对的!
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本猫个人认为不能把他放到道德品质上面去!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个言行一致,心无二恋的政治人物,会非常快的被消亡!
就拿周总理来说,全世界公认的伟人,但你能说他一直都是言行一致吗?哪个老帅被K的时间,他没有举手?

所以本猫认为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是其所特殊身份所必然的!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给别人画个饼,好让别人替自己干活.
另外,当时争取东北军主要原因是抗日吗?抗日只不过是说的好听点,说白了就是争取东北军别剿共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政治人物要是言行一致的话
对于他控制的那一块区域是一个大灾难
老马这话应作何解?请讲详细点。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传统上,中国人对于政治家的道德评价,认为是应该和普通老百姓不同的……“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正如我在2楼的说明,本帖是政治学命题而不是社会学的命题,不需要对政治人物的政治言行作出道德评价。
政治学研究的是政治现象,结合本帖来说,政治人物的行为就是政治现象,我们现在想要找出的是研究的框架或者叫模式。这也是分析、判断政治现象乃至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础性课题。
原帖由 疯狂老猫 于 2008-2-28 20:31 发表
就拿周总理来说,全世界公认的伟人,但你能说他一直都是言行一致吗?


周恩来三哭张学良中的片断
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的张学良将军,同中共领导人多有接触,但他同周恩来的友情更为绵长,使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思念达40年之久,曾三次为其泪流满面。
1936年12月25日下午3时许,张学良在没有通知周恩来的情况下,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周恩来闻讯后亲自来到机场,想阻止张学良,等他赶到机场,为时已晚,飞机已经起飞。周恩来仰望天空,泪流满面,连声呼唤:“张汉卿、张汉卿!”后来周恩来叹息地对人讲:“唉!汉卿是看《连环套》那样的戏看坏了,现在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
自“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一直思念张学良。1946年国共两党在重庆和平谈判,周恩来再次提出见被囚禁的张学良:“只可怜那个远在息烽钓了十年鱼的人,他这十年的日子不容易过呀!……”别人听了这番话都十分难过,周恩来说时眼里更是闪动悲凉的泪花。
1961年12月12日,周恩来总理邀请在京的东北、西北军当年参加“西安事变”的诸位同志参加招待会,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给周总理敬酒时,泣不成声。周恩来为人最重感情,想到张学良的际遇,热泪潸然而下,邓颖超同志举杯说:“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周恩来说:“我的眼泪代表中国人民,不是我个人的。”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3-12 12:33 发表
老马这话应作何解?请讲详细点。

一个社会是对立和统一的
一个动作做出来,一定会有一批人受益,同时又会有一批人受损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政治领导人物需要的是一定的欺瞒,和稀泥和协调
甚至要不惜用一些伟大的谎言来煽动那些必须做出牺牲的群体

假如老毛当时对农民们说:我准备牺牲你们一两代人,优先发展城市,建立中国的工业体系,将中国的社会构造完全修改。但是国力如此,为了工业化,我只能先牺牲你们了。
或者老朱直接对工人们说:暂时来说,国家不打算要你们了,你们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负担

情况会如何呢?

有的事情,要说一套,做一套。有的事情,要埋头去做,就是不说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须深谙此道

我的解释有些浅薄,只能举例说明,竹先生不要见笑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8-3-14 21:04 发表

一个社会是对立和统一的
一个动作做出来,一定会有一批人受益,同时又会有一批人受损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政治领导人物需要的是一定的欺瞒,和稀泥和协调
甚至要不惜用一些伟大的谎言来煽动那些必须做出牺 ...

艺术!讲政治一定要强调艺术!;P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3-14 22:15 发表

艺术!讲政治一定要强调艺术!;P

呵呵,所以我说言行一致的领导人对于他治理的区域是一个大灾难
领导人既要心慈,又要心狠
不过我个人觉得
一个最优秀的领导人必须具备八个字的风格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慈不掌兵,义不敛财?
哪个男人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痿?
林总一直都是架空历史谈历史啊。:D
我看过看你写的几篇文章,那些文章的结论大都是莫名其妙的主观想像。:L
哪里言行不一致了?:D
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抗日。:D
建议你继续读读,毛泽东给阎锡山写的信。:D
欲将以有为也
原帖由 aoo 于 2008-5-19 19:12 发表
林总一直都是架空历史谈历史啊。
我看过看你写的几篇文章,那些文章的结论大都是莫名其妙的主观想像。
哪里言行不一致了?
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抗日。
建议你继续读读,毛泽东给阎锡山写的 ...

就看过一两封信也来旁听?
先做好你自己的小学功课,大人讲话别乱插嘴。:lol
.
          这个命题并不专指毛泽东,而是泛指对政治人物的行为的研究。
          既然是讨论,也不必作个标准式的终极答案,实际上也做不出。
          对政治人物的行为研究,见仁见智,有许多种不同的模式。
          对同一人物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视角,也有利于尽量促使研究趋向于完整和客观。
          我提个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顺复莱因哈特和镇南石二兄:

          这个研究政治人物的框架,也称为“人的模式”。
          个人认为,政治人物的权力欲求不是在真空下运作的,它和思想、目标、利益、处境等彼此互动,纠缠在一起。政治人物在处理权力时,可以采取无数的、很难完全预测的方式。
          这种“人的模式”,是“可以呈现人的全部的带有悲剧性的复杂的人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政治人物视为一种依据各种思想和目标采取行动的受造物。“这些思想和目标又以无数的方式和追求权力及保持自身利益纠缠在一起。此外,他还得对既不是他所创造、也不是他所能预见的客观处境所提出的种种要求作出反应。”

          但我想,这种“模式”会不会导向政治人物研究的不可知论?
.
       政治人物在处理权力时可以采取无数的、很难预测的方式。比如,他可以不顾一切地盲目扩大权力,也可以在扩大权力的同时清醒地估量其中的风险,也可以只想促使自己已有的权力,甚至可以让出权力。
       对掌权者而言,他心中的思想、理想和信念又可以和处理权力的方式发生各种不同的联系。同一思想在某一时刻可能刺激权力欲求,在另一时刻却可能只为已有权力做出辩解。在同一套意识形态的复合体中,有一部分可能会真正引导权力去采取某种方式,而另一部分却可能变成只是为权力辩解的套话。

       对政治人物的决策行为,如果只是简单套用权力欲求、以及权力游戏中的某种内在逻辑来解释的话,可能会取消人的自主性、把人彻底单面化。
       我们主张对政治人物及其行为的研究,从人的有意识活动的领域来探索,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和他所遇到的处境之间,以及他和他在这种处境下所采取的行动之间的关系。据此,政治人物和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理解为由意识、处境和行动三者之间的“三角互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网络”。如果从思想源头上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真理的追求和宣称,那么在政治上还必须侧重政治决策、权力斗争和意识形式的变化,更多地从行动的层面上入手来研究。
.
       人(不单是政治人物,只是在政治人物身上表现得更为典型)的意识可能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并为之辩解,但也可能因追求真理而做出真心自白的宣称。观念可能超越利益,也可能转而为利益服务。可能因群体意识(或称集体心态、从众心理)不加反思地被局限在某些持续的文化导向的界限里,也可能用一种反思的、诠释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导向,甚至可以抛弃这些导向转而接受从外国文化中介绍进来的一些倾向。笔者建议,如果将这些观点与具体的、典型的人物及其行为联系起来,对探讨和研究更为便利。限于篇幅,这里就暂时不展开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对毛泽东和文革等重大事件进行分析。
       这种意识生活的领域绝不是由纯粹的理想和明澈的理性的独占之地,同时也是犹豫难断、失误堕落、异化和道德冲突的坐落之所。至于同一个人类怎么可能一方面被束缚在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轨道和时空、自己的阶级、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的种种癖性之中;另一方面又可以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行为和看法可以建立在事物的本然和应然之上、自己会向往并力求做出各种真理宣称(求真)而且据之采取行动(欲善),则是一个千古难解的终极之谜。
       这种人性的奥秘还在于,人自身既存在有限而脆弱的自主性,又有着随时起作用的可堕失性;既展示着人性的灿烂光辉,同时亦展示着人的悲惨与渺小。而且,自主性和可堕失性不仅共存,而且共生,因为只有当人有了自主性才有可能产生失误。
       从这个意义上,政治人物及其政治行动、政治事件,可以看作是研究在不同时空中进行政治活动的人的比较材料。我们必须再三强调,人的有意识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是在客观处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压力和制约中展开的。
       除了这些外在因素,还有政治人物的内在因素也可能起某种决定作用。比如他们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性格、癖习、嗜好,当然还有意识形态等等,都可能可以用来解释政治人物的政治行为。不管是外来的或者是内在的可以起作用的一切因素,都得通过政治人物有意识的政治行动这个媒介才能发挥作用。
.
       通过对政治人物言行不一现象的研究,我们试图并致力于找到一条相对地明确的主线,使我们的研究不被他们言行不一的表象所迷惑,“钻进去而出不来”。也不使政治行为的深层缘由和规律被他们所申言的思想、理想或者信念所遮盖,“云深不知处”。尽可能使政治人物的政治行动成为我们能够理解的行动。这种所谓“宏观透视”的研究视角,或许可以为我们这些业余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一种有益补充或者可能选择,提供一条解读政治人物和政治行为的线索。
       这种研究政治人物的框架或称“人的模式”,并不是一套固定的系统的方法论,事实上我们无法用任何一种企图涵盖一切的理论固定框架来解释政治人物和政治行为,因为历史事态的发展,并不像有些人事后回顾(回忆)时说的那样只有一种可能。

(暂时写到这里)
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前计划怎么说是一回事,真干起来才发现老天爷存心跟自己过不去!

斯大林计划把花生米榨成柠檬干,没想到形势变化那么快。前面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没办法只好发动群众剪报纸。

57年让大家要“百花齐放”,然后就等着大家拍马屁。没想到有那么多不识抬举的家伙,太祖一怒,百花齐放改引蛇出洞了……

不否认有些政治大家城府很深说一套做一套,但是天才总是只有一小撮,N多诸葛亮前面都得加上“事后”的头衔!
个人认为大秦的观点可以接受。伊尹、周公之辈是不会在乎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的中伤的。也包括偶们的毛主席。这就是什么燕雀,什么鸿鹄,什么小人,什么君子。
]]
事实上,每个具体的行动领域既是一种人类的政治性建构,也是一种文化性建构。行动领域作为一个经验性整合机制,它与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关系能力联结在一起,是随情境而变化的。行动领域强调秩序现象与整合现象的不可化约的权变性以及被构造性,强调人为设计的特征。人们不可能以任何稳定的方式,以任何线性的方式来描述人类行动逻辑的特征。在一个既定的行动领域中,将相互依赖的行动者联系在一起的诸种互动过程,建立在一种权力的初始基础上,即建立在协商性交换的基础上。这类协商的动力制造出一种初级的结构,其意图在于控制这一基础,对此基础进行重新安排,从而使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并且使其合作保持在某种最低的程度之上。
]]
西方政治学比较倾向于学术研究模式(模型)的构建,其量化分析和线性分析结合起来的思路值得借鉴。
27~29的文章是“军事委员会”朋友的转帖还是自己写作的论文?如果是论文作者本人亲至:handshake,接下来,我会就“一般化的行动理论”和“常人方法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人专业是社会学,以上文章供您参考,希望对你的研究有点用,见笑了。
原帖由 军事委员会1 于 2008-5-22 21:14 发表
本人专业是社会学,以上文章供您参考,希望对你的研究有点用,见笑了。

欢迎!:handshake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本帖主题该如何分析呢?请畅所欲言。
政治人物要是言行一致的话,那就只能当一辈子小角色.
政治斗争不同于其他任何领域的斗争,它是决定其他一切游戏规则的游戏,因此也就是自身最没规则的游戏。短跑比赛,即便你第一个冲过终点,一旦尿检结果出来发现有违禁药品,冠军到了你手里,都得还回来。而政治,只要你能在这场游戏中获胜,没有人能质疑你是如何获胜的——甚至胜利的过程你都可以随意编造。

政治斗争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这不能怪政治家个人,要怪只能怪这个行业的规则。楼主举例中的毛公如是,发誓“永不翻案”的邓公亦如是。

所以,我认为,评价政治家,不必过于看重他是如何取得权力的,而是要看他如何运用权力,做出了什么政绩

原帖由 冰封之焰 于 2008-5-26 23:23 发表
政治斗争不同于其他任何领域的斗争,它是决定其他一切游戏规则的游戏,因此也就是自身最没规则的游戏。短跑比赛,即便你第一个冲过终点,一旦尿检结果出来发现有违禁药品,冠军到了你手里,都得还回来。而政治,只要你能在这场游戏中获胜,没有人能质疑你是如何获胜的——甚至胜利的过程你都可以随意编造。

政治斗争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这不能怪政治家个人,要怪只能怪这个行业的规则。楼主举例中的毛公如是,发誓“永不翻案”的邓公亦如是。

所以,我认为,评价政治家,不必过于看重他是如何取得权力的,而是要看他如何运用权力,做出了什么政绩。

很有见地,道出了政治的本质。
这里补充一点,政治并不是一场阶段性的游戏,而是参与者一旦介入即终身难以逃脱的残酷游戏。更甚者,游戏的赢家或者输家,即便是生荣死哀、看似已经盖棺定论,却不得不继续接受后继者的裁判。
胜利的过程,阶段性结论可以任由获胜者随意编造,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如铁史笔。
林版,偶个人倒认为"政治人物"这一概念的定义包含多重内涵及外延.
以林版的例子为例,毛在中央文件上的谈话及指示,是可以看成政治人物作为某个特定的政治利益集体的代理人,并从其代理人的角度去考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乃至指导自己在该集体内的一切行为!而这种行为,我们或许可以归结为"政治人物"所承担的各类政治角色当中的其中一种,按流行的说法,称"角色扮演".而"集体利益代理人"这一重要角色,在现实政治世界中屡见不鲜,它代表某政治人物对某特定政治利益集体所承担的一切代理义务及行为准则,是政治界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无直接联系.
其次,在西安事变及其他场合的行为,我们也许要加以具体的分析,因为,作为一特定的"政治人物",不同的场合,其身份几扮演角色都不定相同.在事变后发表内部指示,更代表了毛这一资深望重的政治人物的沉着老练,不急于在集体内表态,但表明自己及集体应在事件中的利害冲突表示中立,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底蕴及含义(确切的说,无法判断局势的发展态势及最后结局,独善其身是一个较优的选择).在这事变上,毛所承担的,不仅仅是"集体利益代理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扮演一种地区性,或者称对外的"集体形象代言人"这一角色,这就注定了毛无法再以"利益代理人"那么简单的行为准则来行事,而必须考虑TG在当时的国内,国外的政治角色及历史地位,加以衡量分析并作出最优决策.
所以,偶菜鸟考虑,是不是要适当的把"政治人物"这一概念加以具体分析及归纳,否则,我们难以窥视"政治人物"的一举一动呢?而且,这问题包含了政治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等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科学的探讨领域,一般而言,常人很难从"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当中略窥一二.
道德也好,法律也好,其核心作用就是保持人类社会的稳定。因此,不但普通人不能无视道德法律,政治人物也不能无视,甚至要比普通人更重视。若说政治人物跟普通人有什么不同的话,应该说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认识得更透彻,对道德的本质看得更透彻。政治人物间的斗争,常常不是个人恩怨的问题,而是集团利益,政治路线的斗争问题。所以,分析他们的言行,一定不能忽略他们背后的势力,不能忽略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眼光扩展到这些领域后就能发现,高明的政治人物一定会对“自己人”恪守基本的道德。
原帖由 冰封之焰 于 2008-5-26 23:23 发表
政治斗争不同于其他任何领域的斗争,它是决定其他一切游戏规则的游戏,因此也就是自身最没规则的游戏。短跑比赛,即便你第一个冲过终点,一旦尿检结果出来发现有违禁药品,冠军到了你手里,都得还回来。而政治,只要 ...

---------------------------------------------------
楼主举例中的毛公如是,发誓“永不翻案”的邓公亦如是------D称周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这里同样也有一些人讲D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但是周是公认的光明磊落,而D却无此殊荣,这就是区别。李世民兄弟勾心斗角,本来是一路货色,但是霸占弟媳这种事情只有唐太宗才能做得出来。毛的许多事情的对错我不想评价,但是人家是在其位谋其政。许多行政命令是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下达的,许多决议包括打倒刘邓是中央决议通过的,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数委员,不管是真心也好,违心也罢,是举过手的,是符合法律程序的。也许有人认为毛独裁,这可以理解,但是毛至少没有如四人帮那样的人一样,背地里搞了那么多的阴谋诡计。至少,阴险和虚伪这些词是与毛无缘的。

与毛并列,某人还差得远呢!等大漠教主带着蒋公的残部打回来以后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