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基猎星技高一筹 等于向中国呛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40:06


美国21日成功发射“标准-3”型导弹摧毁报废卫星,与去年1月中国发射反卫星导弹摧毁“风云”气象卫星,两者共同点在于精准性,差别是美国采取军舰发射,难度高、技高一筹,等于是回敬中国一记回马枪。

  美国此次承担拦截任务的导弹并没有携带爆炸性弹头,而是采取“迎头撞击”方式准确摧毁目标。这与中国摧毁气象卫星的方式大同小异。五角大楼在行动结束后宣称,“标准-3”型舰对空导弹“直接命中”了一颗失控间谍卫星的燃料箱。这显示了美国猎星的精确度。此外,美军此次行动是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完成的,进一步印证了美军的猎星技术进入了实战状态。

  另外,海基反导系统比陆基的拦截范围更加广,这也更加显示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领先地位。有军事分析人士认为,在反卫星武器上,比起中国与俄罗斯,美国至少领先10到20年。

  台湾《中国时报》消息,中国去年1月,试射一枚反卫星导弹,精准摧毁“风云-IC”气象卫星,对于中国反卫星导弹的型号看法有二。英国军事专家最先研判认为,猎杀卫星导弹应属“开拓者-2”小型固态运载火箭,但有军事专家事后称,应是“东风-21”型导弹。

  “开拓者”导弹的特色是采固态燃料火箭,备战时间短且具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可靠性佳等特性,分析认为,若战时中国的酒泉、太原与西昌发射中心遭到攻击,“开拓者”可采取车载或机载方式,取代固定阵地成为猎杀敌方卫星的机动载具。

  倘若试射反卫星导弹属“开拓者”系列,此意味中国的车载或机载型反卫星导弹,除机动性外还具备猎杀卫星的“高精准性”,这对美军确实是项威胁,毕竟,美军的间谍卫星乃至联合即时作战的信息传输卫星,多位于低轨道高度,“开拓者”将变成点穴高手。

  美国在三十年前即具备反卫星导弹技术与能力,也曾发展出AF-15机载反卫星能力,此次动用“伊利湖”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打卫星,除了验证海基型战区导弹防御能力与“标准-3”型导弹可靠度外,对中国的军事意涵应该是“呛声”。

  中国试射反卫星导弹成功,代表精准性取得大幅进展,美国则早具备反卫星精准性,唯一差别是美国采取军舰发射,难度比陆基的反导系统要高。


美国21日成功发射“标准-3”型导弹摧毁报废卫星,与去年1月中国发射反卫星导弹摧毁“风云”气象卫星,两者共同点在于精准性,差别是美国采取军舰发射,难度高、技高一筹,等于是回敬中国一记回马枪。

  美国此次承担拦截任务的导弹并没有携带爆炸性弹头,而是采取“迎头撞击”方式准确摧毁目标。这与中国摧毁气象卫星的方式大同小异。五角大楼在行动结束后宣称,“标准-3”型舰对空导弹“直接命中”了一颗失控间谍卫星的燃料箱。这显示了美国猎星的精确度。此外,美军此次行动是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完成的,进一步印证了美军的猎星技术进入了实战状态。

  另外,海基反导系统比陆基的拦截范围更加广,这也更加显示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领先地位。有军事分析人士认为,在反卫星武器上,比起中国与俄罗斯,美国至少领先10到20年。

  台湾《中国时报》消息,中国去年1月,试射一枚反卫星导弹,精准摧毁“风云-IC”气象卫星,对于中国反卫星导弹的型号看法有二。英国军事专家最先研判认为,猎杀卫星导弹应属“开拓者-2”小型固态运载火箭,但有军事专家事后称,应是“东风-21”型导弹。

  “开拓者”导弹的特色是采固态燃料火箭,备战时间短且具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可靠性佳等特性,分析认为,若战时中国的酒泉、太原与西昌发射中心遭到攻击,“开拓者”可采取车载或机载方式,取代固定阵地成为猎杀敌方卫星的机动载具。

  倘若试射反卫星导弹属“开拓者”系列,此意味中国的车载或机载型反卫星导弹,除机动性外还具备猎杀卫星的“高精准性”,这对美军确实是项威胁,毕竟,美军的间谍卫星乃至联合即时作战的信息传输卫星,多位于低轨道高度,“开拓者”将变成点穴高手。

  美国在三十年前即具备反卫星导弹技术与能力,也曾发展出AF-15机载反卫星能力,此次动用“伊利湖”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打卫星,除了验证海基型战区导弹防御能力与“标准-3”型导弹可靠度外,对中国的军事意涵应该是“呛声”。

  中国试射反卫星导弹成功,代表精准性取得大幅进展,美国则早具备反卫星精准性,唯一差别是美国采取军舰发射,难度比陆基的反导系统要高。
各有特色, 200公里, 再高有的有没有

一天不亮出来, 都有理由怀疑?
不管是开拓者还是东风21都有高机动能力吧?

海基确实比路基难度高,

但是我怀疑使用海基的标准3的射高不如路基的东风21(开拓2?)

其实我不觉得对中国有什麽震慑,威吓的作用。

首先美国、俄罗斯的航天技术比我们好,这不用争论。

即时我们的反卫星使用东风21,并且已经实用化部署,我们任然不如美俄的。

第二,美国过摧毁我们的卫星,和我们摧毁美国的卫星是等量的。

就像2W枚核武器和2千枚的区别。

我们反卫星只是想证明我们的能力,

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卫星。

第三美国的军队系统对卫星的依赖肯定超过我们吧?
"呛声"
我讨厌这两个字 ..  透着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 ..
“呛声"这两个字根本就是SB台湾佬的腔调
]]
]]
我国反卫从美国航天科研机构给的发射基地看,不是在航天三大发射场,而是在中部的导弹靶场,从这点看实战性也是不低的.至于到底在哪里请油料的朋友推测下?
实战是说用现役SM3,我们用的也许是试验蛋。
标准3肯定比东风21小巧,差距还很大啊,而且别人的是已经投入实战了的.
不是靶场,而是激动平台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轨道高就是难度大呢?轨道低窗口时间就短,这个道理都不懂?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2-22 14:22 发表
标准3肯定比东风21小巧,差距还很大啊,而且别人的是已经投入实战了的.

小巧是因为他燃料少,射程有限,你让他打风云一号试试,毛都摸不着。

中国如果需要,同样也可以改装红酒,打200多公里的东西,轻而易举。

这次美国用海基打卫星的实质就是,他们的情报部门得知中国要在潜艇上安装反卫星导弹,觉得这次不能再让中国领先了,于是乎就抢先成为从海基打卫星第一家。
次美国用海基打卫星的实质就是,他们的情报部门得知中国要在潜艇上安装反卫星导弹,觉得这次不能再让中国领先了,于是乎就抢先成为从海基打卫星第一家。

==
还有这消息,你在哪看的
美帝要造一个射高900km的反卫导弹,估计巧克力的尺寸也是塞不下的,俄亥俄还差不多。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2-22 14:33 发表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轨道高就是难度大呢?轨道低窗口时间就短,这个道理都不懂?

所以就美国现在这种技术反导还早,就像“驭风”说的,这次只是一次安排好剧本的演戏
剧本和中国上次差不多,当然道具好了很多,演员片酬也很多,成本估计也很高,呵呵
]]
原帖由 agora 于 2008-2-22 15:30 发表
美帝要造一个射高900km的反卫导弹,估计巧克力的尺寸也是塞不下的,俄亥俄还差不多。

没有依据不要乱估计,美国可是要把陆基的KEI搬上最新的DD-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
可能说明我们的KKV比较重,不如美国的精巧。
我看这文章感觉TG发言人没说的话倒都让他说了……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2-22 14:22 发表
标准3肯定比东风21小巧,差距还很大啊,而且别人的是已经投入实战了的.

原来东风21还没有投入实战呀,二炮可以剖腹自杀了。
原帖由 朋友a 于 2008-2-22 15:33 发表
20年前,700公斤重,挂在F15机腹的ASM-135就能打中520km高度的卫星。那么以今天的技术,标III的尺寸搞个射足900km的,恐怕只是投入问题了。

不计成本的东西对这些大国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2-22 14:33 发表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轨道高就是难度大呢?轨道低窗口时间就短,这个道理都不懂?


同样的道理轨道低,速度就会慢下来,而且信号特征就越明显。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8-2-22 17:02 发表

同样的道理轨道低,速度就会慢下来,而且信号特征就越明显。

我的看法与你相反,SM-3适用的高度是80-500千米的大气热层,LEAP之所以称为“外大气层轻型射弹”是因为其最大拦截高度可以摸到外大气层底部。热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因此背景干扰会比较大,对红外导引头捕捉会产生影响。而在8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2-22 17:18 发表

我的看法与你相反,SM-3适用的高度是80-500千米的大气热层,LEAP之所以称为“外大气层轻型射弹”是因为其最大拦截高度可以摸到外大气层底部。热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 ...


你怎么知道中国的反卫导弹用的是红外导引?如果不是的话,和红外以及温度上的干扰又有什么关系?标准3的红外导引头抗红外干扰的技术再先进,我们用的导引技术与红外无关,那么又怎么能说明我们技术不如它呢?就象制导方式,激光制导和毫米波制导哪个更好,在不同的情况下恐怕是各有所长,无法比较!所以SM-3先进我们承认,但是否一定比我们的反卫导弹先进那也未必!
中国上次反卫是把风云1号卫星变轨由800多公里,抬到870多公里,在860多公里高度将其撞毁的.

美国航天科研机构的专家根据中国反卫后留在太空的卫星碎片轨道轨迹反推得到的结论是,导弹与卫星相撞时的相对速度是18000多英里/小时.这篇文章CD以前转发过.美国这次反卫导弹与卫星的相撞速度是17000多英里/小时.
我也一直在想,中美两国反卫武器的制导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800km轨道上应该是没法使用红外制导吧。
美国也没用红外导引头,这次对Sm3的改装主要就是针对导引头的,因为卫星的红外特征不能和弹道导弹比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2-22 15:40 发表

没有依据不要乱估计,美国可是要把陆基的KEI搬上最新的DD-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

这个KEIMS不小诶,如何能装载到DDG1000上?
果然有装到潜艇上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