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疑】张闻天的总书记职务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0:51
.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究竟担任的是什么职务是中共党史悬案之一,众说纷纭。从最近一期《近代史研究》所刊周一平、陈秀利书评中获知学术界的一些新动态,摘了其中一些内容转引帖上来,供各位参考。
        目前学界的“主流”讲法是“负总责”、“负总的责任”,如《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等,不说有什么具体职务。据知,这个“权威”说法应该源自陈云。陈云先是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说:“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遵义会议文献》)。后来,陈云在1977年8月23日与遵义会议纪念馆负责人的谈话中又说:“遵义会议后决定让张闻天在中央负总责,这是毛主席的策略。是否叫总书记我记不清。”(《陈云文集》)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版)则来了个折衷,这样表述:1935年2月5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里面是否有着无奈或者难言,不得而知。
        张闻天研究专家程中原先生在其新作《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则断言:1935年2月5日会议“作出决定,以洛代博,由张闻天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在党内负总的责任。为此,党中央还发表了一个撤销博古职务的声明,正式宣布博、洛交接的完成。”著者这个表述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当事人口碑和档案两种共3份资料。
        口碑资料1:,周恩来在1971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在扎西川滇贵三省交界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下来,张闻天当总书记,我印象很深。(载《张闻天》(图册))
        口碑资料2:杨尚昆1997年3月22日同刘英谈话:“遵义会议以后,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有一段时间没有总书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闻天同志谦虚。在遵义会议上,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由洛甫代替博古担任总书记。但闻天同志非常谦虚,再三推辞。毛泽东同志也说自己参加军事指挥较好。于是这个问题就搁置起来。拖了二十来天,不能再拖了,中央常委作出决定,闻天同志这才挑起这副担子。张闻天当时当总书记,是得到大家拥护的。”(程中原记录整理:《杨尚昆和刘英的一次谈话》,载《百年潮》1998年第6期)。
        档案资料: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12月16日)。张氏在笔记中写道:“在遵义会议上,我不但未受打击,而且我批评了李德、博古,我不但未受处罚,而且还被抬出来代替了博古的工作。”“当时政治局许多同志推举我当书记”。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之前,在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以毛泽东为首)后,(我)即提出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应该由毛泽东来担任了。毛泽东认为目前还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就“没有表示坚决让位的态度”。“六中全会期间我虽未把总书记一职让掉,但我的方针还是把工作逐渐转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工作后,我即把政治局会议地点,移到杨家岭毛泽东同志住处开,我只在形式上当当主席,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毛主席决定。”
        我在想,陈云、周恩来、杨尚昆均是遵义会议当事人,这几份口碑资料的可信度该怎么比较呢?陈云《传达提纲》与张闻天《整风笔记》的权威性又该怎么比较呢?看来还无法定论。.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究竟担任的是什么职务是中共党史悬案之一,众说纷纭。从最近一期《近代史研究》所刊周一平、陈秀利书评中获知学术界的一些新动态,摘了其中一些内容转引帖上来,供各位参考。
        目前学界的“主流”讲法是“负总责”、“负总的责任”,如《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等,不说有什么具体职务。据知,这个“权威”说法应该源自陈云。陈云先是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说:“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遵义会议文献》)。后来,陈云在1977年8月23日与遵义会议纪念馆负责人的谈话中又说:“遵义会议后决定让张闻天在中央负总责,这是毛主席的策略。是否叫总书记我记不清。”(《陈云文集》)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版)则来了个折衷,这样表述:1935年2月5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里面是否有着无奈或者难言,不得而知。
        张闻天研究专家程中原先生在其新作《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则断言:1935年2月5日会议“作出决定,以洛代博,由张闻天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在党内负总的责任。为此,党中央还发表了一个撤销博古职务的声明,正式宣布博、洛交接的完成。”著者这个表述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当事人口碑和档案两种共3份资料。
        口碑资料1:,周恩来在1971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在扎西川滇贵三省交界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下来,张闻天当总书记,我印象很深。(载《张闻天》(图册))
        口碑资料2:杨尚昆1997年3月22日同刘英谈话:“遵义会议以后,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有一段时间没有总书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闻天同志谦虚。在遵义会议上,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由洛甫代替博古担任总书记。但闻天同志非常谦虚,再三推辞。毛泽东同志也说自己参加军事指挥较好。于是这个问题就搁置起来。拖了二十来天,不能再拖了,中央常委作出决定,闻天同志这才挑起这副担子。张闻天当时当总书记,是得到大家拥护的。”(程中原记录整理:《杨尚昆和刘英的一次谈话》,载《百年潮》1998年第6期)。
        档案资料: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12月16日)。张氏在笔记中写道:“在遵义会议上,我不但未受打击,而且我批评了李德、博古,我不但未受处罚,而且还被抬出来代替了博古的工作。”“当时政治局许多同志推举我当书记”。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之前,在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以毛泽东为首)后,(我)即提出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应该由毛泽东来担任了。毛泽东认为目前还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就“没有表示坚决让位的态度”。“六中全会期间我虽未把总书记一职让掉,但我的方针还是把工作逐渐转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工作后,我即把政治局会议地点,移到杨家岭毛泽东同志住处开,我只在形式上当当主席,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毛主席决定。”
        我在想,陈云、周恩来、杨尚昆均是遵义会议当事人,这几份口碑资料的可信度该怎么比较呢?陈云《传达提纲》与张闻天《整风笔记》的权威性又该怎么比较呢?看来还无法定论。
张算是有自知之明的。
好像现在公认的说法是张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
总书记,就是总在书写记录,一直在当抄录员.....:D :D :D
张闻天那时候是总负责  不过后来官越当越小。
张当时能上去实际是因为他也是苏联回来的,这样就堵住了王明博古的嘴,否则共产国际指示,不懂马列主义精髓,土包子党的帽子就要满天飞了。不过洛浦有自知之明确实是事实
张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比老毛要纯粹的多,也天真的多
还探什么密,张闻天当时就是挡在老毛前面的一个替身,老毛已经拿到实权了,但是威信资历还是不足以直接出面,要是张国涛早知道了,那历史估计就该重新写了,难能可贵的是张闻天居然能一直忍耐过去,哎不过想想张闻天的性格和书生气也不奇怪
张本身也是个书生,确实不适合这种职位,贵有自知啊
;funk ;funk 原来衙内涉猎如此广泛,连党史也有研究.佩服啊!
引用第10楼zjy611于2008-02-20 09:51发表的  :
张闻天(洛甫)启事
刊于武汉《新华日报》1938年4月12日第一版
广州《救亡日报》三月二十七日载有署名洛基者所写的所谓‘张闻天论抗战诸问题’,洛基君指此稿为他在二月十二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先生之谈话’;本人特郑重声明:
(一)该谈话发表未经本人允许,纪录内容未经本人看过,因此,本人对该谈话不负任何责任。
(二)中共中央设有数同志组织之书记处,但并无所谓总书记。.......
引用第12楼zjy611于2008-02-22 18:59发表的  :
网友saber的一贴:   

关于“总书记”问题,本人占有的资料倾囊而出(个别具体时间不详或缺乏具体文章或讲话名称)——
1、“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
                    ——来自陈云的遵义会议传达提纲(大家都知道)
2、“关于遵义会议前后,中央是否设有总书记职务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有些类似,即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和博古虽然先后担任过党中央的负责人,但他们都没有总书记的称号。所以,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接替博古的工作,也只能是接替他在中央负总的责任,而不会是接替他任总书记。我记得,自从向忠发以后,我们党直到八大没有再设过总书记。不过,说博古和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前后做过书记还是可以的。”
————陈云《对遵义会议调查报告中几个问题的答复》(1982年12月28日)
3、向忠发被捕后,临时中央政治局“到酒店开会(明、周、卢、博四人)决定不设总书记。当时决定我为书记,我的实权是总书记,但是在中央会议并没有决定我是总书记”。
————为博古于1943年11月13日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及(据中央档案馆所存中央会议记录稿)
4、 王明、周恩来决定离开上海,提出新中央的名单时,“当时卢福坦想当总书记,所以我记得当时特别提到无总书记问题”。
————来自洛甫在1943年12月16日所写的笔记(据中央档案馆所存张闻天笔记)
5、“在分配工作时,曾向卢福坦解释不设总书记。”
——为周恩来于1943年11月27日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及(据中央档案馆所存中央会议记录稿)
5、“秦邦宪同志……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曾先后担任党的上海临时中央局和红色区域中央局的领导者。”
——来自1953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所载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文的注释(九)
6、周恩来1972年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撤销博古的那个声明也没有用‘总书记’。”。“这个‘总’字好象没有加上。反正他是书记就是了,因为其他的人作常委嘛”。
7、1938年4月9日,张闻天致电长江局,提出对《救亡日报》发表有关他的谈话应作声明:说明“中共中央几个书记,向无所谓总书记。”
8、1938年4月12日,武汉《新华日报》刊登《张闻天(洛甫)启事》,其中提到:“中共中央设有数同志组织之书记处,但并无所谓总书记。”
转两个其他论坛讨论所提供的资料过来,供大家参考。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8-2-23 14:14 发表
;funk ;funk 原来衙内涉猎如此广泛,连党史也有研究.佩服啊!

巴嘎,你这个坐嘎斯69的狗衙内!
原帖由 kutoo 于 2008-2-15 10:01 发表
张算是有自知之明的。

遵义会议前,洛甫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毛泽东只是政治局委员。除非是第三国际或者米夫一类的人“钦定”,否则毛不可能跨越式直任总书记。如此说来,先有自知之明的应该是毛。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8-2-21 09:55 发表
张当时能上去实际是因为他也是苏联回来的,这样就堵住了王明博古的嘴,否则共产国际指示,不懂马列主义精髓,土包子党的帽子就要满天飞了。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因素如前所讲是因为张是政治局常委而毛只是政治局委员,还有一个因素是张此前也是王明的亲信之一。让张上,在王明不知道张已经“反水”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王明的认可而减少“换马”的阻力。这样一来,毛入常也就更加容易得到认同。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2-23 15:05 发表

有报纸明确刊载博古是中共中央总书记,源自一封公开信,落款为:总队长张爱萍,党代表周恩来。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8-2-23 02:52 发表
张本身也是个书生,确实不适合这种职位,贵有自知啊

这话就不对了。陈独秀不是书生?毛泽东不是书生?
只是张闻天基本不懂军事,在战争年代委实是难以集权。另外,张性格温和包容,否则打鼓新场也好,会理会议也好,毛都难有好果子吃。不信,换另一个张(主席)来试试?
史料之间也难免有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要看考证功夫了。
有人讲过是陈大会计在“为尊者讳”,我看这也还不能定论。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8-2-23 14:14 发表
;funk ;funk 原来衙内涉猎如此广泛,连党史也有研究.佩服啊!

赌王,请老牛和小蔡有空进来发几个好帖,我去帮他们找对手,希望能唱台好戏。
知道了.一定把话代到.
原帖由 乔庄 于 2008-2-24 01:22 发表

遵义会议前,洛甫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毛泽东只是政治局委员。除非是第三国际或者米夫一类的人“钦定”,否则毛不可能跨越式直任总书记。如此说来,先有自知之明的应该是毛。

毛那是典型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啊......;P ;P
小蔡同志还是很有才的啦
原帖由 乔庄 于 2008-2-24 01:34 发表

这话就不对了。陈独秀不是书生?毛泽东不是书生?
只是张闻天基本不懂军事,在战争年代委实是难以集权。另外,张性格温和包容,否则打鼓新场也好,会理会议也好,毛都难有好果子吃。不信,换另一个张(主席)来试 ...

毛同志恐怕也算不得啥书生,中专毕业嘛....那几位可都是大儒.....要不就是吃面包喝洋墨水的.....
不懂军事确实比较要命.....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8-2-25 00:07 发表

毛同志恐怕也算不得啥书生,中专毕业嘛....那几位可都是大儒.....要不就是吃面包喝洋墨水的.....
不懂军事确实比较要命.....

那个年代的中专毕业可是不得了啊。虽然在北大没多少人会正面瞧一眼,可在家乡当地也应该算是个人物了。:lol
那倒是,那年月能读个高中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不过和其余两位比......那可却是掉份了些......
我在那个邓的秘书长文中引得材料明确说张是总书记!
原帖由 月冷 于 2008-2-25 21:47 发表
我在那个邓的秘书长文中引得材料明确说张是总书记!

邓在纪念张闻天的讲话中也明确称为总书记。
杨尚昆1997年的话是足够可信的!比经过了那么多年,当事人大多不在了,杨尚昆作为亲历者中位高权重者无所顾忌,说的东西准确性是没有大问题的吧。
从组织上说,自从1931年6月向忠发叛变后,中共中央就没有明确设立“总书记”这个职务,所以博古也好,张闻天也好都是主持党中央工作的总负责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习惯上称呼总负责人为“总书记”。
原帖由 xcxy 于 2008-2-27 09:43 发表
杨尚昆1997年的话是足够可信的!比经过了那么多年,当事人大多不在了,杨尚昆作为亲历者中位高权重者无所顾忌,说的东西准确性是没有大问题的吧。

从另一角度讲,张夫人找对了路子,而粟太至今未能如愿……
张闻天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又很多非常有益的思考。文革的时候还冒险写过很多探讨中国发展的文章,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毛泽东曾经称张闻天为“明君”。
向忠发这么重要的人物,普通正史里居然是个空白.......
有点羞于启齿的意思,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出于对国际“钦定”的反感。
向忠发的相对详细情况,杨奎松老师文章可作参考。
原帖由 生于70年代 于 2008-3-8 15:09 发表
向忠发这么重要的人物,普通正史里居然是个空白.......

这个人听说没什么水平,而且当了叛徒!自然没什么好词。
原帖由 月冷 于 2008-3-9 13:27 发表
这个人听说没什么水平,而且当了叛徒!自然没什么好词。

据杨文介绍,向忠发还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否则国际也不会选他做总书记。
向对工运工作是有贡献的,但向这个人本身也有一些江湖习气毛病,向本人和其姘妇被抓后,没想到向的姘妇比向更有点骨气,不过,怎么说呢,向可能由于大革命失败后的挫折感更强吧,人都不是完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好好活着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L
向的问题不是完人不完人,而是大节上出了问题。
2007年12月17日 09:20《党史文苑》作者: 李庆英   编辑: 刘志明http://news.ifeng.com/history/2/200712/1217_336_333899.shtml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3-1 04:44 发表

从另一角度讲,张夫人找对了路子,而粟太至今未能如愿……

张本身就做过一把手,程中原、张培森等人又都是实打实的一流专家。
粟太找的那帮无非是秘书、下属,怎么讲都让人一看就先怀疑了屁股问题。再加上张雄文之流的那种乱捧,本来白的都可能变浑了。